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14424-2024《鋁合金轉向節鑄件》_第1頁
JBT 14424-2024《鋁合金轉向節鑄件》_第2頁
JBT 14424-2024《鋁合金轉向節鑄件》_第3頁
JBT 14424-2024《鋁合金轉向節鑄件》_第4頁
JBT 14424-2024《鋁合金轉向節鑄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77.150.10CCSJ31JBAluminumalloycastingforsteeringknuckleIJB/T14424—XXXX前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技術要求 25試驗方法 26檢驗規則 37標識、包裝、運輸和貯存 4表1化學成分 2表2力學性能 2表3X射線探傷檢查鑄件內部質量合格等級 2表4鑄件的檢驗項目及檢驗頻次 3JB/T14424—XXXX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本文件由全國鑄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4)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浙江萬豐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河南飛龍(蕪湖)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東風(十堰)有色鑄件有限公司、東風精密鑄造有限公司、長沙戴卡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瑞格金屬新材料有限公司、愛柯迪股份有限公司、沈陽鑄造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劉金永、杜偉男、王金偉、徐江、楊召嶺、張婭雯、張鋒、馬波、饒牧成、劉軍、劉欽雙、彭立明、閆國慶、馬曉虎、趙俊、汪永頌、李宇飛、侯華、趙宇宏。本文件為首次發布。1JB/T14424—XXXX鋁合金轉向節鑄件本文件規定了鋁合金轉向節鑄件的技術要求,描述了鑄件的性能試驗方法,規定了鑄件性能檢驗規則及鑄件標識、包裝和貯運。本文件適用于汽車鋁合金轉向節鑄件的制造。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28.1金屬材料拉伸試驗第1部分:室溫試驗方法GB/T231.1金屬材料布氏硬度試驗第1部分:試驗方法GB/T1173鑄造鋁合金GB/T5611鑄造術語GB/T6060.1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第1部分:鑄造表面GB/T7999鋁及鋁合金光電直讀發射光譜分析方法GB/T11346鋁合金鑄件射線照相檢測缺陷分級GB/T20975.3鋁及鋁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3部分:銅含量的測定GB/T20975.4鋁及鋁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4部分:鐵含量的測定GB/T20975.5鋁及鋁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5部分:硅含量的測定GB/T20975.7鋁及鋁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7部分:錳含量的測定GB/T20975.8鋁及鋁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8部分:鋅含量的測定GB/T20975.10鋁及鋁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10部分:錫含量的測定GB/T20975.11鋁及鋁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11部分:鉛含量的測定GB/T20975.12鋁及鋁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12部分:鈦含量的測定GB/T20975.16鋁及鋁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16部分:鎂含量的測定GB/T35388無損檢測X射線數字成像檢測檢測方法GB/T36589鑄件工業計算機層析成像(CT)檢測JB/T7946.2鑄造鋁合金金相第2部分:鑄造鋁硅合金過燒3術語和定義GB/T561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轉向節steeringknuckle實現汽車轉向的零件。3.1鋁合金轉向節鑄件aluminumalloycastingforsteeringknuckle采用鋁合金材料制造的轉向節鑄件。3.2頂桿印痕ejectormarks鑄件表面由于頂桿頂出產生的凸起或凹下的痕跡。2JB/T14424—XXXX4技術要求4.1化學成分汽車鋁合金轉向節鑄件(以下簡稱鑄件)的化學成分應符合GB/T1173中關于ZAlSi7MgA(ZL101A)的規定,具體如表1所示;或按客戶要求執行。表1化學成分6.5~0.25~0.08~4.2力學性能經熱處理后,鑄件的力學性能應符合表2的要求。表2力學性能4.3金相組織經熱處理后,鑄件的顯微組織應符合JB/T7946.2中規定的1級(正常組織)。4.4內部質量鑄件內部質量應符合GB/T11346的規定,具體要求見表3。表3X射線探傷檢查鑄件內部質量合格等級4.5尺寸鑄件尺寸應符合圖紙要求,未注面輪廓度公差±1mm,未注表面粗糙度不超過Ra12.5。4.6外觀4.6.1鑄件表面應干燥潔凈。4.6.2鑄件表面的標識應完整清晰。4.6.3鑄件毛坯表面飛邊不應超過1.5mm,錯型不應超過0.5mm,澆冒口切割余量不應超過3mm,打磨不可傷及本體。4.6.4鑄件待機加工表面允許存在加工余量范圍以內的凹坑、磕碰傷等缺陷;非機加工表面允許存在直徑≤2mm,深度≤1mm的凹坑、磕碰傷等缺陷,但缺陷間距應大于20mm,累計總數不超過5個;鑄件不應存在裂紋。4.6.5鑄件待機加工表面頂桿印痕按±1mm控制;非機加工表面頂桿印痕按0mm~1mm控制,超出部分應打磨平整。5試驗方法3JB/T14424—XXXX5.1化學成分鑄件化學成分的常規檢測按GB/T20975.3、GB/T20975.4、GB/T20975.5、GB/T20975.7、GB/T20975.8、GB/T20975.10、GB/T20975.11、20975.12、GB/T20975.16的規定執行,光譜分析法按GB/T7999的規定執行。5.2力學性能鑄件力學性能的檢測按GB/T228.1、GB/T231.1的規定執行。5.3金相組織鑄件金相組織的檢測按JB/T7946.2的規定執行。5.4內部質量鑄件內部質量檢測按GB/T35388或GB/T36589的規定執行。5.5尺寸檢測形狀位置尺寸采用三坐標測量儀、游標卡尺、輪廓儀、投影儀等檢測設備或器具進行檢測;未注表面輪廓采用三維掃描儀、工業CT等檢測設備對鑄件表面進行掃描檢測,將實際三維點云數據與理論三維模型進行比對分析。5.6外觀檢測鑄件外觀檢測采用目視法;表面缺陷采用污點卡、游標卡尺、凹坑深度儀等工具進行測量或使用缺陷目錄對比。表面粗糙度的檢測方法按GB/T6060.1的規定執行。6檢驗規則6.1批次同一熔煉爐次的合金、每班次以內澆注的、采用同一熱處理工藝的相同鑄件為一批次。6.2鑄件檢驗鑄件的檢驗項目及檢驗頻次見表4。表4鑄件的檢驗項目及檢驗頻次1

2

3

4○5

6 ○6.3取樣6.3.1化學成分分析,每爐次取樣一組。6.3.2力學性能試驗,每批次取樣一組。6.3.3金相組織檢測,每批次取樣一組。6.3.4尺寸每批次取樣一組。6.4判定規則4JB/T14424—XXXX6.4.1首次檢驗化學成分不合格的,允許重新取樣復驗,如仍有不合格項的,則判定該爐次合金的化學成分為不合格。6.4.2首次檢驗力學性能不合格的,可加倍抽檢;如果加倍抽檢的結果都合格,則該批次鑄件力學性能合格,否則判定為不合格。6.4.3首次檢驗金相組織不合格的,可加倍抽檢;如果加倍抽檢的結果都合格,則該批次鑄件金相組織合格,否則判定為不合格。6.4.4尺寸檢驗符合本標準的,判定本批次產品尺寸合格。7標識、包裝、運輸和貯存7.1標識鑄件非機加工表面宜有下列標識,標識應完整清晰,經久耐用,具有可追溯性。a)鑄件制造廠商標、供應商代碼或符號;b)制造年、月、日、班次、模腔號;c)X光或CT等檢驗標識;d)終檢標識;e)客戶規定的其它標識。7.2包裝鑄件的包裝應牢固、可靠,在運輸和搬運過程中不應出現損壞或損傷。出口產品的包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