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扶不扶”的問題不是簡單的道德命題,如何化解“扶不扶”的矛盾與沖突?典亮你我: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溫度,讓群眾有溫暖、有遵循、有保障。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壹
從“法制”到“法治”——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貳
從艱苦奮斗到核心價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概念解析時空坐標法制進程精神文明1949共同綱領1954五四憲法19661976造文革破壞1980五講四美三熱愛1990愛國主義教育1997依法治國八二憲法2001“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入憲《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20042010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201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全面依法治國和憲法修正案2020民法典01新中國的法制建設進程1949年20世紀50年代改革開放90年代至2010年底中共十八大以來(一)啟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1949年9月
內容:通過了《共同綱領》,起到了臨時憲法的作用。
意義:
從此開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法治建設的歷程。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會場(二)初創:20世紀50年代(1)制定了《婚姻法》《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1.成就:(2)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制定了五四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組織法》等。2.意義:確立了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國法制建設的基礎。社會主義法制性質:是社會主義國家實施的體現廣大人民意志的法律制度。(三)重創:“文化大革命”時期遭到嚴重破壞1967年8月5日,在中南海院內經受了又一次被打得鼻青臉腫“坐噴氣式飛機”的殘酷批斗之后,劉少奇手拿《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抗議道:“你們怎樣對待我個人,這無關緊要,但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我要捍衛國家主席的尊嚴。誰罷免了我國家主席?要審判,也要通過人民代表大會。我個人也是一個公民,憲法保障每一個公民的人身權利不受侵犯,破壞憲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的!”民主和法制不健全;民主和法制觀念淡薄。原因:啟示: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加強民主法制建設(2)1982年我國通過了八二憲法,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中國法治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目錄序言第一章總綱第二章國家機構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第四章國旗、國徽、首都序言目錄序言第一章總綱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第三章國家機構第四章國旗、國徽、首都序言【思考】結合材料找到五四憲法與八二憲法的不同82年憲法把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放在國家機構前面,凸顯公民的地位,說明我國越來越重視保障公民的合法權利,尊重保障人權。(五)進一步加強:20世紀90年代至20101.背景:2.措施: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對法治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1997年,中共十五大報告第一次完整提出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制法治(2)1999年和2004年,將“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3.成就:到2010年底我國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4.意義:①使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個方面建設實現有法可依。②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斷自我完善和發展。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法制基礎。第五屆1978-198218部第六屆1983-19877部第七屆1988-199213部第八屆1993-199710部第九屆1998-200273部第十屆2003-2008115部★問題探究:把“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改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制”改為“治”,一字之改。請你談談對這一字之改的認識?材料“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依法治國是我國憲法確定的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而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國,關鍵在于黨能不能堅持依法執政,各級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我們要增強依法執政意識,堅持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體制、法治的程序開展工作,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推進依法執政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習近平同志2014年10月23日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含義:“法制”指一國的法律和制度,是立法、執法和守法的總稱。“法治”是指一種治國的理論、原則和方法。它是相對于“人治”。任何一個國家在任何一個歷史時期都有自己的法律和制度,即法制(廣義);這并不意味著每一個國家都實行“法治”。關系:①“法制”是“法治”的前提②“法治國家”比“法制國家”更完整、更全面③二者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的政治領導(六)全面推進:黨的十八大以來(2012年)全面依法治國進入新階段(1)背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2)措施①黨的領導:黨領導人民全面依法治國,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維護憲法權威。②立法: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③法治:做到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④司法:深化司法改革,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⑤依法治國十六字方針: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2018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把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國家根本法,將黨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保證憲法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此次憲法修改,把憲法宣誓制度確定下來,健全憲法實施制度成為一個亮點。
——人民日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新成就綜述》⑥2018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國家根本法,體現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成就、新經驗、新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民法典》?
第一編總則?
第二編物權?
第三編合同?
第四編人格權?
第五編婚姻家庭?
第六編繼承?
第七編侵權責任?
附則⑦2020年5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地位,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知識拓展4:新中國法治建設的經驗(啟示)
第一,法治建設要隨社會需求而變化。(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第二,法治建設具有長期性、艱巨性。法律本身具有階段性特征。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仍然存在;地方保護主義、部門保護主義和執行難的問題時有發生;有的公職人員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對社會主義法治造成損害;全社會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有待提高。
第三,堅持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
第四,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指導,以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一為根本原則、政府主導、上下結合、漸進的、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大人民參與的依法治國的步驟、方式、過程和路徑的總稱。
階段
內容
意義1949年《共同綱領》、《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開始法治建設歷程20世紀50年代《婚姻法》、《土地改革法》、《憲法》、《組織法》初步奠定中國法治建設基礎20世紀80年代修改《憲法》、《刑法》、《訴訟法》、《經濟合同法》法治建設進入新時期20世紀90年代——2010年“依法治國”、“尊保人權”入憲法治建設進一步加強,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十八大以來反恐怖主義法、國家安全、網絡安全、《憲法修正案》、《民法典》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思考:結合表格分析中國法治建設進程呈現出的特點?與時俱進以人為本注重實踐繼承發展憲法主體曲折發展02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新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1949-1966)雷鋒: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掏糞工人時傳祥:寧肯一人臟,換來萬戶凈焦裕祿:艱苦奮斗、科學求實”的黨的好干部鐵人王進喜:寧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孟泰:鋼鐵戰線的老英雄思考點:下面這些建國初期的“明星”身上折射出怎樣的精神和風尚?艱苦奮斗的精神健康向上的道德風尚(1)背景:面對百廢待興、物質匱乏的困難局面,中國人民發揚英勇奮斗的革命傳統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涌現出大批英雄模范集體和個人。極大激發了全國人民的熱情和干勁,推動社會主義建設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活動紅旗渠竣工成昆鐵路勘探二、從艱苦奮斗到核心價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2.表現:(1)道德風尚:艱苦奮斗、健康向上。(2)政治氛圍: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3)行動準則:關心集體、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4)人際關系: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3.影響:①經濟發展人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更高②國家社會發展需要與物質文明配套的精神文明③中央號召并鼓勵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①80年代:“五講四美三熱愛”是精神文明建設最響亮的口號;②90年代以創建文明城市、文明城鎮、文明行業的創建活動③1994年中共中央頒布《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加以推進。④2001年頒布《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從以德治國的高度進一步規劃思想道德建設1、背景:2、成就:(二)改革開放后2.改革開放后(1978—至今)知識拓展1:愛國主義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設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什么作用和影響?
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在本質上是統一的,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公民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靈魂,決定著精神文明建設的性質和方向。
愛國主義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起著重要推動作用。(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1世紀后國家層面:是國家的建設目標,居最高層次,起統領作用社會層面: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個人層面: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評價道德行為的基本標準(1)2006年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戰略任務。(2)2007年中共十七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3)2012年中共十八大:進一步提煉概括,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內容:1.背景七一勛章部分獲得者共和國勛章時代楷模黃文秀與黃大年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3)意義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③促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創造性的轉化、創造性的發展。知識拓展2: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作用和地位材料
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緊密結合改革和發展的實踐,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引導人們正確處理競爭和協作、自主和監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關系,反對見利忘義、唯利是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關系,反對見利忘義、唯利是圖,利益的社會主義義利觀,形成健康有序的經濟和社會生活規范。——《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1)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征,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2)精神文明建設對物質文明建設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為其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3)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有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4)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實現中華民族全面振興的強大思想武器法制進程精神文明19491954196619761980199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太湖創意職業技術學院《東方管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關于城鎮醫療服務合同范本
- 2025至2031年中國大空間智能主動滅火裝置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山西教育主題館施工方案
- 2025至2031年中國PS印刷版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附油封型直線運動球軸承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跳接線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春季婚宴預訂方案范本
- 鋼結構外墻維修施工方案
- 拆除混凝土硬化施工方案
- 多維系統分析方法
- 人才招聘與獵頭服務行業的國際化發展
- 模擬政協培訓課件
- 2024年江蘇省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3年《思想道德與法治》期末考試復習題庫(帶答案)
- 將配偶追加為被執行人申請書
- 醫院標識標牌采購投標方案
- 天津市居住證申請表(word)
- 3-1實驗室廢棄物的處理
- 電感-變壓器外觀培訓資料
- 第7講-化學工程的倫理問題-201912092040097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