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紫金縣紫城第二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_第1頁
廣東省紫金縣紫城第二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_第2頁
廣東省紫金縣紫城第二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_第3頁
廣東省紫金縣紫城第二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_第4頁
廣東省紫金縣紫城第二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答案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一次月考試題一、選擇題(共40題)1.《話說運河》專題片:“如果說長城是一撇,大運河則是一捺,二者在首都交匯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厚重的人字。”這“一捺”的重要作用是()A有利于軍力調控B解決北方缺水問題C促進南北經濟交流D方便帝王南下游玩2.唐朝詩人李敬芳評價大運河:“汴水通淮利最多……取盡脂膏是此河”。該河的中心在()A涿郡B洛陽C余杭D江都3.“(煬帝時)又三駕東征遼澤,皆興百余萬眾,饋運者倍之。……舉天下之人十分九為盜賊。身喪國滅,實自取之,蓋資我唐之速有天下也。”材料反映了隋朝滅亡的原因是()A皇帝統治殘暴B隋末農民起義C土地兼并嚴重D外族大舉入侵4.隋朝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促進社會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的措施,這些措施包括()①編訂戶籍②統一南北幣制和度量衡制度③衛青反擊匈奴,安定了北部邊境④加強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讀如圖,將如圖所示的歷史要素結合在一起能得出的準確歷史信息是()A隋朝的建立B隋朝的建立與統一C陳朝的滅亡D隋朝的建立與滅亡2013年1月22日《新聞聯播》報道了提倡節約反對浪費的“光盤行動”活動,號召大家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共鳴。“浪費可恥,節約光榮”逐漸成為社會的共識,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歷史上很多皇帝都提倡節儉,下列皇帝提倡節儉反對浪費的是()①秦始皇②隋文帝③唐太宗④唐玄宗(前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隋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短暫的朝代,又是一個重要的朝代。下列各項屬于隋朝對中國歷史做出貢獻的是()①重新統一了中國②開創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③開創了科舉制④開通了大運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貞觀之治”的皇帝是()A唐高祖B唐高宗C唐玄宗D唐太宗9.唐太宗說:“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因此唐太宗()A創立科舉制B完善三省六部制C減輕人民負擔D虛心接受大臣建議10.隋王朝國祚短促,但在制度建設上卻多有建樹,既有繼承發展,又有開拓創新。其中,由隋開創并為唐所繼承的制度有()A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B世襲制、科舉制C三省六部制、科舉制D科舉制、郡縣制11.中國的經濟重心已逐漸轉移向南方,然而隋王朝的政治、軍事重心,卻仍舊在北方,隋王朝面臨的歷史任務是把這些重心聯系起來,為此()A結束南北朝實現統一B遷都洛陽C實行科舉制D開通大運河12.公元589年,南朝滅掉最后一個割據政權,統一南北。隋朝最后滅掉的這個政權是()A陳朝B后唐C后周D南漢13.“創立殿試制度,親自面試考生,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擴大統治基礎”的統治者是()A唐太宗B武則天C唐玄宗D唐肅宗14.唐太宗能夠接受大臣納諫的主要原因是()A有名諫臣魏征B接受隋亡的教訓C他是開明的君主D三省六部制的要求15.被唐太宗稱為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鏡子的大臣是()A房玄齡B杜如晦C姚崇D魏征16.2019年4月20日晚,《文成公主》藏文化大型史詩劇在拉薩開啟第七季演出,4000余名觀眾現場觀看演出。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當時唐朝的皇帝是()A唐高祖B唐太宗C唐玄宗D武則天17.有史學家認為:唐太宗以“全其部落,順其土俗”的政策,處理戰敗的民族和政權;任用大批各族貴族為官:實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親”政策,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為“天可汗”。此時,各族之間戰事較少,和平相處、共同發展成為主流。材料說明唐太宗時()A民族關系和睦B盛世經濟繁榮C中外交流頻緊D文學藝術多彩18.吐蕃是我國藏族的祖先。唐朝時,唐蕃關系友好。以下人物中,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貢獻的是()A文成公主B金城公主C王昭君D元昊19.“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關系和諧,得到周邊各族的擁戴。”下列事件不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A唐太宗被當時北方各族首領尊奉為“天可汗”B在唐朝朝廷中,很多重要官職由少數民族人士擔任C文成公主入藏D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法20.如圖是河北省博物院十大鎮館之寶之一的浮雕,其中展示了箜篌、篳篥、琵琶、笙、方響、答臘鼓、拍板等樂器,這些樂器集齊了我國漢族、少數民族的不同風格,該浮雕能夠體現出唐朝的()A經濟繁榮B政治清明C開放的對外政策D民族的文化交融21.我國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備的人,他們通常被稱為“圣人”。那么“畫圣”“詩圣”分別是指()A吳道子李白B吳道子杜甫C顧愷之李白D顧愷之杜甫22.某班舉辦主題為“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圖片展覽。下列圖片應該選入“盛唐篇”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3.唐朝時期陶瓷業生產水平很高,__________的白瓷類雪似銀。()A越窯B邢窯C哥窯D景德鎮24.印度古稱“天竺”,后來被譯為“印度”并沿用至今。這與下列哪一歷史人物有關()A鑒真B玄奘C阿倍仲麻呂D崔致遠25.他不畏艱難,六次東渡,終于實現了自己前往日本弘揚佛法的宏愿。作為唐代中日友好交往的先驅人物,對當時及后世日本國內中華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響。“他”是()A鑒真B姚崇C宋璟D歐陽詢26.唐代,全國各地通往長安的道路四通八達。皇家出行的儀仗隊伍、打獵歸來的王公貴族、遠道而來的西域商隊、入朝覲見的外國使臣等,絡繹不絕地穿梭于長安城中。材料從根本上反映了唐代()A社會繁榮開放B政局比較安定C藝術精彩紛呈D對外交流頻繁27.如圖為唐朝時期中日兩國的貨幣。日本的和同開珎銀幣的形制和重量與唐開元通寶完全相同。這反映出當時日本()A接受唐朝審美觀念B受到唐朝文化影響C仿照唐制平抑物價D鑄銀技術來自唐朝28.唐朝時,新羅仿照唐朝建立了政治制度,引入了唐朝的先進科技;李白《高句麗》詩中描述其舞:“金花折風相白馬小遲回。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由此可知()A唐朝和新羅文化交流是雙向的B李白癡迷與新羅音樂舞蹈C唐朝文化對日本社會影響極大D李白是中外文化交流使者29.907年,唐朝統治徹底崩潰,統治中國近三百年的大唐帝國壽終正寢。下面對其滅亡原因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節度使力量強大,取而代之B安史之亂直接導致唐朝滅亡C唐朝后期統治腐朽,宦官專權D藩鎮割據的態勢越來越嚴重30.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推動者。回顧中國古代歷史,每當政治腐敗,百姓生活困苦之時,往往會引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唐朝末年爆發的農民起義是()A陳勝、吳廣起義B黃巢起義C項羽、劉邦起義D八王之亂31.“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這是杜甫在《垂老別》一詩中描繪的安史之亂造成的慘狀。下列關于這一事件說法準確的是()A發生在唐太宗時期B引發了黃巢起義C導致唐朝由盛轉衰D造成了唐朝滅亡32.杜甫在《無家別》中寫道:“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家百余里,世亂各東西。……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這首詩主要反映()A宦官專權的嚴重B安史之亂的影響C黃巢起義的破壞D五代十國的更迭唐玄宗時期,節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富”,以兵力而論10個節度使控制的兵力達49萬,而京師和內地兵力總共才8萬。這種狀況()A有助于形成尚武風氣B有效地消弭了外患C改變了唐朝政治重心D為藩鎮割據埋下隱患34.他寵幸楊貴妃,荒廢朝政重用高力士和李林甫,導致朝政黑暗腐敗,他指的是()A唐太宗B唐高宗C唐玄宗D唐高祖35.據《舊唐書》記載,安史之亂后,“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于相土,人煙斷絕,千里蕭條”。下列選項中,符合材料所述安史之亂影響的是()A政權分立局面出現B藩鎮割據逐漸形成C社會經濟遭到破壞D唐王朝至此滅亡36.唐朝的國勢由盛轉衰的標志性事件是()A武則天稱帝B安史之亂C黃巢起義D朱溫建立政權37.鎮壓黃巢起義又滅亡唐朝的是()A朱溫B趙匡胤C安祿山D朱元璋38.唐玄宗天寶年間,身兼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擁兵20萬,而中央兵力卻不滿8萬。這反映了當時唐朝()A邊鎮社會秩序保持穩定B出現了外重內輕的局面C民族間交融進一步發展D啟用少數民族首領為官39.人們對武則天的歷史功績褒貶不一。有人對她的統治持肯定態度,其主要原因是()A她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C她統治期間社會經濟持續發展D她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做官40.9.下列關于“五代十國”的敘述中,錯誤的一項是A“五代十國”是指唐朝滅亡后,北方先后出現的五個政權,南方出現的十個政權B五代十國是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局面的延續。C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戰事不斷,政局動蕩不安;南方政局相對穩定D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二、材料分析題(共1題)4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皮日休《汴河懷古》材料二:《全球通史》中寫道:“這一制度,中國推行了一千三百余年;他們通過考試,品評人才的優劣,為政府機構配備文官。”材料三:唐朝前期,通過幾位皇帝的治理,出現了從貞觀到開元的盛世局面。材料四:唐玄宗統治后期,荒廢朝政,重用奸臣。這些人把持大權,營私舞弊,排斥賢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敗。唐朝在邊境重地設置軍鎮,長官稱節度使,兼管營田、民政,成為集政治、經濟、軍事權力于一身的地方最高長官。邊將安祿山因向楊貴妃行賄,受到唐玄宗信任,身兼三鎮節度使,擁兵15萬。(1)材料一中“此河”的中心在哪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隋朝滅亡的原因?(2)材料二體現了我國古代哪一制度?請你簡要評價該制度。(3)唐朝出現了幾個盛世局面?分別是由誰統治的?(4)讀材料四結合所學說出在唐玄宗統治后期出現了什么叛亂?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一次月考答題卡姓名:______班級:_______學號:得分:_________選擇題(共8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二、材料題(共20分)(1)(2)(3)(4)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答案2345678910CBABBBCDCC11121314151617181920DABBDBAADD21222324252627282930BD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