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及農藥的分類_第1頁
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及農藥的分類_第2頁
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及農藥的分類_第3頁
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及農藥的分類_第4頁
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及農藥的分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藥的毒力和藥效毒力:指藥劑本身對不同生物發生直接作用的性質和程度。一般是在相對嚴格控制的條件下,用精密測試方法,及采取標準化飼養的試蟲或菌種及雜草而給予藥劑的一個量度,作為評價或比較標準。藥效:指藥劑本身與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農藥劑型,寄主植物,防治靶標生物,使用方法和田間環境與藥劑作用效果都有密切的關系,所以,藥效是在田間條件下或接近田間的條件下結合生產實際進行的測試,對防治工作具有實用價值。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毒力與藥效的關系:毒力是藥效的基礎,一般說只有毒力才能有藥效,藥效是毒力在結合條件下的表現。但有毒力不一定有藥效,因而農藥在應用之前均要進行毒力與藥效測定,即室內毒力測定與田間藥效相結合,一個理想的藥劑應該是高效低毒,即對昆蟲毒力高,對人畜毒性低。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農藥毒力表示方法1、致死中量(LD50)2、致死中濃度(LC50)3、抑制中量(ED50)4、抑制中濃度(EC50)5、忍受極限中濃度(TLM)6、毒力指數=標準藥劑LD50/供測藥劑LD507、聯合毒力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藥劑毒力的測定A.劑量:嚴格講,劑量應該是生物個體或生物單位體重所接受的有效成分的量。B.反應:在一定劑量下,有害生物所表現出的中毒現象。C.劑量—反應曲線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1000255075反應程度%劑量對于同一有害生物種群來說,敏感數、較敏感數和不敏感數的分布近似于正態分布: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1000255075種群數量%劑量1、致死中量:殺死供試種群50%個體所需的劑量。2、致死中濃度:殺死供試種群50%個體所需的濃度。單位:mg/kg、mg/L、μg/head3、抑制中量:抑制50%病原菌孢子萌發或菌絲生長所需量。4、抑制中濃度:抑制50%病原菌孢子萌發或菌絲生長所需濃度。單位:mg/L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5、忍受極限中濃度:在一定條件下,一種農藥與某種魚接觸一定時間(24、48、96hr.)殺死50%的魚所需的濃度。

A(低毒):>1mg/LB(中毒):0.1~1mg/LC(高毒):<0.1mg/L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6、毒力指數

TI=(標準藥劑LD50/供測藥劑的LD50)×100幾種藥劑在不同時間及不同條件下分批進行實驗時,則每次都采用一個標準藥劑做對比,以其比值進行毒力比較。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差異性。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6、毒力指數

TI=(標準藥劑LD50/供測藥劑的LD50)×100幾種藥劑在不同時間及不同條件下分批進行實驗時,則每次都采用一個標準藥劑做對比,以其比值進行毒力比較。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差異性。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農藥的混用農藥合理的混用,可望產生增效作用、兼治作用、延緩有害生物產生抗藥性,降低對人畜的毒性,減少農藥使用量、降低環境和生態風險,以及省工、降低防治成本等。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7、農藥聯合毒力測定共毒系數法(孫云沛公式法、Sakai公式法,finney公式法)TI=(標準藥劑LD50÷供測藥劑LD50

)×100TTI=∑單劑的TI×有效成分的比例CTC=ATI/TTI×100當CTC大于或等于200時做為增效的標準。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7、農藥聯合毒力測定毒力指數(ToxicityIndex,TI)實際毒力指數(ActiveToxicityIndex,ATI)理論毒力指數(TheoreticalToxicityIndex,TTI)共毒系數(Co-ToxicityCoefficient,CTC)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計算題例如:氯氰菊酯:毒死蜱=1:4混合用來防治棉蚜;氯氰菊酯LD50=4μg/頭;毒死蜱LD50=0.8μg/頭;混合后的LD50=0.2μg/頭;求復配制劑的共毒系數并判斷是否增效。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農藥毒力測定的步驟1設計5~7個濃度(死亡率15%~85%),換算成濃度對數x;2按要求處理供試生物(3次重復);3一般24h調查死亡率;4將劑量轉換成對數值Y,死亡率轉化成機率值;5求毒力回歸方程:Y=a+bx,并計算LD50。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農藥的藥效1、殺蟲劑:死亡率、蟲口減退率、被害率(枯心率)等;2、殺菌劑:發病率、病情指數、防治效果等;3、除草劑:株防效、鮮重防效。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1、殺蟲劑的藥效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1、殺蟲劑的藥效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其基本根據是自然死亡率與被處理而產生的死亡率是完全獨立的。在死亡率5~20%范圍適用,低于5%時可不校正。蟲口減退率公式——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Ta——處理區防治后存活的個體數量;

Tb——處理區防治前存活的個體數量;

Ca——對照區防治后存活的個體數量;Cb——對照區防治前存活的個體數量。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1.某藥劑處理某種昆蟲對照區防治前為100頭,防治后為200頭;處理區防治前為100頭,防治后為20頭。計算防效2.某藥劑處理某種昆蟲對照區防治前為100頭,防治后為250頭;處理區防治前為100頭,防治后為120頭。計算防效2、殺菌劑藥效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如果施藥前沒有發病,則不調查基數,防治效果計算方法為:如果施藥前已經發病,則根據相對防效判斷:病級值的劃分標準,可根據病害種類、癥狀及為害特點靈活決定。如果已發病,且病指有明顯差異,應在施藥前和藥后調查病指。3、除草劑藥效農藥基礎—農藥的毒力和藥效除草劑藥效計算公式農藥基礎知識1、農藥的常見劑型水劑、乳油、水乳劑、可濕性粉劑、可溶性粉劑、顆粒劑、懸浮劑、干懸浮劑等。農藥基礎知識2、常見的施藥方法噴霧法、撒施法、潑澆法、灌根法、拌種法、熏蒸法農藥基礎知識3、農藥的三證農藥登記證產品標準證生產許可證農藥基礎知識4、標志帶的含義紅色:殺蟲劑綠色:除草劑

黑色:殺菌劑黃色:植物生長調節劑農藥基礎知識農藥分類按照“來源”分類無機農藥:由天然礦物原料加工制成的農藥。有機合成農藥:即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農藥。生物源農藥:是用天然動物、植物、微生物加工制造的,所含有效成分是天然有機化合物。農藥基礎—農藥的分類按“作用對象”分類殺蟲劑:防治有害昆蟲的化學物質。殺菌劑:防治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化學物質。除草劑:防除農田雜草的化學物質。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進或抑制作物生長發育的化學物質。殺螨劑:防治蛛形綱中有害種類的化學物質。殺線蟲劑:防治植物病原線蟲的化學物質。殺軟體動物劑:防治有害軟體動物的化學物質。殺鼠劑:防治害鼠的化學物質。農藥基礎—農藥的分類殺蟲劑按“作用方式”分類觸殺劑:藥劑通過體壁及氣門進入害蟲、害螨體內,使之中毒死亡的藥劑稱觸殺劑。胃毒劑:藥劑通過害蟲取食而進入消化系統,使之中毒死亡。內吸劑:藥劑被植物的莖、葉、根或種子吸收而進入植物體內,并在植物體內傳導擴散或產生更毒的代謝物,使取食植物的害蟲(螨)中毒死亡的藥劑稱內吸劑。熏蒸劑:藥劑能夠在常溫下氣化為有毒氣體,通過呼吸系統進入害蟲體內,使之中毒死亡的藥劑稱熏蒸劑。農藥基礎—農藥的分類殺蟲劑按“作用方式”分類拒食劑:藥劑被害蟲取食后,破壞害蟲正常生理功能,消除食欲,不能再取食,最后死于饑餓。引誘劑:藥劑以微量的氣態分子引誘昆蟲產生行為反應,將害蟲引于一處,聚而殲之。不育劑:藥劑進入害蟲體內后,可直接干擾或破壞害蟲的生殖系統,使性細胞不能形成或性細胞不能結合或受精卵和胚胎不能正常發育。昆蟲生長調節劑:藥劑阻礙害蟲的正常生理功能,阻止正常變態,形成沒有生命力或不能繁殖的畸形個體。農藥基礎—農藥的分類殺菌劑按“作用方式”分類保護劑:在植物發病前,將藥劑均勻噴灑在植物體表,以預防病原微生物入侵與傳播,這類殺菌劑稱保護劑。治療劑:在植物發病后施用,以抑制病菌的生長或致病過程,使植物病害停止發展或使植株恢復健康的一類殺菌劑稱治療劑。免疫劑:植物發病前或發病后對植物施用藥劑使其對植物或病菌發生作用而改變病原菌的致病過程,從而達到減輕或消除病害的藥劑。農藥基礎—農藥的分類除草劑按“作用方式”分類選擇性除草劑:能殺死某些雜草而不傷害作物的一類除草劑。滅生性除草劑:能殺死絕大多數綠色植物,對植物缺乏選擇性或選擇性小的一類除草劑。農藥基礎—農藥的分類殺蟲劑按“化學結構”分類有機磷類:敵百蟲、敵敵畏、樂果、辛硫磷、乙酰甲胺磷等。氨基甲酸酯類:抗蚜威、克百威、滅多威等。擬除蟲菊酯類:甲氰菊酯、氯氰菊酯、聯苯菊酯、溴氰菊酯等。沙蠶毒素類:殺蟲雙、殺蟲單。新煙堿類:吡蟲啉、啶蟲脒等。昆蟲生長調節類:虱螨脲、蟲酰肼。生物源類:阿維菌素、蘇云金桿菌。農藥基礎—農藥的分類殺蟲劑按“化學結構”分類有機氯類:有機磷類:敵百蟲、敵敵畏、樂果、辛硫磷、乙酰甲胺磷等。氨基甲酸酯類:抗蚜威、克百威、滅多威等。擬除蟲菊酯類:甲氰菊酯、氯氰菊酯、聯苯菊酯、溴氰菊酯等。沙蠶毒素類:殺蟲雙、殺蟲單。新煙堿類:吡蟲啉、啶蟲脒等。昆蟲生長調節類:虱螨脲、蟲酰肼。生物源類:阿維菌素、蘇云金桿菌。農藥基礎—農藥的分類殺菌劑按“化學結構”分類有機磷類:敵瘟靈、異稻瘟凈、甲基立枯靈。氨基甲酸酯類:乙霉威、霜霉威、硫菌威等。抗生素類:春雷霉素、寧南霉素、多抗菌素、梧寧霉素等。酰胺類:甲磺菌胺、環氟菌胺、吡噻菌胺。二羧酰亞胺類:乙菌利、異菌脲等。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嘧菌酯、醚菌酯、烯肟菌酯。三唑、咪唑、惡唑、噻唑類:烯唑醇、己唑醇、腈菌唑、惡霉靈、噻唑菌胺。吡咯、吡啶、嘧啶類:咯菌腈、嘧霉胺、氟啶胺。農藥基礎—農藥的分類除草劑按“化學結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