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測試卷實驗班_第1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測試卷實驗班_第2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測試卷實驗班_第3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測試卷實驗班_第4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測試卷實驗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共同責任》測試卷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遇到雷雨天氣如何避險?(

)A.孤立的大樹下,巖石或建筑物下多雨B.廣告牌下C.手中不要拿任何金屬物體D.電線桿下2.減少秸稈焚燒,是為了減少(

)。A.空氣污染B.噪音污染C.浪費糧食3.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

)。A.變冷B.突變C.變暖4.防震減災,需加強科學研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發達國家發生地震的頻率已經很低B.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地震給人類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經很低C.發展中國家地震多發,其造成的損失也遠遠高于發達國家D.地震監測預警系統的建立,能夠提高對地震的快速反應能力,對災情有“縮小”作用5.地球上正以驚人的速度減少的,不包括(

)。A.森林B.湖泊C.濕地D.溫室氣體6.世界環境日為每年幾月幾日?(

)。A.5月6日B.3月21日C.12月1日D.6月5日二.填空題(共6題,共20分)1.人類居住的地球,約71%的面積被海水覆蓋。(

)僅占地球表面積的29%。2.在茫茫宇宙中,有一個孕育(

)的(

)星球,那就是我們可愛的家園——(

)。3.旱災、臺風、洪澇、地震等是我國主要的(

)。4.(

)是我們唯一的家園,暴增的垃圾正在擠占我們寶貴的(

)。5.在宇宙中,有一顆生命的藍色星球,是我們可愛的家園(

)。6.人類居住的地球,約71%的面積被(

)覆蓋。(

)僅占地球表面的29%,但卻是人類生息繁衍的地方。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在重大災害面前,全國人民做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2.防災減災工程可以杜絕自然災害的發生。(

)3.保護地球是政府和環保部門的事。(

)4.破壞森林,使森林無法涵養水源和保持水土,造成洪澇災害和山體滑坡。(

)5.為了保護自然,我們把收來的廢物倒進河水里。(

)6.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四.連線題(共1題,共4分)1.將下列現象與其引發的環境問題對應連起來。燃煤電廠正在排放廢氣海洋上大面積的石油泄漏

資源短缺石油、天然氣過度開采

環境污染島嶼正遭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脅

生態破壞五.簡答題(共6題,共51分)1.我國主要的自然災害有哪些?自然災害會帶來哪些影響?2.近百年來,隨著人口的增長和人類需求的增加,地球出現了哪些問題?3.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的環境出現了哪些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4.掌握防災避險的知識,可以防止或減輕自然災害帶給我們的傷害,說一說你所知道的防災避險的常識。5.我的發現:你知道科學技術也會給人類帶來煩惱嗎?把你的發現寫下來。例子:農藥在除蟲滅草的同時,也會對土壤、水、農作物造成污染。①(

)。②(

)。6.請你說說什么是不屈不撓、團結互助的抗災精神?六.材料題(共1題,共9分)1.2020年春節是一個難忘的春節,也是我們最長的寒假。一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戰斗,從一月份全國人民開始打響了,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全國人民人人都是戰斗員。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回答下列問題:(1)你所在的家鄉在哪個省哪個市或縣?你關注家鄉的疫情報告了嗎?(2)在抗擊疫情戰爭中,你是如何為抗擊疫情作貢獻的?(3)寫兩條抗擊疫情的宣傳標語。七.綜合題(共2題,共14分)1.你有避險意識嗎?仔細閱讀下面的圖片與文字,你覺得哪些做法是正確的?哪些做法是錯誤的?說法正確的在括號里畫上“√”。(

)雷電交加時,在大樹下避雨。(

)山區山洪、泥石流的高發期,在山區露營時,選擇在山谷扎營。(

)當地震發生時,如果條件允許,及時、有序地撒到安全空曠的地帶;如果不能及時撤離,暫時躲在小房間的墻角,護住頭部。(

)當泥石流發生時,向垂直于泥石流動方向的山坡上跑。2.拉夫運河位于美國紐約州,靠近尼加拉大瀑布,是一個世紀前為修建水電站挖成的一條運河,20世紀40年代干涸被廢棄。1942年,美國一家電化學公司購買了這條大約1000米長的廢棄運河,當作垃圾倉庫來傾倒大量工業廢棄物,持續了11年。1953年,這條充滿各種有毒廢棄物的運河被公司填埋覆蓋好后轉贈給當地的教育機構。此后,紐約市政府在這片土地上陸續開發了房地產,蓋起了大量的住宅和一所學校。從1977年開始,這里的居民不斷發生各種怪病,孕婦流產、兒童夭折、嬰兒畸形、癲痛、直腸出血等病癥也頻頻發生。1987年,這里的地面開始滲出含有多種有毒物質的黑色液體。(1)根據文字材料,說說拉夫運河事件反映了哪方面的環境問題。(2)該事件中傾倒有毒廢棄物有哪些危害?(3)仿照教材中“水俁病”的案例,畫出拉夫運河事件的關系圖。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C2.A3.C4.D5.D6.D二.填空題1.陸地2.生命;藍色;地球3.自然災害4.地球;空間5.地球6.海洋;陸地三.判斷題1.√2.×3.×4.√5.×6.√四.連線題1.如圖:五.簡答題1.(1)主要的自然災害有:旱災、臺鳳、洪澇、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蟲害等。(2)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自然災害不僅會造成資源破壞、直接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還會帶來各種間接損失,甚至可能會影響社會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2.生物賴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濕地等正以驚人的速度減少;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因過度開采而面臨枯竭;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地球出現了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問題。3.近百年來,隨著人口的增長和人類需求的增加,地球越來越不堪重負,生物賴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濕地等正以驚人的速度減少;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因過度開采而面臨枯竭;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地球出現了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4.雷電交加時,不要躲在大樹底下;地震時躲在較小的房間或堅固的桌凳底下等。5.空調在讓我們感到舒適的同時,也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效應汽車在滿足我們交通出行的同時,也產生了環境問題。6.在自然災害面前,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自強不息的壯舉,就是不屈不撓、團結互助的抗災精神,這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我們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力量。六.材料題1.(1)我的家鄉在湖北省武漢市。疫情被確定為高風險。(言之有理即可)(2)響應政府號召,我堅持居家隔離。支持爸媽到社區值班值守,我在家自覺上網課,認真做筆記,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同時堅持課間鍛煉,多喝水,提高自己的免疫力,自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3)我宅家,我驕傲,我為國家省口罩。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七.綜合題1.(√)當地震發生時,如果條件允許,及時、有序地撒到安全空曠的地帶;如果不能及時撤離,暫時躲在小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