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部分中國近代史第六單元近代前期中國的沉淪與轉型——鴉片戰爭至甲午中日戰爭前具體表現總體上政治(1)列強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中國的主權遭到嚴重破壞,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逐步加深。(2)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開始形成并逐步加深(中國社會由傳統農耕文明開始向近代工業文明邁進)經濟(1)列強對華進行商品輸出,中國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逐漸解體。(2)洋務運動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3)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產生和發展順應了工業文明的潮流和趨勢。社會生活在西方文明的沖擊之下,洋布、洋裝、西餐、西式住宅開始出現;鐵路、電報等近代交通和通訊工具傳入中國;近代報刊業興起。中國社會呈現新氣象,具有新舊并存和中外融合的特點。思想文化(1)林則徐成為“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海國圖志》,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邁出了向西方學習的第一步。(2)洋務派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在維護清朝統治的前提下,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并以此為指導思想掀起了洋務運動,但停留在學習西方“器物”的淺層次上。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3)早期資產階級維新派是中國早期民族資產階級的代言人,提出了實行君主立憲制的主張,把中國人向西方學習“器物”的層面提升到制度的層面。第1講1840-1894年間列強侵華與中國人民的抗爭主干梳理巧點妙撥一鴉片戰爭3.結果:清政府屈辱求和,1842年8月被迫與英國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eq\o(□,\s\up1(05))南京條約》。《南京條約》《南京條約》附件(1843年)(1)割eq\o(□,\s\up1(06))香港島給英國(2)賠款2100萬銀元(3)開放eq\o(□,\s\up1(07))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4)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eq\o(□,\s\up1(08))關稅,由雙方商定列強取得了eq\o(□,\s\up1(09))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居住等特權(“大皇帝恩準大英國人民帶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4.影響(1)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開始淪為eq\o(□,\s\up1(10))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二第二次鴉片戰爭1.原因eq\b\lc\{\rc\(\a\vs4\al\co1(1根本原因:擴大在華侵略權益,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2直接原因:“修約”要求遭到拒絕。))2.過程(1)eq\o(□,\s\up1(01))1856年,英軍進攻廣州,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隨后,eq\o(□,\s\up1(02))法國也加入侵華戰爭。(2)1858年,清政府被迫與英法兩國簽訂《eq\o(□,\s\up1(03))天津條約》。(3)不久,沖突再起,英法聯軍攻陷天津、北京,洗劫并火燒eq\o(□,\s\up1(04))圓明園。(4)1860年,清政府又被迫與英法簽訂《eq\o(□,\s\up1(05))北京條約》。3.條約主要內容《天津條約》(1)允許外國公使進駐eq\o(□,\s\up1(06))北京(2)增開沿海沿江eq\o(□,\s\up1(07))十處通商口岸(3)賠償英法巨額白銀(4)允許外國人到中國內地游歷、經商和eq\o(□,\s\up1(08))傳教(5)外國軍艦、商船可以在eq\o(□,\s\up1(09))長江各口岸通航《北京條約》(1)承認《天津條約》有效(2)增開eq\o(□,\s\up1(10))天津為商埠(3)割eq\o(□,\s\up1(11))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4)對英法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4.影響(1)使中國喪失大片領土,主權受到嚴重侵害。(2)清政府與列強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3)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三太平天國運動3.綱領內容評價《天朝田畝制度》(1)以戶為單位,不論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分土地(2)每戶留足口糧,其余歸國庫(“這是一種樸素的共產主義思想,與基督教的平均主義和中國本土的烏托邦思想都是相一致的”)(1)是幾千年來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2)體現了eq\o(□,\s\up1(05))絕對平均主義思想,嚴重脫離實際,根本無法實現《資政新篇》(1)政治上,主張以法治國,官吏由公眾選舉產生(2)經濟上,發展工商業,獎勵技術發明(3)文教上,主張開設新式學堂(1)是先進的中國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國發展eq\o(□,\s\up1(06))資本主義的設想(2)迫于當時形勢,未能實行4.轉折——天京變亂(1)原因eq\b\lc\{\rc\(\a\vs4\al\co1(①領導者進取心衰退,腐朽思想滋長。,②領導集團內部矛盾日益尖銳。))(2)表現eq\b\lc\{\rc\(\a\vs4\al\co1(①韋昌輝殺掉楊秀清,后被處死。,②石達開受洪秀全猜忌率軍出走,后全軍覆沒。))(3)結果:太平天國由盛轉衰。5.失敗(2)運動失敗: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3)影響: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腐朽統治,也打擊了外國侵略者,減輕了中國近代化的阻礙因素。四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1.三元里抗英(1)背景:面對列強的侵略,清政府卑躬屈膝,中國人民自發組織起來,英勇抗擊侵略者。(2)概況: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痛擊前來搶劫的英國侵略軍;隨后又兩度包圍被英軍占據的廣州四方炮臺。(3)意義:三元里抗英斗爭,是近代中國人民第一次eq\o(□,\s\up1(01))自發的大規模抵抗外國侵略的斗爭,表現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抵御外侮的愛國精神。2.左宗棠收復新疆[圖解歷史]正確理解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半殖民地是指中國喪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權,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義,又發展了資本主義。[問題探究1]《南京條約》中最能體現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商品輸出、掠奪原料侵略要求的是哪項內容?提示:協定關稅。[概念精析]片面最惠國待遇“最惠國待遇”是指一國在通商、航海、稅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給予另一國不低于現時或將來所給予任何第三國優惠、特權或豁免權等待遇。“最惠國待遇”一般是相互的。列強要求中國給予最惠國待遇,但它們卻不將最惠國待遇給予中國,因此是“片面”的,單方面的。[圖解歷史]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問題探究2]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是民族矛盾的激化嗎?提示:不是。“太平天國運動是鴉片戰爭炮聲的回聲”,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主要是階級矛盾在民族矛盾推動下激化的結果,所以說根本原因是階級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銳。[圖解歷史]《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的關系(1)二者在追求社會發展道路問題上,并不是一種繼承與發展的關系,而是一種相互對立、矛盾的關系。(2)二者設想的兩種社會制度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要建立以小農經濟為基礎,以絕對平均主義為分配原則的人間天國;后者主張學習西方,發展資本主義。[問題探究3]怎樣理解“太平天國運動揭開了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提示:從革命的任務看,太平天國運動反對封建主義和外來列強侵略,屬于民主主義革命的范疇。[問題探究4]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有哪些?提示:(1)主觀原因: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在于農民階級的歷史局限性,主要表現為:經濟上是分散的個體小生產者;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實可行的革命綱領;思想上缺乏科學理論指導;組織上難以形成統一的領導核心。(2)客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問題探究5]太平天國運動有何新特點?提示:(1)起義時代新——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治國方案新——提出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資政新篇》。(3)擔負任務新——在反封建的同時反侵略。(4)失敗原因新——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5)所屬范疇新——屬于舊民主主義革命。(6)國際背景新——是亞洲革命風暴的一個組成部分。[知識拓展]中國外交的近代化(從“朝貢體系”到“不平等條約體系”)(1)“朝貢體系”:立足點是“華夷觀”思想,“朝貢—冊封”是其基本外交模式,實質上是宗主認同外交。在“朝貢體系”影響下,東亞地區逐漸形成一個以漢字與儒家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2)“不平等條約體系”:即在中國近代史上由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所確立的西方列強在華特權制度的總稱。“不平等條約體系”的本質特征是西方列強通過戰爭手段簽訂不平等條約,在中國享有各種特權,使中國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不平等條約體系”客觀上逼迫中國推進近代化:首先,不平等條約將中國卷入了全球化進程,經濟上開始與世界經濟接軌;其次,使中國外交從朝貢外交轉向近代外交,互派外交使節、遞交國書等符合了國際慣例;最后,“不平等條約體系”使中國有了談判意識和條約意識。互動探究史料研讀主題1“天朝上國”夢醒——鴉片戰爭的影響一清王朝的聲威一遇到不列顛的槍炮就掃地以盡,天朝帝國萬世長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擊,野蠻的、閉關自守的、與文明世界隔絕的狀態被打破了。——馬克思《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二我們反思這場戰爭,不是計較一場軍事戰爭的勝負,它不是一個軍事問題,而是一個思想問題,中國文明,經歷了內部的改良與革命,還有外來的侵略和支援,從清朝的封閉和黑暗的中世紀文化,重新回到全面開放和多樣化的近代文明轉型。……從內部改變著“清代中國”,不斷催生著一個嶄新的新中國。——裴鈺《改變中國——鴉片戰爭英國出兵170周年反思》[教你讀史]史料一從政治、思想、國際關系等角度指出了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史料二中以省略號為界分為兩層:第一層指出了鴉片戰爭對近代中國文明轉型的影響,第二層指出鴉片戰爭引發了中國內部的一系列變化,促進了中國的近代化。[史料運用](1)史料一反映出鴉片戰爭對中國產生了哪些影響?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史料二中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么?對此你如何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政治上,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思想上,沖擊了傳統的天朝上國的思想;國際關系上,閉關自守的狀態被打破,國際地位下降。(2)觀點:鴉片戰爭是使中國重新回到全面開放和多樣化的近代文明轉型時期的轉折點。理解:鴉片戰爭使中國被迫放棄了閉關鎖國的政策,開始面對世界;自然經濟開始解體,中國開始由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促進了中國社會的轉型;驚醒了部分中國人,使他們開始開眼看世界,面對世界。多元視角理解鴉片戰爭的影響(1)政治上:西方列強的侵略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社會性質、社會矛盾以及革命的任務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中國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2)經濟上:西方列強的侵略客觀上有利于中國自然經濟的解體及中國近代工業的誕生,中國的近代化艱難起步;西方列強的侵略客觀上加強了中國和世界的聯系,使中國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3)思想上:西方列強的侵略打破了清王朝天朝上國的美夢,西方民主思想開始傳入中國,開啟了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進程,客觀上有利于中國由傳統農業文明向近代工業文明的過渡。(4)社會生活上:西方列強的侵略使人們的思想觀念、禮儀交往、生活習俗等發生重大變化,也產生了相應的社會問題。主題2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太平天國運動一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認為其他一切偶像皆為妖魔。太平天國運動初期,太平軍所到之處毀學宮、拆孔廟、查禁孔孟“妖書”;而在后期洪秀全則要求“學堯舜之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義道德”。二按照《天朝田畝制度》所宣布的目標,太平軍運動確實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在這場革命中經濟競爭被完全消滅;家庭被剝奪了它在經濟和社會上的重要作用;國家獲得了一種新的合法性和更廣泛的權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跡象表明,太平軍制度不可能在長時期內制止私人財富的積累和特權的膨脹。——摘編自《劍橋中國晚清史》三興車馬之利,以利便輕捷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輪車……準其自專其利,限滿準他人仿做。興銀行。……興器皿技藝。……興郵亭以通朝廷文書,書信館以通各色家信,新聞館以報時事常變、物價低昂。——洪仁玕《資政新篇》[教你讀史]史料一兩句話反映了太平天國初期到后期指導思想的轉變,揭示了從初期的“毀儒”到后期“尊儒”的變化。史料二論述了太平天國“社會革命”的同時也揭示了其存在的局限性。“然而”一詞將文字分成了兩層意思——肯定和否定。肯定了太平天國的革命性,也揭示了太平天國具有鮮明的階級局限性。史料三“興車馬之利”“興銀行”“興郵亭”“新聞館”等信息,反映出《資政新篇》主張效法西方,發展資本主義。[史料運用](1)根據史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太平天國運動由反孔到尊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史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太平天國是怎樣進行“社會革命”的?為什么“太平軍制度不可能在長時期內制止私人財富的積累和特權的膨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據史料三指出《資政新篇》的經濟主張和發展趨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拜上帝教在運動初期起了動員組織作用,反孔適應其發展需要;但隨著起義規模的擴大,其難以適應建設農民政權的需要,而農民階級深受孔孟傳統思想影響,運動后期洪秀全不得不借助尊孔方式維持政權。(2)說明: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實行國庫(圣庫)制度,平均分配產品。原因:小農經濟的存在。(3)經濟主張:允許私有財產存在,發展資本主義經濟。趨勢:資本主義。太平天國運動對中國近代化的雙重影響1.促進作用(1)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了清朝的封建統治和外國侵略勢力,減輕了中國近代化的阻礙因素。(2)《資政新篇》最早提出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對當時的思想和經濟發展均有影響。(3)催生了洋務運動的產生。洋務運動前期創辦的部分軍事工業都是為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而洋務運動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2.阻礙作用(1)《天朝田畝制度》旨在建立小農經濟的絕對平均主義的天國,與發展資本主義的時代潮流相違背。(2)太平天國運動破壞了富饒地區的生產力,遲滯了這些省份的近代化進程。(3)中國內亂給外國侵略者以可乘之機,列強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喪失了近代化的大好時機。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全國卷5年考題統計時間題號2018全國卷Ⅱ,28(2018·全國卷Ⅱ)19世紀70年代,針對日本阻止琉球國向中國進貢,有地方督撫在上奏中強調:琉球向來是中國的藩屬,日本“不應阻貢”;中國使臣應邀請西方各國駐日公使,“按照萬國公法與評直曲”。這說明當時()A.日本借助西方列強侵害中國權益B.傳統朝貢體系已經解體C.地方督撫干預朝廷外交事務決策D.近代外交觀念影響中國知識考查中國外交的近代化能力考查獲取、解讀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素養考查歷史解釋答案D解析材料“按照萬國公法與評直曲”說明當時清朝已有地方督撫注意按照國際法來處理中日之間的交涉問題,這明顯體現了近代的外交觀念,故選D項。A項材料沒有體現,排除;根據“日本阻止琉球國向中國進貢”可知,當時琉球國還在向中國進貢,維持著朝貢關系,故B項表述過于絕對,排除;地方督撫的上奏只是在行使其職權,對政府提出建議,而不是干預朝廷外交事務,故排除C項。考向分析:近五年本講內容在全國卷中直接考查的不多,僅2018年考查了外交的近代化。但本階段內容常作為歷史大背景,結合經濟、思想文化及社會生活變化考查。因此在未來高考中:(1)仍會作為歷史的時代背景間接考查;(2)形式上,借助新材料,創設新情境,立足核心素養考查;(3)從近代化的角度,進行價值觀和愛國主義的引導設題,如中國外交的近代化。預測1以鴉片戰爭期間反抗侵略的史實切入,考查史料實證的能力下表為兩人對發生于1839年中英某次戰役的歷史敘述。據此,能夠被認定的歷史事實是()林則徐(中國)義律(英國)英艦開炮后,關天培立即下令座船回擊,并指揮各船協力進攻,多次擊中窩拉疑號。接仗約有一時之久,窩拉疑號“帆斜旗落,且御且逃”,海阿新號亦“隨同遁法”。英艦原泊于清軍艦隊的右側,開戰后,“(英軍)傾泄了毀滅性的炮火”。“中國人以他們的固有精神回擊,但是,我方可怕效力的火力很快便顯示出優勢”。戰斗進行了不到3刻鐘,清軍便撤退了。A.義律親自指揮了戰斗B.清軍在戰役中占據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那一種溫曖為題的中考語文作文
- 礦物加工廠環境保護法規與標準考核試卷
- 消費金融公司激勵機制與績效管理考核試卷
- 批發市場線上線下融合趨勢考核試卷
- 書香校園初二語文作文
- 堿性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一年級語文試題-(下冊)識字3
- 文化機械行業的循環經濟與資源利用考核試卷
- 礦物加工技術進展-石墨滑石分離考核試卷
- 廈門高三質檢語文作文2021
- 中國輕客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 GB/T 20717-2024道路車輛牽引車和掛車之間的電連接器(15芯)24 V15芯型
- 與食品安全相關的組織機構設置,部門及崗位職責
- 《油井參數遠程監控》課件
- 中國百日咳診療與預防指南(2024版)
- 衛星通信網絡仿真-洞察分析
- 鋼結構防火施工方案
- JJF 2160-2024 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校準規范
-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知識培訓
- 腫瘤中醫治療及調養
- 量子圖像處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