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重點達標名校2024屆中考歷史最后沖刺模擬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以下是19世紀中后期至20世紀初列強實力對比變化表,這些變化最終導致了項目英德法美1370~1913年工業增長速度(%)1.32.61.93.11913年工業產量所占位置32211913年殖民地面積所占位置1225A.美德經濟迅速崛起B.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C.英法國際地位下降D.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2.中外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系,下列事件中沒有因果關系的是()A.英國工業革命完成——鴉片戰爭的爆發B.《凡爾賽條約》的簽訂——“五四”運動爆發C.1929—1933年經濟危機——德國法西斯專政建立D.歐洲聯盟的建立——兩極格局形成3.有學者認為,“它(科舉制)是唯一沒有被動搖過基礎的制度,是在權威一再崩潰和顛覆中唯一能維持全面而廣泛影響的制度”,“中國競爭性文士考試制度是該國特有的制度,并持續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舉制()A.有利于選拔社會人才 B.可以推動教育發展C.具有穩定性和延續性 D.能夠防止政權覆滅4.觀察下面圖片所示內容反映的歷史發展趨勢是A.中央集權的弱化B.重文輕武C.地方權力的加強D.皇權的強化5.克利斯提尼以10個部落各選50人組成五百人會議,各選區基層單位按人口比例確定的名額在合格候選人中抽簽產生。每個身體健康并關心政治的雅典公民,原則上都有當選五百人會議成員的權利,實際上在他一生中也總有一兩次獲選的機會。材料中公民獲得權利的方式體現了雅典A.分封制 B.種姓制度 C.君主立憲制 D.民主政治6.小明正在準備一篇以“北魏孝文帝改革”為主題的小論文,下列素材可以被入選的有①實行官吏俸祿制,嚴懲貪污②頒布均田令③革除鮮卑舊俗,吸收漢族先進文化④頒布“推恩令”⑤遷都洛陽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7.美國誕生的標志是()A.第二屆大陸會議召開 B.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C.《獨立宣言》的發表 D.1787年美國憲法的制定8.明治維新后,柳生家族的一郎賣了土地到工廠去工作,二郎上了免費的學校。柳生家族生活變化反映出的改革措施有()①廢藩置縣②允許土地買賣③鼓勵發展近代工業④提倡文明開化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9.詩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奇葩,下列詩詞所評述的歷史現象按其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杜甫《憶昔》②“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白《古風》③“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趙嘏《韻府》④“乘槎斷消息,無處覓張騫。”——杜甫《有感五首》之一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④①③②10.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是A.京師大學堂B.京師同文館C.山西大學堂D.天津北洋西學學堂11.下圖磚畫出土于甘肅嘉峪關魏晉古墓。生動反映了當時北方人民生活習俗的變化。這組磚畫可以用來直接研究A.江南地區開發 B.北方民族交融C.加強中央集權 D.經濟重心南移12.《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到梁山宮,見丞相車騎甚眾,顯示出不高興。后來身邊人告訴了丞相,丞相為之收斂。秦始皇猜測有人泄漏了他的話,便把當時在場的人都殺了。秦始皇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A.顯示出自己的暴戾,打擊丞相B.讓所有的人都害怕自己C.維護皇帝至高無上的獨尊地位D.為即將進行的政治改革營造聲勢13.學會歸納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請問遼、宋、夏、金時期最顯著的階段特征是A.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B.民族政權并立C.諸侯爭霸 D.繁榮與開放的社會14.“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這一被奉為金句的“心靈雞湯”中“遠方”可以指人們心中的夢想。如果它是我國各族人民的“中國夢”,應該是A.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B.實現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C.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D.實現和平與發展的共同愿望15.在工業方面,蘇維埃國家仍然直接控制著重要的工業部門,但鼓勵私人開設小規模的工廠,同時恢復經貿活動,擴大城鄉之間的商品交換。下列各項與材料相關的是A.《土地法令》B.新經濟政策C.1936年新憲法D.赫魯曉夫改革16.與阿拉伯國家興起與統一密切相關的宗教是()A.基督教 B.伊斯蘭教 C.佛教 D.天主教17.能源消費結構是社會生產方式的反映,閱讀下圖,關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能源消費結構的說法正確的是:A.木材逐漸增長為最主要能源B.煤炭的使用率快速下降C.石油成為新出現的能源類型D.核能、太陽能逐漸取代常規能源18.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大國崛起》節目的解說詞中說道:“公元1500年前后地理大發現,拉開了不同國家相互對話和相互競爭的歷史大幕”。所謂的“地理大發現”的真實含義是指A.開辟了歐洲到亞洲的新航路B.人類首次完成了環球航行C.發現了美洲大陸D.歐洲人在新航路開辟的過程中發現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地方19.原始農業是指在原始的自然條件下,采用簡陋的石器、棍棒等生產工具,從事簡單農事活動的農業。下列現象屬于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志的是()①農作物種植的出現②聚落的發展③家畜飼養的出現④磨制工具的發展⑤城市的出現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20.新華社特稿《在歷史關節點上》這樣說:“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奮斗歷程,走了整整28年。期間,中國共產黨先后經歷了‘日出東方’‘星火燎原’‘力挽狂瀾’‘燈塔指引’‘進京趕考’五個關鍵階段。”其中‘力挽狂瀾’是指A.中國共產黨的成立B.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C.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D.遵義會議的召開21.下列關于三次科技革命特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第一次工業革命主要在重工業部門,科學與技術真正結合B.第一次工業革命最早發生在英國,其他國家相對緩慢C.第二次科技革命同時發生在幾個資本主義國家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快了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22.《北大西洋公約》稱“各締約國……決心保障各國人民之自由,促進北大西洋區域之安全與幸福,決定聯合一切力量,進行集體防御及維護和平與安全”。事實上北約成立的最主要目的是A.對抗蘇聯,稱霸世界B.推動西歐走向聯合C.促進區域安全與幸福D.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23.“居家當思:清內外、別尊卑、重勤儉、擇朋友,有益于己;處世尤宜:善言語、守禮法、遠小人、親君子,無愧于心。”從材料可以看出作者推崇A.道 B.儒 C.法 D.墨24.以下按職業出現的先后期序排列,正確的一組是()A.汽車司機、鐵路工人、計算機教師 B.火車司機、網絡工程師、石油C.火車司機、汽車司機、網絡程師 D.石油工人、宇航員、輪船修理工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1947年7月,中國共產黨頒布了《________》;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________》。26.二戰后西方國家為了遏制共產主義而采取的政策是_____27.1140年岳飛帶領宋軍打敗金朝騎兵主力取得________的勝利,1771年10月美國大陸軍在________中取得扭轉戰局的勝利。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某校九年級學生召開歷史學習方法研討會。材料一:要研究古今中外某一時期的歷史,必要讀與之相關的書籍。如果你作為分會場的發言人,從材料一中任選其一推薦給大家,說明推薦理由。示例:選擇內容:《人間喜劇》推薦理由:本書是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的代表作,它再現了法國“王政復辟”到七月王朝期間的種種社會現象,塑造出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材料二:不同時期史家對漢武帝的評價表作者出處材料班固《漢書》武帝之雄才大略。司馬光《資治通鑒》孝武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巡游無度,使百姓疲敞,起為盜賊,其所以異于秦始皇者無幾矣。翦伯贊《秦漢史》漢武帝是一位很活潑、很天真、重情感的人物。他除了喜歡窮兵黷武以外,還喜歡游歷,喜歡音樂,喜歡文學,喜歡神仙。(2)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寫出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從唐玄宗、亞歷山大大帝、哥倫布這三位歷史人物中任選其一進行評價。材料三:①英國實現城市化僅用七、八十年的時間,始終保持高速發展,城市化率在世界上一直名列前茅。②1851人口普查表明,英國城市人口已占全國人口的51%,而法國是25.2%,美國是13%,俄國是7%.③到1861年,英國城市人口的比重已達62.3%,而法國是28.9%,美國1860年僅19.8%.④這與英國的經濟結構和社會背景密切相關,英國是最早開始工業革命的國家,工商業在國民經濟中占壓倒優勢,而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大批農民脫離土地流入城市,有力地促進了城市化的進程。——摘自陳愛君《第一次工業革命與英國城市化》材料三中的內容包括歷史敘述與歷史評價兩部分,請區分兩部分內容。(寫出序號即可)歷史敘述:歷史評價:。材料四:外媒稱,日本文部科學省26日發布小學教材審定結果,聲稱與中韓兩國存在爭議的兩個島嶼是“日本固有領土”。中方和韓方就此敦促日方正視歷史。據日本共同社3月26日報道,日本五年級和六年級學生使用的全部六本社會科學教科書都聲稱,中國的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以及韓國的獨島是所謂“日本固有領土的一部。——摘自2019年3月26日《參考消息》說出材料四所反映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做出哪些努力?29.(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材料二……制憲議會通過了多項法令,廢除了種種貴族特權和封建地租。1789年8月,制憲議會通過了《人權宣言》。材料三……1787年9月17日,美國第一部成文憲法最終形成。聯邦憲法的制定和實施,使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美國誕生了。請回答:材料一出自哪一法律文獻?這部法律文獻的頒布有何重大意義?請寫出材料二中《人權宣言》的內容。1787年憲法確立了美國三權分立的權力運行機制。請根據所學知識填寫①②③的具體內容。①享有行政權;②掌握國家的立法權;③掌握國家的司法大權。結合英、法、美頒布的法律文獻的內容及影響,請你概括世界近代政治文明演進的趨勢。30.(7分)民主政治是人類政治文明演進的產物,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也是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的必然要求。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民眾法庭審判官由公民抓簽選出,任期只有一年,每個公民一生只能擔任兩次審判官的職務。”材料一描述的情況反映了西方早期某個國家實行的什么制度?當時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是什么?材料二“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凡未經議會準許……皆為非法。”材料二的內容出自英國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國什么政治體制的基礎?材料三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提出著名的“三權分立”理論。孟德斯鳩這一思想對美國的一部法律影響很大,通過法律規定,將三種權力分別交給三個不同的國家機關管轄,既保持各自的權限,又要相互制約保持平衡。美國誕生的標志是什么?材料三體現的美國政治體制中的原則通過哪部法律確立的?材料四“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所有公民有權參與法律的制定。”材料四出自什么法律文件?與此文件有關的革命開始的標志是什么?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D【解析】
依據課本所學,19世紀末20世紀初,伴隨著第二次科技革命的進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實力發生了巨大變化,美國一躍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一強國,德國實力居于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二位。英國、法國實力下降,但是所占殖民地面積即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仍然是處于世界第一、二,導致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德國等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他們之間的斗爭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形成了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集團瘋狂的擴軍備戰,最終導致一戰的爆發。D符合題意;ABC三項是經濟實力變化的表現,但不是最終結果,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C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D。2、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兩極格局形成的標志是北約、華約兩大政治軍事組織的建立。所以D符合題意,ABC搭配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3、C【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唯一沒有被動搖過基礎的制度、持續了一千多年”可知,此內容反映了科舉制具有穩定性和延續性,故C符合題意;題干沒有涉及科舉制有利于選拔社會人才、可以推動教育發展、能夠防止政權覆滅,故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點睛】抓住題干關鍵詞“唯一沒有被動搖過基礎的制度、持續了一千多年”是解題的關鍵,逐一分析各選項。4、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可知,題中圖片信息反映了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明太祖朱元璋廢除宰相由六部分理朝政、清雍正帝設置軍機處,它們反映的歷史發展趨勢是皇權高度膨脹。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5、D【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中公民獲得權利的方式體現了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6世紀末,克里斯提尼創立新的五百人議事會。議事會成員經抽簽選舉產生,名額根據每個基層行政單位的公民人數按比例分配。30歲以上的公民一生可當選兩次,每次任期一年”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公平、公正,所以D項符合題意;A項是中國西周實行的,B項是古印度的制度,帶有等級森嚴的特點,C項最早實行的國家是近代英國。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6、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關知識。為了接受漢族先進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北魏的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495年正式遷都洛陽;革除鮮卑舊俗,接受漢族先進文化。①實行官吏俸祿制,嚴懲貪污;頒布均田令;革除鮮卑舊俗,吸收漢族先進文化;遷都洛陽都和北魏孝文帝有關。頒布“推恩令”是漢武帝的措施,可以排除。故①②③⑤符合題意。故選A。【考點定位】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政權的分立與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7、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美國誕生的標志。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告了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標志著美國的誕生,故選C。考點: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步入近代·美國的誕生·《獨立宣言》的發表8、C【解析】
推翻幕府以后,明治天皇實行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主要內容有: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一郎賣了土地到工廠去工作和②允許土地買賣③鼓勵發展近代工業有關。二郎上了免費的學校和④提倡文明開化有關。題文材料和①廢藩置縣無關。②③④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9、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杜甫《憶昔》是唐玄宗時期,②“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白《古風》是秦朝時期,③“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趙嘏《韻府》是唐太宗時期,④“乘槎斷消息,無處覓張騫。”——杜甫《有感五首》之一是西漢時期,由此可知,正確的順序是②④③①,C項不符合題意;ABD三項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故選C。10、A【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京師大學堂,是北京大學在清末1898年至1911年間的曾用名。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國立高等教育的開端。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11、B【解析】
依據題干漢人制作蒸饃與烙餅和少數民族人民采桑圖片。結合所學知識,魏晉以來,內遷的各族人民與當地漢人錯居雜處。漢族和少數民族互相學習、互相影響。漢族學習少數民族的飲食習俗;少數民族學習漢族的農業生產技術。北方地區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促進了民族交融,進一步豐富了中華民族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B選項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解題的關鍵是熟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方民族大交融史實,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12、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的能力。分析題文的“秦始皇到梁山宮,見丞相車騎甚眾,顯示出不高興。”表明秦始皇認為皇帝至高無上;題文的“秦始皇猜測有人泄漏了他的話,便把當時在場的人都殺了。”表明秦始皇在維護皇帝至高無上的獨尊地位。ABD對題文材料的理解不準確,故選C。點睛:在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下,秦始皇的權力高于一切,他的行為是為了維護皇帝至高無上的獨尊地位。13、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遼宋夏金元時期歷史階段特征的準確認識,根據所學知識,遼宋夏金元時期,我國民族政權眾多,是我國民族政權并立時期,民族關系有戰有和,和是主流,有利于民族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故選B。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遼宋夏金元14、B【解析】
根據教材知識可知,中國夢是指實現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B是正確的,A不是中國夢的內容,C是做法,D不符合題意,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排除,故本題選B。15、B【解析】
依據題干“鼓勵私人開設小規模的工廠,同時恢復經貿活動,擴大城鄉之間的商品交換”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1921年,蘇聯實行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所有制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的政策沒有題干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故選B。16、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7世紀初,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610年,穆罕默德開始傳教,622年穆罕默德帶領信徒出走麥地那;630年,兵臨麥加城,最終與麥加貴族達成協議,穆罕默德成為政治和宗教領袖。伊斯蘭教促進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B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B。17、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于19世紀70年代,完成于20世紀初,這一段時間石油開始出現且所占的比例不斷上升,主要是因為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和內燃機的廣泛使用為主要標志,19世紀八九十年代,德國工程師戴姆勒和狄塞爾又分別發明了汽油內燃機和柴油內燃機,為新型交通工具的誕生提供了條件。汽油和柴油都提煉自石油。因此這一時期石油成為新能源,C符合題意;由圖表數據可知,木材所占比例不斷下降,A不符合題意;煤炭的消費構成比例先上升,再下降,不是快速下降,B不符合題意;各種能源一直在使用,沒有被核能、太陽能取代,D不符合題意。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18、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航路開辟的準確認識。回顧已學知識可知公元1500年前后,以歐洲的新航路開辟作為標志。新航路開辟以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歐洲國家開始爭先恐后搶占殖民地。所以這里的“地理大發現”指的是新航路開辟。所以答案選D考點:人教版新課標九年級歷史上冊?步入近代?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19、A【解析】
依據課本所學,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生產具有悠久的歷史。距今約9000——7000年原始農業興起于中國黃河、長江和淮河等流域。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的出現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發展,是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志。①②③④正確,A項符合題意;城市的出現反映了商業的發展,⑤是錯誤的,B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A。20、D【解析】
據所學知,“日出東方”指的是中共一大,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星火燎原”指的是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中國共產黨的力量在不斷壯大。“力挽狂瀾”指的是1935年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燈塔指引”指的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領導人民進行抗日斗爭。“進京趕考”指的是解放戰爭勝利,共產黨成為了執政黨。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21、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主要是發展輕工業,主要任務是在以紡織工業為代表的輕工業部門中,用機器代替手工生產,確立資本主義工廠制度,由此可知A項敘述不正確,符合題意。BCD三項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解答本題關鍵是要熟練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有關情況,對比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時間、發明成果和影響。22、A【解析】依據所學可知,二戰后,美蘇戰時同盟結束。1947年,美總統杜魯門提出“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加緊控制其他國家的綱領和政策;1949年北約成立的最主要目的是對抗蘇聯,稱霸世界,A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A。23、B【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居家當思:清內外、別尊卑、重勤儉、擇朋友,有益于己;處世尤宜:善言語、守禮法、遠小人、親君子,無愧于心”并結合所學分析可知,從材料可以看出作者推崇儒家思想。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吁恢復周禮,并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戰國時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貴君輕”,提倡統治者實行“仁政”,所以B項符合題意;A項道家主張“無為而治”,C項法家提倡“法治”,D項墨家主張“兼愛”“非攻”。由此分析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24、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發明:火車、輪船;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石油、汽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計算機、網絡、航天等;因此按職業出現的先后期序排列,正確的一組是選項C,故選C。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中國土地法大綱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47年7月,中國共產黨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解放區土地改革開始;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廢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26、冷戰【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西方國家為了遏制共產主義而采取的政策是冷戰。1947年3月,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發表演說,提出要以“遏制共產主義”作為國家政治意識形態和對外政策的指導思想,這些政策和綱領后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此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采取了除武裝進攻之外的一切敵對行動,美蘇“冷戰”從此開始。27、郾城大捷薩拉托加戰役【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岳飛領導的軍隊作戰勇敢,紀律嚴明,深受人民的愛戴,被稱為“岳家軍”。他從金軍手中收復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敗金軍騎兵主力,收復許多失地,符合當時廣大人民的利益,精忠報國的凈勝值得我們學習。1777年,大陸軍取得了薩拉托加大捷,薩拉托加大捷扭轉了整個美國獨立戰爭的戰局;不僅增強了美國人民爭取獨立的信心,也為美國人民抗英斗爭創造了有利的國際條件。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史記》: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所著。史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約3000年的史事,開創的紀傳體,我國歷代封建王朝編寫史書的典范;又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魯迅先生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齊民要術》:北魏賈思勰所著,它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齊民要術》被達爾文稱為“古代中國的百科全書”,書中介紹了北方農、林、牧、副、漁業的生產方法。(2)唐玄宗:統治前期,勵精圖治,開創了開元盛世局面。后期重用奸臣,政治腐敗,導致出現安史之亂。唐朝由此衰落。亞歷山大大帝:通過東征,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東征過程給當地帶去災難,但客觀上促進文明交流。哥倫布:進行遠洋航行,發現新大陸,但其殖民掠奪,給美洲帶來災難。(3)歷史敘述:②③;歷史評價①④。(4)日本肆意篡改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發揮博物館國際交流宣傳作用,深入社區學校等地,進行歷史講座,出版符合歷史史實的書籍等。【解析】
(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所著,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約3000年的史事,開創的紀傳體,我國歷代封建王朝編寫史書的典范;又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魯迅先生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齊民要術》是北魏賈思勰所著,它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齊民要術》被達爾文稱為“古代中國的百科全書”,書中介紹了北方農、林、牧、副、漁業的生產方法。(2)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從唐玄宗、亞歷山大大帝、哥倫布這三位歷史人物中任選其一進行評價。如:唐玄宗統治前期,勵精圖治,開創了開元盛世局面,后期重用奸臣,政治腐敗,導致出現安史之亂,唐朝由此衰落。亞歷山大大帝通過東征,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東征過程給當地帶去災難,但客觀上促進文明交流。哥倫布進行遠洋航行,發現新大陸,但其殖民掠奪,給美洲帶來災難。(3)根據材料三中的內容可知,歷史敘述包括:②1851人口普查表明,英國城市人口已占全國人口的51%,而法國是25.2%,美國是13%,俄國是7%.③到1861年,英國城市人口的比重已達62.3%,而法國是28.9%,美國1860年僅19.8%。歷史評價包括:①英國實現城市化僅用七、八十年的時間,始終保持高速發展,城市化率在世界上一直名列前茅。④這與英國的經濟結構和社會背景密切相關,英國是最早開始工業革命的國家,工商業在國民經濟中占壓倒優勢,而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大批農民脫離土地流入城市,有力地促進了城市化的進程。(4)根據材料四的內容可知,材料四所反映的問題是日本肆意篡改歷史教科書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做出努力:發揮博物館國際交流宣傳作用,深入社區學校等地,進行歷史講座,出版符合歷史史實的書籍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9、(1)《權利法案》;英國確立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制。(2)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3)總統;國會;最高法院。(4)都使本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都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人類社會由專制轉向民主,由人治轉向法治。【解析】
(1)據材料一“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包復式消聲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分線直按對講系統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冷氣閥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全自動框式液壓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充氣建筑物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肺水腫護理計劃書
- 基礎油銷售合同協議
- 垃圾車清運合同協議
- 場地交接協議書范本
- 地暖管購銷合同協議
- 基于單片機的車牌識別設計
- 合伙經營協議書三人范本
- 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的護理查房
- 制藥企業確認與驗證培訓考試題
- 小學英語人教(精通)版三年級起點《Fun time 1 Recycle 1》優秀教學設計五年級下冊-五年級英語教案
- 《競爭優勢-透視企業護城河》讀書筆記
- 07484社會保障學(完整版ppt)
- 小學的古詩80首(帶拼音版)
- 世界現代史(上冊) 馬工程 02
- 第18章氫和稀有氣體
- GB/T 23858-2009檢查井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