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腸常見惡性腫瘤的診斷結腸癌間質瘤淋巴瘤
結腸癌
結腸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發病率在我國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居第3位,其發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現年輕化,在我國其多見于30~60歲之間,20歲以下很少見,男女之比為2~3:1。好發部位依次為直腸、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降結腸和橫結腸。一、病理:1.大體分型:1)潰瘍型:最常見,癌腫向腸壁深層生長,并向周圍浸潤,惡性度高、預后差。2)浸潤型:病變沿腸壁浸潤,易導致腸腔狹窄及腸梗阻,轉移早,預后差。3)腫塊型:腫瘤呈菜花狀,并向腸腔內生長,表面可有潰瘍,惡性度低,生長緩慢,轉移遲,預后較好。2.鏡檢:1)腺癌:約占80%,多數分化較好。2)粘液腺癌:約占10~15%,預后較腺癌差。3)未分化癌:易侵入小血管及淋巴管,預后最差。二、臨床表現1.右半結腸癌:右半結腸腔大,糞便為液狀,癌腫多為潰瘍型或腫塊型,很少形成環狀狹窄,不常發生梗阻。若癌腫潰破出血,繼發感染,伴有毒素吸收,可有腹痛、大便改變、腹塊、貧血、消瘦或惡液質表現。1)浸潤型;粘液腺癌增厚的腸壁或腫塊內常見囊性的低密度區(粘液糊),增強多無強化,可有鈣化。③遠處轉移(M)分期:M0:無遠處轉移;②淋巴結轉移(N)分期N0:區域淋巴結無轉移;T細胞型淋巴瘤多表現為潰瘍型,腸壁增厚不明顯,腹膜后淋巴結可以無腫大。T1:癌腫侵及粘膜下層;②淋巴結轉移(N)分期N0:區域淋巴結無轉移;腸系膜或腹膜后腫大淋巴結融合,但對周圍血管無侵蝕性,僅呈包繞性改變,形成特異性的“夾心面包征”或“三明治征”即便腸壁明顯增厚,但病變腸壁仍有一定的柔軟度,腸腔往往有擴張傾向,腸梗阻少見,但可引起腸套疊;腫瘤位于胃腸壁,生長方式分為突向腔內、突向腔外或跨壁生長三種方式。N2:≥4個淋巴結轉移。好發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居多。1)潰瘍型:最常見,癌腫向腸壁深層生長,并向周圍浸潤,惡性度高、預后差。1)潰瘍型:最常見,癌腫向腸壁深層生長,并向周圍浸潤,惡性度高、預后差。3)未分化癌:易侵入小血管及淋巴管,預后最差。即便腸壁明顯增厚,但病變腸壁仍有一定的柔軟度,腸腔往往有擴張傾向,腸梗阻少見,但可引起腸套疊;增強掃描可見不同程度強化。另外不同類型病理組織類型結腸淋巴瘤也有各自的影像特征:2.左半結腸癌:腸腔較細,腸內容物呈固態,主要功能為貯存及排出糞便,癌腫多屬浸潤型,易致腸腔環形絞窄。常見的癥狀為排便習慣改變,血便及腸梗阻。
三、CT表現與TNM分期:
病變腸壁呈不規則增厚,多為環形增厚,或腸壁腫塊形成,從而導致腸腔狹窄。
增強掃描可見不同程度強化。粘液腺癌增厚的腸壁或腫塊內常見囊性的低密度區(粘液糊),增強多無強化,可有鈣化。目前根據其生物學行為分為極低度、低度、中度及高度危險性4級,其惡性度自食管至直腸有逐漸增加的趨向,本病對常規放療和化療均不敏感,主要依賴于手術治療,然而術后85%的患者發生復發轉移,5年生存率僅50%~65%;大腸常見惡性腫瘤的診斷腫瘤2/3以上為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極為罕見;3)漿膜下型;腫瘤易有壞死、囊變,瘤體越大,囊變越多,常有囊變部分與腸腔貫通。好發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居多。3)未分化癌:易侵入小血管及淋巴管,預后最差。4)胃腸道外型。腫瘤位于胃腸壁,生長方式分為突向腔內、突向腔外或跨壁生長三種方式。即便腸壁明顯增厚,但病變腸壁仍有一定的柔軟度,腸腔往往有擴張傾向,腸梗阻少見,但可引起腸套疊;最常發生于胃,其次為小腸、大腸和食管。②淋巴結轉移(N)分期N0:區域淋巴結無轉移;
粘液腺癌增厚的腸壁或腫塊內常見囊性的低密度區(粘液糊),增強多無強化,可有鈣化。2.TNM分期法:①原發腫瘤(T)分期:Tis:上皮內癌或粘膜內癌(原位癌);T1:癌腫侵及粘膜下層;T2:癌腫侵及固有肌層;T3:癌腫穿透肌層侵及漿膜下達周圍脂肪間隙;T4:侵犯鄰近臟器。②淋巴結轉移(N)分期N0:區域淋巴結無轉移;
N1:1~3個淋巴結轉移;
N2:≥4個淋巴結轉移。③遠處轉移(M)分期:M0:無遠處轉移;M1:有遠處轉移。Tis~T2其在CT上無法分別;≤T2:只表現為腸壁增厚,邊緣光整,周圍脂肪間隙清晰;
T3:增厚的腸壁邊緣不光整,周圍脂肪間隙模糊,可見絮狀影。結腸間質瘤
結腸間質瘤僅占胃腸道間質瘤的10%,胃腸道間質瘤的是一組獨立起源于胃腸道間質干細胞的腫瘤,屬于消化道間葉性腫瘤,發病率約為10~20/100萬,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以50~70歲為高峰年齡組。最常發生于胃,其次為小腸、大腸和食管。
目前根據其生物學行為分為極低度、低度、中度及高度危險性4級,其惡性度自食管至直腸有逐漸增加的趨向,本病對常規放療和化療均不敏感,主要依賴于手術治療,然而術后85%的患者發生復發轉移,5年生存率僅50%~65%;其中復發、轉移患者的預后很差,5年生存率僅10%~0%。一、病理:1.大體分型:
1)黏膜下型;
2)肌壁間型;
3)漿膜下型;
4)胃腸道外型。2.鏡檢:間質瘤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樣細胞組成;免疫組化檢測特異性地表達CD117和CD34陽性。二、臨床表現:
主要為腹痛不適,便血,貧血、腹部包塊,腸梗阻。三、CT表現:1.腫瘤位于胃腸壁,生長方式分為突向腔內、突向腔外或跨壁生長三種方式。腫瘤可形成潰瘍與胃腸道相通。2.多呈圓形或類圓形,少數呈不規則形或分葉狀,腫瘤較小者輪廓多清晰光整;病灶大于5cm者輪廓多不清晰,往往提示惡性度較高。3.腫瘤易有壞死、囊變,瘤體越大,囊變越多,常有囊變部分與腸腔貫通。可有出血,極少數可見鈣化。增強掃描腫瘤實質部分強化較明顯。4.間質瘤血行轉移及種植轉移均較常見,肝轉移最多見,其次為種植轉移,淋巴結轉移很少見,僅占1%~4%。結腸淋巴瘤
原發性結腸淋巴瘤是一種較少見的結外淋巴瘤,約占結腸惡性腫瘤的0.5~2%。好發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居多。常在粘膜固有層和粘膜下層沿著器官長軸生長,再向腔內、腔外侵犯,病變早期范圍即可廣泛或多發,好發部位依次為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一、病理1.大體分型:
1)浸潤型;
2)腫塊型;
3)潰瘍型;
4)混合型。2.腫瘤2/3以上為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極為罕見;一般起源于B細胞,以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最為多見,少部分起源于T細胞。二、臨床表現表現為腹痛、腹部腫塊、便血、腹瀉、發熱等非特異性癥狀。病灶主體在結腸,可伴局部淋巴結受累,但外周淋巴結及縱隔淋巴結無病變,肝、脾等臟器無異常,白細胞計數正常。三、CT表現:1.腸壁明顯增厚且病變范圍廣泛;2.即便腸壁明顯增厚,但病變腸壁仍有一定的柔軟度,腸腔往往有擴張傾向,腸梗阻少見,但可引起腸套疊;3.病灶密度較均勻,增強呈輕中度強化;4.病變周圍脂肪間隙清晰,較少受腫瘤侵犯,但易侵犯周圍器官;5.腸系膜或腹膜后腫大淋巴結融合,但對周圍血管無侵蝕性,僅呈包繞性改變,形成特異性的“夾心面包征”或“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會計人員如何建立健康的工作計劃制度
- 招聘新員工的有效渠道探索計劃
- 理財工具的風險與收益評估試題及答案
- 161《阿房宮賦》教學設計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下冊2
- 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現金流量管理試題及答案
- 網絡編輯師考點歸納試題及答案
- 第二課你“會”學嗎教學設計南大版初中心理健康九年級全一冊
- 網絡編輯師考試流程中的試題及答案考慮
- 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復習中應注意的重點知識試題及答案
- 有效學習的網絡編輯師試題及答案分享
- 2024-2030年中國建筑減隔震行業發展全面調研與未來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廣西柳鋼集團招聘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5年河南測繪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年中國抗哮喘市場現狀調研及投資發展潛力分析報告
- 2024年河南藝術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貝殼好贊服務協議書
- 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營銷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南昌大學
- 2024中國互聯網養車市場發展報告
- 【MOOC】化工安全(下)-華東理工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MOOC】大學生創新與創業實踐-西南交通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MOOC】電動力學-同濟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