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19.端午粽(第1課時)【教材分析】本篇課文通過描述端午節去外婆家吃粽子的故事以及對粽子這種食物具體的描寫,使同學們了解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和粽子這種食物,在過節吃粽子的氛圍中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萌發愛國主義情懷。通過學習本篇課文,讓同學們能夠繼承優秀傳統節日、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學情分析】學生已經熟練地掌握了漢語拼音的拼讀,可以借助拼音自主識字。同時,學生能夠利用多種識字方法獨立識字。大部分學生會觀察漢字的結構,能夠找到關鍵筆畫,在教師的指導下規范地書寫漢字。另外,一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對粽子比較熟悉,所以學生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學習。讀好長句子對于學生來說不容易,有一定困難,因此,教師要對長句子的朗讀做重點指導,學生在掌握方法后,能夠運用詞語連讀、正確停頓等方法把長句子讀好。【素養分析】【文化自信:了解傳統文化,熱愛傳統節日。【語言運用:積累疊詞的用法以及“的”字短語。【思維能力:能夠有條理地介紹喜歡吃的食物。【審美創造:了解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感受傳統食物帶來的幸福。【教學重點】讀準字音,隨文識字,學習書寫生字,初步了解端午粽子的做法。【教學難點】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了解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和來歷。【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導入1.兒歌導入2.引導學生朗讀。按節奏拍手朗讀。3.介紹農歷的五月初五——端午節。學生分享收集到的資料。設計意圖:從生動活潑的兒歌入手,結合搜集資料交流,讓學生知道端午節是我們的祖國傳統的節日,以及端午節的相關文化元素。二、新授探究一:揭示課題,初讀課文。1.板書課題:端午粽(提醒學生跟著書空)。2.齊讀課題。3.圖文結合認識“端、午、粽”三個漢字。認識新部首立字旁和米字旁。(1)教學“端”字。有什么辦法記住“端”字嗎?(認識立字旁,“立”就是站,“端”就是站,“端”就是站得正,站得直)(2)一字開花。給“端”找朋友。(3)教學“粽”字。(認識米字旁)師:端午節有那么多人吃粽子,你有什么辦法記住“粽”字嗎?你們吃過什么粽子?4.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想,文章講了什么事情?引導學生說一說課文的大概內容。出示:課文講述了一到(端午節),外婆總是煮好一鍋(粽子),(盼著)我們回去品嘗。然后,總要我們帶回(一籃粽子),與鄉里鄰居(分享)。人們端午節吃粽子,據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5.自讀課文,學習生字。(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同時用圈在文中標出生字詞。(2)同桌交流,再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自讀、小組讀、分段讀)6.梳理課文,說一說大意: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端午節外婆煮好粽子盼我們回去。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寫粽子的做法等及外婆包的粽子味道香,花樣多。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寫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緣由。設計意圖:抓住課題,認讀“端、粽”兩個字,隨文識字,同時讓學生初步感知故事發生在端午節,與粽子有關。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為下文學習奠定基礎。探究二:聚焦粽子,朗讀長句。1.外婆包的的粽子怎樣的?在第幾自然段呢?師:在課文里找一找,用“______”畫出來,試著去讀通順。2.集體校對。這一段有三句話,大家自由練一練。出示第二自然段。學生練讀,個別朗讀,3.聚焦粽子,你們知道粽子是用什么包的嗎?(1)出圖讀詞。①出示箬竹葉、糯米、紅棗圖片。指名說名稱,②再出示詞語。指名讀詞:箬竹葉、糯米、棗。(2)看圖說短語。這是怎樣的棗?怎樣的糯米?怎樣的箬竹葉?()的箬竹葉()的糯米()的紅棗5.句子比較。(1)老師也來讀一讀,故意漏詞:粽子是用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糯米,中間有一顆棗。(2)學生質疑。(3)探討妙處。疊詞讀起來更有味道。仿佛看到了更青的箬竹葉,更白的糯米,更紅的棗。6.積累句子。這么有意思的句子趕緊把它背下來吧!7.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介紹粽子的?(由外及里,“里面、中間”可見。)設計意圖朗讀也是一年的學習重點,讀好短語“()的()”,以及長句是本課的學習重點,在此聚焦粽子、朗讀長句。對內容進行分解。引導學生去讀好短語,聽來更柔和、有節奏感,也為讀好長句做好鋪墊;引導學生觀察介紹順序,為以后的書面以及口語表達打下基礎。探究三:識記生字,書寫指導。1.識記生字。(1)出示生字詞卡片,“端、粽、節、總、米、間、分、豆、肉、帶、知、據、念”指名讀。(2)開火車讀,小組競賽讀,評出最佳認字小組。(3)指導學習多音字“分”。指名組詞。2.指導書寫。出示我會寫的7個生字:“午、節、分、豆、真、米、葉”,指名認讀、領讀。寫好這7個生字,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筆畫,如“午、節”的最后一筆,寫好懸針豎,“米”的豎是垂露豎;“分、豆、米”的關鍵筆畫點撇和撇捺要寫好起筆和收筆,而“米、分”的撇捺要舒展;“真”有幾橫?橫的長短不同,每橫之間的距離相等。教師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學生書空。設計意圖:書寫漢字,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筆畫將漢字寫端正,幫助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三、練習書寫生字,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展示學生作品。評價。選擇填空jiānjiàn(1)小麗站在爸爸媽媽的中間()。(2)這兩棵樹的間()隔大約十米遠。fēnfèn(3)他繪畫得分()很高。(4)這里的空氣分()外清新。設計意圖:鞏固所學內容,進一步明確學習重點。四、小結這節課,我們主要通過朗讀課文,去探究外婆包的粽子,從文字里了解到疊詞的妙用、短語的倒裝,感受到中國文字的神奇。朗讀兒歌,分享資料,了解到端午節的來歷、傳統習俗;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五、作業1.基礎作業:給生字寶寶組詞,越多越好。2.拓展作業:搜集、了解更多端午節資料。設計意圖:鞏固字詞,從課內知識向課外知識拓展、延伸,了解更多端午節的信息,在增長知識面的同時進一步感受傳統中華文化。【板書設計】9.端午粽【教學反思】本課的重點知識有端午節的日期,屈原的故事,端午節的活動。教師的授課應該從學生身邊入手,對于學生而言,端午節的活動可能更貼近他們的生活,我用倒敘的方法,先講端午節的活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對于這部分我多采用視頻資料的方法,既讓學生感興趣,又能夠記住端午節的活動。對于屈原的故事,讓學生了解就可以,主要是讓學生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學習他的愛國精神。端午節的日期應該是說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和難點知識,學生年齡小,對于農歷、公歷了解的不多,突破口就是教育他們看日歷,能夠看懂哪是公歷,哪是農歷,能夠根據農歷找公歷,能夠找到端午節的日期,這也是生活中的一種技能。在每個環節結束的時候出檢測題,目的是加深學生的印象,那么在整節課講完之后,出一張檢測卷,對學生這節課所學知識進行檢測,題的形式多樣化,更能夠加深學生的記憶,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點。人教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9.端午粽(第2課時)【教材分析】本篇課文通過描述端午節去外婆家吃粽子的故事以及對粽子這種食物具體的描寫,使同學們了解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和粽子這種食物,在過節吃粽子的氛圍中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萌發愛國主義情懷。通過學習本篇課文,讓同學們能夠繼承優秀傳統節日、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學情分析】學生已經熟練地掌握了漢語拼音的拼讀,可以借助拼音自主識字。同時,學生能夠利用多種識字方法獨立識字。大部分學生會觀察漢字的結構,能夠找到關鍵筆畫,在教師的指導下規范地書寫漢字。另外,一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對粽子比較熟悉,所以學生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學習。讀好長句子對于學生來說不容易,有一定困難,因此,教師要對長句子的朗讀做重點指導,學生在掌握方法后,能夠運用詞語連讀、正確停頓等方法把長句子讀好。【素養分析】文化自信:了解傳統文化,熱愛傳統節日。語言運用:積累疊詞的用法以及“的”字短語。思維能力:能夠有條理地介紹喜歡吃的食物。審美創造:了解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感受傳統食物帶來的幸福。【教學重點】通過連詞成句的方法讀好長句子,通過想象畫面感知課文情感。【教學難點】朗讀課文,感知課文主要內容,把握句子的節奏和停頓。【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導入1.讀題導入。出示:粽子是用()包的,里面裹著(),中間有一顆()。指名回答:“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師:上一節課,我們了解到煮粽子、吃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之一。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端午粽》。2.復習詞語。生字詞寶寶還記得嗎?出示生字詞卡片“端午節、箬竹、花樣、美滋滋、紀念”開火車讀。解釋并口頭造句,理解詞語。比較“紀念”“懷念”的異同,會運用。設計意圖:從描寫端午粽的句子入手、詞語的復現,強化學生的識記意識,同時引出新的學習內容,達到溫故而知新。二、新授探究一:抓住核心,理清思路。1.出示學習課文的思路,根據思路進行朗讀。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課文分別從哪幾方面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2.快速瀏覽課文,同桌合作交流思路。設計意圖:抓住核心問題,快速瀏覽課文,迅速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為下文學習打下基礎。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探究二:展開討論,深入研讀。1.朗讀課文第一小節,回答:端午節要吃什么?從“總會”知道煮粽子是端午節的習俗。從“盼著我們回去”知道端午節也是個全家團聚的節日。2.自由讀第二自然段,回答:粽子是什么樣的?指導閱讀方法:閱讀方法解密:巧用修飾詞滲透寫作方法:從色香味這幾方面對粽子進行描寫。“飄出一股清香”暗示了外婆煮的粽子很好吃。“又黏又甜”具體寫出了粽子的味道。理解“又……又……”的詞語,練習造句:例:外婆包的粽子又黏又甜。媽媽買的蘋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畫的太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高又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學習過渡句“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樣也多。”輕聲讀第三小節,回答: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花樣?聚焦外婆,讀好長句。師:外婆真是了不起!課文里有好幾個地方描寫外婆,你們能找出來嗎?小組合作,迅速找到句子,用“________”畫出來。練讀。(檢查預習)5.小結。多么好的一位外婆呀,在傳統節日里,給親人帶來關愛和美食,還那么善良無私,喜歡嗎?帶著這樣的體會,一起讀讀這幾句話吧。6.齊讀。設計意圖:朗讀長句是本課的重點,借由討論交流,了解到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帶來的美好體驗,如親人的團聚、外婆的善良慈愛、鄰里的友情,由此練讀長句,完成語文素養訓練,提高朗讀水平。探究三:由粽念人,體驗情感。1.從第四小節中找到端午節的由來。(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一到端午節就吃粽子,這是為什么呢?到第四自然段找找,就明白了。(1)自由讀。(2)指名讀。交流。據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2.句子仿說。出示句子。二選一一到(),人們總會()。一到(),人們就總會()。拓展資料。我們來認識屈原吧!簡單介紹屈原。生交流資料,師出示資料。設計意圖:回到文章主題,了解端午節傳統,再次走近偉大愛國詩人屈原,激發愛國情感。三、練習1.我會連。青青的棗白白的箬竹葉紅紅的糯米端午習俗。端午吃________是傳統習俗。我的家鄉還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端午習俗。2.自主選擇書寫生字。從七個生字里選幾個,正確、端正地書寫。可以是自己認為比較難的或者重要的生字。教師巡視,個別指導。設計意圖:鞏固所學內容,進一步明確學習重點。四、小結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如:飲雄黃酒、游百病、懸鐘馗像等。中國傳統的端午節,給我們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我們要熱愛中國的傳統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五、作業1.基礎作業:給生字寶寶組詞。2.拓展作業:(1)推薦閱讀《中華傳統老故事·中華傳統節日(彩圖版)》。(2)搜集了解更多傳統文化習俗。【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本課的重點知識有端午節的日期,屈原的故事,端午節的活動。教師的授課應該從學生身邊入手,對于學生而言,端午節的活動可能更貼近他們的生活,我用倒敘的方法,先講端午節的活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對于這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瞄準護士資格證考試目標試題及答案
- 網絡規劃設計師考試全分析及試題及答案
- 中專德育考試試題及答案
- 系統規劃與管理師考試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試題及答案
- 系統規劃與管理師知識點歸納與總結技巧試題及答案
- 商法總論考試題及答案
- 網絡規劃設計師職業發展的多樣化選擇及試題及答案
- 系統架構設計師考試階段性目標試題及答案
- 網絡設計師常見問題解答與交流試題及答案
- 護士職業素養提升的路徑研究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司法考試歷年真題答案
- 八顆行星課件-科學六年級下冊教科版
- 2025年上半年福建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文旅發展集團限公司招聘11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5湖南長沙振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招聘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承插型盤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標準JGJT231-2021規范解讀
- 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
- 2025年4月自考15040習概押題及答案
- 湖北省十一校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數學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安陽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附答案
-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與實踐進展
- 大一勞動教育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