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變配電系統1.1.負荷等級:按《醫療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312)、《傳染病醫院建筑設計規范》(GB50849)、《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GB50333)、《傳染病醫院建設標準》(建標173)、《醫院負壓隔離病房環境控制要求》(GBT35428)、《醫院隔離技術規范》(WST311)、《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GB51039)等進行設計,同時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相關要求,規范間若有不一致處應按高標準執行。1.2.供電電源:由雙路電源供電,其中一路電源或變壓器中斷供電時,另一路電源或變壓器應能承擔全部二級及以上負荷。1.3.變壓器選擇:變壓器裝機容量宜按80-120VA/㎡進行估算;需要用電采暖及風機電輔熱的醫院,建議變壓器安裝容量按150~300VA/㎡取值估算(根據氣候條件調整)。1.4.備用電源和應急電源:宜采用柴油發電機組作為備用電源和應急電源,應急傳染病醫院病區用電,除風機電輔熱外,均應納入柴油發電機組供電范圍,并應進行負荷計算確保供電能力。柴油發電機組供油時間大于24h,設置室外加油口及儲油罐。考慮到傳染病的階段性和突發性,柴油發電機也可采用移動電站,并預留接口。應急呼吸道傳染病醫院單臺變壓器容量不宜超過1600KVA。1.5.系統運行方式:高壓系統采用單母線分段方式運行,兩段母線同時使用互為備用。低壓系統宜采用單母線分段方式運行,設置母聯開關,并設置備用母線段及應急母線段,分別為重要醫療負荷及消防負荷供電。若采用箱式變電站,則依賴高壓系統的電氣聯絡。1.6.變配電設備宜采用模塊化預裝式成套設備,預裝式變電站單臺變壓器容量不宜大于1250kVA。預裝式變電站安裝位置應根據醫院醫護單元布局模塊化設置,系統設計時應避免某一醫護單元配電設備故障對其他醫護單元造成影響。1.7.
對于臨時新建應急醫院,可不強調采用多路市電,宜采用模塊式發電機組并車的方式提供備用/應急電源。1.8.低壓配電宜采用成熟可靠的智能斷路器,宜具有剩余電流監測、過壓/過流保護、過熱保護、溫度測量、節能控制、通訊管理、故障切除等功能,系統應簡單可靠,便于施工、調試、維護。1.9.應急呼吸道傳染病醫院除特殊要求外,下列部門及設備除應設置雙路電源,還應自備應急電源:1)手術室、搶救室、急診處置及觀察室、重癥監護病房、血液透析室、術后復蘇室、麻醉室、呼吸性傳染病房(區)及空調通風設備;2)醫用培養箱、恒溫(冰)箱,重要的病理分析和檢驗化驗設備;3)真空吸引、壓縮機、制氧機;4)消防系統設備;5)維持生命保障的醫療設備;6)診療場所及公共區域的照明;7)智能化系統(含HIS/PACS/LIS等)及設備用電;8)污物處理場所用電、廚房用電;9)應急傳染病醫院隔離病區用電;10)呼吸道傳染病實驗室及維持負壓的凈化空調、新風、排風機等設備;11)太平間冰柜、焚燒爐等;12)其他必須持續供電的設備或場所。1.10.
手術室、搶救室、重癥監護病房等2類醫療場所的配電應采用醫用IT系統,應配套裝置絕緣監視器,并滿足有關監測要求。1.11.
污水處理設備、醫用焚燒爐、太平間冰柜、中心供應、公共通道、診療室、污物電梯等用電負荷建議為專線供電,并應采用雙電源供電;有條件時,其中一路電源宜引自自備應急電源。1.12.大型醫療設備的供電,應在其配電線路的最末一級配電箱處設置自動互投裝置。1.13.傳染病房(區)通風設備的控制應設置在傳染病房(區)外。1.14.變壓器的能效等級不低于二級,額定負載溫升不宜超過60K。1.15.
隔離病房區的電源應按區域單獨供電。1.16.柴油發電機組作為備用電源,特別重要負荷應引入在線式UPS不間斷應急電源。1.17.應采取防止電氣火災的技術措施,防止因電氣火災造成人員傷害。二、照明及控制系統2.1.照度標準:按《傳染病醫院建筑設計規范》(GB50849)、《醫療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312)、《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等執行。2.2.光源及燈具選擇:應采用高性能、高顯色性光源,宜選擇LED光源,但應明確主要技術參數,例如:功率因數>0.9;藍光危害指標為RG0(無危害級),污染物處理間和太平間等采用RG1(輕危險級);光源色溫為3300-4000K,病房宜選擇雙色溫燈具,其余眩光及顯色指數等均執行規范。2.3.醫療場所的照明設計應避免燈具對臥床病患產生眩光,避免患者直視光源或限制燈具表面亮度,應提供健康舒適的光環境。2.4.負壓隔離病房和潔凈用房的照明燈具采用潔凈密閉型燈具,并宜吸頂安裝。照明燈具應表面光潔易于消毒。2.5.
在清潔走廊、污洗間、衛生間、候診室、診室、治療室、病房、手術室及其他需要滅菌消毒的地方應設置殺菌燈。根據《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WS/T367)要求,燈管吊裝高度距離地面1.8-2.2米,安裝紫外線殺菌燈的數量、功率滿足≧1.5W/㎡(平均值)。殺菌燈與其他照明燈具應用不同開關控制,其開關應便于醫護人員識別和操作,其開關安裝高度為底距地1.8m。候診室、走廊等公共場所或平時有人滯留的場所的殺菌燈,宜采用間接式燈具或照射角度可調節的燈。紫外殺菌燈應安裝在空氣容易對流循環的位置。在人員正常活動的場所,紫外光線不得直接射到醫護人員和病人視野內,燈具控制應采用時間控制,點燈延時開關的時間整定為10min左右;傳染病的診室及活動場所在無人時可進行殺菌燈的直接照射,照射時間由人工根據需要控制。病房宜設置消毒器插座。殺菌燈開關應有防誤開措施。2.6.照明控制:診室、病房等采用就地控制;走廊、門廳等采用分診臺及護士站等醫護人員管理處設置控制面板,有條件時,可采用智能型照明控制系統;可自動切換燈光場景。污染區的照明燈具均應能在清潔區控制,且配電裝置應設置在清潔區。2.7.手術室、搶救室的檢查及治療室、核醫學檢查及治療室等用房的入口處應設置工作警示信號燈。X線診斷室、加速器治療室、核醫學掃描室、γ照相機室和手術室等用房,應設防止誤入的紅色信號燈,紅色信號燈電源應與機組聯鎖。2.8.應急照明系統按《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技術標準》(GB51309)和標準圖集《應急照明設計與安裝》執行。2.9.疏散指示照明:按疏散路線設置疏散指示照明燈具,確保火災時有效疏散,同時應考慮污染區、半污染區與清潔區人流、物流通道的功能需求。2.10.
應急照明系統宜與醫療場所備用照明結合設計。2.11.
高溫燈具等不應直接安裝在可燃物體上或采取其他防火措施。開關、插座和照明燈具靠近可燃物時,應采取隔熱、散熱等防火措施。2.12.病房、走道燈具應采用遠程控制,應能滿足病人夜晚休息及醫護人員平時工作等不同場景需求。2.13.
病房及病房區走廊應設置夜燈等夜間值班照明,病床宜每床一燈,并可在床頭及房間門口單獨控制。2.14.清潔走廊、污洗間、衛生間等宜采用智能感應燈具,自動感應亮燈,延遲關燈或者保持基本亮度,減少手接觸傳染。2.15.
醫護人員辦公休息區應專門設置供生活所用單相插座,并與其他配電回路分開。走廊應設置單獨的單相插座配電回路。2.16.
多功能醫用線槽上的照明回路應加裝剩余電流保護裝置。2.17.
負壓病房照明控制應采用就地與清潔區兩地控制。2.18.
通向負壓病房的照明、動力及控制線路的管路及接線盒應采用可靠的密封措施。2.19.應預留隔離病房傳遞窗口、感應門、感應龍頭等設施的用電。2.20.
大型醫療醫技設備的輔助用電裝置(如:專用空調設備等)均為專門回路供電,不得與醫療醫技主機設備供電回路混用,供電等級與主機設備相同。三、防雷接地及安全保護系統3.1.按二類防雷建筑設置防雷接地及安全保護措施。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雷電防護等級應按A級或醫院等級規模設計。3.2.低壓配電系統的接地形式,除2類醫療場所應采用醫用IT系統外,可采用TN-S、TN-C-S或TT系統,嚴禁采用TN-C接地系統。室外照明及用電設施距離較遠時,可采用TT系統或局部TT系統。3.3.傳染病醫院建筑應采用防雷接地、保護性接地、功能性接地共用接地系統,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必須按接入設備中要求的最小值確定。3.4.醫院應采取總等電位聯結措施。重癥監護病房、手術室、搶救室、治療室、淋浴間或有洗浴功能的衛生間等,應采取輔助(局部)等電位聯結。3.5.大型醫療設備接地宜納入共用接地體系,磁共振室的屏蔽體應可靠接地。3.6.各醫療房間內可能產生靜電危害的設備、流動液體、氣體或粉體管道應采取防靜電接地措施,其中有爆炸和火災危險場所的設備、管道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的有關規定。醫療氣體管道包括(氧氣、負壓吸引、壓縮空氣、氮氣、笑氣及二氧化碳等)在始端、分支點、末端及醫療帯上的末端用氣點均應可靠接地。3.7.
接地裝置的設置嚴禁破壞防滲膜。四、常用醫療設備配電系統4.1.參考新發行的國標圖集《醫療建筑電氣設計與安裝》19D706-2,相關章節。4.2.大型放射或放療設備等電源系統及配線應滿足設備對電源內阻的要求,并采用專用回路供電,其中診療設備為一級負荷,診斷設備為二級負荷,采用雙路電源供電設計。4.3.手術室、搶救室、重癥監護病房等2類醫療場所的配電應采用醫用IT系統,應配套設置絕緣監視器,并滿足有關監測要求。4.4.維持生命保障的醫療設備,應設置不間斷電源。4.5.醫用配電裝置的配電箱、控制箱、檢修箱、UPS等設備不應設置在普通人員可以接觸到的位置(如門診大廳、病房、等待區等),建議設置在專用房間或電井內。配電箱及控制設備應設置在病區以外,且應設置在清潔區,防止由于檢修造成的污染。4.6.
配電箱不得嵌裝在防輻射屏蔽墻上。4.7.
對于需要進出有射線防護要求的房間的電氣管路、線槽為避免射線泄露,應采用鉛當量不小于墻體材料的鉛板防護,防護長度從墻面防護表面起不小于0.5m且應確保無射線外露,并應與墻面防護材料搭接不小于0.03m,其他無關管線不得進入或穿過射線防護房間。4.8.
需要進出磁共振室的電氣管路、線槽應采用非磁性、屏蔽電磁的材料,進入磁共振室內的供電回路需經過濾波設備,其他無關管線不得進入或穿過。4.9.
多功能醫用線槽內的電氣回路必須穿塑料管保護,且應遠離氧氣管道,電氣裝置與醫療氣體釋放口的安裝距離不得小于0.20m。4.10.電氣管線與醫用氣體管道之間的最小凈距應符合下表的規定。管線平行交叉絕緣導線或電纜0.50m0.30m穿有導線的電線管0.50m0.10m4.11.電線電纜的選型應采用低煙、低毒阻燃類線纜。4.12.
橋架不應直接穿越醫療隔墻,應轉換為保護管穿越醫療隔墻;母線槽應采用封閉式母線槽;配線的保護管、母線槽或橋架穿越隔墻處應做防火密封處理。穿越壓力梯度區域的線纜保護管口內應采用不燃材料密封。4.13.
自動感應洗手池、自動門、電動密閉閥等設備應與相關專業配合預留電源。4.14.
治療帶上電源插座每床宜設置兩組,且應引自不同配電回路。治療帶上的供電電源為醫療專用電源。4.15.
MRI輔助設備宜單獨供電。五、智能化系統5.1
應急呼吸道傳染病醫院應按戰地臨時醫院模式設置。各智能化系統在滿足基本功能需求條件下,盡量從簡,以縮短訂貨和施工周期。5.2.
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的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的有關規定,特殊情況與當地消防局協商。有條件時,病房緩沖區宜設置專門的消毒噴淋頭,并設有自動控制系統。5.3.應急傳染病醫院智能化系統包括信息化應用系統、集成管理平臺系統、緊急廣播及公共廣播系統、建筑設備監控系統、安全防范系統、綜合布線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信息顯示系統、醫護對講系統、病房視頻監視及探視系統、視頻會議和遠程會診系統、時鐘系統、候診排號系統、物聯網應用系統、120調度指揮系統等。1)信息化應用系統的設置應結合應急呼吸道傳染病醫院的信息化需求特點,包括HIS、CIS、PACS、RIS、遠程醫療等信息化應用系統,考慮分級診療、區域醫療、疫情監測等醫療數據的收集和共享。2)有條件時,可設置BIM三維可視化信息綜合管理系統,對護理單元及醫護工作環境獲取的信息和數據進行集中處理,提高科學的醫療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有效防控病毒擴散,避免發生交叉感染事故。同時宜與呼吸道傳染病應急處置操作規程結合,為決策者提供指揮依據,達到反應迅速、科學防治、處置高效的目的。3)緊急廣播及公共廣播系統:緊急廣播系統應按防火分區結合醫療功能分區,公共廣播應滿足消防緊急廣播的強切要求。宜在護士站或醫務值班區設置分控臺。4)建筑設備監控系統:對于負壓病房的空調通風設備、真空吸引機等重要設備,應采用自動控制方式,并應監視污染區及半污染區的壓差。與負壓病房相鄰、相通的緩沖走廊壓差應保持5Pa~10Pa。負壓手術室的空調通風設備應采用自動控制方式,并應監視手術室的溫度、濕度及壓差。重要實驗室的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包括實驗室的溫濕度檢測與控制,正負壓區域的氣壓監測與控制,實驗功能需要監測的氣體濃度與控制,實驗室環境條件保障設備的監測與控制。壓差、氣體濃度等異常時,應立即報警。5)安全防范系統:包括視頻監控、出入口控制、周界防范系統等。視頻監控系統,應能實現公共區域全覆蓋,重點區域及部位宜配置人臉識別、拾音、視頻分析等功能。出入口控制系統應根據醫療流程進行設置。對負壓病房的醫、患通道,污染與潔凈區的過渡宜進行控制,并應設置出、入人員的識別功能。識別及相關的開啟裝置應易于操作;污染區和潔凈區的出入口和連通口應設警示燈;識別及相關的開啟裝置不應對已經消毒的防護措施進行二次污染。出入口控制系統出入憑證不應使用指紋或人臉,應采用手環感應卡等非接觸式出入憑證。對高安全需求場所(如隔離病房),出入口控制系統應采用進出門雙向認證,認證通過方可通行。門禁控制系統管理軟件宜具有可視化功能,可實時監控各個門的狀態(如門開、或門關)。火災發生時釋放相應的門禁。配置入侵報警,對醫院內安全緊急突發情況進行及時報警,與視頻監控、出入口控制進行聯動。6)綜合布線系統:設計和配置應滿足醫院各個辦公室、病房等對網絡的需求,同時設計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兩部分,除有需求外,醫院各區域優先設置無線局域網AP點,盡量減少有線信息網絡插座的設置。AP應無死角覆蓋,宜采用無線通信,減少線路穿越隔離區。根據醫生辦公和工作的需要分別設置內網和外網信息插座,滿足數據和語音的需求。護理單元的護士站宜設置至少3個外網、3個內網信息插座。ICU床位每個設置4個內網信息插座。醫生辦公室每工位設置至少1個外網、1個內網、1個語音信息插座。普通病房每床位設置至少1個外網、2個內網、1個語音信息插座。重癥監護病房每床位設置至少4個內網信息插座。預留遠程視頻聯網和遠程醫療的接口。7)計算機網絡系統:應確保兩個及以上運營商同時接入的能力,預留相應的出口管線路由。設計和配置設備的選型應能滿足醫院對信息使用功能的要求,并應保證網絡和數據的安全可靠、滿足圖像信息傳輸的帶寬及可擴展性強等要求。醫院用于醫療業務的應用網絡(內網)宜與可接入Internet服務的網絡(外網)分別設置,且內網應采用冗余的網絡架構,外網應設置網絡安全設備,保障用網安全。8)醫護對講系統:護理單元應設置醫用對講系統,并應實現語音的雙向對講功能。病床前的呼叫設備應易于清洗和消毒。病房衛生間應設置呼叫按鈕。9)病房視頻監視及探視系統:在負壓隔離病房應設置病人的探視系統,宜具有探視預約審批、身份核實、探視時長控制等功能,并可兼顧護士站的遠程視頻監控功能,實現按時間段或按需錄入的要求,視頻數據應單獨存儲。探視系統宜采用語音及視頻雙向通信的方式。探視系統病人一側的終端設備應易于操作和進行消毒處理。10)視頻會議和遠程會診系統:用于專家遠程會診。遠程醫療系統應具備遠程診斷、專家會診、信息服務、在線檢查、遠程交互等功能,實現醫療資源互聯互通。利用5G等網絡技術為定點醫院實現一張網聯動資源,發揮大型醫學中心醫療技術和設備優勢對醫療衛生條件較差的及傳染病環境提供遠距離醫學支持。11)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宜在走廊、電梯候梯廳、樓梯前室等進行無死角監控,在護士站、醫生辦公室、重癥監護病房、探視房間等宜設置攝像機和拾音器,對語音和視頻進行同步錄入,視頻監控錄像時間不應小于90天。12)時鐘同步系統:在護士站、病房等宜設置數字時鐘,醫生辦公室設置指針時鐘,時鐘應設置位置應在攝像機拍攝的范圍內,且能清楚的錄入顯示時間。13)信息顯示系統:在電梯廳、一層大廳等設置信息顯示設備,滿足宣傳需求,在示教室內設置顯示設備,滿足示教室培訓和討論需求。14)120調度指揮系統:有條件時宜設置120調度指揮系統,調度指揮危重傳染病人及時接送。5.4.
應設置信息通信管理接口:信息中心與本區域疾控中心、上級疾控中心、應急指揮中心、政府相應管理部門等的專用通信接口。5.5.宜設置可視化信息綜合管理平臺,對護理單元及醫護工作環境獲取的信息和數據進行集中處理,同時宜與呼吸道傳染病應急處置操作規程結合,為決策者提供統一管理平臺,并作為指揮依據,達到反應迅速、科學防治、處置高效的目的。5.6.可設置物聯網系統,既能實現移動醫療如智能輸液、智能查房等應用,又對藥品及醫療設備、檢測試劑、消毒器械、防護用品及醫療廢棄物處理等進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5.7.
污染區、半污染區、傳染病實驗室、潛在污染區的出入口控制系統設備建議采用密閉型,且應采用非接觸型控制方式。5.8.
在智能化系統設計中優先設置和選用無線對講等無線通信技術,以盡可能減少醫患接觸。5.9.
宜設置應急響應系統。5.10.
通風空調設施的監控應符合以下要求:1)污染區和半污染區通風空調設備應能自動和手動控制,應急手動應有優先控制權,且應具備硬件連鎖功能。2)通風空調系統啟動和停機過程應采取防止負壓區域的負壓值超出圍護結構和有關設備的安全范圍的措施。3)污染區和半污染區應設送、排風系統正常運轉的標志,當送、排風機運轉不正常時應能緊急報警。5.11.
應設置車輛管理系統,對進出醫院車輛分類等級管理。5.12.
各智能化系統宜進行集成,減少布線、節省施工周期,簡化管理操作界面。1)護士站配一鍵報警按鈕,接入到安防系統。2)各病房單元板塊內需考慮有存放床邊超聲機和心電圖(污染物)的地方并配2個內網信息插座,可考慮單獨的房間(護士辦公室)或者在現有房間安置。3)放射科分診登記臺需增加工作站電腦網絡點位,以及電子叫號屏內網網絡點位兩個。4)檢驗科等所有醫技科室的檢驗檢查設備,需考慮預留設備間、操作間及報告室信息插座。5)如為軍隊接管醫院,在每個病房均應設置監控攝像機,視頻流云端儲存,系統畫面接入軍隊監控系統。5.13.宜設置患者越界識別及定位管理系統,實現對患者的安全管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苗木種植及采購合同范例2
- 二零二五轉讓飯店股份合同書
- 中央2025年國考遼寧省郵政管理局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鋼管專項施工方案
- 人教PEP版五年級英語下冊Unit3PartA第一課時教學課件完整版
- 消防知識培訓課件
- 智慧公交引領綠色未來-新能源服務綜合體項目實施方案
- 醫學影像設備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前景洞察
- 歷史與社會人教版八下第六單元第三課第三框《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教學設計
- 上海2025年上海市中醫老年醫學研究所科研人員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附答案)2024公需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與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試題廣東公需科
- 微創冠脈搭橋手術
- 檔案館檔案數字化加工項目技術方案
- 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英語期中試卷(含答案)
- 2024版國開電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論》在線形考(形考任務1至4)試題及答案
- 園林植物器官的識別-園林植物營養器官的識別
- 宮頸癌科普講座課件
- 亞朵服務流程
- 第三十一屆YMO青少年數學思維研學交流活動一年級復選試卷(含答案)
- 數據安全與保護:確保企業數據安全與合規性
- 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