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近代以來中國的官員選拔與管理課件高二上學期歷史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1頁
第7課近代以來中國的官員選拔與管理課件高二上學期歷史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2頁
第7課近代以來中國的官員選拔與管理課件高二上學期歷史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3頁
第7課近代以來中國的官員選拔與管理課件高二上學期歷史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4頁
第7課近代以來中國的官員選拔與管理課件高二上學期歷史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898年1905年

1912年

1913年1933年

1949年1993年

2005年晚清時期

民國時期

新中國時期【課程標準】了解中國古代科舉制和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對近現代中國公務員制度的影響第7課

近代以來中國的官員選拔與管理科舉

科舉

學堂選官

文官考試

公務員制度

公務員制度

國家公務員制變化

廢除留學生選官

制度確立

建立個

個度正式形成個開始推行個圖

圖二思考:從圖一到圖二,中國的教育制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科舉教育

學堂教育時間事件1898加設經濟特科,選拔經時濟變之才廢八股,改試策論,以時務策命題1901實行新政,通令各省書院一律改為大學堂,各府、州、縣

學改為中小學堂,并多設蒙養學堂新政開始后進行官制改革……;對選官制度進行部分更新,

……1904頒布《奏定學堂章程》,統一全國學制,學堂選官制度由此正式形成確立了留學畢業生選官制度1905準袁世凱、張之洞等人立停科舉制之奏,科舉制度廢除1906責成各督撫嚴飭府、廳、州、縣,抓緊于城鄉各處遍學習任務:梳理晚清教育、

官制變革大事一

.晚清選官制度的變革(存廢之際的選官制度)設學堂,將育人、取才合于學校一途.裁減冗署冗官,改總理衙門為

外務部,陸續設農工商部、巡

警部、學部等部門,瓦解了傳

統的六部建制①規定自高等小學以上,畢業

考試結果分五等②一般中等以上者都獲相應的

獎勵出身,并被授以官職或

得以升學③獎勵出身大致分為翰林、進

士、舉人、貢生,生員5級進行官制改革…;對選官制度進行部分更新,

……頒布《奏定學堂章程》,統一全國學制,學堂選官制度由此正式形成確立了留學畢業生選官制度準袁世凱、張之洞等人立停科舉制之奏,科舉制度廢除責成各督撫嚴飭府、廳、州、縣,抓緊于城鄉各處遍設學堂,將育人、取才合于學校一途.時

事件加設經濟特科,選拔經時濟變之才1898廢八股,改試策論,以時務策命題1901

3實行新政,通令各省書院一律改為夫學堂,各府、州、縣學改為中小學堂,并多設蒙養學堂學習聚焦:廢除科舉制度,設立學堂選官制度和留學畢業生選官制度是晚清選官制度的變革。一

.晚清選官制度的變革(存廢之際的選官制度)新政開4

始后190461905

719065①形式:時間事件科舉選官1898加設經濟特科,選拔經時濟變之才廢八股,改試策論,以時務策學堂、留學畢業生選官命題②內容:四書五經經時濟變③目的:選拔官吏1901實行新政,通令各省書院一律改為大學堂,各府、州、縣

學改為中小學堂,并多設蒙養學堂新政開始后進行官制改革……;對選官制度進行部分更新,

……1904頒布《奏定學堂章程》,統一全國學制,由此正式形成學堂選官制度確立了留學畢業生選官制度1905準袁世凱、張之洞等人立停科舉制之奏,科舉制度廢除1906責成各督撫嚴飭府、

、州、縣,抓緊于城鄉各處遍育人、取才合于一思考:結合圖表,提煉晚清官員選拔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設學堂,將育人、取才杏于學校一途.

途【p39

史料閱讀】指出袁世凱為什么主張廢除科舉制、發展學堂?科舉夙為外人詬病,學堂最為新政大端。

一旦毅然決然舍其舊而新是謀,則風聲所樹,觀聽一傾,群且刮目相看,推誠相與;而中國士子之留學

外洋者,亦知進身之路,歸重學堂一途,益將勵志潛修,不為邪說浮言所

惑,顯收有用之才俊,隱我不虞之詭謀,所關甚宏,收效甚巨。且設立學

堂者,并非專為儲才,乃以開通民智為主,使人人獲有普及之教育,且有

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國,下得自謀其生。——袁世凱等《立停科舉推廣學校折》

(1905年)換取列強信任;可使留學生為求功名而潛修所學,不受蠱惑;設立學堂可以培養人才,開啟民智,促進教育發展;根本:維護清王朝統治。①在官員選拔方面,以考試制度為主,在"五權憲法"的框架之中,建立考試院,主管人才的選拔和任用②完善國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養、任用、監察等方面的運行機制。①奠定了近代中國文官制度的基礎;對日后民國文官制度的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②局限性:基本只停留在紙面上。二.民國時期的官員選拔制度(重拾考試的選官制度)1.南京臨時政府時期(1912年)立法、

行政、

司法、

考試、

監察孫中山的文官考試思想依據內容評價應用范圍已經在文官職位上工作的人考察內容通過檢驗畢業文憑、調查經歷、檢查工作成績、考查學識與工作經驗等決定其能否留任作用保

性2.

北洋政府(1912-

1928年)(1)選拔官員的方式:

考試和甄別(2)文官考試制度建立的標志:

1913年頒布《文官考試法草案》報考條件國民男子年滿21歲者負責機構政事堂銓敘局(舊時政府審查官員的資歷,確定級別、職位)考試類型文官高等考試、文官普通考試、司法官考試、知事試驗、留學畢業生甄拔考試甄別考試事實上,凡是參加文官考試的人,都是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很差的中下層知識分子。正是因為他們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較差,才想通過考試這個途徑改變自身現狀和自身

地位,把文官考試作為工具。然而文官參加文官考試被錄取的知識分子得不到任用,而

無須參加考試卻有社會關系的人,通過各種途徑同樣可以入仕為宦,官運亨通。尤其是

1915年以后推行甄別、甄用制度,更是為上層人士提供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摘編自尹全海《北洋政府文官考試制度述評》1919年秋天,郁達夫從日本

回國,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報

效祖國,參加北洋政府組織的

外交官考試和文官考試。意想不到的是,北洋政府只

.

內郁達夫(1996—1945)背景重新設計頒布政府人事制度,"官吏"稱謂逐漸被"公務員"代替;以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為基礎;

中西合璧,古今結合;繼承、吸收了中國傳統考試監察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華;內容①1929年,國民政府制定《公務員任用條例》1933年頒布的《公務員任用法》,標志著公務員制度建立。②公務員的選任由考試院負責,1929年公布《考試法》,又頒布一系列法規。考試以立法形式選拔確立③對一般在職人員,也采用甄別審查措施,使其取得任用資格。評價①確立了孫中山關于文官考試的思想確立了孫中山關于文官考試的思想②允許女子參加考試,具有更強的開放性和平等性。主張③實施過程漏洞百出,任用親信、拉幫

允許女子參加考試,更開放、更公平二.民國時期的官員選拔制度(重拾考試的選官制度)3.南京國民政府時期(1927-1949年)的公務員制度特點【探究思考】結合所學,民國中后期(1937—1949年)公務員制度施行艱難,流于形式的原因?

-----------------------------

材料二1930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考試院,著手推行公務員制度。但是國民政府

一面采用公務員制度,另一面限制非國民黨員進入政府;

一些地方實力派也把公

務員制度視為中央政府對地方進行人事滲透、瓦解其統治基礎的陰謀,

…抗戰

時期及至解放戰爭時期則步履維艱,流于形式,甚至是連形式都沒有。——據楊學為《中國考試制度通史》、張創新《中國政治制度史》等原因:專制集權的政治文化傳統;公民文化政治素養相對較低;工業化水平較低;國民政府一黨專政。中央政府與地方實力派的矛盾;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相對較弱;國內政局長期動蕩(或長期內外戰爭的干擾)根本原則:

黨管干部逐步實現了干部管理的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現代化,在干部管理制度上不斷加強法制建設,初步建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干部管理制度。沿用民主革命時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級黨委組織部門統一管理的干部制度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級黨委組織部門統一領導、統一管理下的分類管理的干部制度三.新中國的干部制度與公務員制度(煥發生機的選官制度)1.干部制度在干部選拔、任用、考核、獎懲、離休、退休、培訓、工資、回避制度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十八大以來,干部隊伍建設更加規范化、制度化,嚴格依法依規辦事,特別是在干部廉政建設方面不斷完善各項制度和規定,取得很大成績。(2)改革開放后:進入改革和進一步完善階段(1)新中國成立后:沿用舊制

建立新制②進一步完善:①改革:2.公務員制度①

建立過程1993年公務員制度開始推行。隨后,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建立;200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公務員制度正式形成。

至此,公務員考錄工作正式進入法制化軌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200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2018年修

訂)析其中的變化?

②意義公務員政治、文化素質不斷提升,為國家管理人員的隊伍建設增添了活力

。重新設置了務為職級,職級并行制度在于改非領導行職務主要變分窗:料思閱讀材p42

學第二十三條

錄用擔任一級主任科員以下

及其他相當職級層次的公務員,采取公開

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

辦法。第二十一條

錄用擔任主任科員以下

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公務

員,采取公開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

爭、擇優錄取的辦法。職級序列。現代中國的公務員制度與西方文官制度的第一

章總則區別。1.不搞“政治中立”,

堅持黨管干部。第四條公務員制度堅持中

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以馬克

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公務員必須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堅決捍衛和執行黨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的路線、方針、政策。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2.不搞“兩官分途”。義思想為指導,貫徹社會主我國公務員制度沒有“政務官”和“事務官”劃分。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貫3.

服務人民徹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組織

路線,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做人民公仆,為人民辦事,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督。務員法》

(2018年修訂)B.

改變了封建專制主義的政體C.

不純粹是政治舞臺上的騙局和鬧劇D.

是各種政治力量較量的結果2.

從《公務員任用條例》到《公務員任用法》,南京國民政府的

公務員制度得以建立,這種文官選任制度具備了現代文官制度的根本特征,下列哪一項不是該制度對中國政治人事制度改革的貢獻(D

)A.

一定程度上使公務員考試和任用有法可依B.

對于社會風氣的好轉和政治民主化起了一定的作用C.

在一定程度上為重才而用、提高工作效率制造了條件

D.

它受其政權性質的制約和影響【課堂練習】1.

晚清選官制度是國家整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