第10課 近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擴展導學案 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三_第1頁
第10課 近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擴展導學案 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三_第2頁
第10課 近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擴展導學案 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三_第3頁
第10課 近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擴展導學案 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三_第4頁
第10課 近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擴展導學案 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0課近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擴展學案【學習目標】1.從時空觀念的角度認識全球貿易網的形成過程。2.從史料實證的角度探究全球范圍內商品流動與文化交流的表現。3.從唯物史觀的角度認識工業革命與世界市場的關系。【學習重難點】重點:了解貿易網的形成過程。難點:理解文化的傳播。【預習新知】全球貿易網的形成1.15世紀之前:主要局限于各洲內部和________之間。2.15世紀后至工業革命前的世界貿易(1)原因: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和西歐各國的________,各洲之間的貿易隨之擴展。(2)表現①國際流通中的商品________與數量大大增加。②貿易的擴大促進了________的出現和發展。(3)影響:西歐列強在美洲、非洲、亞洲等地的殖民擴張,客觀上推動了洲與洲之間的貿易,以歐洲為中心的________初步形成。3.工業革命后的世界貿易(1)原因: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使歐美國家需要尋求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和商品市場。(2)表現:類型豐富的工業產品,通過更快速的________輸送到世界各地。4.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世界貿易:世界貿易額增長了近____倍。5.20世紀上半期的世界貿易:兩次世界大戰影響了世界貿易的發展。6.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的世界貿易: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貿易受到極大影響,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簽署的《____________》以及各國圍繞貿易、關稅的談判,仍推動著世界貿易的發展。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冷戰的結束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世界貿易突飛猛進。商品流動與文化交流國際化1.特點:國際貿易的過程伴隨著文化的傳播。2.茶(1)地位:飲茶風俗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蘊含了________的東方哲學和嫻靜淡雅的東方美學,是中國文化的符號之一。(2)傳播:最初,中國茶主要在中國周邊傳播。16世紀以后,中國茶廣泛傳播到________、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區。[圖解歷史]3.服裝(1)法國①中國服裝柔軟的面料、富有東方韻味的款式、線條流暢的________等,融入法國18世紀的服裝設計之中。②20世紀初,法國設計師設計的女裝,大膽采用東方女裝________的樣武,奠定了20世紀西方女裝流行的基調。(2)中山裝:民國早期設計的中山裝兼具________的特點,穿著方便,同時體現了一定的時代精神和民族特色。【鞏固訓練】1.如圖是17世紀兩個歐洲女人喝(來源于海地和巴西)咖啡的諷刺描述,下邊的人物代表了土耳其人——17世紀咖啡的主要供應商,左邊的非洲仆人正在倒咖啡。這從側面反映出()以反對咖啡為主題的諷刺作品A.黑奴貿易隨新航路開辟更猖獗 B.歐洲對外來商品持排斥立場C.各大洲之間經濟文化聯系加強 D.咖啡等飲品深受女性的青睞2.19世紀末,英國工業城市曼徹斯特的工人們會喝“跨越大陸的一杯茶”,即將東印度公司從中國或錫蘭運回的亞洲毛尖茶泡在荷蘭或英國生產的歐洲瓷杯中,再添加幾勺南美產的糖。這表明()A.商品流動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B.歐洲農作物種植結構發生變化C.工業革命提高了民眾的消費水平 D.全球貿易網最終形成促進文化交流3.位于倫敦西郊的漢姆別墅花園是一座建于17世紀的貴族府邸,這里保存有完整的日式壁柜、風,中國漳州產的青花瓷茶具,還有印度杉木茶桌和一個藤編椅面的靠背椅。這座建筑內的陳設可以用來佐證()A.殖民活動的殘酷 B.英國社會結構的變化C.世界貿易的發展 D.英國權力中心的轉移4.15世紀以前,馬六甲不過是一個荒僻漁村,僅一個世紀的時間,它就成長為擁有10萬人的城市,而且是一個世界商人云集的城市。馬六甲的成長主要得益于()A.人口自然增長 B.工業革命的推動C.新大陸的發現 D.全球貿易的發展5.1636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運回中國瓷器36萬件,第二年運回中國砂糖約500噸。一時間質地精良的中國商品成為上流社會的時髦品,歐洲消費市場掀起了“中國風”。這一現象反映了()A.荷蘭已經成為海上馬車夫 B.歐洲社會奢靡之風盛行C.東方奢侈品開始流入歐洲 D.全球性貿易網絡的發展6.1662年,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嫁給英王查理二世,她出嫁時,她的嫁妝中有可能會有()C.雜糅了日本和服樣式的午茶便裝 D.亞當·斯密的《國富7.如圖為15世紀中后期至18世紀中期的世界貿易路線和白銀流動方向示意圖。據圖可知,這一時期()A.“三角貿易”占據中心地位 B.保持世界原本相對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C.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 D.圍繞白銀輸入中國的貿易網絡逐漸形成8.美式英語是一種以英語為主的語言形式。在美式英語中,一些單詞來自印第安語,如tamarack(落葉松)pone(玉米餅)等;還有一些單詞來自非洲黑人語言,如tote(搬運)okra(秋葵)等。這表明()A.美國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 B.語言是人們進行溝通的工具C.外來文化沖擊了美國本土文化 D.種族多樣性促進文化的交流互鑒9.15世紀以后,海上貿易繁榮。位居首位的是大西洋貿易,它在地域上包括西歐和西北歐、南北美洲、非洲的西部以及大西洋上的島嶼,云集了世界上大部分商船。此外,還有東西方之間的海上貿易、波羅的海貿易、地中海貿易等。這說明()A.資本主義生產不斷加速 B.蒸汽機船逐漸取代了帆船C.亞歐之間貿易網絡初顯 D.世界性商品流通局面形成10.法國畫家奧古斯特·雷諾阿于1866年創作的繪畫作品《在安托尼媽媽的旅店》,展現了民眾使用中國瓷器飲茶的場面,這一畫作體現出()A.茶葉已成為法國民眾生活必需品 B.以歐洲為中心的全球貿易網形成C.商品流動推動了文化交流國際化 D.歐亞地區民眾飲食結構趨于一致

參考答案1.答案:C解析:據材料可知,漫畫諷刺了17世紀兩個歐洲女人喝(來源于海地和巴西)咖啡的行為,新航路開辟后,各大洲之間經濟文化聯系加強,C項正確;材料講述新航路開辟促進各大洲之間經濟文化聯系加強,沒有講述黑奴貿易隨新航路開辟更猖獗,排除A項;據材料“17世紀兩個歐洲女人喝(來源于海地和巴西)咖啡”并不能得出歐洲對外來商品持排斥立場,排除B項;材料講述新航路開辟促進各大洲之間經濟文化聯系加強,無法得出咖啡等飲品深受女性的青睞的論斷,排除D項。故選C項。2.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將東印度公司從中國或錫蘭運回的亞洲毛尖茶泡在荷蘭或英國生產的歐洲瓷杯中,再添加幾勺南美產的糖”并結合基礎知識可知,英國工人所飲之茶由世界各地眾多地區的作物共同構成,自新航路開辟以來,世界市場逐漸形成,全球貿易逐漸興盛,人們的生活內容變得豐富,A項正確;伴隨全球航路的開辟,歐洲物種有發生變化,但材料僅涉及到飲茶的構成,沒有明確歐洲農作物的具體種植情況,故“歐洲農作物種植結構發生變化”與材料不符,排除B項;工業革命提高了民眾的生活物質水平,但材料僅涉及到飲茶的構成,沒有明確物資的價格及工人的薪資情況,故“提高了民眾的消費水平”與材料不符,排除C項;商業貿易是文化交流的途徑之一,全球貿易網的形成過程即促進了文化交流,而非最終形成才能促進文化交流,邏輯錯誤,排除D項。故選A項。3.答案:C解析:英國的漢姆別墅花園建于17世紀,里面保存了當時日本、中國以及印度的各種家具和茶具,聯系所學,這是當時世界貿易發展的結果,世界各地的商品可以匯集一屋,故C項正確。殖民活動、社會結構的變化、權力中心的轉移都與材料無關,排除A、B、D三項。4.答案:D解析: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的世界。材料表明在15世紀之前馬六甲還是一個漁村,而到了16世紀馬六甲成長成了10萬人的城市,根據所學這是由于新航路開辟之后貿易范圍和貿易數量的擴大,而馬六甲又要有些貿易的必經之地,所以使得馬六甲快速成長,D項正確;從漁村到10萬人的城市,人口自然增長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項;工業革命開始于18世紀中后期,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新大陸的發現指的是美洲的發現,不是馬六甲,排除C項。故選D項。5.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一時間質地精良的中國商品成為上流社會的時髦品,歐洲消費市場掀起了中國風可知,17世紀30年代,中國商品大量運往歐洲,歐洲消費市場掀起了中國風,這說明全球性貿易網絡的發展,D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中國商品大量運往歐洲,歐洲消費市場掀起了中國風,而不是荷蘭已經成為海上馬車夫,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中國商品大量運往歐洲,歐洲消費市場掀起了“中國風”,而不是歐洲社會奢靡之風盛行,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中國商品大量運往歐洲,歐洲消費市場掀起了“中國風”,而不是東方奢侈品開始流入歐洲,排除C

項。故選D項。6.答案:B解析: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世界。根據材料“1662年,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嫁給英王查理二世,”可知,新航路開辟,中國的茶葉大量流入歐洲,所以她的嫁妝中有茶,B項正確;孔子的影響力是在啟蒙運動中傳到歐洲,排除A項;1662年日本還在明治維新,還沒有和服,排除B項;《國富論》出現在18世紀,排除D項。故選B項。7.答案:D解析:8.答案:A解析:美式英語中有印第安語、非洲黑人語言,這說明印第安文化、非洲黑人文化融入了美國文化,說明美國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A正確;B與題干內容無關,故排除;印第安文化、非洲黑人文化本身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不屬于外來文化,排除C;材料不能反映出“交流互鑒”,排除D。故選A。9.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近代世界。根據材料,15世紀后海上貿易繁榮,云集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商船,說明當時的世界性商品流通局面形成,D項正確;材料和資本主義生產無關,排除A項;蒸汽機取代帆船是在工業革命時期,排除B項;材料不僅是強調亞歐之間的貿易,而是世界性貿易,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