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池塘養殖生產中,魚蝦死亡現象多發易發。導致養殖魚蝦死亡的原因比較復雜,既有疾病因素,也有非疾病因素,排除非疾病因素,準確判斷原因,是病害科學防控的前提。導致養殖魚蝦死亡的非疾病因素1.缺氧由于養殖密度過大、殘餌、排泄物過多分解耗氧,水中浮游生物失調,光合作用不足等原因都可導致缺氧,其典型表現為浮頭。2.鹽度變化絕大多數的品種對鹽度都有適應范圍,由于氣候、暴雨、洪水等原因,可引起局部海區或養殖池鹽度變化,甚至在短時間引起鹽度急劇變化,可造成大量水生動物死亡。3.pH變化水生動物對水的酸堿度要求是中性偏堿,酸度過低或堿性過高都會導致不良反應甚至死亡。4.水溫水生動物都有適溫范圍,并可分為冷水性魚類和溫水性魚類。對冷水性魚類,高溫可導致不適,易發病甚至死亡,而對于暖水性魚類,低溫會凍傷,引起水霉等病害,甚至死亡。5.有毒、有害物質污染有毒、有害物質污染養殖水域,可引起養殖水生動物不適,而嚴重污染則直接導致水生動物死亡。有害物質累積,最終導致產品有害物質超標,危害人類健康。常見的有毒有害污染物有:農藥,石油類,含有各種重金屬、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工業污水,事故泄漏等。此外,大量城鎮生活污水也會導致養殖水質惡化,令養殖的水生動物受到不良影響,甚至死亡。6.飼料質量一是不符合飼料質量衛生標準,含有病原微生物,含有有害物質,霉變、變質等。二是營養不全或缺少某些營養素,最常見的是蛋白含量低,維生素類物質缺失,都可導致養殖對象生長緩慢,甚至發病死亡。三是投喂不當,投餌過量或餌料不足,所投餌料營養、適口性與生長階段不符,都有可能引起養殖魚類不良反應。7.水質突變因洪水、臺風等引起的水質混濁、鹽度突然變化等,也可導致養殖水生動物死亡。導致養殖魚蝦死亡的疾病因素1.導致養殖魚蝦死亡的疾病因素在自然界中存在著許多致病病原生物,受這些病原生物侵襲,在一定的條件下,可引起各種水生動物疾病,但并不等于有病原存在,就一定會發病。水生動物發病是在三個條件的共同作用下發生的,一是感染的病菌、病毒、寄生蟲達到一定的數量;二是一定的環境條件,如水(氣)溫,水質狀況;三是宿主(感染對象)抗病力弱,抵抗不住病菌、病毒、寄生蟲的攻擊。如果后兩個條件不完全具備,即使有致病病原生物的存在,也不一定引起發病,但會成為病毒菌的攜帶者。2.常見的主要水產養殖病害在水產養殖生產中發生的主要病害,按病原分主要有細菌病、病毒病、寄生蟲病和真菌病,此外還有一些暫時無法判斷病因的病害。(1)細菌性病:主要有腸炎、敗血性出血癥、爛鰓、赤皮、潰瘍、赤鰭等。(2)病毒性病:主要有對蝦白斑綜合癥、托拉病、魚類虹彩病毒病、草魚出血病等。(3)寄生蟲病:主要有車輪蟲、孢子蟲、小瓜蟲、指環蟲、隱核蟲、錨頭鳋、本尼登蟲、三代蟲、纖毛蟲、錨首蟲、斜管蟲等。(4)真菌性病:主要是水霉病。3.水產養殖動物病害的特性水產養殖動物病害,具有以下的特性:(1)病害發生不易被發現,等到發現了往往已經是晚期。(2)以水為傳播媒介,傳播途徑有別于陸生動物,傳染源不易阻斷。(3)給藥方式差異大,且給藥效果不佳。采用內服法給藥,該吃進去多少無法控制,在病情較重,已不開口攝食或食欲差時,無法使用內服藥。采用浸泡、潑灑給藥,一是受很多環境因素影響;二是對已感染的內部器官作用有限;三是對水域生態影響很大。水產養殖病害預防措施對水產養殖病害應貫徹以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使用藥物控制水產養殖病害是一種迫不得已的選擇,并非良策。因此,在養殖生產中應推廣健康的養殖方式,盡力做好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病害發生,做到盡可能少用藥,保障養殖產品的質量安全。1.選好種、放好苗在生產中預防病害第一個環節是選擇好的品種,即選擇的品種適合當地的自然條件,具有良好的生長性狀和抗病力。二是苗種質量要好,因此購苗要從信譽好,有種苗生產許可證的正規水產良種繁育場中采購,并要求供苗企業提供苗種質量合格證明和檢疫合格證明,確保種苗質量,是預防病害的重要措施。2.放苗前徹底清池消毒魚池在收獲起捕后,應干池曬塘,即干池清淤,暴曬,清理修整池埂,進排水設施。然后對魚池進行徹底消毒,藥物清池按SC/T1008的規定執行。魚池經過清整消毒后,注入新水,注入的水應經過過濾消毒,淡水養殖用水水質應符合《NY5051-2001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的要求,海水養殖應符合《NY5052-2001無公害食品海水養殖用水水質》的要求。常用清塘消毒方法:(1)生石灰。不帶水清塘用量:20~30千克/畝,帶水清塘用量:每立方米水用200~250克(蝦類每立方米水用350~400克)。(2)二氯異氰脲酸鈉。用法與用量:全池潑灑,每立方米水用0.3~0.6克。(3)三氯異氰脲酸。用法與用量:全池潑灑,每立方米水用0.2~0.5克。3.放苗前做好苗種消毒工作投放的苗種應嚴格進行消毒。消毒漁藥選擇,執行《NY5071-2002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準則,并根據不同品種對藥物的敏感性情況而有針對性選擇。常用魚種消毒方法:(1)氯化鈉(食鹽)。用于防治細菌性、真菌或寄生蟲疾病。用法與用量:浸浴1%~3%,時間5~20分鐘。(2)聚維酮碘。用于防治細菌性、真菌或病毒性疾病。用法與用量:浸浴20~30mg/L,時間15~20分鐘。4.采用免疫措施采用免疫措施是預防病害安全有效的好方法,尤其是對病毒引起的病害,常見的免疫方法有注射和浸泡兩種。5.水質調控管理保持養殖池水水質良好,良好的水質是保證飼養對象避免受到不良環境的刺激,引起各種應激反應,而降低抵抗力的重要條件。淡水養殖池水應符合《NY5051-2001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的要求,海水養殖應符合《NY5052-2001無公害食品海水養殖用水水質》的要求。如何判斷水質是否良好,從表觀看水色嫩綠、爽、透明度30~40cm,這樣的池水表明有益微生物種群占優勢,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數量平衡,光合作用良好。從水化學指標看,水的pH值穩定在7.5~8.5,溶氧大于5mg/L,氨氮、亞硝酸鹽不高于允許的濃度,因為這些指標變化過大,即使通過各種人為的調控措施來調節,也會不斷引起各種應激反應。6.適宜的水體容量池塘的水容量要適宜:一般水體越大,穩定性越好,但從管理操作等方面考慮,池塘的面積太大也帶來許多管理不便的問題。根據不同的品種和不同的生長階段,以及生產與管理的條件選擇面積大小適合的池塘,對穩定水質很重要,一般成魚池10~15畝,蝦池5~8畝,水深2~2.5米。7.合理的放養密度放養密度是影響水質最關鍵的要素,獲得單位面積盡可大的產量和效益,是養殖業者普遍追求的目標,而提高放養密度又是獲取高產的基本手段,如何解決這些矛盾,從中找到平衡點,是養殖生產管理的重要課題。養殖密度怎樣才算合理,就是投放的數量(尾數、重量)與設計的生產周期和預期的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臨床腫瘤內科診療體系與發展趨勢
- Brand KPIs for sauces condiments Tabasco in the United Kingdom-外文版培訓課件(2025.2)
- 集體水庫管理協議書
- 菜地承包出售協議書
- 顧客簽訂保障協議書
- 項目借款投資協議書
- 鞋面加工合同協議書
- 風管廠家轉讓協議書
- 車禍自行協商協議書
- 計劃財產分割協議書
- 高溫設備維護保養程序培訓
- 護士進修匯報護理專業發展趨勢分析
- KISSSOFT操作與齒輪設計培訓教程
-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2024年中考二模語文試卷附答案
- 城鄉規劃原理題目及答案
- 25道中國建筑商務合約經理崗位常見面試問題含HR常問問題考察點及參考回答
- JGT116-2012 聚碳酸酯(PC)中空板
- DBJ-43T507-2019湖南省建筑物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標準
- 《華為國際化之路》課件
- 高空作業安全責任協議書防盜網
- 關于地下室滲漏水問題的總結及堵漏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