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7-2018學年廣東省深圳市錦華實驗學校九年級(下)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一、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你選出正確選項,并將答案寫在答題卷相對應的位置.1.如圖是學校萬小晨同學參加深圳市自制教具活動比賽的作品﹣﹣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欄式房屋,請問該房屋可以適應下列哪種自然環境()A.黃河流域,溫暖濕潤 B.長江流域,寒冷干燥C.黃河流域,寒冷干燥 D.長江流域,溫暖濕潤2.小明在整理《唐詩的盛行》的表格時,發現詩人的作品與其所生活的時代背景密切相關,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答案()詩人代表作特點稱號李白《早發白帝城》《蜀道難》豪邁奔放,想象豐富①杜甫“三吏”“三別”反映社會現實②白居易《秦中吟》《新樂府》通俗易懂,反映社會現實詩史A.①詩圣李白生活在唐朝初期B.②詩仙杜甫生活在唐朝的晚期C.①詩仙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D.②詩圣杜甫生活在唐朝的初期3.某電視劇攝制組根據劇情布置了一個蘇軾的書房場景,其道具有四樣,根據史實判斷其中有錯誤的是()①書桌上有寫好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條幅②墻上掛有《宋、金對峙形勢圖》③書柜中有印制的書籍《三國演義》一本④書桌上有幾張紙幣﹣交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西藏成為我國的正式行政區域始于()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5.如圖是《中國歷史紀年表》(部分),請選出符合題意的選項()A.①唐朝B.②北宋C.①②都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D.這一時期特征是從民族政權并立到完成統一6.學會歸納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對明清時期階段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A.首次出現“大一統”局面B.封建國家的大分裂和民族交融加強C.封建社會繁榮、開放,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7.明清時期實行的文字獄和八股取士帶來的直接影響是()A.抑制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B.妨礙了科學技術的進步C.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發展 D.鉗制了思想文化的發展8.18世紀英王使者馬嘎爾尼來華時,提出在中國建立商館、自由貿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這反映出乾隆實行的是()A.閉關鎖國政策 B.重農仰商政策 C.對外開放政策 D.休養生息政策9.圖片材料體現了洋務派的作為涉及的主要領域有()①政治②軍事③經濟④教育。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0.“中國人用近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認識到打敗中國的并不是堅船利炮,而是西方的制度”,這批先進的“中國人”()A.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B.掀起了洋務運動C.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D.發起了新文化運動11.近代中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在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上,涌現各種思想和主張搭配正確的是()A.洋務運動──民主,共和 B.戊戌變法──自強,求富C.新文化運動──民主和科學 D.辛亥革命──馬克思主義12.有人說: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于北京完成于北京,北京在近代歷史上又是一座飽經滄桑的城市。下列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在北京(北平)的有()①五四運動的爆發②《雙十協定》的簽訂③平津戰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④新中國開國大典舉行的城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3.某歷史興趣小組搜集到北伐戰爭、西安談判、抗日戰爭、朱立倫訪問大陸幾個主題,據此判斷他們正在復習的專題應是()A.臺灣地方史 B.中日關系史 C.反侵略斗爭史 D.國共關系史14.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國民黨軍官感嘆道:“這一著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來的.錦州好比一條扁擔,一頭挑東北,一頭挑華北,現在是中間折斷了.”由此可知他感嘆的戰役是()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 D.渡江戰役15.右表中兩種所有制經濟百分比出現的主要原因是()1956年國民經濟中公私經濟的成分的比較項目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私有經濟國民收入92.9%7.1%工業總產值100%﹣商品零售額95.8%4.2%A.土地改革完成 B.三大改造完成C.一五計劃的實行 D.國有企業改革16.中國糧食生產年增長率從1957﹣1978年間的2.1%提高到1979﹣1984年間的4.9%.糧食生產年增長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②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成立③雜交水稻技術的不斷提高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7.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我國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以下有關深圳和上海浦東新區說法錯誤的是()A.都采取改革開放的政策B.都屬于經濟特區C.都位于沿海地區,地理位置十分優越D.都發生巨大的變化18.新中國成立后,美國對華政策經歷了由封鎖、孤立到關系正常化的轉變,導致這種轉變的直接原因()A.新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B.中國綜合國力增強C.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D.在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19.在中世紀歐洲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是()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20.公元前27年,羅馬共和國進入帝國時期,這一時間也可以表述為()A.公元前2世紀初 B.公元前1世紀后期C.公元前1世紀初 D.公元2世紀末21.“她雖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但她在民主、文學、史學、科學、哲學、藝術諸方面都獨領風騷,被譽為‘西方文明的搖籃’。”“她”是指()A.古代中國 B.古代希臘 C.古代埃及 D.古代印度22.一副關于美國的對聯,上聯:廢舊制掃清發展障礙,下聯:反分裂奠定強國基石。你認為最適合的橫批是()A.獨立戰爭 B.南北戰爭C.羅斯福新政 D.第一次世界大戰23.有人說: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曾經經歷了一個“由空想到科學,由理論到實踐,由理想到現實”的歷史進程。其中由“理想到現實”的成功事例指的是()A.憲章運動 B.《共產黨宣言》的發表C.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24.“他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獨自與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們的一切武裝干涉。”下列有關“他“的歷史信息正確的是()A.“他”建立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蘇聯B.“他”實行了改革,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C.“他”是二戰時期蘇聯的領導人,領導蘇聯軍民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打敗了德國法西斯D.“他”締造和捍衛的國家25年前解體了,世界格局隨之改變25.“1941年12月8日,美國和大不列顛向日本宣戰,三天以后,德國和意大利向美國宣戰。……至此一場全球戰爭形成了。”這種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是()A.德國閃擊波蘭 B.經濟大危機爆發C.德軍突襲蘇聯 D.日本偷襲珍珠港26.“阻止共產黨人的可能是面包,而不是子彈。”此觀點說明了“二戰”后美國在西歐的重要政策是()A.進行反蘇的輿論宣傳 B.實施馬歇爾計劃C.建立北約 D.實行軍事援助27.1929﹣1933年,許多國家都生了一場大病。如圖是該病的“診斷書”,結合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病人病癥主治醫生藥方A.1929年首先發病的是美國,隨后病毒迅速蔓延到整個世界B.面對“病人”美國,“主治醫生”羅斯福開出的藥方是“新政”C.“新政”徹底治愈了美國的病癥,類似病癥在美國從未復發D.面對“病人”德國,“醫生”希特勒的“藥方”是建立法西斯專政28.導致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是()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赫魯曉夫的改革C.匈牙利改革的影響 D.戈爾巴喬夫的改革29.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宣稱“搜遍德國人的口袋,也要把錢找出來.”私下卻說:“我們所起草的和約將為20年后的戰爭埋下伏筆.”這里的“和約”指()A.《凡爾賽和約》 B.《九國公約》C.《聯合國家宣言》 D.《雅爾塔協定》30.2002年以來,歐盟老百姓感受到了每天都看得見、摸得著的“口袋里的歐洲”應該指()A.歐盟公民使用統一的護照B.歐盟加強外交和國家安全合作C.歐盟使用單一貨幣﹣﹣歐元D.歐盟擁有統一的盟旗和盟歌二、解答題(共3小題,滿分40分)31.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決定國家的外交政策,影響著歷史進程,國家之間關系的親疏與冷熱,反映了世界政治局勢的發展和實力的消長與變化。材料一如圖一、二所示材料二列寧說:華盛頓會議為太平洋兩岸兩個大國的下一場戰爭埋下了第一批火種……材料三如圖三所示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經濟發展如圖四所示問題一:根據材料一說明圖一、圖二之間的關系。問題二:材料三中的“兩個大國”指哪兩個國家?華盛頓會議為什么激化了兩國的矛盾?問題三:材料三導致兩國“下一場戰爭”爆發的標志是什么?材料四圖三對這場戰爭起什么作用?問題四:材料五圖四反映了戰后日本經濟發展的什么特點?影響戰后日本經濟發展的外部因素是什么?問題五:縱觀歷史上兩國關系變化,談談你對未來兩國關系的建議。3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問題一:圖一中秦朝為了鞏固北方,修筑了“萬里長城”,其起止點分別是哪里?問題二:圖二中隋朝為了鞏固統治,開鑿了大運河,運河的中心在何地?客觀上起到怎樣的作用?問題三:圖三的工程是反映了蘇聯人民在什么時期取得的重要成就?該工程主要的作用是什么?問題四:圖四的重要水利工程屬于哪一次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該工程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問題五:圖四和圖五的工程修建都充分體現了經濟發展過程中哪一角色的重要性?兩項工程又有什么本質的不同?問題六:根據以上材料,對古今中外這些重大工程的修建有什么借鑒意義?33.民主建設的不斷進步反映了人類政治文明前進的軌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其所著的《全球通史》中評論孔子說:“孔子作為一名他所愛好的注重實踐的政治家,完全失敗了,但是,作為一名附帶而為的教師,他取得了永垂史冊,只是姍姍來遲的成功。”材料二古代雅典民主歷經發展與輝煌,終于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之后走向衰落。在人類整個歷史長河中,它的存在雖然是短暫的,然而它留給后世民主的政治遺產卻是永存的。﹣﹣蔣云芳《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對西方民主的影響》材料三“規定不經會議的批準,國王不能征稅,也不能在和平時期維持常備軍;同時,還規定國王既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行……”﹣﹣英國《權利法案》材料四在英國頒布《權利法案》整整100年后,他的歐洲大陸鄰居法國頒布了另一份綱領性文件……材料五1949年10月,面對新中國的誕生,詩人胡風以一句“時間開始了”表達了自己的心聲,而這一句話也以其高超的藝術手法被譽為“開國的絕唱”。問題一:材料一中的孔子作為一名政治家有什么主張?“完全失敗”說明了什么問題?為什么說孔子作為一名附帶而為的教師取得了成功?問題二:材料二中的古代雅典民主在誰統治時期達到頂峰?它與“后世民主”的本質區別是什么?它對“后世民主”有什么影響?問題三:根據材料三,概括英國政體及特點問題四:材料四中法國頒布的綱領性文件是什么?頒布的時間是哪一年?它維護了哪個階級的利益?問題五:材料五中的“時間開始了”為什么是“開國的絕唱”?問題六:根據以上材料,談談民主建設對人類社會進步的意義。
2017-2018學年廣東省深圳市錦華實驗學校九年級(下)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你選出正確選項,并將答案寫在答題卷相對應的位置.1.如圖是學校萬小晨同學參加深圳市自制教具活動比賽的作品﹣﹣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欄式房屋,請問該房屋可以適應下列哪種自然環境()A.黃河流域,溫暖濕潤 B.長江流域,寒冷干燥C.黃河流域,寒冷干燥 D.長江流域,溫暖濕潤【考點】15:河姆渡的原始農耕.【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關內容,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解答】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干欄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長江流域,氣候濕潤,所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干欄式房屋主要考慮防潮.故選D.2.小明在整理《唐詩的盛行》的表格時,發現詩人的作品與其所生活的時代背景密切相關,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答案()詩人代表作特點稱號李白《早發白帝城》《蜀道難》豪邁奔放,想象豐富①杜甫“三吏”“三別”反映社會現實②白居易《秦中吟》《新樂府》通俗易懂,反映社會現實詩史A.①詩圣李白生活在唐朝初期B.②詩仙杜甫生活在唐朝的晚期C.①詩仙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D.②詩圣杜甫生活在唐朝的初期【考點】5J:光耀千古的唐詩.【分析】本題考查了唐詩.唐朝是我國古代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解答】李白的詩氣勢磅礴,豪邁奔放,感情熱烈,想象豐富,語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一生寫下了不少謳歌祖國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人們稱他為“詩仙”,他代表作有《早發白帝城》《蜀道難》等.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代,他的詩深刻反映了那個動蕩的歷史時代,真摯地表現了他關心國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們稱之為“詩史”.杜甫的詩感情真摯,筆觸細膩,風格雄渾,語言精練凝重,被后人尊為“詩圣”,他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別”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出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只有①詩仙、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這個內容正確.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提倡詩歌要更多地反映現實生活,達到教育目的,他的《秦中吟》《新樂府》等諷喻社會,同情人民.他的詩直白如話,通俗易懂.故選C.3.某電視劇攝制組根據劇情布置了一個蘇軾的書房場景,其道具有四樣,根據史實判斷其中有錯誤的是()①書桌上有寫好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條幅②墻上掛有《宋、金對峙形勢圖》③書柜中有印制的書籍《三國演義》一本④書桌上有幾張紙幣﹣交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考點】67:南宋和金的對峙;7R:明清文學成就和特色.【分析】本題考查宋金對峙、《三國演義》,知道宋金對峙形成于南宋,《三國演義》成書于元末明初.【解答】據所學知,蘇軾生活在北宋,宋金對峙形成于南宋;《三國演義》成書于元末明初.故有錯誤的是墻上掛有《宋、金對峙形勢圖》,書柜中有印制的書籍《三國演義》一本.故選B.4.西藏成為我國的正式行政區域始于()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考點】6F:元鞏固統一的措施.【分析】本題以西藏成為我國的正式行政區域為依托,考查宣政院的設置.【解答】元朝時期,元政府在中央政府設置宣政院,負責管理西藏地區的行政事務,加強對西藏地區的管轄.西藏地區正式成為中央政府的行政區.故選B.5.如圖是《中國歷史紀年表》(部分),請選出符合題意的選項()A.①唐朝B.②北宋C.①②都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D.這一時期特征是從民族政權并立到完成統一【考點】64: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62:五代十國;6D:忽必烈建立元朝.【分析】本題以《中國歷史紀年表》(部分)為切入點,考查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的相關知識.【解答】觀察《中國歷史紀年表》(部分)可知,①是北宋,②是金,北宋政權是漢人建立的,而不是少數民族,故ABC三項可排除.通過圖表可以看出,這一時期特征是從民族政權并立到完成統一.故選D.6.學會歸納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對明清時期階段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A.首次出現“大一統”局面B.封建國家的大分裂和民族交融加強C.封建社會繁榮、開放,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考點】7K:明清經濟的發展.【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歷史階段特征的掌握.【解答】A.首次出現“大一統”局面是秦漢時期的特征.B.封建國家的大分裂和民族交融加強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特征.C.封封建社會繁榮、開放,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是隋唐時期的特征.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是明清時期的特征.明清兩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清前期在抵御沙俄和西方殖民者入侵的背景下奠立起今天疆域的基礎,各民族經濟文化聯系大大加強,統一多民族國家空前鞏固和發展,綜合國力在世界范圍內仍保持領先地位.故選D.7.明清時期實行的文字獄和八股取士帶來的直接影響是()A.抑制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B.妨礙了科學技術的進步C.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發展 D.鉗制了思想文化的發展【考點】7A: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獄.【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文字獄和八股取士.科舉制度是隋朝開始創立的選拔人才的考試制度,為士子創造了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老百姓也可以讀書通過考試來做官,有利于選拔人才.但明清時期為鉗制人民的思想,鞏固封建統治,科舉考試只限于八股文,科舉考試只需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不準發揮自己的見解,鉗制了人們的思想,摧殘了文化.清朝統治者為了加強思想控制,實行文字獄.【解答】科舉制度發展到明朝,實行八股取士.國家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的范圍內命題,應考者不能自由發揮,答題必須按照八個連續的部分進行,不得違背,這種形式的文章叫做“八股文”,鉗制了思想文化的發展.八股取士在很大程度上演變成統治者鉗制人民思想的工具.清朝統治者為了加強思想控制,實行文字獄,文字獄造成了社會恐怖,摧殘了人才,鉗制了思想文化的發展,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故選D.8.18世紀英王使者馬嘎爾尼來華時,提出在中國建立商館、自由貿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這反映出乾隆實行的是()A.閉關鎖國政策 B.重農仰商政策 C.對外開放政策 D.休養生息政策【考點】7N: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分析】本題考查的清朝時期的外交政策,即閉關鎖國.【解答】題目中涉及的是清朝的外交貿易的限制,可見是閉關鎖國政策,A項正確,B材料中沒有提及,C與題意相反,D項題干沒有體現.故選A.9.圖片材料體現了洋務派的作為涉及的主要領域有()①政治②軍事③經濟④教育。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考點】91:洋務運動.【分析】本題以圖片為切入點,考查洋務運動.【解答】上海輪船招商局是洋務派創辦的民用工業,屬經濟領域;江南制造總局是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屬軍事領域;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屬教育領域;北洋水師(定遠號)屬軍事領域.因此圖片材料涉及的領域主要有經濟、教育、軍事.故選C.10.“中國人用近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認識到打敗中國的并不是堅船利炮,而是西方的制度”,這批先進的“中國人”()A.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B.掀起了洋務運動C.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D.發起了新文化運動【考點】92:戊戌變法.【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維新變法運動.【解答】“中國人用近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認識到打敗中國的并不是堅船利炮,而是西方的制度”,這批先進的“中國人”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中國近代史上學習西方政治制度開始于維新變法運動,學習的是君主立憲制.康有為、梁啟超領導的“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故選C.11.近代中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在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上,涌現各種思想和主張搭配正確的是()A.洋務運動──民主,共和 B.戊戌變法──自強,求富C.新文化運動──民主和科學 D.辛亥革命──馬克思主義【考點】97:新文化運動.【分析】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解答】1915年,由陳獨秀、李大釗、胡適和魯迅領導的新文化運動,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高舉“民主”“科學”兩面大旗,向尊孔復古的封建逆流展開猛烈的進攻,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生氣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故選C.12.有人說: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于北京完成于北京,北京在近代歷史上又是一座飽經滄桑的城市。下列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在北京(北平)的有()①五四運動的爆發②《雙十協定》的簽訂③平津戰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④新中國開國大典舉行的城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考點】9B:五四運動;AK: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C1:新中國成立.【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京相關知識的內容.在北京(北平)發生的史實有五四運動、和平解放北平、開國大典.【解答】①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在北京爆發.④1949年,新中國開國大典在北京舉行.③平津戰役中,北平國民黨守軍總司令傅作義在人民解放軍的強大壓力和耐心爭取下,率領部隊接受和平改編,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②《雙十協定》簽訂于重慶.故①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13.某歷史興趣小組搜集到北伐戰爭、西安談判、抗日戰爭、朱立倫訪問大陸幾個主題,據此判斷他們正在復習的專題應是()A.臺灣地方史 B.中日關系史 C.反侵略斗爭史 D.國共關系史【考點】9F:國民黨一大和第一次國共合作;A5:國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E4:祖國統一大業.【分析】本題以北伐戰爭、西安談判、抗日戰爭、朱立倫訪問大陸幾個主題為依托,考查國共關系.【解答】北伐戰爭、西安談判、抗日戰爭、朱立倫訪問大陸都是國共兩黨交往的事件,它們都反映了一個主題:國共關系史.因而判斷他們正在復習的專題應是國共關系史.故選D.14.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國民黨軍官感嘆道:“這一著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來的.錦州好比一條扁擔,一頭挑東北,一頭挑華北,現在是中間折斷了.”由此可知他感嘆的戰役是()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 D.渡江戰役【考點】AK: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遼沈戰役的相關內容.由題干中的關鍵詞“1948年10月”“錦州好比一條扁擔,一頭挑東北,一頭挑華北,現在是中間折斷了”可知,這是遼沈戰役.【解答】1948年9月,中共中央軍委命令林彪、羅榮桓發起遼沈戰役,東北人民解放軍迅速攻占錦州,截斷了東北敵人向關內的退路,被圍困在長春的敵人,部分起義,其余投降,接著,解放軍攻克沈陽,解放了東北全境.故選A.15.右表中兩種所有制經濟百分比出現的主要原因是()1956年國民經濟中公私經濟的成分的比較項目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私有經濟國民收入92.9%7.1%工業總產值100%﹣商品零售額95.8%4.2%A.土地改革完成 B.三大改造完成C.一五計劃的實行 D.國有企業改革【考點】CA:三大改造.【分析】本題以1956年國民經濟中公私經濟的成分的比較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圖表中兩種所有制經濟百分比出現的主要原因.【解答】據“1956年國民經濟中公私經濟的成分的比較”可知,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在1956年占據了主體,故導致圖表中兩種所有制經濟百分比出現的主要原因是三大改造的完成.1956年底,我國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標志著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故選B.16.中國糧食生產年增長率從1957﹣1978年間的2.1%提高到1979﹣1984年間的4.9%.糧食生產年增長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②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成立③雜交水稻技術的不斷提高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考點】D2:農村改革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EG:“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分析】本題考查新中國農業發展.【解答】題干中的關鍵時間是“從1957﹣1978年”,結合所學可知,①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廢除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促進了農業的發展.②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成立是開始于1955﹣1956年,推動了農業經濟的發展.③1973年后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技術的不斷提高,提高了中國的糧食產量.④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號角,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取得突破性進展,在農村實行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民獲得了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大大提高了農民的勞動熱情,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5進了農業生產,提高了糧食的產量,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注意題干中的涉及到“中國糧食生產年增長率從1957﹣1978年間的2.1%提高到1979﹣1984年間的4.9%”,由此可知③④項屬于該時間范圍.故選B.17.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我國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以下有關深圳和上海浦東新區說法錯誤的是()A.都采取改革開放的政策B.都屬于經濟特區C.都位于沿海地區,地理位置十分優越D.都發生巨大的變化【考點】D5:對外開放和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分析】本題以經濟特區為切入點,考查改革開放.識別經濟特區和沿海經濟開放區.【解答】1980年,黨和政府設置了深圳、廈門、珠海、汕頭四個經濟特區,打開了對外開放的窗口.上海浦東新區屬于經濟開放區.故B說法錯誤;ACD說法正確.故選B.18.新中國成立后,美國對華政策經歷了由封鎖、孤立到關系正常化的轉變,導致這種轉變的直接原因()A.新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B.中國綜合國力增強C.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D.在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考點】EC:中美建交.【分析】本題考查中美建交.新中國成立后,美國對華政策經歷了由封鎖、威脅、孤立到關系正常化的轉變.【解答】新中國成立后,美國對華政策經歷了由封鎖、威脅、孤立到關系正常化的轉變,導致這種轉變的直接原因在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因而美國急于改善中美關系,避免與中蘇兩個大國抗衡.新中國成立后,政治、經濟、軍事實力不斷增長,由于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上中國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響應,在外交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這是中美關系改善的主要原因.故選D.19.在中世紀歐洲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是()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考點】FI:羅馬教廷在西歐封建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分析】本題考查了基督教.8世紀前期,查理?馬特任宮相時,改變以前無條件賞賜貴族土地的做法,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須為封主服兵役,這次改革在封建貴族內部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解答】在中世紀歐洲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是基督教.在西歐封建社會時期,基督教會的羅馬教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經濟上教皇和教會是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擁有占據西歐的三分之一土地.在政治上,神權高于一切,可以和世俗王權分庭抗禮.在思想文化領域,形成一元壟斷,可謂是處于一種萬流歸宗的地位,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故選A.20.公元前27年,羅馬共和國進入帝國時期,這一時間也可以表述為()A.公元前2世紀初 B.公元前1世紀后期C.公元前1世紀初 D.公元2世紀末【考點】FC:羅馬帝國的建立.【分析】本題考查了羅馬帝國.公元前8世紀,在意大利半島的臺伯河畔,羅馬城逐步建立起來,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奴隸制共和國.羅馬共和國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島.【解答】公元前27年,羅馬共和國進入帝國時期,這一時間也可以表述為公元前1世紀后期.具體年份與世紀換算公式為千百位數加1,十位數不變.公元前27年為公元前1世紀后期.時間為公元前的十位和個位數值越小年代越晚,數值越大年代越早,而公元后的時間正好相反,十位和個位數值越小年代越早,越大年代越晚.故選B.21.“她雖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但她在民主、文學、史學、科學、哲學、藝術諸方面都獨領風騷,被譽為‘西方文明的搖籃’。”“她”是指()A.古代中國 B.古代希臘 C.古代埃及 D.古代印度【考點】F8: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古希臘.【分析】本題考查了古希臘.雅典是希臘最重要的城邦之一.【解答】根據題干給出的“民主”和“西方文明的搖籃”可知她是古代希臘.古代希臘半島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雅典是希臘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伯利克里當政期間,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達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當時雅典全體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參加最高權力機構公民大會,決定內政、外交、戰爭等重大問題.故選B.22.一副關于美國的對聯,上聯:廢舊制掃清發展障礙,下聯:反分裂奠定強國基石。你認為最適合的橫批是()A.獨立戰爭 B.南北戰爭C.羅斯福新政 D.第一次世界大戰【考點】J6:美國南北戰爭的爆發.【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美國南北戰爭的有關內容,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解答】1861~1865年美國內戰中北方的勝利,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較好地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維護了國家的統一,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黑人奴隸制度,并為美國躋身于世界強國之列奠定了基礎,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所以一副關于美國的對聯最適合的橫批是南北戰爭.故選B.23.有人說: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曾經經歷了一個“由空想到科學,由理論到實踐,由理想到現實”的歷史進程。其中由“理想到現實”的成功事例指的是()A.憲章運動 B.《共產黨宣言》的發表C.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考點】L2:俄國十月革命.【分析】本題考查了十月革命的意義.【解答】據所學知,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把馬克思主義由理論變成了現實,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開辟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故選D.24.“他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獨自與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們的一切武裝干涉。”下列有關“他“的歷史信息正確的是()A.“他”建立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蘇聯B.“他”實行了改革,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C.“他”是二戰時期蘇聯的領導人,領導蘇聯軍民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打敗了德國法西斯D.“他”締造和捍衛的國家25年前解體了,世界格局隨之改變【考點】L2:俄國十月革命;N3:蘇聯解體.【分析】本題以“他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獨自與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們的一切武裝干涉.”為切入點,考查列寧的相關知識.【解答】由材料“他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獨自與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們的一切武裝干涉.”可知,“他”指的是列寧,列寧領導了俄國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俄.1922年在列寧的領導下,蘇聯成立,1991年蘇聯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的瓦解.所以只有D項符合題意.故選D.25.“1941年12月8日,美國和大不列顛向日本宣戰,三天以后,德國和意大利向美國宣戰。……至此一場全球戰爭形成了。”這種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是()A.德國閃擊波蘭 B.經濟大危機爆發C.德軍突襲蘇聯 D.日本偷襲珍珠港【考點】M4:太平洋戰爭.【分析】本題以“1941年12月8日,美國和大不列顛向日本宣戰,三天以后,德國和意大利向美國宣戰.…至此一場全球戰爭形成了.”為依托,考查日本偷襲珍珠港.【解答】“1941年12月8日,美國和大不列顛向日本宣戰,三天以后,德國和意大利向美國宣戰.…至此一場全球戰爭形成了.”這種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日本偷襲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軍隊偷襲太平洋美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日本偷襲珍珠港,揭開太平洋戰爭序幕.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緊隨其后,對日宣戰的有中國、英國、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故選D.26.“阻止共產黨人的可能是面包,而不是子彈。”此觀點說明了“二戰”后美國在西歐的重要政策是()A.進行反蘇的輿論宣傳 B.實施馬歇爾計劃C.建立北約 D.實行軍事援助【考點】O4:美國的冷戰政策及措施.【分析】本題考查冷戰的相關知識.1947年,杜魯門提出的“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加緊控制其他國家的綱領和政策,被稱為“杜魯門主義”.杜魯門主義的提出,標志著冷戰的開始.【解答】由材料“阻止共產黨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選票,而不是子彈.”可知,材料強調了經濟的作用而不是軍事的作用,為此,美國在西歐實施了馬歇爾計劃,幫助西歐恢復和發展經濟并進一步控制了西歐.故選B.27.1929﹣1933年,許多國家都生了一場大病。如圖是該病的“診斷書”,結合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病人病癥主治醫生藥方A.1929年首先發病的是美國,隨后病毒迅速蔓延到整個世界B.面對“病人”美國,“主治醫生”羅斯福開出的藥方是“新政”C.“新政”徹底治愈了美國的病癥,類似病癥在美國從未復發D.面對“病人”德國,“醫生”希特勒的“藥方”是建立法西斯專政【考點】LE:羅斯福新政.【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羅斯福新政.美國是通過羅斯福新政,走出了經濟危機,維護了美國的民主制度.【解答】根據“1929﹣1933年,許多國家都生了一場大病”可知這是指1929年的經濟危機.在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的打擊下,德國、日本、意大利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進行對外侵略擴張以轉嫁危機,美國與它們的道路不同,美國是通過羅斯福新政,走出了經濟危機,維護了美國的民主制度.但新政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此后美國仍然爆發了數次經濟危機.故選C.28.導致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是()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赫魯曉夫的改革C.匈牙利改革的影響 D.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考點】N3:蘇聯解體.【分析】本題以蘇聯解體為依托,考查導致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解答】導致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蘇聯長期以來實行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斯大林模式,導致了蘇聯的改革舉步維艱,嚴重制約了蘇聯政治經濟的發展,并最終導致了蘇聯解體.故選A.29.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宣稱“搜遍德國人的口袋,也要把錢找出來.”私下卻說:“我們所起草的和約將為20年后的戰爭埋下伏筆.”這里的“和約”指()A.《凡爾賽和約》 B.《九國公約》C.《聯合國家宣言》 D.《雅爾塔協定》【考點】LB:巴黎和會和凡爾賽體系.【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巴黎和會的相關內容.【解答】1919年在巴黎和會上簽訂了針對德國的《凡爾賽和約》,加深了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這實際上為20年后的戰爭埋下伏筆.故選A.30.2002年以來,歐盟老百姓感受到了每天都看得見、摸得著的“口袋里的歐洲”應該指()A.歐盟公民使用統一的護照B.歐盟加強外交和國家安全合作C.歐盟使用單一貨幣﹣﹣歐元D.歐盟擁有統一的盟旗和盟歌【考點】MD:歐盟的成立.【分析】本題考查了歐元.隨著經濟的發展,西歐國家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為了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數、降低未來戰爭的可能性,提高西歐國家的國際地位,加快經濟發展步伐,西歐國家必須密切聯系加強合作.【解答】歐盟老百姓感受到了每天都看得見、摸得著的“口袋里的歐洲”應該指其使用的貨幣歐元.1993年,西歐國家在歐洲共同體的基本上成立了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歐盟各國將逐步使用單一貨幣──歐元.故選C.二、解答題(共3小題,滿分40分)31.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決定國家的外交政策,影響著歷史進程,國家之間關系的親疏與冷熱,反映了世界政治局勢的發展和實力的消長與變化。材料一如圖一、二所示材料二列寧說:華盛頓會議為太平洋兩岸兩個大國的下一場戰爭埋下了第一批火種……材料三如圖三所示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經濟發展如圖四所示問題一:根據材料一說明圖一、圖二之間的關系。問題二:材料三中的“兩個大國”指哪兩個國家?華盛頓會議為什么激化了兩國的矛盾?問題三:材料三導致兩國“下一場戰爭”爆發的標志是什么?材料四圖三對這場戰爭起什么作用?問題四:材料五圖四反映了戰后日本經濟發展的什么特點?影響戰后日本經濟發展的外部因素是什么?問題五:縱觀歷史上兩國關系變化,談談你對未來兩國關系的建議。【考點】JD:日本明治維新;LC:華盛頓會議和華盛頓體系;M2: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M7: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ME:戰后日本經濟的高度發展;PD:歷史開放性問題.【分析】本題通過四幅圖片和一則文字材料切入考查美國與日本的關系,涉及明治維新、華盛頓會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二戰后日本經濟發展等史實,未來兩國關系的建議,言之有理即可.【解答】問題一:根據材料一說明圖一、圖二之間的關系.圖一反映的是1853年,美國軍艦入侵日本,打開日本大門.面對民族生存危機,日本的資產階級進行明治維新,出現了圖二日本派出代表團學習西方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的情景.問題二:材料三中的“兩個大國”指美國和日本;華盛頓會議簽訂的《九國公約》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打破了日本獨占中國的局面,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有利于美國,加劇了美日之間的矛盾.問題三:材料三導致兩國“下一場戰爭”即太平戰爭,其爆發的標志是日軍偷襲美軍的軍事基地珍珠港;材料四圖三反映的是美國在日本投擲原子彈,對這場戰爭所起作用是迫使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問題四:材料五圖四反映了戰后日本經濟快速發展的特點;影響戰后日本經濟發展的外部因素是美國對日本的經濟扶持,美軍在日本大量采購軍用物資,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繁榮.問題五:對未來兩國關系的建議,屬于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決定國家的外交政策;兩國要致力于和平發展、友好合作;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地區爭端;促進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發展等.故答案為:問題一:關系:1853年,美國軍艦入侵日本,打開日本大門.面對民族生存危機,日本的資產階級進行明治維新,學習西方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問題二:美國和日本.華盛頓會議簽訂的《九國公約》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打破了日本獨占中國的局面,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問題三:太平戰爭爆發的標志是日軍偷襲美軍的軍事基地珍珠港;材料四圖三對這場戰爭加速結束的作用,迫使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問題五:戰后日本經濟快速發展;影響戰后日本經濟發展的外部因素是美國對日本的經濟扶持,美軍在日本大量采購軍用物資,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繁榮.問題六: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決定國家的外交政策;兩國要致力于和平發展、友好合作;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地區爭端;促進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發展等.(闡述有理酌情給分)3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問題一:圖一中秦朝為了鞏固北方,修筑了“萬里長城”,其起止點分別是哪里?問題二:圖二中隋朝為了鞏固統治,開鑿了大運河,運河的中心在何地?客觀上起到怎樣的作用?問題三:圖三的工程是反映了蘇聯人民在什么時期取得的重要成就?該工程主要的作用是什么?問題四:圖四的重要水利工程屬于哪一次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該工程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問題五:圖四和圖五的工程修建都充分體現了經濟發展過程中哪一角色的重要性?兩項工程又有什么本質的不同?問題六:根據以上材料,對古今中外這些重大工程的修建有什么借鑒意義?【考點】32: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53:隋朝大運河;L7:蘇聯的兩個五年計劃;LE:羅斯福新政;PD:歷史開放性問題.【分析】問題一:本題考查秦朝的“萬里長城”,識記“萬里長城”的起止點.問題二:本題考查隋朝的大運河;識記隋朝大運河的中心以及它的主要作用.問題三:本題考查聶伯河大壩的作用.聶伯河大壩工程主要的作用灌溉、水利、交通等.問題四:本題考查田納西水利工程修建的目的.納西水利工程的最重要的作用是增加就業崗位.問題五:本題考查聶伯河大壩和田納西水利工程的異同;第聶伯河上的大壩屬于蘇聯一五計劃期間的工程,促進工業發展,納西水利工程屬于美國了為了擺脫經濟危機增加就業崗位而興建的工程.問題六:本題考查水利工程的修建的意義.對古今中外重大工程的修建有利于鞏固國家統一、促進經濟發展.【解答】問題一:依據課本知識可知,秦始皇為鞏固北疆,抵御匈奴,派蒙恬修筑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問題二:隋朝大運河的中心在洛陽;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南北經濟交流,一千多年來,一直是貫通南北的經濟大動脈.問題三:據所學知,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蘇聯興建了聶伯河大壩,利用水能發電,推動工業化快速發展,到193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時,蘇聯就由傳統的農業國變成強盛的工業國.問題四:據所學知,在經濟危機期間,美國羅斯福新政實行“以工代賑”政策,修建了田納西水利工程,目的是擴大就業機會,緩解經濟危機.問題五:圖四和圖五的工程修建都充分體現了政府的干預和指導;第聶伯河上的大壩屬于蘇聯一五計劃期間的工程,促進工業發展,屬于美國了為了擺脫經濟危機增加就業崗位而興建的工程.問題六:本題是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對古今中外重大工程的修建有利于鞏固國家統一、促進經濟發展.故答案為:問題一:秦朝萬里長城的起止點是西起臨洮東到遼東.問題二:隋朝大運河的中心在洛陽;大大促進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問題三: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項目之一;該工程主要的作用灌溉、水利、交通等.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中國工商銀行青海屬海西州支行春季校招筆試題帶答案
- 2024年中國工商銀行河南新鄉支行春季校招筆試題帶答案
- 2024年中國工商銀行安徽滁州支行春季校招筆試題帶答案
- 飛機設計中的可持續性考量-全面剖析
- 貨車租賃公司的掛靠合同模板
- 2025年上海市汽車買賣合同書(簡易范本)
- 電工實習小結范文3篇
- 2025年房屋抵押貸款合同模板
- 收藏品買賣合同樣本
- 版二手房買賣合同草擬指南
- 2022年續聘申請書
- 廣東省佛山市各縣區鄉鎮行政村村莊村名明細
- 單片機病房呼叫系統設計
- 杭氧膨脹機課件
- 發電車保電作業流程
- 土壤有機質課件
- WNS系列蒸汽鍋爐使用說明書
- 08真空熱處理爐
- 有英語高手把高中英語3500個單詞巧妙地編成四十篇短文
- 砂石篩校驗方法
- 點亮小燈泡說課稿(課堂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