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抽樣調查(森林調查課件)_第1頁
森林抽樣調查(森林調查課件)_第2頁
森林抽樣調查(森林調查課件)_第3頁
森林抽樣調查(森林調查課件)_第4頁
森林抽樣調查(森林調查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40506總體與總體單元樣本與樣本單元抽樣比目

錄010203森林抽樣調查隨機抽樣系統抽樣01森林抽樣調查森林抽樣調查森林抽樣調查概念在調查總體中,按照要求的調查精度,從總體中抽取一定數量的單元組成樣本,通過對樣本的量測和調查,進而推算調查總體的方法。

例如:要調查速生桉林里1000株桉樹總蓄積量,可從1000株桉樹中抽取100株進行調查,按100株調查結果乘以10推算總蓄積量02隨機抽樣隨機抽樣隨機抽樣概念

1.在以林木為單元的森林總體中,對每株林木先編號,后按序號隨機抽取樣本的方法隨機抽樣隨機抽樣概念

2.在以面積為單元的森林總體中,用網點膜片覆蓋到總體境界圖上,在總體范圍內隨機抽取樣點的方法03系統抽樣系統抽樣系統抽樣概念從含有N個單元的有限總體中,隨機地確定起點以后,按照嚴格的,預先規定的間隔或圖示來抽取樣本單元組成樣本,用以估計總體的方法廣西一類調查4948個樣地,按8×6公里布設系統抽樣廣西沙塘林場287個樣地,按200×200米布設04總體與單體單元總體與單體單元總體按照研究目的所確定的調查對象和全體稱為總體。

例如要調查沙塘林場森林資源狀況,那沙塘林場全部林木就是總體總體與總體單元總體單元構成總體的每一個基本單位稱為總體單元總體單元可以是單株樹木,也可以是單位面積上的所有樹木。例如,沙塘林場總體面積為17640畝,調查其林木總蓄積,可以規定以1畝面積上的全部林木作為單元。

那么總體單元數N為:17640個

即沙塘林場包含17640個正方形總體單元05樣本與樣本單元樣本與樣本單元總體中抽取調查測定的部分單元的全體稱為樣本樣本中的每一個單元稱為樣本單元例如從沙塘林場17640個總體單元中抽取287個進行調查,那么全部287個單元稱為樣本。這287個單元中的每一個單元稱為樣本單元06抽樣比010203計算樣本單元數小結布點目

錄01計算樣本單元數計算樣本單元數確定可靠性指標t計算變動系數c確定相對誤差限E計算樣本單元數n確定可靠性指標t可靠性%5068.880909595.499可靠性指標t0.671.001.281.641.962.002.58森林抽樣調查可靠性要求達到95%以上,根據可靠性95%查標準正態概率積分表,得t=1.96計算變動系數c通過調查、搜集,獲得沙塘林場前期各樣地每畝蓄積量數據,根據以下公式計算變動系數式中:S——標準差;——樣本平均數;11.71.918.718.915.41.21.747.35.49.32.85.83.56.553.54.31.23.813.715.63.44.310.41.98.74.615.611.48.86.88.67.32.42.815.61.22.123.63.626.613.71.25.510.514.68.42.15.27.210.310.520.613.59.71.513.47.81.91.71.9313.72.12.31.231.97.31確定相對誤差限E根據國家森林資源連續清查技術規定(2014),蓄積量調查精度要求達到90%,所以調查的允許相對誤差限為

:計算樣本單元數n采用重復抽樣公式計算樣地數量:為了保證系統抽樣調查的精度,需增加10%的安全系數,因此:02布點布點:將樣本單元數布設在地形圖上的工作布點計算樣地實地間距計算樣地圖上間距制作樣地分布圖計算樣地實地間距之前我們根據GIS軟件法求出沙塘林場總面積11764666平方米,并計算出樣本單元數為284個,按以下公式計算樣地實地間距式中:L——樣地實地間距;A——總體面積,單位m2n——樣本單元數;為方便在地形圖上布設樣地,樣地實地間距取整數200米計算樣地圖上間距樣地通常布設在1比1萬地形圖上,按下列公式計算樣地圖上間距式中:L——樣地實地間距;m——地形圖比例尺分母;制作樣地分布圖準備樣地電子表數據在ArcMap軟件中加載樣地電子表數據用ArcMap軟件制作樣地分布圖

利用GIS軟件,在地形圖上按照2cm×2cm進行公里網加密布點并進行樣地編號GIS軟件制圖制作樣地分布圖準備樣地電子表數據制作樣地分布圖在ArcMap軟件中加載并顯示樣地x、y數據制作樣地分布圖用ArcMap軟件制作樣地分布圖03小結010204確定總體境界求算總體面積確定樣地的大小目

錄03確定樣地形狀01確定總體境界廣西國有沙塘林場確定總體境界準備調查用的地形圖準備調查用的林相圖準備調查用的森林分布圖以沙塘林場為例:可通過林場森林資源檔案管理室獲取以下圖面材料確定總體境界地形圖確定總體境界林相圖確定總體境界森林分布圖02求算總體面積求算總體面積A方格法BC電子求積儀法GIS軟件法求算總體面積1.方格法毫米方格數657個面積65700平方米比例尺1:10000求算總體面積2.電子求積儀法求算總體面積3.GIS軟件法03確定樣地形狀確定樣地的形狀正方形樣地矩形樣地圓形樣地確定樣地的形狀正方形樣地優點:邊界測設容易,埋設固定標志容易,邊界木較少確定樣地的形狀矩形樣地優點:邊界埋設固定標志容易缺點:面積相同時,周界最長,邊界木最多。確定樣地的形狀圓形樣地優點:設置簡單,面積相同時,周界最短,邊界木最少。缺點:邊界難以埋設固定標志,難以檢查、復查04確定樣地的大小確定樣地的大小A樣地面積不宜過大,面積大,增加人力和成本的消耗BC樣地面積不宜過小,面積小,樣地估計精度低樣地最適合面積為600~800平方米確定樣地的大小我國森林資源連續清查樣地面積為666.7平方米(1畝),邊長25.82米的正方形05小結010203閉合導線法對角線法小結目

錄樣地測設樣地測設樣地測設是指在實地測定樣地邊角并埋設固定標志的工作。樣地測設的方法有羅盤儀閉合導線法、對角線法兩種閉合導線法對角線法01閉合導線法閉合導線法閉合導線法操作步驟1.確定樣地形狀為正方形,面積為1畝,在樣地定位已確定并埋設角樁的西南角d點架設羅盤儀,按方位角0°,水平距25.82米確定a點;按方位角90°,水平距25.82米確定c點2.將羅盤儀移到a點,按方位角90°,水平距25.82米確定b點3.測量bc長度,相對閉合差不能超過1/200,

即|bc長度-25.82|≤0.51米閉合導線法閉合導線法操作步驟4.若閉合差大于規定的0.51米,必須重復上述1、2、3工作,重新確定四個角點并測量邊界長度,計算樣地閉合差,直到閉合差小于0.51米為止。5.若閉合差小于規定的0.51米,則在其它三個角點上各埋入一長為20cm的硬塑料管角樁,外露10cm。02對角線法對角線法對角線法操作步驟1.以樣地定位時確定的位置為中心架設羅盤儀,往0°,90°,180°,270°四個方向分別用皮尺量取水平距18.26米確定方形樣地四個角點,在四角點上各埋入一長為20cm的硬塑料管,外露10cm,稱角樁。對角線法2.用皮尺分別準確量測方形樣地四條邊長度,記錄于樣地周界測量記錄表內。每條邊的標準長度應為25.82米,相對閉合差不能超過1/200,既|四條邊條之和-25.82×4|≤0.51米。3.若|四條邊條之和-25.82×4|>0.51米。則周界測量閉合差大于規定的標準,必須重復上述1、2工作,重新確定四個角點并測量邊界長度,計算樣地閉合差,直到閉合差小于0.51米為止。對角線法4.在四個角樁處按正北、正東、正南和正西處分別挖一“L”形直角坑槽,坑槽規格為:外直角邊長80cm、內直角邊長40cm、寬40cm、深50cm,坑槽內直角兩邊與樣地邊線平等,內角與角樁重疊,坑槽挖好后,將角樁按原位置移入坑槽內,打入實土10cm,外露10cm,外露部分用松土覆蓋。5.繪制樣地位置圖,根據樣地中心樁與角樁的方位角、水平距按比例繪制樣地位置圖。03小結010203羅盤儀引點定位RTK導航定位小結目

錄一、樣地定位確定圖上樣點實地位置的工作。01羅盤儀引點定位羅盤儀引點定位

1、從地形圖上樣點附近找一個明顯的地物標(如明顯山頭,國家三角點,水準點,河流或道路交叉點及明顯轉彎處,獨立建筑物等),例如我們要確定地形圖上197號樣地的實地位置,可以在其右側找道路拐角做參照地物標。為了便于今后復查,引點位置應埋設木樁,規格為小頭去皮直徑6—8厘米、長80厘米,并在木樁上部面向引線走向書寫“引—197”號。不便埋樁的巖石等地則用油漆標明中心位置,在附近書寫“引—197”號。羅盤儀引點定位2、在地形圖上量出道路拐角至樣點的水平距離0.6cm和坐標方位角280°3、根據1:10000地形圖比例尺將圖上的水平距離換算成實地水平距離60米,根據羅差值將圖上坐標方位角修正為實測的磁方位角281°羅盤儀引點定位

4、在道路拐角上架設羅盤儀,羅盤儀定281°方向、通過直線定線皮尺分段量測60米水平距引點確定樣點中心位置并埋設樣地中心樁,樣地中心樁規格為6×6×60cm鋼筋水泥標樁或直徑為5cm的硬塑料管,標樁外露5~10cm。為了確保中心樁以后的復位,常在其周圍10米范圍,選擇定位物如樹木、巖石等,分別測定中心樁與定位物之間的方位角、水平距,并記錄于樣地位置圖下方表格內。羅盤儀引點定位5、為便于后期復位,應在中心樁下坡1m處挖一定位土坑,其規格為50×50×50cm,挖坑槽的泥土要拋至下坡,以免泥土被雨水沖回坑槽。6、填寫樣地引線測量記錄表7、繪制樣地引點定位圖、02RTK導航定位RTK導航定位

RTK(Real-timekinematic),載波相位差分技術,是實時處理兩個測量站載波相位觀測量的差分方法,將基準站采集的載波相位發給用戶接收機,進行求差解算坐標,能夠在野外實時得到厘米級定位精度03小結0102樣地復位樣地調查目

錄01樣地復位樣地復位運行導航軟件建立航點建立導航樣地復位

樣地復位:是指森林抽樣調查固定樣地復查定位,找到固定樣地中心樁、角樁,四條邊界,樣木標牌稱為完全復位。

一類調查每5年要進行一次復查定位樣地復位可采用手機GPS導航定位樣地復位運行導航軟件在有雙頻GPS的手機上安裝并點擊運行奧維互動地圖APP,選擇谷歌衛星混合地圖樣地復位建立航點1.點擊搜索菜單2.點擊輸入地址或平面坐標3.在搜索框中輸入樣點平面坐標,點擊搜索建立航點樣地復位建立導航1.點擊導航樣點進行導航設置2.完成直線導航和沿路導航建立樣地復位樣地復位1.根據導航頁面提示的方向、道路、距離尋找樣地2.當目標點和當前點重疊時,仔細搜索找到固定樣地中心樁、四個角樁、樣木標牌,即完成樣地復位。02樣地調查樣地調查A基本情況調查C每木檢尺調查D其它因子調查B樣地因子調查基本情況調查

主要調查樣地編號、形狀、大小、位置等情況填寫樣地調查記錄表樣地因子調查

主要調查樣地地況因子、林況因子、測樹因子填寫樣地因子調查記錄表每木檢尺調查

調查樣地范圍內實際胸徑≥5cm的所有喬木胸徑,中心樁到檢尺木的方位角、水平距等填寫每木檢尺記錄表繪制樣木位置示意圖其它因子調查

主要調查樹高、森林災害、植被、下木、天然更新等填寫相應調查記錄表03小結01020304質量職責檢查方式評定標準檢查內容目

錄01質量職責質量職責調查人員職責1.嚴格按照《廣西森林資源連續清查復查操作細則》的規定時行調查2.對自己調查的樣地負全部責任。經檢查發現有問題的,視情節輕重,嚴肅處理。3.實行質量跨期追究制,在下一次復查中如發現本次調查的質量問題,仍要追究該調查人員的責任。4.被抽中檢查的樣地,必須陪同檢查,并在“質量檢查表”中簽名確認檢查結果。在檢查中如有不同意見,被檢查人員可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復檢;未復檢前,本次檢查結果有效。02檢查方式檢查方式一、工組自檢各調查小組對每個樣地復查完畢后,要及時對樣地調查記錄表中項目和測樹因子逐項進行檢查。復查項目內容是否有缺漏;填寫是否正確;所帶的測量儀器、工具、地形圖、前期和本次復查的調查表格是否有遺失等。待全面檢查無遺漏后方可轉移。二、自治區林業局“連清辦”檢查整個外業進程中,自治區林業局“連清辦”匯同各地(市)質檢人員,按本《操作細則》規定,采用同樣調查方法對每一工組的調查質量進行抽查。每個縣要抽查外業復查固定樣點5%以上,復查任務在10個樣點以下的工組也要抽查一個以上。檢查方式三、國家林業局中南森林資源監測中心檢查為確?!秶疑仲Y源連續清查技術規定》及《補充規定》的正確實施,國家林業局中南森林資源監測中心檢查組,按部有關規定要求對廣西連續清查進行外業抽查,自治區“連清辦”和各地、縣、工組應積極配合。03檢查內容檢查內容一、重要項目1、樣地固定標志:主要有固定標樁、定位土坑、定位物、周界記號、胸高線、樣木標牌等,樣地固定標志要符合操作細則的要求。2、樣地位置:所有樣地均應繪制樣地位置圖。引線定位時引點定位誤差應小于50m,引線方位角誤差小于1°,引點至樣點的測量距離誤差<1%;用GPS直接定位時,縱橫坐標定位誤差不超過15m。3、每木檢尺株數:胸徑≥8cm的應檢尺株數不允許有誤差;<8cm的應檢尺株數,允許誤差為5%,最多不超過3株。4、胸徑測定:胸徑≥20cm的樹木,胸徑測量誤差<1.5%,測量誤差1.5%~3.0%的株數不能超過總株數的5%;胸徑<20cm的樹木,胸徑測量誤差<0.3cm,測量誤差0.3~0.5cm的株數不允許超過總株數的5%。5、地類的確定不應有錯。檢查內容二、次重要項目1、樣地周界測量閉合差應小于0.5%。如果因為周界測量超過誤差導致出現漏測木和多測木,應按重要項目中的每木檢尺株數要求進行評定。2、權屬、起源、林種、優勢樹種的確定不應有錯。3、植被類型、濕地類型、濕地保護等級、石漠化程度、沙化類型、沙化程度的確定不應有錯。4、森林群落結構、林層結構、樹種結構、自然度、森林健康等級、工程類別、森林類別、公益林事權等級、保護等級、商品林經營等級的確定不應有錯。5、樣地號、樣地類別、圖幅號、縱橫坐標、縣代碼及樣地所在市、縣、鄉、村填寫正確。檢查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