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 14866-2006 個人用眼護具技術要求_第1頁
(高清版)GB 14866-2006 個人用眼護具技術要求_第2頁
(高清版)GB 14866-2006 個人用眼護具技術要求_第3頁
(高清版)GB 14866-2006 個人用眼護具技術要求_第4頁
(高清版)GB 14866-2006 個人用眼護具技術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代替GB/T14866—19932006-02-27發布2006-12-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I本標準在制定過程中主要參照了ISO4007:1977《個人用眼護具詞匯》、1SO4849:1981《個人用眼護具技術要求》、ISO4854:1981《個人用眼護具光學性能試驗方法》、ISO4855:1981《個人用眼護具非光學性能試驗方法》。另外有部分條款采用了歐洲標準和日本標準,如:5.6.3a)中濾光鏡透射比相對誤差項采用了EN166:2001《個人用眼護具技術要求》的7.1.5.2;5.10中有機鏡片表面耐磨性能項采用了JIST8147:2003《防護眼鏡》的5.1e);5.11中防高速粒子沖擊性能項采用了EN166:2001《個人用眼護具技術要求》的7.2.2.本標準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提出。本標準由全國個體防護裝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CSBTS/TC112)歸口。本標準起草負責單位:上海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本標準代替GB/T14866—1993《眼面護具通用技術條件》。1本標準規定了個人用眼護具的技術性能要求及相應的試驗方法。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T2428成年人頭面部尺寸3術語和定義本標準采用以下定義。鏡片ocular防御有害因素傷害眼部的各種透光構件。眼鏡spectacle鏡架內裝有鏡片的眼護具。在頭帶框架內裝有單片或雙片鏡片的眼護具。遮蓋整個或部分面部的眼護具。濾光鏡filter能衰減入射光強度的鏡片。鏡片水平基準長度opticalhorizontalreferencelength鏡片頂部和底部之間的中心水平基準線長度。鏡片垂直高度opticalverticalheight垂直與鏡片水平基準線的中心線長度。2距鏡片邊緣5mm以內區域。表征光學系統會聚或發散光束能力的量。其值為光學系統焦距的倒數。單位:1/m;符號:D。棱鏡度depthofparallelism通過一個光學系統,物體的視位移與該物體距離之比的100倍。單位:cm/m;符號:△。透射比transmissionrate透射光和入射光強度之比。4分類4.1眼護具類型按外形結構進行分類,見表1。4.1.3面罩表1眼鏡類型名稱眼鏡普通型帶側光板型眼罩開放型封閉型面罩手持式頭戴式安全帽與面罩組合頭盔式全面罩全面罩半面罩全面罩半面罩34.2鏡片類型4.2.1無機鏡片4.2.1.1非鋼化無機鏡片4.2.1.2鋼化無機鏡片: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使其鋼化。注:由于制造工藝或后處理的結果,鋼化鏡片抗機械沖擊性能比非鋼化鏡片要好,而且當鏡片破裂時產生的尖利碎片比非鋼化鏡片少。4.2.2有機鏡片4.2.3膠合鏡片:由黏結劑將多層鏡片粘合而成。注:所有類型鏡片都可繼續細分濾光片類型。也可分為帶矯正功能的鏡片和不帶矯正功能的鏡片。也可在表面涂上涂層以獲得其他功能。4.3眼護具的功能眼護具的功能是提供保護以及對抗以下傷害:——不同強度的沖擊;——可見光輻射;——熔融金屬飛濺;——液體霧滴和飛濺;——粉塵;——刺激性氣體或這些類型傷害的任何組合,其基本技術性能參見附錄A。5技術要求5.1材料a)佩戴者接觸的部分不應使用會引起皮膚刺激的材料;b)防護部分的材料應滿足其功能的需要。5.2結構a)表面光滑、無毛刺、無銳角或可能引起眼面部不舒適感的其他缺陷;b)應具有良好的透氣性;c)可調零件或結構部件應易于調節和替換。5.3頭箍在與佩戴者接觸的任一部分頭箍至少應保持10mm寬,頭箍應能調節,選用的材料應質地柔軟,經久耐用。5.4鏡片規格a)單鏡片:長×寬尺寸不小于:105mm×50mm;b)雙鏡片:圓鏡片的直徑不小于40mm;成形鏡片的水平基準長度×垂直高度尺寸不小于:5.5鏡片的外觀質量鏡片表面應光滑、無劃痕、波紋、氣泡、雜質或其他可能有損視力的明顯缺陷。5.6光學性能鏡片屈光度互差4a)平面型鏡片棱鏡度互差不得超過0.125△;b)曲面型鏡片的鏡片中心與其他各點之間垂直和水平棱鏡度互差均不得超過0.125△;c)左右眼鏡片的棱鏡度互差不得超過0.18△。5.6.3可見光透射比a)在鏡片中心范圍內,濾光鏡可見光透射比的相對誤差應符合表2所規定的范圍。表2濾光鏡可見光透射比相對誤差透射比值士50.179~0.0850.085~0.00440.0044~0.000230.00023~0.0000120.000012~0.00000023b)無色透明鏡片:可見光透射比應大于0.89。5.7抗沖擊性能用于抗沖擊的鏡片及眼護具,都應經受直徑為22mm、重約45g鋼球從1.3m高度自由落下的沖擊。5.7.1鏡片按6.2.1規定的方法測試后,不應發生下列缺陷:a)鏡片破損:如鏡片碎裂為二片或二片以上,或者從鋼球沖擊的另一表面脫落大于5mg的碎片,或者鋼球穿透鏡片,則可認為該鏡片已破損;b)鏡片變形:經鋼球撞擊后,鏡片背面的白紙上出現斑點,則可認為其變形。5.7.2眼護具按6.2.2規定的方法測試后,不應發生下列缺陷:a)鏡片破損:同5.7.1a);b)鏡片變形:同5.7.1b);c)眼護具框架破損:經鋼球撞擊后,其分離成幾個部分,或其不再具有裝夾鏡片的能力,則可認為其破損。5.8耐熱性能按6.3規定的方法測試后,應無異常現象出現。鏡片的光學性能在5.6規定的范圍內無變化。5.9耐腐蝕性能按6.4規定的方法測試后,眼護具的所有金屬部件應呈無氧化的光滑表面。5.10有機鏡片表面耐磨性能按6.5規定的方法測試后,鏡片表面磨損率H應低于8%。5.11防高速粒子沖擊性能用于防護高速粒子沖擊的眼護具應能承受直徑為6mm、重約0.86g的鋼球在以表3中給出速度的沖擊。防高速粒子沖擊眼護具必須帶有側面防護。5表3防護要求眼護具種類鋼球沖擊速度低速(L)45+1?m/s中速(M)高速(H)眼鏡十不適用不適用眼罩十十不適用面屏++十按6.6規定的方法測試后,不應發生下列缺陷:a)鏡片破損:同5.7.1a);b)鏡片變形:同5.7.1b);c)眼護具框架破損:同5.7.2c);d)側面防護失效:如果側面防護部分碎裂為二個或更多部分,或讓鋼球完全穿透,或其部分或完全從眼護具脫離,或其零件部分脫離,則認為防護失效。5.12熔融金屬和熾熱固體防護性能眼護具對眼部提供防護的所有零件的材料應為非金屬或經過防熔融金屬粘附及抗熾熱固體穿透的處理。a)按6.7.1規定的方法測試后,若鏡片無熔融金屬粘附或破損,則此材料合格;b)按6.7.2規定的方法測試后,在7s內沒有發現鋼球完全穿透鏡片,則此材料合格。5.13化學霧滴防護性能按6.8規定的方法測試后,若鏡片中心范圍內試紙無色斑出現,則認為合格。5.14粉塵防護性能按6.9規定的方法測試后,若測試后與測試前的反射率比大于80%,則認為合格。5.15刺激性氣體防護性能按6.10規定的方法測試后,若鏡片中心范圍內試紙無色斑出現,則認為合格。6技術性能試驗方法6.1光學性能試驗6.1.1屈光度6.1.1.1儀器屈光度測試儀,精度為±0.01D。6.1.1.2試驗方法首先將要測試的鏡片劃出水平基準線和垂直基準線,確定出鏡片中心,分別測試出鏡片中心點、水平基準線上和垂直基準線上任一點的屈光度。6.1.2棱鏡度棱鏡度測試儀。6.1.2.2試驗方法與6.1.1.2方法相同。6.1.3可見光透射比分光光度計,精度為±1%。66.1.3.2試驗方法在規定的波長范圍內,每隔10nm測取鏡片透射比的讀數,計算出積分平均值。6.2抗沖擊性能試驗6.2.1.1試驗裝置裝置見圖1?;窘Y構可分上下二個部分,上半部是標高柱,與標高柱連接的部分是定位尺,并可任意調節,上下自由滑動;所需高度可用固定螺栓定位,定位尺的外端有一鋼球投放孔,孔的中心對準測試樣品的中心。下半部分為樣品基座,有鋼制圓筒和壓圈組成,圓筒的內徑比待測鏡片的直徑小5mm,壓圈的質量為250g,其內徑與圓筒的內徑相同,外徑略大于圓筒。待測鏡片的上、下兩個表面各放有一厚度為3mm,布氏硬度為40±5的橡膠墊圈,其內徑與圓筒相同。對于有曲率的鏡片,則圓筒和壓圈的曲率應分別與鏡片的凹凸面相符。1——標高柱;2——壓圈;3——定位支架;4——鋼球投放孔;6——橡膠墊圈;7——試樣基座。圖1抗沖擊性能試驗裝置(鏡片)6.2.1.2試驗步驟把墊有橡膠墊圈的鏡片安放在圓筒上,把一張白紙和復寫紙襯于鏡片下,復寫紙位于鏡片一側,再用壓圈和螺栓固定鏡片的位置。調節裝置到所需高度,并使鋼球與圓筒中心相對,然后,不施加任何動能,使一直徑為22mm、重約45g的鋼球從1.3m高處垂直下落到待測鏡片上。6.2.1.3試驗溫度要求對于有機鏡片或膠合鏡片,測試溫度在23℃±3℃范圍內;對于無機鏡片,在正常的室溫中進行。6.2.2.1試驗裝置試驗裝置見圖2。頭模由硬木制成,水平放置在底座上,并用螺栓固定其位置。注:本標準中測試用頭模應符合GB/T2428中成年男子頭面部的尺寸要求。71——標高柱;2——定位支架;3——鋼球投放孔;4——眼護具;5——頭模。圖2抗沖擊性能試驗裝置(眼護具)6.2.2.2試驗步驟將待測眼護具按使用的正常位置戴在頭模上。頭模和眼護具間插入一張白紙和復寫紙,白紙在頭模一方,復寫紙在鏡片一方,鋼球投放點在眼護具的正上方,著落點為:a)鏡片中心5mm范圍內;b)框架鼻梁處;c)框架的二個鉸鏈處。6.2.2.3試驗溫度要求a)在試驗前把眼護具放入55℃±2℃的恒溫箱內,保溫1h;b)在第二次試驗前,把眼護具冷卻到一5℃±2℃,并保溫1h;對用于低溫作業的眼護具,應冷卻到-20℃士2℃,并保溫4h。試驗應在完成保溫后30s內實施。6.3耐熱性能試驗把試樣放入溫度為67℃士2℃的水中,保溫3min后取出,立即放入4℃以下的水中,取出后按6.1的方法對其進行光學性能試驗。6.4耐腐蝕性能試驗測定眼護具金屬組件的耐腐蝕性能,首先通過清除其粘附物,然后浸入質量分數10%氯化鈉沸水溶液,浸泡15min。從此溶液中取出,再浸入質量分數10%氯化鈉常溫水溶液,浸泡15min,取出后勿擦除粘附液,放在室溫下干燥24h,然后用溫水洗清,并待其干燥。視表面有無氧化現象。6.5有機鏡片表面耐磨性能試驗6.5.1試驗裝置試驗裝置由落砂試驗裝置(見圖3)和鏡片表面磨損率測試儀(或霧度儀)組成。q3..2I品過9i1——固定漏斗;3——鏡片夾持臺;4——電動機;6——漏斗;7——導管;(b)鏡片夾持臺圖3落砂試驗裝置89GB14866—20066.5.2試驗步驟試驗前,先測試樣的霧度值,然后把試樣裝夾到圖3所示的落砂試驗機的轉盤上,轉盤轉動時,落下磨料,清洗鏡片表面后,再測定其霧度值,計算其表面磨損率H。鏡片表面磨損率H的計算按式(1)進行:H——鏡片表面磨損率,%;T。——全透射率,為全透射光通量與入射光通量的比值;T?——散射光透射率。散射光透射率按式(2)計算。 (2)T?——散射光透射率;T?——入射光通量,%;T?——全透射光通量,%;T?——由于裝置所引起的雜散光通量,%;T?——由于裝置和鏡片所引起的雜散光通量,%。6.5.3試驗條件(1)磨料質量為400g;(2)磨料下落量每分鐘約為60g~80g;(3)磨料應垂直下落在鏡片中心,并與鏡片表面成45°;(4)鏡片夾的轉速為5r/min;(5)磨料為人造金剛砂(SiC),粒度為125μm以上;(6)磨料每應用10次后,檢驗一次粒度,使其在規定的范圍內。以使用50次為限度。6.6防高速粒子沖擊性能試驗6.6.1試驗裝置裝置由發射器、計時器和標準頭模組成,見圖4。1——動力源;2——鋼球;3——傳感元件;4——眼護具:6——防護罩。圖4抗高速粒子沖擊試驗裝置標準頭模用金屬制成,發射器主要由一適當尺寸的鋼管組成,并能按表2速度發射直徑為6mm的鋼球,鋼球位于發射管的尾部,用彈簧或壓縮空氣提供動力,以保證鋼球有一恒定的出射速度和撞擊方向。計時器可由傳感元件和計時器組成,并能記錄鋼球通過二傳感元件的時間,單位為微秒級,傳感元件的距離應不超過150mm,試樣、鋼球的彈著點周圍都應密封,以防傷人。6.6.2試驗步驟將待測眼護具按正常使用要求置于標準頭模上,眼護具頭箍的松緊程度按制造廠說明書調節,用適當尺寸的復寫紙和白紙插入鏡片和頭模之間(復寫紙在眼護具的一方,白紙在頭模的一方),眼護具和頭模的組合裝置位于發射器的正前方。從發射管的噴嘴到鋼球撞擊點的直線距離盡可能小,然后以選定的速度,對準雙鏡片眼護具的每一鏡片中心發射鋼球,單鏡片眼護具的鋼球撞擊點處于鏡片的中心水平線上,并與其垂直中線各相距33mm(見圖5)。發射方向應與眼護具鏡片表面垂直。圖5單鏡片的鋼球撞擊點6.7熔融金屬和熾熱固體防護性能試驗6.7.1熔融金屬防護性能試驗6.7.1.1試驗裝置試驗裝置如圖6所示。由一帶有拋射頭的彈簧加重的活塞組成,拋射頭的中心凹陷,用來盛放熔融金屬。一固定臺架安裝在拋射頭的上面,其中心孔允許熔融金屬通過。熔融金屬向上拋射到鏡片表面的額定距離為250mm6.7.1.2試驗步驟把試樣固定在規定的位置,并對準拋射頭中心。加載拋射物,拋射物為100g灰口鑄鐵,將拋射物加熱到1450℃±20℃的溫度,放到拋射頭上,釋放踏板,彈簧驅動拋射頭垂直向上直到撞擊止動板,拋射物向著試樣被拋出。6.7.2熾熱固體防護性能試驗6.7.2.1試驗裝置試驗裝置見圖7,漏斗由隔熱材料制成并與試樣中心對準。6.7.2.2試驗步驟把試樣按要求裝入夾具,預熱一直徑為6.5mm的鋼球到1030℃,從爐內取出,立即放進漏斗內,并開始記錄試驗時間。6.8化學霧滴防護性能試驗6.8.1試驗裝置6.8.1.1用一塊具有吸收性能的絨布覆蓋頭模,絨布的面積質量為185g/m2。6.8.1.2噴霧器:能產生細微微滴。6.8.1.3試紙:約180mm×100mm的白色吸水紙,浸入濃度為0.1mol/L的碳酸鈉溶液。1——缸體;2——彈簧釋放扳機;3——拋射物;4——目鏡;5——夾具;6——防護罩;7——壓板(重約7.5kg);8——目鏡底座;9——止動板;10——拋射頭;11——彈簧;12——踏板。圖6防熔融金屬試驗裝置6.8.1.4試劑:將5g酚酞溶解到500mL的甲醇,再加500mL的水,不斷攪拌,濾去沉淀物,以獲得6.8.2試驗步驟按正常要求將眼護具戴于頭模上,在頭模和眼護具間放入試紙。噴射試劑,水霧以20mL/min~30mL/min噴出,噴霧器和頭模相隔600mm,噴射時間約為10s,從各個方向對頭模進行噴射。然后,查看試樣內試紙。注:為安全起見,建議此項檢測在防護罩內進行。1——漏斗;2——試樣;4——支架。圖7防熾熱固體試驗裝置6.9粉塵防護性能試驗6.9.1試驗裝置試驗裝置由發塵柜和光電反射計組成,如圖8,圖9。1——發塵柜(約560mm×560mm×560mm);4——阻隔板;5—-粉塵收集裝置;6——空壓機。6.9.1.1發塵柜:內部尺寸為560mm×560mm,下接一漏斗形底,要求密封,粉塵收集裝置連接空氣壓縮機,其風量約為2.8m3/min,壓力為2255.5Pa,以一個合適的攪拌器,使得從空壓機里吹出的氣流產生渦動。6.9.1.2試驗粉塵:1000g煤粉放進發塵箱,煤粉的粒徑如表4。表4煤粉的粒徑濾網的額定網孔徑/μm通過的百分比/%6.9.1.3用一塊有吸收性能的絨布覆蓋頭模,絨布的面積質量為185g/m2,試樣按要求固定在頭模。絨布和試樣間放一張潮濕白紙,在白紙上用鉛筆標上直徑為57mm的2個圓,其中心的水平間距為6.9.1.4光電反射計:用于反射率的測量。儀器組成:干涉片,透鏡,水銀燈(放置在透鏡的焦點處)以及傳感器,如圖9。1——白紙;2——傳感器;3——水銀燈;4——透鏡;圖9光電反射計6.9.2試驗步驟粉塵試驗前,先測試白紙的反射率。然后將安裝試樣的頭模放入發塵箱,關緊玻璃罩,開動空壓機,保持1min,直到粉塵全部沉降,小心地取出白紙,測試其反射率,然后計算其粉塵試驗前后的反射率比。6.10有刺激性氣體防護性能試驗6.10.1試驗裝置6.10.1.1試驗柜:一個密封性良好的玻璃罩,其內部尺寸為560mm×560mm,以及一個密封并裝有鉸鏈的蓋。試驗柜借助于鼓風機通氣,鼓風機的風量為1.4cm3/s,排氣管接到外面大氣中。6.10.1.2刺激性氣體供給:采用氨氣發生器,制取濃度約為0.89g/m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