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
CaringforChildren
with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目錄小兒消化系統解剖生理特點口腔炎小兒腹瀉小兒體液平衡特點與液體療法12344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學習目標掌握熟悉了解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核心名詞StomatitisThrushInfantilediarrheaPhysiologicaldiarrhea
口炎鵝口瘡小兒腹瀉生理性腹瀉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口腔唾液分泌少,口腔黏膜干燥且薄嫩,易受損而感染。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故3個月以下兒童不宜喂淀粉類食物。5~6個月可出現生理性流涎。
一、小兒消化系統解剖生理特點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食管、胃易發生胃食管反流、溢奶與嘔吐。胃容量:新生兒30~60ml/10cm,1~3個月90~150ml,1歲時250~300ml/11-12cm,5歲時700~850ml/16cm。胃排空時間:水1.5~2h,母乳2~3h,牛奶3~4h。
一、小兒消化系統解剖生理特點胃食管反流在8~10個月時癥狀消失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腸較長且固定差,易致腸套疊、腸扭轉。腸壁薄,致毒素吸收引起腹瀉。肝解毒功能差,易發生肝腫大和變性。嬰兒期膽汁分泌較少,影響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不要喂過多的脂肪性食物。一、小兒消化系統解剖生理特點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胰腺淀粉酶低,3個月以前不宜喂淀粉類食物。新生兒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較低,對脂肪和蛋白質的吸收功能更差。腸道細菌胎兒消化道內無菌腸道菌群:母乳喂養者以雙岐桿菌為主,人工喂養者和混合喂養者大腸桿菌、嗜酸桿菌、雙岐桿菌及腸球菌比例相等。一、小兒消化系統解剖生理特點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健康兒童糞便母乳喂養兒糞便:金黃色、糊狀、不臭、呈酸性反應,每日2~4次。人工喂養兒糞便:淡黃色、較干、有臭味、呈中性或堿性反應,每日1~2次,易便秘?;旌衔桂B兒糞便:與人工喂養兒相似,但質地軟、顏色黃。添加轉乳食物后接近成人。一、小兒消化系統解剖生理特點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嬰兒異常糞便每日4-5次甚至5-6次,一般情況好,屬生理現象。糞便惡臭----蛋白質消化不良帶有酸味、多泡沫----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外觀油膩-----脂肪消化不良帶有奶瓣----未消化吸收的脂肪與鈣或鎂形成的皂塊,量不多則無臨床意義大便干結----進食蛋白質偏多、淀粉或糖過少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二、口腔炎(stomatitis)口腔黏膜的炎癥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鵝口瘡(thrush,oralcandidiasis)
病原體:白色念珠菌。臨床特點特征:口腔黏膜表面出現白色或灰白色乳凝塊狀物。部位:頰黏膜、舌、齒齦、上顎及咽部。性質:不易拭去,若強行擦拭,局部潮紅、可有溢血。一般無全身癥狀,不影響食欲。治療要點保持口腔清潔。局部用藥:制霉菌素液、制霉菌素甘油。二、口腔炎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皰疹性口炎(herpeticstomatitis)
病原體:單純皰疹病毒。臨床特點特征:發熱皰疹潰瘍。部位: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多見于齒齦、舌、頰黏膜及唇內。癥狀:局部疼痛、流涎、拒食。治療要點保持口腔清潔。局部用藥:錫類散、冰硼散。對癥處理。二、口腔炎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潰瘍性口炎(ulcerativestomatitis)
病原體:鏈球菌、金葡菌等細菌。臨床特點特征:充血水腫、糜爛或潰瘍。部位:舌、唇內、頰黏膜等處。癥狀:局部疼痛、流涎、拒食、高熱。治療要點控制感染。保持口腔清潔及局部處理,5%金霉素魚肝油補充水分和營養。二、口腔炎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護理評估要點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常見護理診斷/問題口腔黏膜改變與口腔感染有關疼痛與口腔黏膜炎癥有關體溫過高與口腔感染有關營養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與拒食有關知識缺乏缺乏本病的預防及護理知識口炎護理二、口炎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護理措施口腔護理:2%碳酸氫鈉溶液或3%過氧化氫溶液清潔口腔后涂藥。進食后漱口,多飲水,保持口腔黏膜濕潤和清潔。正確涂藥:堵涂閉。涂藥后不可馬上漱口、飲水、進食。二、口腔炎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護理措施飲食護理
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宜微溫或涼、不宜熱,宜甜、不宜咸,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為了減少進食時疼痛,可在進食前用2%利多卡因涂局部。對不能進食者,可靜脈補充或給予腸道外營養。二、口炎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護理措施發熱護理:腋溫控制在38.5以下健康教育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用力或粗暴擦傷口腔黏膜;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均衡飲食);食具專用,應煮沸消毒或高壓滅菌消毒。皰疹性口炎應與其他小兒分開二、口腔炎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
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性狀改變為特點的一組消化道綜合征,嚴重者可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三、小兒腹瀉(infantilediarrhea)
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四、小兒腹瀉
病因1.消化系統發育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活性低2.生長發育快,所需營養物質多,胃腸負擔重3.機體防御功能差(1)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胃腸道SIgA較低(2)胃酸偏低、排空快(3)易發生腸道菌群失調4.人工喂養5.腸道菌群失調
1、易感因素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感染的動物感染的人水易感人群食物腸道內感染:病原經糞—口途徑病因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2、
感染因素腸道內感染主要病原是: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
病毒感染輪狀病毒(rotavirus)、??刹《?、柯薩奇病毒、NorwalkV等。病毒腹瀉常發生在秋冬季節。四、小兒腹瀉
病因
輪狀病毒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感染因素腸道內感染細菌感染-夏季多見致腹瀉大腸桿菌(5組:
a.致病性大腸桿菌(EPEC)
b.產毒性大腸桿菌(ETEC)
c.侵襲性大腸桿菌(EIEC)
d.出血性大腸桿菌(EGEC)
e.黏附-集聚性大腸桿菌(EAEC)空腸彎曲菌耶爾森氏菌其他:變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四、小兒腹瀉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腸道內感染真菌:白色念珠菌、曲菌、毛霉菌寄生蟲:藍氏賈第鞭毛蟲、阿米巴原蟲、隱孢子蟲腸道外感染:多見于全身性或局部性感染病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四、小兒腹瀉-感染因素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喂養不當過敏性腹瀉原發性或繼發性雙糖酶缺乏
氣候因素飲食因素過冷-腸蠕動增強過熱-消化液、胃酸分泌減少,或口渴飲奶過多引起消化功能紊亂。3、非感染因素四、小兒腹瀉
病因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
發病機制包括4種類型:滲透型-腸腔內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有滲透活性的物質分泌型-腸腔內電解質分泌過多滲出型-炎癥所致的液體大量滲出腸道功能異常-腸道運動功能異常四、小兒腹瀉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病毒性腸炎發病機制病毒侵入小腸黏膜絨毛上皮細胞并復制黏膜受累,絨毛被破壞
絨毛縮短微絨毛腫脹,紊亂并脫落線粒體、內質網膨脹
雙糖酶活性下降載體減少消化吸收面積減少雙糖(乳糖)吸收減少
葡萄糖鈉與載體結合偶聯轉運吸收障礙
營養物質吸收減少部分乳糖分解為小分子的乳酸滲透壓增加水樣腹瀉
病毒性腸炎吸收障礙性腹瀉滲透性腹瀉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產毒性大腸桿菌附著到小腸黏膜上進行繁殖在小腸上部,通過菌毛上的粘附因子腸毒素
不耐熱腸毒素Labiletoxin,LT
耐熱腸毒素stabletoxin,ST
腺苷酸環化酶鳥苷酸環化酶
細胞內ATPcAMP
GTPcGMP
抑制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Na+、Cl-和水,并促進Cl-分泌
腸液中Na+、Cl-和水總量增多,超過結腸吸收限度
大量水樣腹瀉
激活激活腸毒素引起的腸炎發病機制——以產毒性大腸桿菌為例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侵襲性細菌
在腸黏膜侵襲和繁殖
炎癥改變
(充血、腫脹、炎性細胞浸潤、滲出和潰瘍)
水和電解質不能完全吸收
腹瀉
便中WBC,RBC大量增加嚴重中毒癥狀
侵襲性腸炎發病機制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消化過程障礙食物積滯小腸-局部酸度下降非感染性腹瀉發酵腐敗腸腔內滲透壓增高
臨床上多為糊狀便、稀便或蛋花湯樣便,伴酸臭味。食物質、量不當細菌上移并繁殖分解食物有機酸(乳酸、乙酸)胺類腸蠕動增加腹瀉、脫水、電解質紊亂、中毒癥狀四、小兒腹瀉
發病機制內源性感染肝解毒功能不全毒素進入血循環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臨床表現-分類:按病程分:急性:<2周
遷延性:2周至2個月
慢性:>2個月按病情分:輕:僅有便次、大便性狀改變,無脫水及水電解質改變或全身癥狀。
重:腹瀉同時伴有脫水和電解質改變和/或全身感染中毒癥狀。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腹瀉共同的臨床表現輕型腹瀉多為飲食因素或腸道外感染引起。胃腸道癥狀為主:腹瀉,大便<10次/日,量少,呈黃色或黃綠色,酸味,大便鏡檢大量脂肪球。無明顯脫水及全身中毒癥狀。四、嬰幼兒腹瀉
臨床表現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腹瀉共同的臨床表現重型腹瀉多由腸道內感染所致。全身中毒癥狀明顯。胃腸道癥狀重:腹瀉,大便>10次/日
數十次,量多,大便蛋花湯樣、水樣,可有少許黏液或血便,嘔吐、腹脹、腹痛。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脫水、代謝性酸中毒、低鉀、低鈣、低鎂、低磷等。四、嬰幼兒腹瀉
臨床表現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脫水(dehydration)由于嘔吐、腹瀉丟失體液和攝入量不足,使體液總量尤其細胞外液減少,導致不同程度脫水。由于腹瀉時水和電解質二者丟失比例不同,造成體液滲透壓變化,導致不同性質脫水。按脫水程度分:輕、中、重度脫水按脫水性質分:低滲、等滲、高滲性脫水。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眼窩凹陷、眼裂不能閉合: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口唇干燥、皸裂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皮膚彈性下降: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脫水程度及表現
輕度中度重度
失水量<50ml/kg50~100ml/kg100~120ml/kg
(占體重)<5%5%~10%>10%
神志精神精神稍差
萎靡極萎靡
略煩躁煩躁淡漠、昏睡昏迷
皮膚皮膚略干皮膚干燥蒼白皮膚發灰、發花
彈性稍差彈性較差干燥、彈性極差
黏膜唇黏膜略干唇干燥唇極干
前囟眼窩稍凹明顯凹陷深度凹陷
眼淚有淚淚少
無淚
尿量稍少明顯減少極少或無
末梢循環正常四肢稍涼四肢厥冷、脈弱、休克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根據脫水后體內滲透壓的不同,脫水被分為三種:
等滲性脫水(isotonicdehydration)
常見急性腹瀉患兒,大量嘔吐后。水和Na等比例丟失,血Na在130~150mmol/L之間。
特點:循環血容量和間質液減少,細胞內液無變化。1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2低滲性脫水(hypotonicdehydration):細胞外液減少﹢滲透壓下降
水向細胞內轉移—腦細胞內水腫(頭痛、嗜睡、抽搐、昏迷)
細胞外液明顯減少血容量明顯減少
休克—四肢涼、脈弱、尿少或無尿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高滲性脫水(hypertonicdehydration):
常由醫源性引起,大量輸入高滲性液體。
失Na+<失水,血Na+>150mmol/L
特點:在失水量相同情況下,脫水癥狀較輕;3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細胞外液量下降﹢滲透壓升高
水從細胞內向細胞外轉移
細胞內液量明顯減少細胞外液量部分補償
細胞內脫水循環障礙癥狀不明顯
細胞內脫水:皮膚黏膜干燥、煩渴、高熱、煩躁
不安、肌張力增高、驚厥;神經細胞脫水:腦脊液壓力降低,腦血管破裂出
血,腦血栓。
高滲性脫水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代謝性酸中毒(metabolicacidosis)
原因:吐瀉時丟失大量堿性腸液進食少,熱卡不足,腸吸收不良
脂肪分解過多,產生大量酮體血容量減少,血液濃縮,血流緩慢,組織缺氧無氧酵解增多大量乳酸堆積脫水
腎血流量減少
腎排酸能力下降
酸性代謝產物堆積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代謝性酸中毒:
分度:正常PH:7.35~7.45HCO3-mmol/L
CO2CPvol%
正常22~2740~60
輕度13~1830~40
中度9~1320~30
重度﹤9﹤20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
代謝性酸中毒:臨床特點:
輕度:癥狀不明顯,僅呼吸稍快
重度:
精神不振,煩躁不安,嗜睡,昏迷
呼吸深快,(kussmaulsbreathing),呼氣涼
呼出氣有酮味
口唇櫻紅
惡心,嘔吐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低鉀血癥(hypokalcemia)
血清K+<3.5mmol/L。正常血清鉀:3.5~5.5mmol/L
原因:嘔吐、腹瀉丟失大量含鉀的胃腸液進食少,入量不足腎臟保鉀功能不如保鈉功能,缺鉀時仍排鉀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
補液后易出現低鉀:補液—血液稀釋酸中毒被糾正--鉀從細胞外移向細胞內隨尿量增加—鉀被排出體外輸入大量葡萄糖—合成糖原需鉀參與腹瀉—繼續丟失
脫水糾正前不出現低鉀:脫水—血液濃縮酸中毒—鉀從細胞內移向細胞外尿少—鉀排出相對少低鉀血癥:154頁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低鉀血癥:臨床特點:神經肌肉興奮性降低精神萎靡不振骨骼肌張力下降,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嚴重者呼吸肌受累,呼吸變淺或呼吸麻痹平滑肌張力下降,腹脹,腸麻痹,腸鳴音減弱或消失心肌興奮性增高,心律失常,心肌受損,表現心音低鈍,心臟擴大,心衰,心電圖表現為T波低平,雙向或倒置,出現U波,P-R、Q-T間期延長、ST段下降堿中毒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心律失常: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低鈣和低鎂血癥正常血清Ca2+2.2~2.7mmol/L(9~11mg/dl)
Mg2+0.8~1.2mmol/L(2.0-3.0mg/dl)血清Ca2+﹤1.75mmol/L(7mg/dl)
低鈣血癥
Mg2+﹤0.6mmol/L(1.5mg/dl)
低鎂血癥原因:
進食少,小腸吸收不良
腹瀉丟失較多
活動型佝僂病伴長期腹瀉,營養不良患兒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低鈣和低鎂血癥脫水酸中毒糾正后,易出現癥狀血液稀釋,
酸中毒糾正后,離子鈣減少脫水糾正前,可不出現癥狀血液濃縮,
酸中毒時離子鈣增多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低鈣和低鎂血癥臨床表現:震顫、手足搐搦、驚厥。多在補液后出現。若補鈣后抽搐仍不見緩解,注意低鎂。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幾種常見類型腸炎的臨床特點輪狀病毒腸炎(秋季腹瀉)秋冬季發??;6個月~2歲多見;起病急,伴發熱和上呼吸道癥狀,中毒癥狀較輕;
病初即出現嘔吐,先吐后瀉;大便為水樣或蛋花湯樣,無腥臭味,次數多、量多、水多(三多);多為自限性疾病,病程3~8天。四、嬰幼兒腹瀉
臨床表現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幾種常見類型腸炎的臨床特點大腸桿菌腸炎
5~8月發病ETEC(產毒性)癥狀輕重不一。大便呈蛋花湯樣、水樣。大便鏡檢:無白細胞。EIEC(侵襲性)起病急、中毒癥狀重、高熱、休克。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呈黏液膿血,有腥臭味。大便鏡檢:大量白細胞、紅細胞。四、嬰幼兒腹瀉
臨床表現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大腸桿菌腸炎
5~8月發病EPEC(致病性)起病較緩。大便黃綠色或蛋花湯樣伴黏液。鏡檢:有少量白細胞。EGEC(出血性)潛伏期3~7天。黃色水樣便轉為血水樣便,有特殊臭味,伴腹痛。大便鏡檢:大量紅細胞。幾種常見類型腸炎的臨床特點四、嬰幼兒腹瀉
臨床表現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抗生素誘發的腸炎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多繼發于用大量抗生素后,與菌群失調有關。中毒癥狀重、發熱、休克、電解質紊亂。大便暗綠色,量多,帶黏液,少數為血便。鏡檢大量膿細胞。幾種常見類型腸炎的臨床特點四、嬰幼兒腹瀉
臨床表現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抗生素誘發的腸炎真菌性腸炎多發生在體弱、長期用廣譜抗生素、激素兒童。常伴發其他部位真菌感染。大便稀爛、泡沫較多、有黏液、豆腐渣樣。鏡檢有真菌孢子和菌絲。幾種常見類型腸炎的臨床特點四、嬰幼兒腹瀉
臨床表現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多見于<6個月的嬰兒,外觀虛胖,常有濕疹;生后不久即出現腹瀉,但除大便次數增多外,無其他癥狀,食欲好,不影響生長發育;添加輔食后,大便即逐漸轉為正常。近年研究發現可能為乳糖不耐受的一種特殊類型。生理性腹瀉四、嬰幼兒腹瀉
臨床表現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
輔助檢查大便常規:大便性狀如外觀、顏色、黏液膿血等;大便鏡檢有無脂肪球、白細胞、紅細胞等。病原學檢查:大便培養、大便鏡檢、病毒分離等檢查。血液生化:血鈉、血鉀、碳酸氫鹽測定。四、嬰幼兒腹瀉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治療原則調整飲食,預防和糾正脫水,合理用藥,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一)飲食調整(二)液體療法(三)合理用藥(四)預防并發癥四、嬰幼兒腹瀉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
治療原則控制感染病毒所致的腸炎,一般用支持療法細菌所致的腸炎,應使用抗生素
微生態療法-調整和恢復腸道正常菌群黏膜保護劑-吸收病原和毒素,增強黏膜屏障作用。對癥治療腹脹-補鉀、肛管排氣等
止吐-VitB6、氯丙嗪止瀉-前3天避免用止瀉藥
四、嬰幼兒腹瀉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腹瀉
與感染、喂養不當、腸道功能紊亂等有關。體液不足
與腹瀉、嘔吐致體液丟失過多和攝入不足有關。體溫過高
與腸道感染有關。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
與大便刺激臀部皮膚有關。潛在并發癥
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知識缺乏
家長缺乏喂養知識及相關的護理知識。四、嬰幼兒腹瀉
常見護理診斷/問題皰疹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控制感染:選用針對病原菌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嚴格執行消毒隔離,感染性腹瀉與非感染性腹瀉患兒分室居住,護理患兒前后認真洗手,腹瀉患兒用過的尿布、便盆分類消毒,以防交叉感染。發熱護理
四、嬰幼兒腹瀉
護理措施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調整飲食:繼續喂養,但必須調整和限制飲食。停喂不消化和脂肪類食物,母乳喂養者可限制哺乳次數,縮短每次哺乳時間,暫停換乳期食物添加;人工喂養兒可喂米湯、酸奶、脫脂奶等。嘔吐嚴重者,可暫時禁食4~6小時(不禁水),待好轉后繼續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病毒性腸炎多有雙糖酶缺乏,不宜用蔗糖,并暫停乳類喂養,改用酸奶、豆漿等。四、嬰幼兒腹瀉
護理措施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維持皮膚完整性(尿布皮炎的護理)選用吸水性強的、柔軟布質或紙質尿布,避免使用不透氣塑料布或橡皮布;尿布濕了及時更換,每次便后用溫水清洗臀部并擦干,以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局部皮膚發紅處涂以5%鞣酸軟膏或40%氧化鋅油并按摩片刻,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也可采用暴露法,臀下僅墊尿布,不加包扎,使臀部皮膚暴露于空氣中或陽光下;局部皮膚潰瘍可用燈光照射,每次照射20~30分鐘,每日1~2次,使局部皮膚蒸發干燥。四、嬰幼兒腹瀉
護理措施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嚴密觀察病情監測生命體征:如神志、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觀察大便情況:觀察并記錄大便次數、顏色、性狀、量,做好動態比較,為輸液方案和治療提供可靠依據。觀察全身中毒癥狀:如發熱、煩躁、嗜睡、倦怠等。觀察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癥狀:如代謝性酸中毒表現、低血鉀表現、脫水情況及其程度。
四、嬰幼兒腹瀉
護理措施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健康教育宣傳母乳喂養的優點,指導合理喂養,避免在夏季斷奶。按時逐步添加換乳期食物,防止過食、偏食及飲食結構突然變動。注意飲食衛生,食物新鮮,食具定時消毒。飯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培養良好衛生習慣。加強體格鍛煉,適當戶外活動。
注意氣候變化,防止受涼或過熱。避免長期濫用廣譜抗生素。四、嬰幼兒腹瀉
護理措施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
四、液體療法(fluidtherapy)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一、體液平衡的特點(了解)1、體液的總量與分布特點2、體液的電解質組成特點3、小兒水代謝的特點4、體液調節的特點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二、常見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43-57)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電解質溶液:0.9%氯化鈉(NS):為等滲液;
含氯比血漿高,大量輸入可致高氯血癥;3%氯化鈉溶液:用于糾正低鈉血癥;5%碳酸氫鈉(NB):堿性溶液,用于糾正酸中毒,稀釋3.6倍的1.4%溶液為等滲液;10%氯化鉀:配制成混合溶液后,用于預防和糾正低鉀血癥。非電解質溶液:5%GS、10%GS---無張力液體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
混合溶液
常用混合溶液的成分和簡易配制溶液成分比例簡易配制(ml)NS10%GS1.4%NB10%GS10%NaCl5%NB2:1等張含鈉液.2
150030471:1液(1/2張)11500202:3:1液(1/2張)2315001524
4:3:2液(2/3張)4325002033
1:2液(1/3張)1250015
1:4液(1/5張)145009
生理維持液(1/3張)1450097.5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口服補液鹽(oralrehydrationsalt,ORS)WHO推薦2002年推薦的低滲透壓ORS配方(165頁)成分 含量(克) NaCl2.6枸櫞酸鈉
2.9KCl1.5葡萄糖13.5水1000ml該配方中各種電解質濃度為:Na+75mmol/L,K+20mmol/L,C1-65mmol/L枸櫞酸根10mmol/L,葡萄糖75mmol/L??倽B透壓為245mOsm/L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成分(新)mOsm/L(舊)mOsm/L鈉7590氯化物6580無水葡萄糖75111鉀2020枸椽酸鹽1010總滲透壓245311ORS滲透壓27.920.5總重量2.92.9枸椽酸鈉1.51.5氯化鉀2013.5無水葡萄糖3.52.6氯化鈉(舊)g/L(新)g/L成分ORS組成加水1000ml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口服補液鹽(ORS)2%Glucose,保證鈉水吸收滲透壓接近血漿(2/3張)配方Na+、K+、Cl-濃度糾正丟失枸櫞酸鈉/NaHCO3糾酸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口服補液療法(ORT)適應證:輕或中度脫水,嘔吐不重,無腹脹方法:輕度:50~80ml/kg
中度:80~100ml/kg 8~12h內將累積損失補足,少量多次;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口服補液療法(ORT)注意事項:ORS含K+20mmol/L(0.15%):
若低鉀,需額外補鉀;ORS中HCO3-30mmol/L:若存在酸中毒,
需額外糾酸;病毒性腸炎時:應稀釋使用,以免電解質過量;
因病毒性腸炎大便Na+低(50mmol/L),
而ORS中Na+90mmol/L;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靜脈補液適應證:中或重度脫水;經口服補液不見好轉;嘔吐、腹脹嚴重者;三定:補液總量補液種類補液速度原則:先快后慢、先濃后淡、有尿補鉀、抽搐補鈣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第一天補液:
補液總量=累積損失量+繼續損失量+生理維持量
累積量繼續損失量生理維持量總量(ml)輕度脫水5010~3060~8090~120中度脫水
50~10010~3060~80120~150重度脫水100~12010~3060~80150~180第八章-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
累積損失量:
等滲性脫水1/2張常用1:1液
低滲性脫水2/3張常用4:3:2液
高滲性脫水1/5~1/3張常用生理維持液;
繼續損失量:繼續腹瀉嘔吐脫水量,1/2張液體,常用1:1液;
生理維持量:排尿排便含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合同范本電子產品采購協議
- 瑜伽房會員合同協議書
- 玉米出售協議書
- 吸塑機模具轉讓協議書
- 電梯解除協議書
- 英達認罪協議書
- 商品車車輛交接協議書
- 茶葉銷毀協議書
- 員工工傷后解除協議書
- 自動放棄協議書
- GB/T 8626-2007建筑材料可燃性試驗方法
- GB/T 19929-2014土方機械履帶式機器制動系統的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
- GB/T 19520.13-2009電子設備機械結構482.6mm(19 in)系列機械結構尺寸第3-102部分:插拔器手柄
- 心理咨詢及治療-正確應對壓力提升正能量
- FZ/T 72016-2012針織復合服用面料
- 課件:第五章 社會工作項目的監測與督導(《社會工作項目策劃與評估》課程)
-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 馬工程課件 第16章
- 食品工廠設計概述課件
- 回轉窯-工作原理課件
- 課件亞洲與非洲音樂 課件-2022-2023學年高中音樂人音版(2019) 必修 音樂鑒賞
- GB∕T 33217-2016 沖壓件毛刺高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