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CSN22GB/T17215.302—2024代替GB/T17215.302—2013電測量設備(交流)特殊要求第2部分:靜止式諧波有功電能表國家標準全文公開系統專用,此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禁止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2024-04-25發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IGB/T17215.302—2024 V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標準電量值 24.1基波電壓 24.2基波電流 24.3基波頻率 34.4功率消耗 34.5測量準確度等級的分類 3 36儀表的標識和文件 37計量性能 37.1參比條件 37.2準確度要求 37.3準確度試驗 67.4儀表常數試驗 77.5無負載條件(潛動)試驗 87.6起動電流試驗 87.7重復性 97.8誤差變差 97.9負載電流升降變差 97.10由影響量引起的誤差限值試驗 7.11計時準確度 8氣候要求 9外部影響 10計量性能保護要求 11電氣要求 11.1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 11.2電氣試驗流程 11.3電壓電路的試驗 11.4介電強度試驗 ⅡGB/T17215.302—202411.5短時過電流試驗 12型式試驗 附錄A(規范性)諧波條件下的準確度試驗 附錄B(規范性)組合諧波的典型波形 附錄C(資料性)推薦的試驗順序 參考文獻 圖A.1諧波條件下的準確度試驗接線圖 圖B.1典型試驗波形一 圖B.2典型試驗波形二 圖B.3典型試驗波形三 圖B.4典型試驗波形四 圖B.5典型試驗波形五 圖B.6典型試驗波形六 圖B.7典型試驗波形七 表1基波有功電能的誤差限值(單相儀表和帶平衡負載或單相負載的多相儀表) 4表2單次諧波有功電能的誤差限值(單相儀表和帶平衡負載的多相儀表) 4表3單次諧波有功電能的誤差限值(帶有單相負載的多相儀表,電壓電路加平衡的多相電壓) 5表4組合諧波有功電能的誤差限值(單相儀表和帶平衡負載的多相儀表) 5表5組合諧波有功電能的誤差限值(帶單相負載的多相儀表,電壓電路加平衡的多相電壓) 6表6重復性限值 9表7誤差變差的限值 9表8負載電流升降變差限值 表9對基波電能的影響量 表10對各單次諧波電能的影響量 表11I類防護絕緣包封儀表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 表12Ⅱ類防護絕緣包封儀表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 表B.1典型試驗波形一的基波分量和諧波分量 表B.2典型試驗波形二的基波分量和諧波分量 表B.3典型試驗波形三的基波分量和諧波分量 表B.4典型試驗波形四的基波分量和諧波分量 表B.5典型試驗波形五的基波分量和諧波分量 表B.6典型試驗波形六的基波分量和諧波分量 20表B.7典型試驗波形七的基波分量和諧波分量 表C.1推薦的試驗順序 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是GB/T17215.3《電測量設備(交流)特殊要求》的第2部分,GB/T17215.3已經發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多功能電能表;——第2部分:靜止式諧波有功電能表;——交流電測量設備——交流電測量設備——交流電測量設備特殊要求特殊要求特殊要求第3部分:數字化電能表;第4部分:經電子互感器接入的靜止式電能表;第11部分:機電式有功電能表(0.5、1和2級);——第23部分:靜止式無功電能表(2級和3級);——第24部分:靜止式基波分量無功電能表(0.5S級、1S級、1級、2級和3級);——交流電測量設備特殊要求第52部分:符號。本文件代替GB/T17215.302—2013《交流電測量設備特殊要求第2部分:靜止式諧波有功電能表》,與GB/T17215.302—2013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a)增加了基波有功電能、單次諧波有功電能、正向諧波有功電能、反向諧波有功電能術語和定義b)刪除了“儀表的分類”(見2013年版的4.2);c)更改了全文件中的原有功電能準確度等級:2級、1級、0.5S級、0.2S級,分別由A級、B級、C級、D級代替,新增準確度等級E級(見4.5,2013年版的4.2.3);d)增加了“儀表的標識和文件”(見第6章);e)更改了“單次諧波有功電能的準確度試驗”的試驗條件,要求從(第)2次至(第)41次中至少選取三個單次諧波進行準確度試驗,包含奇次、偶次諧波,且諧波電流I測試點至少包含Imn、Iμ、0.4Imax(見7.3.2,2013年版的8.1.3);g)增加了“諧波有功儀表常數試驗”(見7.4.2);j)刪除了“試驗結果的整理”(見2013年版的8.6);k)增加了“諧波條件下的準確度試驗接線圖”(見附錄A中圖A.1);1)增加了“組合諧波的典型波形”(見附錄B)。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本文件由全國電工儀器儀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04)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哈爾濱電工儀表研究所有限公司、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計量中心、深圳市星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陸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煙臺東方威思頓電氣有限公司、南方電網數字電網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恒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江機實業有限公司、德力西集團儀器儀表有限公司、鉅泉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計量中心、浙江正IV泰儀器儀表有限責任公司、華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寧波三星醫療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江蘇華鵬智能儀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特儀表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航天泰瑞捷電子有限公司、漳州科能電器有限公司、杭州萬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宇陽電力科技有限公司、人民電器集團儀器儀表有限公司、江陰長儀集團有限公司、浙江萬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寧夏隆基寧光儀表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科林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偉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中電裝備山東電子有限公司、重慶大學、寧波迦南智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陰眾和電力儀表有限公司、深圳市先行電氣技術有限公司、江蘇卡歐萬泓電子有限公司、安徽南瑞中天電力電子有限公司、浙江瑞銀電子有限公司、中南儀表有限公司、佳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松夏儀表有限公司、杭州明特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潘峰、黃建鐘、招景明、章登清、劉志軍、趙偉、張樂平、郭闖、胡萌、孫世杰、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2013年首次發布為GB/T17215.302—2013;——本次為第一次修訂。VGB/T17215《交流電測量設備》分為若干部分,GB/T17215.3《交流電測量設備(交流)特殊要求》為各類交流電測量設備的特殊要求提供標準化,擬由下列9個部分構成。——第1部分:多功能電能表。目的在于規范多功能電能表的技術和試驗,確立多功能電能表需要遵循的相關規則。——第2部分:靜止式諧波有功電能表。目的在于規范靜止式諧波有功電能表技術、準確度和試驗,確立靜止式諧波有功電能表需要遵循的相關規則。——交流電測量設備特殊要求第3部分:數字化電能表。目的在于規范數字化電能表技術、準確度和試驗,確立數字化電能表需要遵循的相關規則。——交流電測量設備特殊要求第4部分:經電子互感器接入的靜止式電能表。目的在于規范經電子互感器接入的靜止式電能表技術、準確度和試驗,確立經電子互感器接入的靜止式電能表需要遵循的相關規則。——交流電測量設備特殊要求第11部分:機電式有功電能表(0.5、1和2級)。目的在于規范準確度等級為0.5級、1級、2級的機電式有功電能表技術和試驗,確立準確度等級為0.5級、1級、2級的機電式有功電能表需要遵循的相關規則。——第21部分:靜止式有功電能表(A級、B級、C級、D級和E級)。目的在于規范準確度等級為級的靜止式有功電能表技術和試驗,確立準確度等級為A級、B級、級的靜止式有功電能表需要遵循的相關規則。——第23部分:靜止式無功電能表(2級和3級)。目的在于規范準確度等級為2級、3級的靜止式無功電能表技術和試驗,確立準確度等級為2級、3級的靜止式無功電能表需要遵循的相關規則。——第24部分:靜止式基波分量無功電能表(0.5S級、1S級、1級、2級和3級)。目的在于規范準確度等級為0.5S級、1S級、1級、2級和3級的基波靜止式無功電能表技術和試驗,確立準確度等級為0.5S級、1S級、1級、2級和3級的基波靜止式無功電能表需要遵循的相關規則。——交流電測量設備特殊要求第52部分:符號。目的在于為標準文件中使用的符號提供標準。本文件是關于交流電測量設備——靜止式諧波有功電能表的標準,與GB/T17215.211—2021、GB/T17215.321—2021共同構成對靜止式諧波有功電能表的型式試驗要求。當本文件的任何要求涉及GB/T17215.211—2021及GB/T17215.321—2021中的已有條款,本文件的要求優先。1電測量設備(交流)特殊要求第2部分:靜止式諧波有功電能表本文件規定了靜止式諧波有功電能表(以下簡稱“儀表”)的標準電量值、結構、標識和文件、計量性能、氣候、外部影響、計量性能保護及電氣要求,描述了相應試驗方法。本文件適用于新制造的、在50Hz或60Hz電網中使用的、電壓不超過600V的儀表,并且僅適用于其型式試驗。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4365—2003電工術語電磁兼容GB/T17215.211—2021電測量設備(交流)通用要求、試驗和試驗條件第11部分:測量設備GB/T17215.321—2021電測量設備(交流)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靜止式有功電能表(A級、3術語和定義GB/T4365—2003和GB/T17215.211—202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測量基波有功電能和規定的(第)2~(第)n次諧波有功電能(之和)的儀表。基波有功電能activeenergyoffundamentalcomponent由基波產生的有功功率對時間的積分。由單次諧波產生的有功功率對時間的積分。由正向諧波產生的有功功率對時間的積分。由反向諧波產生的有功功率對時間的積分。2fnom確定儀表相關性能所依據的頻率值。U?一個非正弦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的1次電壓分量。基波電流fundamentalcurrentI?一個非正弦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的1次電流分量。一個非正弦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中次數大于1的整數倍的電壓分量。I?一個非正弦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中次數大于1的整數倍的電流分量。諧波次數harmonicnumber諧波頻率與基波頻率的整數比。注:諧波頻率為基波頻率整數倍的頻率,諧波次數又稱諧波階數(harmonicorder)。4標準電量值4.1基波電壓4.1.1基波標稱電壓基波電壓的標稱值應符合GB/T17215.211—2021中4.1.1的規定值。基波電壓范圍應符合GB/T17215.211—2021中4.1.2的規定值。4.2基波電流轉折電流應符合GB/T17215.211—2021中4.2.1的規定值。起動電流應符合GB/T17215.211—2021中4.2.2的規定。3最小電流應符合GB/T17215.211—2021最大電流應符合GB/T17215.211—20214.3基波頻率頻率應符合GB/T17215.211—2021中4.3的規定。功率消耗應符合GB/T17215.211—2021中4.4規定的要求、試驗條件、試驗程序和驗收準則。4.5測量準確度等級的分類測量準確度等級分為:b)諧波:5級、2級和1級。5結構儀表的結構應符合GB/T17215.321—2021中第5章的規定。儀表應支持基波、諧波電能脈沖輸出。6儀表的標識和文件儀表的標識和文件除應符合17215.211—2021中第6章的規定以外,銘牌信息還應包含:基波頻7計量性能7.1參比條件應符合GB/T17215.211—2021中7.1的規定。7.2準確度要求7.2.1基波有功電能最大允許誤差當儀表工作在7.1規定參比條件下,由電流和功率因數在表1給出的范圍內改變引起的誤差(%)不應超過表1中給定的相應準確度等級的限值。如果是雙向儀表,則表1中的值適用于每個方向。4表1基波有功電能的誤差限值(單相儀表和帶平衡負載或單相負載的多相儀表)量值各等級儀表的基波有功電能誤差限值%功率因數cosφABCDE士0.2士0.6士0.15士1.0?士2.5a —————士0.25?1土2.5十1.0土0.4土0.2士2.5土1.5土0.5士0.251士2.5·Imin/I士1.5·Imi/I士1.0·Imin/I注:L——電感負載;C——電容負載。用戶有特殊要求時采用。僅在平衡負載條件下試驗。7.2.2單次諧波有功電能最大允許誤差除符合7.1的規定外,還應滿足:在單次諧波電壓取5%Unm,基波與諧波(在原點)同相的條件下,單次諧波有功電能的誤差不超過表2和表3中給定的相應準確度等級的限值。單次諧波誤差H的值由公式(1)算出,單次諧波誤差值計算后四舍五入(取一位小數):式中:H——單次諧波誤差;h——諧波次數;按附錄A和表3要求進行試驗,試驗電流依次加入每一測量單元。如果是雙向儀表,則表2和表3中的值適用于每個方向。表2單次諧波有功電能的誤差限值(單相儀表和帶平衡負載的多相儀表)電流值諧波功率因數各等級儀表單次諧波有功電能誤差限值%直接接入儀表經互感器接入儀表12511士2.0H士2.5H士15.0H5表2單次諧波有功電能的誤差限值(單相儀表和帶平衡負載的多相儀表)(續)電流值諧波功率因數各等級儀表單次諧波有功電能誤差限值%直接接入儀表經互感器接入儀表25注:L——電感負載;C——電容負載。表3單次諧波有功電能的誤差限值(帶有單相負載的多相儀表,電壓電路加平衡的多相電壓)電流值諧波功率因數cos更各等級儀表單次諧波有功電能誤差限值%直接接入儀表經互感器接入儀表1251土4.5H土3.0H土4.5H土15.0H7.2.3組合諧波有功電能最大允許誤差試驗應在以下條件下進行。 —基波電壓:U?=Uwm。在7.3.3試驗條件下,儀表組合諧波有功電能的誤差限值見表4和表5。表4和表5中給定的值適用于正向諧波有功電能和反向諧波有功電能。表4組合諧波有功電能的誤差限值(單相儀表和帶平衡負載的多相儀表)波形各等級儀表組合諧波有功電能誤差限值%125波形一,見附錄B.2波形二,見附錄B.3士2.5波形三,見附錄B.4波形四,見附錄B.5波形五,見附錄B.6士6.0士12.0波形六,見附錄B.7士3.0士8.0波形七,見附錄B.8土12.06表5組合諧波有功電能的誤差限值(帶單相負載的多相儀表,電壓電路加平衡的多相電壓)波形各等級儀表組合諧波有功電能誤差限值%125波形一,見附錄B.2+6.0波形二,見附錄B.3波形三,見附錄B.4士3.5士5.0士16.0波形四,見附錄B.5士16.0波形五,見附錄B.6波形六,見附錄B.7士3.5士5.0士16.0波形七,見附錄B.8士5.0士6.5士20.07.3準確度試驗7.3.1基波有功電能的準確度試驗按照GB/T17215.211—2021中7.2的規定進行。7.3.2單次諧波有功電能的準確度試驗試驗應在以下條件下進行。——基波的功率因數:1。——從(第)2次至(第)41次中至少選取三個單次諧波進行準確度試驗,包含奇次、偶次諧波:●諧波電壓U=5%Unom;●諧波電流I,測試點至少包含Imin、I、0.4Imx。——諧波功率因數:由表2、表3給出。——基波與諧波(在原點)同相。——按附錄A的圖A.1所示的電路進行試驗,分別測量基波有功電能和單次諧波有功電能。7.3.3組合諧波有功電能的準確度試驗組合諧波有功電能的準確度試驗按附錄A的圖A.1所示的電路進行,試驗的波形按照附錄B的B.2~B.8給出的數據合成。試驗應在以下條件下進行。——基波的功率因數:1。儀表應記錄基波有功電能和諧波有功電能。基波有功電能的準確度應符合7.2.1的要求,諧波有功電能的準確度應符合7.2.3的要求。7GB/T17215.302—207.4儀表常數試驗7.4.1基波有功儀表常數試驗本試驗僅適用于以測試脈沖輸出來測試儀表的基波有功電能計量準確度要求的脈沖輸出。測試輸出與指示顯示器的示值的關系應符合儀表常數值。測試輸出與指示顯示器的示值,測試輸出與通過通信讀取的寄存器信息之間的差異不應超過參比條件下各準確度等級儀表規定的誤差極限(%)的1/10。試驗應按以下規定進行:——用于結算的儀表指示顯示器和脈沖輸出都試驗,除非有適當的系統保證所有儀表常數相同;——試驗應采用在儀表中記錄基波有功電能量E的方法來進行,Emi至少為公式(2)的計算值:Emin——試驗所需的基波有功電能量的最小值,單位為瓦時(W·h);R——電能寄存器的可見分辨力,單位為瓦時(W·h);b——基本最大允許誤差,%。注1:能使用任何方式提高電能寄存器的可見分辨力R,只要注意保證其結果反映了電能寄存器的真實分辨力。注2:b值宜根據所選的試驗點來選擇。b值可能與適用于無負載條件(潛動)試驗的b值不同。——試驗應在I≤I≤Imx的任一電流下進行。計算儀表記錄的基波有功電能與由測試輸出的脈沖數給出的通過儀表的電能之間的相對差,不應超過儀表基本最大允許誤差的1/10。7.4.2諧波有功儀表常數試驗本試驗僅適用于以測試脈沖輸出來測試儀表的諧波有功電能計量準確度要求的脈沖輸出。測試輸出與指示顯示器的示值的關系應符合儀表常數值。測試輸出與指示顯示器的示值,測試輸出與通過通信讀取的寄存器信息之間的差異不應超過參比條件下各準確度等級儀表規定的誤差極限(%)的1/10。試驗應按以下規定進行:——用于結算的儀表指示顯示器和脈沖輸出都試驗,除非有適當的系統保證所有儀表常數相同;——試驗采用在儀表中記錄諧波有功電能量E的方法來進行,Emn至少為公式(3)的計算值:Emin——試驗所需的諧波有功電能量的最小值,單位為瓦時(W·h);R——電能寄存器的可見分辨力,單位為瓦時(W·h);b——基本最大允許誤差,%。注1:使用任何方式提高電能寄存器的可見分辨力R,只要注意保證其結果反映了電能寄存器的真實分辨力。注2:b值宜根據所選的試驗點來選擇。b值可能與適用于無負載條件(潛動)試驗的b值不同。——基波電壓U?=Uwm;基波電流I?=0.5Imx;——試驗在諧波電壓U=5%Unom,I≤In≤0.4Imx的任一電流下,至少應分別在第3次、第5次、第21次、第41次單次諧波條件下進行,且單次諧波功率因數大于0.5。計算儀表記錄的各分單次諧波有功電能與由測試輸出的脈沖數給出的通過儀表的電能之間的相對差,不應超過儀表基本最大允許誤差的1/10。8GB/T17215.302—20247.5無負載條件(潛動)試驗7.5.1基波有功的潛動試驗按照GB/T17215.321—2021中7.4的規定進行。7.5.2諧波有功的潛動試驗試驗應按以下規定進行:——試驗時,電流電路開路,電壓電路施加基波電壓1.1U?和第N次諧波電壓0.05×1.1U?,至少在第41次單次諧波條件下進行,輔助電源電路(若有)施加標稱電壓;——如果儀表適用于多個標稱電壓,采用最高的標稱電壓;——最短的試驗時間△t按公式(4)計算:△t——最短的試驗時間,單位為秒(s);b——Imin時,諧波有功基本最大允許誤差極限,取正值,%;k——輸出裝置每千瓦時輸出的脈沖數,單位為脈沖數每千瓦時[imp/(kW·h)];m——單元數量;U?——標稱電壓,單位為伏特(V);Imin——最小電流,單位為安培(A)。儀表的諧波有功測試輸出不應產生多于一個的脈沖。7.6起動電流試驗7.6.1基波的起動電流試驗按照GB/T17215.321—2021中7.5的規定進行。7.6.2諧波的起動電流試驗儀表電壓電路同時施加基波電壓Um和第n次諧波電壓5%Um,電流電路同時施加基波電流I?=10I和第n次諧波的起動電流I?=0.5Imin(多相儀表,帶平衡負載)且功率因數為1條件下應起動,并連續記錄電能,至少應分別在第3次、第5次、第21次、第41次單次諧波條件下進行。試驗應按以下規定進行:——如果儀表設計成測量雙向電能,則在每個方向施加電能潮流進行試驗;在進行本試驗時,宜考慮電能方向反向后,測量延時的影響;——兩個脈沖之間的預期時間(時間間隔)由公式(5)給出:式中:r——兩個脈沖之間的預期時間,單位為秒(s);k——輸出裝置每千瓦時輸出的脈沖數,單位為脈沖數每千瓦時(imp/kW·h);m——單元數量。U?——標稱電壓,單位為伏特(V);I,——第h次諧波的啟動電流,單位為安培(A)。9試驗應按以下步驟進行:a)啟動儀表;b)第一個脈沖可在1.5r秒內出現;c)第二個脈沖可在下一個1.5r秒內出現;d)此后,開始測試儀表的諧波電能誤差。如果儀表輸出產生速率均勻的脈沖(或均勻旋轉),且基本最大允許誤差不超過各準確度等級儀表規定的極限,即認為儀表已起動。7.7重復性重復性試驗按照GB/T17215.211—2021值之差的絕對值不應超過表6的限值。中7.7的規定進行。每個試驗點最大測量值與最小測量注:重復性試驗只針對基波。表6重復性限值功率因數電流值各等級儀表的重復性限值%ABCDE1Iu≤I≤Imx0.050.020.021lmin≤I<Ir40.020.5L,0.8CL.≤I≤Im0.060.030.027.8誤差變差誤差變差要求試驗按照GB/T17215.211—2021中7.8的規定進行。對同一被試樣品相同的測試點,進行重復測試,相鄰測試結果間的最大誤差變化的絕對值不應超過表7的限值。注:誤差變差試驗只針對基波。表7誤差變差的限值電流功率因數各等級儀表誤差變差的限值%ABCDE0.040.030.5L0.040.037.9負載電流升降變差負載電流升降變差試驗按照GB/T17215.211—2021中7.9的規定進行。儀表基本誤差按照負載電流從小到大,然后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兩次測試,記錄負載點誤差;同一只被試樣品在相同負載點處的誤差變化的絕對值不應超過表8規定的限值。注:負載電流升降變差試驗只針對基波。表8負載電流升降變差限值儀表電流功率因數各等級儀表的負載升降變差限值%ABCDE直接接入儀表0.11u≤I≤Imax1經電流互感器接入儀表0.21≤I≤Imx17.10由影響量引起的誤差限值試驗7.10.1通用試驗條件試驗和試驗條件按照7.1的規定。如果是雙向儀表,則表9中的值適用于每個方向。7.10.2由影響量引起基波電能的誤差限值在GB/T17215.211—2021中7.1的表11的參比條件下,對儀表施加單一影響量,由此引起相應的基波電能誤差偏移應滿足表9規定的限值。每一個試驗結束后儀表應能正常工作。所有影響量的測試應在儀表的整機上進行試驗。表9給出了推薦測試電流值。儀表應能承受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出現的干擾,在表9所列任何干擾下不應出現重大缺陷。如果儀表在表9所列條件下運行,且電流電路中無電流,根據GB/T17215.211—2021中的規定推算出的電能寄存器增量小于臨界改變值時,不視為重大缺陷。表9對基波電能的影響量影響量GB/T2021中的試驗章條號測試電流推薦值和電流測試范圍(平衡負載測試點,除非另有說明)功率因數各等級儀表誤差改變量限值%直接接入儀表經互感器接入儀表ABCDE沖擊試驗11/3基本最大允許誤差1/2基本最大允許誤差振動試驗11/3基本最大允許誤差1/2基本最大允許誤差高溫試驗11/3基本最大允許誤差1/2基本最大允許誤差低溫試驗11/3基本最大允許誤差1/2基本最大允許誤差交變濕熱試驗1士0.05士0.05耐久性試驗11/3基本最大允許誤差1/2基本最大允許誤差表9對基波電能的影響量(續)影響量試驗章條號測試電流推薦值和電流測試范圍(平衡負載測試點,功率因數各等級儀表誤差改變量限值%直接接入儀表ABCDE電路中有電流)試驗1土2.0快速瞬變脈沖群試驗1士2.0士0.5射頻場感應的傳導干擾試驗"1士3.0土1.0土1.0土0.5傳導差模電流干擾試驗1士6.0士2.0士0.5阻尼振蕩波試驗—1士3.0士2.0士1.0士0.5外部恒定磁場試驗1士3.0士0.5外部工頻磁場試驗1士2.5士1.3士0.5士0.25士0.15電流和電壓電路中1士1.0士0.8士0.2電流電路中的間諧波-脈沖串觸發波形試驗1士3.0士0.5士0.3負載不平衡試驗1士1.5士0.3士0.2士2.5士1.0士0.5士0.3電壓改變Unom±10%1士1.0士0.5士0.2士0.1士0.05士1.5士0.4士0.2士0.10.8Uwm≤U<0.9Uwm;1土1.5土0.3U<0.8Unom1環境溫度改變試驗“1射頻場感應的直接或間接傳導干擾。”對于多相儀表,要求電壓對稱變化。各等級儀表的平均溫度系數。7.10.3由影響量引起單次諧波電能的誤差限值在GB/T17215.211—2021中7.1的表11參比條件下,對儀表施加單一影響量,由此引起相應的單次諧波電能誤差偏移應滿足表10規定的限值。每一個試驗結束后儀表應能正常工作。所有影響量的測試應在儀表的整機上進行試驗。表10給出了推薦測試電流值。儀表應能承受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出現的干擾,在表10所列任何干擾下不應出現重大缺陷。如果儀表在表10所列條件下運行,且電流電路中無電流,根據GB/T17215.211—2021出的電能寄存器增量小于臨界改變值時,不視為重大缺陷。中的規定推算表10對各單次諧波電能的影響量影響量(帶平衡負載,有說明除外)諧波功率因數各等級儀表誤差改變限制%直接接入儀表經互感器接入儀表521(基波)頻率改變試驗逆相序試驗I1電壓不平衡試驗1外部恒定磁感應試驗1外磁感應強度0.5mT試驗1高頻電磁場試驗1附件工作試驗“1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試驗1快速瞬變脈沖群試驗 ——————阻尼振蕩波抗擾度試驗!1電壓改變量試驗11U<0.8U,1環境溫度變化試驗°1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測量元件的多相儀表,如下列的相被斷開,應在本表規定的以誤差(%)表示的改變量的限值內測量和計數:——三相四線電網中的一相或兩相;——三相三線電網中(如果儀表為此工作設計)的三相中的一相,N線不斷開。本要求僅包括斷相,不包括諸如互感器熔絲失效的事件。外部0.5mT的磁感應強度由施加給儀表電壓相同頻率的電流產生,并在對被測儀表最不利的相位和方向的條件下,儀表以誤差(%)表示的改變量不應超過本表的規定值。可使用中心能放置儀表的環形電流線圈產生該磁場。環形線圈的平均直徑為1m,截面為矩形,并且相對直徑具有較小的徑向厚度。磁場強度為400A/m。該附件為封裝在表殼內的并且是間斷通電的,如:多費率計度器的電磁鐵。為能正確接線,最好標出與輔助裝置的連接方法。若這種連接是插頭和插座方式,則應是不可逆的。在整個工作范圍內確定平均溫度系數,工作溫度范圍應分成多個20K寬的子范圍,然后在這些范圍內確定平均溫度系數,在該范圍中間的上10K和下10K進行測定。試驗期間無論如何不要超出規定的工作溫度范圍。7.11計時準確度如果有時鐘,計時準確度應符合GB/T17215.211—2021和驗收準則。中7.13規定的要求、試驗條件、試驗程序8氣候要求氣候要求應符合GB/T17215.211—2021中第8章規定的要求、試驗條件、試驗程序和驗收準則,誤差偏移限值見表9和表10。E級表為室內儀表。9外部影響儀表的外部影響試驗應符合GB/T17215.211—2021中第9章規定的要求、試驗條件、試驗程序和驗收準則,除GB/T17215.211—2021中9.4.14傾斜試驗外。10計量性能保護要求應符合GB/T17215.211—2021中第10章的規定。11電氣要求11.1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HLV信號端口的任一端子與地,以及與ELV信號端口的端子之間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應不小于下列規定:——對I類防護儀表按照表11的要求;——對Ⅱ類防護儀表按照表12的要求。注:HLV信號端口是指危險帶電的、輔助輸入或輸出電路和其他非電網電源輔助電路的端子。ELV信號端口是指不危險帶電的輔助輸入或輸出電路、通信電路和其他輔助電路的端子。HLV信號端口的端子間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應不小于表11中的規定。端子蓋如用金屬制成,其與擰入所固定的最大導線后的螺釘端面的電氣間隙不小于表11和表12中所示的相關值。表11I類防護絕緣包封儀表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從標稱電壓導出的線對中線電壓V最小電氣間隙最小爬電距離室內儀表室外儀表室內儀表室外儀表表12Ⅱ類防護絕緣包封儀表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從標稱電壓導出的線對中線電壓V最小電氣間隙mm最小爬電距離mm室內儀表室外儀表室內儀表室外儀表20.011.2電氣試驗流程與安全有關的電氣試驗流程按照GB/T17215.321—2021中附錄A的規定。11.3電壓電路的試驗11.3.1耐受長期過電壓試驗耐受長期過電壓試驗按照GB/T17215.321—2021中11.3.1的規定進行。浪涌試驗按照GB/T17215.211—2021中9.3.9的規定進行。11.4介電強度試驗濕度預處理試驗按照GB/T17215.321—2021中11.4.1的規定進行。11.4.2試驗方法和測試設備準備介電強度試驗、試驗測試設備準備按照GB/T17215.321—2021中11.4.2的規定。脈沖電壓試驗、試驗電壓按照GB/T17215.321—2021中11.4.3的規定。11.4.4交流工頻電壓試驗交流工頻電壓試驗、試驗電壓按照GB/T17215.321—2021中11.4.4的規定。11.5短時過電流試驗短時過電流試驗按照GB/T17215.211—2021中9.4.11的規定進行。12型式試驗除非在有關條款中另有說明,所有試驗在7.1給出的參比條件下進行。型式試驗應在一個或幾個儀表樣品上進行,以確定其具體特性,并證明其與本部分要求的符合性。推薦的試驗順序見附錄C中表C.1。(規范性)諧波條件下的準確度試驗諧波條件下的準確度試驗接線圖見圖A.1。標準諧波電能表標準諧波電能表交流標準功率源被檢諾波電能表誤養顯示器圖A.1諧波條件下的準確度試驗接線圖(規范性)組合諧波的典型波形B.1概述組合諧波的典型波形按公式(B.1)進行定義:H——最大諧波次數(本文件H等于41);B.2典型試驗波形一典型試驗波形一的基波分量和諧波分量見表B.1,電壓波形和電流波形見圖B.1。表B.1典型試驗波形一的基波分量和諧波分量諧波次數電壓幅值U?%電壓相位電流幅值I?%電流相位1003050709050a)電壓波形圖b)電流波形圖B.3典型試驗波形二典型試驗波形二的基波分量和諧波分量見表B.2,電壓波形和電流波形見圖B.2。表B.2典型試驗波形二的基波分量和諧波分量諧波次數電壓幅值U?%電壓相位電流幅值I?%電流相位1003050700950a)電壓波形圖b)電流波形圖圖B.2典型試驗波形二一一B.4典型試驗波形三典型試驗波形三的基波分量和諧波分量見表B.3,電壓波形和電流波形見圖B.3。表B.3典型試驗波形三的基波分量和諧波分量諧波次數電壓幅值U?%電壓相位電流幅值I?%電流相位100305070900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股權捐贈協議書
- 在農村分家分房協議書
- 租賃空調協議書
- 菜籽收購協議書
- 職工派遣協議書
- 桌游店入股合同協議書
- 電梯索賠協議書
- 美國垃圾協議書
- 資料委托協議書
- 股東陽光協議書
- 會議服務倒水禮儀培訓
- 2024年湖南省高考生物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患者投訴與滿意度反饋管理制度
- 2024-2025學年中職數學拓展模塊一 (下冊)高教版(2021·十四五)教學設計合集
- 2024年吉林省長春市中考地理試卷(含答案與解析)
- 人工智能算法自主進化
- 基于平衡計分卡績效管理研究-以青島啤酒為例
- 路基土石方施工作業指導書
- 四川省自貢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數學試題
- 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數學試題
- 校園食品安全智慧化建設與管理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