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慶市2023-2024學年高二1月期末
生物學測試卷共2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
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以下反應能在內環境中進行的是()
A.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B.肝糖原的合成
C.性激素和受體的識別
D乳酸和碳酸氫鈉反應形成乳酸鈉
(答案》D
(祥解》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叫做內環境,主要由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構成。細
胞外液含有水、無機鹽、蛋白質、血液運送的物質,包括各種營養物質(如葡萄糖)、各種代
謝廢物、氣體、激素等。
【詳析】A、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在消化道內進行,消化道屬于外環境,A不符合題意;
B、肝糖原的合成在細胞內進行,B不符合題意;
C、性激素是脂質,其受體在細胞內,C不符合題意;
D、血漿中存在碳酸和碳酸氫鈉組成的緩沖對,維持血漿pH的穩定。當乳酸進入血漿中,
乳酸和碳酸氫鈉反應形成乳酸鈉。血漿屬于內環境組成,該反應發生在內環境中,D符合題
局、O
故選D。
2.如圖為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之間的關系示意圖,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組織細胞組織液中的物質返
回血液循環系統
毛細淋巴管
.組織液中的物質進
入淋巴細胞
毛細血管血漿中的物質進入組織液
A.由圖可看出血漿和組織液之間可以進行物質交換
B.圖示顯示全身的細胞外液形成了一個整體
C.機體發生過敏反應時血漿中的蛋白質可以進入組織液
D.B淋巴細胞可以直接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答案』D
1祥解》1、體液是由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組成,細胞內液是指細胞內的液體,而細胞外液
即細胞的生存環境,它包括血漿、組織液、淋巴等,也稱為內環境,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
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2、內環境由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組成,血漿和組織液之間可以穿過毛細血管壁相互滲透,
組織液可以穿過毛細淋巴管壁進入淋巴,淋巴通過淋巴循環進入血漿。
【詳析】AB、據圖可知,血漿和組織液之間可以穿過毛細血管壁相互滲透,組織液可以穿
過毛細淋巴管壁進入淋巴,淋巴通過淋巴循環進入血漿,全身的細胞外液形成了一個整體,
AB正確;
C、過敏反應時,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血漿蛋白會進入組織液造成組織水腫,C正確;
D、B淋巴細胞等體內細胞通過內環境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D錯誤。
故選D。
3.京東原副總裁蔡磊罹患“漸凍癥”,用藥四年后病情首次改善。“漸凍癥”患者的所有感覺和
思維活動等完全正常,但患者全身大部分運動神經元損傷,致使幾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漸無
力和萎縮,不能運動,直至呼吸衰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患者損傷的神經根據其發出的中樞分類應屬于交感神經
B.患者呼吸衰竭的直接原因是病灶擴展到大腦
C.患者肌肉逐漸無力,不能運動是因為傳出神經元受損
D.患者用藥有成效是因為該藥能修復傳入神經和神經中樞
[答案XC
[祥解》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
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組成。傳出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
體等組成效應器,感覺神經末梢,或傳入神經末梢組成感受器。
2、支配內臟、血管和腺體的傳出神經,它們的活動不受意識支配,稱為自主神經系統。自
主神經系統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部分組成,它們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詳析】A、患者損傷的是運動神經元,運動神經元屬于傳出神經元,傳出神經又可分為
支配軀體運動的神經(軀體運動神經)和支配內臟器官的神經(內臟運動神經)。支配內臟、
血管和腺體的傳出神經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所以患者受損的不只有交感神經,還包
括副交感神經及軀體運動神經,A錯誤;
B、呼吸衰竭的原因可能是病灶擴展到腦干,導致腦干損傷;也可能是呼吸肌逐漸無力和萎
縮,導致無法完成呼吸運動,B錯誤;
C、依題意,患者全身大部分運動神經元損傷,致使幾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漸無力和萎縮,
不能運動,因此,患者肌肉逐漸無力,不能運動是因為傳出神經元受損,C正確;
D、不能運動是因為體內的傳出神經元受損,用藥有成效也應該是運動神經元被修復,D錯
鐵。
故選Co
4.如圖表示人動脈血壓維持相對穩定的一種反射過程。“衣領綜合征”指的是動脈血壓正常
時,過高過緊的衣領會直接刺激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引起后續的反射過程,使人頭暈甚至
暈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心血管中樞
頸動脈奏心臟和血
壓力感受器
正常動脈血壓
[(動態平衡))
A.動脈血壓升高時,神經調節能使其快速恢復正常
B.動脈血壓升高會使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細胞Na+大量內流
C.動脈血壓維持相對穩定的過程體現了負反饋調節作用
D.“衣領綜合征”使人頭暈甚至暈厥反射啟動后引起血壓升高導致腦部供血不足所致
k答案』D
[祥解X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機體對內外刺激所產生的規律性應答反應,叫作反
射。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是由感受器、
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傳出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等)組成
的。反射活動需要經過完整的反射弧來實現,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環節在結構、功能上受損,
反射就不能完成。
【詳析】A、由圖可知,動脈血壓升高會刺激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產生興奮后經神經傳
至心血管中樞,后續調節過程使血壓下降,A正確;
B、動脈血壓升高,會刺激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細胞興奮,引起Na+大量內流,B正確;
C、通過神經調節使動脈血壓維持相對穩定體現了負反饋調節作用,C正確;
D、“衣領綜合征”是血壓升高啟動反射,使動脈血壓下降所致,D錯誤。
故選D。
5.為證明聰明能干的雄鳥更能吸引異性,科研人員利用多組虎皮鸚鵡(每組包括1只雌鳥、
2只雄鳥)按以下流程進行了研究。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透明快太低
7\雌鳥在優選區停留時間較長一
側的雄鳥稱作雌鳥的“青睞者”,
另一只稱作“落選者”。
KAK中立K優逢M
避開雌鳥,單獨對“落選者”進行為期一周的自主開箱取食訓練。
一周后,將各組3只虎皮鸚鵡再次移入初選裝置,雌鳥觀察“落選者”和“青睞者’
取食過程后,在原“落選者”一側優選區停留時間顯著高于原“青睞者”。
A.初選時應將兩只雄鳥的位置每天更換一次
B.“落選者”經過培訓后能夠打開箱子取出食物,屬于非條件反射
C.為使實驗更嚴謹,應增設一組實驗,排除食物本身對雌鳥的影響
D.實驗用多組鸚鵡做實驗,可以避免偶然性,減小誤差
K答案1B
K祥解』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機體對內外刺激所產生的規律性應答反應,叫作反射。
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是由感受器、傳入
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傳出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等)組成的。
反射活動需要經過完整的反射弧來實現,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環節在結構、功能上受損,反射
就不能完成。
【詳析】A、雌鳥在優選區停留時間較長一側的雄鳥稱作雌鳥的“青睞者”,另一只稱作“落
選者”,故在實驗過程中將兩只雄性鸚鵡的位置每天更換一次的原因是排除位置原因對雌鳥
選擇的影響,A正確;
B、“落選者”經過培訓后能夠打開箱子取出食物,這是經過長期訓練而形成的條件反射,B
錯誤;
C、“落選者”經過“再選”后重獲青睞也可能是因為雌鳥看中了它得到的食物,因此為使實驗
更嚴謹,應增設一組實驗,排除食物本身對雌鳥的影響,C正確;
D、實驗用多組鸚鵡做實驗,可以避免偶然性,減小誤差,使實驗結果更具說服力,D正確。
故選Bo
6.生理學的研究史中,狗、家兔、雞都是良好的實驗材料。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給狗喂食,狗會分泌唾液,此時食物是非條件刺激;給狗聽鈴聲而不給食物,狗不會分
泌唾液,此時鈴聲是無關刺激
B.班廷和貝斯特結扎狗的胰管,使胰腺萎縮,萎縮的胰腺提取液可以用來治療狗的糖尿病
C.科學家用家兔做實驗驗證了家兔發育出雌性器官需要來自卵巢提供的激素信號,當信號
缺失時,發育出雄性器官這一假說
D.摘除公雞睪丸,一段時間后再重新植入睪丸,觀察性狀變化,此實驗運用了減法和加法
原理
k答案』C
"羊解』1、條件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通過學習和訓練而建立的。條件反射建立
之后要維持下去,還需要非條件刺激的強化。如果反復應用條件刺激而不給予非條件刺激,
條件反射就會逐漸減弱,以至最終完全不出現,這是條件反射的消退。
2、促胰液素是人們發現的第一種激素。它的發現不僅使人類發現了一種新的化學物質,更
重要的是,這使人們認識到,機體除了神經調節,還存在由內分泌器官或細胞分泌的化學物
質一激素進行調節的方式,就是激素調節。
【詳析】A、食物直接刺激導致唾液分泌,發生了非條件反射,食物是非條件刺激;給狗
聽鈴聲而不給食物,狗不會分泌唾液,鈴聲沒有引起反射,屬于無關刺激,A正確;
B、結扎狗的胰管,使胰腺萎縮,胰液不能分泌,胰島素不會被分解,再用萎縮的胰腺提取
液可提取到胰島素,可以來治療狗的糖尿病,B正確;
C、科學家用家兔做實驗驗證了家兔發育出雄性器官需要來自睪丸提供的激素信號,當信號
缺失時,發育出雌性器官這一假說,C錯誤;
D、公雞被摘除睪丸利用了減法原理,一段時間再重新植入睪丸利用了加法原理,D正確。
故選C。
7.學習和記憶是腦的高級功能,記憶力也是我們學習能力中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如圖是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基于研究繪制的著名艾賓浩斯曲線(遺忘曲線),下列相關說法
51015202530天數
A.學習和記憶需要多個腦區和神經通路參與,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
B.30天后還能被記憶的數量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
C.反復運用、重復強化、理解記憶可以延緩遺忘率
D.不同人的遺忘曲線可能不同,年輕人可能比老年人的遺忘率大
K答案1A
"羊解』題圖分析:圖示是“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橫軸是“天數”,縱軸是“記憶的數量”。
據圖可知,記憶在短時間內遺忘較多,在過了較長時間間隔后,記憶保持的份額較少,遺忘
的速度變慢。
【詳析】A、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功能,A錯誤;
B、30天后還能被記憶的相當于長時記憶,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B正確;
C、第一級記憶中的小部分信息經過反復運用、強化,在第一級記憶中停留的時間延長,這
樣就很容易轉入第二級記憶。第二級記憶的持續時間從數分鐘到數年不等,儲存的信息可因
之前或后來的信息干擾而遺忘。想要長久地記住信息,可以反復重復,并將新信息與已有的
信息整合。有些信息,通過長年累月地運用則不易遺忘,就儲存在第三級記憶中,成為永久
記憶,C正確;
D、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認知風格、學習習慣、記憶策略等,這些都會
影響記憶和遺忘的表現。一般來說,年齡、性別、智力、情緒、動機、注意力、興趣等都是
重要的個體差異因素。例如,年輕人可能比老年人的遺忘率大,D正確。
故選Ao
8.醫學上將體溫(肛門內溫度)持續在35℃以下的疾病稱為“低溫癥”,落水、雪埋等意外
情況可能導致機體出現低溫癥,常見于嬰幼兒、老人。輕度低溫癥,可表現為不自主顫栗、
外周血管收縮、注意力下降等癥狀,下列有關體溫調節及輕度低溫癥的敘述,正確的是()
A,正常人在副交感神經的控制下,外周血管收縮,減少散熱,以維持體溫
B.老人、嬰幼兒易出現低溫癥是因為神經系統對外界變化敏感度差,調節能力較弱
C.低溫癥時不自主顫栗是人體通過行為調節產生更多熱量來維持體溫
D.輕度低溫癥患者注意力下降是神經系統受到不可逆損傷所致
(答案』B
(祥解》人的體溫總能保持相對恒定,而這種恒定是人體產熱和散熱過程保持動態平衡的
結果。代謝產熱是機體熱量的主要來源。在安靜狀態下,人體主要通過肝、腦等器官的活動
提供熱量;運動時,骨骼肌成為主要的產熱器官。而皮膚是人體最主要的散熱器官,皮膚散
熱主要通過輻射、傳導、對流以及蒸發的方式進行。體溫調節是通過調節上述器官的產熱和
散熱實現的。
體溫調節的方式為神經-體液調節。
【詳析】A、正常人在交感神經的控制下,外周血管收縮,減少散熱,以維持體溫,A錯
誤;
B、“低溫癥”是因為其對溫度變化不敏感,調節能力較弱,產熱減少,皮膚血管收縮不佳,
丟失熱量太多,致使體溫下降,B正確;
C、低溫癥時不自主顫栗是人體通過肌肉收縮產生更多熱量來維持體溫,不屬于行為調節,
C錯誤;
D、輕度低溫癥患者注意力下降是神經系統受影響,而非不可逆損傷,此時可通過覆蓋厚毛
毯、適度補充溫熱食物等方式幫助低溫癥患者康復,D錯誤。
故選B。
9.如圖表示人體通過免疫消滅破傷風桿菌的外毒素(細菌產生的有毒物質)的過程,下列
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2、細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細胞,細胞2能產生免疫活性物質
B.物質a主要分布在血清和淋巴液中,細胞3也可以參與細胞免疫
C.破傷風桿菌的外毒素可以被細胞毒性T細胞徹底消滅
D.機體免疫自穩功能低下時,會有腫瘤發生或持續的病毒感染風險
(答案》A
k祥解力據圖可知,細胞1、2、3、4、5分別為抗原呈遞細胞、輔助性T細胞、B淋巴細
胞、漿細胞、記憶B細胞,物質a是抗體。
【詳析】A、細胞2、細胞3分別是輔助性T細胞、B淋巴細胞,因此均起源于造血干細
胞,輔助性T細胞能夠分泌細胞因子,屬于免疫活性物質,A正確;
B、物質a是抗體,主要分布在血清和淋巴液中,細胞3是B淋巴細胞,主要參與體液免疫,
B錯誤;
C、破傷風桿菌的外毒素沒有進入到宿主細胞,因而不能被細胞毒性T細胞徹底消滅,C錯
誤;
D、機體免疫監視功能低下時,會有腫瘤發生或持續的病毒感染風險,D錯誤。
故選Ao
10.器官移植是治療多種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會存在免疫排斥問題。調節性T細胞具有抑制
免疫反應的功能,能防止免疫反應過度而損傷自身。調節性T細胞數量由Mcl-1蛋白和Bim
蛋白兩種功能相反的蛋白質決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數量減少M蛋”調節性T細胞里空生」一數量增加
A.過敏反應與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關
B.調節性T細胞功能性衰竭可能會導致免疫功能過高
C.篩選出調節性T細胞并在體外擴增后回輸到患者體內,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免疫排斥
D.與注射免疫抑制劑相比,通過調節性T細胞數量來調節免疫功能,效果可能更理想
k答案』A
K祥解』1、醫學上把用正常的器官置換喪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術叫作器
官移植。
2、己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觸相同的抗原時,有時會發生引發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的免疫
反應,這樣的免疫反應稱為過敏反應。
【詳析】A、據圖可知,Mcl-1蛋白可使調節性T細胞數量增加,其活性被抑制時,抑制功
能減弱,會出現自身免疫病,過敏反應不屬于自身免疫病,A錯誤;
B、依題意,調節性T細胞具有抑制免疫反應的功能,能防止免疫反應過度而損傷自身,因
此,調節性T細胞功能性衰竭,抑制作用減弱,可能會導致免疫功能過高,B正確;
C、通過該操作回輸體內的調節性T細胞由自體細胞擴增而來,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免疫排
斥,C正確;
D、與注射免疫抑制劑相比,通過調節性T細胞數量來調節免疫功能,對免疫系統其它結構
影響更小,效果可能更理想,D正確。
故選A
11.陽生植物受到周圍植物遮蔽時,莖伸長速度加快,使株高和節間距增加,葉柄伸長,這
種現象稱為避陰反應。光敏色素使植物感知被周圍植物遮蔽,引起避陰反應的部分調控機制
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遮蔽脅迫
紅光,遠紅光的比值減小
|作用于
光敏色素
生華廣^:隼素5胤-D>白
1|促進|抑制
莖稈伸長--------?避陰反應
A,只在陽生植物的分生組織的細胞內分布著光敏色素
B.遮蔭脅迫時,紅光/遠紅光比值減小,此信號直接調節莖稈伸長
C.赤霉素既可促進莖稈伸長,又可緩解D蛋白對避陰反應的抑制作用
D.生長素和赤霉素都是通過促進細胞分裂,使植物莖稈伸長的
[答案XC
(祥解』光敏色素是一類蛋白質(色素一蛋白復合體),主要吸收紅光和遠紅光。分布在植
物的各個部位,其中在分生組織的細胞內比較豐富。在受到光照射時,光敏色素的結構會
發生變化,這一變化的信息會經過信息傳遞系統傳導到細胞核內,影響特定基因的表達,從
而表現出生物學效應。
【詳析】A、光敏色素是一類色素一蛋白復合體,分布在植物的各個部位,其中分生組織
的細胞內比較豐富,A錯誤;
B、遮蔭脅迫時,紅光/遠紅光比值減小,此信號先作用于光敏色素,通過啟動下游的信號轉
導途徑來調節莖稈伸長,B錯誤;
c、赤霉素既可促進莖稈伸長,又通過抑制D蛋白對避陰反應的抑制作用,C正確;
D、生長素和赤霉素具有協同作用,都是促使細胞伸長生長來使莖稈伸長的,而不是通過通
過促進細胞分裂,D錯誤。
故選C。
12.骨骼肌的收縮受運動神經元支配(如圖所示)。神經激活后,信號通過T-小管向下深入
肌肉。位于肌纖維膜上的DHPR受體蛋白感應去極化(以細胞膜為界,一般細胞的內部具
負電性,這種極性程度的減弱稱為去極化)信號,并開啟肌漿網(Ca2+存儲點)終端處的
Ca?+通道蛋白RYR1。Ca2+從肌漿網內被釋放進肌纖維漿,進而刺激肌原纖維節收縮。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P運動神經元軸突末梢
肌纖維膜
肌纖維節(一ca2+
A.刺激運動神經元,肌肉收縮是典型的條件反射
B.靜息狀態時,肌纖維漿的Ca2+濃度低于肌漿網內側
C.K+通道打開,K+大量流入是產生去極化的重要原因
D.運動神經元軸突末梢與肌纖維膜形成的神經-肌肉突觸,只發生了電信號到化學信號的轉
變
[答案XB
K祥解工動作電位的產生過程:在未受到刺激時,神經纖維處于靜息狀態。此時,神經細
胞外的Na+濃度比膜內要高,K+濃度比膜內低,而神經細胞膜對不同離子的通透性各不
相同:靜息時,膜主要對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內。由于
細胞膜內外這種特異的離子分布特點,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負外正,這稱為靜息電位。
當神經纖維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時,細胞膜對Na+的通透性增加,Na+內流,這個部位的膜
兩側出現暫時性的電位變化,表現為內正外負的興奮狀態。此時的膜電位稱為動作電位。
【詳析】A、刺激運動神經元,肌肉收縮,由于反射弧不完整,故不屬于反射,A錯誤;
B、由于去極化(產生動作電位)后,開啟肌漿網Ca2+存儲點)終端處的Ca2+通道蛋白RYR1
致使Ca2+從肌漿網內被釋放進肌纖維漿,故靜息狀態時,肌纖維漿的Ca2+濃度低于肌漿網
內側,B正確;
C、去極化是Na+通道打開,Na+大量流入而形成的,C錯誤;
D、神經元軸突末梢與肌纖維膜形成的神經-肌肉突觸,發生了電信號到化學信號再到電信
號的轉變,D錯誤。
故選Bo
13.調查法是了解生物數量、種類、生活環境等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敘述中,方法正確但
調查結果較實際值偏大的是()
A.用標記重捕法調查田鼠種群密度時,田鼠被捕一次后更難捕捉
B.調查某山坡上的琪桐密度,可以用樣方法
C.抽樣檢測酵母菌種群數量時,從試管表層吸取培養液時沒有震蕩
D.黑光燈誘捕法可以用來調查土壤小動物豐富度
(答案》A
k祥解X許多動物的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不宜用樣方法來調查它們的種群密度。常
用的方法之一是標記重捕法。這種方法是在被調查種群的活動范圍內,捕獲一部分個體,做
上標記后再放回原來的環境,經過一段時間后進行重捕,根據重捕到的動物中標記個體數占
總個體數的比例,來估算種群密度。
【詳析】A、用標記重捕法調查田鼠種群密度時,田鼠被捕一次后更難捕捉會導致調查結
果較實際值偏大,A符合題意;
B、琪桐是珍稀植物,數量稀少,故應采用逐個計數法,B不符合題意;
C、抽樣檢測酵母菌種群數量時,從試管表層吸取培養液時沒有震蕩會導致結果較實際值偏
小,C不符合題意;
D、黑光燈誘捕法是調查趨光性昆蟲的實驗方法,調查土壤小動物豐富度時,利用的是土壤
動物的避光性,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4.某地區生活著一種動物,其種群數量多年維持相對穩定。該動物個體從出生到性成熟需
要4個月。如圖為某年該動物種群在一年中不同月份的年齡結構(每月最后一天統計種群各
年齡期的個體數)。下列關于該種群的敘述,正確的是()
0o口未成熟個體?成熟個體□衰老個體
8o
6o
4o
2O
24681012份
題14圖
A.該種群2月份至6月份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B.若引入該種群的天敵,不會影響該種群的年齡結構
C.該種群的年齡結構和性別比例隨季節更替而變化
D.若大量誘殺種群中的雄性個體,可能使該種群的年齡結構變為衰退型
K答案XD
K祥解X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同種生物所有個體形成的集合就是種群。種群在單位面積
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就是種群密度。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除了種群密度外,
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年齡結構和性別比例也會影響種群的數量變化。
【詳析】A、圖中2月份衰老個體占比較6月份少,成熟個體占比下降,未成熟個體占比
上升,說明該種群2月份至6月份死亡率小于出生率,A錯誤;
B、天敵的遷入可影響該種群的年齡結構,B錯誤;
C、由題圖可知,該種群的年齡結構隨季節更替而變化,但性別比例根據題圖無法判斷,C
錯誤;
D、大量誘殺雄性個體導致性別比例失調,使得種群的出生率大大降低,使幼年個體數量少
而衰老個體數量多,呈現出衰退型年齡結構,D正確。
故選D。
15.為調查某地區發生火山爆發后第25年生物群落的恢復情況,科研人員比較了發生火山
爆發前的原始林群落(Si)和發生火山爆發25年后的恢復群落(S2)的植被生物量(指某
時間單位面積內現存生物有機物總量),調查結果如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E6
。5O6.-O,4.6骸:I-I
-4.O
*.O
3O6.9
察
2
州
1O..O
曾O.
S.9O
膽
草本灌木喬木植瓶類型
A.火山爆發后,S2群落發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
B.S2群落演替過程中,物種豐富度不斷增加
c.S2群落演替過程最終一定能發展到森林階段
D.S2群落今后的演替過程中草本生物量將下降
K答案』B
(祥解』1、初生演替: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
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當某個群落受到洪水、火災或人類活動等因素干擾,該群落中的植被受嚴重
破壞所形成的裸地,稱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開始的生物演替,稱為次生演替。
【詳析】A、S2群落是在火山巖上開始的演替,屬于初生演替,A錯誤;
BD、S2群落演替時間較短,草本、灌木和喬木的生物量均低于Si群落,隨演替的繼續進行,
有可能接近或達到火山噴發前的Si群落水平,故出群落今后的演替過程中草本生物量將
增加,S2群落演替過程中物種豐富度不斷增加,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逐漸提高,B正確,D錯
誤;
C、群落演替受到溫度、水分等因素影響,不一定都能發展到森林階段,C錯誤。
故選B。
二、非選擇題:共55分。
16.2020年,《自然》在線發表了我國科學家名為“受行為影響的腦活動調控體液免疫應答”
的文章,開拓了神經免疫學新方向。這類免疫調節機制簡稱“腦-脾神經軸”,如圖所示。回
答問題:
脾
酰膽
乙
下丘腦神
細
胞
受體
堿
經T
細胞
漿
CRHB細胞
抗
神經元原)\
去
甲腎
去甲
酰
抗
乙
上
腺素
堿
體
膽
腎上
的
受體
腺素
(1)CRH神經元激活可導致腎上腺大量釋放糖皮質激素,最終對免疫系統進行調節,說明
機體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是一調節網絡。
(2)去甲腎上腺素作為—(填“激素”或“神經遞質”),與T細胞上受體結合,此時T細胞
可以作為神經調節的一。
(3)乙酰膽堿是一種常見的興奮性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后,會使后膜產生興奮。興奮是
指動物體或人體內的某些細胞或組織感受外界刺激后,—的過程。
(4)據圖推測,乙酰膽堿在該免疫調節中所起的作用是—o
1答案X(1)神經-體液-免疫
(2)①.神經遞質②.效應器
(3)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躍狀態
(4)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
[祥解X題圖分析:據圖可知,下丘腦CRH神經元通過釋放信號作用于脾神經,使其釋
放去甲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與T淋巴細胞上的受體結合可促進接受抗原刺激的T淋巴
細胞釋放乙酰膽堿,乙酰膽堿與B細胞上的受體結合,可促進其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漿
細胞產生抗體。
(1)據圖可知,圖示中T細胞作用于B細胞增殖和分化,因此該T細胞為輔助性T細胞。
圖示的是下丘腦CRH神經元通過信息分子作用于脾神經,脾神經釋放去甲腎上腺素(一種神
經遞質),其作用于輔助性T細胞,使T細胞釋放乙酰膽堿(細胞因子),作用于B細胞表
面的乙酰膽堿受體,進而對體液免疫做出調節。說明機體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是神經-體液-
免疫調節網絡。
(2)據圖可知,脾神經合成和分泌去甲腎上腺素,作為神經遞質作用于T細胞,此時T細
胞相當于神經調節的效應器組成。
(3)興奮是指動物體或人體內的某些細胞或組織(如神經組織)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對
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躍狀態的過程。
(4)根據圖中所示,圖中的T細胞為輔助性T細胞,其分泌的乙酰膽堿,屬于細胞因子,
乙酰膽堿在該免疫調節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刺激B細胞增殖和分化。
17.甲流病毒(IAV)是一種RNA包膜病毒。其表面存在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2種糖蛋白,
血凝素幫助病毒識別宿主細胞表面的特定受體,而神經氨酸酶促進病毒的包膜(類脂膜)與
宿主細胞膜融合后釋放病毒基因組。回答問題:
(1)甲流病毒具有包膜,推測該病毒從宿主細胞中釋放的方式類似于物質跨膜運輸方式中
的一,過膜層數為—0
(2)人體感染甲流病毒后,激活B細胞增殖分化的信號是—o這體現了免疫系統的一
功能。
(3)臭靈丹是云南一帶著名的民族草藥,為研究臭靈丹對甲流病毒感染后炎癥反應的影響,
中醫學家們進行了相關探究:體外實驗用甲流H3N2毒株感染人支氣管上皮細胞(16HBE)
一段時間后,檢測16HBE細胞中兩種細胞因子IL-6、IP-10mRNA的表達情況,結果如表
所示:
組別IL-6mRNAIP-10mRNA
正常對照組1.001.01
感染模型組3.5283.18
奧司他韋組2.8044.17
臭靈丹組0.488.20
注:奧司他韋可以抑制神經氨酸酶的活性,對甲型流感有顯著治療效果
①根據實驗結果推測,臭靈丹對甲型流感H3N2―(填“有”或“無”)治療效果。原因是一o
②奧司他韋對甲型流感有治療效果的原因是一o
K答案』(1)①.胞吐②.0
(2)①.輔助性T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發生變化并與B細胞結合,病原體和B細胞接觸
②.防御
(3)①.有②.奧司他韋有治療作用,可明顯降低感染細胞中IL-6、IP-10mRNA的表
達,而臭靈丹的降低效果更加顯著③.奧司他韋可以抑制神經氨酸酶的活性,阻止病毒
從宿主細胞中釋放,從而對甲流起治療作用
R祥解》一部分病原體可以與B細胞接觸,這為激活B細胞提供了第一個信號。一部分病
原體經過抗原呈遞細胞攝取、處理后呈遞在細胞表面,然后傳遞給輔助性T細胞,輔助性T
細胞使其表面的特定分子發生變化并與B細胞結合,這是激活B細胞的第二個信號;輔助
性T細胞開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細胞因子。B細胞接受到兩個信號刺激后開始進行分裂分
化,小部分分化為記憶B細胞;大部分分化為漿細胞,漿細胞產生并分泌抗體。
(1)依題意,甲流病毒表面存在類脂膜,與宿主細胞膜融合后釋放病毒基因組,據此推測
其釋放過程類似于胞吐過程,這種釋放方式病毒過膜層數為Oo
(2)人體感染甲流病毒后,一部分甲流病毒與B細胞接觸,一部分甲流病毒經過抗原呈遞
細胞作用于輔助性T細胞使其表面的特定分子發生變化并與B細胞結合,B細胞接受到兩
個信號刺激后開始進行分裂分化,小部分分化為記憶B細胞,大部分分化為漿細胞,漿細
胞合成并分泌抗體作用于病毒,這體現了免疫系統的防御功能。
(3)①分析表中數據發現,感染模型組細胞比正常組細胞IL-6mRNA、IP-lOmRNA的表
達均明顯增高,而已證實奧司他韋對甲流具有治療效果,表中奧司他韋降低了IL-6mRNA>
IP-lOmRNA的表達。進一步分析數據發現,臭靈丹組對IL-6mRNA、IP-lOmRNA的表達
降低效果更加顯著,因此臭靈丹對甲型流感H3N2具有明顯的療效。
②依題意,甲流病毒依賴神經氨酸酶促進病毒的包膜(類脂膜)與宿主細胞膜融合后釋放病
毒基因組,而奧司他韋可以抑制神經氨酸酶的活性,阻止病毒從宿主細胞中釋放,從而對甲
流起治療作用。
18.如圖為下丘腦參與的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部分示意圖,其中字母代表有關器官或細胞,
數字代表有關激素(其中⑤由下丘腦直接分泌釋放)。回答問題:
下
丘
腦
維持體溫
E
(1)圖中C、E代表的器官或細胞分別是一、—;①⑥代表的激素分別是一、—o
(2)寒冷條件下,增加的激素是—(用圖中數字作答)。
(3)血糖濃度升高時,機體會啟動三條調節途徑降血糖:
i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島—細胞。
ii血糖作用于一(填神經中樞名稱),通過興奮迷走神經(參與內臟活動的調節)支配相
關細胞。
iii興奮的迷走神經促進相關胃腸激素釋放,作用于相關細胞。
(4)血糖調節過程中,胰島素的作用結果會使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此時血糖水平會
反過來抑制胰島素的進一步分泌,防止血糖過度下降,這種調節機制稱為—o
1答案X(1)①.腎上腺②.腎臟③.抗利尿激素④.促甲狀腺激素
(2)④⑤⑥⑦(3)①.B②.下丘腦
(4)反饋調節
k祥解』題圖分析:據圖可知,A、B、C、D、E分別指胰島B細胞、胰島A細胞、腎
上腺、垂體、腎臟;①■?⑦分別是抗利尿激素、胰島素、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促甲狀腺
激素釋放激素、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寒冷情況下④⑤⑥⑦這四種激素分泌都增加。
血糖濃度升高直接作用于胰島B細胞,促進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多;血糖濃度升高
作用于下丘腦,通過興奮迷走神經支配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多。
(1)據圖可知,器官E受到下丘腦合成再經D釋放的激素①作用后,使尿量減少,因此可
知器官D是垂體、器官E是腎臟,激素①是抗利尿激素;器官C合成和分泌的激素④同時
有升血糖和調節體溫的作用,因此,④是腎上腺素,C是腎上腺;激素⑥由垂體合成和分泌,
作用于甲狀腺,因此,激素⑥是促甲狀腺激素。
(2)參與體溫調節激素有腎上腺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
素,據圖可知,④是腎上腺素,激素⑥是促甲狀腺激素,⑤是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⑦是
甲狀腺激素。因此,寒冷條件下,增加的激素是④⑤⑥⑦。
(3)當血糖含量升高時,下丘腦通過有關神經的作用,使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從而使
血糖濃度降低;同時血糖濃度直接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素,使血糖濃度降低。
(4)在一個系統中,系統本身工作的效果,反過來又作為信息調節該系統的工作,這種調
節方式叫作反饋調節。血糖調節過程中,胰島素的作用結果會使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
此時血糖水平會反過來抑制胰島素的進一步分泌,防止血糖過度下降,這種調節機制稱為反
饋調節。
19.研究人員為探究乙烯和赤霉素(GA)對水稻種子萌發的影響。分別用乙烯和赤霉素(GA)
處理水稻種子,測量萌發后第4天水稻的初生根長度,結果如圖1所示。回答問題:
(
日
。)
超
羋
駛
州
足
對照組乙烯GA乙烯+GA
圖1
(1)由實驗結果可知:乙烯對水稻種子的萌發有一作用,得出此結論的依據是一
(2)研究者對對照組進行的處理是一,據圖分析乙烯和GA對初生根生長作用效果.
(填“協同”或“拮抗”)。
(3)研究顯示土壤的機械壓力會增加植物體內乙烯含量,乙烯還可通過脫落酸影響初生根
生長,請根據所學知識完善圖2部分植物激素調控水稻初生根生長機制的模式圖(在橫線或
方框中填上激素名稱或影響因素;+表示促進,一表示抑制)。
①____②③
1答案X(1)①.抑制②.與對照組相比,乙烯組相同時間內初生根長度短
(2)①.用等量清水處理②.拮抗
(3)①.土壤機械壓力②.乙烯③.脫落酸
1祥解】植物激素主要包括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乙烯。其中生長素是
調節莖生長速度的,可以抑制側芽的長勢,幫助新根生長,赤霉素能使長日照植物在短日照
的環境下抽藁開花,可用于馬鈴薯、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歷史文化步道規劃實施方案(參考模板)
- 金剛石產業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參考)
- 加強中職學校校園欺凌治理的教師作用
- 心理教育小學生課件
- 廣東省四會中學、廣信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含答案
- 室內設計師的職責
- 安徽中醫藥大學《高材化工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軌道交通職業學院《量化金融學(雙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科技職業學院《工程項目管理含建設法規》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專業必讀書目考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園來如此-園林規劃設計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云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 內部控制風險評估
- 2023屆廣東省六校聯盟高三上學期第三次聯考語文試題2
- 排水管道缺陷名稱及等級劃分
- YY/T 1496-2016紅光治療設備
- GB/T 21709.5-2008針灸技術操作規范第5部分:拔罐
- 三菱電梯LEHY-II、LEGY緊急救援的盤車裝置切換說明
- 共同專業-簡易通信教案
- 頸椎病(混合型)病例匯報
- 微生物在果蔬保鮮中應用
- 企業生產安全隱患排查獎勵臺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