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唐徠回民中學物理八年級下冊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唐徠回民中學物理八年級下冊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唐徠回民中學物理八年級下冊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唐徠回民中學物理八年級下冊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唐徠回民中學物理八年級下冊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唐徠回民中學物理八年級下冊期末經典模擬試題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如圖所示,人對物體做功的是()A.提著書包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進B.小朋友盡全力也沒有把石頭搬起來C.雙手舉杠鈴靜止不動D.人搬箱子勻速上樓2.如圖所示,A、B兩點間的壓強關系是A.PA=PB B.PA>PBC.PA<PB D.無法確定3.小明聞到煙味,對爸爸說:“你一吸煙,我和媽媽都跟著被動吸煙.”小明這樣說的科學依據是A.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力

B.﹣切物質都是由分子組成的C.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D.有的分子之間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間只有斥力4.下列物體重力最接近1N的是()A.一枚大頭針 B.兩個雞蛋 C.一頭大象 D.一張書桌5.水的比熱容較大,人們往往用它的這一特征為生產、生活服務.下列事例中與這一特征無關的是A.讓熱水流過散熱器來取暖 B.在大的河流上建水電站,用水發電C.初春晚上向秧田里灌水 D.汽車發動機用水循環冷卻6.下列關于一名普通中學生的數據,其中合理的是A.心臟跳動一次時間約為2s B.正常步行速度約為5m/sC.人體密度約為1×103g/cm3 D.體重約為500N7.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工人師傅用500N的力,在100s內把1400N的重物勻速提升10m.在此過程中()A.他做的有用功是14000WB.他做的總功是14000JC.他做功的功率是150W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85%8.下面四幅圖中,屬于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杠桿是A.羊角錘B.鑷子C.瓶起子D.托盤天平9.如圖所示,暑假期間,小剛和爺爺到湖里去叉魚.魚兒在清澈的水中游動,可以看得很清楚.然而,當他沿著看見魚的方向去叉它,卻叉不到.在圖所示的光路圖中,能正確說明叉不到魚原因的是()A. B.C. D.10.下列數據最符合實際的是()A.一名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0kg

B.用手托起兩個雞蛋的力大約為10NC.人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2×104Pa

D.初中物理課本的長度約為27dm11.如圖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實驗中,若第二次實驗時小車剛好滑到了木板最右端,接下來最合理的操作方法是A.減輕小車的質量 B.降低小車從斜面上的釋放高度C.增加木板的長度 D.增加玻璃板的長度12.下列事例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A.在機器的齒輪處加潤滑油 B.自行車剎車時,閘皮壓緊在鋼圈上C.汽車輪胎表面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紋 D.在泥濘的路面上撒粗沙石二、填空題13.如圖,一重為0.5N的雞蛋沉在水底,向水中加入食鹽并攪拌,雞蛋仍沉在水底,此過程中雞蛋受到的浮力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繼續加入食鹽并攪拌,雞蛋上浮,上浮過程中雞蛋受到的浮力_______0.5N(選填“>”、“=”或“<”);最終靜止時,雞蛋排開鹽水的重力_______0.5N(選填“>”、“=”或“<”)。14.在做“估測大氣壓值”的實驗時,當注射器的活塞_________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注射器筒上標明其容積為V,用刻度尺測出的長度為L,則大氣壓的表達式為p=_________。15.劃船時,人用槳向后劃水,使船向前進,這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_的。16.如圖所示的A、B兩個滑輪中_______(選擇A或B)動滑輪,當以F為10N的拉力拉物體勻速前進時,則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力為________N.三、實驗題17.(8分)如圖甲是小華同學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1)小華在實驗中選擇小卡片的目的是可以忽略小卡片的___________。(2)要驗證作用在小卡片的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作用在一條直線的”力是否平衡,實驗中的操作是將小卡片___________,松手后觀察小卡片是否平衡。(3)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在圖甲所示情況下,小華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4)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你認為小華和小明的方案中,___________的方案更好,另一方案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_。18.(8分)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實驗中,某小組同學利用小桌、砝碼、海綿等物品在水平桌面上進行探究。(1)實驗中用______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轉換法。(2)比較甲、乙兩圖的實驗可以得出_______;比較丙圖和___圖,可以得出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本實驗還采用了__________的研究方法。19.(8分)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實驗中,某小組同學利用小桌、砝碼、海綿等物品在水平桌面上進行探究。(1)實驗中用________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轉換法。(2)比較________兩圖的實驗可以得出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比較丙圖和乙圖,可以得出_________,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本實驗探究時采用了轉換法和________法。四、作圖題20.(8分)如圖所示,輕質杠桿的A點掛一重物G,繩受的拉力為F1,O為杠桿的支點.請在杠桿的端點B處畫出使杠桿保持靜止的最小的力Fl的示意圖,并作出F1的力臂l1.(_______)21.(8分)如圖所示,一物體正以某一初速度沖上粗糙的斜面,請作出該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及物體對斜面壓力的示意圖。(_____)五、計算題22.(10分)如圖所示,質量為60kg的工人用滑輪組將1000N的重物提升了2m,每個滑輪的重力均為50N(不計繩子與滑輪之間的摩擦,g取10N/kg)。(1)繩子上的拉力為多大?(2)拉力做了多少功?此時的機械效率是多少?(3)這名工人用該裝置最多能提起多重的重物?23.(12分)甲為實心圓柱體,底面積為,高為18cm,重力為5.4N,乙與甲完全相同。如圖所示,甲置于水平地面,將細繩一端系于甲上表面的中央,另一端豎直拉著輕質杠桿的A端;將乙懸掛在杠桿的B端,并放入底面積為的薄壁圓柱形容器M中,現將質量為700g的水注入容器,當水的深度為20cm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求:(1)圓柱體甲的密度是多少?(2)圓柱體乙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3)加水前后,甲對水平地面壓力的變化量?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D【解析】

A.提著書包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進,有力作用在書包上,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移動的方向在水平方向上,沒有在力的方向上通過距離,所以人沒有對書包做功,故A項不符合題意;B.小朋友盡全力也沒有把石頭搬起來,人給石頭一個力,石頭沒有被搬起,石頭沒有沿力的方向通過距離,所以人沒有對石頭做功,故B項不符合題意;C.雙手舉杠鈴靜止不動,人給杠鈴一個力,但杠鈴沒有沿力的方向通過距離,所以人沒有對杠鈴做功,故C項不符合題意;D.人搬箱子勻速上樓,人給箱子一個向上的力,箱子向上通過了距離,人對箱子做功,故D項符合題意。故選D。2、C【解析】

由圖示確定AB兩點的深度,然后結合酒精與水的密度關系,由液體壓強公式p=ρgh分析答題.【詳解】由圖示可知A、B兩點的深度h相同,hA=hB,ρ酒精<ρ水,由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知,pA<pB;故選C3、C【解析】

擴散現象是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結果。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間的引力使得固體和液體能保持一定的體積;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已經離得很近的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詳解】小明的爸爸吸煙時,由于煙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在空氣中進行擴散,所以小明和媽媽也可以吸到空氣中的煙。所以小明會說“你一吸煙,我和媽媽都跟著被動吸煙。”與分子之間的作用力無關。故選:C。【點睛】本題考查學生對擴散現象的理解能力,要熟練掌握分子動理論的內容。4、B【解析】

A.一枚大頭針的重力遠小于1N,故A不符合題意;B.兩個雞蛋的重力接近1N,故B符合題意;CD.一頭大象和一張書桌的重力都遠大于1N,故CD不符合題意。故選B。5、B【解析】

A.讓熱水流過散熱器來取暖,由于水的比熱容大,水吸收的熱量較多,通過房間時,這些熱量又放出來供人們取暖;B.在大的河流上建水電站,用水發電.此選項屬于能量轉化的問題,與比熱容無關.故B符合題意;C.因為有日照的時候,太陽放出的熱量是一定的,水的比熱容大,白天水吸收大量熱量,使周圍的氣溫不致升得太高,而到了晚上,水吸收的熱量又放出來,使周圍氣溫不致降得太低;D.汽車發動機工作時產生大量熱量,這些熱量如果不迅速轉移,就可能損害發動機,因此利用水的比熱容大的特點把這些熱迅速吸收,使發動機的溫度不致升得太高.6、D【解析】

A、正常情況下,人的心臟1min跳動的次數在75次左右,跳動一次的時間接近1s,故A錯誤;B、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B錯誤;C、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體密度與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故C錯誤;D、中學生的質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約為G=mg=50kg×10N/kg=500N左右,故D正確。7、C【解析】

由W=Gh計算出有用功;根據承擔物重的繩子的股數是:n=3,利用W=Fs計算總功;他做的功為總功,利用P=計算他做功的功率;利用計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詳解】根據物重和物體被提升高度,由W=Gh可知有用功是:W=Gh=1400N×10m=14000J,故A錯誤;由圖知道,承擔物重的繩子的股數是:n=3,故拉力端移動距離是:s=3h=3×10m=30m,所以,拉力做的總功是:W總=Fs=500N×30m=15000J,故B錯誤;由于做功的時間是:t=100s,所以,他做功的功率是:P=,故C正確;由知道,滑輪組的機械效是:,故D錯誤,故選C.8、D【解析】

A.羊角錘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A錯誤;B.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B錯誤;C.瓶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C錯誤;D.天平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故D正確。9、C【解析】

根據題中“光路圖中,能正確說明叉不到魚的原因”可知,本題考查光的折射定律,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偏折,人看到的是變淺的虛像,運用光的折射規律進行分析判斷.【詳解】水中魚反射出的光,在水面處發生了折射,光由水斜射入空氣時發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認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逆著折射光線看上去,看到的是變淺的魚的虛像.所以沿著看到魚的方向叉不到魚,應該用魚叉瞄準看到魚的下方位置,才能將魚叉到;如圖所示:結合題圖可知,A、D選項中光的傳播方向錯誤,B選項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則B錯誤.只有C選項正確.故C為答案.10、C【解析】

首先對題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詳解】A.成年人的質量在65kg左右,中學生的質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A不符合題意;B.兩個雞蛋的質量約100g=0.1kg,托起兩個雞蛋的力故B不符合題意;C.人的體重在G=600N左右,雙腳站立時與水平地面的接觸面積在0.05m2左右,雙腳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故C符合題意;D.一根筷子的長度約25cm,初中物理課本的長度略大于此數值,在27cm=2.7dm左右,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物理與社會生活聯系緊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見量的值可幫助我們更好地學好物理,同時也能讓物理更好地為生活服務。11、D【解析】

由實驗原理知道,實驗中是通過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來分析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A減輕小車的質量不能改變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初速度,不會影響小車的滑行距離,即小車滑行距離不變,由此可知玻璃表面一定太短,不能完成實驗,故A錯誤;B、降低小車從斜面上的釋放高度,則改變了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初速度,不符合控制變量法的要求,故B不合理;C、如果僅增加木板的長度,可以想象在玻璃表面的滑行的距離會更長,則玻璃的有效長度必然不夠,實驗無法正常完成,故C錯誤;D、第二次實驗時小車剛好滑到了木板最右端,玻璃板更光滑些,小車移動的距離更遠些,增加玻璃板的長度可以完成實驗,故D合理.12、A【解析】

A.在機器的齒輪處加潤滑油是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符合題意;B.自行車剎車時,閘皮壓緊在鋼圈上,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題意;C.汽車輪胎表面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不符合題意;D.在泥濘的路面上撒粗沙石,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不符合題意。故選A。二、填空題13、變大>=【解析】

[1]雞蛋沉在水底,當向水中加入食鹽并攪拌,雞蛋仍沉在水底,雞蛋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因為向水中加鹽,鹽水的密度會比水大,由F浮=ρ液gV排可知,雞蛋受到的浮力變大;[2]當雞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時,雞蛋上浮,最終處于漂浮狀態,浮力等于雞蛋的重力,即F浮=G=0.5N;[3]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雞蛋最終靜止時排開鹽水的重力G排=F浮=0.5N。14、開始滑動【解析】

[1]當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滑動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與大氣的壓力剛好平衡,因此需要記錄此時的示數F。[2]注射器是一個圓柱體形狀,其活塞的面積為由壓強公式可得大氣壓的表達式為15、相互【解析】

劃船時,人用槳向后劃水,槳對水有一個向后的力,同時水對槳也有一個向前的力,從而使船向前進,這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6、B30【解析】

裝置在工作時,A滑輪不隨物體運動,因此A滑輪是定滑輪,B滑輪隨物體一起移動,因此B滑輪是動滑輪;承擔拉力的繩子段數n=3,所以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力f=3F=3×10N=30N.三、實驗題17、重力旋轉一個角度剪斷小卡片小華木塊與桌面間的摩擦力會影響實驗結果【解析】

(1)小卡片的重力很小,小卡片懸掛在空中,可以忽略小卡片的重力。(2)探究作用在小卡片的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作用在一條直線的”力是否平衡,要控制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3)探究二力平衡時,驗證兩個力需要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可以把小卡片分成兩半變成兩個物體。(4)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塊和桌面之間存在摩擦力,實驗要考慮摩擦力,使實驗比較復雜。【詳解】(1)[1]小卡片的重力很小,其重力可以忽略不計。(2)[2]為了驗證作用在小卡片的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作用在一條直線的”力是否平衡,可以控制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通過將小卡片轉動一個角度來使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松手后觀察小卡片是否平衡。(3)[3]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用剪刀把小卡片剪成兩個更小的卡片,觀察兩個更小卡片是否平衡。(4)[4]小華實驗用的小卡片重力小,懸在空中不受摩擦力影響;[5]小明實驗用的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塊和桌面之間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是不能消除的,實驗要受到摩擦力影響。【點睛】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只能探究靜止時的平衡條件,勻速直線運動時的平衡條件是通過推力得到的。18、海綿的凹陷程度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乙控制變量(法)【解析】

(1)該實驗是通過海綿的凹陷程度來顯示壓力作用效果的,這用到了轉換法;(2)圖甲和圖乙,物體的受力面積相同而壓力不同,圖乙的壓力大,圖乙的力的作用效果明顯,由此可得: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圖乙和圖丙,桌子和海綿間的壓力相同而受力面積不同,乙圖受力面積小,乙圖的壓力作用效果明顯,由此可知: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壓力和受力面積,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時需要控制壓力相同;在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