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遺傳的細胞基礎
(全卷滿分IOO分,考試用時75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共14題,每題2分,共28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下列各組中數量比例是1:1的是()
A.染色體和染色單體B.染色體和核DNA分子
C.核DNA分子和染色單體D.著絲粒和染色單體
2.圖為某遺傳圖解,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父親母親
親代XYXXX
①/\1③
配子
子代
A.圖中①、③過程表示減數分裂
B.圖中②過程表示受精作用
C.等位基因的分離發生在①、③過程
D.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發生在②過程
3.如圖為孟德爾進行的豌豆雜交實驗操作過程圖解,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高莖的花B.矮莖的花
A.步驟①應在豌豆自然成熟開花時進行
B.步驟①、②操作完成后,植株A無需套袋,植株B需要套袋
C.孟德爾的雜交實驗中,由B得到F2的過程無需進行步驟①②操作
D.圖中操作體現的雜交組合是6高莖X2矮莖
4.孟德爾通過多年的雜交實驗,揭示了兩大遺傳規律,被后人稱為“遺傳學之父”。
下列有關遺傳學概念的說法,正確的是()
A.雜交后代均是雜合子
B.測交為待測個體與隱性純合子雜交的過程
C羊毛的長度與粗細度是一對相對性狀
D.基因型為YYyy的個體是純合子
5.下列關于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遺傳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兩對相對性狀分別由兩對遺傳因子控制
B.每一對遺傳因子的傳遞都遵循分離定律
C.Fl中控制兩對性狀的遺傳因子相互融合
D?F2中有16種雌雄配子組合方式、9種基因型和4種表型
6.如圖甲表示減數分裂某時期的分裂圖像,乙表示減數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
DNA含量。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每條染色體DNA含量
B
細胞分裂時期
甲(i
A.甲圖中只有一對同源染色體
B.乙圖AB段形成原因是DNA的復制
C甲圖位于乙圖的DE段
D.乙圖C-D形成原因是同源染色體的分離
7.如圖表示雄果蠅進行某種細胞分裂時,處于四個不同階段的細胞(I~IV)中不同
物質(①?③)的數量。下列表述與圖中信息相符的是)
①
勿
≡②
≡盥
≡目③
≡
≡
≡
≡
≡
≡
IV細胞類型
A.III階段代表初級精母細胞
B.圖中存在同源染色體的階段只有II
C.②代表染色單體
D.基因的分離定律發生在階段III
8.科研人員用熒光染料對銀灰楊(2片38)花粉母細胞微管蛋白進行染色,觀察減數
分裂過程,部分圖像如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124
A.圖中被熒光染色的是染色體
B.按細胞分裂過程正確順序是3→1→2→4
C.圖1所處時期的細胞中有76條染色體
D.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互換發生于圖4細胞中
9.水稻中非糯性(W)對糯性(W)為顯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藍黑色,糯性品
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紅褐色。下面是對純種的非糯性與糯性水稻的雜交后代進行
觀察的結果,其中能直接證明孟德爾的基因分離定律的一項是()
A.雜交后親本植株上結出的種子(FI)遇碘全部呈藍黑色
B.F,自交后結出的種子(F"遇碘后,3/4呈藍黑色,1/4呈紅褐色
CB產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藍黑色,一半呈紅褐色
DE測交所結出的種子遇碘后,一半呈藍黑色,一半呈紅褐色
10.高稈(D)對矮稈(d)為顯性,抗病(R)對易感病(r)為顯性,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用一
個純合易感病矮稈品種與一個純合抗病高稈品種雜交E中抗病抗倒伏類型的基
因型及其所占比例為()
A.ddRR,l∕8
B.ddRR,l∕16和ddRr,l∕8
C.ddRr,l∕16
D.DDrr,l∕16和DdRR,1/8
IL科研人員用純合的紫花與純合的白花史豆品種雜交,獲得的B全為紫花月自
交后代的花色及個體數目如表所示。下列相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花色白花淺紫花
F2個體數目(株)3107626
A.推測花色由2對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B.F2個體中紫花曳豆的基因型有4種
C.F2個體中白花與非白花的比例約為3:13
D.F2中白花史豆自交后代為白花:淺紫花=5:1
12.某種哺乳動物的直毛(B)對卷毛⑹為顯性,黑色(C)對白色(C)為顯性,兩對基因獨
立遺傳。基因型為BbCc的個體與另一表型相同的個體交配,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不可能是()
A.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1:1:1:1
B.直毛黑色:卷毛黑色=3:1
C.直毛黑色:直毛白色=3:1
D?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二9:3:3:1
13.已知紅綠色盲和血友病都是伴X遺傳病,某家庭中母親表現正常、父親患紅綠
色盲(致病基因用b表示),生了一個不患紅綠色盲但患血友病(致病基因用h表示)
的兒子和一個不患血友病但患紅綠色盲的女兒。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控制紅綠色盲和血友病的基因在遺傳時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B.父親和母親的基因型可分別表示為XbHY、XBHXbh
C.若母親的一個卵原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發生交叉互換,則會產生4種不同的卵
細胞
D.若不考慮交叉互換,該夫婦再生一個女兒不患紅綠色盲和患紅綠色盲的概率相
同
14.豚鼠的體色色素的合成必須有顯性基因D,另一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中顯性
基因R使體色呈現黑色,無法合成色素的個體表現為白色,其他類型表現為灰色。
現有兩個純合品系的親本雜交B雌雄個體再相互交配產生F2,結果如下:
親本組合B類型及比例F2類型及比例
灰色雌性X白色雄性黑色雌性:灰色雄性=1:1黑色:灰色:白色=3:3:2
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親代白色雄性個體的基因型為ddXRY
B.F2中黑色個體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6
C-F2中灰色個體自由交配月的表型及其比例為灰色雌性:灰色雄性:白色雌性:
白色雄性=8:8:1:1
D?利用白色雌性和黑色雄性個體雜交,可以使雜交后代中的白色豚鼠只在雄性個
體中出現
二、多項選擇題:共5題,每題3分,共15分。每題有不止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每題全選對的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錯選或不答的得O分。
15.如圖為某兩種遺傳病的家系圖,甲、乙兩病的致病基因位于不同染色體上,下列
判斷正確的是()
?甲病女
緩甲病男
C)乙病女
O正常女
A.甲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B.個體4肯定不含致病基因
C.1、2再生一個兩病皆患孩子的概率是5/8
D.1、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4/9
16.如圖表示一對同源染色體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染色單體與2染色單體之間發生了交叉互換
B.B與b的分離僅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
C.A與a的分離僅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
D.A與a的分離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和減數第二次分裂
17.果蠅的眼色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在純種暗紅眼打X純種朱紅眼6的正
交實驗中,B只有暗紅眼;在純種朱紅眼,X純種暗紅眼6的反交實驗中,B雌性為暗
紅眼,雄性為朱紅眼。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正、反交實驗常被用于判斷有關基因所在的染色體類型
B.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X的非同源區段,朱紅眼為隱性性狀
C若正、反交的B中的雌雄果蠅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型及比例相同
D.反交實驗F1中雌雄個體相互交配,產生的后代中,暗紅眼雄性和雄性暗紅眼比例
不同
18.在完全顯性的條件下,已知控制4對相對性狀的4對等位基因A與a、B與b、
C與c、D與d自由組合,基因型分別為AaBbCCDd、AabbCCDD的兩個體進行雜
交。下列關于雜交后代的推測,正確的是()
A.表型8種,AaBbCcDD個體的比例為1/16
B.基因型8種,aaBbccDd個體的比例為1/64
C.后代中雜合子所占比例為15/16
D.后代中具有兩對顯性性狀的個體所占比例為7/32
19.小鼠的皮毛顏色由常染色體上的兩對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質合
成,B∕b控制黑色物質合成。兩對基因控制有色物質合成關系如圖:
基-I?|有色物質警?有色物質
體[物[質[I---------12
取三只不同顏色的純合小鼠(甲一灰鼠,乙一白鼠,丙一黑鼠)進行雜交,結果如下:
親本組合
FiF2
實驗一甲X乙全為灰鼠9灰鼠:3黑鼠:4白鼠
實驗二乙X丙全為黑鼠3黑鼠:1白鼠
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根據實驗二結果,可以知道黑色對白色為顯性
B.由題意可以知道有色物質1為灰色,有色物質2為黑色
C.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別是AABB、aabb、AAbb
D.實驗一F2中灰鼠測交,子代表型比例為4:2:3
三、非選擇題:共5題,共57分。
20.(13分)圖中①~⑥表示某高等動物睪丸內細胞分裂圖像,⑦表示某分裂過程中
細胞核中染色體數目變化曲線,①、③圖內的字母表示染色體。請根據圖回答下
列問題:
⑴細胞圖像④一⑥屬于分裂;④一①屬于分裂。
⑵圖中③細胞和①細胞依次為
⑶寫出一個④細胞經③細胞形成的配子染色體組成是
⑷圖④細胞在分裂產生配子時,A與a的分離發生在坐標圖⑦中的,a與a
的分離發生在坐標圖⑦中的o
⑸請在坐標圖⑦中用虛線畫出該動物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核DNA分子變化的曲
線圖。
⑹若圖中細胞是卵巢內細胞的分裂圖像,則一定需要改的圖像是,畫出修
改后的細胞圖像。
21.(10分)孔雀魚藍尾總系包括淺藍尾、深藍尾和紫尾三個性狀。科研人員選用
深藍尾和紫尾做雜交實驗(遺傳因子用B、b表示),結果如圖所示:
P深藍尾X紫尾
F1淺藍尾
雌雄交配
ψ
F2深藍尾淺藍尾紫尾
1:2:1
⑴深藍尾對紫尾是不完全顯性,R的遺傳因子組成為E深藍尾的遺傳因子
組成為。
⑵淺藍尾與深藍尾僅從顏色上不容易區分,若僅憑尾的顏色來確定某孔雀魚遺傳
因子組成,需通過實驗,若子代性狀及比例是,
則為淺藍尾。
⑶某種原因導致含b遺傳因子的雄配子只有50%存活,則F1相互雜交后代性狀及
比例為。
22.(10分)結球甘藍的紫色葉對綠色葉為顯性,控制該相對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A、
a和B、b)分別位于3號和8號染色體上。下表是純合結球甘藍雜交實驗的統計
數據,請回答:
親本組合
紫色葉綠色葉紫色葉綠色葉
①紫色葉X綠色葉121045130
②紫色葉X綠色葉89024281
⑴結球甘藍葉性狀的遺傳遵循定律。
⑵表中組合①的兩個親本基因型為理論上組合①的F2紫色葉
植株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自交后代全為紫色葉的個體所占的比例
為O
⑶表中組合②的親本中,紫色葉植株的基因型為
O若組合②的Fi與綠色葉結球甘藍雜交,理論上后代的表型及
比例為O
⑷請用豎線(I)表示相關染色體,用點(?)表示相關基因位置,在如圖圓圈中畫出組合
①的Fl體細胞的基因示意圖。
23.(14分)鳳尾魚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其尾部紋路有馬賽克狀和點狀兩種表
型(相關基因用B、b表示)。現讓雌魚甲與雄魚乙、丙分別雜交,子代的表型及比
例如表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不考慮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
甲X乙
馬賽克狀打馬賽克狀6點狀6
??
雜交1
甲X丙
馬賽克狀?點狀,馬賽克狀8點狀6
????
雜交2
⑴由雜交1可判斷基因B、b位于染色體上。只根據雜交2,能否做出此
判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⑵馬賽克狀和點狀兩種表型中,顯性性狀為,乙和丙的基因型分別
是O
⑶分別從雜交1和雜交2的子代中任取一只馬賽克狀雌魚,兩者基因型相同的概
率為O
⑷若取雜交2的子代中點狀雌魚與馬賽克狀雄魚雜交,則子代表型及比例
為。
24.(10分)如圖為某家族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設相關基因為B、b)的遺傳系譜圖,
其中∏3不攜帶該病的致病基因。
O正常女性
□正常男性
■患病男性
⑴該病的遺傳方式是染色體性遺傳。
(2)I∏7個體的基因型是o若她與正常男子結婚,后代為患病男
孩的概率是如這對夫婦生了患病的孩子后再生育,后代為患病男孩的概
率是O
⑶如果Hk個體同時患有白化病(設基因為a),則∏4個體的基因型為_______港
II3和∏4再生一個孩子,則該孩子只患一種病的概率是
答案全解全析
1.B2.D∑C4.B5.C6.B7.C8.B9.C10.B
11.B12.A13.D14.D15.AD16.ABD17.ABD18.ACD19.ABC
1.B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粒分裂,細胞中不含染色單體,每條染色體上含有
一個DNA分子,因此染色體和核DNA分子之比為1:1,B正確。
2.D圖中①、③過程分別表示父親通過減數分裂產生精子、母親通過減數分裂
產生卵細胞的過程,A正確;圖中②過程表示受精作用,B正確;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
體的分離而分離,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發生在①、③過程,C正確;②
過程為精子和卵細胞的隨機結合,不發生基因的自由組合,D錯誤。
3.C豌豆是嚴格的自花傳粉、閉花授粉植物,因此,雜交實驗中,須在花蕾期(開花
前)對母本進行①去雄,A錯誤;步驟①、②操作完成后,植株A需套袋,植株B無需
套袋,這樣可以避免母本接受外來的花粉,B錯誤;孟德爾的雜交實驗中,由于豌豆
是嚴格的自花傳粉、閉花授粉植物,經過R自交獲得F2的過程無需進行步驟①②
操作,C正確;接受去雄操作的是母本,可推測圖中操作體現的雜交組合是6矮莖X?
高莖,D錯誤。
4.B雜交后代不一定全是雜合子,A錯誤;測交為待測個體和隱性純合子雜交的
過程,B正確;羊毛的長度和粗細度屬于兩種性狀,不是一對相對性狀,C錯誤;該個
體中Y和y是等位基因,因此基因型為YYyy的個體是雜合子,D錯誤。
5.C孟德爾遺傳實驗中,兩對相對性狀分別由兩對遺傳因子控制,A正確;孟德爾
遺傳實驗中,每一對遺傳因子的傳遞都遵循分離定律,B正確;B細胞中控制兩對性
狀的遺傳因子相互獨立,不相融合,C錯誤;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R
產生4種比例相等的雌配子和雄配子,隨機結合后F2中有4×4=16種組合方式、4
種表型和9種基因型,D正確。
6.B甲圖細胞中不含同源染色體,且每條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赤道面上,處于
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A錯誤;圖乙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復制,復制后每條
染色體上有2個DNA分子,B正確;乙圖的DE段表示每條染色體上含有1個
DNA分子,此時細胞中不應含有染色單體,不能對應甲圖,C錯誤;乙圖C一D形成
原因是著絲粒分裂,分裂后每條染色體上有1個DNA分子,D錯誤。
7.C分析題圖可知:①代表染色體,②代表染色單體,③代表核DNA。ΠI階段中染
色體數目是體細胞的一半,有染色單體,說明III階段為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
此時細胞為次級精母細胞,A錯誤。I階段沒有染色單體,染色體:核DNA=I:1,
且染色體數目與體細胞相同,推測I階段可為間期,此時存在同源染色體;∏階段存
在同源染色體;III階段和IV階段不存在同源染色體,B錯誤。I階段沒有②,可推測
②為染色單體,C正確。基因的分離定律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對應階段
IIzD錯誤。
8.B根據題干信息“熒光染料對銀灰楊花粉母細胞微管蛋白進行染色”,可知染色
的應該是紡錘絲,A錯誤。圖中1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開,2是減
數第二次分裂中期,3是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排列在赤道面,4是
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其正確的順序是3τl->2-4,B正確。圖1是減數第一次分
裂后期,染色體數目沒有加倍,為2n=38,C錯誤。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互換
發生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而不是圖4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D錯誤。
9.C雜交后親本植株上結出的種子(B)遇碘全部呈藍黑色,后代表型只有一種,無
法證明孟德爾的基因分離定律,A錯誤E自交后結出的種子(F-遇碘后,3/4呈藍黑
色,1/4呈紅褐色,說明F1自交后代出現性狀分離,但不能直接證明孟德爾的基因分
離定律,B錯誤田產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藍黑色,一半呈紅褐色,說明Fl產生兩
種配子,比例為1:1,能直接證明孟德爾的基因分離定律,C正確;B測交所結出的
種子遇碘后,一半呈藍黑色,一半呈紅褐色,驗證了孟德爾的基因分離定律,但不能
直接證明孟德爾的基因分離定律,D錯誤。
10.B一個純合易感病矮稈品種(ddrr)與一個純合抗病高稈品種(DDRR)雜交,則
Fl為雙雜合子DdRr,讓R自交,其后代性狀分離比例為高稈抗病(D_RJ:高稈易
感病(D_rr):矮稈抗病(ddR_):矮稈易感病(CIdIT)=9:3:3:1下2中既抗病又抗倒
伏(矮稈)的個體占比為3+(9+3+3+1)=3/16,在這之中基因型為ddRR與ddRr的個
體都是既抗病又抗倒伏,且比例為1:2,則它們在后代中所占的比例分別為1/16、
l∕8o
11.BF1自交E紫花:白花:淺紫花約為12:3:1,是9:3:3:1的變式,據此
推測孤豆花色由2對等位基因控制,其遺傳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假設用A/a、
B/b表示控制花色的基因,則F2中紫花吏豆的基因型可能為A_B_和A_bb,有6種;
白花豆豆的基因型可能為aaB_;淺紫花吏豆的基因型可能為aabbo根據以上分析
可知,花色由2對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F2中紫花史豆的基因型可
能為A_B_和A_bb,有6種,B錯誤;F2紫花:白花:淺紫花約為12:3:L即白花:
非白花約為3:13,C正確;F2中白花史豆(l∕3aaBB?2∕3aaBb)自交后代淺紫花aabb
為2∕3xl∕4=l∕6,白花為1-1/6=5/6,后代表型及比例為白花:淺紫花=5:LD正確。
12.A與BbCC表型相同的個體基因型可能為BBCC、BbCC?BBCc、BbCC,若
是BbeCXBBCC,雜交的后代均為直毛黑色,若是BbCCXBbCC,雜交后代為直毛黑
色:卷毛黑色=3:1,若是BbCCXBBCC,雜交后代為直毛黑色:直毛白色=3:1,若
是BbCCXBbCC,雜交后代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9:3:3:
L綜上分析,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13.D控制紅綠色盲和血友病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體上,這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
分離定律,但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錯誤;父親患紅綠色盲但不患血友病,說明父
親基因型為XbHY,兒子不患紅綠色盲但患血友病,說明母親一條X染色體上血友
病基因和色覺正常基因連鎖,女兒不患血友病但患紅綠色盲(紅綠色盲基因同時來
自母親和父親),說明母親一條X染色體攜帶紅綠色盲基因,且與非血友病基因連
鎖,故母親的基因型為XBhXbH,B錯誤;一個卵原細胞只能產生一個卵細胞,C錯誤;
若不考慮交叉互換,該夫婦再生一個女兒色覺正常的概率為1/2,患紅綠色盲的概
率為1/2,D正確。
14.D根據題目信息和表格數據,純合品系的灰色雌性豚鼠和白色雄性豚鼠雜交,
得至UF1的表型為黑色全為雌性,灰色全為雄性,且F2表型比為3:3:2,即6:6:4,
為9:3:3:1的變式,可推知R、!■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且兩對基因的遺傳符合
自由組合定律。根據以上分析,親本灰色雌性的基因型為DDXrXr,白色雄性的基
因型為ddχRγ,A正確;F2中黑色豚鼠個體基因型為D_XRK和D_XRY,DD占D_
的1/3、XRY占(χRγ+χRχ?^)的1/2,所以黑色個體中純合子DDXRY占
1∕3×1∕2=1∕6,B正確;F2中灰色個體為D_XrK和D_X”,由于雌雄個體X染色體上
都為r基因,所以只考慮D、d基因即可,由配子法可得出F3的表型及比例為灰色
雌性:灰色雄性:白色雌性:白色雄性=8:8:1:1,C正確;由于D、d基因位于
常染色體上,其遺傳與性別無關,所以白色雌性和黑色雄性個體雜交,無法使雜交后
代中的白色豚鼠只在雄性個體中出現,D錯誤。
15.AD1號和2號均患甲病,但他們有一個正常的女兒,所以甲病屬于常染色體
顯性遺傳病(用A、a表示),1號和2號均不患乙病,但他們有一個患乙病的女兒,所
以乙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用B、b表示)。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體
顯性遺傳病,A正確;4號個體正常,肯定不含甲病致病基因,但可能含有乙病致病基
因,B錯誤;1號和2號的基因型均為AaBb,他們再生一個兩病皆患孩子(A_bb)的概
率是3∕4×1∕4=3∕16,C錯誤;1號的基因型為AaBb,3號的基因型為A_B_,3號是Aa
的概率是2∕3,Bb的概率也是2/3,所以1和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2∕3=4∕9,D
正確。
16.ABD圖為一對同源染色體,并且該對染色體上有兩對等位基因,兩條染色體
的非姐妹染色單體A、a基因所在的片段發生了交叉互換,A正確;B和b這對等
位基因的分離僅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B正確;圖中看出,交叉互換后,兩條
染色體上都具有A與a基因,因此A與a的分離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減
數第二次分裂后期,C錯誤,D正確。
17.ABD正、反交實驗常被用于判斷有關基因所在的染色體類型,故A正確。根
據題干中“在純種暗紅眼打X純種朱紅眼6的正交實驗中,B只有暗紅眼”,可知顯性
基因為暗紅色基因;由于正交和反交的結果不同,說明控制眼色的這對基因在X染
色體上,若位于XY同源區段,反交后代雄性也為暗紅眼,所以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
位于性染色體X的非同源區段,B正確。正交的Fl的基因型是χAχa,χAγ,自由
交配得到的結果是XAY、χaγ?χAχA?χAχa,表型比為?:1:2;反交的B的基
A
因型是XAXa、XaY,自由交配得到的結果是XAY、X≡YΛXX?χaχ)表型比為1:
1:1:1,C錯誤。反交實驗Fl中雌雄個體相互交配,產生的后代中,暗紅眼雄性和
雄性暗紅眼比例分別為1/4和1/2,D正確。
18.ACD依題意可知,Aa與Aa雜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AA:Aa:aa=l:
2:1,表型比例為3:1;Bb與bb雜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Bb:bb=l:1,表
型比例為1:1;CC與Cc雜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CC:Cc:CC=I:2:1,表
型比例為3:1;Dd與DD雜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DD:Dd=I:L表型有1
種。經上述分析,基因型分別為AaBbCCDd、AabbeCDD的兩個體進行雜交,后代
表型有2x2x2xl=8(種),AaBbCcDD個體的比例為1∕2×1∕2×1∕2×1∕2=1∕16,A正
確;AaBbCCDd與AabbCcDD的雜交后代的基因型有3×2×3×2=36(?),aaBbccDd
個體的比例為1∕4×1∕2×1∕4×1/2=1/64,B錯誤;AaBbCCDd與AabbCcDD雜交,后代
中雜合子所占比例為l-l∕2(AA+aa)×l∕2(bb)×l∕2(CC+cc)×l∕2(DD)=15∕16,C正
確;AaBbCCDd與AabbCcDD雜交,后代中具有兩對顯性性狀的個體所占比例為
3∕4(Aj×l∕2(bb)×l∕4(cc)×1(Dj+l∕4(aa)×l∕2(BJ×l∕4(cc)×l(Dj+l∕4(aa)×l∕2(bb)×3∕
4(CL)Xl(D一)=7/32,D正確。
19.ABC分析實驗一:甲(灰鼠)x乙(白鼠)一FI全為灰鼠一F2中灰鼠:黑鼠:白鼠
=9:3:4,是“9:3:3:1”的變式,說明這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
律,且顯性基因A和B同時存在時表現為灰色,只有顯性基因B時表現為黑色,其
余均表現為白色,則甲的基因型為AABB,乙的基因型為aabb,丙的基因型為
aaBB,Fι的基因型為AaBbo皮毛顏色由常染色體上的兩對基因控制,故實驗二結
果不能判斷黑色對白色為顯性,A錯誤;由分析可知,A_B_表現為灰色,即有色物質
2是灰色,有色物質1是黑色,B錯誤;由分析可知,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別為
AABB>aabb、aaBB,C錯誤;實驗一F2中灰鼠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
AaBB:AaBb=I:2:2:4,與aabb測交,灰色(A_BJ所占比例為
l∕9+2∕9xl∕2+2∕9xl∕2+4∕9xl∕4=4∕9,黑色(aaB_)所占比彳列為2∕9xl∕2+4∕9xl∕4=2∕9,白
色(A_bb、aabb)所占比例為1-4/9-2/9=3/9,故子代表型比例為4:2:3,D正確。
2(λ答案(除特別注明外,每空1分洪13分)⑴有絲減數
⑵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
⑶Ab、aB
⑷13
解析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①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②細胞處于減
數第二次分裂中期;③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④細胞處于分裂間期;⑤細胞
處于有絲分裂中期;⑥細胞處于有絲分裂末期。⑦表示減數分裂過程中細胞核中
染色體數目變化曲線,其中1表示減數分裂前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2和3表示
減數第二次分裂。(1)據圖可知,④一⑥屬于有絲分裂;④一①屬于減數分裂。(2)
圖中③細胞同源染色體分離,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稱為初級精母細胞;①細胞
中無同源染色體,著絲粒分裂,子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稱為次級精母細胞。(3)據圖可知,④細胞含兩對同源染色體,A和a,B和bo在③
細胞中,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A與b組合,a與B組合,因此,一個④細胞
經③細胞形成的配子染色體組成是aB、Abo⑷A與a是同源染色體,在減數第一
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對應于圖⑦中Io(5)該動物細胞含有4個DNA分
子,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間期經過復制后加倍,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結束時減半一次,
在減數第二次分裂結束時又減半一次。(6)若圖中細胞是卵巢內細胞的分裂圖像,
由于初級卵母細胞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細胞質不均分,故一定需要改的圖像是③。
21.答案(每空2分,共10分)⑴BbBB⑵測交淺藍尾:紫尾=1:1⑶深
藍尾:淺藍尾:紫尾=2:3:1
解析(1)由遺傳圖可知,B自交尸2的性狀分離比是深藍尾:淺藍尾:紫尾=1:2:
L說明F1的遺傳因子組成為BblF2的遺傳因子組成及比例是BB:Bb:bb=l:2:
1,深藍尾對紫尾是不完全顯性A深藍尾的遺傳因子組成為BBo⑵淺藍尾的遺傳
因子組成是Bb,深藍尾的遺傳因子組成是BB,通過測交實驗可以檢測遺傳因子組
成,如果遺傳因子組成是Bb,測交后代的遺傳因子組成及比例是Bb:bb=l:L分
別表現為淺藍尾、紫尾;如果遺傳因子組成是BB,測交后代的遺傳因子組成是Bb,
都表現為淺藍尾。(3)由題意知,淺藍尾產生的雌配子的遺傳因子組成及比例是B:
b=l:1,產生的雄配子的遺傳因子組成及比例是B:b=2:1,雌雄配子隨機結合產
生的后代的遺傳因子組成及比例是BB:Bb:bb=2:3:1,分別表現為深藍尾、
淺藍尾、紫尾。
22.答案(除特別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⑴自由組合
(2)AABB>aabb1/57/15
(3)AAbb或者aaBB(2分)紫色葉:綠色葉=1:1(2分)
解析⑴根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疆現代職業技術學院《材料工程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2030少女內衣市場發展分析及行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4屆山東省青島42中重點名校中考數學模擬試題含解析
- 甘肅省靖遠縣靖安中學2024年畢業升學考試模擬卷數學卷含解析
- 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信義校2024屆中考沖刺卷數學試題含解析
- 2025車間職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黃金題型
- 25年公司三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全套
- 2024-2025項目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基礎題】
- 2025年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完整版)
- 2024-2025新員工入職前安全培訓考試試題有完整答案
- 2024年河北省石家莊市中考生物試題卷(含答案解析)
- 海鮮訂購合同范本
- 2024年安徽省高考生物試卷(真題+答案)
- 高中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上新教材習題答案
- 新版設計圖紙合同
- 離散數學(上)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2024年共青團入團積極分子考試題庫及答案
- 水滸林沖人物介紹
- 焦炭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編輯說明
- 2024年濰坊市寒亭區小升初語文檢測卷含答案
- 醫院合作共建協議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