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食物的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本章內容:基本概念消化系統的組成與消化營養素的吸收代謝物質的排泄教學目的: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消化、吸收及排泄的概念,掌握消化系統結構與功能的關系,掌握營養素吸收的方式,為后面各章節的學習打下基礎。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一節基本概念消化(Digestion):食品在消化道內的分解過程稱為消化。吸收(Absorption):經過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質透過消化道黏膜進入血液或淋巴的過程稱為吸收。排泄(Excretion):吸收后的營養素在體內參與代謝,會產生一些代謝物,將這些物質排出體外的過程稱為排泄。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一節基本概念消化系統:按功能可分為消化道與消化腺兩部分。消化道由不同的消化器官相延續而成,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腸和大腸等。消化腺主要由唾液腺、胰腺和肝臟組成。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一節基本概念消化過程:包括機械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兩種形式。食物經過口腔的咀嚼,牙齒的磨碎,舌的攪拌、吞咽,胃腸肌肉的活動,將大塊的食物變成碎小的食糜,這一消化過程叫機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在消化道內,食糜與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將大分子營養素分解為小分子,這一過程稱為化學性消化。機械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兩功能同時進行,共同完成消化過程。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二節消化系統的組成與消化
食物在人和動物體內的消化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1)口腔內消化(2)胃內消化(3)小腸消化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二節消化系統的組成與消化
一、口腔內消化口腔內參與消化的器官主要有牙齒、舌和唾液腺。唾液腺:人的口腔內有三對大的唾液腺,分別為腮腺、頜下腺和舌下腺。口腔內的消化主要是機械性消化,少量的化學性消化。分泌唾液(淀粉酶)淀粉麥芽糖唾液淀粉酶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二節消化系統的組成與消化
一、口腔內消化唾液的成分:日分泌量1000~1500ml,水分占99%有機物有粘蛋白,唾液淀粉酶和溶菌酶,無機物有Na-、k+、氯化物等。唾液的生理作用:濕潤口腔和清潔口腔;潤滑食物便于吞咽;溶解食物并刺激味蕾,引起味覺;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為麥芽糖;溶菌酶有一定的殺菌作用。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二節消化系統的組成與消化
二、胃內消化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二節消化系統的組成與消化
二、胃內消化(一)胃的運動胃的運動形式有容受性舒張、緊張性收縮和胃的蠕動三種。胃的容受性舒張:體積增大到1000~1500ml,使胃可以很容易地接受食物而不引起胃內壓力的增大。緊張性收縮:使胃腔內有一定壓力,助于胃液滲入食物,并協助推動食物向十二指腸移動。胃的蠕動:使食物與胃液充分混合,并把食物以適合小腸消化和吸收的速度向小腸排放。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二節消化系統的組成與消化
二、胃內消化(二)胃液淡黃色、透明酸性液體,pH為0.9~1.5,成人每日分泌1.5~2.5升。主要成分有胃酸、胃蛋白酶、黏液、內因子等。胃酸:激活胃蛋白酶原,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變性,易于水解;抑制和殺滅胃內細菌;進入小腸后刺激胰液、膽汁和小腸液的分泌,促進膽汁排出,有助于小腸吸收鐵和鈣等。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二節消化系統的組成與消化
二、胃內消化(二)胃液胃蛋白酶:對蛋白質進行簡單水解;隨著ph值升高,會迅速失活,最適ph值為2.0。黏液:具有潤滑作用,使食物易于通過;保護胃黏膜不受損傷。內因子:與維生素B12結合成復合體,促進回腸上皮細胞對其的吸收。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二節消化系統的組成與消化
三、小腸消化(消化吸收食物的重要場所)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二節消化系統的組成與消化
三、小腸消化(消化吸收食物的重要場所)(一)小腸的運動小腸的運動主要有緊張性收縮、節律性分節運動和蠕動三種形式。緊張性收縮:由小腸平滑肌完成,緊張性降低或增高時食糜在小腸內的混合和轉運速度發生變化。節律性分節運用:由小腸環狀肌的舒縮完成,對食物的消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蠕動:把食糜向大腸方向推進,由環狀肌完成,但速度緩慢。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二節消化系統的組成與消化
三、小腸消化(二)小腸內的消化液小腸內的消化液主要由胰液、膽汁及腸液組成。胰液:無色、無臭的弱堿性液體,PH值為7.8-8.4,可中和進入十二指腸的胃酸,使腸細胞膜免受強酸的侵蝕,同時也利于小腸內多種消化酶的活動;胰液含多種消化酶,參與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的消化過程。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二節消化系統的組成與消化
三、小腸消化(二)小腸內的消化液膽汁:金黃色或橘棕色的弱堿性液體,味苦,成人每日分泌0.5~1升。非消化期貯存在膽囊,進食時由肝臟及膽囊經膽總管大量流入十二指腸。膽汁不含消化酶,主要成分為膽鹽、膽色素、膽固醇、卵磷脂等。最有消化意義的是膽鹽,其作用是:①加強脂肪酶的活性;②乳化脂肪;③促進脂溶性維生素A、D、E、K等的吸收。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二節消化系統的組成與消化
三、小腸消化(二)小腸內的消化液腸液:呈弱堿性,pH值7.6。成人每日分泌1-3L。小腸液中除含多種粘蛋白、腸激酶外,還含多種消化酶,此外還常混有脫落的上皮細胞、白細胞和微生物等。
作用:進一步分解肽類、二糖和脂類使其成為可被吸收的物質。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二節消化系統的組成與消化
四、大腸無重要消化活動,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貯存殘渣。大腸液:少量堿性液體,pH值8.3-8.4,主要成分為黏液蛋白,保護黏膜和潤滑糞便。大腸內容物受細菌的分解作用。細菌所含的酶能使食物殘渣與植物纖維素分解。如對糖類和脂肪進行發酵式分解,對蛋白質進行腐敗式分解。大腸內細菌還能合成少量Vk和某些VB族。其中一部分可被人體吸收,對機體的營養和凝血有一定生理意義。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三節營養素的吸收
一、吸收部位
因消化道各部位的組織結構,以及食物在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和停留時間的長短有異,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能力差異很大。(1)口腔和食道基本上沒有吸收功能,但有些藥物,如硝酸甘油含在舌下可被口腔粘膜吸收。(2)胃僅能吸收酒精、少量水分和某些藥物(如阿司匹林)等。(3)大腸主要吸收水分和無機鹽。(4)小腸是營養物質吸收的主要部位。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為什么說小腸是吸收的主要場所?
面大:表面積大組織多:平滑肌、神經叢、毛細血管、淋巴管等豐富體長:有充分的吸收時間酶多:有胰液、腸液等消化液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
胃小腸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
絨毛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
毛細血管
淋巴管
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
微絨毛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三節營養素的吸收
二、吸收形式小腸細胞膜的吸收作用主要依靠被動轉運與主動轉運來完成。
(一)被動轉運被動擴散:不借助載體、不消耗能量,物質從濃度高的一側向濃度低的一側透過的轉運形式。易化擴散:不能透過細胞膜雙脂層類的非脂溶性物質或親水物質,需借助載體,由膜的高濃度一側向低濃度一側擴散或轉運的過程。載體與它們所轉運的物質之間需具有高度的結構特異性。易化擴散還具有飽和現象。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三節營養素的吸收
二、吸收形式
(二)主動轉運營養素必須逆著濃度梯度的方向穿過細胞膜,這一過程稱為主動轉運。主動轉運需耗能量及載體協助。物質主動轉運中的載體是一種脂蛋白,它具高度特異性,所以各種物質吸收的速度便不相同,以幾種己糖為例,吸收速度依次為:半乳糖>葡萄糖>果糖>甘露糖,而戊糖又慢于己糖。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三節營養素的吸收
二、吸收形式
(三)入胞轉運和出胞轉運入胞:大分子物質或固態、液態的物質團塊通過細胞膜移向細胞內的過程。出胞:大分子物質或固態、液態的物質團塊通過細胞膜移向細胞外的過程。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四節代謝物質的排泄人體排泄的四條途徑:氣管、支氣管及肺臟等呼吸器官的排泄:二氧化碳、水;皮膚汗液的排泄:熱量、水、氯化鈉、尿素等;腎臟尿液的排泄:水、尿素、離子等;大腸糞便的排泄:膽色素、鈣鎂等。
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四節代謝物質的排泄
一、糞便的排泄
(一)糞便的形成與成分成分:食物殘渣、脫落的消化道細胞、細菌、有機體代謝后的廢物、重金屬等。食物殘渣分解蛋白質分解糖及脂肪發酵膳食纖維細菌(腐敗式分解)(發酵式分解)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四節代謝物質的排泄
一、糞便的排泄
(二)糞便的排泄便意和排便反應損害健康受意識控制便秘抑制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四節代謝物質的排泄
二、尿液的排泄
(一)尿液的成分與排泄量正常人每晝夜排出的尿量在1000-2000ml之間,一般為1500ml。尿量的多少,與水的攝入量和由其他途徑所排出的水量。正常人的尿液一般呈酸性,PH值介于5.0-7.0之間,受食物性質的影響。成分水固體物有機物:尿素、肌酐、馬尿酸、尿膽素等無機物:氯化鈉、硫酸鹽、磷酸鹽、鉀、銨等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四節代謝物質的排泄
二、尿液的排泄
(二)尿液的形成和重吸收血漿原尿終尿腎小管和集合管濾過膜選擇性重吸收腎臟功能正常時,可通過測定尿液中成分的變化,來推測機體的物質代謝和營養狀況。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四節代謝物質的排泄
三、汗液的排泄汗液是汗腺細胞主動分泌的,在皮膚表面以明顯的汗滴形式排泄水分而引起蒸發散熱的一種形式。可感蒸發不感蒸發汗液的排泄除了具有散熱的功能外,還具有排泄機體其他代謝產物的作用。(水、氯化鈉、氯化鉀、尿素、乳酸等。)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四節代謝物質的排泄
四、呼吸的排泄氣體交換正常情況下,營養素代謝產物對呼吸影響不大。但在代謝異常情況下,如糖尿病患者代謝性酸中毒時,能刺激呼吸,使呼吸加快。呼吸過程中有少量的水分排出,每天為300ml。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腎臟)(人體食物消化吸收)(1)(人的消化系統4)
(人體的消化系統15)
(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4)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糖類的吸收單糖是碳水化合物在小腸中吸收的主要形式。單糖的吸收不是簡單的擴散而是耗Q的主動過程,通過小腸上皮細胞膜刷狀緣的腸腔面進入細胞內再擴散入血。因載體蛋白對各種單糖的結合不同,各種單糖的吸收速率也就不同。單糖的主動吸收需要Na+存在,載體蛋白與Na+和糖同時結合后才能進入小腸黏膜細胞內。單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在十二指腸和上段空腸,被吸收后進入血液,經門靜脈入肝臟,在肝內貯存或參加全身循環。第九章消化吸收與排泄蛋白質的吸收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腸上段。未經分解的Pro一般不被吸收。吸收機理與單糖相似,是主動吸收,需Na+的參與。脂肪的吸收
脂肪經膽鹽乳化在十二指腸中在胰液、腸液和脂肪酶消化作用下水解為甘油、自由脂肪酸、甘油一酯及少量甘油二酯和未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廢船銷售合同3篇
- 勵志演講稿1000字(18篇)
- 食堂經營承包方案策劃書
- 深度學習視域下高中生物教學改革策略研究
- 籃球比賽活動實施方案(5篇)
- 高校輔導員培訓課件
- 初中物理期末教學總結(4篇)
- 2024年深圳市羅山科技園開發運營服務有限公司高校招聘考試真題
- 勞務合同格式2025(18篇)
- 上海市氣功研究所工作人員招聘筆試真題2024
- 臺達DELTA變頻器VFD-EL系列使用說明書和手冊(完整中文版)VFD007EL23A
- 2025年山西汾西礦業集團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度英語課件容貌焦慮
- 神經外科質量與安全管理工作計劃
- 城市違建拆除施工方案
- 復色激光光譜分析研究
- 農藥代銷協議書模板
- 《電力中長期交易合同示范文本(2022年修訂版)》
- 小學班會 世界知識產權日知識產權宣傳周主題班會 課件
- 3.2平均數的計算(1)(教學課件)五年級數學上冊 滬教版
- 2024年版《輸變電工程標準工藝應用圖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