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酶制劑生理活性評價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1頁
GB-T酶制劑生理活性評價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2頁
GB-T酶制劑生理活性評價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3頁
GB-T酶制劑生理活性評價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4頁
GB-T酶制劑生理活性評價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7.080

A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XXXXX—201X

酶制劑生理活性評價技術規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ofphysiologicalactivitymeasureforEnzyme

(征求意見稿)

201X-XX-XX發布201X-XX-XX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1化管理委員會

GB/T××××—201×

酶制劑生理活性評價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酶制劑生理活性評價原理、儀器和設備、試劑和材料、析步驟及結果計算。

本標準適用于飼料、食品等酶制劑的生理活性評價。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

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5009.12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氨基酸的測定

GB/T5009.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中還原糖的測定;

GB5009.16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脂肪酸的測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2015年版)

3術語與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酶制劑Enzyme

由動物或植物的可食或非可食部分直接提取,或由傳統或通過基因修飾的微生物(包括

但不限于細菌、放線菌、真菌菌種)發酵、提取制得,用于食品加工或提高飼料轉化率等,

具有特殊催化功能的生物制品。

3.2體外消化模型Invitrodigestionmodel

通過模擬人或者動物消化生理特點,采用與人或動物體內相近的消化環境和消化酶系,

在體外評定外加酶作用或飼料消化吸收的一種方法。

3.3生理活性physiologicalactivity

酶制劑在人或動物體內消化環境中,受溫度,pH等因素影響所表現出的對底物的消化

能力。

3.4模擬胃消化液stimulatedgastricfluid

模擬人或動物體胃液中的pH、鹽離子濃度及蛋白酶濃度設置的消化液。

3.5模擬腸消化液stimulatedintestinalfluid

模擬人或動物體腸液中的pH、鹽離子濃度及胰酶濃度設置的消化液。

GB/T××××—201×

4原理

首先用胃蛋白酶在酸性條件下處理含有酶制劑樣品的底物,完成在模擬胃內的消化過程,

然后再用含有蛋白酶和脂肪酶的胰酶在中性條件下繼續消化,完成養分在小腸內的消化過程,

最后分離已消化與未消化養分,通過分析酶制劑對主要底物的轉化效率,以達到預測食品或

飼料中的酶制劑在體內的生理活性的目的。

5試劑和材料

5.1胃蛋白酶

活性大于1:3800生化級胃蛋白酶(臨用前可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中規定的方

法測定胃蛋白酶活性)。

5.2胰酶

為胰蛋白酶與胰脂肪酶的復合制品,每種酶的酶活性應大于1:3800。

5.31M鹽酸溶液

用量筒準確量取8.18mL濃鹽酸,倒入已經裝有60mL蒸餾水的燒杯中,不斷攪拌,待

冷卻后轉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至100mL。

5.41M氫氧化鈉溶液

準確稱取4g氫氧化鈉試劑溶解于裝有60mL蒸餾水的燒杯中,冷卻后,再轉移到100mL

的容量瓶中并定容至100mL。

5.5胃電解質溶液

3.1g氯化鈉、1.1g氯化鉀、0.15g氯化鈣,0.6g碳酸氫鈉溶解于1L的去離子水中。

5.6體外模擬胃液

800mg胃蛋白酶加入到10mL胃電解質溶液中,混合均勻,用1mol/L鹽酸溶液調pH

值至2.8。

5.7腸電解質溶液

5.4g氯化鈉,0.65g氯化鉀,0.33g氯化鈣溶解于1L去離子水中。

5.8體外模擬腸液

2.0g胰酶加入到10mL腸電解質溶液中,混合均勻,用1mol/L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

至6.5。

6.儀器和設備

GB/T××××—201×

6.1電子分析天平:精度0.001g。

6.2pH計:精確至0.01。

6.3恒溫生化培養箱:震蕩120次/min,溫度精度0.1℃。

6.4秒表。

6.5移液槍:精度為0.1μL。

7分析步驟

7.1稱樣

固體酶制劑:稱取0.05g,精確到0.0001g,溶于1mL模擬胃液中備用;

液體酶制劑:準確量取50μL,精度0.1μL,用模擬胃液定容至1mL,備用。

7.2體外消化試驗:

7.2.1實驗組:

胃模擬消化階段:準確稱取1.0g食品模擬物(1:1:1,淀粉+大豆油+雞蛋白)或飼料模

擬物(1:1:1,玉米+小麥+豆粕),精確到0.0001g,放入50mL具塞三角瓶中,將待測酶

制劑樣品溶液(7.1)置于三角燒瓶中,再加入8mL胃電解質溶液(5.5),用1M鹽酸溶液

將pH值調至2.8,混合均勻后靜止10min,加入1mL體外模擬胃液(5.6)。混合均勻后放

入生化培養箱內,37℃振蕩消化(120次/min),消化時間4h。

小腸模擬消化階段:在胃模擬消化的樣品中再加入9mL中腸電解質溶液(5.7),用1M

氫氧化鈉溶液調整轉移后液的pH值至6.5。然后加入1mL體外模擬腸液(5.8)。混合均

勻后放放入生化培養箱內,37℃振蕩消化(120次/min),消化時間16h。

7.2.2對照組:

以不加酶制劑,而其它處理與實驗組相同的錐形瓶作為對照組。

7.2.3實驗空白組:

以不加食品模擬物,而其它處理與實驗組相同的錐形瓶作為實驗空白組。

7.2.4對照空白組:

以不加食品模擬物,而其它處理與對照組相同的錐形瓶作為對照空白組。

7.3濾液及殘渣處理:

消化結束后,將三角燒瓶中的殘留物用去離子水完全沖洗到漏斗中過濾。將濾液收集到

50mL容量瓶中,搖勻,用去離子水定容至50mL,待用。將過濾后的濾紙及殘渣轉移培養

皿中,待用。

GB/T××××—201×

7.4分析步驟

7.4.1干物質測定

將殘渣及濾紙在65℃烘干1h,稱重,再置入烘箱30min,如此反復烘干至恒重(以2

次之差小于0.0005g為準),最后一次稱重即為干物質質量。

7.4.2游離氨基酸測定

從50mL容量瓶中取10mL液濾,過0.22μm濾膜,按《GB5009.12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氨基酸的測定》方法進行測試,計算濾液中游離氨基酸含量。

7.4.3脂肪酸測定

從50mL容量瓶中取10mL濾液,過0.22μm濾膜,按《GB5009.168食品安全國家標

準食品中脂肪酸的測定》方法進行測試,計算濾液中脂肪酸的含量。

7.4.4還原糖測定

從50mL容量瓶中取10mL濾液,過0.22μm濾膜,按《GB/T5009.7食品安全國家標

準食品中還原糖的測定》方法進行測試,計算濾液中還原糖的含量。

注:7.4.2,7.4.3,7.4.4所檢測的項目根據酶的種類,選擇性檢測。

8.結果計算

8.1干物質消化率的計算

干物質體外消化率按照公式(1)進行計算:

干物質體外消化率(1)

?1??0

?

M——食品模擬物干物質質量(g);A=100%?×100%

M1——濾渣干物質質量(g);

M0——空白組濾渣干物質質量(g)。

8.2游離氨基酸體外生成率的計算

游離氨基酸體外生成率按照公式(2)進行計算:

游離氨基酸體外生成率()

''(2)

?1??0?1??0

'

式中:B%=(?????)×100%

MT——實驗組食品模擬物干物質質量(g);

MT′——對照組食品模擬物干物質質量(g);

P1——實驗組濾液中游離氨基酸的含量(g);

GB/T××××—201×

P1′——空白組濾液中游離氨基酸的含量(g);

P0——實驗空白組濾液中游離氨基酸的含量(g);

P0′——對照空白組濾液中游離氨基酸的含量(g)。

8.3脂肪酸體外生成率的計算

脂肪酸體外生成率按照公式(3)進行計算:

脂肪酸體外生成率

''(3)

?1??0?1??0

'

式中:C=(?????)×100%

MT——實驗組食品模擬物干物質質量(g);

MT′——對照組食品模擬物干物質質量(g);

F1——實驗組濾液中脂肪酸的含量(g);

F1′——空白組濾液中脂肪酸的含量(g);

F0——實驗空白組濾液中脂肪酸的含量(g);

F0′——對照空白組濾液中脂肪酸的含量(g)。

8.4還原糖體外生成率的計算

還原糖體外生成率按照公式(4)進行計算:

還原糖體外生成率

''(4)

?1??0?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