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纖維馬克隆值試驗方法-編制說明_第1頁
棉纖維馬克隆值試驗方法-編制說明_第2頁
棉纖維馬克隆值試驗方法-編制說明_第3頁
棉纖維馬克隆值試驗方法-編制說明_第4頁
棉纖維馬克隆值試驗方法-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工作簡況,包括任務來源、制定背景、起草過程等;

1.任務來源

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下達2022年棉花領域推薦性國家

標準專項計劃及相關標準外文版計劃的通知》(國標委〔2022〕32號)要

求,《棉纖維馬克隆值試驗方法》(計劃號:20220881-T-469)推薦性國

家標準項目由中國纖維質量監測中心牽頭啟動標準修訂工作。

2.修訂背景

GB/T6498《棉纖維馬克隆值試驗方法》標準于1986年發布,先后

于1992年、2004年、2008年進行了修訂。該標準實施以來,為棉纖維馬

克隆值的檢測提供了依據,為控制棉纖維質量和指導棉纖維生產起到了一

定的作用。特別是作為強制性國家標準GB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

鋸齒加工細絨棉》和GB1103.2-2012《棉花第2部分:皮輥加工細絨棉》,

以及推薦性國家標準GB/T29887-2013《染色棉》的配套引用標準,該標

準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該標準當前版本修改采用ISO2403:1972《紡織品-棉纖維-馬克隆值

測定》,2021年國際標準ISO2403:2021發布實施,根據《國家標準管理

辦法》中“鼓勵國家標準與相應國際標準制修訂同步”的原則,該標準修

訂工作于2022年開始啟動。08版標準實施至今已有14年,作為方法標準,

該標準缺少精密度數據,且其中的有些技術內容如儀器的要求、操作細節

和參考校準方法、樣品制備方法、測量的精密度等與后續出臺的國際標準

有了一些差異。因此本次修訂將合理地吸納國際標準的內容,修改采用國

際標準ISO2403:2021,同時此次修訂將在儀器的要求、操作細節和參考

校準方法、樣品制備方法、測量的精密度和試驗報告等方面做出修改及補

充,盡可能地提高我國標準技術水平,進一步適應國際貿易的需要,持續

為國際貿易提供技術支持。

3.主要工作過程

2022年9月-10月根據國家標準委批復意見,成立標準起草小組,

收集標準涉及到的文獻及資料,完成ISO2403:2021國際標準翻譯。經比

對,新版ISO標準內容新增精密度數據及樣品制備方法A(樣品不經過去

除雜質處理直接用于測試)。

開展項目啟動討論會,根據ISO國際標準內容及我國行業需要制定項

目工作方案及工作安排,確定需開展實驗項目:標準第7部分樣品制備方

法比對實驗、精密度實驗。

2022年11月-2023年1月制定精密度實驗方案,制定樣品制備方法

對比實驗方案。收集、準備實驗樣品。

2023年2月-4月組織有相關檢測能力的實驗室參與試驗測試。組織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檢驗檢測中心等14家實驗室進行精密度實驗;組織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檢驗檢測中心和博州纖維檢驗所兩家實驗室進行方

法比對實驗。

2023年5月完成對精密度試驗數據結果、對比實驗數據結果的分析

統計。開展項目討論會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研究,對征求意見稿內容進一

步確定,完成標準征求意見稿及標準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4.主要起單位及其所作的工作

本標準歸口單位:全國纖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纖維質量監測中心、東華大學、山東中康國創

先進印染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檢驗檢測中心、石河

子纖維檢驗所、昌吉州纖維檢驗所和博州纖維檢驗所、山東省纖維質量監

測中心、阿克蘇地區纖維檢驗所。

起草單位共同完成項目調研、項目工作方案制定、實驗方案制定、組

織開展精密度實驗、開展樣品制備方法比對實驗、數據匯總分析、標準編

寫等工作。

二、國家標準編制原則、主要內容及其確定依據,修訂國家標

準時,還包括修訂前后技術內容的對比;

(一)標準編制原則

1.編寫格式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

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編寫。

2.吸收國際標準先進成果,按照先進性、科學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

原則進行編制,力求做到內容統一、適用性廣、可操作性強,努力提升標

準水平。

3.注重與國家強制標準及其他相關標準的協調一致。

(二)標準的主要內容

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測定松散的不規則排列的一定量棉纖維馬克

隆值的方法。本文件適用于從棉包、棉卷和棉條或其他來源的皮棉中取出

的棉纖維。

2.主要技術內容:氣流通過由試驗試樣組成的纖維塞,在刻度尺上

指示出透氣性的變化,以通過纖維塞的流量或纖維塞兩端的壓力差表示。

對于確定類型的儀器,試樣的質量和體積是常數;對于其他儀器,試樣的

質量和體積相互之間存在相應的變化。指示透氣性變化的刻度可以用馬克

隆值單位標定,亦可用流量或壓力差的適當單位來表示,并用預先確定的

表格或曲線,把觀察讀數換算成馬克隆值。

3.本文件與2008版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

化如下:

——增加了引言;

——修改了規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了馬克隆值術語定義;

——增加了氣流儀要求;

——修改了樣品制備方法;

——增加了試驗報告中的樣品處理方法說明、試驗日期、與程序的任

何偏差以及觀察到的任何異常特征。;

——增加了附錄A儀器校準方法、附錄B精密度試驗和附錄C對比試

驗。

三、試驗驗證的分析、綜述報告,技術經濟論證,預期的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一)主要試驗分析、綜述

1.兩種樣品制備方法對比實驗

本部分實驗要求由同一名操作員在同一個實驗室使用相同的測試儀

器進行。樣品來自含雜2.5%以及以上的4個不同含雜等級的皮棉,每個等

級樣品進行20次單獨測定,每次檢測小樣先不除去雜質直接檢測(方法A),

然后再將該小樣中的雜質除去進行檢測(方法B),分別記錄該小樣清雜

前后的馬克隆值。本部分制備方法B中除雜方式為手工揀雜。計算兩種樣

品制備方法的平均值和標準偏差,此外還計算了所有160次實驗的線性關

系和相關系數R2。結果見表1。

表1比對實驗數據記錄表

樣品編號1234

含雜率/%2.53.03.44.0

未除雜除雜后未除雜除雜后未除雜除雜后未除雜除雜后

14.604.464.624.484.784.684.454.39

24.724.584.584.504.774.674.414.39

34.574.504.444.404.824.744.424.41

44.684.644.454.394.754.704.414.28

54.634.564.504.424.734.684.494.41

64.684.574.654.554.744.654.444.41

74.644.564.614.544.754.654.544.45

84.624.584.534.454.594.594.424.35

克94.614.544.514.464.754.674.444.40

隆104.674.564.534.514.644.604.414.35

114.624.524.544.474.744.674.414.38

124.584.564.594.474.674.614.314.34

134.604.524.594.484.824.734.464.38

144.654.544.624.564.774.734.444.39

154.574.454.584.494.734.594.404.34

164.554.474.594.564.624.524.424.38

174.534.494.484.364.584.524.474.36

184.614.534.644.554.714.614.444.32

194.564.564.484.474.854.744.394.34

204.534.494.534.494.774.704.394.30

平均值4.614.534.554.484.734.654.434.37

標準偏差0.0520.0470.0630.0570.0750.0660.0450.041

y=0.8932x+0.4179

R2=0.9152

由表1可以看出,“除雜”棉馬克隆值與“未除雜”棉馬克隆值結果

無明顯差別,測量值波動均在方法允許差范圍內,因此可以得出,馬克隆

值結果不受制備方法影響。

2.精密度實驗

樣品來源:馬克隆標準驗證樣品(MA1,MA2,MA3,MA4)。

精密度實驗數據來自14家實驗室。實驗要求各實驗室收到樣品后,

不清除任何異物,直接從樣品中取出試樣,從4個不同棉纖維樣品中,各

取6個試樣,進行測量(結果精確至小數點后兩位)。實驗要求同一實驗

人員在同一實驗室使用同一測試儀器進行。精密度實驗均按照《棉纖維馬

克隆值試驗方法》草案進行操作。實驗室信息見表2,精密度數據見表3。

表2實驗室信息匯總表

實驗室實驗環境

單位名稱儀器類型/型號

編號(溫度/濕度)

1南通市纖維檢驗所MC型棉纖維馬克隆儀19.4℃/64.5%

農業農村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

2便攜式氣流儀/GLC-0120℃/65%

試中心

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檢驗檢測中

3MC型棉纖維馬克隆儀21.9℃/19%RH

心纖維檢驗所

4湖北省纖維檢驗局MC型棉纖維馬克隆儀19.4℃/66.8%

MC型棉纖維馬克隆氣

5山東省纖維質量監測中心20.1℃/64.3%

流儀/08035

6阿拉爾纖維檢驗所MC型棉纖維馬克隆儀20.5℃/65.7%

7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纖維檢驗所MC型棉纖維馬克隆儀20℃/47%

8石河子纖維檢驗所MC型棉纖維馬克隆儀19.8℃/63.4%

175型棉纖維氣流測試

9塔城地區纖維檢驗所19.5℃/66.2%

10德州市纖維檢驗所CJ175棉纖維氣流儀20.13/63.81%

11阿克蘇地區纖維檢驗所MC型棉纖維馬克隆儀20.2℃/64.5%

12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MC型棉纖維馬克隆儀20.5℃/66.4%

MC型棉纖維馬克隆儀

13昌吉回族自治區纖維檢驗所20℃/65.8%

22006

14東華大學檢驗檢測中心MC型棉纖維馬克隆儀20℃/65.9%

表3精密度數據匯總表

實驗

樣品第1次測第2次測第3次測第4次測第5次測第6次測標準差

室編平均值

編號試值試值試值試值試值試值STDEV.S

MA-12.632.642.652.682.702.682.660.027

MA-23.513.483.543.513.513.483.510.023

1

MA-34.484.474.524.454.484.454.480.026

MA-45.475.485.515.505.485.525.490.020

MA-12.732.692.702.722.752.682.710.026

MA-23.493.523.483.463.503.453.480.026

2

MA-34.414.384.454.404.394.474.420.036

MA-45.465.455.485.445.455.435.450.017

MA-12.662.672.732.632.652.642.660.036

MA-23.473.453.413.473.483.443.450.026

3

MA-34.364.364.364.414.434.304.370.046

MA-45.545.545.535.605.505.565.550.033

MA-12.692.682.702.702.682.682.690.010

MA-23.463.503.473.483.513.493.490.019

4

MA-34.414.404.444.434.424.424.420.014

MA-45.485.475.455.455.445.435.450.019

MA-12.732.652.732.702.672.682.690.033

MA-23.463.553.523.483.493.533.510.034

5

MA-34.464.464.464.384.414.464.440.035

MA-45.515.505.505.505.515.465.500.019

MA-12.752.702.692.662.662.692.690.033

MA-23.543.633.563.623.613.533.580.044

6

MA-34.384.384.394.444.444.384.400.030

MA-45.415.435.425.465.485.475.450.029

MA-12.722.702.752.702.662.672.700.033

MA-23.393.393.363.403.383.363.380.017

7

MA-34.424.414.424.404.454.424.420.017

MA-45.505.505.505.515.455.425.480.036

MA-12.652.642.662.672.672.642.660.014

MA-23.483.453.463.453.443.463.460.014

8

MA-34.464.444.434.494.414.474.450.029

MA-45.485.495.475.455.465.475.470.014

MA-12.612.622.612.62.652.632.620.018

MA-23.53.473.433.53.513.423.470.039

9

MA-34.54.454.454.54.54.484.480.024

MA-45.485.55.455.465.475.485.470.018

MA-12.692.712.692.692.712.72.700.010

MA-23.53.53.443.433.513.463.470.034

10

MA-34.394.44.434.444.414.424.420.019

MA-45.495.445.435.495.455.55.470.030

MA-12.652.642.662.672.672.642.660.014

MA-23.483.453.463.453.443.463.460.014

11

MA-34.464.444.434.494.414.474.450.029

MA-45.485.495.475.455.465.475.470.014

MA-12.712.662.682.672.682.662.680.019

MA-23.483.423.483.433.433.443.450.027

12

MA-34.454.404.454.424.424.364.420.034

MA-45.315.265.325.355.325.295.310.031

MA-12.702.722.682.682.692.672.690.018

MA-23.573.543.553.553.573.563.560.012

13

MA-34.534.524.534.524.544.534.530.007

MA-45.675.655.645.635.625.625.640.019

MA-12.852.832.822.842.822.852.840.014

MA-23.553.563.573.573.533.563.560.015

14

MA-34.414.434.474.404.434.424.430.024

MA-45.425.375.405.425.405.435.410.022

以上為14個實驗室提供的精密度實驗數據,用格拉布斯檢驗對以上

數據進行利群值檢驗,除去組間可疑值1組;對以上數據進行方差齊性檢

驗,通過科克倫檢驗計算,無精度異常值;按照GB/T6379.2-2004《測量

方法與結果的準確度(正確度與精密度)第2部分:確定標準測量方法重

復性與再現性的基本方法》和GB/T6379.6-2009《測量方法與結果的準確

度(正確度與精密度)第6部分:準確度值的實際應用》,計算方法重復

性r和再現性R。結果見表4。

表4方法重復性r與再現性R

樣品編號MA1MA2MA3MA4

總平均值2.683.494.445.47

總標準偏差0.010.010.010.01

r0.070.070.080.07

R0.090.160.130.21

(二)預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GB/T6498《棉纖維馬克隆值試驗方法》自實施以來,為棉纖維馬克

隆值的檢測提供了依據,為控制棉纖維質量和指導棉纖維生產起到了支撐

作用,標準具有根強的公共性和通用性。

該標準第一版于1986年發布,先后于1992年、2004年、2008年進行了

修訂。經過多年實踐,結合當前行業實際的使用需求,本次修訂合理吸納

最新國際標準的內容,將在儀器的要求、操作細節、樣品制備方法、測量

精密度和實驗報告等等方面進行補充和完善。本次修訂修改采用國際標準

ISO2403:2021,進一步促進我國標準與國際接軌,為國際貿易活動提供

技術支撐。

四、與國際、國外同類標準技術內容的對比情況,或者與測試

的國外樣品、樣機的有關數據對比情況;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2403:2021《棉纖維馬克隆值試驗方法》。本文

件與ISO2403:2021的技術性差異如下:

——標準名稱修改為“棉纖維馬克隆值試驗方法”。

——刪除了國際標準的前言。

——增加了棉纖維馬克隆值常溫試驗(見6.3)。

——規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做了具有技術性差異的調整,以適應我

國技術條件,調整情況集中反映在第2章“規范性引用文件”中,具體調

整如下:

——用GB/T6097代替了ISO1130;

——用修改采用國際標準的GB/T6529代替了ISO139。

五、以國際標準為基礎的起草情況,以及是否合規引用或者采

用國際國外標準,并說明未采用國際標準的原因;

棉纖維馬克隆值試驗方法國內標準為GB/T6498,國際上主要為ISO

2403:2021,其測試原理與本標準一致,本標準此次修訂修改采用國際標

準ISO2403:2021。

六、與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相關標準的關系;

修訂后的標準符合現行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要求,同時為棉花國家

標準實施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七、重大分歧意見的處理經過和依據;

無。

八、涉及專利的有關說明;

本標準在制定過程中不涉及專利等相關問題。

九、實施國家標準的要求,以及組織措施、技術措施、過渡期

和實施日期的建議等措施建議;

建議發布日期至實施日期之間的過渡期半年,后續發布實施過程中建

議作好標準的宣貫和解答工作。

十、其他應當說明的事項。

無。

一、工作簡況,包括任務來源、制定背景、起草過程等;

1.任務來源

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下達2022年棉花領域推薦性國家

標準專項計劃及相關標準外文版計劃的通知》(國標委〔2022〕32號)要

求,《棉纖維馬克隆值試驗方法》(計劃號:20220881-T-469)推薦性國

家標準項目由中國纖維質量監測中心牽頭啟動標準修訂工作。

2.修訂背景

GB/T6498《棉纖維馬克隆值試驗方法》標準于1986年發布,先后

于1992年、2004年、2008年進行了修訂。該標準實施以來,為棉纖維馬

克隆值的檢測提供了依據,為控制棉纖維質量和指導棉纖維生產起到了一

定的作用。特別是作為強制性國家標準GB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

鋸齒加工細絨棉》和GB1103.2-2012《棉花第2部分:皮輥加工細絨棉》,

以及推薦性國家標準GB/T29887-2013《染色棉》的配套引用標準,該標

準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該標準當前版本修改采用ISO2403:1972《紡織品-棉纖維-馬克隆值

測定》,2021年國際標準ISO2403:2021發布實施,根據《國家標準管理

辦法》中“鼓勵國家標準與相應國際標準制修訂同步”的原則,該標準修

訂工作于2022年開始啟動。08版標準實施至今已有14年,作為方法標準,

該標準缺少精密度數據,且其中的有些技術內容如儀器的要求、操作細節

和參考校準方法、樣品制備方法、測量的精密度等與后續出臺的國際標準

有了一些差異。因此本次修訂將合理地吸納國際標準的內容,修改采用國

際標準ISO2403:2021,同時此次修訂將在儀器的要求、操作細節和參考

校準方法、樣品制備方法、測量的精密度和試驗報告等方面做出修改及補

充,盡可能地提高我國標準技術水平,進一步適應國際貿易的需要,持續

為國際貿易提供技術支持。

3.主要工作過程

2022年9月-10月根據國家標準委批復意見,成立標準起草小組,

收集標準涉及到的文獻及資料,完成ISO2403:2021國際標準翻譯。經比

對,新版ISO標準內容新增精密度數據及樣品制備方法A(樣品不經過去

除雜質處理直接用于測試)。

開展項目啟動討論會,根據ISO國際標準內容及我國行業需要制定項

目工作方案及工作安排,確定需開展實驗項目:標準第7部分樣品制備方

法比對實驗、精密度實驗。

2022年11月-2023年1月制定精密度實驗方案,制定樣品制備方法

對比實驗方案。收集、準備實驗樣品。

2023年2月-4月組織有相關檢測能力的實驗室參與試驗測試。組織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檢驗檢測中心等14家實驗室進行精密度實驗;組織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檢驗檢測中心和博州纖維檢驗所兩家實驗室進行方

法比對實驗。

2023年5月完成對精密度試驗數據結果、對比實驗數據結果的分析

統計。開展項目討論會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研究,對征求意見稿內容進一

步確定,完成標準征求意見稿及標準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4.主要起單位及其所作的工作

本標準歸口單位:全國纖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纖維質量監測中心、東華大學、山東中康國創

先進印染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檢驗檢測中心、石河

子纖維檢驗所、昌吉州纖維檢驗所和博州纖維檢驗所、山東省纖維質量監

測中心、阿克蘇地區纖維檢驗所。

起草單位共同完成項目調研、項目工作方案制定、實驗方案制定、組

織開展精密度實驗、開展樣品制備方法比對實驗、數據匯總分析、標準編

寫等工作。

二、國家標準編制原則、主要內容及其確定依據,修訂國家標

準時,還包括修訂前后技術內容的對比;

(一)標準編制原則

1.編寫格式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

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編寫。

2.吸收國際標準先進成果,按照先進性、科學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

原則進行編制,力求做到內容統一、適用性廣、可操作性強,努力提升標

準水平。

3.注重與國家強制標準及其他相關標準的協調一致。

(二)標準的主要內容

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測定松散的不規則排列的一定量棉纖維馬克

隆值的方法。本文件適用于從棉包、棉卷和棉條或其他來源的皮棉中取出

的棉纖維。

2.主要技術內容:氣流通過由試驗試樣組成的纖維塞,在刻度尺上

指示出透氣性的變化,以通過纖維塞的流量或纖維塞兩端的壓力差表示。

對于確定類型的儀器,試樣的質量和體積是常數;對于其他儀器,試樣的

質量和體積相互之間存在相應的變化。指示透氣性變化的刻度可以用馬克

隆值單位標定,亦可用流量或壓力差的適當單位來表示,并用預先確定的

表格或曲線,把觀察讀數換算成馬克隆值。

3.本文件與2008版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

化如下:

——增加了引言;

——修改了規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了馬克隆值術語定義;

——增加了氣流儀要求;

——修改了樣品制備方法;

——增加了試驗報告中的樣品處理方法說明、試驗日期、與程序的任

何偏差以及觀察到的任何異常特征。;

——增加了附錄A儀器校準方法、附錄B精密度試驗和附錄C對比試

驗。

三、試驗驗證的分析、綜述報告,技術經濟論證,預期的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一)主要試驗分析、綜述

1.兩種樣品制備方法對比實驗

本部分實驗要求由同一名操作員在同一個實驗室使用相同的測試儀

器進行。樣品來自含雜2.5%以及以上的4個不同含雜等級的皮棉,每個等

級樣品進行20次單獨測定,每次檢測小樣先不除去雜質直接檢測(方法A),

然后再將該小樣中的雜質除去進行檢測(方法B),分別記錄該小樣清雜

前后的馬克隆值。本部分制備方法B中除雜方式為手工揀雜。計算兩種樣

品制備方法的平均值和標準偏差,此外還計算了所有160次實驗的線性關

系和相關系數R2。結果見表1。

表1比對實驗數據記錄表

樣品編號1234

含雜率/%2.53.03.44.0

未除雜除雜后未除雜除雜后未除雜除雜后未除雜除雜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