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104-2001 建筑制圖標準_第1頁
GBT 50104-2001 建筑制圖標準_第2頁
GBT 50104-2001 建筑制圖標準_第3頁
GBT 50104-2001 建筑制圖標準_第4頁
GBT 50104-2001 建筑制圖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UDC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PGB/T50104—2001建筑制圖標準Standardforarchitecturaldrawings2001—11—01發布2002—03—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聯合發布第1頁共31頁關于發布《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等六項國家標準的通知建標[2001]220號根據建設部《關于印發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設國家標準制定、修訂計劃(第二批)的通知》(建標[1998]244號)的要求,由建設部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對《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等六項標準進行修訂,經有關部門會審,現批準《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GB/T50001-2001、《總圖制圖標準》GB/T50103-2001、《建筑制圖標準》GB/T5510104-2001、《建筑結構制圖標準》GB/T50105-2001、《給水排水制圖標準》GB/T0106-2001和《暖通空調制圖標準》GB/T50114-2001為國家標準,自2002年3月日起施行。原《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GBJ1-86、《總圖制圖標準》GBJ103-87、《建筑制圖標準》GBJ104-87、《建筑結構制圖標準》GBJ105-87、《給水排水制圖標準》GBJ106-87和《暖通空調制圖標準》GBJ114-88同時廢止。本標準由建設部負責管理,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所負責具體解釋工作,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二○○一年十一月一日第3頁共31頁前言根據建設部建標[1998]244號文件《關于印發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設國家標準制定、修訂計劃(第二批)(GBJ103-87)進行了修編。編制組首先參照1990年收集到的反饋意見提出征求意見稿,面向全國廣泛征求意見,隨后提出了送審稿,再經函審和專家審查通過,使之具有較好的群眾基礎。本標準的修編目的是:一、與1990年以來發布實施的《技術制圖》中相關的國家標準(包括ISOTC/10的相關標準)在技術內容上協調一致。二、充分考慮手工制圖與計算機制圖的各自特點,兼顧二者的需要和新的要求。三、對不適合當前使用的或過時的圖例、表達方式和制圖規則進行了修改、刪除或增補,使之更符合實際工作需要。本標準為推薦性國家標準。本標準由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所負責具體解釋工作。在應用過程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補充之處,請將意見或有關資料寄送該所(北京西外車公莊大街19號,郵編100044),以供修訂時參考。本標準主編單位、參編單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編單位: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所參編單位:中國航空工業規劃設計院主要起草人:顧均曹聲飛第4頁共31頁目次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l"br28"注HYPERLINK\l"br28"..............................................................................29HYPERLINK\l"br30"本標準用詞說明HYPERLINK\l"br30"...............................................................................HYPERLINK\l"br30"HYPERLINK\l"br30"31第5頁共31頁1總則1.0.1為了使建筑專業、室內設計專業制圖規則,保證制圖質量,提高制圖效率,做到圖面清晰、簡明,符合設計、施工、存檔的要求,適應工程建設的需要,制定本標準。11.0.2本標準適用于下列制圖方式繪制的圖樣:12手工制圖;計算機制圖。.0.3本標準適用于建筑專業和室內設計專業下列的工程制圖:123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各階段設計圖、竣工圖;原有建筑物、構筑物等的實測圖;通用設計圖、標準設計圖。1.0.4建筑專業、室內設計專業制圖,除應遵守本標準外,還應符合《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GB/T50001-2001)以及國家現行的有關強制性標準、規范的規定。第6頁共31頁2一般規定2.1圖線2.1.1圖線的寬度b,應根據圖樣的復雜程度和比例,按《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GB/T50001-2001)中(圖線)的規定選用(圖2.1.1-1~圖2.1.1-3)。繪制較簡單的圖樣時,可采用兩種線寬的線寬組,其線寬比宜為b:0.25b。第7頁共31頁2.1.2建筑專業、室內設計專業制圖采用的各種圖線,應符合表2.1.2的規定。表2.1.2圖線名稱線型線寬用途1.(包括構配件)的輪廓線.建筑立面圖或室內立面圖的外輪廓線3.建筑構造詳圖中被剖切的主要部分的輪廓線.建筑構配件詳圖中的外輪廓線2粗實線b45.平、立、剖面圖的剖切符號1.(包括構配件)的輪廓線2.中實線0.5b線3.建筑構造詳圖及建筑構配件詳圖中的一般輪廓線第8頁共31頁續表2.1.2名稱線型線寬用途小于0.5b出線等細實線0.25b0.5b1.建筑構造詳圖及建筑構配件不可見的輪廓線中虛線細虛線23.平面圖中的起重機(吊車)輪廓線.擬擴建的建筑物輪廓線0.25b圖例線、小于0.5b的不可見輪廓線起重機(吊車)軌道線粗單點長劃線b細單點長劃線折斷線0.25b中心線、對稱線、定位軸線0.25b0.25b不需畫全的斷開界線不需畫全的斷開界線構造層次的斷開界線波浪線注:地平線的線寬可用1.4b。2.2比例2.2.1建筑專業、室內設計專業制圖選用的比例,宜符合表2.2.1的規定。表2.2.1比例圖名比例建筑物或構筑物的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建筑物或構筑物的局部放大圖1:50、1:100、1:150、1:200、1:3001:10、1:20、1:25、1:30、1:50111215111520125、配件及構造詳圖1:30、1:50第9頁共31頁3圖例3.1構造及配件3.1.1構造及配件圖例及說明見表3.1.1。表3.1.1構造及配件圖例序號名稱墻體圖例說明應加注文字或填充圖例表示墻體材料,在項目設計圖紙說明中列材料圖例表給予說明112.包括板條抹灰、木制、石膏板、金屬材料等隔.適用于到頂與不到頂隔斷23隔斷欄桿斷1.下圖為頂層樓梯平面.樓梯及欄桿扶手的形式和梯段踏步數應按實際情況繪制4樓梯2第10頁共31頁續表3.1.1序號名稱圖例說明5坡道上圖為長坡道,下圖為門口坡道適用于高差小于100的兩個地面或樓面相接6平面高差處左圖為可見檢查孔789檢查孔孔洞右圖為不可見檢查孔陰影部分可以涂色代替坑槽第11頁共31頁續表3.1.1序號名稱圖例說明101墻預留洞12.以洞中心或洞邊定位.宜以涂色區別墻體和留洞位置1墻頂留槽1123煙道12.陰影部分可以涂色代替.應斷開通風道第12頁共31頁續表3.1.1序號名稱圖例說明1.料的圖例繪制,不易以圖例繪制的,可在墻面上以文字或代號注明14新建的墻和窗2.示改建時保留的原有墻和窗111567應拆除的墻在原有墻或樓板上新開的洞第13頁共31頁續表3.1.1序號名稱圖例說明18在原有洞旁擴大的洞在原有墻或樓板上全部填塞的洞122901在原有墻或樓板上局部填塞的洞空門洞h為門洞高度第14頁共31頁續表3.1.1序號名稱圖例說明單扇門(包括平開或單面彈簧)222312.門的名稱代號用M.圖例中剖面圖左為外、右為內,平面圖下為外、上為內3.立面圖上開啟方向線交角的一側為安裝合頁雙扇門(包括平開或單面彈簧)的一側,實線為外開,虛線為內開4.平面圖上門線應9045宜繪出5.立面圖上的開啟線在一般設計圖中可不表示,在詳圖及室內設計圖上應表示6.立面形式應按實際情況繪制2245對開折疊門12.門的名稱代號用M.圖例中剖面圖左為外、右為內,平面圖下為推拉門外、上為內3.立面形式應按實際情況繪制第15頁共31頁續表3.1.1序號名稱圖例說明2267墻外單扇推拉門墻外雙扇推拉門1.門的名稱代號用M.外、上為內.立面形式應按實際情況繪制232289墻中單扇推拉門墻中雙扇推拉門第16頁共31頁續表3.1.1字號名稱圖例說明30單扇雙面彈簧門12.門的名稱代號用M.333123雙扇雙面彈簧門上為內3.立面圖上開啟方向線交角的一側為安裝合頁的一側,實線為外開,虛線為內開4.平面圖上門線應9045°開啟,開啟弧線宜繪出5.立面圖上的開啟線在一般設計圖中可不表示,單扇內外開雙層門(包括平開或單面彈簧)在詳圖及室內設計圖上應表示6.立面形式應按實際情況繪制雙扇內外開雙層門(包括平開或單面彈簧)第17頁共31頁續表3.1.1序號名稱轉門圖例說明12.門的名稱代號用M.圖例中剖面圖左為外、右為內,平面圖下為外、上為內.平面圖上門線應9045°開啟,開啟弧線宜繪出.立面圖上的開啟線在一般設計圖中333345645.立面形式應按實際情況繪制12.門的名稱代號用M.圖例中剖面圖左為外、右為內,平面自動門圖下為外、上為內3.立面形式應按實際情況繪制12.門的名稱代號用M.圖例中剖面圖左為外、右為內,平面圖下為外、上為內折疊3.立面圖上開啟方向線交角的一側為開上翻門45.立面形式應按實際情況繪制.立面圖上的開啟線設計圖中應表示第18頁共31頁續表3.1.1序號名稱圖例說明333789豎向卷簾門12.門的名稱代號用M.橫向卷簾門上為內3.立面形式應按實際情況繪制提升門12.窗的名稱代號用C表示.頁的一側,一般設計圖中可不表示3.所示下為外,上為內.設計圖中不需表示40單層固定窗456.窗的立面形式應按實際繪制.示第19頁共31頁續表3.1.1序號名稱圖例說明4412單層外開上懸窗12.窗的名稱代號用C表示.立面圖中的斜線表示窗的開啟方向,實線為單層中懸窗外開,虛線為內開;開啟方向線交角的一側為安裝合頁的一側,一般設計圖中可不表示3.圖例中,剖面圖所示左為外,右為內,平面圖所示下為外,上為內.平面圖和剖面圖上的虛線僅說明開關方式,在設計圖中不需表示44434單層內開下懸窗56.窗的立面形式應按實際繪制.小比例繪圖時平、剖面的窗線可用單粗實線表示立轉窗第20頁共31頁續表3.1.1序號名稱圖例說明44445678單層外開平開窗12.窗的名稱代號用C表示.立面圖中的斜線表示窗的開啟方向,實線為外開,虛線為內開;開啟方向線交角的一側為安裝合頁的一側,一般設計圖中可不表示3.圖例中,剖面圖所示左為外,右為內,平面圖所示下為外,上為內.平面圖和剖面圖上的虛線僅說明開關方式,在設計圖中不需表示單層內開平開窗456.窗的立面形式應按實際繪制.小比例繪圖時平、剖面的窗線可用單粗實線表示雙層內外開平開窗12.窗的名稱代號用C表示.圖例中,剖面圖所示左為外,右為內,平面圖所示下為外,上為內推拉窗34.窗的立面形式應按實際繪制.小比例繪圖時平、剖面的窗線可用單粗實線表示第21頁共31頁續表3.1.1序號名稱圖例說明12.窗的名稱代號用C表示.49上推窗示下為外,上為內34.窗的立面形式應按實際繪制.12.窗的名稱代號用C表示.立面圖中的斜線表示窗的開啟方向,實線為外開,虛線為內開;開啟方向線交角的一側為安裝合頁的一側,一般設計圖中可不表示50百葉窗3.示下為外,上為內4.計圖中不需表示512.窗的立面形式應按實際繪制.窗的名稱代號用C表示.立面圖中的斜線表示窗的開啟方向,實線為外開,虛線為內開;開啟方向線交角的一側為安裝合頁的一側,一般設計圖中可不表示3.示下為外,上為內.計圖中不需表示51高窗456.窗的立面形式應按實際繪制.h為窗底距本層樓地面的高度3.2水平及垂直運輸裝置3.2.1水平及垂直運輸裝置圖例及說明見表3.2.1。第22頁共31頁表3.2.1水平及垂直運輸裝置圖例序號名稱鐵路圖例說明本圖例適用于標準軌及窄軌鐵路,使用本圖例時應注明軌距12起重機軌道3電動葫蘆1234.上圖表示立面(或剖切面),下圖表示平面.起重機的圖例宜按比例繪制.有無操縱室,應按實際情況繪制.需要時,可注明起重機的名稱、行駛的軸線范梁式懸掛起重機圍及工作級別455.本圖例的符號說明:Gn———起重機起重量,以“t”計算S——起重機的跨度或臂長,以“”計算梁式起重機第23頁共31頁續表3.2.1序號名稱圖例說明6橋式起重機1234.上圖表示立面(或剖切面),下圖表示平面.起重機的圖例宜按比例繪制.有無操縱室,應按實際情況繪制789壁行起重機旋臂起重機電梯.圍及工作級別5.本圖例的符號說明:Gn——起重機起重量,以“t”計算S——起重機的跨度或臂長,以“”計算12..觀景電梯等特殊類型電梯應參照本圖例按實置際情況繪制第24頁共31頁續表3.2.1序號名稱圖例說明自動扶梯1.自動扶梯和自動101向為設計運行方向2.自動人行坡道應自動人行道及自動人行坡道在箭頭線段尾部加注上或下1第25頁共31頁4圖樣畫法4.1平面圖4.1.1平面圖的方向宜與總圖方向一致。平面圖的長邊宜與橫式幅面圖紙的長邊一致。4.1.2在同一張圖紙上繪制多于一層的平面圖時,各層平面圖宜按層數由低向高的順序從左至右或從下至上布置。44.1.3除頂棚平面圖外,各種平面圖應按正投影法繪制。.1.4建筑物平面圖應在建筑物的門窗洞口處水平剖切俯視(屋頂平面圖應在屋面以上俯視),圖內應包括剖切面及投影方向可見的建筑構造以及必要的尺寸、標高等,如需表示高窗、洞口、通氣孔、槽、地溝及起重機等不可見部分,則應以虛線繪制。4.1.5建筑物平面圖應注寫房間的名稱或編號。編號注寫在直徑為6mm細實線繪制的圓圈內,并在同張圖紙上列出房間名稱表。.1.6平面較大的建筑物,可分區繪制平面圖,但每張平面圖均應繪制組合示意圖。4各區應分別用大寫拉丁字母編號。在組合示意圖中要提示的分區,應采用陰影線或填充的方式表示。44.1.7頂棚平面圖宜用鏡像投影法繪制。.1.8為表示室內立面在平面圖上的位置,應在平面圖上用內視符號注明視點位置、方向及立面編號(圖4.1.8)。符號中的圓圈應用細實線繪制,根據圖面比例圓圈直徑可選擇8~12mm。立面編號宜用拉丁字母或阿拉伯數字。內視符號如下所示:第26頁共31頁4.2立面圖44.2.1各種立面圖應按正投影法繪制。.2.2建筑立面圖應包括投影方向可見的建筑外輪廓線和墻面線腳、構配件、墻面做法及必要的尺寸和標高等。4.2.3室內立面圖應包括投影方向可見的室內輪廓線和裝修構造、門窗、構配件、墻面做法、固定家具、燈具、必要的尺寸和標高及需要表達的非固定家具、燈具、裝飾物件等(室內立面圖的頂棚輪廓線,可根據具體情況只表達吊平頂或同時表達吊平頂及結構頂棚)。4.2.4平面形狀曲折的建筑物,可繪制展開立面圖、展開室內立面圖。圓形或多邊形平面的建筑物,可分段展開繪制立面圖、室內立面圖,但均應在圖名后加注“展開”二字。4.2.5較簡單的對稱式建筑物或對稱的構配件等,在不影響構造處理和施工的情況下,立面圖可繪制一半,并在對稱軸線處畫對稱符號。.2.6在建筑物立面圖上,相同的門窗、陽臺、外檐裝修、構造做法等可在局部重點表示,繪出其完整圖形,其余部分只畫輪廓線。.2.7在建筑物立面圖上,外墻表面分格線應表示清楚。應用文字說明各部位所用面材及色彩。.2.8有定位軸線的建筑物,宜根據兩端定位軸線號編注立面圖名稱(如:①~⑩立面圖、立面圖)。無定位軸線的建筑物可按平面圖各面的朝向確定名稱。.2.9建筑物室內立面圖的名稱,應根據平面圖中內視符號的編號或字母確定(如:立面圖、立面圖)。4444①第27頁共31頁4.3剖面圖4.3.1剖面圖的剖切部位,應根據圖紙的用途或設計深度,在平面圖上選擇能反映全貌、構造特征以及有代表性的部位剖切。44.3.2各種剖面圖應按正投影法繪制。.3.3建筑剖面圖內應包括剖切面和投影方向可見的建筑構造、構配件以及必要的尺寸、標高等。4.3.4剖切符號可用阿拉伯數字、羅馬數字或拉丁字母編號(圖4.3.4)。4.3.5畫室內立面時,相應部位的墻體、樓地面的剖切面宜有所表示。必要時,占空間較大的設備管線、燈具等的剖切面,應在圖紙上繪出。4.4其他規定4.4.1指北針應繪制在建筑物±0.00標高的平面圖上,并放在明顯位置,所指的方向應與總圖一致。44.4.2零配件詳圖與構造詳圖,宜按直接正投影法繪制。.4.3零配件外形或局部構造的立體圖,宜按《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GB/T50001-2001)中(軸測圖)的有關規定繪制。.4.4不同比例的平面圖、剖面圖,其抹灰層、樓地面、材料圖例的省略畫法,應符合下列規定:4第28頁共31頁1比例大于1:50的平面圖、剖面圖,應畫出抹灰層與樓地面、屋面的面層線,并宜畫出材料圖例;2比例等于1:50的平面圖、剖面圖,宜畫出樓地面、屋面的面層線,抹灰層的面層線應根據需要而定;3比例小于1:50的平面圖、剖面圖,可不畫出抹灰層,但宜畫出樓地面、屋面的面層線;4比例為1:100~1:200(如砌體墻涂紅、鋼筋混凝土涂黑等),但宜畫出樓地面、屋面的面層線;5比例小于1:200的平面圖、剖面圖,可不畫材料圖例,剖面圖的樓地面、屋面的面層線可不畫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