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安慶四中學中考歷史最后沖刺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安慶四中學中考歷史最后沖刺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安慶四中學中考歷史最后沖刺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安慶四中學中考歷史最后沖刺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安慶四中學中考歷史最后沖刺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安慶四中學中考歷史最后沖刺濃縮精華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戴高樂曾說,為使復興的歐洲大陸,能有一個符合我們時代條件的平衡,我們覺得應該在歐洲實現某些集團,下列組織中最能體現這一說法的是()A.聯合國 B.北約 C.世界貿易組織 D.歐盟2.下表是我國對外貿易和引進外資的增長統計表(單位:億美元),該局面的出現主要利益于年份1980年1990年2000年對外貿易(進出口)381.41154.44722.9引進外資(已利用外資)/1028.95935.6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B.對外開放逐步擴大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D.獨立自主和平外交3.1896年,譚嗣同有感于民族危機的加劇,寫下“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的著名詩句。此時,民族危機加劇是由于()A.《南京條約》的簽訂B.《璦琿條約》的簽訂C.《辛丑條約》的簽訂D.《馬關條約》的簽訂4.十九世紀,面對燃燒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煙霧,來自國外的旅行者卻為它的魅力所傾倒;有錢的英國人更喜歡乘坐蒸汽輪船在渾濁不堪、散發異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覽。這說明A.電力在英國被廣泛應用B.人們附醉于工業革命成就C.發展工業必須破壞環境D.工業革命成果擴展到全球5.胡兆森回憶:“1954年……舉手表決通過了憲法,這是我最難忘的大事之一。會場上每個人都非常激動……”胡兆森所回憶的史實發生在: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 B.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期間C.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期間 D.中共十四大上6.下列關聯正確的是A.金字塔——古巴比倫王國B.種姓制度——古埃及C.迦太基人——羅馬共和國的滅亡D.屋大維——羅馬帝國的建立7.某歷史探究小組收集了下圖的資料,他們探究的主題是A.殖民地的抗爭B.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C.工人運動的興起D.近代科技的發展8.沒有別的事件能像十月革命那樣對現代世界產生如此決定性的影響,它從根本上改變了國際關系格局。1917年以后,世界再也不能同過去一樣了,這種不一樣主要表現在A.馬克思主義開始指導國際工人運動 B.社會主義最終戰勝了資本主義C.打破了帝國主義對社會主義的封鎖 D.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9.下列圖片反映了20世紀70年代我國外交領域取得的成就。這些成就取得的共同原因是()A.非洲國家的大力支持B.日本謀求改善中日關系C.美國改變對華政策D.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10.新航路開辟后,美洲的玉米、甘薯、馬鈴薯,通過各種渠道傳至世界各地,飲茶、喝咖啡逐漸成為歐洲的時尚。這說明新航路開辟A.促使了世界市場最終形成B.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C.開啟了歐洲早期殖民掠奪D.豐富了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11.李大釗說:“太平天國禁止了鴉片,卻采用了宗教;不建設民國,而建設天國,這是他們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段話指太平天國()A.沒有實行宗教改革 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C.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 D.沒有徹底的革命精神12.觀察下面柱狀圖,圖中數據的變化表明()A.第一個五年計劃已順利完成 B.社會主義工業化已初步實現C.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取得成效 D.我國正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某班同學通過2019年春晚的三個分會場對“中國夢”進行了探究。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井岡山分會場:1927年10月,率領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地區,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人是誰?后來又創造了哪一局面?吉林一汽分會場:這里誕生的中國第一輛國產汽車.是我國哪一經濟計劃取得的成就?深圳分會場:1980年,中央決定興辦的經濟特區除了深圳還有哪幾個?深圳有何地位?2013年深刻闡述了中國夢的宏偉藍圖的是誰?通過以上探究,請你談談在“追夢”之路上我們中學生應該怎么做?14.列舉19世紀中期,哪些國家為挽救國內危機進行了哪些活動15.14—18世紀的歐洲大陸先后掀起了兩次思想解放運動,這兩次思想解放運動分別是什么?它們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分別起到了什么作用?在思想核心和表現形式方面后者比前者有什么進步和發展?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根據“為使復興的歐洲大陸”、“我們覺得應該在歐洲實現某些集團”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歐洲走向聯合。1967年,歐洲決定把歐洲煤鋼聯營、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聯營三個機構合并,統稱為歐洲共同體。1993年,歐洲共同體更名為“歐洲聯盟”。歐盟建立后,一體化程度不斷加強,各成員國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交流越來越頻繁,相互之間形成了緊密的聯合。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2、B【解析】

依據題干可知表格反映了1980年到1990年再到2000年,我國對外貿易和引進外資不斷的增長,說明了中國正在積極主動的逐步融入世界經濟的步伐,這顯然得益于對外開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指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與對外貿易、引進外資并無直接關系,故A不符合題意。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開放逐步擴大,積極引進外資、技術和管理經驗,發展對外貿易,故B符合題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確立是在21世紀初,故C不符合題意。新中國建國后始終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3、D【解析】依據所學可知,甲午中日戰爭中清政府戰敗,1895年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化,民族危機加劇,D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D。4、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十九世紀,工業革命正在進行。工業革命的發展,一方面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促進城市化的進程,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環境污染,給人類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題干的“面對燃燒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煙霧,來自國外的旅行者卻為它的魅力所傾倒;有錢的英國人更喜歡乘坐蒸汽輪船在渾濁不堪、散發異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覽。”說明人們附醉于工業革命成就,忘卻了工業革命造成的環境污染。所以B選項符合題意;電力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被廣泛使用,故A不符合題意;發展工業必須破壞環境的說法太絕對,故C不符合題意;工業革命成果擴展到全球的說法在題干材料中不能體現。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5、B【解析】

依據題干的“1954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故B符合題意;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1949年召開,排除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1978年召開,排除C;中共十四大在1992年召開,排除D。故選B。【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識記中國現代史上重要會議的召開時間。6、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的,種姓制度是古印度的,羅馬共和國是公元前27年發展為羅馬帝國的,故D對應正確,符合題意;ABC對應錯誤,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7、A【解析】

依據圖片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探究的主題是殖民地的抗爭。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中華盛頓抗擊英國殖民者軍隊,領導人民進行民族解放斗爭,是殖民地人民的抗爭;19世紀初,玻利瓦爾反抗西班牙殖民者,解放南美,是殖民地人民的抗爭;1857—1859年,在印度民族大起義中章西女王反抗英國殖民者,奮勇殺敵,是殖民地人民的抗爭。因此探究的主題是殖民地的抗爭,A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BCD三項在圖片中體現不出來,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8、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以前的世界是資本主義統治的世界,故D正確。1848年,馬克思主義誕生,題目考查的時間是1917年,故排除A項。B項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故排除B項。C與題意不符,故排除C項。故選D。9、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70年代我國外交領域,取得的成就原因在于,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加強,中國正以一個世界性大國的姿態展現在國際舞臺上,選項D符合題意;而選項A非洲國家的大力支持,只與圖一,中國重返聯合國相關;選項B日本謀求改善中日關系,與圖二,中日建交相關;選項C美國改變對華政策,與圖三,中美建交相關;因此選項ABC不符合題意。所以只有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10、D【解析】

從題干看出,“新航路開辟后,美洲的玉米、甘薯、馬鈴薯,通過各種渠道傳至世界各地”,說明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促進了物種的廣泛傳播。“飲茶、飲非洲出產的咖啡逐漸成為歐洲的時尚”,說明新航路開辟以后,豐富了人們的社會生活。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11、C【解析】

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太平天國運動由于是農民運動,采用宗教發展勢力,卻對外國宗教認識不清,反對清朝統治,建立卻還是封建統治,這些都是農民階級的認識上的局限性,他們無法提出科學的理論,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12、D【解析】

三大改造過程中,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中實行公私合營,從此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我國正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故選D。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2)第一個五年計劃。(3)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的代表和對外開放的“窗口”。(4)。(5)樹立遠大理想、勤奮學習、刻苦鉆研文化知識等。【解析】

結合材料分析:(1)1927年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認真分析中國的形勢,當機立斷,向農村進軍,到達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是中國共產黨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革命道路的開始,這猶如中國革命的一點“星星之火”,在它的影響下,全國各地紛紛建立根據地,推動了革命高潮的到來,形成“燎原之勢”。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的重要建設項目之一,1956年7月13日,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建成并試制成功第一批國產載重汽車,毛澤東把這種汽車命名為“解放”牌。所以我國第一輛解放牌汽車生產于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

(3)1980年,國家首先設立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經濟特區的設立有利于引進外國先進技術,獲得知識,有利于學習外國先進的管理經驗,有利于培養各種人才,有利于擴大中國對國外的影響,深圳從一個小漁村建成一座繁華的現代化城市,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對外開放的窗口。

(4)2013年深刻闡述了中國夢的宏偉藍圖的是。2013年,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在會上,他深刻闡述了中國夢的宏偉藍圖,強調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5)本題是開放型題目,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如青少年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肩負著偉大的歷史重任。把前輩人開創的事業繼續推向前進,振興中華,實現跨世紀的宏圖偉業,這是時代賦予當代青年的崇高使命。青少年應該樹立遠大理想,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才能圓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14、俄國:1861年改革(農奴制改革);美國:美國內戰(美國南北戰爭)日本:明治維新中國:洋務運動【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中葉。俄國農奴制度嚴重束縛工農業生產和資本主義關系的發展,農奴起義此起彼伏,同時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失敗,暴露了農奴制度的腐朽。為了緩和階級矛盾,維護沙皇專制統治,1861年3月3日,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頒布一系列改革法令和廢除農奴制的特別宣言。美國南北兩種經濟制度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爆發了美國南北戰爭(美國內戰),日本面對內憂外患的情況,進行了明治維新。中國面對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洋務派掀起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15、(1)文藝復興運動,思想啟蒙運動(2)文藝復興運動使人們開始認識到,必須打破中世紀以來的統治和教會神學對人們思想的束縛,強調和發揮人在這個世界上的作用,文藝復興是資產階級叩響近代社會大門的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是一場弘揚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識形態,把人們的思想從宗教神學和封建專制的禁錮中解放出來的思想解放運動。它不僅為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而且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提供了理論前提。(3)文藝復興運動的思想核心是宣揚“人文主義”表現形式:通過繪畫、文學作品和各種著作,體現當時人們對人性回歸的渴望。思想啟蒙運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