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簡介李大釗_第1頁
歷史人物簡介李大釗_第2頁
歷史人物簡介李大釗_第3頁
歷史人物簡介李大釗_第4頁
歷史人物簡介李大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史說新語陳獨秀與李大釗introductiontohistoricalrevolutionfiguresintroductiontohistoricalrevolutionfiguresintroductiontohistorical宣講人:某某某時間:20XX.XX陳獨秀陳獨秀(1879-1942),原名慶同、官名乾生、字仲甫、號實庵,安徽省懷寧縣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和旗幟,中國文化啟蒙運動的先驅,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行者,中國共產創始人,中共早期最高。簡介事記1942籌建共產黨1920187917歲中秀才1896

1898戊戌變法創“岳王會”19051911辛亥革命創《新青年》19151917任北大文科學長1919五四運動

1921當選中央局書記大革命失敗1927創《每周評論》1918相交胡適:兩個反對的朋友魯迅:最具價值的作者毛澤東:崇拜者變至陌路人李大釗:不打不相識高曉嵐(1876-1930)包辦婚姻高曉嵐身世:安徽六安霍邱臨淮鄉人年齡:比陳獨秀大2歲作派:典型的封建女子婚后:育有三子一女陳延年、陳喬年、陳松年(子)陳玉瑩(女)陳獨秀大女兒陳玉瑩兩情相悅高君曼身世:高曉嵐同父異母的妹妹年齡:比陳獨秀小8歲作派:畢業于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摩登女子,支持陳獨秀的事業婚后:育有一子一女陳鶴年(子),陳子瑩(女)一拍即合施芝英身世:畢業于上海醫科大學,年輕貌美的女醫生一枚年齡:比陳獨秀小22歲性格:溫柔體貼,善解人意隱婚同居:14個月陳獨秀和潘蘭珍相濡以沫潘蘭珍結識陳獨秀:下班途中偶遇陳獨秀因胃病昏倒于路邊年齡:比陳獨秀小29歲性格:心地善良,與陳獨秀互為知音陳入獄亦不離不棄婚姻:由鄰居做媒與陳獨秀結婚,共同生活十余年,無子嗣潘蘭珍報人陳獨秀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中共上海發起組成立前《國民日日報》《安徽俗話報》《甲寅雜志》《新青年》《每周評論》第二階段為中共上海發起組成立到大革命失敗期間《共產》、《勞動界》、《向導》、《新青年》季刊和《前鋒》第三階段為大革命失敗后《無產者》、《火花》和《熱潮》新青年類型:綜合性的文化月刊創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創刊。1917年初遷往北京,1920年2月又遷回上海1921年2月受法租界迫害遷往廣州。更名: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號改名為《新青年》。意義:《新青年》的出現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開始。是五四時期最著名的“輿論陣地”。新青年陳獨秀發表創刊詞《敬告青年》,對青年提出六點要求:自由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新青年歷史背景和指導思想陳獨秀從四個方面領導《新青年》發展:(一)制定刊物宗旨和不同階段的辦刊方針(二)提出開展思想文化斗爭的原則(三)組織和編者、作者和讀者隊伍(四)決定《新青年》的出版發行主持7年100多篇一次入獄兩次被抄家李大釗(李大釗字守常,河北樂亭人)1889年—1927年,父母早亡,祖父撫養親上加親,“姐姐”變妻子恩愛夫妻,相互扶持患難見真情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的創始人之一,“新聞事業是一種活的社會事業”簡介1907考入北洋法政辛亥革命1911籌建共產黨1920犧牲1927創辦《每周評論》19181889回國新文化運動1916

1913《言治》《甲寅》

留日

1917北大任教加入《新青年》十月革命勝利

1919五四運動

1926“三一八”慘案9歲結婚

1898事記李大釗和章士釗和《甲寅》李大釗對章士釗仰慕已久由于章士釗的推薦,李大釗才得以擔任北大圖書館館長政治思想上,李大釗受章士釗影響很大李大釗被捕后,章士釗竭力營救章士釗,字行嚴,1881年生。22歲時,擔任進步刊物《蘇報》主筆,24歲時流亡日本,成為孫中山、黃興的策士。1914年,章士釗在東京創刊《甲寅》雜志?!都滓冯s志是中國近代史上影響極大的政論刊物,是《新民叢報》之后、《新青年》之前影響最大的雜志。李大釗和陳獨秀——“不打不相識”兩人曾因《國情》一文有過爭論。陳獨秀在《甲寅》發表《愛國心與自覺心》——“海外之師至,吾民必且有垂涕而迎之者矣?!薄詾椴恢獝蹏?,寧復為人,何物狂徒,放為是論,李大釗在《甲寅》發表《厭世心與自覺心》——“厭世之辭,嫌其太多;自覺之義,嫌其太少”“有國若此,深思摯愛之士,茍一自反,要無不情智俱窮,不為屈子之懷沙自沉,則為老子之騎牛而逝,所由起也?!薄安淮虿幌嘧R”因共同參與《甲寅》編輯而認識攜手創辦《新青年》《每周評論》“南陳北李”籌建中國共產新文化運動的先驅17歲永平府中學讀書:在這個新式學堂里,他開始接觸新學,開闊了眼界。辛亥革命,受革命英雄的氣概影響1912年6月寫下了《隱憂篇》、《大哀篇》等文章,揭露了在所謂共和體制下民權的喪失,人民的苦難。1914年11月,李大釗發表《國情》一文,堅定的革命民主主義思想。1914年,李大釗在東京發起組織了“神州學社”,進行反袁活動。1916年,李大釗主編《民彝雜志》,并發表了《民彝與政治》一文,猛烈地抨擊了封建專制制度7月,李大釗應湯化龍之約,到北京辦報。在《晨鐘報》上,李大釗發表很多文章,揭露北洋閥的反動統治,抨擊封建文化及道德倫理。1916年6月,竊國大盜袁世凱在全國一片反對聲中死去。但是,封建專制主義思想并未從人們頭腦中消除。當時,以陳獨秀為代表的一批激進的革命民主主義者發起了新文化運動。李大釗也是這一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對于我國思想界的消沉,“非大聲疾呼以揚布自我解放之說,不足以挽積重難返之勢?!敝袊钤绲鸟R克思主義者

1917年11月,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1918年7月,李大釗寫下《法俄革命之比較觀》一文,比較了俄國革命和法國18世紀大革命的不同,指出俄國革命“是立于社會主義之上革命,是社會的革命而并著世界的革命”

1918年11月,李大釗在北京群眾慶祝歐戰勝利大會上發表題為《庶民的勝利》的演說,接著又寫下了《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一文,發表在《新青年》上。

1918年12月,李大釗同陳獨秀發起創辦了《每周評論》。它是《新青年》的姊妹刊。不僅繼承了反封建的傳統,還一改《新青年》不談政治的態度,把新文化運動同政治運動結合起來。在《每周評論》上,李大釗發表不少文章,進一步宣傳和介紹了馬克思主義。1918年7月,李大釗寫下《法俄革命之比較觀》一文,他認識到,只有俄國革命才代表了世界革命的方向。這是中國知識界肯定十月革命最早的文章,它體現了李大釗開始由一個激進的革命民主主義者向馬克思主義者轉變?!拔崛藢τ诙砹_斯今日之事變,惟有翹首以迎其世界新文明之曙光,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羅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適應此世界的新潮流?!薄叭ひ话恕睉K案和李大釗之死

1926年“三一八”慘案發生后,遭到段祺瑞政府的通緝,遂避入蘇聯駐北京大使館兵營,繼續堅持斗爭。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派軍警搜查蘇聯大使館,李大釗等60余人被捕。

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等20名國民黨人員被以“和蘇俄里通外國”為罪名絞刑處決,時年38歲。馬克思主義宣傳陣地《新青年》“五四”時期著名的“四大副刊”之一《晨報副刊》新聞事業的起點《言治》民國初期政論性期刊《甲寅》在"名著"欄刊登《共產黨宣言》節譯《每周評論》引導進步青年團體及其刊物團結戰斗《少年中國》留日學生總會的機關刊物《民彝》北平民眾輿論的一塊重要陣地《晨鐘報》辦報業績與新聞傳播思想倡行“知識、誠篤、勇氣”兼備的政論家素質倡行“察其變,搜其實,會其通”的辦報三個要義宣傳馬克思主義“新聞事業是一種‘活的社會事業’,而社會是復雜的,要想把這不斷的、發生的、多方面的社會現象描寫出來,加以批評或指導,非有相當的學問和知識不可”史說新語陳獨秀與李大釗introductiontohistoricalrevolutionfiguresintroductiontohistoricalrevolutionfiguresintroductiontohistorical演示完畢感謝您的觀看唐太宗·人物生平介紹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家、事家、詩人TOP-PPT20XX.X.X開創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唐太宗開創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唐太宗01人物簡介02為政舉措03主要作品04歷史評價開創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唐太宗PART01人物簡介ENTERTHETRANSLATIONOFTHEDIRECTORYHERE開創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唐太宗1、人物簡介唐太宗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家、事家、詩人。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后晉封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李世民為帝之后,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開創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唐太宗PART02為政舉措ENTERTHETRANSLATIONOFTHEDIRECTORYHERE開創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唐太宗2、為政舉措政治舉措任用人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問出身,初期延攬房玄齡、杜如晦,后期任用長孫無忌、楊師道、褚遂良等,皆為忠直廉潔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為一代名將。從諫如流李世民以隋煬帝拒諫亡國為戒,即位后盡力求言,他把諫官的權力擴大,又鼓勵群臣批評他的決策和風格。完善制度李世民在位期間使隋制更趨于完善。如朝廷方面延續了三省六部制,特設政事堂,以利合議問政,并收三省互相牽制之效;河清海晏貞觀時期在李世民的治理下,社會夜不閉戶,道不拾遺。2、為政舉措開創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唐太宗公元628年6月3日(貞觀二年四月二十六壬寅日),朔方人梁洛仁殺夏州割據勢力首領梁師都,歸降唐朝,唐朝統一全國。平定突厥之后,太宗繼續經營西域,先后多次用兵。公元645年(貞觀十九年)二月,唐太宗以高句麗攝政弒主虐民為由,親率六,從洛陽北進,率兵攻打高句麗。公元645年(貞觀十九年),薛延陀首領多彌可汗拔灼開始和唐朝大軍作戰。公元646年(貞觀二十年),唐軍反擊并打敗拔灼后,薛延陀的附庸回紇出兵,將他殺死。公元646年(貞觀二十年),唐朝在漠北設立安北都護府,在漠南設立單于都護府,建立了南至羅伏州(今越南河靜)、北括玄闕州(后改名余吾州,今安加拉河地區)、西及安息州(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東臨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遼闊疆域。事舉措開創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唐太宗2、為政舉措貞觀初年,李世民詔令在全國范圍內收集圖籍,在弘文殿聚四部群書20余萬卷,在弘文殿旁建“弘文館”以儲圖籍。并任命虞世南、褚無量、姚思廉、歐陽詢等充任學士,以魏徵、虞世南、顏師古等著名學者、碩學之士相繼為秘書監,主管國家的圖書館和藏書事業,選五品以上工書者為書手,又在弘文館設立檢校館藏的官員,將繕寫、整理、校勘圖書,藏于內庫,以宮人掌管。官府藏書機構除“弘文館”外,另有“史館”、“司經局”、“秘書省”和“崇文館”等,其藏書質量和數量遠遠超過前代,史稱“群書大備”。晚年因連年用兵,營造宮殿,雜稅日益苛重。文化舉措開創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唐太宗PART03主要作品ENTERTHETRANSLATIONOFTHEDIRECTORYHERE開創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唐太宗3、主要作品李世民酷愛書法,其書法以隸書見長,并且酷愛書法名品《蘭亭序》,親自寫《晉書·王羲之傳贊》。公元640年(貞觀十四年),李世民將自己的真草書屏風以示群臣,筆力遒勁為一時之絕。嘗謂朝臣曰:“書學小道,初非急務,時或留心,猶勝棄日。凡諸藝業未有學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專精耳?!庇衷疲骸拔崤R古人之書,殊不能學其形勢,惟在其骨力。及得骨力,而形勢自生耳?!睍ㄗ髌烽_創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唐太宗3、主要作品李世民詩詞《賜房玄齡》《飲馬長城窟行》《帝京篇十首》《正日臨朝》《幸武功慶善宮》《過舊宅二首》《還陜述懷》《入潼關》《遼城望月》《春日玄武門宴群臣》《出獵》《冬狩》《春日望海》《臨洛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