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化學專題訓練:第八單元金屬和金屬材料(第一節)1.(專題?株洲)下列反應中屬于置換反應的是()A.Fe+CuSO4=FeSO4+Cu B.2NO+O2=2NO2C.3CO+Fe2O32Fe+3CO2 D.2NaCl2Na+Cl2↑2.(專題?蘭州)下列方法中不能防止鍋鐵腐蝕的是()A.表層鍍鋅 B.食鹽水浸泡 C.制成合金 D.表層涂油3.(專題?十堰)下了有關實驗現象或事實敘述錯誤的是()A.切完西瓜的菜刀洗凈擦干放在通風干燥處可以防止生銹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C.用黃銅片(銅鋅合金)和銅片相互刻畫,黃銅片上留有劃痕D.將二氧化碳通入燃著的兩支高低蠟燭的燒杯中,蠟燭自低到高依次熄滅4.(專題?揚州)為了減緩鐵制品的銹蝕,下列做法不當的是()A.在車船的表面噴涂油漆 B.將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C.洗凈鐵制品表面的油膜 D.在鐵制品表面鍍上一層鋅5.(專題?永州)工業上用100t含氧化鐵(Fe2O3)80%的赤鐵礦石,理論上可以冶煉出含鐵96%的生鐵的質量是()A.56t B.58.3t C.70t D.72.9t6.(專題?福州)下列與金屬相關的說法正確的是()A.生鐵和鋼的性能完全相同 B.煉鐵過程只發生物理變化C.常溫下所有金屬均為固態 D.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7.(專題?蘇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所有金屬都呈銀白色B.鐵制品在潮濕的空氣中不易生銹C.鐵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D.工業煉鐵的主要原理是用一氧化碳與鐵礦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鐵8.(專題?泰安)能反映相關實驗過程中量的變化的圖象是()A.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B.等質量鎂、鋅分別和足量等質量分數的鹽酸反應C.鎂在氧氣中燃燒D.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雙氧水完全分解9.(專題?臨沂)下列四個實驗中只需要完成三個就可以證明Zn、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其中不必進行的實驗是()A.將鋅片放入稀硫酸 B.將銅片放入稀硫酸C.將銅片放入硝酸銀溶液 D.將鋅片放入硝酸銀溶液10.(專題?棗莊)X、Y、Z為三種金屬,已知①X+H2SO4=XSO4+H2↑②Y+2ZNO3=Y(N03)2+2Z③Y與稀硫酸不反應,則下列符合要求的X、Y、Z分別是()A.FeCuAg B.CuHgAg C.MgZnFe D.FeAgCu11.(專題?溫州)為了驗證“Fe,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其中可以達到實驗目的組合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專題?湘西州)現有甲、乙、丙、丁甲種顆粒大小相同的金屬,分別投入相同的稀硫酸中,只有甲、乙表面有氣泡產生,且甲產生氣泡較快;再把丙和丁投入相同的硝酸銀溶液中,過一會兒,丙的表面有銀析出,而丁沒變化.則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A.丙>乙>丁>甲 B.丁>乙>丙>甲 C.甲>乙>丙>丁 D.乙>甲>丁>丙13.(專題?重慶)下列事實能說明鋁的金屬活動性比鐵或銅強的是()A.鋁在地殼中含量比鐵高B.鋁的熔點低于銅的熔點C.空氣中鐵比鋁更容易被腐蝕D.鋁絲在硫酸銅溶液中能形成“銅樹”14.(專題?邵陽)小軍欲探究X、Y、Z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他做了如下實驗:①把X和Y分別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產生大量氣泡,Y表面無現象;②把Y放入Z的硝酸鹽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則X、Y、Z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A.X>Y>Z B.Z>Y>X C.Y>X>Z D.X>Z>Y15.(專題?長沙)判斷金屬Zn、Fe、Ag的金屬活動性強弱有很多種方法,下列能作為判斷依據的是()A.根據金屬導電性強弱判斷B.根據金屬導熱性快慢判斷C.根據鋅能把鐵從硫酸亞鐵溶液中置換出來,鐵能把銀從硝酸銀溶液中置換出來判斷D.根據金屬的密度大小判斷16.(專題?郴州)現有X、Y、Z三種金屬,把X、Y分別放入稀鹽酸中,Y產生氣體的速率比X快,把Z放入硫酸銅溶液中,一段時間后,無明顯現象,根據以上事實,判斷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正確的是()A.X>Y>Z B.Y>Z>X C.Y>X>Z D.Z>Y>X17.(專題?河北)下列驗證Zn、Fe、Ag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實驗方案中(“﹣”表示未進行金屬與鹽溶液之間的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ABCDZnSO4溶液﹣FeAgFeFeSO4溶液ZnAgZn﹣AgNO3溶液Fe﹣﹣FeA.A B.B C.C D.D18.(專題?咸寧)金屬R放入稀硫酸中,沒有氣泡產生,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下列關于R的金屬活動性判斷不正確的是()A.R>Cu B.R>Fe C.Zn>R D.R>Ag19.(專題?福州)以下實驗能比較出銅和銀的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是()A.測定兩種金屬的密度B.銅片放入硝酸銀溶液中C.將兩種金屬片相互刻劃D.銅片、銀片分別放入稀硫酸中20.(專題?連云港)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在化學學習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Zn不能置換出稀硫酸中的氫B.Ag能將硝酸銅溶液中的銅置換出來C.在Al、Mg、Fe中金屬活動性最強的是AlD.“真金不怕火煉”說明金在高溫時也不與氧氣反應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1.(專題?株洲)下列反應中屬于置換反應的是()A.Fe+CuSO4=FeSO4+Cu B.2NO+O2=2NO2C.3CO+Fe2O32Fe+3CO2 D.2NaCl2Na+Cl2↑【分析】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據此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Fe+CuSO4=FeSO4+Cu,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故選項正確.B、2NO+O2=2NO2,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錯誤.C、3CO+Fe2O32Fe+3CO2,該反應的反應物均為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故選項錯誤.D、2NaCl2Na+Cl2↑,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置換反應的特征(反應物和生成物均是兩種,其中一種是單質和另一種是化合物)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2.(專題·蘭州)下列方法中不能防止鍋鐵腐蝕的是()A.表層鍍鋅 B.食鹽水浸泡 C.制成合金 D.表層涂油【分析】根據鐵生銹的主要條件是與空氣和水(或水蒸氣)直接接觸,結合金屬的保護措施,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在金屬鐵的表面鍍上一層比金屬鐵活潑的金屬,可以防止鐵被腐蝕,故A正確;B、食鹽水浸泡會加速鐵生銹的速度,故B錯誤;C、制成合金,合金的抗腐蝕強,起到防止生銹的目的,故C正確.D、鐵生銹的主要條件是與空氣和水(或水蒸氣)直接接觸,如果隔絕了空氣和水,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鐵生銹,在鐵鍋表面涂食用油能防止鐵鍋生銹,故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鐵生銹的主要條件與保護措施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并能靈活應用.3.(專題?十堰)下了有關實驗現象或事實敘述錯誤的是()A.切完西瓜的菜刀洗凈擦干放在通風干燥處可以防止生銹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C.用黃銅片(銅鋅合金)和銅片相互刻畫,黃銅片上留有劃痕D.將二氧化碳通入燃著的兩支高低蠟燭的燒杯中,蠟燭自低到高依次熄滅【分析】A.根據鐵的銹蝕條件來分析;B.根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來分析;C.根據合金比組成成分金屬的硬度大考慮;D.根據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物理性質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鐵生銹的條件是與水、氧氣同時接觸,所以切完西瓜后將菜刀洗凈擦干放在干燥的地方,不容易生銹,故正確;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故正確;C.合金比組成成分金屬的硬度大,所以黃銅是銅鋅合金,將純銅片和黃銅片相互刻畫,純銅片上留下明顯的劃痕,故錯誤;D.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的大,將CO2沿著燒杯壁到入盛有燃著高低蠟燭的燒杯中,蠟燭火焰從低到高依次熄滅,故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和用途,解答時要充分理解各種物質的性質,然后再根據物質的性質方面進行分析、判斷,從而確定物質的用途.4.(專題?揚州)為了減緩鐵制品的銹蝕,下列做法不當的是()A.在車船的表面噴涂油漆 B.將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C.洗凈鐵制品表面的油膜 D.在鐵制品表面鍍上一層鋅【分析】防止金屬生銹的方法有:在金屬表面涂一層油漆;在金屬表面鍍一層金屬等.【解答】解:A、在車、船的表面噴涂油漆能夠防止生銹,做法正確;B、將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能減緩鐵制品的銹蝕,做法正確;C、洗凈鐵制品表面的油膜,使鐵與氧氣和水接觸,容易生銹,做法錯誤;D、在鐵制品表面鍍上一層鋅,能夠防止生銹,做法正確.故選C.【點評】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實際上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氣等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只要破壞鐵制品銹蝕的條件,就能防銹.5.(專題?永州)工業上用100t含氧化鐵(Fe2O3)80%的赤鐵礦石,理論上可以冶煉出含鐵96%的生鐵的質量是()A.56t B.58.3t C.70t D.72.9t【分析】根據化學變化過程中元素質量不變,赤鐵礦石中所含鐵元素質量與冶煉出的生鐵中含鐵元素質量相等,由鐵礦石質量可計算生鐵質量.【解答】解:設可以冶煉出含鐵96%的生鐵的質量是x100t×80%××100%=x×96%x≈58.3t故選B.【點評】赤鐵礦石中鐵元素的質量為礦石中氧化鐵所含鐵元素的質量,計算時需要根據氧化鐵的化學式計算氧化鐵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6.(專題?福州)下列與金屬相關的說法正確的是()A.生鐵和鋼的性能完全相同 B.煉鐵過程只發生物理變化C.常溫下所有金屬均為固態 D.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分析】A.根據生鐵、鋼的性能回答,生鐵硬而脆易斷,鋼較硬有良好的延性、展性和彈性;B.根據是否生成新物質來分析;C.根據金屬的物理性質來分析;D.根據鐵的銹蝕因素來分析.【解答】解:A.生鐵硬而脆易斷,鋼較硬有良好的延性、展性和彈性.故錯誤;B.礦石煉鐵用還原劑與鐵的化合物反應,屬于化學變化,故錯誤;C.汞在常溫下是液態的,故錯誤;D.鐵生銹與水和氧氣有關,所以在潮濕的空氣中更容易生銹;故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金屬的性質,為高頻考點,側重雙基的考查,注意相關基礎知識的積累,難度不大.7.(專題?蘇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所有金屬都呈銀白色B.鐵制品在潮濕的空氣中不易生銹C.鐵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D.工業煉鐵的主要原理是用一氧化碳與鐵礦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鐵【分析】A、根據金屬的物理性質,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鐵在空氣中銹蝕,實際上是鐵跟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共同作用,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工業煉鐵的反應原理,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不是所有金屬都呈銀白色,如銅呈紫紅色,故選項說法錯誤.B、鐵制品在潮濕的空氣中,跟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共同作用容易生成鐵銹,故選項說法錯誤.C、鋁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D、工業煉鐵的主要原理是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與鐵礦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鐵,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工業煉鐵的反應原理、鐵銹蝕的條件、金屬的物理性質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8.(專題?泰安)能反映相關實驗過程中量的變化的圖象是()A.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B.等質量鎂、鋅分別和足量等質量分數的鹽酸反應C.鎂在氧氣中燃燒D.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雙氧水完全分解【分析】A、根據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金屬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的分解反應中作催化劑,進行分析判斷.xkb1.com【解答】解:A、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后氧化鐵失去氧,則固體的質量應減少,故圖象與實驗操作過程不對應.B、鎂的活動性比鋅強,反應速率快,反應時間短;等質量鎂、鋅分別和足量等質量分數的鹽酸反應,鎂生成氫氣的質量比鋅多,故圖象與實驗操作過程不對應.C、鎂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Mg+O22MgO,參加反應的鎂與氧氣的質量比為(24×2):32=3:2,反應后鎂減少的質量比氧氣減少的質量多,故圖象與實驗操作過程不對應.D、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的分解反應中作催化劑,催化劑只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不影響生成氧氣的質量,故圖象與實驗操作過程對應故選:D.【點評】本題是一道圖象坐標與化學知識相結合的綜合題,解題的關鍵是結合所涉及的化學知識,正確分析各變化的過程,注意分析坐標軸表示的意義、曲線的起點、折點及變化趨勢,進而確定正確的圖象.9.(專題?臨沂)下列四個實驗中只需要完成三個就可以證明Zn、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其中不必進行的實驗是()A.將鋅片放入稀硫酸 B.將銅片放入稀硫酸C.將銅片放入硝酸銀溶液 D.將鋅片放入硝酸銀溶液【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據此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由金屬活動順序表的應用,驗證實驗的設計思路為:根據三種金屬與稀硫酸反應情況,可驗證鋅的活動性比銅、銀強;然后利用金屬銅和硝酸銀的置換結果,驗證銅的活動性比銀強;對比四個實驗,實驗B證明金屬銅不能置換出酸中的氫,而實驗D可以證明銀的活動性小于鋅,所以不做實驗D也不影響三種金屬活動性的判斷.A、由上述分析,A實驗必需進行,故選項錯誤.B、由上述分析,B實驗必需進行,故選項錯誤.C、由上述分析,C實驗必需進行,故選項錯誤.D、由上述分析,D實驗不需進行,故選項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考查了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掌握金屬活動性順序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所在.10.(專題?棗莊)X、Y、Z為三種金屬,已知①X+H2SO4=XSO4+H2↑②Y+2ZNO3=Y(N03)2+2Z③Y與稀硫酸不反應,則下列符合要求的X、Y、Z分別是()A.FeCuAg B.CuHgAg C.MgZnFe D.FeAgCu【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據此判斷能否發生反應,進而可確定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解答】解:X、Y、Z為三種金屬,已知①X+H2SO4=XSO4+H2↑,說明了活動性X>氫;②Y+2ZNO3=Y(N03)2+2Z,說明了活動性Y>Z;③Y與稀硫酸不反應,說明了Y的金屬活動性比氫弱,即H>Y.A、Fe、Cu、Ag,符合上述條件,故選項正確.B、銅的金屬活動性比氫弱,Cu、Hg、Ag不符合上述條件,故選項錯誤.C、鐵的金屬活動性比氫強,Mg、Zn、Fe不符合上述條件,故選項錯誤.D、銀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弱,Fe、Ag、Cu應不符合上述條件,故選項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金屬活動性應用,掌握金屬活動性應用“反應則活潑、不反應則不活潑”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11.(專題?溫州)為了驗證“Fe,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其中可以達到實驗目的組合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氫前的金屬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位置在前的金屬能將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可根據“反應則活潑,不反應則不活潑”進行分析判斷,通過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結論,確定是否能得出Fe,Cu,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判斷可以達到實驗目的組合.【解答】解:①中銀不能與稀鹽酸反應,說明銀的金屬活動性比氫弱,即H>銀;②中銅不能與硫酸亞鐵溶液反應,說明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弱,即Fe>Cu③中鐵能與稀鹽酸反應,說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氫強,即Fe>H④銅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說明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銀強,即Cu>Ag綜合以上分析可知,②④的組合即可判斷Fe,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金屬活動性應用,掌握金屬活動性應用“反應則活潑、不反應則不活潑”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12.(專題?湘西州)現有甲、乙、丙、丁甲種顆粒大小相同的金屬,分別投入相同的稀硫酸中,只有甲、乙表面有氣泡產生,且甲產生氣泡較快;再把丙和丁投入相同的硝酸銀溶液中,過一會兒,丙的表面有銀析出,而丁沒變化.則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A.丙>乙>丁>甲 B.丁>乙>丙>甲 C.甲>乙>丙>丁 D.乙>甲>丁>丙【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據此根據能否發生反應,可確定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解答】解:由題意可知,甲、乙、丙、丁四種顆粒大小相同的金屬,分別投入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只有甲、乙表面有氣泡產生,且甲產生氣泡較快,可推出甲的活潑性大于乙,且都大于丙、丁;由再把丙和丁投入相同的硝酸銀溶液中,過一會兒,丙的表面有銀析出,而丁沒變化,說明了丙的活潑性大于丁.由此可得出甲、乙、丙、丁四種的金屬的活潑性大小是:甲>乙>丙>丁.所以C正確,A、B、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金屬活動性應用,掌握金屬活動性應用“反應則活潑、不反應則不活潑”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13.(專題?重慶)下列事實能說明鋁的金屬活動性比鐵或銅強的是()A.鋁在地殼中含量比鐵高B.鋁的熔點低于銅的熔點C.空氣中鐵比鋁更容易被腐蝕D.鋁絲在硫酸銅溶液中能形成“銅樹”【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據此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鋁在地殼中含量比鐵高,與金屬活動性順序無關,故選項錯誤.B、鋁的熔點低于銅的熔點,與金屬活動性順序無關,故選項錯誤.C、空氣中鐵比鋁更容易被腐蝕,是因為鋁在空氣中能與氧氣反應,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不能說明鋁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故選項錯誤.D、鋁絲在硫酸銅溶液中能形成“銅樹”,是因為鋁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能與硫酸銅溶液發生置換反應,故選項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了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掌握金屬活動性順序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所在.14.(專題?邵陽)小軍欲探究X、Y、Z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他做了如下實驗:①把X和Y分別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產生大量氣泡,Y表面無現象;②把Y放入Z的硝酸鹽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則X、Y、Z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A.X>Y>Z B.Z>Y>X C.Y>X>Z D.X>Z>Y【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氫前的金屬能與酸發生置換反應生成氫氣,位置在前的金屬能將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解答】解:由題意可知,①把X和Y分別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產生大量氣泡,Y表面無現象,說明X在氫前,Y在氫后;②把Y放入Z的硝酸鹽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說明了Y排在Z的前邊,即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X>Y>Z.所以A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完成此題,可以依據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意義進行.15.(專題?長沙)判斷金屬Zn、Fe、Ag的金屬活動性強弱有很多種方法,下列能作為判斷依據的是()A.根據金屬導電性強弱判斷B.根據金屬導熱性快慢判斷C.根據鋅能把鐵從硫酸亞鐵溶液中置換出來,鐵能把銀從硝酸銀溶液中置換出來判斷D.根據金屬的密度大小判斷【分析】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有很多種方法,常用的是根據金屬能否與酸反應及反應的劇烈程度、能否與鹽反應來判斷金屬的金屬活動性強弱.【解答】解:A、根據金屬導電性強弱不能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故A錯誤;B、根據金屬導熱性快慢不能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故B錯誤;C、根據鋅能把鐵從硫酸亞鐵溶液中置換出來,鐵能把銀從硝酸銀溶液中置換出來判斷,可以判斷鋅、鐵、銅金屬活動性強弱,故C正確;D、根據金屬的密度大小不能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故D錯誤.故選C.【點評】了解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方法,會進行一些常見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判斷.16.(專題?郴州)現有X、Y、Z三種金屬,把X、Y分別放入稀鹽酸中,Y產生氣體的速率比X快,把Z放入硫酸銅溶液中,一段時間后,無明顯現象,根據以上事實,判斷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正確的是()A.X>Y>Z B.Y>Z>X C.Y>X>Z D.Z>Y>X【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據此判斷能否發生反應,進而可確定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解答】解:現有X、Y、Z三種金屬,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且金屬的活動性越強,與酸反應的速率越快,把X、Y分別放入稀鹽酸中,Y產生氣體的速率比X快,說明Y的金屬活動性比X強,即Y>X.把Z放入硫酸銅溶液中,一段時間后,無明顯現象,說明Z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弱,即Cu>Z.銅排氫的后面,則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順序為Y>X>Z.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了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掌握金屬活動性順序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所在.17.(專題?河北)下列驗證Zn、Fe、Ag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實驗方案中(“﹣”表示未進行金屬與鹽溶液之間的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ABCDZnSO4溶液﹣FeAgFeFeSO4溶液ZnAgZn﹣AgNO3溶液Fe﹣﹣FeA.A B.B C.C D.D【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氫前的金屬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位置在前的金屬能將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可根據“反應則活潑,不反應則不活潑”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鋅能與硫酸亞鐵反應,說明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鐵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說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銀強,該組合能驗證Zn、Fe、Ag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故選項正確.B、鐵不能與硫酸鋅反應,說明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銀不能與硫酸亞鐵溶液反應,說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銀強,該組合能驗證Zn、Fe、Ag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故選項正確.C、銀不能與硫酸鋅反應,說明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銀強;鋅能與硫酸亞鐵溶液反應,說明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該組合不能驗證Fe、Ag金屬活動性順序,故選項不正確.D、鐵不能與硫酸鋅反應,說明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鐵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說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銀強,該組合能驗證Zn、Fe、Ag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故選項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金屬活動性應用,掌握金屬活動性應用“反應則活潑、不反應則不活潑”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18.(專題?咸寧)金屬R放入稀硫酸中,沒有氣泡產生,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下列關于R的金屬活動性判斷不正確的是()A.R>Cu B.R>Fe C.Zn>R D.R>Ag【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據此判斷能否發生反應,進而可確定金屬活動性強弱的順序.【解答】解:金屬R放入稀硫酸中,沒有氣泡產生,說明R的金屬活動性比氫弱,即H>R;R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說明R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弱,即H>R>Cu.由此而可知,R>Fe不正確,故B不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金屬活動性應用,掌握金屬活動性應用“反應則活潑、不反應則不活潑”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19.(專題?福州)以下實驗能比較出銅和銀的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是()A.測定兩種金屬的密度B.銅片放入硝酸銀溶液中C.將兩種金屬片相互刻劃D.銅片、銀片分別放入稀硫酸中【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據此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測定兩種金屬的密度,與金屬活動性順序無關,故選項錯誤.B、銅片放入硝酸銀溶液中,銅能與硝酸銀溶液發生置換反應生成硝酸銅溶液和銀,說明了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銀強,故選項正確.C、將兩種金屬片相互刻劃,能比較兩種金屬的硬度,與金屬活動性順序無關,故選項錯誤.D、銅片、銀片分別放入稀硫酸中,均無明顯變化,不能比較出銅和銀的金屬活動性強弱,故選項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了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掌握金屬活動性順序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所在.20.(專題?連云港)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在化學學習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Zn不能置換出稀硫酸中的氫B.Ag能將硝酸銅溶液中的銅置換出來C.在Al、Mg、Fe中金屬活動性最強的是AlD.“真金不怕火煉”說明金在高溫時也不與氧氣反應【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氫前的金屬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位置在前的金屬能將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據此分析判斷有關的說法.【解答】解:A、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鋅位于氫的前邊,Zn能置換出稀硫酸中的氫,故A錯誤;B、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銀位于銅的后邊,Ag不能將硝酸銅溶液中的銅置換出來,故B錯誤;C、在Al、Mg、Fe中金屬活動性最強的是Mg,故C錯誤;D、“真金不怕火煉”說明金在高溫時也不與氧氣反應,故D正確.故選:D.【點評】根據金屬與酸、金屬與鹽能否發生反應判斷金屬的活動性,能反應說明該金屬活動性比H或鹽中金屬強.中考化學專題訓練:第八單元金屬和金屬材料(第二節)一.選擇題(共20小題)1.(專題?菏澤)某化學小組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溶液A和固體B,濾液A中所含的溶質不可能的情況是()A.Zn(NO3)2、AgNO3B.Zn(NO3)2、Cu(NO3)2、AgNO3C.Zn(NO3)2、Cu(NO3)2D.Zn(NO3)22.(專題?孝感)向一定質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漸加入足量的鋅粒,下列圖象不能正確反映對應關系的是()A.B.C.D.3.(專題?金華)有A,B兩種金屬放入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生成氫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結論合理的是()A.金屬活動性A>BB.生成氫氣的質量A>BC.反應的硫酸質量A<BD.反應的金屬質量A<B4.(專題?寧波)甲、乙兩燒杯內盛有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鹽酸.將鎂逐漸加入甲燒杯,鐵逐漸加入乙燒杯,測量加入的金屬質量m和相應的燒杯內物質質量變化量△m,畫出△M﹣m曲線oac和obc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根據圖中信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m1:m2=3:7B.m1﹣△M1<m2﹣△M2C.曲線oac表示的是甲燒杯中△M與m的變化關系D.當乙燒杯內加入鐵的質量為m1時,溶液中溶質不止一種5.(專題?婁底)托盤天平左、右兩邊各放一只質量相等的燒杯,在兩只燒杯中加入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此時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在左盤燒杯中加入5g鋅粒,在右盤燒杯中加入5g鐵粉,充分反應后,兩燒杯底部均有固體剩余,則此時天平()A.偏向左邊B.偏向右邊C.仍然平衡D.無法判斷6.(專題?成都)金屬于鹽酸的反應的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室可用銅和稀鹽酸制氫氣B.四種金屬中活動性最強的是鎂C.鐵可以把鋅從硫酸鋅溶液中置換出來D.鐵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Fe+6HCl=2FeCl3+3H2↑7.(專題?廣州)將銅絲插入下列溶液中,有明顯現象的是()A.HCl溶液B.AgNO3溶液C.MgSO4溶液D.Ba(OH)2溶液8.(專題?青島)為探究鋅、銅、鐵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某學習小組做了如甲圖所示實驗,實驗結束后,將試管①、試管②內的物質全部倒入同一燒杯中,充分反應后發現燒杯中的紅色固體物質明顯增多(如乙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后燒杯中的固體一定含有鐵B.甲圖試管②中反應后固體一定不含鐵C.反應后燒杯中的溶液一定不含有氯化銅D.燒杯中最后所得固體的質量一定大于2a克9.(專題?賀州)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鐵在潮濕的環境中比在干燥的環境中更容易生銹B.鋁制品不用涂任何保層來防腐,因為鋁不與空氣反應C.鎂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體D.我國的礦物儲量比較豐富,所以廢舊金屬直接扔掉,沒有必要回收10.(專題?北京)下列金屬中,不能從CuSO4溶液中置換出Cu的是()A.ZnB.AlC.AgD.Fe11.(專題?雅安)金屬鎳(Ni)與物質X的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i+X═Cu+NiSO4,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Ni的化合價由0價變為+2價B.X的化學式為CuSO4C.該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沒有發生改變D.Cu的金屬活動性比Ni強12.(專題?宿遷)將下列各組物質放入燒杯中,加入適量水攪拌,待充分反應后過濾,在濾紙上留下兩種金屬的是()A.Zn、NaCl、CuCl2(過量)B.Fe(過量)、Cu(NO3)2、AgNO3C.Fe(過量)、KNO3、CuCl2D.Cu(過量)、FeCl2、HCl13.(專題?玉林)將一定量的鋅粉加入到硝酸亞鐵、硝酸銀的混合溶液中,溶液最終變為無色.下列圖象能表示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B.C.D.14.(專題?廣安)常見金屬X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3AgNO3═3Ag+X(NO3)3,有關該反應說法錯誤的是()A.該反應是置換反應B.X可能是鐵C.金屬活動性X>AgD.X表面有固體析出15.(專題?濟寧)在定量研究金屬與酸的化學反應時,繪制出如圖所示金屬與氫氣質量關系的圖象,分析圖象得到的以下結論中,正確的是()①Na、Mg、Zn三種金屬都能置換出酸中的氫②生成相同質量的氫氣消耗金屬的質量為Na>Mg=Zn③生成相同質量的氫氣消耗Na、Mg、Zn三種金屬的質量比為為23:24:65④生成相同質量的氫氣消耗Na、Mg、Zn三種金屬的原子個數比為2:1:1.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6.(專題?重慶)兩個燒杯中裝有等質量的金屬鋅和鎂,然后分別逐漸加入同濃度的稀硫酸,產生氫氣的質量與加入硫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圖反映出鎂比鋅的金屬活動性強B.a點時,兩個燒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應C.b點時,兩個燒杯中產生氫氣的質量相同D.c點時,兩個燒杯中都有金屬剩余17.(專題?南寧)將鋅粉和鐵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銀溶液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將所得濾渣放入稀鹽酸中,有氣泡產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濾液中最多含有兩種溶質B.濾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C.濾渣里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D.若反應后所得濾液呈無色,則濾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一定沒有Zn18.(專題?大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有黑色固體生成B.濃硫酸可做干燥劑是因為濃硫酸具有脫水性C.廢水中含有酸性物質必須先用堿性物質中和成中性以后才能排放D.石墨質軟滑膩,能導電、導熱、耐高溫19.(專題?海南)在氯化亞鐵、氯化銅和氯化鎂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鋅粉,反應停止后過濾,向濾液中插入結凈的鐵絲,鐵絲表面無明顯變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濾液中一定有氯化鎂,可能有氯化鋅和氯化亞鐵B.濾液中一定有氯化鎂和氯化鋅,可能有氯化銅C.濾渣中一定有銅和鐵,可能有鋅D.濾渣中一定有銅,可能有鐵和鋅20.(專題?杭州)下列有關鈉在氯氣中燃燒的實驗,分析合理的是()A.鈉在氯氣中燃燒時,鈉原子得到電子B.反應物鈉由分子構成,生成物氯化鈉由離子構成C.鈉能在氯氣中燃燒,說明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參與D.鈉在氯氣中燃燒生成的氯化鈉與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鈉化學性質不同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20小題)1.(專題?菏澤)某化學小組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溶液A和固體B,濾液A中所含的溶質不可能的情況是()A.Zn(NO3)2、AgNO3B.Zn(NO3)2、Cu(NO3)2、AgNO3C.Zn(NO3)2、Cu(NO3)2D.Zn(NO3)2【分析】根據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銀、銅強,能與硝酸銅、硝酸銀發生置換反應,當同一種金屬同時能置換兩種活動性較弱的金屬時,首先被置換出來的是金屬活動性最弱的金屬,據此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銀、銅強,能與硝酸銅、硝酸銀發生置換反應,當同一種金屬同時能置換兩種活動性較弱的金屬時,首先被置換出來的是金屬活動性最弱的金屬,即鋅先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硝酸鋅溶液和銀,當銀離子被全部置換出來,若有鋅存在,才能繼續與硝酸銅溶液發生置換反應,生成硝酸鋅溶液和銅.A、溶液中含有硝酸銀,則銀離子還沒有被全部置換出來,硝酸銅還沒參加反應,則此時溶液中的溶質是Zn(NO3)2、Cu(NO3)2、AgNO3,濾液A中所含的溶質不可能為Zn(NO3)2、AgNO3,故選項正確.B、溶液中含有硝酸銀,則銀離子還沒有被全部置換出來,硝酸銅還沒參加反應,則此時溶液中的溶質是Zn(NO3)2、Cu(NO3)2、AgNO3,此種情況可能存在,故選項錯誤.C、若溶液中的硝酸銀前后被完全置換,則此時溶液中的溶質是Zn(NO3)2、Cu(NO3)2,此種情況可能存在,故選項錯誤.D、若鋅是足量的,能與硝酸銀、硝酸銅溶液完全反應,則此時溶液中的溶質是Zn(NO3)2,此種情況可能存在,故選項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金屬的化學性質(尤其是當同一種金屬同時能置換兩種活動性較弱的金屬時,首先被置換出來的是金屬活動性最弱的金屬)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2.(專題?孝感)向一定質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漸加入足量的鋅粒,下列圖象不能正確反映對應關系的是()A.B.C.D.【分析】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應用和反應的質量比分析判斷,向一定質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漸加入足量的鋅粒,鋅先與氯化銅反應,當氯化銅完全反應后再與氯化亞鐵反應.【解答】解:由于金屬的活動性是鋅>鐵>銅,向一定質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漸加入足量的鋅粒,鋅先與氯化銅反應,當氯化銅反應完全后再與氯化亞鐵反應,反應的方程式是:Zn+CuCl2=Cu+ZnCl2溶液增量656465﹣64=1Zn+FeCl2=Fe+ZnCl2溶液增量655665﹣56=9A、由上述分析可知,鋅先與氯化銅反應,生成了銅和氯化鋅,銅的質量不斷增加,當氯化銅反應完全后不再增加,故A正確;B、由上述分析可知,鋅先與氯化銅反應,當氯化銅反應完全后再與氯化亞鐵反應,前者溶液增加的幅度小于后者,故B正確;C、當鋅與氯化銅反應完全后再與氯化亞鐵反應,隨著鋅與氯化亞鐵反應,氯化亞鐵的逐漸減小,完全反應后質量為0,故C正確;D、原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鋅,起始點應為0.故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的難度不大,了解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應用和反應的質量比是解答本題的關鍵.3.(專題?金華)有A,B兩種金屬放入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生成氫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結論合理的是()A.金屬活動性A>BB.生成氫氣的質量A>BC.反應的硫酸質量A<BD.反應的金屬質量A<B【分析】A、根據相同時間內產生氫氣較多(即反應劇烈)的金屬活動性較強進行分析;B、根據圖象分析生成氫氣的質量;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定律可知,生成氫氣的質量取決于消耗的硫酸的質量;D、根據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不確定,所以不能確定參加反應的金屬的質量進行分析.【解答】解:A、反應生成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圖所示,相同時間內B放出氫氣的質量大于A,可判斷金屬活動性順序是B>A,故A錯誤;B、根據反應生成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圖所示,在兩種金屬完全反應后,放出H2的質量是A>B,故B正確;C、金屬與酸的反應生成氫氣時,氫氣來源于酸中的氫元素,所以生成的氫氣與消耗的酸的多少順序一致,消耗硫酸的質量:A>B,故C錯誤;D、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不確定,所以不能確定參加反應的金屬的質量,故D錯誤.故選:B.【點評】活動性越強的金屬與酸反應越劇烈,即反應放出氫氣的速度越快;化合價相同的等質量金屬完全反應放出氫氣的質量與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成反比,據此結合圖象細心分析解答.4.(專題?寧波)甲、乙兩燒杯內盛有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鹽酸.將鎂逐漸加入甲燒杯,鐵逐漸加入乙燒杯,測量加入的金屬質量m和相應的燒杯內物質質量變化量△m,畫出△M﹣m曲線oac和obc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根據圖中信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m1:m2=3:7B.m1﹣△M1<m2﹣△M2C.曲線oac表示的是甲燒杯中△M與m的變化關系D.當乙燒杯內加入鐵的質量為m1時,溶液中溶質不止一種【分析】鎂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是Mg+2HCl═MgCl2+H2↑、Fe+2HCl═FeCl2+H2↑,甲、乙兩燒杯內盛有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鹽酸,隨著金屬的加入,至完全反應,△M不再改變,據此結合題意,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鎂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是Mg+2HCl═MgCl2+H2↑、Fe+2HCl═FeCl2+H2↑.Mg+2HCl═MgCl2+H2↑△M1Fe+2HCl═FeCl2+H2↑△M224224﹣2=2256256﹣2=54A、由圖示,m1、m2時金屬與稀鹽酸完全反應,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稀鹽酸的質量相同時,此時消耗的鎂與鐵的質量比為24:56=3:7,故選項說法正確.B、由題意,m1﹣△M1、m2﹣△M2即為金屬質量與燒杯內物質質量變化量的差值,即生成氫氣的質量,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參加反應的鹽酸的質量相等,則生成氫氣的質量相等,即m1﹣△M1=m2﹣△M2,故選項說法錯誤.C、由A選項的分析,完全反應時消耗的鎂的質量少,則曲線oac表示的是甲燒杯中△M與m的變化關系,故選項說法正確.D、當乙燒杯內加入鐵的質量為m1時,稀鹽酸有剩余,溶液中溶質不止一種,為氯化亞鐵和HCl,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較大,理解△M與△M﹣m的含義、熟練掌握金屬的化學性質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5.(專題?婁底)托盤天平左、右兩邊各放一只質量相等的燒杯,在兩只燒杯中加入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此時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在左盤燒杯中加入5g鋅粒,在右盤燒杯中加入5g鐵粉,充分反應后,兩燒杯底部均有固體剩余,則此時天平()A.偏向左邊B.偏向右邊C.仍然平衡D.無法判斷【分析】鋅、鐵與稀鹽酸反應都生成了氫氣,由于天平是平衡的,加入的金屬的質量相同,根據放出氫氣的多少判斷天平的變化.【解答】解:由題意可知,天平是平衡的,加入的金屬的質量相同的,鋅、鐵與稀鹽酸反應都生成了氫氣,由于充分反應后,兩燒杯底部均有固體剩余,說明了金屬是足量的,鹽酸全部參加了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相同,則此時天平仍然平衡,故C正確.故選C.【點評】解答本題關鍵是要知道足量的鐵和鋅與酸反應時,生成的氫氣的質量相同,天平仍是平衡的6.(專題?成都)金屬于鹽酸的反應的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室可用銅和稀鹽酸制氫氣B.四種金屬中活動性最強的是鎂C.鐵可以把鋅從硫酸鋅溶液中置換出來D.鐵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Fe+6HCl=2FeCl3+3H2↑【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氫前的金屬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位置在前的金屬能將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解答】解:A、由于銅活潑性位于氫后面,所以銅和稀硫酸不反應,不可生成氫氣,故錯誤;B、根據漫畫中,四種金屬的表現可知:Mg的最活潑,Zn次之,Fe再次之,Cu最穩定.故正確;C、根據漫畫中,鐵的活動性小于鋅,鐵不能和硫酸鋅溶液反應置換出鋅,故錯誤;D、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Fe+2HCl═FeCl2+H2↑,故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同學們要會利用金屬活動順序表設計實驗,去驗證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氫前邊的金屬會與稀硫酸、鹽酸反應,但氫后邊的金屬不會與稀硫酸、鹽酸反應,前邊的金屬會把后邊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7.(專題?廣州)將銅絲插入下列溶液中,有明顯現象的是()A.HCl溶液B.AgNO3溶液C.MgSO4溶液D.Ba(OH)2溶液【分析】根據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銅絲的主要成分是銅;A、銅絲的主要成分是銅,銅排在氫的后面,不能與HCl溶液反應生成氫氣,不會觀察到有氣泡產生,故選項錯誤;B、銅絲的主要成分是銅,銅排在銀的后面,能與AgNO3溶液反應,置換出銀白色銀,有明顯現象,故選項正確;C、銅絲的主要成分是銅,銅排在鎂的后面,不能與MgSO4溶液反應,故選項錯誤.D、銅絲的主要成分是銅,銅不能與Ba(OH)2溶液反應,故選項錯誤.答案:B【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了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掌握金屬活動性順序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所在.8.(專題?青島)為探究鋅、銅、鐵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某學習小組做了如甲圖所示實驗,實驗結束后,將試管①、試管②內的物質全部倒入同一燒杯中,充分反應后發現燒杯中的紅色固體物質明顯增多(如乙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后燒杯中的固體一定含有鐵B.甲圖試管②中反應后固體一定不含鐵C.反應后燒杯中的溶液一定不含有氯化銅D.燒杯中最后所得固體的質量一定大于2a克【分析】根據三種的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鋅、鐵、銅,所以鐵不會與氯化鋅反應,鐵會置換出氯化銅中的銅,將試管①、試管②內的物質全部倒入同一燒杯中,充分反應后發現燒杯中的紅色固體物質明顯增多,說明鐵又會置換出氯化銅中的銅,然后依據題中的選項進行分析.【解答】解:三種的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鋅、鐵、銅,所以鐵不會與氯化鋅反應,鐵會置換出氯化銅中的銅,將試管①、試管②內的物質全部倒入同一燒杯中,充分反應后發現燒杯中的紅色固體物質明顯增多,說明鐵又會置換出氯化銅中的銅,所以A、通過上面的分析可知,鐵會置換出氯化銅中的銅,但是氯化銅的量不能確定,所以反應后燒杯中的固體中是否含鐵,不能確定,故A錯誤;B、兩支試管中的物質加入燒杯中后,會繼續生成銅,所以試管②中一定含有氯化銅,濾渣中一定不含鐵,故B正確;C、通過上面的分析可知,鐵會置換出氯化銅中的銅,但是氯化銅的量不能確定,題中的現象不能確定反應后燒杯中的溶液是否含有氯化銅,故C錯誤;D、通過題中的分析可知,加入鐵的質量是2a,每56份質量的鐵會置換出64份質量的銅,所以反應后固體的質量可能大于2a克或等于2a或小于2a,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常見金屬的活動性的比較,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分析實驗現象和結果都是中考的熱點,應要引起重視.9.(專題?賀州)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鐵在潮濕的環境中比在干燥的環境中更容易生銹B.鋁制品不用涂任何保層來防腐,因為鋁不與空氣反應C.鎂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體D.我國的礦物儲量比較豐富,所以廢舊金屬直接扔掉,沒有必要回收【分析】A、根據鐵生銹的實質判斷;B、鋁表面的氧化鋁為致密的氧化物;C、根據煤燃燒的現象分析解答;D、廢舊金屬的回收利用可以保護金屬資源.【解答】解:A、鐵生銹實際上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反應,故鐵在潮濕的環境中比在干燥環境中容易生銹,所以正確;B、鋁表面的氧化鋁為致密的氧化物,可阻止金屬進一步被腐蝕,錯誤;C、鎂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體,錯誤;xkb1.comD、廢舊金屬的回收利用可以保護金屬資源,錯誤.故選A.【點評】化學來源于生產、生活,也服務于生產、生活,與生產、生活相關的化學知識,是中考熱點之一,在學習過程中要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領會知識,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10.(專題?北京)下列金屬中,不能從CuSO4溶液中置換出Cu的是()A.ZnB.AlC.AgD.Fe【分析】根據活動性強的金屬可以把活動性弱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進行解答.【解答】解:A、鋅的活動性大于銅,所以鋅可以從CuSO4溶液中置換出銅,故A不符合題意;B、鋁的活動性大于銅,所以鋁可以從CuSO4溶液中置換出銅,故B不符合題意;C、銀的活動性小于銅,所以銀不可以從CuSO4溶液中置換出銅,故C符合題意;D、鐵的活動性大于銅,所以鐵可以從CuSO4溶液中置換出銅,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此題考查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順序的應用,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難度較小.11.(專題?雅安)金屬鎳(Ni)與物質X的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i+X═Cu+NiSO4,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Ni的化合價由0價變為+2價B.X的化學式為CuSO4C.該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沒有發生改變D.Cu的金屬活動性比Ni強【分析】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位置在前的金屬能將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根據質量守恒定律進行推測X的化學式.【解答】解:A、因為Ni→NiSO4,則Ni的化合價由0變為+2,故說法正確;B、金屬鎳(Ni)與物質X的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i+X═Cu+NiSO4,根據質量守恒定律進行推測X的化學式為CuSO4,故說法正確om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該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沒有發生改變,故說法正確;D、根據Ni+X═Cu+NiSO4,則可知Cu的金屬活動性比Ni弱,故說法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金屬活動性順序和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完成此題,可以依據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意義進行12.(專題?宿遷)將下列各組物質放入燒杯中,加入適量水攪拌,待充分反應后過濾,在濾紙上留下兩種金屬的是()A.Zn、NaCl、CuCl2(過量)B.Fe(過量)、Cu(NO3)2、AgNO3C.Fe(過量)、KNO3、CuCl2D.Cu(過量)、FeCl2、HCl【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氫前的金屬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位置在前的金屬能將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據此分析.【解答】解:A、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由于Na>Zn>Cu,Zn不能與NaCl反應,Zn能與CuCl2反應生成了Cu和ZnCl2,由于CuCl2是過量的,只能得到一種金屬Cu,故A不符合題意;B、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由于Fe>Cu>Ag,Fe先與AgNO3反應生成了Ag和Fe(NO3)2,當AgNO3反應完后再與Cu(NO3)2反應生成了Cu和Fe(NO3)2,由于Fe是過量的,能得到三種金屬Ag、Cu、Fe,故B不符合題意;C、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由于K>Fe>Cu,Fe不能與KNO3反應,Fe能與CuSO4反應生成了Cu和FeSO4,由于Fe是過量的,能得到兩種金屬Cu、Fe,故C符合題意;D、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由于Fe>H>Cu,Cu不能與FeCl2、HCl反應,只能得到一種金屬Cu,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金屬的性質,完成此題,可以依據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意義進行.13.(專題?玉林)將一定量的鋅粉加入到硝酸亞鐵、硝酸銀的混合溶液中,溶液最終變為無色.下列圖象能表示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B.C.D.[【分析】根據將一定量的鋅粉加入到硝酸亞鐵、硝酸銀的混合溶液中,鋅會先置換出硝酸銀中的銀,然后再置換出硝酸亞鐵中的鐵,溶液最終變為無色,說明硝酸銀、硝酸亞鐵完全反應等知識進行分析.【解答】解:將一定量的鋅粉加入到硝酸亞鐵、硝酸銀的混合溶液中,鋅會先置換出硝酸銀中的銀,然后再置換出硝酸亞鐵中的鐵,溶液最終變為無色,說明硝酸銀、硝酸亞鐵完全反應.A、每65份質量的鋅會置換出216份質量的銀,會置換出56份質量的鐵,所以溶液的質量是先減小,然后增大,最后不變,故A錯誤;B、鋅是先置換銀,然后再置換出鐵的,所以鐵的質量不能從零開始,故B錯誤;C、溶液中鋅元素的質量是從零開始逐漸增大,然后不變的,故C錯誤;D、每65份質量的鋅會置換出216份質量的銀,會置換出56份質量的鐵,所以固體的質量是先增大,然后減小,最后不變,故D正確.故選:D.【點評】解答這類題目時,首先,要熟記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等;然后,根據所給的問題情景及相關信息,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聯系起來細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題目要求進行選擇或解答即可.14.(專題?廣安)常見金屬X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3AgNO3═3Ag+X(NO3)3,有關該反應說法錯誤的是()A.該反應是置換反應B.X可能是鐵C.金屬活動性X>AgD.X表面有固體析出【分析】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推斷,金屬X能與硝酸銀反應置換出銀,說明R的活動性比銀強;由生成了X(NO3)3可知,X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為+3價.【解答】解:A、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了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故A正確;B、由X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的生成了X(NO3)3,X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為+3價,鐵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了硝酸亞鐵,故該金屬不可能是鐵,故B錯誤;C、由金屬X能與硝酸銀反應置換出銀,說明X的活動性比銀強,故C正確;D、由金屬X能與硝酸銀反應置換出銀,X表面有固體銀析出,故D正確.故選B.【點評】金屬單質能置換出鹽中的金屬,說明組成單質的金屬元素的活動性比鹽中金屬元素的活動性強.15.(專題?濟寧)在定量研究金屬與酸的化學反應時,繪制出如圖所示金屬與氫氣質量關系的圖象,分析圖象得到的以下結論中,正確的是()①Na、Mg、Zn三種金屬都能置換出酸中的氫②生成相同質量的氫氣消耗金屬的質量為Na>Mg=Zn③生成相同質量的氫氣消耗Na、Mg、Zn三種金屬的質量比為為23:24:65④生成相同質量的氫氣消耗Na、Mg、Zn三種金屬的原子個數比為2:1:1.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分析】根據圖象中的數據,12g鎂會生成0.1g氫氣,32.5g鋅會生成0.1g氫氣,46g的鈉會生成1g的氫氣,然后依據題中的選項進行分析.【解答】解:由圖象中的數據,12g鎂會生成0.1g氫氣,32.5g鋅會生成0.1g氫氣,46g的鈉會生成1g的氫氣,所以①Na、Mg、Zn三種金屬都能置換出酸中的氫,故正確;②生成相同質量的氫氣消耗金屬的質量為Zn>Na>Mg,故錯誤;③生成相同質量的氫氣消耗Na、Mg、Zn三種金屬的質量比為為46:24:65,故錯誤;④生成相同質量的氫氣消耗Na、Mg、Zn三種金屬的原子個數比為:::=2:1:1,故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依據圖象研究物質與酸反應的知識,難度不大,注意依據平時學過的知識正確解答即可.16.(專題?重慶)兩個燒杯中裝有等質量的金屬鋅和鎂,然后分別逐漸加入同濃度的稀硫酸,產生氫氣的質量與加入硫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圖反映出鎂比鋅的金屬活動性強B.a點時,兩個燒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應C.b點時,兩個燒杯中產生氫氣的質量相同D.c點時,兩個燒杯中都有金屬剩余【分析】根據鎂、鋅金屬活動性均比氫強,均能與稀硫酸反應,等質量的金屬鋅和鎂,分別逐漸加入同濃度的稀硫酸,由生氫氣的質量與加入硫酸的質量關系圖,最終鎂產生的氫氣質量多,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由產生氫氣的質量與加入硫酸的質量關系圖,鎂產生的氫氣質量多,但無法得出鎂與鋅的金屬活動性的關系,故選項說法錯誤.B、a點時,鎂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鋅早已完全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C、b點時,鎂產生的氫氣多,鋅產生的氫氣質量少,故選項說法錯誤.D、c點時,鋅與鎂均均還沒有完全反應,兩個燒杯中都有金屬剩余,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理解產生氫氣的質量與加入硫酸的質量關系圖的含義,掌握金屬的化學性質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7.(專題?南寧)將鋅粉和鐵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銀溶液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將所得濾渣放入稀鹽酸中,有氣泡產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濾液中最多含有兩種溶質B.濾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C.濾渣里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D.若反應后所得濾液呈無色,則濾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一定沒有Zn【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氫前的金屬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位置在前的金屬能將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結合鋅、鐵及銀的活動性順序分析.【解答】解: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鋅>鐵>銀,鋅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鐵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鋅能與硝酸亞鐵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鐵,因此:A、向濾渣中加入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濾渣中一定有鐵,而硝酸銀完全反應,則濾液中最多含有兩種溶質,故A正確;B、濾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故B正確;C、根據以上分析,濾渣中一定含有銀、鐵,可能含有鋅,故C正確;D、若反應后所得濾液呈無色,則濾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故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完成此題,可以依據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意義進行分析:活動性強的金屬放入活動性弱的金屬的混合鹽溶液中,活動性強的金屬會先把活動性最弱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然后再置換活動性較弱的金屬結合方程式的意義分析.18.(專題?大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有黑色固體生成B.濃硫酸可做干燥劑是因為濃硫酸具有脫水性C.廢水中含有酸性物質必須先用堿性物質中和成中性以后才能排放D.石墨質軟滑膩,能導電、導熱、耐高溫【分析】A、根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分析;B、根據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C、根據中和反應的實質分析;D、根據石墨的性質分析.【解答】解: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有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生成,故A正確;B、濃硫酸可做干燥劑是因為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故B錯誤;C、水中含有酸性物質必須先用堿性物質中和成中性以后才能排放,故C正確;D、石墨質軟滑膩,能導電、導熱、耐高溫,故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的難度不大,了解常見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即可分析解答.19.(專題?海南)在氯化亞鐵、氯化銅和氯化鎂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鋅粉,反應停止后過濾,向濾液中插入結凈的鐵絲,鐵絲表面無明顯變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濾液中一定有氯化鎂,可能有氯化鋅和氯化亞鐵B.濾液中一定有氯化鎂和氯化鋅,可能有氯化銅C.濾渣中一定有銅和鐵,可能有鋅D.濾渣中一定有銅,可能有鐵和鋅【分析】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可知,幾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鎂>鋅>鐵>銅,在氯化亞鐵、氯化銅和氯化鎂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鋅不會置換出氯化鎂中的鎂,鋅先置換氯化銅中的銅,當氯化銅完全反應后,再置換出氯化亞鐵中的鐵;反應停止后過濾,向濾液中插入結凈的鐵絲,鐵絲表面無明顯變化,說明了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銅,據此行分析判斷有關的問題.【解答】解:由題意可知,幾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鎂>鋅>鐵>銅,在氯化亞鐵、氯化銅和氯化鎂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鋅不會置換出氯化鎂中的鎂,鋅先置換氯化銅中的銅,當氯化銅完全反應后,再置換出氯化亞鐵中的鐵;反應停止后過濾,向濾液中插入結凈的鐵絲,鐵絲表面無明顯變化,說明了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銅,所以:A、濾液中一定有氯化鎂、氯化鋅,可能有氯化亞鐵,故A錯誤;B、濾液中一定有氯化鎂和氯化鋅,一定沒能有氯化銅,故B錯誤;C、濾渣中一定有銅,可能有鐵和鋅,故C錯誤;D、濾渣中一定有銅,可能有鐵和鋅,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金屬活動順序表的運用以及半定量(如一定量、過量、少量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20.(專題?杭州)下列有關鈉在氯氣中燃燒的實驗,分析合理的是()A.鈉在氯氣中燃燒時,鈉原子得到電子B.反應物鈉由分子構成,生成物氯化鈉由離子構成C.鈉能在氯氣中燃燒,說明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參與D.鈉在氯氣中燃燒生成的氯化鈉與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鈉化學性質不同【分析】A、根據鈉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1,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進行分析;B、根據鈉是金屬,金屬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氯化鈉是由鈉離子、氯離子構成的進行分析;C、根據燃燒發生的條件下進行分析;D、根據同種物質的化學性質相同進行分析.【解答】解:A、鈉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1,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故A錯誤;B、鈉是金屬,金屬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氯化鈉是由鈉離子、氯離子構成的,故B錯誤;C、鈉能在氯氣中燃燒,說明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參與,故C正確;D、鈉在氯氣中燃燒生成的氯化鈉與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鈉化學性質相同,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金屬的化學性質和燃燒發生的條件,難度不大,需要在平時加強記憶即可完成.中考化學專題訓練:第八單元金屬和金屬材料(第三節)一.選擇題(共20小題)1.(專題?河北)下列驗證Zn、Fe、Ag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實驗方案中(“﹣”表示未進行金屬與鹽溶液之間的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A.AB.BC.CD.D2.(專題?咸寧)金屬R放入稀硫酸中,沒有氣泡產生,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下列關于R的金屬活動性判斷不正確的是()A.R>CuB.R>FeC.Zn>RD.R>Ag3.(專題?連云港)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在化學學習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Zn不能置換出稀硫酸中的氫B.Ag能將硝酸銅溶液中的銅置換出來C.在Al、Mg、Fe中金屬活動性最強的是AlD.“真金不怕火煉”說明金在高溫時也不與氧氣反應4.(專題?黃石)驗證Zn、Fe、Cu金屬的活動性強弱,下列的實際組合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A.FeSO4溶液、Zn、CuB.ZnSO4溶液、稀鹽酸溶液、Fe、CuC.ZnSO4溶液、FeSO4溶液、CuD.ZnCl2溶液、CuCl2溶液、Fe5.(專題?常德)錫(Sn)是“五金”之一,它的金屬活動順序位于鐵和銅之間,則下列反應一定不會發生的是()A.Mg+Sn(NO3)2═Mg(NO3)2+SnB.Sn+H2SO4═SnSO4+H2↑C.Sn+Hg(NO3)2═Sn(NO3)2+HgD.Sn+ZnSO4═SnSO4+Zn6.(專題?婁底)“金銀銅鐵錫”俗稱五金.在這五種金屬中,金屬活動性最強的是()A.金B.銀C.銅D.鐵7.(專題?衡陽)將適量的銅粉和鎂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銀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固體物質和無色濾液,則關于濾出的固體和無色濾液的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濾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銀和銅,一定不含鎂B.濾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銀,可能含有銅和鎂C.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銀和硝酸鎂,一定沒有硝酸銅D.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鎂,一定沒有硝酸銀和硝酸銅8.(專題?十堰)分別將不同質量的鋅粉加入到一定量的Fe(NO3)2、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以下是在不同情況下對濾渣或濾液成分的說法,錯誤的是()A.若濾液中只含一種溶質,濾渣一定含有Ag、Cu、Fe,可能含有ZnB.當濾液含兩種溶質時,濾渣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Fe,一定不含ZnC.若濾渣中有紅色固體,濾液一定含有Zn(NO3)2、Fe(NO3)2,一定不含AgNO3、Cu(NO3)2D.若向所得濾渣中滴加稀鹽酸無氣泡生成,濾渣一定含有Ag,可能含Cu,一定不含Fe和Zn9.(專題?懷化)下列物質混合能發生反應的是()A.銀與稀鹽酸B.銅與硫酸鋅溶液C.鐵與稀硫酸D.鋅與硫酸鎂溶液10.(專題?岳陽)在已經調平的托盤天平兩邊各放一只等質量的燒杯,向燒杯中各加入質量相等.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鹽酸,然后在左邊燒杯中放入鎂,在右邊的燒杯中放入與鎂質量相等的鋁.待充分反應后,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天平保持平衡,左邊燒杯中,酸沒有剩余,鎂可能有剩余B.天平保持平衡,右邊燒杯中,酸沒有剩余,鋁一定有剩余C.天平失去平衡,左邊燒杯中,酸一定剩余,鎂一定沒剩余D.天平失去平衡,右邊燒杯中,酸可能剩余,鋁一定沒剩余11.(專題?齊齊哈爾)向一定質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濾液和濾渣,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根據實驗現象分析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濾液中可能存在Fe2+B.濾液的顏色呈藍色C.濾渣中一定含有Fe和CuD.濾渣中一定不含Zn12.(專題?山西)在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時,老師給大家演示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銅片表面始終沒有明顯變化B.一段時間后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綠色C.反應后溶液中一定有硫酸銅,可能有硝酸銀D.通過實驗現象推測銀和硫酸銅溶液也可以反應13.(專題?河南)相同質量的鎂、鋁、鋅分別與相同質量20%的鹽酸充分反應,產生氫氣質量(直接用各金屬表示)大小關系有以下幾種猜測:①Mg>Al>Zn;②Al>Mg>Zn;③Al=Mg=Zn;④Al=Mg>Zn;⑤Al=Zn>Mg;⑥Al>Mg=Zn.其中合理的個數為()A.5個B.4個C.3個D.2個14.(專題?呼和浩特)已知:2Fe(NO3)3+Cu═2Fe(NO3)2+Cu(NO3)2,向硝酸鐵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反應停止后過濾,向濾出的固體加入少量稀鹽酸,無氣泡產生,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濾出的固體中不含鐵,濾液中含硝酸鐵B.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亞鐵,不含硝酸鐵,可能含有硝酸銅C.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亞鐵和硝酸銅D.濾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銅,濾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鐵和硝酸銅15.(專題?邵陽)將鋅片分別放入下列四種溶液中,一段時間后,溶液質量會減輕的是()A.H2SO4B.AgNO3C.FeSO4D.MgSO416.(專題?德陽)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了對Cu﹣Zn合金、Fe﹣Cu合金、Fe﹣Zn合金、Fe﹣Al合金進行研究,他們取其中一種合金的粉末5.6g,與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經測定,產生了0.38g氣體.則該合金可能是()A.Cu﹣Zn合金B.Fe﹣Cu合金C.Fe﹣Zn合金D.Fe﹣Al合金17.(專題?湖北黃岡)銀銅合金廣泛用于航空工業,共切割廢料中回收銀并制備銅化工產品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已知Al(OH)3和Cu(OH)2開始分解的溫度分別為450℃和80℃]下列關于該流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操作Ⅰ和操作Ⅱ都是過濾B.溶液C的主要成分是Na2SO4C.固體B的主要成分是Al(OH)3和Cu(OH)2D.該生產流程所得的主要產品是Ag和CuAlO218.(專題?呼和浩特)如圖所示的四個圖象,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鎂在氧氣中燃燒B.向二氧化錳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C.向一定量鐵粉和銅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銅溶液D.等質量的鎂、鋁分別與質量分數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應19.(專題?賀州)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鐵在潮濕的環境中比在干燥的環境中更容易生銹B.鋁制品不用涂任何保層來防腐,因為鋁不與空氣反應C.鎂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體D.我國的礦物儲量比較豐富,所以廢舊金屬直接扔掉,沒有必要回收20.(專題?青島)為探究鋅、銅、鐵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某學習小組做了如甲圖所示實驗,實驗結束后,將試管①、試管②內的物質全部倒入同一燒杯中,充分反應后發現燒杯中的紅色固體物質明顯增多(如乙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后燒杯中的固體一定含有鐵B.甲圖試管②中反應后固體一定不含鐵C.反應后燒杯中的溶液一定不含有氯化銅D.燒杯中最后所得固體的質量一定大于2a克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20小題)1.(專題?河北)下列驗證Zn、Fe、Ag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實驗方案中(“﹣”表示未進行金屬與鹽溶液之間的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A.AB.BC.CD.D【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氫前的金屬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位置在前的金屬能將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可根據“反應則活潑,不反應則不活潑”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鋅能與硫酸亞鐵反應,說明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鐵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說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銀強,該組合能驗證Zn、Fe、Ag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故選項正確.B、鐵不能與硫酸鋅反應,說明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銀不能與硫酸亞鐵溶液反應,說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銀強,該組合能驗證Zn、Fe、Ag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故選項正確.C、銀不能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結構化思考的行政管理師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檢驗相關機構的支持與協作及試題及答案
- 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協同作用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考試綜合能力提升試題及答案
- 廣連高速花都至從化段定測項目測量技術總結
- 公司財務管理的關鍵措施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培養條件的優化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性價比分析方法試題及答案
- 注冊會計師考試難度系數剖析與解答試題及答案
- 紅色教育的課題申報書
- 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2021年版) 4-04-05-05 人工智能訓練師
- 腌臘肉制品生產車間工藝布置圖
- 警棍盾牌操教案(共12頁)
- 綠色熒光蛋白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分子實驗設計
- 《永遇樂(李清照)》(課堂PPT)
- 電氣檢測報告樣本
- 四川省2007年普通高校職教師資班和高職班對口招生統一考試
- GB-T-13916-2013-沖壓件形狀和位置未注公差
- 廣西藝術學院普通本科專業評估方案.
- 初中學生學籍表(2020年整理).doc
- 加藥系統出廠檢驗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