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年級《懷念母親》教學設計
六年級《懷念母親》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一位生我
的母親、一位祖國母親有“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充
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
編排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從多個角度表現本單元的
主題——祖國在我心中;另一方面,學習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
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學生生活是幸福無憂的,在父母濃濃的愛和細致的呵護中,
對季老這份復雜的感情缺乏現實的體驗。加之課文語言富有跳躍
性,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方面會存在一定的困難。
三、設計理念
《懷念母親》是一篇散文,季老在寫時盡力取“真”,使文
章讀來顯得平淡。可是文章平淡的背后,隱藏了更深的“情”。
文章最特別之處就是“母親”這個詞中包含著兩者——祖國和生
母。這兩個母親有什么關系?這種情感如何融在一起?
本堂課以此為突破點,著重引領學生品味這兩種交織在一起
的情感。運用“雙線”并進的方式,以季老貫穿全文的“夢”為
主線,創設情景,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透過文字的軀體,透視文
字的靈魂,加上適當的資料補充,體會作者真情的流淌,生命的
呼吸,記憶的閃爍,豐富孩子的認知、感悟、品析能力,使學生與
文本在更廣闊的語文環境中對話。
四、教學策略
基于上述原因,通過對中心句的反復體會,讓學生明晰兩位
母親在作者心中的分量。指導對“終天之恨”的研讀,了解“懷
念”源于“離開”。“懷念”是不斷在回憶中糾纏。
對生母的“悔恨”通過范讀、指名讀、齊讀等多種形式,去
體會季老在“食不下咽,寢不安席”中的煎熬。同時引入古詩詞
《游子吟》,加深學生感悟。
對祖國的眷戀,通過默讀勾畫出魂牽祖國的句子,在讀中體
會,抄寫中感悟。
最后借第三段兩個“不知道為什么”來生發學生對作者、對
文章的質疑。解疑的同時存疑,引入《永久的悔》《尋夢》作為課
后閱讀資料,深入感悟作者之情。
五、教學目標
1.識記8個生字,正確認讀并理解“真摯、朦朧、凄涼、頻
頻入夢”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兩個母親深
切的懷念和崇敬之情,
3.品詞析句,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4.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孝敬父母的情懷。
六、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對兩個母親深切的懷念和崇敬之情。
七、教學難點
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以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
孝敬父母的情感。
八、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搜集并閱讀季羨林生平資料和相關文獻,
初步認識季羨林。
九、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走近季羨林
1.走近季羨林。
同學們,通過預習我們認識了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國學大
師——季羨林(出示照片及簡介)對于季老,大家應該不陌生。我
們曾經五年級上冊學過關于他的課文——《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除了這些耀眼的光環,相信你們對他還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交流
一下,讓我們更進一步地靠近他。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目的就是要在看似簡單、很隨意的聊
天中,讓季羨林穿越歷史的云煙,來到同學們面前,讓學生覺得
他不再遙遠。再者,此文理解難度較大,對作者的認識有助于學
習過程中讀懂文章的含義,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為學生學習
做好初步鋪墊。
2.讀題初感情懷。
(1)看來,季老有著不平凡的經歷。今天,讓我們學習他的
一篇散文,去品味他平凡而真摯的情懷----懷念母親。
(2)讓我們齊讀課題,用你的朗讀,清楚地告訴大家課文寫
了什么。(生讀課題)通過讀課題,我們清楚地聽到季老的心聲——
懷念母親!(生再讀課題)
【設計意圖】于漪老師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
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
引住”。因此,在導入上以“未見文韻先有情”,簡潔、明了地
從讀題直接入文,讓學生通過二度讀題,結合課前的預習及資料
的搜集,情愫自然生發,從而言由心聲了!
(二)整體把握,初步感悟文本
1.檢查預習,梳理思路。
(1)誰能結合預習所得說說,課文圍繞課題寫了什么?
(2)說起母親,我們總會想到陪伴在身邊的媽媽!這篇散文
卻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讀讀第一自然段你就會有發現?說說
你的發現吧!
預設:文中有兩個母親,一個生身母親,一個祖國母親。讓
我們一起走進《懷念母親》,去感受作者對兩位母親的敬意和愛慕
吧。
【設計意圖】“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本質特點,因此要
抓住課文的靈魂部分,提綱挈領。看似巧妙的發現,卻能引領學
生課堂伊始扣住文章的脈搏,進而準確地把握文章主旨。
2.自讀課文,加深理解。
(1)生自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并加深對課文
內容的理解。
(2)由詞入篇,感知文本。
①識記生詞,入文理解。
A.出示生詞,自由認讀。
棄養朦朧凄涼真摯寢不安席食不下咽靈魂不全終天
之恨頻來入夢
B.指名讀詞,相應理解。
②詞語填空,把握內容。
出示填空:我六歲離開生母,讀大學二年級時,母親()。
我痛哭了幾天,(),(),成了一個()的人。抱
)的我在德國留學十一年,兩個母親()o
A.同學們,詞語是有情感的,把詞語放到句子當中去,就能
讀出它相應的情感來。
B.指生匯報,出示答案。
師:看得出來,你們不僅理解了詞語的意思,還對課文內容
了解得很清楚!我們一起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到朗讀中去吧!(齊讀)
師:讀著讀著,我們已經悄悄地來到了季老的身旁了。
【設計意圖】“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這樣用詞
填空的方式讓學生再次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容,理解詞語,滲透
讀書方法,有效完成教學目標任務,有創意、趣味、實效。
(3)抓住文眼,有悟有思。
①是什么時候兩個母親頻來入夢呢?讀第3自然段。
②作者到底在追問自己什么?(兩位母親為什么頻來入夢?)
③過渡: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呀!同學們,就讓我們以這“夢”
為線索,跟隨作者探尋這兩位母親頻來入夢的因由吧。
【設計意圖】問題由學生生發,在學生自讀的所惑處設問,
以一個大問題統領諸多小問題,猶如一顆小石子投入平靜的水中,
能激發學生思維的浪花。課文有兩條主線,一條是“思母”,一
條是“思國”。如何做到雙線并進?以學生感興趣的“夢”入手,
然后慢慢接近、提煉文章主旨。這條路子是循著學生的心理特點、
認知規律走的,屬于“歸納”性質的教學,為整節課的教學理清
思路,指明方向。
(三)走入“夢”中,品味文本
1.由疑導學,品“失母之恨”。
(1)領入回憶,初識“終天之恨”。
①快速瀏覽課文,文中哪個自然段敘述了這段回憶?(第2
自然段。)
②這段回憶留給作者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③是呀!季老極其傷心,極其痛苦,你能用文中的一個詞語
來形容嗎?(終天之恨。)
(2)層層疊進,品讀“終天之恨”。
①抓詞句------品“終天之恨”。
哪些語句能讓我們感受到作者這終天之恨呢?再讀讀第2自
然段,用橫線畫出來并想想自己從中體會到什么。
學生匯報句子并簡單說體會。
師:讀著哪些語句你能感受到什么呢?
預設:讀著“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
隨母親于地下。“我體會到季老在母親去世后連飯也吃不下,覺
也睡不著,可見他傷心到極點了……
師:痛徹心扉呀!
預設:讀著“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這句話,我仿佛看到季老只要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他是多么
悲傷呀!
師:傷心欲絕呀!
師引讀:你們體會得真好啊!把你們內心的感受通過朗讀傳
遞給大家吧!
生讀: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
于地下。
生讀:我的愿望沒有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
生讀: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
生讀: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師:讀到這最后一句話,哪些詞語令你強烈地感受到縈繞在
季老心頭的終天之恨呢?(出示最后一句:淚流不止、數十年如
一日……)抓住關鍵詞品讀“恨”的情態。
小結:這真是痛苦到了極點哪!
②抓時間——二悟“終天之恨”。
師配樂讀第2自然段:時間匆匆逝去,讓我們把目光定格在
這些時間上,用心琢磨,你從中發現了什么?
預設:
生1:六歲離開,大學二年級時母親“棄養”;
生2:母親“棄養”后季老“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生3:季老成了一個孤兒;
生4:作者難過,抱“終天之恨”……
用一個字來概括作者心中的感受——“恨”。帶著這個字去
觸摸作者的心。
在這一“長”一“短”之間,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季老這失
母之恨啊!用心讀出季老的心聲吧:
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指導感悟作者心中的悲痛,(課件)引入《游子吟》讓學生想
象作者”數十年如一日”的‘思念中都會想到什么?
③插資料——三感“終天之恨”。
難道季老不想陪伴自己的母親,不想孝順自己的母親嗎?
到了中秋節母親不知從哪里弄了點月餅,給我掰了一塊。在
當時,對我來說,月餅可真是神奇的東西,我難得吃一次。我當
時并沒有注意,母親是否也在吃。現在回想起來,她根本一口也
沒有吃。
細想他曾許下的愿望:“我暗暗地下定了決心:一旦大學畢
業,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養母親,然而沒有等到我大學畢業,
母親就離開我走了,永遠永遠地走了。”
激情朗讀:還沒來得及盡孝,母親就離我而去,怎能不抱終
天之恨呢?讓我們用心地讀出季老心中那永遠的痛吧:一想到母
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讀到這,你已經深深地感受到填滿作者內心的終天之恨——
是一種遺憾,是一種后悔。愿望還在,母親卻已隨西風而去,只
留下這終天之恨……
(全班讀)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
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設計意圖】從“終天之恨”一詞為輻射點,扣住文中的重
點詞、關鍵句,反復讀,慢慢嚼,細細品,深深悟。一品、二悟、
三感,層層疊進的設計,使學生置身文本情景,感受語言文字背
后作者深沉的情感因素。體會作者因為無法盡孝而心存自責、愧
疚之情,解決本課教學的一個難點。這樣設計的特點在于啟發引
導,循循善誘,設疑鋪墊,步步牽引思維。
2.觸景傷懷,品“思母之痛”。
(1)回讀“夢”境,自然過渡。
這終身之恨隨著作者留學德國而消失嗎?不。(出示句子)我
們清楚地了解到,讀第3自然段。
(2)發疑引思,日記明心聲。
到底是什么觸動了作者內心之痛呢?作者用穿插日記的寫法
詳細地記下了當時的一切,讓我們自由讀讀作者的心聲。(讀11
18日日記。)
(3)真情告白,母子訴衷腸。
①從房東太太身上,季老仿佛看到了母親的等待,聽到了母
親的呼喚!母親曾經怎樣苦苦地等候自己的歸來?身處異國他鄉
的季老此時又有什么話要表白呢?
②分兩組寫下跨越時空的母子對話。一邊孩子以“母親啊”
為開頭寫一寫母親著急地盼望兒子歸家的畫面,一邊的孩子以
“兒啊”為開頭寫一寫季羨林此時心中的想法,訴說心聲。
③學生寫話后交流。
穿越時空的對話
母親的心聲兒子的獨白
兒啊……母親啊……
(4)小結朗讀:聽著這跨越時空的對話,現在給我們留下的
只有這3個字了:“真想哭”,兒子的千言萬語都融在這段文字
里——(全班齊讀n月18日日記)。
【設計意圖】學生的閱讀過程首先是借助文本語言提供的信
息,建立一個感觀的言語交際場景的過程。只有引領學生置身于
這些真實的場景中,才能順利與文本對話。用真情告白的方式,
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字里行間那濃濃的母子之情就在對話
中得以顯現。這樣設計既讓學生理解了文本,又培養了學生的情
景寫作能力。
3.探尋內心,品“思國之情”。
(1)過渡:就在母親頻來入夢之際,祖國母親也頻來入夢。
這是為什么呢?我們還是從季老的日記中去探尋他的內心世界吧。
(2)靜讀日記,讀中生疑。
①穿越時光的隧道,我們隨著季老來到了1935年H月16日
那座德國孤寂的小鎮,暗夜漸漸織上天空,我們開始靜靜地讀起
季老當天的日記……讓我們靜思默想,用筆在文字的空白處寫下
你心中的疑問吧!
②此時,你心中有些什么疑問想問問季老?
預設:
一般人覺得凄涼,可能是因為什么事?
季老感到凄涼是因為什么事?再次細讀下文,從字里行間尋
找答案。
既然這思念是“凄涼”的,季老為什么又說這凄涼是“甜蜜”
的呢?
(3)詩中悟情,升華情感。
①穿插季老詩詞,生讀升華情感。
師:掛在季老心頭的正是這飄渺的夜空,這飄渺的思念,在
思念中想起了故鄉,故鄉的朋友和祖國母親,季老在詩中是這樣
表達情懷的:
生讀:留學德國已十霜,歸心日夜憶舊邦。
無端越境入瑞士,客樹回望成故鄉。
②小結,回讀“祖國母親頻來入夢”的句子。
此時,我們也似乎明白,兩位母親頻來入夢的緣由。讓我們
把心中的體會融入朗讀中表達出來吧!讀第3自然段。
【設計意圖】閱讀的過程是讀者與作者文本交流的過程,讀
者期待與作者的共鳴。本環節中,教師的深情講述,富有感染力
的朗讀,補充的文字、圖片資料,學生的自思自悟能為學生融入
角色、體會情感奠定良好牢固的基礎,進而達到培養學生熱愛祖
國的情感的目標。
(四)總結全文,升華文本
1.提煉情感,回讀課題。
思之深,才夢之切。讓我們帶著季老對生身母親和祖國母親
的敬意與愛慕。齊讀課題---懷念母親
2.延伸課堂,續探文本。
下節課,我們再與作者一同尋夢,在夢中品味這真摯的情感!
【設計意圖】齊讀課題,透過文字的軀體,透視文字的靈魂,
讓學生在讀中再次感悟季老對兩個母親的敬意與愛慕、懷念和崇
敬之情。
(五)作業園地
1.好好品讀季老的日記,讓我們也用日記寫下自己的心。
2.讀季羨林文章——《永久的悔》《尋夢》。
【設計意圖】“讀讀作者的文章,寫寫自己的心”,淡化作
業的形式,強調了讀、寫與表達的有機聯系,扎扎實實地“讀”,
本本分分地“寫”,高高興興地”表達。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
學習才能被學生所接納。拓展閱讀的安排,有助于豐富孩子的認
知、感悟、品析能力,使學生與文本在更廣闊的語文環境中對話。
(六)板書設計六年級《懷念母親》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揣摩重點語句,感受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
真摯的愛慕之情。
教學策略
課前了解季羨林、閱讀《賦得永久的悔》一文,課堂上運用
多媒體教學手段,結合學生特點,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
學習規律,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愛護學生的求知欲,
好奇心,引導學生多讀、讀中感悟和讀后交流等多種學習方法進
行學習,通過反復品讀,升華學生情感,受到思想教育,使其學
有所得。
教學重、難點
抓住關鍵詞、句、段和日記,體會季羨林爺爺懷念母親、思
念祖國的情感,感悟愛國情。
教學準備
搜集季羨林生平簡介及其相關作品《賦得永久的悔》,《我的
中國心》的歌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師:誰知道一般“國寶”是指什么?(大熊貓)但是在北
京大學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被人稱為“國寶”,他是誰呢?
課件出示:季羨林生平及主要經歷。
2、課件出示:季羨林作品《賦得永久的悔》
學生默讀,交流感受。
3、出不課題。
季老的許多文章里都談到了母親,也都表達了這樣的情感。
(出示課題《懷念母親》板書)讀出“懷念”的情感。
4、作者懷念的僅僅是生他養他的母親嗎?讓我們一起走進
《懷念母親》。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指名朗讀課文,說說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內容?(作者有兩個
母親,對這兩個母親有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愛慕。)
三、抓住重點語句,品讀
(一)品讀懷念“生身母親”
自由讀文章第二自然段,感受對生母的懷念。
1、談感受。
2、重點研讀以下幾句:
“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于地
下。我的愿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
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
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后來到了德國,來到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
是為什么,母親頻來入夢。”
(1)理解“寢不安席”“我的愿望”(隨母親于地下)“終
天之恨”。
(2)聯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作者會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是不是僅僅因為母親的逝世?
(3)真正讓作者遺憾和痛恨的是什么?(無法盡孝,心存自
責、愧疚之情)
3、再讀整段話。
(二)研讀思念“祖國母親”
作者是那樣懷念母親,數十年如一日。24歲那年,作者離開
祖國,來到了德國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離,
并不能割斷心中的懷念,相反,這懷念又增添了分量。
1、自由朗讀文章,從字里行間去感受作者心中的懷念。
2、說說在作者的懷念中,又增添了什么?(對祖國母親的懷
念)
3、再讀課文,思考: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生
身母親的懷念時刻伴隨著對祖國母親的懷念?。
重點研讀以下句子:
“……不知道為什么,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是
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么,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1)說說自己的理解和體會。
(2)你知道“頻來入夢”的原因嗎?(作者旅居在外,對生
身母親、對祖國母親的懷念與日俱增,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兩
位母親不斷出現在作者的夢中。)
(3)有感情朗讀。
“然而這凄涼并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
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1)“甜蜜”和“凄涼”是不是有矛盾?你怎么理解?(因
為在遠離家鄉的日子里,能時常回憶起在故國的生活情景,不斷
回想起故國的親朋好友,感到他們無處不在,仿佛就在身邊,心
中自然又多了一絲安慰、一些寬心、一點甜蜜,少了一些凄涼、
孤獨。)
(2)有感情朗讀
“想起自己長眠于故鄉地下的母親,真想哭!我現在才知道,
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
(1)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怎么樣的?(關愛孩子、思念孩子)
(2)作者為什么要寫房東太太的事情?
(3)感情朗讀。
“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
(1)理解“悵望灰天”的意思。
(2)在作者腦海里,母親的面影是怎樣的?是清晰的,還
是模糊的?
(3)在淚光里,作者模糊地看到了什么?
(4)有感情朗讀。
四、學習寫法,首尾呼應
一個是生身母親,一個是祖國母親,兩位母親在作者的心目
中是如此偉大,地位是如此重要。因為——
齊讀文章的最后一段和第1自然段。
學生交流寫法。
五、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在1984年的春節聯歡會上,香港歌星張明敏唱了一首歌,
震撼了所有中國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嗎?讓我們隨著音
樂一起來唱唱這首《我的中國心》吧!(播放歌曲)
2、唱完這首歌,你有什么想說的呢?
3、課文讓我們感受到了一位海外游子對祖國母親的無限思念
和熱愛,在國慶節來臨之際,你最想通過什么方式表達自己對祖
國的熱愛呢?
學生暢談
板書設計:
親生母親----悔恨
懷念母親
祖國母親一一熱愛六年級《懷念母親》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能正確讀寫“真摯、寢不安席、頻繁、朦朧、
凄涼、斑駁、篇章”等詞語。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透過關鍵詞句感悟深沉的愛
國之情。
過程與方法:生活遷移,逐步引領。
情感與價值觀:感念母親的養育之恩,體會作者旅居海外對
祖國異常強烈的思念之情。
【教學重點】
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感悟、品味揣摩,體會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
敬意和同意真摯的愛慕,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感念母恩
1、全世界,有且僅有一個稱呼是相同的,你們知道這個稱呼
是什么嗎?對,這個稱呼就是母親。同學們想一想,為什么全世
界不同膚色、不同國別、不同語言的人們喊出了一個同樣的稱呼
呢?(學生自由交流)
2、同學們,你愛你的母親嗎?為什么?(學生自由交流)
二、關注留守,暢抒別情
是啊,在我們成長的足跡中,無不傾注了母親全心全意的關
愛,哪怕是一個眼神、一句嘮叨、一聲撫慰、一次等待一切的
一切,回想起來都是那么窩心,那么溫暖。可是,因為種種無奈,
我們不得不與父母分開,例如為了學業,我們在校住宿,一個星
期才能與父母團聚一次;也有的父母,為了給你們一個更燦爛的
明天,選擇遠走他鄉掙錢養家,有時一年都見不到一面。同學們,
與母親分別的日子里,你想念母親么?思念無法遏制的'你,經常
會處于什么樣的情景當中呢?
三、品讀課文,情感共鳴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道出了全天下母親對子女的牽掛。“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也刻畫出普天下子女對母親感激不盡的情懷。現在,我們打開課
本第22頁,默默勾畫出作者與你心意相通的地方,記錄下你和作
者一脈相通的情感涓流。不理解的地方也做上記號,一會我們共
同解讀作者的心聲。
交流:
1、在我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母親棄養,之火了四十多歲。
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于地下。
“痛哭、食不下咽、寢不安席”等詞語表達了作者失去生身
母親后的悲痛心情。古語有云“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生最悲痛
的事情,所以我們要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分分秒秒,盡我們可能
孝順他們,讓他們幸福快樂。
2、后來我到德國留學,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
知道為什么,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的第一次離開她。
不知道為什么,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頻來入夢”就是經常夢到她。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
夢”,正是因為作者對兩位母親真摯的愛和濃烈的思念時刻縈繞
心頭,她們才會常常走入作者的夢中。
3、我想到故鄉,故鄉的老朋友,心里有點酸酸的,有點凄涼。
然而這凄涼并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
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作者獨自漂泊異國他鄉,心盈憂愁、思念,難免感到凄涼;
但在孤寂的日子里,在故鄉和朋友共同度過的美好日子、快樂情
景,是她派遣孤獨和思念的良藥,想起這些,又怎會不甜蜜呢?
4、夜里夢到母親,我哭著醒來。醒來再想捉住這個夢的時候,
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么地方去了。
這樣的情景,可曾在你們夢中出現過?同學們,這份深沉的
思念你會不懂嗎?
四、精誠所至,母女重逢
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作者對兩位母親深深的思念
之情,感動了上帝。上帝特賜她生母一顆還魂丹,準其真實地走
進女兒的夢中,讓母女重逢。同學們,現在你和同桌之間,一位
就是女兒,一位就是母親,想想你們的表演一定會驚天地、泣鬼
神!
五、休書一封,盡訴心意
同學們,通過剛才的表演我們明白:“有愛就要說出來!”
畢竟天人相隔的重逢只是無法企及的夢。有生的日子,還有什么
比我們用真情真心去愛我們愛的人,用真言真語對她說出我們的
愛更重要呢?現在,請同學們給媽媽寫一封信,告訴她,你有多
愛她,好嗎?六年級《懷念母親》教學設計4
課前準備:
分發資料,指導分小組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季季羨林先生的文字,去感
受從他筆下流淌出的《懷念母親》,板題。
2、指導讀課題。
3、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呢?這里的母親指的是誰?作
者對這兩位母親的感情是怎樣?指導提煉重點詞。
二、抓主線,感受懷念:
1、請同學們快速掃讀課文,看看課文中集中寫到這兩位母親
的句子一共有幾處?
2、每次都提到生母和祖國,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同樣)
三、自讀感悟失母之痛:
課文中寫作者懷念生母時多次寫到了哭,請大家快速的默讀
課文,看看一共有幾次?每次都是在什么情況下哭的?你從中體
會到什么?請同學們結合閱讀記錄單邊找邊劃,并把自己的感悟
概括一下寫在旁邊。
自讀感悟記錄單:
哭了幾次
在什么情況下哭的
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生1匯報:“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
隨母親與地下。”這是在母親去世后哭的?
師引導:這一次是在什么情況下哭的?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從哪里感受到的?他為什么這么痛苦不堪?
預設:是因為...........;還是因為............;還是因
為?.........
小結:最親最愛的母親去世了,從此,再也沒有............;
再也沒有...........;再也沒有..........;更沒有人.........
(課件過渡)“從此,”我就成了一個沒有母親的孤兒。一
個失去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
恨。”
師:你怎么理解這句話?你覺得作者恨什么?帶著你的理解
再讀一一“我痛哭了???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
日。”
生2匯報:“看到他的深情,我想起了自己長眠于地下母親,
真想哭!”
師引導:這是在什么情況下哭的?他都想起了和母親在一起
的哪些場景?(資料:年幼時)...........愛沒有地域之分,沒
有國別差異,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用生命愛著自己的孩子。
生3匯報:“夜里夢到母親我是哭著醒來的。醒來之后再想
捉住這夢的時候,夢卻不知道飛到什么地方去了。”
師:這是在什么情況下哭的?他夢到的母親是什么樣的?(這
里為什么是幻出,而不是想起呢?)
過渡:想母親,但卻永遠見不到她,所以只能寄托于夢境,
然而母親的面容,每一次都是這般地夢幻迷離,沒有一個清晰的
輪廓。
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綠色雙十一行動
- 生物DNA的結構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 校長在期中教學質量分析會上講話:4 招打造高效課堂校長揭秘提升學習力的密碼
- 2024北京房山區四年級(下)期末語文試題及答案
- 立春營銷新篇章
- 大學就業創業導航站建設方案
- 婦科疾病診治標準
- 傷害流行病學
- 中國雙燃料轉換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 香椿炒雞蛋的家常做法
- 對患者入院評估的系統化方法試題及答案
- 腫瘤患者的血栓預防及護理
- 作風建設方面個人簡短總結
- 職業病危害告知書
- 財務管理專業培養方案調研報告
- 《個人信息保護法》全文學習PPT課件(帶內容)
- 新中大A3財務系操作手冊
- 污水管道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 結婚典禮秩序冊.doc
- 水廠設計混凝
- 幼兒園大班古詩《游子吟》.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