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2024屆天津市十二區縣重點校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本部分為歷史試卷,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考生一律用黑筆作答。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號涂寫在答題卡上。答卷時,卷Ⅰ〖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卷Ⅱ〖答案〗寫在答題紙上,答在試卷上的無效。第Ⅰ卷單項選擇題:1—15題,每題3分,共45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下圖是中國兩大河流域史前文化圈的分布情況,據圖可以推斷()A.中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內容 B.各地區之間商品交易較為頻繁C.中原文化易受北方游牧文化沖擊 D.各地區之間文化交流存在可能〖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中國各文化區之間有發達的水系,中原地區處在南北交通的樞紐地位,使得各個地區經中原與其他地區交流成為可能,D項正確;材料反映了各地區之間文化交流存在可能,不能說明中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內容,排除A項;材料信息不足,不能得出“各地區之間商品交易較為頻繁”的結論,排除B項;材料反映了各地區之間文化交流存在可能,未體現中原文化易受北方游牧文化沖擊,排除C項。故選D項。2.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所著《淮南子·椒真訓》曰:“是故槐榆與橘柚合而為兄弟,有苗與三危通為一家。……是故自其異者視之,肝膽胡越;自其同者視之,萬物一圈也。”這一觀點()A.反映了華夏意識開始形成 B.有利于鑄就民族共同體意識C.推動了傳統夷夏觀念形成 D.反映出少數民族封建化加快〖答案〗B〖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漢時期(中國)。據本題材料“槐榆與橘柚合而為兄弟”“有苗與三危通為一家”“肝膽胡越”“萬物一圈”等信息可知,漢代民族交融的趨勢,這有利于鑄就民族共同體意識,B項正確;A項中的“開始”不符合史實,西漢之前就已經有華夏意識,排除A項;材料主要反映西漢時期民族融合趨勢,與夷夏觀不相關,而且傳統夷夏觀念在漢朝之前就已經形成,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交融,而不是少數民族封建化,排除D項。故選B項。3.元代,舶商、海商成為從事海外貿易商人的專稱,經營海外貿易的顯赫家族有沙不丁、橄浦楊氏、泉州浦氏等。至元二十三年制定的“市舶則法二十三條”,涉及舶商、海商的條款占絕大多數。這體現了()A.統治者對海外貿易嚴格限制 B.私人海外貿易有了較快發展C.外貿收入是政府的重要財源 D.朝貢貿易是海外貿易的主流〖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元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元代私人海外貿易有了較快發展,為了規范海外貿易的發展,元代制定了“市舶則法二十三條”,B項正確;元代制定涉及舶商、海商的條款法則,但材料未體現其內容,不確定“統治者對海外貿易嚴格限制”,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元代財政狀況,不能說明外貿收入是政府的重要財源,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朝貢貿易的發展情況,不能得出“朝貢貿易是海外貿易的主流”的結論,排除D項。故選B項。4.明末上海人陸楫在《禁奢辯》中說:綜觀天下“大抵其地奢,則其民必易為生:其地儉,則其民必不易為生也”:清中期蘇州人顧公燮認為:“有千萬人之奢華,即有千萬人之生理。若欲變千萬人之奢華而返于淳,必將使千萬人之生理亦幾于絕。”這表明()A.傳統的義利觀遭到顛覆 B.對商業的認識趨于深刻C.工商皆本得到廣泛認同 D.民本思想獲得新發展〖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大抵其地奢,則其民必易為生:其地儉,則其民必不易為生也”可知,陸楫對節儉和奢侈提出了新的觀點,即奢侈風氣重的地區消費能力高,便于增加就業人數,利于民生的發展;材料“有千萬人之奢華,即有千萬人之生理。若欲變千萬人之奢華而返于淳,必將使千萬人之生理亦幾于絕”表明顧公燮認為人們的生活消費水平和觀念是由其經濟水平決定的。結合上述分析可知,材料中的觀點反映的是在商品經濟發展的影響下,人們對商業的認識趨于深刻,B項正確;受時代和階級局限性影響,傳統的義利觀并未遭到顛覆,排除A項;工商皆本思想在當時不占主流地位,排除C項;材料與民本思想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5.下表為1000—1900年間中國、日本和西歐居民達到1萬人的城鎮人口百分比。它反映了宋代以后的中國()時間中國日本西歐10003.0數據不詳0.015003.82.96.118203.812.312.318904.416.031.0A.人口增長速度放緩 B.封建制度日益的腐朽C.自然經濟解體緩慢 D.經濟總量落后于世界〖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題干時間可知準確時空是1000——1890年。據題意可以看出進入近代以后中國城鎮人口比重逐漸落后于日本和西歐,說明中國的經濟模式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人口主要集中在農村,自然經濟解體緩慢,C項正確;材料是城鎮人口比重逐漸落后,不能說明人口增長速度放緩和經濟總量落后于世界,排除AD項;材料內容不能完整的反映出封建制度日益的腐朽,排除B項。故選C項。6.兩次鴉片戰爭后,清廷從外交的制度架構上開始向西方趨同。1868年,清廷主動派出以美國駐華公使蒲安臣為首的使團赴美修約,蒲安臣未咨請總理衙門核準即擅自越權簽署續增條約,清廷予以承認并交換批準。這表明()A.美國在列強侵華格局中居主導地位 B.西方國家對國際法運用持雙重標準C.清政府對近代國際法的嘗試與偏離 D.清朝外交活動中崇洋媚外現象嚴重〖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內容可知,鴉片戰爭后,清政府開始效仿近代西方的外交制度。但對于蒲安臣擅自越權簽署條約的行為清政府卻予以承認,這又體現了清政府在近代外交上的不成熟。由此表明了清政府對近代國家的嘗試與偏離,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外交的近代化,并不能說明美國在列強侵華格局中居主導地位和西方國家對國際法運用持雙重標準,排除AB項;清政府嘗試近代外交并不是崇洋媚外的表現,更不能說嚴重,排除D項。故選C項。7.大生紗廠是由清末狀元、企業家張謇于1895年在南通創建的私營棉紡織企業。2022年,205卷大生紗廠創辦初期的檔案(1896-1907)成功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其中最為珍貴的部分主要包括:紗廠以股份制方式運行的文獻;建造廠房、引入英國紡紗機器、購買日本物料等文獻;經營上海至南通之間航運線路、南通天生港自開商埠等文獻;捐資通州女子師范學校、震旦學院等教育機構和南通新育嬰堂等慈善機構的文獻。對其理解正確的是()①表明中國建立了完善的近代社會救濟體系②為研究南通近代社會發展提供了全面證據③彰顯了實踐創新與社會責任并重的企業家精神④見證了中國由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的歷程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D〖解析〗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近代(中國)。材料顯示,張謇不僅創辦新式工廠,而且還修建大量學校,結合當時當時的時代背景,甲午戰后,民族危機嚴重,實業救國思潮興起,這體現出張謇實踐創新與社會責任并重的企業家精神,③正確;張謇創辦的近代企業有利于推動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中國由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④正確,故選D項;材料雖提到張謇創立“南通新育嬰堂等慈善機構”,但不能說明中國建立了完善的近代社會救濟體現,①錯誤,排除A、C項;題干材料僅僅涉及經濟、教育,“全面證據”說法絕對,②錯誤,排除B項。故選D項。8.1902年,英美煙公司在上海建廠后,在沒有任何條約根據的情況下,深入到中國廣大農村,為農民免費提供煙種、肥料、傳授技術等服務,并高價收購煙葉。此舉意在()A.消弭人民反抗情緒 B.損害農業經濟穩定C.壓制中國民族工業 D.強化經濟依附關系〖答案〗D〖解析〗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設問可知,這是目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準確時空是:1902年(中國)。依據材料概括可知:英美煙公司在沒有任何條約根據情況下,深入到中國廣大農村,為農民免費提供煙種、肥料、傳授技術等服務,最后高價收購煙葉,這些做法意在通過免費的種子、肥料以及技術服務和高價收購產品的方式壟斷中國的煙葉市場,進而讓中國的煙葉種植依賴英美煙公司,強化經濟依附關系,D項正確;英美煙公司的做法并非為了緩和與中國人民之間的矛盾,消弭人民的反抗情緒,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排除A項;英美煙公司為農民免費提供煙種、肥料、傳授技術等服務,并不會損害農業經濟的穩定性,排除B項;英美煙公司的做法主要是為了壟斷中國的煙葉市場,而非壓制中國的民族工業,排除C項。故選D項。9.1934年4月,由提出,經宋慶齡、何香凝等1779名國內著名人士簽名,以中國民族武裝自衛委員會籌備會的名義發表了《中國人民對日作戰的基本綱領》。其主要內容包括:(一)全體海陸空軍總動員對日作戰,立刻停止一切內戰。(二)全體人民總動員,……組織廣大的人民的參戰組織。(三)全體人民總武裝,……以便實行訓練和對日作戰。……(五)成立工農兵學商代表選舉出來的全中國民族武裝自衛委員會,作為全國人民武裝抗日的總領導機關。這一《綱領》的提出,表明()A.努力推動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B.正確處理了民族、民主革命問題C.爭取和平、民主和團結的愿望 D.政策重心全面轉向抗日民族斗爭〖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34年(中國)。材料“1934年……對日作戰”可以反映出團結民主人士提出發動群眾抗戰、號召停止內戰進行武裝抗日,是為了爭取民族獨立,而要求停止與國民黨的內戰,正確處理了民族、民主革命問題,B項正確;題干涉及時間是1934年,西安事變發生在1936年,時間不符,排除A項;是在抗戰勝利前夕提出和平、民主和團結的斗爭方針,時間是1945年,排除C項;當時處于第五次反圍剿時期,政策重心尚未全面轉向抗日民族斗爭,排除D項。故選B項。10.天津鐵廠是天津市的飛地,其代號為6985工程,坐落在河北省邯鄲市涉縣更樂鎮境內。1969年,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在太行山深處投資4億元建立,屬“小三線”工廠,并且帶保密性質。該廠的建立體現了新中國()A.過渡時期的方針政策 B.全面建設時期的成果C.國防建設的戰略布局 D.社會主義改造的成就〖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69年(中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20世紀60年代前期,面對日趨緊張的國際形勢和美、蘇日益嚴峻的戰爭威脅,黨中央、毛澤東作出重大戰略決策:從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戰略布局考慮,將全國劃分為一、二、三線,“備戰、備荒、為人民”成為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三線建設包括大三線和小三線建設,天津鐵廠就是屬于“小三線”工廠,C項正確;1969年處于“文革”時期,不屬于過渡時期,排除A項;1969年處于“文革”時期,不屬于全面建設時期,排除B項;該廠的建立不屬于社會主義改造的成就,排除D項。故選C項。11.兩河流域古文明沿兩河由南往北單線溯流而上,階梯性發展;埃及古文明沿尼羅河由南往北順流而下,也是階梯性發展;愛琴海古文明也是由其南端的海中島國,即克里特文明,越海向北發展為伯羅奔尼撒島上的邁錫尼文明,再往北影響了以雅典城邦為代表的古希臘文明。由此可知,這些古文明()A.擴展方向受地理條件的限制 B.發展模式受社會性質的制約C.具備了農業文明擴展的條件 D.呈現出多元一體的發展趨勢〖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世界。根據材料“兩河流域古文明沿兩河由南往北單線溯流而上”“埃及古文明沿尼羅河由南往北順流而下’“愛琴海流域的古文明也是由其南端的海中島國即克里特文明,越海向北發展為伯羅奔尼撒島上的邁錫尼文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各文明間的發展受到了各自地區自然地理環境影響,A項正確;社會性質指政府對社會的管理方式及管理性質,材料并未體現社會性質,排除B項;材料強調地理環境造就各個文明發展不同,不是強調具備了農業文明擴展的條件,排C項;材料強調地理環境造就的文化的多元性,并未體現其一體性的特征,排除D項。故選A項。12.中世紀的歐洲,基督教作為文化和意識形態紐帶,把各地區松散地連接在一起。到15世紀晚期,在斐迪南二世和伊薩貝拉聯合統治下的西班牙,“中世紀的行政管理經由漫長而逐漸的過程轉化成文藝復興式的國家”。幾乎同時,類似的過程也出現在英國和法國。這里的“文藝復興式的國家”,其突出特征是()A.國家權力集中于國王 B.脫離了羅馬教廷的控制C.受到古希臘文化影響 D.開始走上海外擴張道路〖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世紀的歐洲(世界)。中世紀歐洲處于只有“領地”沒有“國家”的松散狀態,所謂“君主不分國界,臣民也無論民族”。“文藝復興式的國家”與這一狀況明顯不同的是,中央集權即君主統治權力加強,近代民族國家開始形成,A項正確。中世紀的歐洲還沒有脫離羅馬教廷的控制,B項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受到古希臘文化影響是表象,沒有揭示變化的實質特征,排除C項;D項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13.1960年,美日兩國簽訂了《日美共同合作安全條約》,以取代1951年的《日美安全保障條約》。該條約確認美國有權繼續在日本駐軍和保持軍事基地,但限定雙方必須就此進行協商,并且刪去了舊條約中美軍可以鎮壓日本國內的“暴動和騷亂”的條款。該條約()A.體現出日本對冷戰態度發生轉變B.反映中間地帶力圖擺脫美國控制C.折射出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新趨向D.根本上改變美日間的不平等關系〖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1960年,美日兩國簽訂了《日美共同合作安全條約》,以取代1951年的《日美安全保障條約》。該條約確認美國有權繼續在日本駐軍和保持軍事基地,但限定雙方必須就此進行協商,并且刪去了舊條約中美軍可以鎮壓日本國內的‘暴動和騷亂’的條款”可知,1960年的條約與1951年的條約相比,美國減少了對日本的限制,與日本國力的提升和世界局勢的變化有關,從側面說明了世界格局的新變化和新趨向,C項正確;美日冷戰思維沒有變化,排除A項;中間地帶力圖擺脫美國控制,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根本上改變美日間的不平等關系,說法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C項。14.在歐盟經濟振興乏力的背景下,那些感到自己在全球投資貿易中遭受不利的歐盟國家和地區,正在出現滑向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精英希望通過這種高筑壁壘、自我孤立的方法,來回應民眾對生活狀況和政府政策的不滿。歐盟“出現滑向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表明()A.國際市場競爭的加劇B.自由主義貿易政策破產C.歐洲一體化水平提高D.歐盟更加關心民眾的生活〖答案〗A〖解析〗由材料“在歐盟經濟振興乏力的背景下,那些感到自己在全球投資貿易中遭受不利的歐盟國家和地區,正在出現滑向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可知,當今世界,國際市場競爭在不斷加劇,而歐盟對此又缺少有效的應對策略,故其內部才會出現“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A項符合題意。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世界上的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聯系日益緊密,自由主義貿易政策仍是主流,其并未破產,排除B;這種高筑壁壘、自我孤立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不利于歐洲一體化的進程,最典型的就是英國脫歐事件,排除C;歐盟“出現滑向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是因為歐盟經濟振興乏力,而不是因為其更加關心民眾生活,排除D。15.下表為20世紀非洲文學的發展歷程。據此可知,20世紀非洲文學()時期特點最初20年收集整理民間文學并對宗主國文學進行模仿。20到40年代對民族歷史進行回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黑人性運動”。50到60年代控訴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的暴行,謳歌獨立精神。70年代以后將對傳統文化沖突的描寫轉移到殖民主義結束后新的社會問題的呈現。A.體現了族群文化的多元 B.將傳統文化作為創作的中心C.強化了區域文化的認同 D.折射了民族意識的覺醒歷程〖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非洲)。根據材料“對宗主國文學進行模仿”“對民族歷史進行回顧”“控訴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的暴行,謳歌獨立精神”“對傳統文化沖突的描寫轉移到殖民主義”得出,非洲文學由對宗主國進行模仿,到控訴殖民主義,體現出非洲民族意識逐漸覺醒,D項正確;材料強調非洲文學的發展歷程,沒有體現非洲文化多元性,排除A項;根據材料“對傳統文化沖突的描寫轉移到殖民主義”,可知傳統文化作為創作的中心,說法錯誤,排除B項;材料沒有提及人民對文化的認同,排除C項。故選D項。第II卷本卷共3小題,共55分。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們在思考中國歷史中之社會變遷時,實應以各時期士的動態作為探求的中心。在某一時期中,士在何等地位中產生和占有何等地位,士以何種方式參與政權、操控政權,這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若依此觀念來作為中國社會分期的基準,來說明中國歷史中社會的任何演變,將感覺比較容易。——據錢穆《國史新論》整理(1)將下列基準特征:①門第社會、②封建社會、③游士社會、④科舉社會填到表格中的相應位置(只填數字代碼)。選擇其中任意2個時期對所填寫的“基準特征”作出解釋說明。時期基準特征解釋說明西周、春秋戰國兩漢郎吏社會西漢武帝時期尊崇儒術,實行察舉制選拔孝廉人才,在太學等各級學校中設五經博士教授儒學,這一制度實行于兩漢時期。魏晉南北朝唐以后注:太學畢業成績優秀者分派到中央部門作為“郎”,成績較次者派遣到地方政府作為“吏”。材料二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新型士人群體逐漸形成……北宋中期士人群體覺醒,一方面,儒學復興旗幟的高揚,為學術思想的整合提供了契機;另一方面……士大夫與君主“共治”“共政”的理念與政治格局,成為宋代文化的中心內容……以范仲淹、王安石等為代表的士大夫,盡管政治主張頗不相同,卻都以“興起斯文為己任”,都具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與膽魄。——摘編自袁行霈等《中華文明史》(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簡述唐宋時期“新型士人群體形成”的影響。材料三新的士類在近代中國的大批出現,體現了知識分子階層的新陳代謝。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種新陳代謝不僅表現在新的士類在數量上的激增,更表現于時代發展對舊的士類的淘汰……科舉制度的廢除,斷絕了詩書墨卷中人的出路,使之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所……新式知識分子則成了時代的驕子,他們尖銳地抨擊王朝秩序,又向社會傳播各種新的觀念意識……他們成為20世紀士類的主流。——摘編自陳旭麓等《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分析“新的士類”在近代中國社會出現的原因。〖答案〗(1)時期基準特征解釋說明西周、春秋②西周時期實行宗法分封制,統治者通過層層分封鞏固統治,形成世卿世祿制,成為西周、春秋時期的基本制度戰國③戰國時期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壞,百家爭鳴,各國紛紛變法圖強,禮賢下士,士階層崛起并受到重用,促進了社會轉型兩漢郎吏社會
魏晉南北朝①魏晉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逐漸控制了人才選拔權,形成門閥士族壟斷政治局面唐以后④隋朝時期實行科舉制,通過考試選拔人才,擴大了用人范圍,這一制度在唐宋時期完善,成為此后直至清末選拔官吏的基本制度,影響深遠(2)影響:新型士人群體提倡復興儒學,促進了理學的形成;士大夫與君主共同治理國家的理念,推動了文治局面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君主專制;新型士人群體提倡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體現了知識分子的責任意識。(3)原因: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的民族危機不斷加深;西方的思想文化進一步傳播,傳統文化被反思與質疑;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清政府實行“新政”,廢除科舉制、設立新式學堂,推行學堂選官、留學畢業生選官制度。〖解析〗【小問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西周至唐朝(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周時期實行宗法分封制,統治者通過層層分封鞏固統治,形成世卿世祿制,成為西周、春秋時期的基本制度,因此西周、春秋時期屬于封建社會;戰國時期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壞,百家爭鳴,各國紛紛變法圖強,禮賢下士,士階層崛起并受到重用,促進了社會轉型,因此戰國時期屬于游士社會;魏晉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逐漸控制了人才選拔權,形成門閥士族壟斷政治局面,因此魏晉時期屬于門第社會;隋朝時期實行科舉制,通過考試選拔人才,擴大了用人范圍,這一制度在唐宋時期完善,成為此后直至清末選拔官吏的基本制度,影響深遠,因此唐以后屬于科舉社會。【小問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唐宋時期(中國)。據材料“儒學復興旗幟的高揚,為學術思想的整合提供了契機”和所學可知,新型士人群體提倡復興儒學,促進了理學的形成;據材料“ 士大夫與君主‘共治’‘共政’的理念與政治格局”和所學可知,士大夫與君主共同治理國家的理念,推動了文治局面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君主專制;據材料“卻都以‘興起斯文為己任’,都具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與膽魄”和所學可知,新型士人群體提倡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體現了知識分子的責任意識。【小問3】本題是原因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中國)。據材料時間信息和所學可得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的民族危機不斷加深;據材料“他們尖銳地掊擊王朝秩序,又向社會傳播各種新的觀念意識”和所學可得出,西方的思想文化進一步傳播,傳統文化被反思與質疑;據所學可得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據材料“科舉制度的廢除”和所學可得出,清政府實行“新政”,廢除科舉制、設立新式學堂,推行學堂選官、留學畢業生選官制度。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世紀早期,教會認為黑暗是撒旦在地球上的邪惡領地,魔鬼擁抱黑夜,與基督的王國為敵。歐洲城市普遍實行宵禁,行會禁止工匠開夜工。從近代開始,人們對黑夜有了新認識。基督教文化認為黑夜不再僅僅是惡的象征,也是一條通往神靈的路徑。16世紀,賭博、跳舞等晚間娛樂活動已是宮廷貴族日常生活。17世紀中后期,城市普通市民也開始享受夜晚生活。進入19世紀,夜生活的時尚潮流已勢不可擋。巴黎最有特色的夜生活在拱廊,夜晚的拱廊遍布汽燈,燈火輝煌,是巴黎最大的購物場所。劇院、俱樂部、音樂廳、賭場、酒館是夜生活的主要場所,數量迅猛增長,甚至24小時開放。一些城市不再夜晚關閉城門,夜生活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社交生活。——據俞金堯《資本擴張與近代歐洲的黑夜史》整理(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近代歐洲市民夜間生活的變化趨勢,并分析其變化的主要原因。材料二歐洲人對夜晚態度的變化也帶來了夜間勞動的普遍化,有學者估算,1800年時,倫敦人的睡眠時間平均只有6.5個小時。經過勞工與雇主的反復博弈,到1919年,歐美大多數國家基本實現了8小時工作制。但一種新的勞動制度——夜班工作制,逐漸推廣開來。采用8小時工作制的行業和企業,無一例外地采用了兩班制或三班制勞動,把整個夜晚都納入勞動時間,夜間勞動從此成了勞動制度的組成部分。……近代以來的世界歷史表明,資本主義起先是從空間上不斷向外擴張,隨后又逐漸地從時間上侵蝕黑夜。夜生活是資本的杰作,而夜班生產是資本對黑夜的占領。——摘編自俞金堯《資本擴張與近代歐洲的黑夜史》(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史實評析“夜生活是資本的杰作,而夜班生產是資本對黑夜的占領”。〖答案〗(1)趨勢:管控限制逐漸打破;規模不斷擴大;大眾化、世俗化、多樣化;商業色彩日益濃厚。原因:觀念的變化;工業革命推動;城市化發展。(2)資本主義經濟的全球擴張與發展帶來的夜生活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但資本的擴張性又加劇了對工人階級的剝削。
〖解析〗小問1】本題是對比、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中世紀至19世紀。趨勢:依據材料“歐洲城市普遍實行宵禁,行會禁止工匠開夜工”“16世紀……城市普通市民也開始享受夜晚生活。”可知,管控限制逐漸打破;依據材料“16世紀,賭博、跳舞等晚間娛樂活動已是宮廷貴族日常生活。17世紀中后期,城市普通市民也開始享受夜晚生活。進入19世紀,夜生活的時尚潮流已勢不可擋”可知,規模不斷擴大;依據材料“一些城市不再夜晚關閉城門,夜生活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社交生活”“巴黎最有特色的夜生活在拱廊……劇院、俱樂部、音樂廳、賭場、酒館是夜生活的主要場所。”可知,大眾化、世俗化、多樣化;依據材料“夜晚的拱廊遍布汽燈,燈火輝煌,是巴黎最大的購物場所。劇院、俱樂部、音樂廳、賭場、酒館是夜生活的主要場所”可知,商業色彩日益濃厚。原因:依據材料“歐洲城市普遍實行宵禁,行會禁止工匠開夜工。從近代開始,人們對黑夜有了新認識。基督教文化認為黑夜不再僅僅是惡的象征,也是一條通往神靈的路徑”可知,觀念的變化;依據材料“進入19世紀,夜生活的時尚潮流已勢不可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國家的基礎設施和城市化建設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也為歐洲市民的夜生活變化帶來了便利。【小問2】本題是歷史現象闡釋題。時空是1800——1919年。依據材料信息并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家合同補充協議
- 商品房預訂協議合同
- 商場租擺花卉合同協議
- 商務合同終止協議書范本
- 畢業簽合同影響三方協議
- 電機和變頻器采購合同
- 商場招標合同協議
- 樓道維護協議書范本
- 商品房買賣協議貸款合同
- 商家回收手機合同協議
- 2022全國高考真題化學匯編:專題 烴 鹵代烴
- GB/T 25742.4-2022機器狀態監測與診斷數據處理、通信與表示第4部分:表示
- 特殊感染手術的配合與術后處理
- 蕭紅《呼蘭河傳》課件
- 腦血管病介入診療并發癥及其處理課件
- 機動車駕駛人考試場地及其設施設置規范
- 大學生三生教育主題班會
- 2023年宜昌市中醫醫院醫護人員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內部控制建設課件
- 水塘排水、清淤質量檢驗記錄表
- 上海龍之夢麗晶大酒店客房預訂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