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導入大器晚成傳美名,言兵六國出奇聲。三蘇共逐文壇盛,不負老泉勞半生!這首短詩高度概述了蘇洵大器晚成、“不負勞半生”的生平經歷。其中,“言兵六國出奇聲”指的是蘇洵史論文的典范之作《六國論》。那么,蘇洵在這篇文章中究竟發出了怎樣的“奇聲”呢?今天,我們走近蘇洵,走進《六國論》,去體味其中深刻的思想內涵。學習目標:1.通過閱讀知識鏈接,能夠復述寫作背景,識記作者以及“論”這種文體的相關常識。2.通過精讀課文,結合注釋和工具書,識記并積累文中重要實詞如“率”“速”等的含義。(重點)3.通過精讀文本,梳理文章思路,翻譯重點句子。(難點)1.閱讀知識鏈接部分,識記蘇洵、“論”相關文學常識以及文中文化常識。2.通讀全文,梳理文中的重點字詞,疏通文意。要求:坐姿端正手持學案大聲背誦自主學習(5min)第一章知人論世詠蘇洵當年蘇老泉,年已二十七。方知需用功,發奮讀書籍。并同兒與女,思究圣人語。寒窗多少年,青絲根根白。父子同進京,三人皆中舉。皇城咸震驚,爭誦蘇洵名。讀書從不晚,辛勤為第一。1.作者蘇洵(1009—1066)字明允,號老泉,北宋散文家。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人稱老蘇,與兒子大蘇(蘇軾)、小蘇(蘇轍)并稱“三蘇”。后人有詩稱贊:“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嵋共比高”。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蘇洵27歲才發憤讀書,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大進,通六經百家之書,下筆頃刻數千言,時人譽之為“王佐才”。歐陽修說:蘇洵之文“博辯宏偉”。曾鞏認為:蘇洵之文“其雄壯俊偉,若決江河而下也;其輝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蘇洵長于散文,尤擅政論,主張“言必中當世之過”。為文見解精辟,論點鮮明,論據有力,語言鋒利,有戰國縱橫家的風度。著有《權書》《衡侖》等,文集為《嘉祐集》。2.背景宋太祖趙匡胤在建國后不久便確立“崇文抑武”的國策(杯酒釋兵權,要防止下面的將領造反。),一方面極大提高文士地位(重用文官,讓文官管理州郡。),推動宋朝文化繁榮,另一方面壓制軍事將領,嚴重削弱國防軍事力量,導致宋朝在與少數民族政權(西夏/金國)的戰爭中屢戰屢敗。廣大憂國憂民的文士因此熱衷于談論軍事,“文人論兵”蔚然成風(成為了一種風氣),蘇洵便是其中突出代表。自開國至英宗治平年間(一百年間),宋軍和遼軍西夏軍大小六十余戰,敗多勝少。軍事上的軟弱無能導致了外交上的妥協投降,只有靠割地賠款以求和平。(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納銀二十萬兩,絹三十萬匹;向西夏納銀十萬兩,絹十萬匹,茶三萬斤。)這樣賄賂的結果,助長了契丹、西夏的氣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極大地損傷了國力,帶來了無窮的禍患。這樣賄賂的結果是助長了契丹、西夏的氣焰,帶來了無窮的禍患。所以,蘇洵寫了《六國論》,以“六國破滅之道”來進行諷諫,希望北宋統治者改弦更張,勿蹈覆轍。戰國形勢圖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秦滅六國遠交近攻各個擊破北宋所處的時代和戰國有何相似之處題目解說
“六國”指戰國時代除秦國以外的燕、趙、韓、魏、齊、楚六個諸侯國。
“論”是一種文體,以論證為主,其特點是善于析理。可分為政論和史論兩種,政論用于發表對當時政治的見解和主張;史論通過評論歷史,總結歷史教訓,為當時的統治者提供治國之鑒。
本文
是一篇史論。
“六國論”就是“六國破滅之論”。文章旨在分析六國失敗的原因,借古諷今。①根據討論,補充完善學案內容,對自己不理解的部分進行圈點勾畫。②重點討論【知識清單】重難點字詞及翻譯,每個人讀一下自己的答案,互相糾正
。
要求:禁止閑談
積極討論
各抒己見。合作學習(6min)
展示環節(5min)板展:2、4、6、8組的隨機點名一位同學板展本組的討論內容。分別是合作探究1、2、3、4。(后黑板)口展:知識清單字詞含義第二章譯讀課文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①,戰不善,弊在賂秦②。賂秦而力虧③,破滅之道④也。或⑤曰:六國互⑥喪,率⑦賂秦耶?曰:不賂者以⑧賂者喪,蓋⑨失強援,不能獨完⑩。故曰:弊在賂秦也。1.兵:兵器利:鋒利2.弊:弊病。賂:贈送財物,此處指向秦割地求和。3.虧:削弱。4.道:原因。5.或:不定代詞,有人。6.互:相繼。7.率:都。8.以:因為。9.蓋:因為,由于。10.完:保全,形作動。譯:六國滅亡,不是武器不鋒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賄賂秦國。賄賂秦國,自己的實力就虧損,這是滅亡的原因。有人說:六國相繼滅亡,都是因為賄賂秦國嗎?第一段文本分析本段哪句話概括了六國破滅的原因?是從哪兩個方面加以論述的?整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六國破滅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不賂者以賂者喪分論點一分論點二中心論點使中心論點完備周密,在邏輯上站穩了腳跟。
提出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總領全文。作者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地提出中心論點,在結構上具有提領下文、統攝全篇的作用。
秦以①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②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③百倍;諸侯之所亡④,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⑤,固⑥不在戰矣。1.以:介詞,用、憑。2.小,大:小(大)的方面,形作名。3.其實:它的實際數目。4.亡:丟失,失去。5.患:擔憂,憂慮。6.固:本來。譯:秦國用攻戰獲取土地之外,(還受到諸侯的賄賂),小的就獲得邑鎮,大的就獲得城池。秦國受賄賂所得到的土地,與戰勝而得到的土地比較,它的實際數量多到百倍。六國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與戰敗而喪失的土地比較,它的實際數量也多到百倍。那么,秦國最想望的,六國諸侯最擔心的,本來就不在于戰爭了。第二段思厥先祖父⑦,暴⑧霜露,斬荊棘,以⑨有尺寸之地。子孫視⑩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7.厥:相當于“其”。
先,對去世尊長的敬稱。
祖父,泛指祖輩、父輩。8.暴:通“曝”,暴露。9.以:才。10.視:看待,對待。11.舉:拿。12.厭:通“饜”,滿足。13.奉:獻,送。彌,更加。譯:回想他們死去的祖輩父輩,冒著霜露,披荊斬棘,才有了一點土地。子孫對待土地卻不很愛惜,拿來把它送給別人,好像丟棄小草一樣。今天割讓五座城,明天割讓十座城,這樣以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第二天)起來一看四周邊境,秦國的軍隊又到了。既然如此,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殘暴的秦國的欲望沒有滿足,諸侯送給秦國土地越多,秦國侵略諸侯就越急迫。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14.判:決定,確定。15.至于:以致,以至于。
顛覆:國家滅亡。16.理:按道理。固,本來。宜,應該。然,這樣。17.以:介詞,用,拿。事,侍奉。18.得:正確,合適。譯:所以,不用作戰,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已經確定了。以至于滅亡的結局,道理本來應當這樣。古人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著柴去救火,柴不燒完,火不會熄滅。”這話對了。第二段本段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引用論證體現在什么地方?受賂所得數量上對比態度上對比效果上對比對比戰勝而得賂秦所亡戰敗而亡創業之艱割地之易土地有限欲望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事理上對比一夕安寢秦兵又至文本分析本段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引用論證體現在什么地方?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把城池比作草芥——比喻論證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引用論證中比喻生動形象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①五國遷滅②,何哉?與③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④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⑤有遠略,能守其土,義⑥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⑦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⑧速⑨禍焉。1.繼:隨著。2.遷滅:滅亡。3.與:結交,親附,親近。4.既:已經。5.始:起初,開始。6.義:名作動,堅持正義。7.兵:武力,軍事,戰爭。8.始:才。9.速:招致。譯:齊國不曾賄賂秦國,最后也隨著五國滅亡,為什么呢?這是因為齊國親附秦國而不幫助五國。五國已經滅亡,齊國也不能幸免了。燕國與趙國的君主,起初有遠大的謀略,能夠守住他們的國土,堅持正義而不賄賂秦國。所以燕國雖然是個小國卻后滅亡,這就是用武力對抗的結果。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為對付秦國的策略,才招致了禍患。第三段趙嘗五戰于⑩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10.于:和,同。11.再:兩次。12.卻:使……退卻,打退。13.洎:及,等到。14.以:介詞,因為。15.終:堅持到底。譯:趙國曾經與秦國交戰五次,敗了兩次,勝了三次。后來秦國兩次攻打趙國,李牧連續擊退了它。等到李牧因為受誣陷而被殺害,趙國都城邯鄲變成秦國的一個郡。可惜趙國用武力抵抗卻不能堅持到底。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
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16.革滅:滅亡。17.殆:副詞,近乎,幾乎。18.智力:智謀和力量。19.誠:的確,確實,實在。20.向使:假使。21.愛:愛惜。22.不行:不前去(行刺)。23.數,理:天數,命運。24.當:假使,如果。量:判斷,衡量。譯:況且,燕趙兩國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幾乎消滅干凈的時候,可以說是智慧窮竭,國力孤單,戰敗而滅亡,實在是不得已。當初假使韓、魏、楚三國各自愛惜他們的國土,齊人不親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趙國的良將還活著,那么勝敗存亡的命運,假如能夠與秦國相較量,或許不能輕易判定。文本分析齊、燕、趙滅亡的原因分別是什么?諸侯國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印證第1段哪句話齊國燕國趙國與嬴而不助五國以荊卿為計牧以讒誅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①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②,日削月③割,以趨于亡。為④國者無使⑤為積威之所劫哉!1.禮:禮遇,以禮相待,名作動。2.為……所:表被動。
劫:脅迫,挾持。3.日月:一天天、一月月,名作狀。4.為:治理。
5.無使:不要讓。譯:唉!如果六國把賄賂秦國的土地封賞給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意禮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齊心協力向西對付秦國,那么我擔心秦國人連飯也咽不下喉呢。可悲啊!有這樣的形勢,卻被秦國積久而成的威勢所脅迫,土地一天天地削減,一月月地割讓,而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積久而成的威勢所脅迫啊!第四段文本分析
第四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在結構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評價六國的滅亡,得出什么的教訓?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承上啟下——由“談古”到“論今”結構上為六國設計圖存之道論證方法:假設論證重用謀臣禮賢下士六國聯合提出為國者不要被敵國“積威之所劫”的忠告。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⑦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⑧。茍⑨以⑩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7.勢:勢力,力量。8.勢:形勢,態勢。9.茍:如果。10.以:介詞,憑借。11.之:定語后置的標志。12.下:降低身份。13.從:跟隨14.故事:舊事,成例。譯:六國與秦國都是諸侯,他們的勢力比秦國弱,卻還有可以憑借不賄賂秦國而戰勝它的優勢。如果憑借偌大的天下,卻追隨六國滅亡的前例,這就又在六國之下了。第五段文本分析對比古今六國勢弱于秦天下之大猶有不賂而勝之之勢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在六國下文本分析第5段:得出了什么結論?
借古諷今,諷諫北宋王朝要以古為鑒,不要對契丹和西夏屈辱求和。借古(六國破亡)諷今(在六國下)結論:勿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整體感知賂秦力虧,破滅之道不賂秦者,不能獨完依附秦國以求茍安(齊)以戰求生(燕、趙)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回想他們死去的祖輩父輩,冒著霜露,披荊斬棘,才有了一點土地。2.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既然如此,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殘暴的秦國的欲望沒有滿足,諸侯送給秦國土地越多,秦國侵略諸侯就越急迫。3.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②,日削月③割,以趨于亡
真可悲呀!有這樣有利的形勢,卻被秦國積久而成的威勢脅迫,每日每月割讓土地,以至于走向滅亡。
合作探究下面對《六國論》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是篇史論,史論的目的不在就歷史談歷史,而是借史立論,以古鑒今,選擇一個角度,抓住一個問題,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確立自己的觀點,進行深入論證,以闡明自己對現實政治的主張。B.本文從歷史與現實結合的角度,依據史實,抓住“不賂者以賂者喪”這一中心論點來立論,針砭時弊,切中要害,表達了作者明達而深湛的政治見解。文末巧妙地聯系現實。點出全文主旨,語意深切,發人深省。C.本文是論說文,其結構的嚴密,論點的鮮明,堪稱古議論文之典范。文章開篇即提出了論點。然后以史實為據,運用例證、引證、對比論證等方法,分別從“賂秦”“不賂秦”兩類國家分析其弊端,又以假設申說如果六國不賂秦則不至于滅亡,從而得出“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的論斷。D.本文最后,借古諷今,諫北宋統治者切勿“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文章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證,既深入又充分,邏輯嚴密,無懈可擊。全文不僅句與句、段與段之間有緊密的邏輯關系,而且首尾照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新生家長會課件
- 上海金山區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末聯考試題【含答案】
- 2024年籃球裁判員考試內容解讀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業植保員考試早準備與應對試題及答案
- 應用技術在農業植保員考試中的試題及答案
- 如何掌握2024年模具設計師考試技巧與試題答案
- 做好準備2024年農業植保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生活污水廠新建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僅供參考)
-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參考模板)
- 模具設計系統工具使用技巧試題及答案
- 專升本英語連詞
- 2024心理健康服務規范
- 《高績效團隊》課件
- 2024年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區中考語文一模試卷
- 中輻放射性藥物貯存及銷售項目環評資料環境影響
- (人教2024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6單元《多邊形的面積》大單元教學課件
-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之合同管理制度
-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發展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平行四邊形》全章復習教學設計
- (新版)高級考評員職業技能鑒定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5年高考語文第一輪復習:高考文言文閱讀挖空練習高考語文文言文備考總復習(全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