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通用2023年高考地理易錯題集錦_第1頁
全國通用2023年高考地理易錯題集錦_第2頁
全國通用2023年高考地理易錯題集錦_第3頁
全國通用2023年高考地理易錯題集錦_第4頁
全國通用2023年高考地理易錯題集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每日一練)全國通用2023年高考地理易錯題集錦

選擇題

1、下圖為某城市土地租金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I處地租較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交通通達度高B.環境優美宜人

C.居住人口多D.建筑物高大密集

(2)II處可布局()

A.化學工業園B.高級住宅區C.物流倉儲區D.大型批發市場

(3)圖中四條曲線不能準確表示該城市主要街道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A

B

1

B

【提示】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解析:

(1)本題主要考查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2)本題主要考查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3)本題主要考查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解答】

(1)影響地租的主要因素有交通通達度和距市中心遠近,從圖中可以看出I處地租遠遠高于周邊地區,其影

響因素可能是交通便利,A正確。

故選A。

(2)從圖中可以看出II處形成地租較高,且靠近河流,環境較好,可能布局高級住宅區。

故選Bo

(3)城市主要街道,交通便利,地租應較高,地租等值線應向外凸,②處部分向中心凸出,不應該是城市主

要街道。

故選Bo

2、如圖是我們旅游經常見到的一種景觀,回答下列小題。

(1)該地貌的主要特點是()

2

A.奇峰林立,地表崎嶇B.冰川廣布,河流眾多

C.千溝萬壑,支離破碎D.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2)該景觀在我國分布最廣泛的地區是()

A.西北地區B.東部地區C.北方地區D.南方地區

答案:

A

D

【提示】

喀斯特地貌

解析:

(1)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地理基本知識的能力,邏輯推理能力。

(2)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地理基本知識的能力,邏輯推理能力。

【解答】

(1)圖示地貌是溶洞地貌,洞內為千姿百態的石筍、石柱、石鐘乳、石幔等,屬于喀斯特地貌,該地貌是具

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大多為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和沉積作用等所形成,喀斯特地貌地表因流水溶蝕

作用形成奇峰林立,地表崎嶇的特征,A正確;

喀斯特地貌一般出現在比較暖濕氣候環境,不具有冰川廣布的特征,B錯誤;

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地表特征,是黃土分布區流水侵蝕的結果,不是喀斯特地貌特征,C錯誤;

喀斯特地貌分布區往往地形崎嶇,土層較薄,不具有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的特征,D錯誤。

故選A。

(2)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大多為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

的總稱,圖示景觀為喀斯特地貌,我國石灰巖集中分布地區在云貴高原,其中喀斯特地貌發育最為典型,云貴

高原屬于我國南方地區,因此該景觀在我國分布最廣泛的地區是南方地區,D正確;

3

我國西北地區降水較少,喀斯特地貌發育不典型,A錯誤;

我國東部地區大多地勢低平,多沉積作用,石灰巖分布面積較小,因此不是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廣泛的地區,B

錯誤;

我國北方地區平原面積廣闊,以沉積地貌為主,因此不是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廣泛的地區,C錯誤。

故選D。

3、2019年3月30日,福州突降暴雨,市區內澇嚴重。造成這次福州市區內澇嚴重的主要原因是()

A.熱島效應導致①環節增強

B.地面硬化導致⑥環節增強

C.排水設施不足導致⑤環節受阻

D.綠地面積減少導致④環節減弱

答案:

C

【提示】

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C

填空題

4

4、下圖為太陽系中八大行星排列順序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ABCDEFGH

淙1111J-------1-------'——'—

⑴圖中字母D代表的行星是—(填名稱)。按照距日遠近、質量、體積等結構特征,可以把八大行星分為三

類。圖中代表巨行星的是—、—(填字母)。

⑵地球是八大行星之一,與其他行星一起繞太陽公轉,公轉方向都是—,具有同向性。八大行星的運行軌道

還具有—和—的特征,這些都說明地球是一顆普通行星。

(3)與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又是一顆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現在,它是一顆存在生命的行星。按照相互關系,

將下列字母填在對應的橫線上,完成下圖。

八*

適宜的

溫度②

地球處在地

地有液態

比較安全球水存在

的宇宙環的

的自轉和公

境中自

有③<—轉的同期

宇適中

①存體積和質

在④量適中

①一;②—;③一;④一。

a.日地距離適中b.穩定的太陽光照c.有適合生物呼吸的氧氣d.地表溫度的日變化和季節變化幅度不大

答案:(1)火星EF

(2)自西向東共面性近圓性

(3)badc

解析:

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本題重點考查學生對地球普通性和特殊性的理解,體現了對學生獲

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能力的理解。

5

太陽系八大行星按照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按照距日遠近、質量、體積等結構特征,可以把八大行星分為類地行星、巨行星和遠日行星。水星、金星、地

球、火星屬于類地行星,木星、土星屬于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屬于遠日行星。故D代表的行星是火星。圖

中代表巨行星的是E和F。

(2)

八大行星繞太陽公轉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東,具有同向性。八大行星的運行軌道都是近似于正圓的橢圓,具

有近圓性特征;八大行星的運行軌道彼此間夾角很小,近乎于同一個平面,具有共面性特征。

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方面的條件:太陽光照比較穩定、地球處在比較安全的宇宙中。在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

條件中,適宜的溫度主要是因日地距離適中;地球自轉和公轉周期適中使得地表溫度的日變化和季節變化幅度

不大;體積和適量適中,使得地球引力適中,使得地球上有適宜的大氣厚度和大氣成分。

5、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題。

材料一下圖為我國東北地區略圖。

6

材料二某家具企業在甲地生產家具組件,在沿海大城市設立研發中心,在消費地組裝銷售,取得了較好的經

濟效益。

丙河流一年中有次汛期。

答案:兩

解析:

本題以我國東北地區略圖為背景,考查氣候對河流水文特征的影響,考查學生的區域認知與綜合思維素養。

丙地的河流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和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因此會形成夏汛和春汛兩個汛期。

6、讀下列圖表回答:

環境溫度對人體的影響(攝氏度)

生命障礙>49不利高溫>29高溫>24舒適21±3低溫<18</span>不利低溫<10</span>冷金屬粘皮<-20

圖1干旱地區人口分布圖2人口分布隨海拔高度的比例變化

⑴材料中表格、圖1和圖2表示的影響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別是—、—和—。

⑵由表格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溫度帶是一。

⑶解釋圖2人口集中分布在0-200米的原因是o

⑷上述自然因素往往通過對人口—的影響而影響人口數量的變化;同時又通過人口分布而影響—的形成和

發展。

⑸除上述自然因素外,影響人口增長和分布的人文因素主要有()。A.經濟狀況B.交通條件C.歷史文

化D.政策法規

答案:⑴氣候水源地形

7

⑵溫帶

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生產和生活

(4)增長城市

⑸ABCD

解析:

本題以氣溫、氣候及地形對人口分布的影響為材料,主要考查影響自然環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的相關知識,難

度一般。考查了學生依據材料獲取信息、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體現了對學生綜合思維的

考查。

從表格中可看出,環境溫度對人體影響中,溫度在21±3攝氏度時使人體舒適,溫度過高和過低都會使人體不

太舒適,說明影響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氣候;圖1干旱地區人口分布圖可看出,城鎮主要沿河流分布,說明

影響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源;圖2為人口分布隨海拔高度的比例變化,海拔越高,人口分布比例越小,說

明地形對人口分布的影響。

(2)

由表中可知,環境溫度對人體影響中,溫度在21±3攝氏度時使人體舒適,說明溫度不高也不低,世界人口最

集中的溫度帶是溫帶,熱帶溫度過高,寒帶溫度過低,人口分布都比較少。

海拔為0-200米的地區一般是平原,平原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農業生產基礎好,同時聚落及交通等基礎

設施建設難度小,利于人們的成產和生活。

(4)

氣候、水源及地形等因素往往通過對人口增長的影響來影響人口數量的變化,自然條件好的地區,適合人們生

存,所以促使人們向條件好的地區遷移,而人口基數大也會使人口自然增長量也大;自然環境又通過對人口分

布的影響,從而影響到城市的形成和發展。

8

經濟狀況好、交通條件好的地區,人口分布較多,同時歷史文化因素也會影響人口的增長和分布,政策法規也

能通過影響人口生育政策、人口遷移等影響人口的增長和分布,故選ABCD。

小提示:

綜合題

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黃河三角洲略圖。

灌溉

OMMO水域人Xi>,*>:£,',,”.媳

材料二:傳統鹽堿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開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鹽堿含量。2000年以來,該地區引進

暗管排鹽技術,即在土壤中鋪設滲水管收集鹽堿水,再通過排水管將鹽堿水排出(如右圖所示)。目前:這一

技術已成為黃河三角洲鹽堿地治理的有效措施。

(1)21世紀以來黃河三角洲河道未發生擺動,說明其主要原因。

(2)從水循環的角度,說明黃河三角洲土壤鹽堿化的成因。

(3)簡述利用暗管技術排鹽堿的主要優點。

答案:(1)中上游生態環境改善,水土流失減輕;水土保持工程發揮效益,泥沙減少;流域用水量增加,河

口徑流減少;河道疏浚,加固堤岸,不易泛濫。

(2)地勢低平,徑流緩慢;海水倒灌;地下水位高;蒸發量較大。

(3)節約用水;節約用地;降低地下水位;排鹽堿快。

9

解析:考查水循環的相關知識。

(1)黃河三角洲擺動是黃河泛濫,泥沙沉積的結果。未發生明顯擺動說明黃河泛濫得到有效治理,含沙量減

小。黃河泥沙主要來自黃土高原,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的作用,中上游生態環境改善,水土流失減輕;

水土保持工程發揮效益,能減少河流的泥沙含量、調蓄洪水,防止河流水患;流域用水量增加,河口徑流減少;

河道疏浚,加固堤岸,河水不易泛濫;流域用水量增加,河口徑流減少,也可以減弱河流含沙量和河流水患。

(2)形成鹽堿土要有兩個條件:一是氣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臨界水位);另一是地勢低洼,沒有排水

出路。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鹽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該地區又比較干旱,由于毛細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

發后,便留下鹽分,日積月累,土壤含鹽量逐漸增加,形成鹽堿土;如是洼地,且沒有排水出路,則洼地水份

蒸發后,即留下鹽份,也形成鹽堿地。黃河三角洲地勢低平,徑流緩慢;海水倒灌:地下水位高:蒸發量較大。

(3)由材料可知:暗管技術排鹽堿節約用水、節約用地、低地下水位、排鹽堿快。

所以答案是:(1)中上游生態環境改善,水土流失減輕;水土保持工程發揮效益,泥沙減少;流域用水量增

加,河口徑流減少;河道疏浚,加固堤岸,不易泛濫。

(2)地勢低平,徑流緩慢;海水倒灌;地下水位高;蒸發量較大。

(3)節約用水;節約用地;降低地下水位:排鹽堿快。

【小提示】(1)要求學生認真讀圖,理解黃河三角洲擺動的現象以及原因。黃河三角洲擺動是黃河泛濫,泥

沙沉積的結果,未發生明顯擺動說明黃河泛濫得到有效治理,含沙量減小,要求學生掌握治理黃河的措施。

(2)要求學生掌握鹽堿化的成因,從水循環的蒸發、下滲、徑流等方面分析。

(3)結合材料可知暗管技術排鹽堿節約用水、節約用地、低地下水位、排鹽堿快。

8、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0

(1)由圖中①、②、③、④四個環節所組成的水循環是循環,其中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環

節是(填序號)。

(2)甲處地貌的名稱是,該地貌的突出特征有。

A.地勢低平,河漢縱橫B.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C.石林、峰林廣布D.高山深谷,河流眾多

(3)火山、地震成災的直接危害有(多選)。

A.破壞建筑,造成人員財產損失B.山洪暴發,危及人員財產安全

C.改變地表,阻斷交通D.狂風暴雨,造成城市內澇

(4)列舉2個地震發生時有效的避災方法。

(5)環節③的形成與大氣成分密切相關。該大氣成分主要有(多選)。

A.水汽B.氧氣C.二氧化碳D.雜質

(6)舉兩例說明水循環中④環節的地理意義。

答案:(1)海陸間(4)

(2)河口三角洲IA

(3)AC

(4)室內蹲、坐在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方;快速跑到廁所、廚房等空間較小的地方;車站、商店等公

11

共場所保持鎮靜,就地躲避。

(5)AD

(6)塑造地表形態,發展航運,開發水電,提供灌溉水源。

解析:

(1)由圖中①是蒸發、②是水汽輸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徑流四個環節所組成的水循環是海陸間水循環,

其中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環節是地表徑流,對應④。

⑵甲處處于河流入海口,地形名稱是河口三角洲。地形特征是地勢低平,河漢縱橫,A對。其余選項可排除。

(3)火山、地震成災的直接危害有破壞建筑,造成人員財產損失,A對;山洪暴發,危及人員財產安全,多

是暴雨造成;改變地表,阻斷交通,C對;狂風暴雨,造成城市內澇,多是臺風造成,D錯。

(4)本題是開放性試題。地震發生時有效的避災方法。如室內蹲、坐在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方;快速

跑到廁所、廚房等空間較小的地方;商店等公共場所保持鎮靜,就地躲避。尋找三角區域等。

(5)成云致雨重要的條件是有充足的水汽和凝結核。故AD對。

(6)塑造地表形態如對黃土高原的沖刷侵蝕,造成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貌;發展航運,開發水電,提供灌

溉水源等。

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江蘇城鎮空間結構將來大致呈現“一帶兩軸,三圈一極”的特征(沿江城市帶、沿海城鎮軸和沿東隴海

城鎮軸,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長極),以強化城鎮空間集聚效應。

材料二:圖1是"2011年江蘇城鎮化水平分布和空間結構規劃示意圖",圖2是"江蘇不同地區城鎮化水平變化

圖”。圖3中的箭頭a和b表示江蘇省省內的人口流動和產業轉移的方向。

12

■■蘇南城鎮化水平71%,4

^■1蘇中城鎮化水平57%(C

匚相匕城鎮3C平53%;?

一■1?運河\

鐵路

城市

沿江城

沿海城,

沿東隴i上海市

?蘇南城鎮化水平—蘇中城鎮化水平—蘇北城鎮化水平

卓80

、70

60

50

也40

熟3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