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v4-IPv6的多媒體分發業務 第2部分:互聯網電視內容傳輸平臺及終端技術要求_第1頁
基于IPv4-IPv6的多媒體分發業務 第2部分:互聯網電視內容傳輸平臺及終端技術要求_第2頁
基于IPv4-IPv6的多媒體分發業務 第2部分:互聯網電視內容傳輸平臺及終端技術要求_第3頁
基于IPv4-IPv6的多媒體分發業務 第2部分:互聯網電視內容傳輸平臺及終端技術要求_第4頁
基于IPv4-IPv6的多媒體分發業務 第2部分:互聯網電視內容傳輸平臺及終端技術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33.040.40

CCSM3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XXXXX.2—XXXX

基于IPv4/IPv6的多媒體分發業務第2部

分:互聯網電視傳輸平臺及終端技術要求

TechnicalspecificationonmultimediadeliveryserviceviaIPv4/IPv6protocol

—Part2:OTTTVserviceplatformandterminaldevices

(征求意見稿)

在提交反饋意見時,請將您知道的相關專利連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發布XXXX-XX-XX實施

GB/TXXXXX.2—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XXXXX《基于IPv4/IPv6的多媒體分發業務》的第2部分。GB/TXXXX已經發布了以

下部分:

——第1部分:IPTV內容傳輸平臺及終端技術要求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國通信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85)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祝谷喬、姜超、郭寧、施唯佳、李明、楊崑、蘇暢、陳紅良。

3

GB/TXXXXX.2—XXXX

引言

根據《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工作的通知》,為加快政務應用

改造、拓展行業融合應用,推動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創新成果標準化,我國制定了一系列IPv6應用標

準。其中,GB/TXXXXX《基于IPv4/IPv6的多媒體分發業務》是為規范多媒體分發業務的IPv6部署而

制定的標準,擬分為以下部分:

——第1部分:IPTV內容傳輸平臺及終端技術要求。目的在于為IPTV業務支持IPv4/IPv6雙棧

技術,推動IPv6應用水平提升。

——第2部分:互聯網電視內容傳輸平臺及終端技術要求。目的在于為互聯網電視業務支持

IPv4/IPv6雙棧技術,推動IPv6應用水平提升。

4

GB/TXXXXX.2—XXXX

基于IPv4/IPv6的多媒體分發業務第2部分:互聯網電視內容傳輸平臺

及終端技術要求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互聯網電視的多媒體分發業務支持IPv4/IPv6雙棧的技術要求,包括互聯網電視內容

傳輸平臺、終端及基本業務流程等方面應遵循的功能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互聯網電視內容傳輸平臺和互聯網電視終端進行IPv6演進的升級改造、部署、運行

和維護管理。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Y/T342-2021互聯網電視總體技術要求

YD/T2834-2015支持IPv6的域名系統(DNS)安全技術要求

IETFRFC2463支持IPv6的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ICMPv6)

fortheInternetProtocolVersion6(IPv6))

IETFRFC2874支持IPv6地址聚合和重編碼的DNS擴展(DNSExtensionstoSupportIPv6Address

AggregationandRenumbering)

IETFRFC3315支持IPv6的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forIPv6)

IETFRFC4862IPv6無狀態地址自動配置(IPv6StatelessAddressAutoconfiguration)

IETFRFC5072PPP鏈路上的IPv6(IPVersion6overPPP)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互聯網電視overthetoptelevision;OTTTV

基于公共互聯網傳送包含視頻、音頻、圖形、文字和數據等,通過電視機、機頂盒等終端接收設備,

向公眾提供安全、可靠、可交互和可管理的多媒體視聽業務。

3.2

互聯網電視終端OTTTVterminal

包括但不限于機頂盒、電視機、投影機、顯示器等設備,具備互聯網視聽節目播放的功能。

4縮略語

5

GB/TXXXXX.2—XXXX

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

BRAS:寬帶接入服務器(BroadbandRemoteAccessServer)

CDN:內容分發網絡(ContentDeliveryNetwork)

DHCP: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

DNS:域名服務器(DomainNameSystem)

EPG:電子節目指南(ElectricalProgramGuide)

ICMP: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

IP:網際互連協議(InternetProtocol)

IPv4:第四版互聯網協議(InternetProtocolversion4)

IPv6:第六版因特網協議(InternetProtocolversion6)

PPPoE:以太網點對點協議(Point-to-PointProtocolOverEthernet)

SLAAC:無狀態地址自動配置(Statelessaddressautoconfiguration)

5概述

本文件主要從應用層面提出互聯網電視的多媒體分發業務支持IPv4/IPv6雙棧的技術要求。通過對

互聯網電視終端、互聯網電視內容傳輸平臺(指與終端交互提供互聯網電視業務的平臺子系統的總稱)

的功能實體進行技術改造,使互聯網電視內容傳輸平臺可兼容僅支持IPv4的存量互聯網電視終端,也可

對接支持IPv6的終端、支持IPv4/IPv6雙棧或者可通過軟件升級支持IPv4/IPv6的互聯網電視終端,提供互

聯網電視的多媒體分發業務,為多媒體業務流量從IPv4向IPv6的平滑遷移提供指引。

本文件僅對互聯網電視的多媒體分發業務支持IPv4/IPv6雙棧所涉及的改造技術要求進行描述,不

對互聯網電視業務實現所涉及的整個業務系統的功能要求做出詳細定義,互聯網電視業務系統的具體

要求應參見GY/T342-2021全文。

6系統架構

圖1為支持IPv4/IPv6雙棧的互聯網電視多媒體分發業務的系統邏輯架構。其中,互聯網電視內容

傳輸平臺各子系統和互聯網電視終端的功能要求簡述如下:

a)用戶與計費管理(平臺子系統):負責用戶認證、內容播放鑒權、訂購與計費、用戶管理等功

能。

b)EPG管理(平臺子系統):負責根據用戶屬性和業務運營要求下發EPG模板、元數據或EPG頁

面等內容,提供互聯網電視業務展現的功能。

c)CDN(平臺子系統):負責提供視頻、音頻、圖片、Web頁面、小文件等多媒體內容就近分發

的服務。

d)互聯網電視終端:負責接入網絡與互聯網電視內容傳輸平臺進行交互,提供互聯網視聽節目播

放等功能。

圖1中互聯網電視終端與互聯網電視內容傳輸平臺之間的接口,主要用于獲取互聯網電視業務使

用所需的資源與服務,實現用戶與計費管理、業務導航、內容分發等功能。

6

GB/TXXXXX.2—XXXX

互聯網電視內容傳輸平臺

用戶與計費管理

EPG管理CDN

互聯網電視終端

圖1.系統邏輯架構圖

7互聯網電視內容傳輸平臺改造要求

7.1通用要求

互聯網電視內容傳輸平臺的各子系統應增加對以下功能的支持:

a)平臺硬件和應用軟件支持IPv4/IPv6雙棧,能夠接收、解析、處理和發送IPv6報文。

b)支持基于IPv4/IPv6協議進行日志采集、業務數據統計、流量統計等功能。

c)當平臺子系統采用域名方式對外提供服務時,平臺服務資源的IPv4/IPv6雙棧地址由域名服務

器進行配置管理,由DNS服務器基于A和AAAA記錄以及用戶請求的IP類型將域名解析為相應

的IPv4或IPv6地址,DNS服務的具體要求應遵循YD/T2834-2015附錄A。

d)當平臺子系統采用應用重定向方式對外提供服務時,提供與連接終端的IP協議類型相對應的

IPv4或IPv6地址的平臺服務資源。

7.2用戶與計費管理

用戶與計費管理子系統應增加對于以下功能的支持:

a)針對互聯網電視終端發起的業務訪問請求,能基于連接終端的IP協議做出與之相應的用戶與計

費管理響應。即當終端采用IPv4連接時,平臺以IPv4協議返回用戶認證、內容播放鑒權、訂購

與計費、用戶管理等相關指令;當終端采用IPv6連接時,平臺以IPv6協議返回用戶認證、內容

播放鑒權、訂購與計費、用戶管理等相關指令。

b)針對EPG管理子系統的地址由該子系統下發的情況,能基于連接終端的IP協議向認證成功的終

端下發與之相匹配的EPG管理子系統地址。即當終端采用IPv4請求用戶認證時,平臺下發IPv4

的EPG管理子系統地址或其它業務信息;當終端采用IPv6連接時,平臺下發IPv6的EPG管理子

系統地址或其它業務信息。

7.3EPG管理

EPG管理子系統應增加對于以下功能的支持:

a)支持對內容播放地址進行IPv4和IPv6地址的配置管理。

b)針對互聯網電視終端發起的EPG服務請求,能基于連接終端的IP協議做出與之相應的EPG服務

響應。即當終端采用IPv4連接時,平臺以IPv4協議返回EPG模板、元數據或web頁面;當終端

采用IPv6連接時,平臺以IPv6協議返回EPG模板、元數據或web頁面。

c)針對互聯網電視終端發起的內容播放請求,能基于連接終端的IP協議返回與之相匹配的內容播

放地址,且播放地址中的防盜鏈基于連接終端的IP地址及其它信息生成,其中IPv4地址是32位

二進制值,對應4個字節,IPv6地址的128位二進制值,對應16個字節。即當終端采用IPv4連接

7

GB/TXXXXX.2—XXXX

時,平臺提供IPv4的內容播放地址,其中播放防盜鏈是基于終端IPv4地址和其它信息生成;當

連接終端采用IPv6連接時,平臺提供IPv6的內容播放地址,其中播放防盜鏈是基于終端IPv6地

址和其它信息生成。

7.4CDN

CDN子系統在已有功能基礎上,應增加對IPv4/IPv6雙棧功能的支持。針對互聯網電視終端發起的

內容播放請求,CDN的調度模塊能基于連接終端的IP協議將用戶調度至媒體服務模塊,由媒體服務模

塊提供與之相應的內容分發服務,支持調度功能的實現采用DNS調度或應用層重定向調度等方式。即

當終端采用IPv4連接時,CDN以IPv4協議提供分發服務;當終端采用IPv6連接時,CDN以IPv6協

議提供分發服務。

8終端改造要求

8.1網絡接入

互聯網電視終端應增加對以下網絡接入功能的支持:

a)IPv4/IPv6雙棧模式下,互聯網電視終端向公共互聯網分別獲取IPv4和IPv6地址。

b)針對獲取IP時返回的DNS服務器IPv4/IPv6地址,支持將其信息配置進本地域名系統。

c)IPv4/IPv6雙棧模式下,互聯網電視終端優先向DNS服務器請求查詢AAAA記錄。

d)采用IPv4或IPv6協議時,應支持以下幾種網絡接入方式:

1)靜態IP:支持對靜態IP地址、網關、DNS服務器等信息的手工配置功能;

2)PPPoE/PPPoEv6:支持對賬號/密碼信息的輸入與保存,支持SLAAC獲取IPv6地址;

3)DHCP/DHCPv6:除標準DHCP/DHCPv6的功能與流程以外,采用IPv4協議時應支持Option

60(攜帶認證信息)與Option125(攜帶服務器校驗信息),采用IPv6協議時應支持Option

16(攜帶認證信息)與Option17(攜帶服務器校驗信息),支持對賬號/密碼信息的輸入與

保存。

8.2協議支持

互聯網電視終端應新增對以下IPv6相關協議的支持:

1)SLAAC(IETFRFC4862)

2)PPPoEv6(IETFRFC5072)

3)DHCPv6(IETFRFC3315)

4)ICMPv6(IETFRFC2463)

5)DNSv6(IETFRFC2874)

8.3應用處理策略

對于支持IPv4/IPv6雙棧協議的互聯網電視終端,應支持以下策略與功能:

a)在分別獲取到IPv4和IPv6雙地址之后,互聯網電視應用默認優先通過IPv6地址連接平臺獲取相

關服務資源。

b)在業務使用過程中,如果出現IPv6協議連接失敗的情況,互聯網電視應用將按照預定的策略進

行重試(例如每次嘗試連接5秒,重試3次),在重試連接失敗的情況下,互聯網電視應用將改

用IPv4地址連接平臺。

8

GB/TXXXXX.2—XXXX

9基本業務流程

圖2為互聯網電視業務使用的基本流程。

互聯網電視內容傳輸平臺IP地址服務

互聯網電視終端家庭網關用戶與計費管理EPG管理CDNPPPoEBRAS

b)獲取家庭a)獲取公網地址

內網地址

c)請求用戶認證

d)以相應協議返回認證結果

e)請求EPG模板或EPG頁面

f)以相應協議返回EPG資源

g)請求內容播放

h)內容播放鑒權

i)鑒權成功時,以相應協議返回內容播放地址(含防盜鏈)

j)請求內容分發服務

k)防盜鏈校驗

l)防盜鏈校驗通過時,以相應協議提供內容分發服務

i)鑒權失敗情況下,以相應協議提供產品包信息

j)請求訂購與計費

k)訂購與計費

l)以相應協議返回訂購結果

m)網絡斷開情況下,終端按一定策略進行重試;對于雙棧終端,重試失敗后切換IP協議

圖2.業務使用基本流程

流程說明:

a)家庭網關獲取公網地址。

b)互聯網電視終端開機,通過家庭網關獲取家庭內網地址。對于IPv6終端,獲取IPv6地址;對

于IPv4/IPv6雙棧終端,分別獲取IPv4和IPv6地址。

c)基于IP連接策略,互聯網電視終端連接用戶與計費子系統,請求用戶認證。對于IPv4/IPv6雙

棧終端,優先以IPv6協議連接平臺。

d)用戶與計費子系統采用與終端相同的IP協議,返回用戶認證結果。針對EPG管理子系統連接

地址由平臺下發的情況,由用戶與計費子系統下發與終端IP地址相對應的EPG管理子系統連

接地址。

e)互聯網電視終端連接EPG管理子系統,獲取EPG模板/元數據或EPG頁面。

f)EPG管理子系統向互聯網電視終端下發EPG模板/元數據或EPG頁面。

g)用戶瀏覽EPG,選擇內容請求播放。

h)EPG管理子系統向用戶與計費子系統請求內容播放鑒權,獲取鑒權結果。

以下i~l為鑒權成功的處理步驟:

i)EPG管理子系統采用與終端相同的IP協議,返回與終端IP地址相對應的內容接入地址,其中

包含的播放防盜鏈是由終端IP地址等信息生成。

j)互聯網電視終端連接CDN,請求內容分發服務。

9

GB/TXXXXX.2—XXXX

k)CDN子系統基于一定策略,校驗播放防盜鏈。

l)防盜鏈校驗通過時,CDN子系統采用與終端相同的IP協議,提供內容分發服務。

以下i’~l’為鑒權失敗的處理步驟:

i’)EPG管理子系統采用與終端相同的IP協議,提供與內容相關的產品包信息。

j’)互聯網電視終端請求訂購與計費。

k’)EPG管理子系統向用戶與計費子系統請求訂購與計費處理。

l’)EPG管理子系統采用與終端相同的IP協議,返回產品訂購的結果。跳轉至步驟g。

m)業務使用過程中如果網絡斷開,互聯網電視終端基于一定策略進行連接重試。對于IPv4/IPv6

雙棧終端,在IPv6重試失敗以后,改為采用IPv4協議連接平臺。

10

GB/TXXXXX.2—XXXX

目次

目次.............................................................................2

前言.............................................................................3

1范圍...............................................................................5

2規范性引用文件.....................................................................5

3術語和定義.........................................................................5

4縮略語.............................................................................5

5概述...............................................................................6

6系統架構...........................................................................6

7互聯網電視內容傳輸平臺改造要求.....................................................7

7.1通用要求.......................................................................7

7.2用戶與計費管理.................................................................7

7.3EPG管理.......................................................................7

7.4CDN...........................................................................8

8終端改造要求.......................................................................8

8.1網絡接入.......................................................................8

8.2協議支持.......................................................................8

8.3應用處理策略...................................................................8

9基本業務流程.......................................................................9

2

GB/TXXXXX.2—XXXX

基于IPv4/IPv6的多媒體分發業務第2部分:互聯網電視內容傳輸平臺

及終端技術要求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互聯網電視的多媒體分發業務支持IPv4/IPv6雙棧的技術要求,包括互聯網電視內容

傳輸平臺、終端及基本業務流程等方面應遵循的功能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互聯網電視內容傳輸平臺和互聯網電視終端進行IPv6演進的升級改造、部署、運行

和維護管理。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Y/T342-2021互聯網電視總體技術要求

YD/T2834-2015支持IPv6的域名系統(DNS)安全技術要求

IETFRFC2463支持IPv6的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ICMPv6)

fortheInternetProtocolVersion6(IPv6))

IETFRFC2874支持IPv6地址聚合和重編碼的DNS擴展(DNSExtensionstoSupportIPv6Address

AggregationandRenumbering)

IETFRFC3315支持IPv6的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forIPv6)

IETFRFC4862IPv6無狀態地址自動配置(IPv6StatelessAddressAutoconfiguration)

IETFRFC5072PPP鏈路上的IPv6(IPVersion6overPPP)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互聯網電視overthetoptelevision;OTTTV

基于公共互聯網傳送包含視頻、音頻、圖形、文字和數據等,通過電視機、機頂盒等終端接收設備,

向公眾提供安全、可靠、可交互和可管理的多媒體視聽業務。

3.2

互聯網電視終端OTTTVterminal

包括但不限于機頂盒、電視機、投影機、顯示器等設備,具備互聯網視聽節目播放的功能。

4縮略語

5

GB/TXXXXX.2—XXXX

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

BRAS:寬帶接入服務器(BroadbandRemoteAccessServer)

CDN:內容分發網絡(ContentDeliveryNetwork)

DHCP: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

DNS:域名服務器(DomainNameSystem)

EPG:電子節目指南(ElectricalProgramGuide)

ICMP: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

IP:網際互連協議(InternetProtocol)

IPv4:第四版互聯網協議(InternetProtocolversion4)

IPv6:第六版因特網協議(InternetProtocolversion6)

PPPoE:以太網點對點協議(Point-to-PointProtocolOverEthernet)

SLAAC:無狀態地址自動配置(Statelessaddressautoconfiguration)

5概述

本文件主要從應用層面提出互聯網電視的多媒體分發業務支持IPv4/IPv6雙棧的技術要求。通過對

互聯網電視終端、互聯網電視內容傳輸平臺(指與終端交互提供互聯網電視業務的平臺子系統的總稱)

的功能實體進行技術改造,使互聯網電視內容傳輸平臺可兼容僅支持IPv4的存量互聯網電視終端,也可

對接支持IPv6的終端、支持IPv4/IPv6雙棧或者可通過軟件升級支持IPv4/IPv6的互聯網電視終端,提供互

聯網電視的多媒體分發業務,為多媒體業務流量從IPv4向IPv6的平滑遷移提供指引。

本文件僅對互聯網電視的多媒體分發業務支持IPv4/IPv6雙棧所涉及的改造技術要求進行描述,不

對互聯網電視業務實現所涉及的整個業務系統的功能要求做出詳細定義,互聯網電視業務系統的具體

要求應參見GY/T342-2021全文。

6系統架構

圖1為支持IPv4/IPv6雙棧的互聯網電視多媒體分發業務的系統邏輯架構。其中,互聯網電視內容

傳輸平臺各子系統和互聯網電視終端的功能要求簡述如下:

a)用戶與計費管理(平臺子系統):負責用戶認證、內容播放鑒權、訂購與計費、用戶管理等功

能。

b)EPG管理(平臺子系統):負責根據用戶屬性和業務運營要求下發EPG模板、元數據或EPG頁

面等內容,提供互聯網電視業務展現的功能。

c)CDN(平臺子系統):負責提供視頻、音頻、圖片、Web頁面、小文件等多媒體內容就近分發

的服務。

d)互聯網電視終端:負責接入網絡與互聯網電視內容傳輸平臺進行交互,提供互聯網視聽節目播

放等功能。

圖1中互聯網電視終端與互聯網電視內容傳輸平臺之間的接口,主要用于獲取互聯網電視業務使

用所需的資源與服務,實現用戶與計費管理、業務導航、內容分發等功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