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蘇州市東山中學2024屆十校聯考最后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有學者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20世紀20年代之前的發展特點簡要地歸納為“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由理論到實踐,由理想到現實。”下列符合該時期“由理想到現實”特點的史實是A.《共產黨宣言》的發表B.巴黎公社的建立C.中國共產黨的誕生D.十月革命的勝利2.工業革命使工業化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既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歡欣,也體驗到很多新的痛苦。以下不屬于工業化國家發生的變化的是A.人口迅速增長B.人民教育水平下降C.人口越來越集中于城市D.社會貧富分化加劇3.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領導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市發動武裝起義,下列關于南昌起義的說法正確的是A.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B.打響了中華民族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第一槍C.徹底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D.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4.清朝前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達到了新的高度,下列事件發生在這一時期并有利于鞏固國家統一的是()①戚繼光抗倭②鄭成功收復③雅克薩之戰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下表反映了18—19世紀中期英國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的變化情況,這種變化主要是由于年代175018011851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21.027.551.0A.工業革命的開展B.對外擴張的進行C.政府鼓勵遷移D.世界市場的完全形成6.“連接亞歐風物,融匯東西文明”——“一帶一路”勾畫了開放包容、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的新藍圖。在古代,絲綢之路是()A.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B.唐代商人出海貿易的交通要道C.連接中國南北的交通大動脈D.清朝對外文化交流的橋梁7.下列對明清時期歷史階段特征的總結中,最為準確的一項是()A.統一國家的建立 B.繁榮與開放的社會C.經濟重心的難移 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8.美國1787年憲法第一條第一款規定,各州“不得締結任何條約、結盟或者組織邦聯”,“不得鑄造貨幣;不得發行紙幣”。材料充分體現了A.民主共和的原則B.自由平等的原則C.聯邦制的原則D.分權制衡的原則9.《震撼世界的十天》被譽為研究十月革命的經典文本。十月革命最“震撼世界”的是▲。A.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嘗試 B.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建立C.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 D.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最終崩潰10.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說:“辛亥革命……為2132年的歷史打了一個用鐵和血鑄成的句號。只有漫長的歷史才能稱量出這個句號的真正意義和重量。”文中“句號的真正意義和重量”是指A.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建立了中華民國C.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D.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11.清朝前期,我國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康熙帝為此所做的努力是()A.統一蒙古草原B.設立廠衛特務機構C.設置府D.設置伊犁將軍12.2019年是渡江戰役勝利70周年。從陳強同學制作的如下統計表,可以看出共產黨能夠迅速取得解放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是A.解放軍能打善戰B.共產黨軍事力量超過國民黨C.國民黨指揮失當D.共產黨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13.統計圖表能幫助我們分析歷史。從下表中我們可以分析得出的結論有①戰爭是人類的浩劫②兩次戰爭引起了世界的劇烈震蕩③兩次戰爭都是正義與邪惡的較量④和平事關各國人民的福祉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4.在秦國逐漸強大并實現統一六國的道路上,起到推動作用的歷史人物有①孔子②商鞅③李冰④嬴政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5.1851年5月,在英國倫敦一座水晶宮內,舉辦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展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工業成果,下列發明中可能參展的有()A.蒸汽機 B.電燈 C.飛機 D.電腦16.了解因果關系,是歷史學習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關系,錯誤的是()A.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第二次鴉片戰爭——列強的侵略從商品入侵轉變為資本入侵C.甲午中日戰爭——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完全變成“洋人的朝廷”17.1864年,美國聯邦部隊中的黑人團隊增加到166個,達到1.6萬多人。其直接原因是A.獨立戰爭爆發B.英國承認美國獨立C.法國大革命的推動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頒布18.李大釗認為:“在半殖民地的中國,農民占人口的90%以上。當我們估計革命力量時,我們必須強調農民是一個重要部分。”下面把這一認識付諸實踐的是A.中共“一大”的召開 B.黃埔軍校的創辦C.南昌起義的發動 D.井岡山根據地的開辟19.下表是甲、乙、丙三國1950年與1980年的國民平均生產總值(以1985年的美元為計價標準)。根據該表判斷,甲、乙、丙三國最有可能分別是國家年代1950年1980年成長率甲國157811183609%乙國359413408273%丙國89311557374%A.甲:美國;乙:英國;丙:日本B.甲:日本;乙:美國;丙:英國C.甲:日本;乙:英國;丙:美國D.甲:美國;乙:日本;丙:英國20.就在莫斯科歡慶勝利激情猶酣之時,時任美國駐蘇聯使館參贊喬治·凱南發出了一段驚人的論調:“人們在歡呼跳躍……他們以為戰爭結束了,而戰爭才剛剛開始。”后一個“戰爭”指的是A.一戰B.二戰C.伊拉克戰爭D.冷戰21.他結合中國具體國情對西方的進化論進行了有效的選擇與創新,影響了從19世紀末的維新變法到20世紀初的五四運動,從資產階級維新派的康梁二人到共產黨人毛澤東等廣大愛國志士的思想歷程,有力地推動了中國近代的變革。“他”是A. B.C. D.22.1860年,強盜們的大火在中國人的記憶中烙下深深的傷痕,也焚毀‘大大清國士大夫心頭虛幻的上國尊嚴。”材料中的“強盜們”指A.英美聯軍B.英法聯軍C.英俄聯軍D.八國聯軍23.小華同學正在通過因特網下載“查理一世、克倫威爾、光榮革命”等資料。由此,我們可以判斷小華同學在學習和探究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B.法國資產階級革命C.美國獨立戰爭D.美國內戰24.“這場戰爭中途腰折的教訓,使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到了建立無產階級軍隊,開展武裝斗爭的極端重要性”。這場戰爭()A.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取得了近代以來反侵略的偉大勝利C.基本結束了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 D.推動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的深入開展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________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________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26.根據下列提示寫出相對應的戰役名稱。使東北全境獲得解放﹣﹣_____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_____為解放長江以北地區奠定了基礎﹣﹣_____解放南京,國民政府垮臺﹣﹣_____27.根據下列提示寫出相應的內容: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戰略大轉移是:________。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了2003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是:________。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是:________。中國歷史開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是:________。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實現近代化(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世界各國發展的目標,在向近代化邁進的過程中,中國和西方各走了一條不同的道路。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①處探索中國近代化事件的名稱是什么?你認為這一事件不能使中國走向富強的理由是什么?②處發生的事件被譽為“20世紀中國的三次歷史性巨變”之一。請問這件事有什么偉大的歷史意義?③處探索中國近代化歷程中,愚昧落后的社會習俗有了哪些改變?請任意寫出二項。材料二材料二圖中①處的歷史事件的核心思潮是什么?圖中②處的歷史事件后,世界經濟中心轉移到了哪里?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后都頒布了法律性文件,這些法律性文件的頒布有何共同作用?29.(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時間歷史事件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開始1953年底周恩來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7年底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超額完成1961年美國發動越南戰爭1971年10月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1972年9月中日建交材料二進入新時期,中國更加積極地活躍在國際舞臺上。1981年以來,我國積極參加國際維和行動。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上海成功召開。同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國。到2011年,中國已同171個國家建交。到2012年,中國已在105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350多所孔子學院。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中國在世界舞臺上所扮演的角色,必將對21世紀的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請從材料一中任意選取三個有關聯的歷史事件,通過設計示意圖的形式將其關系展示出來,并說明設計理由。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新時期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的作用。綜上所述,你得到了哪些關于國家發展對外關系的認識?30.(7分)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發展史。歷史發展經驗告訴我們:一切進步和發展都必須從思想觀念的變革開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恩格斯說:“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最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材料二: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其中規定:來經議會同意,國玉無權度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執行。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在和平時期堆護常備軍。議會必須定期召開。議會的選舉不受國王的干涉。材料三:17~18世紀,崇尚理牲的西歐資產階級不再滿足于用丈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進行反對封建的神學。他們需要更強大的思想武器來摧毀封建制度,于是出現了一場新的思想文化運動。材料四:第一條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涔是自由平等的……第三條國家主權屬于人民……第六條法津是公共意志的表現,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條私人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材料五:但丁就是材料一“變革”中的一位巨人,他的代表作是什么?請指出這次“變革”的性質。請歸納材料二中《權利法案》的核心內容。(用一句話概括,不得摘抄原文)材料三中“運動”的中心在哪里?這次運動給資產階級帶來什么影響?材料四出自哪部法律文獻?依據材料五回答,美國自由女神像左手捧卷文獻,這部文獻的發表有什么標志性的意義?美國國旗的旗面由13道紅白相間的寬條構成,左上角由50顆白色小星組成請你根據美國國旗的樣式指出美國國家的組成形式。馬克思說:“在美國歷史和人類歷史上林肯必將與華盛頓齊名。”馬克思給予林肯極髙評價的重要依據是什么?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D【解析】
依據題干“由理想到現實”,結合所學知識,《共產黨宣言》的發表表明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故A不符合題意。巴黎公社的建立表明社會主義由理論到實踐,故B不符合題意。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在1921年,與題干“20世紀20年代之前”時間不符,故C不符合題意。十月革命的勝利,使得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俄國建立,表明社會主義由理想到現實,故D符合題意。故選D。2、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使工業化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革命促進了人口的迅速增長;促使歐洲國家推廣大眾教育;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革命導致環境污染嚴重,使貧富差距不斷拉大,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故選B。3、A【解析】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A正確;南昌起義反抗的是國民政府的統治,B排除;辛亥革命結束的是清王朝的統治,C排除;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D排除。故選A。4、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清朝前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達到了新的高度。1662年,鄭成功收復,驅逐了荷蘭殖民者,1684年,清朝設置府,隸屬福建省;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軍兩次進攻盤踞在雅克薩的俄軍;乾隆時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后清朝設置伊犁將軍,加強了對西北地區的管轄。而①戚繼光抗倭發生在明朝,不符合題意。由此分析發生在清朝鞏固國家統一的是②③④,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5、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8世紀60年代英國開展工業革命,至19世紀中期工業革命基本完成,材料反映的是工業革命之前和工業革命以后英國城市人口的比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推動了英國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城市人口比例顯著上升,所以A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6、A【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陸上絲綢之路”是連接中國腹地與歐洲諸地的陸上商業貿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紀與公元1世紀間,直至16世紀仍保留使用,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故A項符合題意,BCD項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故本題應選A。7、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清時期,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設立伊犁將軍、冊封達賴和班禪、設駐藏大臣等措施有利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同時抗擊倭寇,收復,抗擊沙俄等維護了祖國的主權和統一。但是明清時期丞相制的廢除和軍機處的設置標志著皇權統治已經達到了頂峰,采取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等等使中國和西方的差距拉大,危機四伏。因此明清時期歷史階段特征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選項D符合題意;統一國家的建立,是秦漢時期;繁榮與開放的社會,是隋唐時期;經濟重心的南移是在宋朝完成的,選項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8、C【解析】
依據題干:各州“不得締結任何條約、結盟或者組織邦聯”,“不得鑄造貨幣;不得發行紙幣”。反映了各州失去完全獨立性,受制于中央,說明中央集權得到加強。結合課本所學可知,美國1787年憲法確立了聯邦制,加強了中央集權。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C。9、C【解析】
通過所學知識,我們知道俄國十月革命帶給當時世界最大的“震撼”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一一蘇俄。所以C符合題意,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嘗試是巴黎公社,A不符合題意;十月革命建立的政府不是資產階級的,B不符合題意;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最終崩潰是納米比亞的獨立,D不符合題意,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10、A【解析】
根據“辛亥革命……為2132年的歷史打了一個用鐵和血鑄成的句號。”說明辛亥革命結束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所以A符合題意,BCD材料沒有體現,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11、C【解析】依據題干關鍵詞:康熙帝。結合課本所學,清康熙帝時期,1683年清軍進入,鄭功成的后代歸順清朝。1684年清朝設置符,隸屬福建省。府的設置,加強了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C項符合題意;1206年鐵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統一,建立了蒙古政權,被尊稱為成吉思汗。A項不合題意;明太祖成立由皇帝直接指揮的錦衣衛,后來明成祖又成立同類機構東廠,合稱廠衛特務機構。B項不合題意;清乾隆時期,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亂,設置了伊犁將軍。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C。12、D【解析】
A:材料中是“安徽人民全力支援渡江戰役”,圖表的信息主要是人民對解放軍的支持,沒體現解放軍的戰斗力。故A錯誤。B.材料中的信息是人民提供糧食、軍鞋等物資,與國共軍事實力對比無關。故B錯誤。C.材料是安徽人民全力支援渡江戰役,提供糧食、軍鞋等物資。未體現國民黨指揮的信息。故C錯誤。D.材料中,安徽人民全力支援渡江戰役,提供糧食、軍鞋等物資,體現了人民對共產黨的支持和擁護。故D正確。所以本題選D。【點睛】本題解題關鍵在于注意表格中的信息,注意表格的標題“安徽人民全力支援渡江戰役”,從中可知安徽人民對共產黨的支持和擁護。13、C【解析】
由表格中的數據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浩劫,而且引起了世界的劇烈震蕩,①②符合題意,第一次世界大戰總體來說,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爭霸性質的掠奪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總體來說,是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戰勝法西斯侵略,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的正義戰爭,③不合史實,而且由世界大戰可以得出和平事關各國人民的福祉,④符合題意。所以本題應選C。14、B【解析】
秦國時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開始變法,使秦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②符合題意;李冰在秦昭王年間,修建了都江堰,該工程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奠定堅實的基礎,③在秦國逐漸強大并實現統一六國的道路上,起到了推動作用,符合題意;嬴政于公元前221年,滅掉六國,實現了國家的統一,建立了秦朝,④符合題意;由此可知②③④符合題意,B正確;①孔子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主張“仁”,與秦國統一六國無關,不符合題意;排除含有①的ACD;故選B。【點睛】解題的關鍵是學生掌握秦國統一的過程,掌握秦國的主要事件,利用排除法解答問題。15、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電燈、飛機和電話都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蒸汽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就。18世紀60年代,英國最先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在1840年前后率先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工業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機的廣泛使用,把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16、B【解析】本題為反向選擇題,按題目要求應選擇“錯誤”的選項,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失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規定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從此列強的侵略從商品入侵轉變為資本入侵。因此B項中表述的因果關系是錯誤的,故選B。17、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南北戰爭中,1862年《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頒布,激發了黑人奴隸的革命熱情,這是“1864年,美國聯邦部隊中的黑人團隊增加到166個,達到1.6萬多人”的直接原因。故D符合題意;獨立戰爭爆發時間是1775年,與題干的“1864年”不符,故A不符合題意;英國承認美國獨立是1783年,故B不符合題意;法國大革命和美國聯邦部隊中的黑人團隊增加無關,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18、D【解析】
黃埔軍校的創辦、中共“一大”的召開、南昌起義都發生在大城市,和農民無關。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了湘贛邊秋收起義,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將中國革命由城市轉向農村。故選D。19、C【解析】
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甲國在三十年間國民平均生產總額增長了609%,可以排除美國,美國經濟在20世紀70年代比二戰后初期增長1倍多,但1973年陷入經濟危機,1980年仍然沒有消除經濟危機陰影,日本在二戰后迅速發展,1968年經濟躍居資本主義第二大經濟大國。1987年人均GDP超過美國。20世紀50—70年代,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歐經濟持續繁榮。C選項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20、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隨著共同敵人的消失,美蘇由戰時的同盟走向分裂,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矛盾日益加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提出了用除武裝進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敵對行動來遏制共產主義的政策,即“冷戰政策”。故D項符合題意。ABC均不符合題意,故選D。21、B【解析】
依據題干“他結合中國具體國情對西方的進化論進行了有效的選擇與創新,影響了從19世紀末的維新變法到20世紀初的五四運動”,結合所學可知,“他”是指近代中國思想家嚴復,19世紀末甲午中日戰爭后,中國面臨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嚴復在其翻譯的著作《天演論》中借助西方的進化論宣傳救亡圖存的道理,在中國思想界引起了極大的震動,故B正確;魏源、林則徐在鴉片戰爭后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張,率先開眼看世界,他們所處的時期在嚴復之前,AC排除;孫中山提出三民主義的指導思想,在20世紀初期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統治,結束了封建帝制,他所處的時期是在嚴復之后,D排除。故選B。22、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大門,英國伙同法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闖進圓明園,瘋狂搶掠園中珍寶,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毀了這座著名的皇家園林。1860年,強盜們的大火在中國人的記憶中烙下深深的傷痕…材料中“強盜們”指英法聯軍。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23、A【解析】
根據材料“查理一世、克倫威爾、光榮革命”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建立共和國,1653年,克倫威爾建立軍事獨裁統治,自任“護國主”,1688年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光榮革命,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統治,故A項正確。B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24、C【解析】
據“這場戰爭中途腰折的教訓,使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到了建立無產階級軍隊,開展武裝斗爭的極端重要性”及所學知識可知,這場戰爭是國民大革命時期的北伐戰爭。為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決定北伐,第四軍葉挺獨立團連克汀泗橋和賀勝橋,北伐軍出師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聲勢震動全國。選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北伐戰爭的相關史實。掌握相關基礎知識。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國民革命軍和北伐戰爭的相關史實。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鴉片戰爭五四運動【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最先引進西方先進技術,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成為近代化的開端;五四運動中,中國的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故本題答案:洋務運動五四運動。26、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析】
(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遼沈戰役1948年9月12日開始,11月2日結束,解放了東北全境。戰役結束后,人民解放軍首次在兵力數量方面超越國民黨軍。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基礎。(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平津戰役1948年12月5日開始,1949年1月31日結束,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內的華北大片地區,基本解放華北全境。(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8年11月的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在以徐州為中心的廣大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戰略性進攻戰役。淮海戰役的勝利,使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獲得解放,為解放軍渡江作戰奠定了基礎。(4)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三大戰役后,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向人民解放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渡江戰役開始,國民黨苦心經營的長江放線,頃刻間土崩瓦解,23日,解放軍占領南京,宣告了延續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27、紅軍長征土地改革中共七大十一屆三中全會【解析】
(1)依據所學可知,長征的勝利,實現了紅軍的戰略大轉移,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長征所表現出來的必勝信念和不怕犧性的英雄氣概,成為激勵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繼續前進的強大動力。(2)依據所學可知,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身成為土地的主人。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3)依據所學可知,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是中共七大。1945年召開的中共七大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4)依據所學可知,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做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的第二代領導集體。我國從此走上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點睛】掌握紅軍長征、土地改革、中共七大、十一屆三中全會等史實,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①: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只學西方技術,不改變落后封建制度,治標不治本。(2)②: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君主專制,建立了中華民國,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3)③:男子剪發辮,廢除女子纏足等。(4)人文主義。(5)大西洋沿岸。(6)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解析】
(1)第一小問依據材料一“經濟、19世紀60﹣90年代”可知,①是洋務運動,19世紀60-90年代,清政府開展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科學技術,邁出了經濟近代化的步伐。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洋務運動只學西方技術,不改變落后封建制度,治標不治本,因此不能使中國走向富強。(2)依據材料一“政治、1911年”可知,②是辛亥革命,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揭開辛亥革命的序幕。結合所學知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君主專制,建立了中華民國,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因此被譽為“20世紀中國的三次歷史性巨變”之一。(3)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③處探索中國近代化歷程中,辛亥革命后強令男子剪掉辮子,勸禁女子纏足,改用鞠躬、握手禮等社交禮儀,改用“先生”“同志”等稱呼,改變愚昧落后的社會習俗,推動社會生活的變遷。(4)依據材料二,圖中①處思想解放運動發生在啟蒙運動之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是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是人文主義者借助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開展以現實的人為中心、反對教會禁欲主義的文化運動,核心思潮是人文主義。(5)依據材料二圖中②處“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指新航路開辟把整個世界連成了一個整體,新航路開辟打破各大洲相對孤立的狀態,世界日益成為一個聯系緊密的整體,新航路開辟后,世界經濟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了大西洋沿岸。(6)結合所學知識,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后都頒布了法律性文件,如英國的《權利法案》、法國的《人權宣言》、美國的《1787年憲法》,這些法律性文件的頒布都以都以法律形式維護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29、(1)事例:抗美援朝戰爭→尼克松訪華→中日建交。理由:中美關系由對抗走向緩和,從而推動了中日邦交正常化。(2)作用:維護世界和平;推動世界經濟發展;致力于科技、文化交流;帶動周邊地區共同發展。(答出其中任意兩點即可,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3)認識:獨立是外交發展的前提;富強是國家擔當的基礎;和平交往是長久之策。(答出其中任意一點即可,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解析】試題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新中國的外交成就。19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燃氣管網及場站設施更新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參考)
- 年產200萬條子午胎擴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游泳救生員考試考生文檔及答案
- 游泳救生員救生知識基礎題目及答案
- 關于成立倉儲物流公司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參考)
- 2024年農業植保員技能提升新途徑試題及答案
- 城鄉冷鏈物流智慧凍庫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
- 農業植保員考試課程核心試題及答案回顧
- 大型央企數字化轉型與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研究
- 2025新人教版七下英語單詞默寫表
- 軍隊系統反腐倡廉心得體會
- 領導下井帶班作業管理制度
- 銀行調動申請書
- 應急總醫院合同制康復醫學科工作人員招考聘用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十八項醫療核心制度》詳細解讀
- 《消防器材使用教程》課件
- 《波司登品牌國際化經營存在的問題及優化建議探析》11000字(論文)
- 《小兒靜脈穿刺》課件
- 軟件開發環境配置說明文檔
- 環保培訓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