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椎管內分娩鎮痛專家共識(2020)內容解讀_第1頁
中國椎管內分娩鎮痛專家共識(2020)內容解讀_第2頁
中國椎管內分娩鎮痛專家共識(2020)內容解讀_第3頁
中國椎管內分娩鎮痛專家共識(2020)內容解讀_第4頁
中國椎管內分娩鎮痛專家共識(2020)內容解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椎管內分娩鎮痛專家共識(2020)內容解讀副標題分娩鎮痛專家共識概述對全國23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59家醫院進行了分娩鎮痛服務現狀的多中心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已有74.6%的醫院開展椎管內分娩鎮痛服務,但是分娩鎮痛服務現狀不甚理想,椎管內分娩鎮痛率≥80%的醫院僅占18.2%。為規范分娩鎮痛技術的臨床應用,保證醫療質量與醫療安全,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產科麻醉學組更新《中國椎管內分娩鎮痛專家共識(2020)》(以下簡稱《共識》),以指導醫療機構及其醫師開展分娩鎮痛診療技術的臨床應用。分娩鎮痛專家共識概述分娩鎮痛遵循自愿、安全原則,最大程度降低產婦產痛,同時最小程度影響母嬰結局。首選椎管內分娩鎮痛,靜脈分娩鎮痛可作為輔助鎮痛手段,當產婦存在椎管內分娩鎮痛禁忌,又強烈要求分娩鎮痛時,可進行靜脈分娩鎮痛。分娩鎮痛前產婦的評估分娩鎮痛前應進行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和相關實驗室檢查。對于存在合并癥或其他異常情況可能增加麻醉和鎮痛風險時,應進行相應的特殊實驗室檢查,必要時進行多學科會診:①心臟疾病如瓣膜疾病、心肌病、先天性/獲得性心臟病、心臟起搏器置入;②血液系統異常如免疫性/先天性血小板減少癥、凝血功能障礙,正在接受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療者;③脊柱融合、脊柱手術史、骨骼肌疾病如脊柱側彎;分娩鎮痛前產婦的評估④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癲癇、顱內壓增高、顱內病變、截癱/四肢癱;⑤感染性疾病如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流感、絨毛膜羊膜炎;⑥麻醉高風險因素如可預見的氣管插管困難、氣管插管困難史,椎管內穿刺困難或失敗史、麻醉藥物過敏史、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⑦病態肥胖。分娩鎮痛前產婦的評估分娩鎮痛適應證產婦自愿,經產科醫師評估可進行陰道分娩試產者符合分娩鎮痛適應證,包括疤痕子宮、妊娠期高血壓產婦。分娩鎮痛前產婦的評估分娩鎮痛禁忌證顱內壓增高、凝血功能異常、穿刺部位及全身感染等,以及影響穿刺操作等情況屬于椎管內分娩鎮痛禁忌證,如果這部分產婦有強烈的分娩鎮痛意愿,可選擇靜脈分娩鎮痛緩解疼痛;神經系統疾病或神經病變并不是椎管內分娩鎮痛的絕對禁忌證,但在操作前應行必要的神經病學檢查以及充分告知產婦可能的風險;產婦應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并不是椎管內分娩鎮痛的禁忌證。分娩鎮痛的實施分娩鎮痛前的宣教和知情同意《共識》建議開設麻醉評估門診或分娩鎮痛評估門診,做好分娩鎮痛前宣教和知情同意工作。分娩鎮痛前準備分娩鎮痛前準備包括設備及物品、藥品和場地要求。應選擇具備完善消毒條件的獨立操作空間作為分娩鎮痛的場地,并按照院內感染控制制度進行監測與管理。分娩鎮痛的實施分娩鎮痛實施時機目前,已有大量臨床研究及薈萃分析表明,潛伏期開始分娩鎮痛不增加剖宮產率;不以產婦宮口大小作為分娩鎮痛開始的時機,在產程任何階段均可實施椎管內分娩鎮痛。分娩鎮痛的實施分娩鎮痛實施流程分娩鎮痛實施流程(圖)與《分娩鎮痛專家共識(2016版)》基本相同。分娩鎮痛的實施分娩鎮痛期間監測分娩鎮痛期間應全程監測產婦的生命體征(呼吸、心率、血壓、體溫、血氧飽和度)及胎心。分娩鎮痛期間以視覺模擬評分(VAS)評估產婦的宮縮疼痛情況,VAS≤3分為鎮痛有效;以改良Bromage評分評估產婦的運動阻滯情況。麻醉科醫師在分娩鎮痛實施前應與產婦溝通宮縮疼痛與運動阻滯監測事項,便于分娩鎮痛的順利展開。分娩鎮痛的實施分娩鎮痛期間飲食管理產婦進入產程后宜避免攝入固體食物,根據禁食禁水情況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決定輸注液體的種類和速度。分娩鎮痛技術的操作規范《共識》主要針對椎管內分娩鎮痛技術,包括硬膜外鎮痛(EPL)、腰-硬聯合鎮痛(CSE)和單次蛛網膜下腔鎮痛(SSS)。《共識》不包含靜脈分娩鎮痛操作規范。分娩鎮痛技術的操作規范連續硬膜外鎮痛連續硬膜外鎮痛效果確切、對母嬰影響小,緊急情況下可用于剖宮產麻醉。分娩鎮痛技術的操作規范實施方法:選擇L2~L3間隙或L3~L4間隙,向頭端置入硬膜外導管,確保3~5厘米進入硬膜外腔,推薦含1∶20萬/40萬腎上腺素的1.5%利多卡因3ml作為試驗劑量(妊娠高血壓疾病、子癇前期、心臟病產婦慎用腎上腺素),無異常后單次推注負荷量6~15ml(硬膜外腔常用藥物見表1)。分娩鎮痛技術的操作規范分娩鎮痛技術的操作規范藥物選擇:鎮痛維持階段建議使用自控鎮痛裝置,硬膜外患者自控鎮痛(PCEA)聯合持續硬膜外輸注(CEI)或程序間歇硬膜外脈沖(PIEB)給藥是較好的選擇。分娩鎮痛技術的操作規范腰-硬聯合鎮痛腰-硬聯合鎮痛起效迅速、鎮痛完善,但需警惕胎心減慢的風險以及鞘內使用阿片類藥物引起的瘙癢。實施方法:選擇L3~L4(首選)或L2~L3、L4~L5間隙行硬膜外穿刺,首選L3~L4間隙是因為馬尾終止位置存在變異,建議選擇間隙寧低勿高(蛛網膜下隙常用藥物見表2)。分娩鎮痛技術的操作規范分娩鎮痛技術的操作規范單次蛛網膜下隙鎮痛單次蛛網膜下隙鎮痛適用于可預見的短時間內的分娩。分娩鎮痛技術的操作規范靜脈分娩鎮痛當產婦存在椎管內分娩鎮痛禁忌時,靜脈分娩鎮痛可作為椎管內分娩鎮痛的代替方法,鎮痛過程中應防范母體呼吸抑制及胎兒宮內窘迫的發生。分娩鎮痛的異常情況及其處理鎮痛不全/阻滯失敗、硬脊膜意外穿破、胎兒胎心率異常、嚴重運動阻滯、分娩鎮痛中轉剖宮產是分娩鎮痛常見的異常情況。鎮痛不全/阻滯失敗在分娩鎮痛過程中,產婦突然出現的疼痛劇烈發作,經自控鎮痛后疼痛仍然不能緩解的情況稱為爆發痛。處理爆發痛時應綜合評估疼痛的性質和部位、產科因素后采取相應的措施。分娩鎮痛的異常情況及其處理硬脊膜意外穿破硬脊膜意外穿破后可進行如下的鎮痛管理:①經評估后可以繼續實施椎管內分娩鎮痛時,需更換間隙(通常選擇上一個間隙)重新置入硬膜外導管;②鎮痛藥應小劑量分次給予,根據產婦反應調整劑量。分娩鎮痛的異常情況及其處理胎心率異常胎兒胎心異常時,麻醉科醫師應協助產科醫師排除產科原因。鞘內使用阿片類藥物引起的胎心減慢大多經處理后可恢復正常。處理措施包括產婦左側臥位,給予吸氧、連續胎心監測,排除及處理母體低血壓因素;暫停使用縮宮素;持續觀察胎心變異情況,必要時進行緊急剖宮產。分娩鎮痛的異常情況及其處理嚴重運動阻滯嚴重運動阻滯多見于反復單次注射或長時間連續輸注局麻藥所致,可影響產婦活動,并在第二產程造成產婦乏力、增加器械助產率。分娩鎮痛的異常情況及其處理分娩鎮痛中轉剖宮產分娩鎮痛中轉剖宮產首選椎管內麻醉;硬膜外腔分次給予1.5%~2%利多卡因或2%~3%氯普魯卡因10~20ml,合用芬太尼、舒芬太尼可以縮短起效時間;使用碳酸氫鈉堿化硬膜外腔藥液也可以加快麻醉起效時間;一旦決定實施剖宮產,可立即給予試驗劑量評估麻醉效果;實施全產程鎮痛;一旦分娩鎮痛中轉剖宮產麻醉失敗,應根據剖宮產緊急程度選擇重新穿刺或全麻。分娩鎮痛的不良反應及其處理低血壓麻醉科醫師應及時評估低血壓產生原因,除外產科因素,治療措施包括調整產婦體位、吸氧、輸液,必要時給予縮血管藥物。發熱硬膜外鎮痛相關母體發熱(核心體溫≥38℃)的發病機制可能與非感染性炎癥反應有關。治療應根據母嬰監測及檢查結果對癥處理,如物理降溫、適量補液、抗感染、藥物降溫等。分娩鎮痛的不良反應及其處理瘙癢鞘內使用阿片類藥物后常見瘙癢,嚴重程度不一,且嚴重程度和阿片類藥物使用劑量呈相關性,大多數情況無需治療,有一定的自限性。治療藥物包括μ受體拮抗劑(如納洛酮或納曲酮)、部分μ受體拮抗劑和5-羥色胺3(5-HT3)受體拮抗劑等。分娩鎮痛的不良反應及其處理惡心嘔吐產婦在分娩鎮痛過程中發生惡心嘔吐可能與阿片類藥物使用有關,或繼發于椎管內鎮痛后的低血壓,妊娠、疼痛、胃排空延遲也可能導致產婦發生惡心嘔吐。分娩鎮痛的不良反應及其處理尿潴留分娩期間產婦出現一過性的尿潴留/排尿障礙可以通過留置導尿管或間斷導尿得以解決,分娩鎮痛停藥后排尿功能即可恢復正常。分娩鎮痛的不良反應及其處理寒戰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發生寒戰大多無需特殊處理,必要時可采用保溫措施,或在胎兒娩出后靜脈給予哌替啶、曲馬多、布托啡諾等藥物緩解癥狀。分娩鎮痛的不良反應及其處理局麻藥全身毒性反應注入硬膜外腔的藥物意外注入血管內導致局麻藥全身毒性反應。防治措施參見《椎管內阻滯并發癥防治專家共識(2017)》,但需注意的是,治療期間應保持子宮左傾位,產婦生命體征和胎心率監測應貫穿始終。分娩鎮痛的不良反應及其處理高平面阻滯或全脊麻常見于硬膜外鎮痛的局麻藥誤注入蛛網膜下腔或硬膜下腔而引起的高平面阻滯或全脊麻。防治措施參見《椎管內阻滯并發癥防治專家共識(2017)》,診治要點同局麻藥全身毒性反應。分娩鎮痛的不良反應及其處理神經損傷椎管內分娩鎮痛后神經損傷通常表現為產后下肢感覺和(或)運動功能受損,病因比較復雜,應加以鑒別診斷及處理。分娩鎮痛的不良反應及其處理產后背痛約有一半以上產婦可發生孕期或產褥期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