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誦讀《擬行路難(其四)+》課件+2023-2024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1頁
古詩詞誦讀《擬行路難(其四)+》課件+2023-2024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2頁
古詩詞誦讀《擬行路難(其四)+》課件+2023-2024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3頁
古詩詞誦讀《擬行路難(其四)+》課件+2023-2024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4頁
古詩詞誦讀《擬行路難(其四)+》課件+2023-2024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鮑照注:庾開府指庾信,在北周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司馬、司徒、司空)鮑參軍:指鮑照。南朝宋時任荊州前軍參軍,世稱鮑參軍。1.有感情有節奏的誦讀課文,把握詩歌大意。2.通過分析詩歌的表達技巧,梳理詩歌情感起伏變化。3.學會用知人論世去深入體會作者情感。學習目標作者介紹寫作背景解題“行路難”是漢樂府舊題,主要是用來抒發世路艱難和離別悲傷感情的。有些學習漢魏樂府的作品,題前多冠一“代”或“擬”字。擬,摹仿。即學習模仿《行路難》寫的樂府詩。其四,鮑照《擬行路難》共18首,此詩是第四首。整體感知(一)自主誦讀,結合注釋理解詩句大意。往平地上倒水,水會各自向不同方向流散。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喝酒來寬慰自己,因舉杯飲酒而中斷歌唱《行路難》。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會沒有感情?欲說還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說什么。(二)全詩的情感基調(詩眼)是什么?擬行路難·其四南北朝·鮑照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三)詩歌的感情基調是什么?哪句詩最能看出來?“吞聲躑躅不敢言”。悲憤無奈。(四)齊讀,再次感受詩人的悲憤無奈。深入研讀第一二句“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說明了什么道理?運用了借物起興手法。詩人信手拈來瀉水流淌這一自然現象作為比興,引出對社會人生的無限感慨。說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勢流向各方一樣,人的遭際也是被家庭門第的高低貴賤決定的。那流向“東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會生活中高低貴賤不同處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勢造成的;人的處境、遭際,是門第的高低貴賤決定的。因此說,這起首兩句,通過瀉水的尋常現象的描寫,形象地揭示出了現實社會里門閥制度的不合理性。詩人借水“瀉”和“流”的動態描繪,造成了一種令人驚疑的氣勢。這是古代的血統論。正如沈德潛所說:“起手萬端下,如黃河落天走東海也。”這正曲折地表達了詩人由于激憤不平而一瀉無余的心情。第三句“人生亦有命”中的“命”是指什么?結合全詩看,作者對此有怎樣的看法?從詩歌本身看,作者所說的“命”指門第決定人生,有什么樣的門第就有什么樣的遭遇。作者并沒有直面人間的不平而去吶喊,而是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論觀點來解釋社會與人生的錯位現象。這里表面上是認命了,實際是對不公平社會發出憤怒的控訴。第三句“人生亦有命”中的“命”是指什么?結合全詩看,作者對此有怎樣的看法?第四句”安能行嘆復坐愁?“看似說不應當發愁,應該自我寬解,心胸開闊,似乎詩人心平氣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現實。其實,他是用反嘲的筆法來抨擊不合理的門閥制度。作者認為非常不公平,但沒法改變,只能發出憤怒的控訴。第五、六句“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形象?以非常精練的筆法,生動形象地刻畫出詩人悲愴難抑的情態。詩人想要通過酌酒來排遣自己愁緒,寬慰自己,然而滿懷郁結的悲愁豈是區區杯酒能驅散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平添的幾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瀾,種種不平在心頭激蕩。詩人趁著酒意擊節高歌,唱起了悲愴的《行路難》,欲將一腔悲憤傾瀉而出。但是因為太過悲痛,連歌也唱不下去了。“愁之解”,無可排解、壓抑郁悶,透露出深沉濃重的愁苦悲憤。第七、八句”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寫出了什么感情?第七句是對前面幾句的總結,“心非木石豈無感”,人心不是草木,不可能沒有感情,詩人面對社會的黑暗,遭遇人間的不平,不可能無動于衷,無所感慨。用反問的句式,沖決了自我克制的堤防,達到了隨時都可能噴涌的程度。使全詩的情感達到了高潮。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現的卻是一聲低沉的哀嘆:“吞聲躑躅不敢言!”到了嘴邊的呼喊,卻突然“吞聲”強忍,“躑躅”克制住了。這句表達了作者心中的無奈,“豈無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兩句構成了一種鮮明的對照,將詩人忍辱負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狀況表現得淋漓盡致。社會政治的黑暗,殘酷無情的統治,窒息著人們的靈魂。社會現實對于寒微士人的壓抑,已經到了讓詩人敢怒而不敢言、徘徊難進的地步了。有許許多多像詩人一樣出身寒微的人,也只能像他那樣忍氣吞聲,默默地把憤怒和痛苦強咽到肚里,這正是人間極大的不幸,“人生亦有命”也只是詩人在忍氣吞聲和無可奈何之下所傾吐的憤激之詞。全詩突出一個“愁”字,所嘆者愁,酌酒為消愁,悲歌為斷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潛所說,此詩“妙在不曾說破,讀之自然生愁”。結合全詩,想象勾畫詩人形象,說一說詩中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變化?不平之氣寬慰克制悲憤難抑矛盾痛苦以水起興人生有命以水起興酌酒歌難豈無感不敢言)認命

不認命

認命

抨擊悲憤無奈作者情感由“屈從”到“不平”再到“認命”到“借酒澆愁,唱歌斷愁”再到“無可奈何”。整首詩塑造了一位滿懷郁結,舉杯消愁卻大放悲聲、忍辱負重而又悲愴難抑的詩人形象。個人的命運與所處的時代總是息息相關,“英雄無用武之地”、“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是千古的悲歌。面對困境,鮑照被迫選擇愁到一蹶不振,陶淵明果斷選擇獨善其身、歸隱田園,李白則選擇繼續勇往直前,“直掛云帆濟滄海”。面對人生困境,每個人的選擇都不盡相同。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