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課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一、基礎鞏固(本大題共9小題,每小題5分,共45分。)1.隋文帝楊堅在位期間勵精圖治,進行改革,使隋朝國力日強。下列表述中與隋文帝有關的史實是①代周稱帝,建立隋朝②勵精圖治,進行改革③率軍滅陳,結束分裂④開通大運河,促進南北經濟交流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代周、改革、滅陳皆是文帝所為,但率軍滅陳的是楊廣,故①②符合題意,③不符合題意。隋煬帝統治時期開通的大運河,不是隋文帝,④也不符合題意。所以選①②組合的B項,A、C、D均排除。2.唐代詩人皮日休在《汴河懷古》中這樣寫道:“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作者認為大運河開鑿的最主要影響是A.興修水利促進農業生產發展B.激化社會矛盾導致隋朝滅亡C.促進了南北交流和經濟發展D.奠定了唐朝盛世局面的基礎【答案】C【解析】材料中詩句的意思是:“隋朝亡國是因為這條河,到現在它還在流淌不息。如果不是當時修龍舟(巡游)的事情,(楊廣的)功績和禹大概也差不多了。”大運河最主要的影響在“至今千里賴通波”,促進南北交流和經濟發展,故選C項。A、B、D三項都不符合題意,均排除。3.隋朝后期的統治對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影響,最根本的是A.階級矛盾尖銳B.江南經濟發展C.政局動蕩不安D.生產力嚴重破壞【答案】D【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再現史實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首先能準確識記隋末暴政的表現;其次在此基礎上分析確知:暴政導致社會生產力的嚴重破壞和勞動力的大量流失,社會生產水平下降。故選D。4.《諫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貞觀十一年寫給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勸諫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積其德義。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寫了《答魏徵手詔》,表示從諫改過。并被太宗置于案頭,奉為座右銘。貞觀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漸不克終疏》,直指太宗十個方面行為不如初期謹慎,被太宗書于屏風之上。這段史料可用于研究唐太宗A.輕徭薄賦,勸課農桑B.戒奢從簡C.知人善任D.虛懷納諫【答案】D【解析】根據題文信息可知題文主旨是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和《十漸不克終疏》都被太宗接受并高度重視,說明太宗虛懷納諫,故選D。A、B、C三項表述都不符合題意,均排除。5.(2018·新課標全國Ⅱ卷)武則天時期,將中書、門下二省名稱分別改為鳳閣、鸞臺,通過加授“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頭銜,使低品級官員得以與鳳閣、鸞臺長官共同議政。宰相數量大增,且更替頻繁。這一做法的目的是A.擴大中書、門下二省的職權B.為官員提供迅速晉升的機會C.便于實現對朝政的全面控制D.強化宰相參政議政職能【答案】C【解析】由材料“使低品級官員得以與鳳閣、鸞臺長官共同議政”可知這一做法削弱了中書、門下二省的職權,故A項錯誤;由材料“武則天時期”“宰相數量大增,且更替頻繁”可知這一做法是為了加強自身的統治而非為了官員的晉升,故B項錯誤;材料“使低品級官員得以與鳳閣、鸞臺長官共同議政”“宰相數量大增,且更替頻繁”可知通過增加宰相數量、分割宰相權力以達到削弱宰相和加強皇權的目的,實現對朝政的全面控制,故C項正確;結合材料信息可知宰相職權被削弱而非強化,故D項錯誤。6.學習歷史,必須分清哪些是史實,哪些是觀點。下列屬于“觀點”的是A.武則天參與朝政B.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和親C.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D.唐玄宗倡導節儉【答案】C【解析】所謂史實是指在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具體的歷史事件;所謂觀點是指從歷史事件和人物中總結、提煉得出的看法和結論。結合以上內容可知,C項屬于觀點,答案為C項。7.杜甫的詩三吏三別(《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深刻寫出了民間疾苦及在亂世之中身世飄蕩的孤獨。表達了作者對倍受戰禍摧殘的老百姓的困苦和對老百姓的同情。反映了唐朝國力由盛轉衰的變化,所以被稱為“詩史”。這些詩反映的史實是A.隋朝暴政B.淝水之戰C.開元盛世D.安史之亂【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杜甫是唐朝詩人,致使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事件是安史之亂,故選D。8.唐朝后期的藩鎮割據局面持續了一百多年,北方藩鎮之間為爭奪地盤戰爭不斷,而此時南方卻是相對安定。這促成的局面是A.推動了國家政治中心的東移B.加速了我國經濟重心的南移C.有利于阻止北方民族的南下D.瓦解了唐中央在北方的統治【答案】B【解析】唐朝都城在長安,與政治中心的東移不符,故A項錯誤;唐朝后期藩鎮割據造成北方的動蕩,南方相對安定,加速我國經濟重心的南移,故B項正確;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有利于阻止北方民族的南下,與材料中“藩鎮割據”不符,故C項錯誤;材料中“唐朝后期藩鎮割據”名義上還是唐朝的統治區城,而且藩鎮也不僅只是在北方,故D項錯誤。9.為結束五代十國局面,實現國家重新統一奠定了基礎的歷史事件是A.黃巢起義B.朱溫廢唐C.朱溫建立后梁D.后周周世宗改革【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巢起義沉重打擊了唐朝統治,排除A;朱溫廢唐稱帝建立后梁,唐朝滅亡,之后出現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B、C都不符合題意;周世宗順應形勢,革除弊政,實力逐漸增強,為后來的統一奠定了基礎,故選D。二、拓展提升(單選3個,每個5分;材料解析題2個,13題18分,14題22分)10.(2019·鹽城測試)漢承秦制,唐襲隋規,都出現了盛世。然而,秦朝與隋朝卻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A.周邊少數民族入侵B.統治集團內訌變亂C.宦官擅權外戚臨朝D.橫征暴斂苛政黷武【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隋短命而亡的共性原因是暴政、苛政,故選D;A、B、C三項表述都不符合史實,均排除。11.(江蘇高考)唐前期規定“諸非州縣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則規定“中縣戶滿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吏二人,其不滿三千戶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須置,舊來交易繁者,聽依三千戶法置。”由此可見唐后期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調整B.縣不滿三千戶絕不許設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監管D.只有州縣所在地才許設市【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解讀史料獲取信息的能力。依據材料信息可知,唐朝前期“不滿三千戶以上者”不準設置市,后期可以設置,從而說明市的建置管理有所變化,故本題選擇A項;B、C和D都不符合題干信息,均排除。12.(2018·新課標全國1卷)據學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亂”后百余年間的藩鎮基本情況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亂”后百余年間唐朝藩鎮基本情況表藩鎮類型數量(個)官員任免賦稅供納兵額與功能河朔型7游鎮自擅不上供擁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駐重兵防驕藩邊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駐重兵守邊疆東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駐兵少防盜賊由此可知,這一時期的藩鎮A.控制了朝廷財政收入B.彼此之間攻伐不已C.注重維護中央的權威D.延續了唐朝的統治【答案】D【解析】不向朝廷上貢或少上供的藩鎮數量雖多,但朝廷的財政收入并不依賴藩鎮,并且東南型的藩鎮仍向朝廷上貢,藩鎮無法控制朝廷財政收入,故A項錯誤;材料主要講述各藩鎮與中央之間的關系,無法反映藩鎮之間攻伐不已,故B項錯誤;根據表格可知河朔型藩鎮掌握了官員任免權、財權和軍權,擁兵自立,不利于中央集權,故C項錯誤;根據表格可知“安史之亂”后百余年間,大部分藩鎮官員任免權在朝廷手中,除河朔型藩鎮外,其他幾種藩鎮在防御地方割據勢力、守衛邊疆、維護社會治安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有利于延續唐朝的統治,故D項正確。13.(18分)(2019·蘇州模擬)唐朝,一個不筑長城的統一王朝,具有開拓創新的氣魄,更有昂揚進取的精神。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唐)杜甫《憶昔》材料二唐朝戶數在639年(唐太宗貞觀十三年)達300萬戶,705年有615萬戶,740年(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為841萬戶,754年有918萬戶。——《中國人口史》(1)據材料一指出,該詩人生活在唐朝的什么特殊時代(2分)?他的詩被后人稱為什么(2分)?(2)材料一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實(4分)?材料二的數據印證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詩所描述的情況(2分)?(3)材料二中,639-754年間唐朝的戶數數據呈現出怎樣的趨勢(2分)?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出現這一趨勢的主要原因(6分)。【答案】(1)特殊時代:唐朝由盛轉衰的時代(2分)。“詩史”(2分)。(2)社會現實:開元盛世時期國家呈現經濟繁榮(人口眾多,糧食豐盈,國庫充實)、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百姓富足的景象(4分。)印證:“小邑猶藏萬家室”(2分)。(3)趨勢:連續增長(上升)(2分)。原因:“貞觀之治”(奠基);武則天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繼續發展);“開元盛世”(全盛)(6分)。【解析】第(1)小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特殊時期,他的詩屬于現實主義風格,被稱為“詩史”。第(2)小題,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反映了開元盛世時期人口眾多、糧食豐盈,囯庫充實的情況。材料二唐朝戶數從貞觀十三年到705、740、754年連連上升,可以印證“小邑猶藏萬家室”的詩句。第(3)小題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二概括回答即可;第二小問,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回答即可。14.(22分)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問題材料一漢朝為加強對周邊民族的統治,設置與內地不同的邊郡,以當地民族習慣分界,因俗而治;有的加封一些當地民族的首領為王、侯、郡長等。唐王朝明確提出“華夷無別”,“華夷同重”原則,對周邊各少數民族的領袖示之以禮。唐朝加強了對四方民族的優待、冊封、和親及以夷制夷政策的實施,并使羈縻府州縣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當地統治機構,或“華官參加”,或實行“監管制”,使民族事務管理走向制度化。材料二唐朝時周邊各族迅速發展。突厥是興起于阿爾泰山地區的游牧部落……隋末唐初,東突厥多次南下進攻。貞觀初年,唐軍大舉反擊,擊敗并俘獲東突厥可汗,東突厥汗國滅亡。……后來唐高宗聯合回紇滅西突厥。唐朝中央政權加強對西域的管理,先后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統轄天山南北。……七世紀前期,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他。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大批手工藝品和多種技術,醫藥書籍等。……9世紀中期,吐蕃與唐會盟,此后,唐蕃間基本上停止了紛爭。唐玄宗統治時期,東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強大起來,唐玄宗封其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代與漢代民族政策的差異。(6分)(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代對邊疆民族地區管理的方式及影響。(16分)【答案】(1)差異:漢代因俗而治(2分);唐代平等對待漢族與少數民族,向少數民族地區派駐官員,參與地方管理,加強對地方的監管。(4分)(2)方式:通過戰爭維護邊疆穩定;設置機構加強管理;和親、會盟;冊封爵位,促進友誼。(8分)影響:鞏固了國家統一;促進了民族交融;加強了內地與邊疆的經濟文化交流;推動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為后世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借鑒。(8分,寫出4點即得8分)【解析】第(1)小題,差異,根據材料漢朝“以當地民族習慣分界,因俗而治”、“加封一些當地民族的首領為王、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筑工人安全教育的多元化實施試題及答案
- 消防滅火器試題及答案
- 精神科護士試題及答案
- 大學物理解題技巧提升試題及答案
- 家具設計中的環境友好材料分析考題試題及答案
- 譯林五b第四單元試卷及答案
- 英國歷史試題及答案
- 一年級優級語文試卷及答案
- 家具設計的可持續性評估指標試題及答案
-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措施細化2025年試題及答案
- 合金鋼管道焊接熱處理
- 【淺談溫州萬豪酒店餐飲食品安全管理的問題與措施(論文)11000字】
- 2022年中國石油大學《化工原理二》完整答案詳解
- 形勢與政策電氣 個人答案
- 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標準
- 國開電大《Java語言程序設計》形考任務三答案
- 2022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C類試題
- 裝飾、裝修施工方案
- 遠盛水工重力壩輔助設計系統用戶使用手冊
- 礦井瓦斯抽采
- 立法學完整版教學課件全套ppt教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