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量感”培養讓學生豁然開朗摘要:量感不但與生活息息相關,而且是影響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形成的因素之一。然而,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對“量感”不是很敏感,經常出現錯誤。經過教學實踐與思考,本文主要闡述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量感,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關鍵詞:量感的培養,生活情境,實踐操作,對比,估測教學中,我們發現在學習常見的量的單位時,學生經常出現單位概念模糊的現象,比如在填寫合適的單位時,會出現:2分米長的床,1平方米的手帕,70米長的毛巾等等。在小學五六年級時,學生還會出現對物體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以及體積單位弄混淆的現象。很多教師認為出現這種錯誤是因學生粗心大意,仔細想一想,難道真的只是粗心造成的嗎?通過學習,查閱資料及思考,我發現,原來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學生對量感的缺失。量感就是通過視覺、觸覺感官器官對物體的大小、長短、粗細、方圓、厚薄、輕重、快慢、松緊等量態的感性認識。在小學階段,量感主要是指學生對長度、面積、體積、時間、質量、貨幣等的感性認識。[1]常見的量及測量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內容之一,培養量感則是核心任務。量感的培養,可以提高學生估算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也是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有效途徑,更是推動學生全面終身發展的有效手段。那么,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量感呢?通過閱讀以及教學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一、經歷生活情境,感知量感數學知識源于日常的生活,數學教學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只有將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學習聯系起來,學習才會有活力,數學才是活生生的數學。作為抽象的數學內容之一的量感,只有在生活情境中感知,才能夠幫助學生建立量的表象,為量感的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通過在生活中感知,學生對不熟悉的量的認識,才能逐步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尋找身邊熟知的物體作為參照,借助參照物來感知計量單位。以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克、千克、噸》一課為例。關于克、千克和噸,學生很容易明白這三個量的大小關系,但是對生活中具體事物的質量是多少還是弄不清。因此,教學時,我們通常多次舉出貼近學生生活中的事物,讓學生在生活中感知1克、1千克、1噸到底有多重。比如,1個回形針重1克,5個蘋果約重1千克,13個小朋友約重1噸等等。通過與生活聯系起來,學生對1個單位的量的表象有了更形象的感知,也就能更真切的體會這些質量單位的大小。在教學《公頃和平方千米》時,學生很容易記住1公頃的概念,邊長是100m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公頃。但是,他們并不能真正的能感知到1公頃到底是多大。因此,我們可以從學生接觸過的事情出發,比如出示操場上,每人手拉手站成一排,圍成一個邊長是10米的正方形。讓學生思考,這個正方7形面積是多少?幾個這樣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根據學生已有知識和上體育課時的經驗,學生很容易通過聯想并計算出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有多大,100個這樣的正方形又有多大,進而對1公頃有多大的表象有更形象的感知,也就是,1公頃這一量感,這時在學生腦海中才會真正產生具體的感知。二、經歷實踐操作,體驗量感史寧中教授說過,世界上很多東西不可傳遞,只有靠親身經歷。量感是在有效的活動經驗的積累的基礎上形成的。學生在實踐操作中能夠積累經驗,同時,經驗的積累能促進學生生成量感。如果學生沒有任何經驗的積累,那么,學生對于量的內容的學習只能是機械型的死記硬背,很難獲得量感的發展。比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我讓學生思考: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方法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引導學生嘗試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看一看等活動探究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進而思考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長方形的長和寬有什么樣的聯系,從而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在這節課中,每位學生都參與到動手操作的活動中,這是有意識的給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接著讓他們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的理解,在此過程中,學生漸漸在頭腦中形成平行四邊形面積推到的過程,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長和寬的量的關系。同時,動手實踐活動也給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三、經歷對比,強化量感對比,可以激發思維、深化思維,發展思維,使學生對事物的表象有更深刻的理解。我們可以對比同一個量的兩個不同事物,感知這兩個事物之間的聯系,進而強化對量的感知。以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教室有多長》為例,教室雖然學生能經??吹剑菍τ诮淌业拈L度這個量,學生并不能完全建立清晰的表象。這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將教室的長度與他們走一步的長度進行聯系對比,用腳步來丈量教室的長度,或者用身邊的鉛筆盒的長度,身體的長度等等與教室的長度作比較,學生在反復的對比中,不但對教室的長度有了清晰的表象感知,而且對這一量感的感知更加強烈。教學中我們也能對兩個不同量的事物進行對比。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在學完常見的量之后,一些學生對長度、面積、體積這些量的單位容易混淆。這說明學生不能分辨出這些量之間的區別。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對比法,幫助學生辨別它們之間的區別,強化學生對這些量的理解。例如,教學中,我們可以先拿出一張長方形紙,讓學生分別摸一摸并用尺子測量出它的長和寬的長度,明白這時測量的單位是長度單位。接著讓學生摸摸這個長方形紙的面,引導它們發現它的面與長和寬有關,也就面積單位是長的單位乘以寬的單位得到的。在與長度單位進行對比的基礎上,學生能深刻體會面積單位就是長度單位的平方。最后,我在這張紙的上面繼續1至5張紙,引導學生對比體積與面積,發現體積這時不僅與長、寬有關,還與高有關,也就是體積是長寬高相乘的積。基于前面的經驗,學生很容易明白長方體的體積單位就是長度單位的立方,也就是面積單位的平方。通過兩個量與兩個量之間的對比,學生對長度、面積及體積這三個量的單位有一定的辨別力。四、經歷估測,提升量感對于量的學習,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單位量的感知上,而是要將對量的感知運用到生活中。估測應用能力是具有量感的一種直觀體現。因此,從估測到驗證是幫助學生提升量感的最有效的手段。以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下冊《1米有多長》為例,學生在生活的情境中多次感知了1米有多長的表象感知之后,我們可以接著讓他們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估測,比如教室長多少,老師身高多少,教學樓高多少等等。通過對事物長度量的估測,既能檢測學生對量感的掌握程度,也能提升學生對量感的感悟水平。再比如,在教學《克、千克、噸》時,我們通過讓學生稱一稱、掂一掂事物的質量之后,接著讓學生去估一估它們的質量。比如一本字典重多少克?550顆花生重多少克?等等。有的學生在估測時,根據一枚回形針約1克,把0顆花生的質量估計成50克。一本字典的質量和一個蘋果的質量差不多,所以把一本字典的質量估算成252克。學生能這樣估算,就說明他們已經具有質量方面的量感,而不能準確估測結果的同學,也能在估測的活動中,進一步提升對物體質量的感知。學生的“量感”不是與生俱來的,量感的培養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學生在生活中反復體驗、實踐、感悟、積累后再到提升。教師只有在教學中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情況,讓學生在生活的情境中感知“1個單位”標準量的表象;讓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親身經歷體驗量的本質;利用對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股權轉讓合同要點解析
- 個人財務收支規范合同
- 高級審計師考試的趨勢與變化試題及答案
- 中級審計師考試復習規劃試題及答案
- 建造師考試專業知識試題及答案
- 二級消防工程師備考方略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入團考試的學習方法試題及答案
- 中級審計師考試核心試題及答案
- 入團考試2025年社會文化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醫保知識考試題庫及答案:醫保患者權益保障實務操作模擬題解析
- 償二代下我國財險公司償付能力影響因素的深度剖析與實證研究
- 【嘉峪關】2025年甘肅嘉峪關市事業單位集中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50人(含教育系統)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課件
- 青少年學法知識講座課件
- 2025阿里地區普蘭縣輔警考試試卷真題
- 青年紀律教育課件:共青團紀律條例解讀與實踐
- 廣東省廣州市2025屆高三畢業班綜合測試語文二模作文講評(二):完成筑基完美添彩
- 2025年人工智能訓練師(高級)職業資格認定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電子商務大數據分析方法試題及答案
- JGT266-2011 泡沫混凝土標準規范
- 配電室運行維護投標方案(技術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