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溪八中2012屆高中畢業班質量檢測(1)文科綜合試題命題人:劉文居殷藝芳謝寶珍120208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第Ⅰ卷為必考題,第Ⅱ卷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本試卷共14頁。滿分3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第=1\*ROMANI卷(共144分)本卷共36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14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我國某縣(Q)北依燕山,緩坡地分布有由片麻巖發育形成的土壤。該縣板栗栽培歷史悠久,境內百年粟樹隨處可見,是我國著名的板栗生產之鄉(圖l顯示為該縣生產的板栗)。早在20世紀40年代,位于我國東部的某國(R)從Q縣采集種栗,并調集專家選擇和Q縣同一緯度(約400N)的本土山區進行了栽培試驗,其生長出來的板栗品質卻與Q縣板栗相差甚遠。據此完成1-2題。1.同一緯度的山區,R國生長出來的板栗品質不及我國Q縣板栗,形成這種差異的最主要的自然條件可能是 A.光熱 B.降水 C.土壤 D.地形2.Q縣應分布在我國的 A.遼寧省 B.河北省 C.陜西省 D.甘肅省下圖是某一河流的某一測站(110°E,36°N),在2011年7月18日至7月20日的流量曲線圖。讀圖回答3—4題。3.降雨結束后15小時,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A.測站附近河流開始出現泛濫 B.北緯75°有極晝現象 C.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 D.紐約屬于7月19日4.如果在相同的降雨狀態下,該地流量曲線的洪峰點呈現向右偏移的情形,原因最可能是 A.濫測站上游植被遭受破壞B.監測站上游建有大型水庫 C.監測站下游水污染嚴重D.濫測站下游泥沙淤積河道聯合國指定2011年10月31日為“世界70億人口日”,向全世界敲響了人口警鐘,引起了各國關于人口問題的憂慮。閱讀下表,回答5—7題。中國美國2000年2010年2000年2010年總人口(億人)12.9513.402.813.10性別構成(%)男51.6351.2748.7549.10女48.3748.7351.2550.90年齡構成(%)0—14歲22.8916.6021.9020.1015—64歲70.1574.5366.0066.90>65歲6.968.8712.1013.005.以下國家中,對于人口問題的憂慮內容明顯不同的是A.中國B.俄羅斯C.印度D.巴西6.2000—2010年間,關于中、美兩國人口的敘述,正確的是A.中國人口增長率高于美國B.鼓勵中國男性移民美國是解決兩國性別構成不合理的可行措施C.中國的老齡化速度快于美國D.中美兩國15—64歲年齡段的人口比重都很高,勞動力都很富余7.老齡化是中美兩國共同面臨的問題,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老齡化是社會進步、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B.中美兩國老齡化產生的原因相同C.相對于美國,我國老齡化水平還很低,老齡化的壓力還不大D.由于我國“未富先老”,應提高青少年的比重,從而降低老年人的比重讀“歐洲西部某沿海城鎮功能分區圖”,圖中的虛線為等高線(單位:米),防海堤是為應對海平面上升1米而設計的。據此回答8—10題。8.從服務功能、環境保護等角度考慮,圖中①②③功能分區最合理的是 ()A.①住宅區②工業區③商業區B.①工業區②住宅區③商業區C.①商業區②住宅區③工業區D.①住宅區②商業區③工業區9.圖中A.②區的東西寬度最大為4千米B.①區與③區的最小高差約為2C.城市地勢北高南低D.防海堤的主要作用是抵御臺風襲擊10.該城市居民擔心海平面上升而建防海堤,這種擔心的原因可能是A.長時間的降水B.地勢低平,排水不暢C.板塊運動使陸地下沉D.氣候變暖,極冰融化在某城市(40°43′N)主街道可看到旭日或夕陽位于街道正中間的景象。這種“懸日”景觀的出現其實是自然與人工建筑的搭配。圖4顯示的是該街道某年5月28日日落“懸日”景象,據此完成11-12題。11.出現這種景觀,說明圖示街道的走向為 A.東一西向 B.東南一西北向 C.南一北向D.東北一西南向12.該街道出現“懸日”景觀,既有日出的時候,也有日落的時候。若天氣條件允許,每年5月28日和7月12日會出現日落“懸日”,那么,出現日出“懸日”的日期應為 A.2月28日和4月15日 B.6月22日和8月30日 C.9月23日和11月29日 D.12月5日和次年1月8日13.北宋著名詞人柳永在《望海潮》中寫道:“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詞作內容不能反映的是A.人口眾多B.市民殷富C.商業繁榮D.市坊界限打破14.清朝康熙年間,燒制出大量如下圖造型和裝飾圖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紋飾中繪有家族、公司、團體、城市等圖案標志。下列相關表述中正確的是A.中國瓷器開始大量銷往海外市場B.許多瓷器為國際市場需要而生產C.清朝政府采取鼓勵瓷器出口政策D.瓷器是當時中國惟一的外銷商品15.1967年歐共體正式成立后,法國戴高樂總統拒絕了英國加入歐共體的請求。戴高樂認為在歐洲防務上英國仍堅持借重美國,并且堅決反對建立歐洲核力量,這是他絕對不能答應的。這說明A.歐洲一體化進程停滯B.美國加強對西歐的控制C.西歐已完全擺脫美國的控制D.法國挑戰美國的領導地位16.羅馬法的監護制度十分發達,羅馬法將保護未成年人及其他社會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種義務,一種社會公職,強調國家和社會對未成年人的保護責任。這體現了羅馬法的A.法律至上原則B.人文主義精神C.自由公正意識D.天賦人權思想17.梁啟超在《辛亥革命之意義與十年雙十節之樂觀》中說:“中國歷史上有意義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第二回是漢朝的革命……,第三回就是我們今天所紀念的辛亥革命了。”下列關于這三回革命的論述,不正確的是A.周朝的革命體現了族權和政權的結合B.漢朝的革命打破了夏商周以來官僚政治的局面C.辛亥革命使人們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國家的主人D.辛亥革命開啟了進步的閘門,使反動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18.下表所示為唐代明經、進士兩科的考試內容,從中可以看出進士科與明經科相比初試二試三試明經選《札記》或《左傳》之一及《孝經》《論語》《爾雅》,每經帖十條口答諸經大義十條答時務策三道進士選《禮記》或《左傳》之一及《爾雅》,每經帖十條作詩、賦、文各一篇作時務策五道(摘編自陳茂同《中國歷代選官制度>) A.更為重視對考生經義記憶和解讀能力的考查 B.弱化考生對儒家經書學習的傾向較為明顯 C.對考生文學素養和處理時務能力的要求較高 D.成為當時錄取考生數量最多的一種考試科目19.《中國近代經濟史1895—1927》是一部專論清末民初中國經濟史的學術專著,該書在論述中國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的同時,也闡述了“近代中國的產業革命精神”。這種中國特色的“產業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A.工業化的實現B.發展資本主義C.民族獨立富強D.實現民主政治——《歌元豐》(節選)(1079年)(1)材料二認為商鞅變法能夠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王安石高度贊揚商鞅的目的何在?(6分)(2)材料一描繪怎樣的社會狀況,根據材料三的描繪和所學的知識它在王安石變法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你如何看待這種描繪?(9分)42.(10分)【思想政治選修3——國家與國際組織】材料一:截止2007年,歐盟有27個成員國,其國內生產總值與美國不分上下,對外貿易位居世界第一,官方發展援助居世界第一,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力。材料二:2011年隨著希臘、愛爾蘭、葡萄牙主權債務危機的升溫,債務危機開始從歐元區外圍國家向核心國家意大利、法國等國蔓延。歐盟面對債務困擾,向中國求助,希望中國購買其債券,徹底擺脫困境。(1)歐盟是一個___________的國際組織。(3分)(2)有人認為,中國應當中斷與歐盟的伙伴關系,否則也會被拖垮。請結合材料評析。(7分)安溪八中12屆高中畢業班文綜1參考答案:【地理答案】1—6:CBBBBC7—12:ACBDBD37.(1)土地荒漠化(2分)和土地鹽堿化(2分)該地屬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區,氣候干早(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受高大山地高原地形的阻擋),降水少,風力強,蒸發快;(2分);因過墾、過牧或過度樵采破壞植被出現荒漠化(2分);大水漫灌,地下水位上升,使地表容易積鹽。(2分)(2)鋼鐵(2分)靠近(綦江)鐵礦產地和三峽水電站及離貴州六盤水煤礦近,能源與原料供應充足(2分);長江與嘉陵江交匯,水運發達;襄渝、川黔、成渝等鐵路交會,陸運發達,交通運輸便利(2分);地處成渝經濟圈,機械、汽車工業發達,市場需求量大(2分);位于中國中西部地區,職工平均工資水平低,但是勞動力素質高(2分);有西部大開發和城市直轄等政策優勢(2分)。(答對4點給8分)(3)梯級開發(2分)乙地區氣候濕潤、降水量較甲地區多,河流徑流量大(2分);地形復雜,落差較大(2分);緯度低,無結冰期,全年均可發電(2分);距離用電市場廣東地區較近等(2分)。(答對3點給6分)(4)油菜和甘蔗(3分)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規模的擴大,耕地面積不斷減少(2分);地價上升,勞動力價格上升,糧食生產成本提高(2分);為了滿足城市居民的需要,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農業逐步轉向以高附加值的蔬菜、花卉和乳畜產品等生產為主(2分),因而糧食種植面積進一步減少。40.(1)三大地帶的海洋經濟實力逐年增加;且南部高于北部和中部;中部地帶發展快于北部和南部。(6分,每點2分)(2)建立自然保護區,進行合理區域規劃,發展觀鳥等生態濱海旅游,防治濱海濕地污染等(每點3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給分)【歷史答案】12—15DBD16—20BBCCD21—24DCDD38.(1)表現:對有資質的貧寒子弟給予特殊照顧;建立相應的獎賞措施來保證困難學生。(4分)原因:程朱理學的影響;宗族的組織;徽商的熱心資助。(6分)(2)特點:由政府主導;普及免費教育;立法強制執行。(6分)原因:①政治:巴黎公社和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推動。②經濟:兩次工業革命的推動。③思想:啟蒙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的影響。(6分)(3)貢獻:實行男女同校,推動男女在受教育權上平等;開辦平民學校和夜校;提高中下層民眾文化水平,促進教育社會化。(6分)意義:促進婦女解放;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國民素質的提高;有利于民主科學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6分)(4)發展科技是各國提升國力的主要手段,而科技的發展要靠人才,所以要通過普及教育提高全體國民素質。(3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41.(1)原因: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政令暢通。(4分)目的:反駁反對新政的政敵,推動變法。(2分)(2)狀況:水利慌廢,人民生活困苦。(2分)變化:農田水利法的推行使各地的農田水利得到很大發展,興修水利共達萬余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4分)看待:反映了新政實施后農民生活的改善,但也有不少夸張、夸大之處。(3分)【政治答案】25-30:DAADCC31-36ADCDDB39.(1)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一方面,市場通過價格、供求、競爭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發展文化產業要充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另一方面,國家要在自覺遵循價值規律的基礎上,來制定文化產業發展規劃、規范文化市場秩序、凈化文化市場環境,保證文化產業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4分)②公司(企業)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科技進步等手段,生產適銷對路、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大眾文化,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從而促進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4分)③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一個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會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要拓展大眾文化消費市場,開發特色文化消費,擴大文化服務消費,提供個性化、大眾化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培育新的文化消費增長點,從而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4分)(2)①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技心,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3分)②只有堅待黨的領導,才能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通路;才能為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和諧的杜會環境;才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投身現代化建設。(3分)③中國共產黨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設備保管使用協議書
- 共同成立子公司協議書
- 保潔員簽到合同協議書
- app商城代理協議書
- 花草修剪合同協議書
- 門市出租調價協議書
- 船舶買賣交接協議書
- 門市租房安全協議書
- 南寧房地產合作協議書
- csc公派留學協議書
- 糖尿病動畫健康指導
-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DSP原理及應用》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SQL優化策略》課件
- 剪映專業版教學課件
- 智能咖啡機行業營銷策略方案
- 航空與航天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工行個人房屋貸款協議模板
- 擔任學生干部證明
-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第4部分:分布式光伏》知識培訓
- 2024年《13464電腦動畫》自考復習題庫(含答案)
- 【核心素養目標】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教案七年級數學下冊(人教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