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醫(yī)學檢驗技士(初級)基礎知識歷年真題試卷匯編2
(總分:200.00,做題時間:90分鐘)
一、A1型題(總題數(shù):88,分數(shù):176.00)
1.進行尿液干化學檢測時,不受VitC影響的指標是
(分數(shù):2.00)
A.隱血
B.尿糖
C.比密4
D.白細胞
E.亞硝酸鹽
解析:解析:尿液干化學分析中維生素C可干擾:①葡萄糖;②隱血試驗;③尿白細胞;④尿亞硝酸鹽。
2.蛔蟲一般寄生在入的.
(分數(shù):2.00)
A.肝臟
B.腎臟
C.胰腺
D.肌肉
E.小腸J
解析:解析:蛔蟲是人體內最常見的寄生蟲之一。成蟲寄生于小腸,以空腸最多,可引起蛔蟲病。
3.成人白細胞計數(shù)的參考值是
(分數(shù):2.00)
A.(4-10)X109-J
B.(5-12)X109
C.(11~12)X109
D.(12~20)X109
E.(15?20)X109
解析:解析:白細胞計數(shù)正常范圍參考值:①成人(4?10)X10"/L;②新生兒(15?20)X10"/L;③6
個月?2歲(11—12)X10°/L;④兒童(5?12)X10,/L。
4.尿糖試帶法試劑中含有
(分數(shù):2.00)
A.葡萄糖氧化酶J
B.堿性磷酸酶
C.酸性磷酸酶
D.氧化鉀
E.凝血酶
解析:解析:尿糖試紙檢測是根據(jù)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葡糖酸和過氧化氫,過氧化
氫在過氧化氫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原子氧,以及原子氧可以將某種無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
的原理。因此尿糖試帶法試劑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
5.溶血標本對下列那個離子測定影響最大
(分數(shù):2.00)
A.Ca
B.K,J
C.Na,
D.Cl
E.Mg2,
解析:解析:細胞內液鉀離子(K-)濃度遠遠大于細胞外液,當標本發(fā)生溶血時,血漿中鉀離子濃度會迅
速增高,因此溶血標本對鉀離子測定的影響最大。
6.紅細胞是血液中數(shù)量最多的有形成分,其平均壽命均為多少
(分數(shù):2.00)
A.10天
B.30天
C.60天
D.120天J
E.180天
解析:解析:紅細胞的壽命在三種血細胞(包括白細胞、血小板)中是最長的,平均壽命120天。
7.血清與血漿的主要區(qū)別在于血清不含
(分數(shù):2.00)
A.白蛋白
B.球蛋白
C.脂蛋白
D.纖維蛋白原V
E.轉鐵蛋白受體
解析:解析:血液凝固析出的淡黃色透明液體。如將血液自血管內抽出,放入試管中,不加抗凝劑,則凝
血反應被激活,血液迅速凝固,形成膠凍。凝血塊收縮,其周圍所析出之淡黃色透明液體即為血消,也可
于凝血后經(jīng)離心取得。在凝血過程中,纖維蛋白原轉變成纖維蛋白塊,所以血清中無纖維蛋白原,這一點
是與血漿最大的區(qū)別。
8.成人正常情況下唯一產生紅細胞,粒細胞和血小板的場所是
(分數(shù):2.00)
A.脾臟
B.肝臟
C.骨髓J
D.淋巴結
E.卵黃囊
解析:解析;正常情況下,骨髓是出生后唯一產生紅細胞、粒細胞和血小板的場所。
9.體內尿量多少主要取決于
(分數(shù):2.00)
A.精神因素
B.環(huán)境溫度
C.藥物種類
D.內分泌功能
E.腎濃縮和稀釋能力7
解析:解析:尿量主要取決于腎臟生成尿的能力和腎臟的濃縮與稀釋功能。
10.正常人血液pH為
(分數(shù):2.00)
A.6.00-6.20
B.6.35?6.45
C.6.30?7.00
D.7.35-7.45
E.7.80-8.00
解析:解析:通常情況下,pH是-一個介于0和14之間的數(shù),當pHV7的時候,溶液呈酸性;當pH>7的
時候,溶液呈堿性;當pH=7的時候,溶液為中性。正常人體血液的pH是7.34—7.45。
11.細菌從對某種抗菌藥物敏感變成對該藥物耐受的變異稱為
(分數(shù):2.00)
A.毒力變異
B.菌落變異
C.莢膜變異
D.耐藥性變異J
E.抗原性變異
解析:解析:耐藥性變異:其產生可通過細菌染色體耐藥基因的突變、耐藥質粒的轉移和轉座子的插入,
使細菌產生一些新的酶類或多肽類物質,破壞抗菌藥物或阻擋藥物向靶細胞穿透,或發(fā)生新的代謝途徑,
從而產生對抗生素的耐藥性,造成臨床藥物治療的失敗。
12.影響化學試劑變質的外在因素不包括
(分數(shù):2.00)
A.貯存溫度
B.光線
C.放置時間
D.環(huán)境溫度
E.試劑的物理性質V
解析:解析:實驗室化學試劑在儲存過程當中發(fā)生變質的兩個主要因素:內因和外因,即化學試劑本身的
結構所決定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以及在貯存過程中化學試劑周圍的環(huán)境、溫度以及濕度等自然因素對
化學試劑的影響。
13.關于血清酶活性測定的敘述,錯誤的是
(分數(shù):2.00)
A.需最適pH
B.需最適溫度
C.與底物濃度無關J
D.可測定產物生成量
E.可測定底物消耗量
解析:解析:在血清酶活性測定過程中,當?shù)孜餄舛茸銐虼髸r,酶促反應速度與酶量成正比,所以C選項
錯誤。
14.人體內生物轉化作用最強的靶器官是
(分數(shù):2.00)
A.心臟
B.脾臟
C.腎臟
D.肝臟V
E.胰腺
解析:解析:肝臟是生物轉化作用的主要器官,在肝細胞微粒體、胞液、線粒體等部位均存在有關生物轉
化的酶類。其它組織如腎、胃腸道、肺、皮膚及胎盤等也可進行一定的生物轉化,但以肝臟最為重要,其
生物轉化功能最強。
15.單純小細胞性貧血,最常見的病因是
(分數(shù):2.00)
A.慢性感染7
B.骨髓造血功能障礙
C.維生素B,2、葉酸缺乏
D.紅細胞膜缺陷
E.急性溶血
解析:解析:單純小細胞性貧血MCVV80fl;MCH<27pg;MCHC介于320?360g/L,常見于感染、中毒、
尿毒癥,最常見病因是慢性感染。
16.從細胞發(fā)育成熟規(guī)律來看,幼稚巨核
(分數(shù);2.00)
A.核較原始巨核細胞小J
B.胞體較原始巨核細胞小
C.核形較顆粒型巨核細胞規(guī)則
D.核染色質較原始巨核細胞細致
E.胞質顆粒較顆粒型巨核細胞多
解析:解析:造血細胞生長發(fā)育的過程可分為3個階段:造血干細胞階段、造血祖細胞階段、原始細胞及
幼稚細胞階段。血細胞發(fā)育成熟中的形態(tài)演變規(guī)律:細胞胞體由大逐漸變小(巨核細胞相反,由小變大),
故幼稚巨核胞體較原始巨核細胞大;核發(fā)育過程中由大變小,因此幼稚巨核核較原始巨核細胞小。
17.肝臟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分數(shù):2.00)
A代謝功能
B排泄功能V
C解毒功能
I)凝血因子的生成與清除
E纖溶酶的形成
解析:解析:肝臟的主要功能:①糖代謝:②蛋白質代謝:③脂肪代謝;④維生素代謝;⑤激素代謝;⑥
解毒作用;⑦凝血功能。
18.對嗜血桿菌生物學特性描述正確的是
(分數(shù):2.00)
A.革蘭陰性桿菌呈多形性,有鞭毛,無芽泡
B.革蘭陽性桿菌呈多形性,無鞭毛,有芽泡
C.革蘭陰性桿菌呈多形性,無鞭毛,無芽泡J
D.革蘭陽性桿菌呈多形性,無鞭毛,無芽泡
E.革蘭陰性球菌有鞭毛和芽抱
解析:解析:嗜血桿菌是流感嗜血桿菌的簡稱,前稱費佛氏桿菌(或譯拜菲爾氏菌)或流感桿菌,屬孤菌科
嗜血桿菌屬。是一種沒有運動力、無芽泡的革蘭陰性桿菌。
19.下列對沙門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分數(shù):2.00)
A.革蘭陰性桿菌,氧化酶(+),動力(+)
B.革蘭陽性桿菌,氧化酶(一),動力(+)
C.革蘭陰性桿菌,氧化酶(一),動力(一)
D.革蘭陰性桿菌,氧化酶(一),動力(+)J
E.革蘭陽性桿菌,氧化酶(+),動力(一)
解析:解析:沙門菌屬的生物學特性:①形態(tài)與染色:本屬菌為(0.7—1.5)umX(2.0-5.0)um,無
芽電、無莢膜的革蘭陰性直桿菌。②生化反應:除亞利桑那菌外均不能發(fā)酵乳糖,大多數(shù)IMViC試驗為一+
-+,KIA:K/A,產氣+/—、H2S+/-,MIU:動力+、呵跺一、服酶+,氧化酶陰性。
20.白血病的MICM分型依據(jù)不包括
(分數(shù):2.00)
A.形態(tài)學
B.免疫學
C.細胞生物學-J
D.細胞遺傳學
E.分子生物學
解析:解析:白血病精確的診斷分型是正確選用化療方案的前提。目前國際上通用的是細胞形態(tài)學
(Morphology),免疫學(Immunology)、細胞遺傳學(Cytogenetics)和分子生物學(Moleculalrbiology)分
型,即我們常說的MICM分型。
21.胎兒血紅蛋白是指
(分數(shù):2.00)
A.HbA
B.HbFV
C.HbA2
D.Gower1
E.Gower2
解析:解析:胎兒血紅蛋是指白HbF,是血紅蛋白的一種,在胎兒時期主要以HbF為主,出生后3個月,
使HbA逐步占Hb總量95%以上,而HbF逐步降至1%以下。
22.乳酸脫氫酶是由H、M亞基組成的
(分數(shù):2.00)
A.二聚體
B.三聚體
C.四聚體V
D.五聚體
E.六聚體
解析:解析:乳酸脫氫酶是?種糖酵解酶,由H、M亞基組成的四聚體。乳酸脫氫酶存在于機體所有組織細
胞的胞質內,其中以腎臟含量較高。乳酸脫氫酶是能催化丙酮酸生成乳酸的酶。幾乎存在于所有組織中。
同工酶有六種形式,即LDH—1(HA),LDH—2(H3M)、LDH—3(H2M2)、LDH-4(HM3)、LDH—5(M))
及LDH—6,可用電泳方法將其分離。
23.尿中多黏菌素B測定,主要是為了
(分數(shù):2.00)
A.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
B.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監(jiān)測
C.用藥安全的檢測V
D.職業(yè)病的輔助診斷
E.健康狀況的評估
解析:解析:用藥的監(jiān)護: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多黏菌素B、磺胺等4項尿液檢測。
24.關于正常紅細胞形態(tài)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分數(shù):2.00)
A.平均直徑7.8umV
B.雙凹圓盤狀
C.瑞氏染色呈淡粉紅色
D.生理性淡染區(qū)占中央面積的1/3
E.胞內無異常結構
解析:解析:正常紅細胞平均直徑7.2um,雙凹圓盤狀,大小較一致,瑞氏染色呈淡粉紅色,生理性淡
染區(qū)占中央面積的1/3,胞內無異常結構。
25.肝素的抗凝作用需依賴
(分數(shù):2.00)
A.肝素酶
B.抗凝血酶-J
C.凝血因子X
D.凝血因子V
E.a,抗胰蛋白酶
解析:解析:肝素在體內外均有強大的抗凝作用。可延長凝血時間,其作用機制是加強或激活抗凝血酶川(AT
一山)的作用。滅活凝血因子Ha、IXa、Xa、Xia、XUa而發(fā)揮抗凝血作用。
26.父母血型均為AB型,子代不可能有
(分數(shù):2.00)
A.0型V
B.B型
C.AB型
D.A型
E.A型或。型
解析:解析:根據(jù)血型遺傳規(guī)律,子代可能為A、B、AB型。
27.正常人外周血紅細胞中,主要的血紅蛋白類型是
(分數(shù):2.00)
A.HbA2
B.HbH
C.HbF
D.HbCO
E.HbAV
解析:解析:血紅蛋白A(HbA),a23.,占成人血紅蛋白的98%,為最主要的血紅蛋白類型。
28.下列細菌屬于革蘭陰性桿菌的是
(分數(shù):2.00)
A.腦膜炎奈瑟菌
B.結核分枝桿菌
C.銅綠假單胞菌J
D.枯草芽抱桿菌
E.白喉棒狀桿菌
解析:解析:銅綠假單胞菌為有鞭毛、無芽他、無莢膜的革蘭陰性需氧桿菌,俗稱綠膿桿菌。其余選項均
為革蘭陽性桿菌。
29.L型細菌缺少的結構是
(分數(shù):2.00)
A.細胞膜
B.細胞壁V
C.細胞質
D.異染顆粒
E.莢膜
解析:解析:細菌細胞壁的肽聚糖結構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壞或合成被抑制,這種細胞壁受損的
細菌一般在普通環(huán)境中不能耐受菌體內的高滲透壓而脹裂死亡。這種細胞壁受損的細菌能夠生長和分裂者
稱為細菌細胞壁缺陷型或細菌L型。
30.在堿性條件下,生長良好的細菌是
(分數(shù):2.00)
A.葡萄球菌
B.大腸埃希菌
C.霍亂弧菌J
D.銅綠假單胞菌
E.結核分枝桿菌
解析:解析:營養(yǎng)要求不高,在PH8.8?9.0的堿性蛋白陳水或平板中生長良好。因其他細菌在這一pH
中不易生長,故堿性蛋白陳水可作為選擇性增殖霍亂弧菌的培養(yǎng)基。在堿性平板上菌落直徑為2mm,圓形,
光滑,透明。
31.與甲狀腺功能亢進無關的表現(xiàn)是
(分數(shù):2.00)
A.腸蠕動減慢J
B.神經(jīng)興奮性升高
C.心率加快
D.甲狀腺腫大
E.基礎代謝率明顯升高
解析:解析:甲狀腺激素可促進新陳代謝,促進機體氧化還原反應,代謝亢進;胃腸活動增強,出現(xiàn)便次
增多;雖然進食增多,但氧化反應增強,機體能量消耗增多,患者表現(xiàn)為體重減少;產熱增多表現(xiàn)為怕熱
出汗,個別患者出現(xiàn)低熱;甲狀腺激素增多刺激交感神經(jīng)興奮,臨床表現(xiàn)為心悸、心動過速、失眠、對周
圍事物敏感、情緒波動、甚至焦慮。
32.Rh血型抗原性最強的是
(分數(shù):2.00)
A.I)V
B.E
C.C
D.c
E.e
解析:解析:Rh抗原目前已發(fā)現(xiàn)40多種,1)、E、C、c、e5種抗原與臨床疾病關系最為密切,這5種抗原
中D的抗原性最強,對臨床更為重要。
33.正常人糞便可出現(xiàn)較多
(分數(shù):2.00)
A.細菌V
B.紅細胞
C.淋巴細胞
D.吞噬細胞
E.上皮細胞
解析:解析:成人糞便中主要的菌群是大腸埃希菌、腸球菌和厭氧菌,約占80%。另外,還有少量的產氣
桿菌、變形桿菌、芽抱菌及酵母菌等。健康嬰幼兒糞便中主要是雙歧桿菌、擬桿菌、腸桿菌、腸球菌、葡
萄球菌等。正常人糞便中無紅細胞及吞噬細胞,很難發(fā)現(xiàn)上皮細胞。
34.痛風與哪種物質水平升高有關
(分數(shù):2.00)
A.Urea
B.Cr
C.UA-J
D.CK
E.TBA
解析:解析:痛風是由單鈉尿酸鹽(MSU)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jié)病,與噪吟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泄減
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因此,痛風會使尿酸(UA)升高。UA主要用作痛風的診斷指標。
35.不會出現(xiàn)在糞便中的寄生蟲蟲體是
(分數(shù):2.00)
A.鉤蟲
B.蛔蟲
C.絳蟲節(jié)片
D.蟒蟲
E.血吸蟲V
解析:解析:血糞便中的寄生蟲:肉眼可見較大的蟲體,如蛔蟲、蟒蟲、絳蟲節(jié)片。過篩沖洗后可見小蟲
體,如鉤蟲、鞭蟲。感染血吸蟲的人或其它哺乳動物從糞便中排出蟲卵,不會在糞便中出現(xiàn)蟲體。
36.人體速發(fā)型皮膚試驗的判定時間為
(分數(shù):2.00)
A.20分鐘7
B.2小時
C.24小時
D.48~72小時
E.7天
解析:解析:速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皮膚測試是過敏反應中的一種測試,是進行過敏原的篩選方法。速發(fā)型變態(tài)
反應也稱I型反應,是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其主要特征是反應發(fā)生迅速,臨床癥狀在再次接觸致敏物后數(shù)
秒鐘至數(shù)小時即可發(fā)生,一般在15-20分鐘發(fā)生。
37.生物素標記蛋白質時的注意事項中,錯誤的是
(分數(shù):2.00)
A.應根據(jù)抗原或抗體分子結構中所帶可標記基因的種類選擇相應的活化生物素
B.應根據(jù)抗原或抗體分子結構中所帶可標記基因的分子理化性質選擇相應的活化生物素
C.標記反應時活化生物素要過量V
D.標記反應時活化生物素與待標記物應有適當比例
E.在生物素與被標記物之間加入交聯(lián)臂結構有助于減少空間位阻
解析:解析:一般每個抗體可以標記3?5個生物素,標記時,生物素與抗體的比率受抗體濃度影響。對
10mg/ml的抗體溶液來說,生物素應超過蛋白12倍;對于2mg/ml的抗體溶液應超過20倍;生物素也可
以直接以粉末的形式加入蛋白溶液中。
38.最常用于區(qū)分原始淋巴細胞和原始粒細胞的細胞化學染色方法是
(分數(shù):2.00)
A.POX染色V
B.PAS染色
C.ALP染色
D.ACP染色
E.AS—D—NAE染色
解析:解析:小型原始粒細胞和原始淋巴細胞不易區(qū)別,如果小型原始細胞呈過氧化物能(POX)陽性反應,
可確定為小型原始粒細胞。故過氧化酶染色(POX)可用于鑒別這兩種細胞。
39.日本血吸蟲的主要寄生部位為
(分數(shù):2.00)
A.食道靜脈站
B.膀胱靜脈叢
C.胃底靜脈叢
D.腸系膜下靜脈V
E.痔靜脈
解析:解析:日本血吸蟲成蟲寄生于人體的腸系膜靜脈血管中,產的卵可以沉積在肝臟,腸壁血管內和周
圍組織中。
40.可作為檢測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過篩試驗是
(分數(shù):2.00)
A.隱血試驗V
B.脂肪試驗
C.糞膽素試驗
D.糞膽原試驗
E.糞膽紅素試驗
解析:解析:隱血試驗連續(xù)檢測可作為消化道惡性腫瘤普查的一個篩選指標,對早期發(fā)現(xiàn)結腸癌、胃癌等
惡性腫瘤有重要的價值。
41.正常人尿液中可見的管型是
(分數(shù):2.00)
A.透明管型J
B.結晶管型
C.白細胞管型
D.細顆粒管型
E.紅細胞管型
解析:解析:透明管型參考值為0?1/LPF。透明管型偶爾可見于成人濃縮尿和激烈運動后等。病理情況:
透明管型可見于發(fā)熱、麻醉、心力衰竭、腎受刺激后;如大量持續(xù)出現(xiàn)透明管型,同時可見異常粗大的透
明管型和紅細胞,表示腎小管上皮細胞有剝落現(xiàn)象,腎臟病變嚴重;可見于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進
行性腎功能衰竭、急性腎盂腎炎、腎淤血、惡性高血壓、腎動脈硬化、腎病綜合征等。
42.外周血紅細胞的異常結構不包括
(分數(shù):2.00)
A.堿性點彩紅細胞
B.染色質小體
C.卡波氏環(huán)
D.網(wǎng)織紅細胞J
E.有核紅細胞
解析:解析:異常結構包括:①堿性點彩紅細胞;②染色質小體;③卡波環(huán);④有核紅細胞。網(wǎng)織紅細胞
是正常的過度細胞。
43.血管損傷后,完成血小板黏附功能所需的主要條件是
(分數(shù):2.00)
A.微血管壁結構正常
B.血管內皮下膠原纖維,血小板膜糖蛋白lb、vWF等正常V
C.足夠的凝血酶、ADP、膠原等
D.足夠的纖維蛋白原、鈣離子等
E.與足夠的血小板數(shù)量
解析:解析:黏附:指血管內皮細胞受損時,血管內皮下膠原暴露,血漿中(vonWi1lebrand)vWF因子首
先與膠原纖維結合,導致vWF因子變構,血小板膜上的GPIb(糖蛋白)與變構的vWF因子結合,從而使血小
板黏附于內皮下組織。
44.血小板聚集試驗反映的是
(分數(shù):2.00)
A.血小板數(shù)量
B.血小板GPIIb/lHa活性V
C.血小板GPIb-IX復合物的活性
D.血小板的釋放功能
E.血小板的黏附功能
解析:解析:血小板聚集試驗主要反映血小板的聚集功能。A、I)、E可以排除。血小板聚集機制:在Ca?,離
子存在的條件下,活化的血小板通過GPIIb/111a復合物與纖維蛋白原結合發(fā)生聚集。
45.各種載脂蛋白的主要合成部位是
(分數(shù):2.00)
A.腎臟
B.脾
C.肝臟J
D.巨噬細胞
E.腦
解析:解析:血漿脂蛋白中的蛋白質部分稱為載脂蛋白,主要分A、B、C、D、E五類,主要在肝(部分在小
腸)合成,是構成血漿脂蛋白的重要組分。
46.巧克力培養(yǎng)基是
(分數(shù):2.00)
A.含有溶解血液的培養(yǎng)基-J
B.含有5%巧克力的培養(yǎng)基
C.一種鑒別培養(yǎng)基
D.一種厭氧培養(yǎng)基
E.一種液體培養(yǎng)基
解析:解析:巧克力平板培養(yǎng)基是一種含有溶解血液的微生物培養(yǎng)基,因而含有V和X因子,適用于接種
疑有嗜血桿菌、奈瑟菌的標本。
47.可使血鈣降低的激素是
(分數(shù):2.00)
A.活性維生素D;,
B.降鈣素J
C.甲狀旁腺激素
D.醛固酮
E.抗利尿激素
解析:解析:降鈣素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骨、腎和小腸。降鈣素促進骨鹽沉淀,降低血鈣;抑制腎小管對
磷的重吸收,以增加尿磷,降低血磷。
48.調節(jié)血糖最主要的器官是
(分數(shù):2.00)
A.肝臟V
B.肌肉
C.腎臟
D.腦組織
E.心臟
解析:解析:肝具有許多糖代謝的特異酶,許多糖代謝過程如糖原的合成與分解、糖異生作用都是在肝細
胞內完成的。肝功能受損時,可能影響糖代謝而易出現(xiàn)血糖的波動。
49.妊娠16周后羊水主要成分是
(分數(shù):2.00)
A.胎兒尿V
B.有機物
C.無機鹽
D.組織液
E.胎兒上皮細胞
解析:解析:妊娠11一14周以后胎兒尿排入羊水,成為羊水的主要來源。
50.屬于真核細胞型微生物的是
(分數(shù):2.00)
A.衣原體
B.支原體
C.立克次體
D.真菌J
E.放線菌
解析:解析:細菌、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放線菌、支原體歸屬于原核生物界;真菌是真核細胞型
微生物,歸屬真菌界。
51.能通過胎盤屏障傳遞的抗體類型是
(分數(shù):2.00)
A.IgGV
B.IgA
C.IgM
D.IgE
E.IgD
解析:解析:IgG抗體在免疫應答中起著激活補體、中和多種毒素的作用。IgG抗體持續(xù)時間長,是唯一能
在母親妊娠期穿過胎盤保護胎兒的抗體。
52.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受損的試驗是
(分數(shù):2.00)
A.濃縮稀釋試驗
B.內生肌酊清除率測定V
C.尿糖測定
D.尿素測定
E.尿酸測定
解析:解析:腎小球腎炎時內生肌酊清除率降低較其他指標如血清尿素氮、肌酎測定為早,是較早反映腎
小球濾過功能的敏感指標。故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受損的試驗是內生肌肝清除率測定。
53.與腫瘤發(fā)生有關的內在因素是
(分數(shù):2.00)
A.X線照射
B.病毒感染
C.黃曲霉毒素
D.免疫狀態(tài)-J
E.化學因素
解析:解析:影響腫瘤發(fā)生、發(fā)展的內在因素主要包括遺傳因素和腫瘤免疫。
54.下列與抗原抗體反應無關的是
(分數(shù):2.00)
A.沉淀反應
B.凝集反應
C.中和反應
D.補體結合反應
E.蛋白質降解,
解析:解析:抗原一抗體反應,是抗原和對應抗體在一定條件下特異結合形成可逆性抗原一抗體復合物的
過程。抗原一抗體反應可分為凝集反應、沉淀反應、中和反應、補體結合反應或嗜細胞反應等,這些反應
已成為疾病診斷、病原微生物鑒定、流行病學調查以及科學研究工作廣泛應用的手段。
55.密度坡大的脂蛋白是
(分數(shù):2.00)
A.CM
B.VLDL
C.IDL
D.LDL
E.HDLV
解析:解析:血漿脂蛋白分為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乳糜微
粒(CM)和中間密度脂蛋白(IDL)。
56.血清中含量最多的補體成分為
(分數(shù):2.00)
A.Clq
B.Clr
C.Cls
D.C2
E.C3V
解析:解析:C3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補體成分,分子量為195000,主要由巨噬細胞和肝臟合成,在C3轉
化酶的作用下,裂解成C3a和C3b兩個片段,在補體經(jīng)典激活途徑和旁路激活途徑中均發(fā)揮重要作用。
57.人類的中樞免疫器官是
(分數(shù):2.00)
A.胸腺和淋巴結
B.骨髓和黏膜免疫系統(tǒng)
C.淋巴結和脾臟
D.胸腺和骨髓J
E.骨髓和淋巴結
解析:解析:中樞免疫器官又稱一級免疫器官,主要包括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細胞發(fā)生、發(fā)育、分化與成
熟的場所;同時對外周免疫器官的發(fā)育亦起主導作用。
58.補體的滅活是指在56℃加熱
(分數(shù):2.00)
A.10分鐘
B.20分鐘
C.30分鐘V
D.40分鐘
E.60分鐘
解析:解析:補體滅活能夠使血液制品,特別是血清中的補體失去活性。不滅活補體的血液制品具有溶血
作用。通過56。,30分鐘滅活后,補體失去活性,對細胞就沒有破壞作用了。
59.胸腺依賴性淋巴細胞指的是
(分數(shù):2.00)
A.B細胞
B.T細胞J
C.NK細胞
D.原始淋巴細胞
E.漿細胞
解析:解析:胸腺依賴性淋巴細胞簡稱T細胞,是淋巴細胞中數(shù)量最多功能復雜的一類。T細胞體積較小,
胞質很少,一側胞質內常有數(shù)個溶酶體。胞質呈非特異性酯酶染色陽性,細胞表面有特異性抗原受體。血
液中的T細胞占淋巴細胞總數(shù)的60%—75%。T細胞?般可分為三個亞群:①輔助性T細胞;②抑制性T
細胞;③細胞毒性T細胞。
60.產生抗體的細胞主要是
(分數(shù):2.00)
A.T細胞
B.成熟淋巴細胞
C.漿細胞V
D.NK細胞
E.巨噬細胞
解析:解析:能產生抗體的只有漿細胞,就算是記憶細胞也要先分化成漿細胞,才能產生抗體。
61.關于脾臟的敘述,錯誤的是
(分數(shù):2.00)
A.胚胎期重要的造血器官
B.淋巴細胞再循環(huán)的最大儲庫
C.血細胞強有力的過濾器
D.是中樞免疫器官V
E.是外周免疫器官
解析:解析:脾臟是機體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組織總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細胞和巨噬
細胞,是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中心。
62.成年女性魏氏法血沉的參考值(mm/h)為
(分數(shù):2.00)
A.0-5
B.0-10
C.0~15
D.0~20V
E.5~15
解析:解析:魏氏法:<50歲,男性。?女性0?20mm/h;>50歲,男性0?20mm/h,女性。?
30mm/h;>85歲,男性0?30mm/h。女性0?42mm/h;兒童,0~10mm/h?
63.感染或疫苗接種后最先出現(xiàn)的抗體
(分數(shù):2.00)
A.IgG
B.IgD
C.IgMV
D.IgA
E.IgE
解析:解析:在感染或免疫疫苗接種后,最先出現(xiàn)的抗體是IgM。IgM作為初次體液免疫應答最早出現(xiàn)的抗
體,是機體抗感染的“先頭部隊”,用于感染的早期診斷。
64.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時易發(fā)生
(分數(shù):2.00)
A.病原微生物的感染V
B.超敏反應
C.腫瘤
D.自身免疫病
E.衰老
解析:解析:免疫功能低下的生物易被病毒、致病細菌侵染,比免疫功能正常者更易得病或在相同的環(huán)境
中病情更易加重。具體表現(xiàn)如下:①經(jīng)常感到疲勞;②經(jīng)常感冒;③傷口容易感染;④腸胃自身保護功能
下降:⑤易受到傳染病的襲擊。
65.正常糞便顯微鏡檢查不能見到的成分是
(分數(shù):2.00)
A.中性粒細胞
B.巨噬細胞V
C.淀粉顆粒
D.脂肪顆粒
E.植物纖維
解析:解析:正常糞便中無巨噬細胞。在細菌性痢疾時,常可見到較多的巨噬細胞,因此,巨噬細胞可作
為診斷急性細菌性痢疾的依據(jù);吞噬細胞也可見于急性出血性腸炎或偶見于潰瘍性結腸炎。
66.關于腎小球通透性的敘述,錯誤的是
(分數(shù):2.00)
A.對分子的大小有選擇性
B.正常情況下血細胞不可自由通過
C.血漿蛋白質可以自由通過V
D.小分子物質,如葡萄糖、水等可自由通過
E.有電荷屏障,正電荷相對多的物質容易通過
解析:解析:腎小球濾過膜對各種物質的通透性,不僅決定于濾過孔徑的大小,從而對分子大小具有選擇
性,而且還決定于濾過膜對電荷的選擇性。隨著分子量變大,溶質分子通過孔眼越來越受到妨礙,對血紅
蛋白分子(分子量64500)僅3%能濾過,對血漿白蛋白(分子量69000)則遠低于1%。故C項錯誤。
67.人體內貯存鐵的蛋白質
(分數(shù):2.00)
A.鐵蛋白V
B.轉鐵蛋白
C.細胞色素類
D.血紅蛋白
E.肌紅蛋白
解析:解析:人體的鐵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功能狀態(tài)的鐵.包括血紅蛋白鐵、肌紅蛋白鐵、轉鐵蛋白鐵、
乳鐵蛋白鐵、酶和輔助因子結合的鐵:另一部分是貯存鐵,包括鐵蛋白和含鐵血黃素。
68.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點不包括
(分數(shù):2.00)
A.以男性居多J
B.多數(shù)病因不明
C.疾病的重疊現(xiàn)象
D.有遺傳傾向
E.病程一般較長
解析:解析: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①多數(shù)自身免疫病是自發(fā)或特發(fā)性的,感染、藥物等外因可能
有一定的影響;②患者血清中有高水平的丫一球蛋白;③患者血液中有高效價的自身抗體或出現(xiàn)與自身抗
原反應的致敏淋巴細胞;④病損部位有變性的免疫球蛋白沉積,呈現(xiàn)以大量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為主的
慢性炎癥:⑤病程一般較長,發(fā)作與緩解交替出現(xiàn),僅有少數(shù)為自限性;⑥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少
年;⑦有遺傳傾向;⑧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有效:⑨常有其它自身免疫病同時存在。
69.臨床上最容易導致DIC的白血病是
(分數(shù):2.00)
A.M,
B.M3J
C.M5
D.M7
E.ALL
解析:解析:M3型白血病也叫顆粒增多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這些細胞當中含有的嗜天青顆粒,有
類似于肝素的作用,具有抗凝血酶活性,由于放化療,這些細胞死亡,所以釋放大量的類似于肝素的抗凝
血物質,因此可以導致凝血障礙,造成DIC。
70.枸椽酸鈉能夠螯合血液中的
(分數(shù):2.00)
A.鈉離子
B.氧離子
C.鎂離子
D.鈣離子V
E.鋅離子
解析:解析:枸檬酸根離子可與血中的Ca"相結合,形成不易離解的可溶性絡合物,使血液中Ca"濃度
降低,而產生抗凝作用。僅作體外抗凝劑,主要用于血液保存,阻止血液凝固。
71.采集第2管腦脊液用于
(分數(shù):2.00)
A.顏色觀察
B.蛋白質測定J
C.凝固性觀察
D.透明度觀察
E.微生物檢查
解析:解析:腦脊液檢查第一二三管的作用:第一管做細菌學檢查,第二管做化學或免疫學檢查,第三管
做細胞計數(shù)。穿刺操作中穿刺針通過組織時有組織損傷,損傷的組織和組織液污染穿刺針和附近腦脊液,
可能對生化及細胞學檢查有影響,而對細菌學檢查影響較小,第一管取腦脊液過程中沖刷了穿刺針以減少
對生化及細胞學檢查的影響。
72.網(wǎng)織紅細胞活體染色的物質為
(分數(shù):2.00)
A.亞甲藍
B.淡綠
C.新亞甲藍7
D.俾斯麥棕
E.伊紅
解析:解析:網(wǎng)織紅細胞是晚幼紅細胞脫核后但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胞質中尚有核糖體、核糖核酸等
嗜堿性物質殘存,經(jīng)煌焦油藍或新亞甲藍活體染色后,胞質中可見藍或藍綠色枝點狀甚至網(wǎng)織狀結構。
73.具有2—5個小而清楚核仁的原始細胞是
(分數(shù):2.00)
A.原始粒細胞V
B.原始紅細胞
C.原始淋巴細胞
D.原始漿細胞
E.原始單核細胞
解析:解析:原始粒細胞,胞體圓形或類橢圓形,胞核較大,染色質細呈細粒狀,核仁2?5個,胞質量少,
呈透明天藍色,繞于核周,無顆粒。
74.關于電阻抗法血細胞分析儀原理的敘述,正確的是
(分數(shù):2.00)
A.脈沖數(shù)量越多,細胞數(shù)量越多V
B.脈沖數(shù)量越多,細胞體積越大
C.脈沖振幅越高,細胞數(shù)量越多
D.脈沖頻率越高,細胞體積越大
E.脈沖頻率越高,細胞體積越小
解析:解析:電阻抗法血細胞計數(shù)原理:容器感應區(qū)內電阻增高,引起瞬間電壓變化形成脈沖信號,脈沖
振幅越高,細胞體積越大;脈沖數(shù)量越多,細胞數(shù)量越多。
75.尿中篩查新生兒代謝性疾病,所涉及的代謝物是
(分數(shù):2.00)
A.果糖
B.乳糖
C.蔗糖
D.半乳糖
E.葡萄糖V
解析:解析: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查是指通過血液、尿液檢杳對某些危害嚴重的先天性代謝病及內分泌病進
行群體過篩,使患兒得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避免因腦、肝、腎等損害導致生長、智力發(fā)育障礙甚至死
亡。尿中的葡萄糖篩查與先天性苯丙酮尿癥的篩查有關。
76.酶促偶聯(lián)法對血糖測定的準確性高于縮合法的原因是
(分數(shù):2.00)
A.酶促偶聯(lián)法屬于動力學法測定,酶特異性高,不受標本其他成分影響,動力法用儀器檢測,所以準確
性高4
B.酶促偶聯(lián)是酶法測定中的終點法,比傳統(tǒng)方法準確性高的原因是使用儀器檢測,不是人工判讀
C.酶促偶聯(lián)法是酶法測定中的終點法,準確性高的原因是酶的特異性、靈敏度高、線性測定范圍寬
D.酶促偶聯(lián)法與傳統(tǒng)的縮合法比準確性高的主要原因是現(xiàn)在儀器的性能大大提高了,與方法學無關
E.酶促偶聯(lián)法準確性比縮合法高的原因在于容易做質量控制
解析:解析:酶法是血糖測定最常用、特異性高的方法,葡萄糖氧化酶一過氧化物酶偶聯(lián)法(GOD-POD法)
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常規(guī)方法。縮合法為非特異性的方法,由于非糖還原物質如:谷胱甘肽、VitC,肌酸、
肌酎、尿酸等也都參與反應,可使結果比酶法偏高0.3-0.6mmol/L。
77.患者男,35歲。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在進行灌腸時,操作人員不恰當?shù)牟僮魇?/p>
(分數(shù):2.00)
A.提前告知準備事項和要求
B.按照操作規(guī)程進行操作
C.患者不適時耐心幫助緩解
D.操作中患者有明顯異常時立即停止
E.操作前后不與患者做任何交流V
解析:解析:在進行灌腸時,操作人員恰當?shù)牟僮魇牵孩俸藢Σ∪耍晕医榻B,解釋操作目的,與病人溝
通時態(tài)度和藹,用語恰當。②檢查病人病情、營養(yǎng)情況、心理反應及配合程度;有無灌腸禁忌證,觸診、
叩診腹部情況,檢杳肛周皮膚黏膜。病房環(huán)境以及室內溫度等。③操作中保持和病人交流,注意觀察病人
病情,注意保暖,維護病人隱私。
78.醫(yī)技科室可以將患者的檢查檢驗結果報告給
(分數(shù):2.00)
A.檢查檢驗的申請者J
B.不負責該患者的臨床醫(yī)生
C.未經(jīng)患者同意的其他人
I).依據(jù)法律不可知悉的人員
E.認識該患者的其他人員
解析:解析:醫(yī)技科室可以將患者的檢查檢驗結果報告給臨床醫(yī)生及時得到危急值信息,可獲得最佳搶救
機會,迅速給予患者有效的干預或治療,盡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79.患者男,18歲。暴飲暴食后腹痛4小時。查體:神清,中上腹壓痛明顯,Murphy征陰性,無轉移性右
下腹疼痛。急診實驗室檢查:WBC8.0X109/L,血淀粉酶1000IU,尿淀粉酶1200IU.該患者最可能
的診斷是
(分數(shù):2.00)
A.急性胃腸炎
B.急性闌尾炎
C.急性胰腺炎,
D.急性膽囊炎
E.腸梗阻
解析:解析:該患者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顯著增高,血清淀粉酶升高最多見于急性胰腺炎。發(fā)病后2?12
小時活性開始升高,12?24小時達峰值,2?5天后恢復正常。急性胰腺炎時尿淀粉酶升高可早于血淀粉酶,
而下降晚于血淀粉酶。
80.患者男,因高熱、頭痛、肌肉痛并伴有流鼻涕、鼻塞癥狀到發(fā)熱門診就診,留取患者鼻咽拭子經(jīng)實驗室
檢測確定為流感病毒感染,下列哪種方式是流感病毒的命名方式
(分數(shù):2.00)
A.H,N,V
B.S,T,
C.M,N,
D.W!M!
E.A>B,
解析:解析:流感病毒根據(jù)其表面抗原血凝素(H)和神經(jīng)氨酸酶(N)抗原性的不同,分為若干亞型。II至少
有15種亞型,N有9種亞型。
81.醫(yī)技人員發(fā)現(xiàn)檢驗結果達到危急值時,應及時通知
(分數(shù):2.00)
A.院長
B.醫(yī)務處
C.護士
D.臨床醫(yī)師-J
E.科室主任
解析:解析:醫(yī)技科室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門、急診患者檢查出現(xiàn)“危急值”情況,應及時通知門、急診醫(yī)生(患
者的主診醫(yī)生),由門、急診醫(yī)生及時通知病人或家屬取報告并及時就診;一時無法通知病人時,應及時向
門診部、醫(yī)務科報告,值班期間應向總值班報告。
82.某醫(yī)技人員在得知一名患者HIV陽性后,告訴了該患者的同學,這種行為侵犯了患者的
(分數(shù):2.00)
A.知情同意權
B.隱私權V
C.選擇權
D.就醫(yī)權
E.人身權
解析:解析:HIV疾病是一個人的隱私,在未經(jīng)該患者同意的條件下告知其他人,侵犯了該患者的隱私權。
83.某一ALL患者經(jīng)治療后癥狀、體征消失,骨髓象增生活躍,原淋3%,幼淋7%,該患者目前處于
(分數(shù):2.00)
A.完全緩解期
B.部分緩解期4
C.未緩解期
D.復發(fā)期
E.臨床治愈期
解析:解析:急性白血病療效標準,緩解標準:①完全緩解(CR)的骨髓象:原粒細胞I型+U型(原單+幼單
或原淋+幼淋)小于或等于5%,紅細胞及巨核細胞正常。②部分緩解(PR)的骨髓象:原粒細胞I型+H型(原
單+幼單或原淋+幼淋)大于5%又小于或等于20%。
84.患者女,56歲。全血細胞減少,骨髓增生活躍,原始粒細胞8%,早幼粒細胞10%,環(huán)狀鐵粒幼紅細
胞5%,最可能的診斷是
(分數(shù):2.00)
A.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J
B.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C.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D.再生障礙性貧血
E.粒細胞缺乏癥
解析:解析: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骨髓象:①多數(shù)病例骨髓增生明顯活躍,伴明顯病態(tài)造血;②骨髓涂
片紅細胞系、中性粒細胞系、巨核細胞系中任一系至少達10%;③原始細胞:骨髓涂片中達5?19%。
85.患者男,72歲。偶然發(fā)現(xiàn)左上腹部有包塊,質硬,無觸痛,不伴其他不適,查體發(fā)現(xiàn)脾臟腫大,外周
血Hb103g/L,WBC85X109/L,PLT480X109/L?白細胞分類:中性中幼粒細胞15%,中性晚幼粒
細胞9%,中性桿狀核粒細胞8%,中性分葉核粒細胞22%,嗜酸性粒細胞13%,嗜堿性粒細胞11%,淋
巴細胞18%,單核細胞4%,坡可能的臨床診斷是
(分數(shù):2.00)
A.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B.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C.慢性髓細胞白血病7
D.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
E.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
解析:解析:慢性髓細胞白血病的診斷依據(jù):①外周血白細胞持續(xù)升高,至少>10X109/L;血涂片中
出現(xiàn)數(shù)量不一的中幼粒細胞、晚幼粒細胞;②骨髓增生極度活躍,以粒細胞為主,其中大部分為中幼粒細
胞及晚幼粒細胞;③骨髓或外周血中有核細胞檢出Ph染色體和/或BCR—ABL融合基因及蛋白:④臨床體
檢常有脾腫大。診斷慢性髓細胞白血病至少應滿足上面①、②二項依據(jù),因為部分病例脾臟可不腫大。有
條件的醫(yī)院應進行第③項檢測,Ph染色體、BCR-ABL融合基因/蛋白二者中檢測一項也可,因為第③項指
標在治療后監(jiān)測是重要的預后指征,持續(xù)轉陰(即不能檢出)者預后良好。
86.患者女,56歲。因腹腔積液住院,B超檢查考慮膽管癌。實驗室檢查:APTT68.7秒(對照30秒),PT30.8
秒(對照13秒),F(xiàn)g1.2g/L,D一二聚體7.Img/L,血小板54X10'/L該患者凝血功能檢查異常是
由于
(分數(shù):2.00)
A.維生素K依賴的凝血因子缺乏
B.血小板減少
C.彌漫性血管內凝血
D.肝臟功能異常J
E.抗凝物質存在
解析:解析:肝在凝血因子的合成及代謝中起重要作用,除組織因子和因子IV(Ca")外其他凝血因子幾乎
均在肝內合成。嚴重肝病所致的凝血異常時,實驗室檢查PT、APTT、TT均可延長,可有血小板減少。
87.患者女,40歲。近來出現(xiàn)體重增多及向心性肥胖,四肢肌肉萎縮,腹部有紫斑,多毛。實驗室檢查:
血糖增多,葡萄糖耐量減少,血紅細胞增多,白細胞總數(shù)及中性粒增高,血Na'升高,K'、Ca"降低,
臨床診斷可考慮
(分數(shù):2.00)
A.嗜倍細胞瘤
B.Addison病
C.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J
D.甲狀腺功能亢進
E.泌乳素瘤
解析:解析: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是各種原因引起慢性糖皮質激素分泌異常增多產生的綜合征。實驗室診
斷是血糖增高,血鈉升高,K.、Ca"降低;臨床特征表現(xiàn)是多毛。
88.一患者經(jīng)常胸部脹悶,呼吸困難,伴有呼氣延長,有哮鳴音及干咳,發(fā)作時間短則數(shù)分鐘,長則數(shù)小時,
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15%,其誘因為花粉,此疾病為
(分數(shù):2.00)
A.I型超敏反應疾病V
B.II型超敏反應疾病
C.III型超敏反應疾病
D.U及HI型超敏反應疾病
E.IV型超敏反應
解析:解析:I型超敏反應是指已致敏的機體再次接觸相同抗原后在數(shù)分鐘內所發(fā)生的超敏反應。其主要
特點是:①發(fā)生快,消退亦快;②主要由特異性IgE介導;③通常引起機體生理功能紊亂,一般不遺留組
織損傷:④具有明顯個體差異和遺傳背景。
二、B1型題(總題數(shù):5,分數(shù):24.00)
A.乙型肝炎病毒B.EB病毒C.登革熱病毒D.骯粒E.丁型肝炎病毒(分數(shù):6.00)
(1).在我國屬于高發(fā)流行病的是(分數(shù):2.00)
A.V
B.
C.
D.
E.
解析:
(2).與我國南方地區(qū)的鼻咽癌發(fā)病有關的是(分數(shù):2.00)
A.
B.V
C.
I).
E.
解析:
(3).不含核酸的是(分數(shù):2.00)
A.
B.
C.
D.J
E.
解析:解析:①乙型肝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xiàn)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范圍的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
題。我國是乙型肝炎高發(fā)區(qū)。②鼻咽癌病人的血清中有對EB病毒各種特異性抗原的抗體反應。③骯是蛋白
質的舊稱,骯病毒意思就是蛋白質病毒,骯病毒嚴格來說不是病毒,是一類不合核酸而僅由蛋白質構成的
可自我復制并具感染性的因子。
A.遲緩期B.對數(shù)期C.穩(wěn)定期D.衰亡期E.靜止期(分數(shù):4.00)
(1).細菌進入新環(huán)境后的適應階段為(分數(shù):2.00)
A.V
B.
C.
D.
E.
解析:
(2).活細菌數(shù)量增長極快的時期是(分數(shù):2.00)
A.
B.V
C.
D.
E.
解析:解析:細菌生長曲線是專指單細胞微生物的。以時間為橫坐標,以活菌數(shù)的對數(shù)為縱坐標,可得出
一條生長曲線,曲線顯示了細菌的生長繁殖的4個時期:遲緩期、對數(shù)期、穩(wěn)定期、衰亡期。①遲緩期:
又叫調整期。細菌接種至培養(yǎng)基后,對新環(huán)境有?個短暫適應過程(不適應者可因轉種而死亡)。②對數(shù)期:
又稱指數(shù)期。此期生長曲線上活菌數(shù)直線上升。細菌以穩(wěn)定的幾何級數(shù)極快增長,可持續(xù)幾小時至幾天不
等(視培養(yǎng)條件及細菌代時而異)。⑧穩(wěn)定期:該期的生長菌群總數(shù)處于平坦階段,但細菌群體活力變化較
大。由于培養(yǎng)基中營養(yǎng)物質消耗、毒性產物(有機酸、H,02等)積累pH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響,細菌繁
殖速度漸趨下降,相對細菌死亡數(shù)開始逐漸增加,此期細菌增殖數(shù)與死亡數(shù)漸趨平衡。④衰亡期:隨著穩(wěn)
定期發(fā)展,細菌繁殖越來越慢,死亡菌數(shù)明顯增多。活菌數(shù)與培養(yǎng)時間呈反比關系,此期細菌變長腫脹或
畸形衰變,甚至菌體自溶,難以辨認其形。
A.AB.BC.0D.抗D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證券從業(yè)資格證考試應試技巧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影響機制的深入研究試題及答案
- 廣西桂林陽朔中學2020屆高考仿真卷數(shù)學試卷含解析《含高考15套》
- 項目策略執(zhí)行的試題及答案
- 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信貸風險識別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專業(yè)人士應試求勝心態(tài)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冊會計師備考期間重點知識和重難點突破方法試題及答案
- 勞動課題申報書
-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部編版摸底考試(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科研課題申報書
- 小學生金融知識普及課件
- 2024年共青團入團積極分子考試題庫(附答案)
- GB 38900-2020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項目和方法
- 五年級科學上冊21《精確時間的步伐》優(yōu)秀課件1大象版
- 小兒外科常見疾病課件
- 項目功能需求調研表通用模板
- DB13T 1563-2012 淡水池塘標準化改造技術規(guī)范
- 語料庫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課件
- 最新國際貿易術語培訓
- 2021年高考真題--化學(江蘇卷)(附解析)
- 項目功能需求調研表通用精選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