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湖北省武漢市高三一??荚囌Z文試卷及答案_第1頁
2024年3月湖北省武漢市高三一??荚囌Z文試卷及答案_第2頁
2024年3月湖北省武漢市高三一模考試語文試卷及答案_第3頁
2024年3月湖北省武漢市高三一??荚囌Z文試卷及答案_第4頁
2024年3月湖北省武漢市高三一??荚囌Z文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高三年級教學質量檢測(省外8)

語文

(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2024.3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農耕詞匯是一類獨特的語言資源,與農具、環境和農業耕作方式等農業生產生

活直接相關?,F代工業社會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使農業生產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今社會語境下,農耕詞匯并未完全消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迸發出新的

活力。一方面,播種、栽培、嫁接、灌溉、施肥、耕耘等常用農耕詞匯,在使用與傳播的過

程中紛紛發生語義泛化現象,融入了漢語的基本思維習慣,成為日常語言的一部分。另一方

面,部分農耕詞匯不僅自然融入大眾話語之中,還現身于新聞話語、學術話語等專業話語中,

并在與這些專業話語的良性互動中顯示出無可比擬的表達優勢。

一類農耕詞匯與農事生產活動有關,如耕、割、播、藏、鋤等。“耕”指用犁翻松填土以

備播種。“深耕”是土壤耕作的最基本措施,播種、插秧等農事活動之前必先犁田,上翻深層

土壤,下蓋淺層土壤,耙地等耕作勞動必須以深耕為基礎。中國自古就有“深耕淺種”“深耕

細作”等表達。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深耕”一詞的使用愈加廣泛,與其相關的新聞話語表達

越來越常見,如“深耕國內市場”“深耕本土文化深耕數十載”等。

另一類農耕詞匯與耕地類的農業生產工具有關,如耙、犁、磨等?!鞍摇痹瓰槊~,指由

竹、木質長柄及鐵、竹或木制梳齒耙頭構成的用于平地、摟草、搜剔土塊、攤翻物料、聚攏

谷物等活動的手工農具,后引申為動詞,指用耙子平整土地,或聚攏、攤開谷物和柴草等。

“耙梳”一詞在“耙”的基礎上構成,字面上表達了使用耙子這種農具進行平土、攤谷等特

定農業生產活動,實指整理、梳理。當前學術話語中,“耙梳史料"''耙梳文獻”“耙梳歷史”

等表達出現的頻率逐步升高。

上述語言現象與農耕詞匯在形成、發展和使用過程中呈現的特征密切相關。農耕詞匯的

形成與發展充分體現了語言的體認性。語言學家王寅在其語言學理論“體認語言學”中,主

張語言來自對現實世界的“體”(互動體驗)和“認''(認知力口工),強調“體驗”,凸顯身體與

世界的互動關系。中國人在“體認”實踐中認知世界,創造并使用語言,形成了獨特的文化

圖景。這在中國傳統農耕社會生活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一方面,身體與客觀世界的互動體驗,促進了語言和文化的產生與發展。“深耕”“耙梳”

等源自農耕生產的詞匯,生動勾勒出中國廣大勞動人民直接參與農業生產的熱鬧場面,鮮活

再現了忙碌的農耕勞動場景:人們充分調動身體資源,手腳協同配合,熟練地使用農業工具

平整土地、翻松土壤。與此同時,長期的農耕生產活動使人們建立起對以土地為代表的大自

然的深厚感情,孕育出獨特的中華農耕文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天人合一”思想及人

類能夠抗衡大自然的“人定勝天”觀念。

另一方面,語言與文化對各種身體經驗作出忠實記錄,并在身體與世界的互動體驗中不

斷豐富完善,也反過來對身體施加重要影響。“寒耕暑耘”“精耕細作”等根植于農業生產的

農耕語言,切實指導著人與自然打交道的農耕生產實踐,引領人們在掌握時節交替變化和萬

物生長規律的基礎上養育萬物?!疤烊撕弦蝗硕▌偬臁钡纫哉Z言形式流傳下來的文化觀念,

將天、地、人和諧統一起來,成為農業實踐的參照系。這些語言文化觀念深刻影響著以身體

為中介的農事活動。它們不僅間接調節身體的物理性機能,還通過不斷重構人們對身體與世

界的認知,調節身體的社會性機能,讓人們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改造世界、使用語言和創造文

化。

1

農耕詞匯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呈現的體認性,賦予此類表達強大的情境性、瞬時性與生

動性,展現出優秀的語言表現力。

(摘編自胡雯《農耕詞匯在當代語境煥發生機》)

材料二:語言發展究其根本有三個方面的推動力:一是體認對象的發展變化;二是認知

主體認知能力的提升;三是前兩方面之間的互動對語言表達的需求。

體認對象不是靜態不變的,而是隨時空發生動態的同質或異質的改變。體認對象處于同

質時,物理屬性如形狀、顏色、大小等可能會發生變化。例如地理環境的變化使“橘生于淮

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于是對同一事物體驗的深度得以增加。異質的改變涉及物質

世界中新舊事物的更替,同樣為主體提供了豐富的體驗場景。譬如電腦和網絡的發明使體認

對象拓展到虛擬世界,拓寬了體驗的廣度。另外,身體不僅處于物質世界中,也存在于社會

世界里,語言的發展與作為體認對象的社會密切相關。社會制度更替、全球化進程等社會因

素也會豐富人們的體驗,并產生以社會世界為依托的復雜概念。

認知能力的提升使認知主體對于物質世界和社會世界所獲經驗的心理投射能力增強,對

語言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除了受益于豐富的體驗,主體的認知能力還受到生理條件的制約,

且與物質世界中體認工具的優化相輔相成。譬如,原始人類所獲的感覺信息僅停留在物質世

界中肉眼可見的表層,感知還受限于軀體的空間移動。但現代人發明的顯微鏡和望遠鏡拓寬

了自身原有的視覺范圍,虛擬現實技術使主體對事物的識解也不再局限于當前所處的空間位

置。這些體認工具輔助主體擴展對體認對象的體驗和認知邊界。

體認對象和認知主體的發展拓寬和加深了兩者之間的互動,新生概念不斷涌現,語言表

達的需求不斷增加,由此促進了語言的發展。語言的發展既依賴于物質世界、社會世界和心

理世界體驗的豐富化,也受制于主體軀體和認知能力的改變,更受二者互動的影響。反過來,

語言作為思維和知識的載體,為人類的進化創造條件,最后不僅擴大了客體的體驗范圍,而

且幫助主體突破軀體體驗和認知的極限,為語言系統自身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摘編自林正軍、張存《體認語言觀闡發》)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農耕詞匯在使用與傳播的過程中會衍生出豐富的含義,這正是詞語生命力的彰顯。

B.“耙梳”語義從“用耙子平土”到“整理、梳理”的泛化充分體現了語言的體認性。

C.物質世界和社會世界作為體認對象,會隨時空發生動態的同質或異質的改變。

D.人們認知能力的高低主要受生理條件和物質世界體認工具的優化與否等因素影響。

2.根據材料一相關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播種、栽培等詞匯語義泛化,或為日常用語,或為專業話語,這表明農耕詞匯在不同

領域有著無可比擬的表達優勢。

B.由農耕詞匯的變遷類推,當生產方式發生變化,無論在工業社會還是農業社會,相應

的語言詞匯都會發生變化。

C.“深耕”“耙梳”等詞使用頻率升高,顯示出強勁的生命力,可見使用頻率是衡量農

耕詞匯活性的重要指標之一。

D.從“體認”的角度看,“深耕”一詞既是對人與土地互動體驗過程的記錄,也是經驗

智慧的總結,體現人們對世界的認知。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中第二段觀點的一項是(3分)()

A.“掛科”指考試不及格,多被學生使用?!皰臁币鉃椤皯摇?,“掛科”除了表達簡潔、

形象,還多了幾分委婉含蓄和詼諧,易被人接受。

B.“淘汰”,原指挑選種子時用水淘洗、沖去雜質,留下適宜的種子。后通過隱喻衍生

出新的語義“甄別裁汰”等,本義不再使用。

C.“秒殺”一詞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產生,它源于網絡游戲,指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完成

2

或結束,由此衍生“秒+V”構詞詞模,如秒刪、秒贊等。

D.“冏”字本義指“光明”,因為該字楷書外觀貌似失意的表情,被青少年群體率先使

用來表達“苦悶、無奈、尷尬”等消極情緒,進而得以普及。

4.根據材料中有關“體認語言說”的闡述,對下列圖示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①處箭頭表示“感知”,意味著人們在“體認”實踐中認知世界,語言正是在這個過

程中產生、發展和使用。

B.②處虛線部分表示“體驗”和“認知”構成體認兩翼,互動體驗在前,認知加工在后,

二者并不同步,各自獨立。

C.③處箭頭表示人們通過對現實世界感知經驗的認知加工,形成各種概念結構。這些概

念結構往往蘊含著文化。

D.④處箭頭表示語言是記錄、表征概念結構的重要途徑。這種記錄和表征是一個不斷豐

富完善、反哺實踐的過程。

5.農耕詞匯在當代語境煥發生機的原因是什么?請結合兩則材料概括。(6分)

(二)現代文閱讀11(本題共4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林園師傅

杜衛東

我和妻到一家飯館就餐o①一選木堂2一一見在步的-期桌愛有佳客人2、一身材建房,一端置葩包

想圓的板寸,胸餐丕木,愛然描媽,像一個則剛叢士里刨出的木方當鈴薯。一理W,政道眉

毛漆黑而濃■蜜,鞋則一般。見我直勾勾地看他,他友善地一笑,露出兩顆略顯凸起的門牙一

一喲,這簡直就是記憶中的林園師傅!

瞬間,記憶的閘門被打開,塵封多年的往事像洪水一樣呼嘯而至。

上個世紀70年代初,我初中畢業分配到北京第一機床廠重型鑄造車間當工人,林園師傅

是車間副主任。后來,我被車間抽調去搞宣傳。印象中,林園師傅總是穿一身半新的勞動布

工作服,在車間四處轉悠,面孔嚴肅,雙手倒抄在背后,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往往夾著一塊桃

酥,趁人不備,會咬上一口。當然,他完全有資格這樣做,他是八級工,月入108元,相當

于我們徒工的七倍。他不僅手頭寬裕,身上的光環也極為耀眼,作為一名老工匠,林師傅被

提拔為統領近千人的車間副主任。因為長期奮戰在生產第一線,他落下一身毛病,一有饑餓

感胃就難受,所以,不時需要用桃酥墊吧一下。

關于林師傅,車間流傳著許多他的趣聞。有一次,幾個師兄弟惡搞,趁他不在辦公室,

從他的三屜桌里摸出了一盒“大前門”,撕開煙封,將里面的香煙替換成八分錢一盒的“大生

產”,然后重新粘好煙封,放了回去。第二天上午,工段長以上級別的干部開會,林師傅打開

那盒煙,抽出一支點燃,吸了一口,輕輕吐出煙霧,眉峰漸漸蹙起。他用食指和拇指緩緩轉

動著紙煙,一臉疑惑。當他不經意間看到“大生產''的煙標時,“噗”的一口吐出余煙,表情

3

凝重地拉了一下身旁的車間主任,說:“我還琢磨呢,怎么抽著味兒不對?原來,煙被換了?!?/p>

他把沒抽完的半支煙在鞋底掘滅,一臉嚴肅地感慨道:“看來,這煙廠的管理水平實在堪憂!”

想了想,又一臉困惑地叨咕:“不對呀,兩個煙廠生產的煙,怎么能夠調包呢?嘖嘖,怪了。”

令人忍俊不禁的事兒當然不止這一樁。林師傅沒上過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在

掃盲班摘的文盲帽子。可巧,那一次車間主任外出開會,由林師傅替代他做年終總結,講稿

是由我執筆的。我的字跡工整,林師傅認我的字問題不大,但千算萬算,沒想到在另一個細

節上出了岔子。為了增強效果,我在講稿上作了個別提示,比如“此處要加重語氣”“此處應

有掌聲”,沒想到,林師傅照本宣科。當他一本正經地讀出這樣的提示語時,席地而坐的幾百

名工友一愣,開始沒有緩過神兒,繼而,笑聲和掌聲差點把屋頂掀起來,其效果,為歷年年

終總結最佳。林師傅也為自己劍走偏鋒而取得的意外效果暗自得意,證據是,這之后,他一

度把桃酥換成了稻香村的薩其馬,價位提升了至少兩個檔。

后來,機緣巧合,剛剛恢復業務的中國青年出版社要調我去當編輯。于我,這是一次命

運的華麗轉身,可是車間主任不放。②那建一個很僻的小老頭,大家背后都叫他“室柜的二

在至㈣成適一言九鼎。他丕但丕旦毒我的明爵里清,還一生氣,“發里,‘我到班組當了二名翻

效三。

難忘那個陽光燦爛的上午,車間里吊車轟鳴,鐵水迸濺,林師傅倒背著雙手走到我身旁。

只不過,他沒有夾著桃酥或者薩其馬,而是手一揚,變出了一張《北京日報》。他指著副刊上

的一首詩《老支書的鬧表》,問我:“這是你寫的嗎?”得到肯定的答復后,林師傅笑了,無

數皺紋在他的臉上擴散,像是一朵綻放的秋菊。“杜——”他不叫我“小杜”,而是單音節

一個''杜",尾音有點上揚,還略微帶點顫音?!眹K嘖,有出息。師傅別的不懂,但有一個

道理,師傅心里明鏡兒一樣:是金子就會發光?!边@之后,我在《北京日報》和《工人日報》

又發表過幾首詩歌,林師傅總是在第一時間把報紙送到正在干活的我手中。

在車間搞宣傳時,我曾和林師傅一組,參加了一次干部下車間勞動,任務是把剛從火車

上卸下來的一車皮沙子運到車間一角。林師傅干活極不惜力,他脖子上纏著一條藍毛巾,推

起裝滿沙子的小車,躬身一溜小跑,不時用毛巾擦一擦腦門沁出的熱汗,全然沒有一位八級

老工匠的傲嬌。累了,我們兩人就躺在鐵道旁的沙堆上休息。③那趨一個秋禾的痙喙,夜途

妲小,有植土隨風落下。偶爾,鐵道愛的堇幺里金傳出幾聲秋史的鳴叫。二輪明月桂在翌室,

月棟妲銀,好像為木地鋪了一層自霾。他點燃一支“大前門”,悠悠吐出一片煙霧,叫了一

聲“杜——”然后問我:“你說,這天得有多大呀?”我覺得,這個問題從一個老頭兒嘴里

提出,有點違和,便微微一笑,未置可否。林師傅似乎也不期待我回答,自顧自道:“你想

過沒有?前推一百年,后延一百年,這天還是這天,一點也不會變,可人呢,卻換了好幾茬?!?/p>

我沒有搭話,暗想,這老頭兒是想表達天地無垠、人生短暫的感慨嗎?

后來,我終于調動成功,臨走前專門去向林師傅告別。④坐在三層桌后的林理便依然一

股嚴重,他拽出一支"木前門"一,一破禾惹色社了過我,我說丕會,—他眉室回震出一縷欣您“

說:一一“丕余,龍。一杯毛病,一犯坐?!回创蚧瘘c燃2一港吸一口,登俎塞逍碧壬無爰蛉鼓

叫我,宣諳史,頗有匹會預宜得以實現的自得。木了,破例送我到至呵Q口。我走出很還了,

他還向我招手,暮色中,他就像一搽典曲盤結的老樹。從此,我們天各一方,各自為生活忙

碌。原以為,他已淡出我的世界,沒想到,他一直占據著我心房的一角,一有契機,便會現

身與我相遇。

“先生,里邊請?!狈諉T見我站著愣神,走過來招呼。

經過那位老人身邊時,我又認真打量了他一番喊,活脫脫一個林師傅!只是,那時

我二十出頭,他已年近花甲,而今如果健在,他該是百歲老人了。而眼前的“林師傅”精神

矍錦,充其量不過六旬。我打電話給工友,確認林師傅已經在十幾年前離世,一陣唏噓,不

禁又想起了那個星月交輝的秋夜。

4

...林園師傅,你可認同徒弟遲到的解讀?

天道不變,歲月長流。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偶遇的一位食客的長相,就讓“我”打開了記憶的閘門,可見林園師傅在“我”心中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大前門”香煙被調包成“大生產”香煙,林園師傅故作糊涂,不深入追究,只是出

于對年輕人的關愛。

C.林園師傅將桃酥換成更貴的薩其馬,是他對自己劍走偏鋒、做了被認為是歷年最佳年

終總結的自我獎賞。

D.林園師傅贊揚“我”有出息,“總是第一時間把報紙送到正在干活的我手中”,可以

看出他對知識的尊重。

7.對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①處寫眼前那位不知名的食客,自然引出回憶,結尾再次寫食客,首尾呼應,結構圓

融。

B.②處既有典雅的成語,也有貼近生活的口語,還有幽默的俏皮話,語言生動風趣,亦

莊諧。

C.③處描寫了夜色冰涼、枯葉紛飛、秋蟲嘶鳴、明月低垂的凄涼哀婉的畫面,為后文人

物的感慨作鋪墊。

D.④處運用了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手法,選取典型細節,將林園師傅的形象刻畫得

立體豐滿。

8.為什么林園師傅“一直占據著我心房的一角”?請結合全文作簡要概括。(5分)

9.文章倒數第二段的省略號部分,既是“我”對林園師傅秋夜感慨的解讀,又是對文章

主旨的升華。請結合全文,補充省略號部分的內容要點。(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清水丹山之間,有隱君子,姓徐名吉民,別號樂軒居士。居士少業儒,以數試

不利,遂由諸生,懷終隱之志。日以種德為事,周人之急,不啻身有之。依范文正公故事,

創義田義塾。諱言人過,喜稱人善。又善即藥,故得藥物最真,凡乞者即與之,以治病多效。

得一奇方,必普傳于人。凡數百里內,僧剎道院,力可新者,皆竭力為之。居士雖外托沉冥,

而好讀書,所著奇書最多,遇友人佳詩及文字,即壽諸石。所居近滄薄溪,種樹數十萬株,

如云封霧接。居士跨蹇往來其間,與田夫野老,坐草萊,說耕耘事。手種茗,不啻天池、虎

丘。家釀醇酒,清洌異常。居士性不多飲,少飲即酣暢,任意瀟灑。久之裒集成帙,自號日

《樵歌》云。

嗟乎,詩之累于應酬也久矣!居士隱于樵,故謝絕一切人間應酬。凡意之所不欲而不得

不言,與口之所不欲言而不得不言者,居士皆無有。故落筆即有煙云之趣,依稀與陶元亮、

王無功①相似。今春,予由當陽玉泉得晤居士,一見歡然訂交。蓋居士與予友劉孝廉玄度最

相知。及玄度之沒也,多方搜求遺集,編次以授予。朔望必奠,譚及必泣,其急友誼如此。

樵乎,樵乎,其真有隱德俠骨者耶!后之人讀《樵歌》,居士之清標逸致,亦可想見其一斑也。

5

(節選自袁中道《徐樂軒〈樵歌〉序》)

材料二:嗟夫,詩道之不古久矣!世之號善吟者,往往流連光景,使人馳鷲乎玄虛荒忽

之埸,控之非有,挹之非無。至造為黃起謂詩有生意須人持叁丕爾便號飛去。此何為者哉?

殊不知詩者本乎性情,而不外于物則、民彝②者也。舍此而言詩,詩之道喪矣!濂也不垂,

自童年習為比興之學,腥穢填閱而襟靈弗舒,形于言辭則平凡為己甚。今幸獲讀先生之詩,

庶幾其有發哉。

(節選自宋濂《霞川集序》)

【注】①陶元亮: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王無功:王績,字無功,初唐隱逸詩人。

②物則:物理,事物的法則。民彝:人倫,人與人相處的倫理道德準則。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寫出相應位置的字母(3分)()

至造為奇因論叵]謂詩?有生意叵]須人回持之國不回爾便回將飛去。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去,指放棄,與《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去”意思不同。

B.蔚,指栽種,與《種樹郭橐駝傳》中“其蔚也若子”的“商”意思相同。

C.朔望,指農歷每月初一日和十五日。既望,通常指農歷每月十六日。

D.不敏,文中指行動緩慢,與成語“敬謝不敏”中的“不敏”意思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徐樂軒少年時以儒學為業,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一直未能考中,于是懷有終身隱居的

,七、|句O

B.徐樂軒大公無私,常施舍藥物給他人,這些藥物治病大多有效果。得到奇方,他必分

享于人。

C.徐樂軒喜好讀書,著書很多,看到友人的好詩文,擔心自己不能長久欣賞,總要把它

們刻在石上。

D.宋濂認為自己所做詩歌過于平凡,有幸讀到《霞川集》,希望這本集子能對自己寫詩

有所啟發。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日以種德為事,周人之急,不啻身有之。(4分)

(2)及玄度之沒也,多方搜求遺集,編次以授予。(4分)

14.徐樂軒的詩歌創作體現了宋濂“詩者本乎性情”的觀點,請結合材料一簡要分析。

(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憂國①

陸游

恩許還山已六年,誓憑耕稼餞華顛②。

養心雖若冰將釋,憂國猶虞火未然。

議論孰能忘忌諱?人材正要越拘攣。

群公亦采芻花否?貞觀開元在目前。

【注】①此詩為詩人紹熙五年(H94)作于故鄉山陰。淳熙十六年(1189)詩人被劾罷官,

6

至此已有六年之久。②華顛:白頭。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人回到故鄉已經六年,他發誓要在耕作中度過余年?!梆T”是送的意思。

B.“冰將釋”比喻心無掛礙,有如凍冰融解毫無沾滯。此句其實反襯了下句。

C.“貞觀開元”代指盛世。詩人為國事而擔憂,對國家能否中興信心不足。

D.本詩在抒情方式上和《書憤》有相同之處,都采用了敘事抒情和直抒胸臆。

16.全詩緊扣“憂國”,行文渾然一體,請對此作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面對曾皙的疑問,孔子回答自己笑子路的

原因是“,”。

(2)《涉江采芙蓉》中的“,”兩句寫游子遙望故

鄉,感慨歸鄉之路綿延漫長,道盡漂泊之苦。

(3)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欣逢甲辰龍年,年夜飯時,小剛家玩“龍”字飛花令,小剛

率先說:",?!?/p>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

運動減肥者應該多久站上一次體重秤是個大學問。來自芬蘭垣佩雷理工大學的研究者們

通過長期跟蹤測試,得出的結果是每天稱一次的人是最容易減肥的;而想要保持體重的人,

最好是一周稱一次。Ao美國知名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也刊登過一篇文章,其中的研究

者對314名減肥成功者進行跟蹤調查發現,那些有每天稱體重習慣的人,在18個月內體重增

加最少,平均增加了不到2.3公斤。

B,這個研究團隊還得出一個很有意思的結論:大多數人在周三最輕。得出這個結

論很大程度是因為,每周的工作日運動量大,而周末可能就進入了“好吃懶做”的模式。因

此體重周期,按照“周”發生節律變化,通常在周末,正常人會增重一些,并在周日達到頂

峰;在工作日中,再失去一部分體重。

①研究人員跟蹤和分析了25歲到62歲的8名成年人。②他們保持連續一周甚至更長時

間每天稱體重的習慣,③其中做得最久的一名參與者,④甚至連續稱重了330天。⑤最終,

研究人員發現:“周日晚體重”和“周五清晨體重”如果差距很大,⑥那么很有可能運動減

肥者們在以后的減肥過程中會有匪夷所思的驚喜。

18.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

每處不超過15個字。(4分)

19.文中第三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

嚴密,不得改變原意。(6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11(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

孤寂的海上的燈塔挽救了許多船只,任何航行的船只都可以得到那燈光的指引。哈里希

島上的姐姐為著弟弟點在窗前的長夜孤燈,雖然不曾喚:回那個航海遠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

7

魚歸來的鄰人都得到了它的幫助。

再回溯到遠古的年代去。古希臘女教士希洛點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過海峽來的利安得

爾的眼睛。有一個夜晚暴風雨把火炬弄滅了,讓那個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

光至今還隱約地亮在我們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沒有跟著殉情的古美人永沉海底。

這些光都不是為我燃著的,可是連我也分到了它們的一點思澤一7二一息汽,__一點熱葭光

驅散了我心靈里的黑暗,熱促成它的發育。一個朋友說:“我們不是單靠吃米活著,”我自

終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飄浮,要不是得著燈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會永沉海

底。

我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他懷著滿心難治的傷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條河里。

到了水中,他聽見一聲叫喊(“救人?。。?看見一點燈光,模糊中還聽見一陣喧鬧,以后

便失去知覺。醒過來時他發覺自己躺在一個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盞油燈,眼前幾張誠懇、

親切的臉。“這人間畢竟還有溫暖。”他感激地想著。從此他改變了生活態度。絕望沒有了,

悲觀消失了,他成了一個熱愛生命的積極的人。

20.下列句子中的“自然”與文中加點的“自然”,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

分)()

A.你先別打聽,到時候自然就知道了。

B.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進步。

C.你應該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自然,別人也要學習你的長處。

D.他是第一次上臺演出,不過,演得還挺自然的。

21.文中畫波浪線的破折號和括號都有解釋說明的作用,但互換不妥。請結合上下文簡

要分析。(4分)

2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如改成“他成了一個熱愛生命的積極的人,沒有了絕望和悲觀”,

表意效果沒有原句好,為什么?(3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2013年至2023年,習主席10年10篇新年賀詞,宛若一本“國家相冊”。這本“國家相

冊”,定格了許多“中國瞬間":這些''中國瞬間”由普通人創造;積微光聚燭照,累瞬間成

永恒。

“中國瞬間”給正在成長的我們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

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高三年級教學質量檢測(湖北武漢)

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1.D(“主要受生理條件和物質世界體認工具的優化與否等因素影響”錯誤)

2.A(“農耕詞匯在不同領域有著無可比擬的表達優勢”擴大范圍)

3.C(材料二第二段是闡述體認對象的發展變化帶來語言的變化。C項“秒殺”體現的

是互聯網技術帶來的語言的變化)

4.B(“體驗”與“認知”在體認過程中二者交融,不能分離而單獨存在)

5.①農耕詞匯本身具有強大的情境性、瞬時性與生動性,展現出優秀的語言表現力,能

夠在當下交際語境中找到契合點。②當代語境體認場景豐富,人們認知能力提升,二者互動,

使語言表達的需求不斷增加,為農耕詞匯運用于其他領域帶來新的空間。③農耕詞匯體現了

獨特的中國農耕文化,能重構人們對身體與世界的認知,提供為人處世的智慧,這也反過來

為語言自身的發展提供了動力。(每答出一點給2分,給滿6分為止)

6.B(“故作糊涂,不深入追究,只是出于對年輕人的關愛”,于文無據)

7.C(“凄涼哀婉”錯)

8.①林園師傅個性鮮明:嚴肅、憨直可愛、內心豐富。②林園師傅有愛崗敬業的精神。

③林園師傅鼓勵我成長(答愛才惜才,鼓勵我創作亦可)。(第①點3分,其中概括2分,解說

1分;第②點1分;第③點1分)

9.①人的生命是短暫的,歷史長河是永恒的。②像林園師傅一樣的普通人,人生雖然

短暫(雖不完美),但認真工作,努力奉獻,這樣的群體值得被銘記。③歷史正是由這樣的普

通人繪就的、推動的。(每答出一點給2分,給滿6分為止。省略號部分原文:是的,歷史不

會謝幕,舊的結局總是新的故事的開始。每一代人都曾用力活過,個人故事縱然微渺,然而

它們和歷史敘事互為表里,同樣應該被后人所珍重。我們雖不完美,但歷史正是由一代一代

并不完美的普通人所推動的)

10.BDF(“奇論”作“造為”的賓語,至此語意完整,其后應該斷開?!霸娪猩狻?/p>

作“謂”的賓語,至此語意完整,其后應該斷開?!俺种弊鳌叭恕钡闹^語,中間不能斷開,

“不爾便將飛去”是“人”不“持之”的后果,語意完整,故應在“持之”后斷開。原文斷

句:至造為奇論,謂詩有生意,須人持之,不爾便將飛去。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

處不給分)

11.D(“行動緩慢”錯誤。文中的“不敏”與“敬謝不敏”中的“不敏”都指不聰敏、

沒有才能,是自謙之詞)

12.C(“擔心自己不能長久欣賞”錯誤。徐樂軒將友人的好詩文“壽諸石”的目的,是

唯恐其不流傳于后世)

13.(1)每天把布施恩德作為要事,救濟他人的急難,如同自身有急難一般。(“周”“不

啻”各1分,句子大意2分。周:周濟,救濟。不啻:不異于,如同)

(2)等到玄度去世以后,(居士)想方設法尋求他留下的文集,按次序編排后把它交給我。

(“沒”“編次”各1分,句子大意2分。沒:同“歿”,去世。編次:按次序編排)

14.①他的詩言為心聲,沒有違心之言。②他的詩來源于隱者生活,落筆即有隱逸之趣。

③他的詩體現其“隱德俠骨”“清標逸致”。(答對一點給1分,答對三點給3分。意思答

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參考譯文】

材料一:清水丹山之間,有一位隱士,姓徐名吉民,別號樂軒居士。居士少年時以儒學

為業,因為多次科考不中,于是放棄秀才身份,懷有終身隱居的志向。每天把布施恩德作為

要事,救濟他人的急難,如同自身有急難一般。依照范仲淹的舊例,創立義田(為贍養族人或

貧困者而置的田產)、義塾(不收學費的私塾)。不愿談論他人的過錯,喜歡稱揚他人的好處。

9

又擅長栽種藥草,因此所得藥物最真,只要有人請求就施舍給他,用來治病大多見效。得到

一個奇方,必定普遍地傳及眾人。方圓數百里內所有的寺廟和道院,只要有能力翻新的,都

盡心竭力去做。居士雖對外不事聲張,泯然無跡,但是愛好讀書,撰寫的奇書最多,遇到友

人的好詩和好文章,就刻寫在石頭上。住所靠近滄游溪,栽種了數十萬株樹,仿佛連云接霧,

一望無際。居士駙著蹇驢往來其中,與山野父老坐在草地上,談說些耕種之事。親自種植茶

樹,(所產之茶)不異于天池、虎丘的名茶。家中釀造的美酒,異常清醇。居士天性不多飲酒,

少許飲酒就很暢快,任隨其意,自然(揮灑)。一段時間以后輯集成冊,自己命名為《樵歌》。

唉,詩歌受應酬的拖累已經很久了!居士隱身于樵采,因而對人間應酬一概謝絕。凡是

心里所不想說而不得不說,口中所不愿言而不得不言的話,居士全都沒有。所以一落筆就有

隱逸山林之趣,與陶淵明、王績相類似。今年春天,我有幸在當陽玉泉寺晤見居士,初次見

面就高興地結為朋友。這是因為居士與我的友人劉玄度孝廉最為知心。等到玄度去世以后,(居

士)想方設法尋求他留下的文集,按次序編排后把它交給我。朔日與望日必祭奠(玄度),說到

他時必定哭泣,居士就像這樣重視友誼。樵夫啊樵夫,他真是施德于人而不為人所知,具有

見義勇為氣魄的人啊!后來的人讀了《樵歌》,對居士清高的人格、超逸的興致。也可以有所

領略和想像了。

材料二:唉,詩道(作詩的規律、主張和方法)不淳樸已經很久了!當今世上那些號稱善

作詩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