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資源安全與國家安全第三節中國的耕地資源與糧食安全課程標準課標解讀運用圖表,解釋中國耕地資源的分布,說明其開發利用現狀,以及耕地保護與糧食安全的關系。1.通過資料,分析我國耕地資源與糧食生產能力的特征?!揪C合思維】2.通過實例,理解我國糧食戰略與我國糧食安全面臨的主要挑戰?!揪C合思維】3.通過圖文、數據等資料,了解我國實現糧食安全的主要途徑?!揪C合思維】4.通過資料,理解耕地保護對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性?!救说貐f調觀】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知識點01糧食生產安全的資源基礎1.糧食安全的含義:指保證人們能夠及時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夠食物。2.糧食安全的地位:國家安全的基本物質保障。3.我國的耕地資源與糧食生產能力的主要特征(1)人均耕地少,后備耕地資源有限。隨著人口持續增長和各類建設用地的擴展,人均耕地面積不斷減少;可開發的后備耕地資源數量少、質量低,開發難度大。(2)耕地質量總體欠佳,退化和污染問題嚴重。(3)耕地空間分布不均,水土資源配置不佳。①南方地區:水熱資源充足,耕地以水田為主,是城鎮化與工業化占用優質耕地最為嚴重的地區。②北方地區:水熱資源有限,耕地以旱地為主,是我國新增耕地的主要分布區,但新增耕地往往都是質量較低的耕地。③西北地區:耕地僅分布在水資源條件相對較好的綠洲。(4)農業氣象災害頻發,糧食產量年際波動大。[特別提醒]我國人口眾多,季風氣候顯著、干旱區面積廣大、多丘陵山地,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因此耕地的糧食生產的承載壓力大?!炯磳W即練1】(2022·河南南陽·高二階段練習)目前我國耕地面積只有18.51億畝、人均耕地僅有1.43畝,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來,全國耕地面積減少了1億畝,其中1300多萬畝是有灌溉設施的優良田地。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下列對我國土地資源現狀的說法,正確的是(
)A.還有大面積的宜耕、宜林荒地待墾用 B.耕地和林地比重小,難利用土地比重大C.東南地區耕地廣,西北地區林地廣 D.南方地區降水多,故水田集中2.河南正陽縣土地整理成效顯著,可有效增加土地,特別是耕地面積,提高農用地質量。下列措施中對增加耕地面積作用不大的是(
)A.舊村歸并 B.退宅還耕 C.植樹造林 D.塌陷區土地復墾【答案】1.B2.C【解析】1.由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土地資源總量大,但是后備資源少,宜耕、宜林荒地面積不大,A錯誤。耕地和林地比重小,難利用土地比重大,B正確。林地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南和東南地區,C錯誤。南方降水多,但是水田受地形、河流影響,比較分散,D錯誤。故選B。2.由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土地整理的背景:溝坎過多、道路溝渠不整、零星未利用土地和廢棄地多;因工礦生產建設挖損、塌陷和壓占等,廢棄了大量土地;可以通過舊村歸并,退宅還耕;塌陷區的土地復墾等恢復土地生長功能,或作為后備耕地,ABD不符合題意,錯誤。植樹造林對增加耕地面積作用不大,符合題意,C正確。故選C。知識點02實現糧食安全的途徑1.基本要求:建立在國內糧食生產基礎之上的糧食安全,需要不斷增加糧食總產量,以滿足人口和消費水平增長帶來的糧食消費需求。2.增加糧食總產量的基本途徑(1)擴大耕地數量:1949年以后,耕地數量增加有限,目前總體呈減少趨勢。(2)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產量3.對糧食安全進行調節的手段通過糧食的跨區調劑,解決糧食生產與消費空間配置不均衡問題。①跨區調劑方向:以前是“南糧北調”,目前是“北糧南運”②目前的糧食凈調出區: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南、安徽等省區。充分利用國際糧食市場,是我國保證糧食安全的重要輔助手段之一。建立糧食儲備【知識拓展】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基礎是以國內糧食生產為主,努力實現糧食自給,在此前提下,以提高糧食生產的單位面積產量為主要途徑?!炯磳W即練2】(2021·全國·高二課時練習)從2003年到2016年,中國糧食產量由4.3億噸增加到6.6億噸。同時,玉米、稻谷階段性過剩特征明顯,小麥優質品種供給不足,大豆供需缺口巨大。此外,糧食生產日益向東北等水熱條件并不占優勢的北方核心產區集中,13個糧食主產區占全國糧食產量的75%以上,糧食跨區域流通和平衡的壓力越來越大。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上述材料最能反映出我國(
)A.化肥農藥濫用,耕地質量下降 B.農業生產專業化程度提高C.糧食生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D.農業競爭力強4.我國糧食流通成本偏高,比發達國家平均水平要高一倍多,主要原因是(
)A.玉米、稻谷庫存量大 B.糧食生產向水熱條件好的地區集中C.產銷區距離遠 D.糧食進口多,加大運輸壓力5.目前,我國大豆對外依存度高達80%,為減少大豆進口,合理的措施有(
)①對大豆進口實行更嚴格的配額管理②增加農業補貼,實行大豆收購保護價③增加農藥化肥的使用,提高耕地質量④加快土地流轉,培養專業的大豆種植承包大戶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3.C4.C5.D【解析】3.由材料“小麥優質品種供給不足,大豆供需缺口巨大,但玉米和稻谷的階段性過剩特征明顯”,說明農業生產沒有面向市場,存在一定的盲目性,C正確。材料中并未涉及化肥農藥濫用、耕地質量下降,農業生產專業化程度提高,及農業競爭力強的信息,ABD錯誤。故選C。4.由材料信息“糧食生產日益向東北等水熱條件并不占優勢的北方核心產區集中,13個糧食主產區占全國糧食產量的75%以上,糧食跨區域流通和平衡的壓力越來越大”可知,我國糧食產區集中在北方地區,主消費區與主產區相距較遠,導致糧食流通成本偏高,C正確。玉米、稻谷庫存量大不能體現糧食流通問題,A錯誤。糧食生產向水熱條件并不占優勢的地區集中,B錯誤。我國糧食流通成本偏高,與糧食進口多關系不大,D錯誤。故選C。5.由所學知識可知,為減少大豆進口,對大豆進口實行更嚴格的配額管理與市場經濟不相符,①錯誤,AC錯誤。增加農業補貼,實行大豆收購保護價,可以調動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增加大豆產量,從而減少大豆進口,②正確;增加農藥化肥的使用,可能會降低耕地質量,從長遠來看,可能會導致大豆產量下降,不利于降低進口依存度,③錯誤,B錯誤。加快土地流轉,培養專業的大豆種植承包大戶,可以提高大豆的市場競爭力,④正確,②④正確,D正確。故選D。知識點03未來糧食安全的耕地保障1.我國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2.總體目標: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3.面臨的主要挑戰(1)糧食需求剛性增長,糧食供求將長期處于勉強平衡狀態。(2)糧食品種結構和生產布局矛盾突出。(3)受耕地、水資源、氣候等因素的影響,糧食產量繼續增長難度越來越大。(4)國際市場糧食價格大幅波動,宏觀調控難度加大。4.主要對策——保護耕地資源,確保我國的耕地數量和生產能力(1)耕地數量方面: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劃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耕地紅線,確保耕地保有量在18億畝以上,確保基本農田不低于15。6億畝。(2)耕地質量方面: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以及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耕地重金屬污染治理、水土保持與坡耕地改造、高效節水等一系列水土資源保護項目,以實現高產田的穩產保育和中、低產田的地力提升,增加糧食單位面積產量,減小對耕地數量需求的壓力。【即學即練3】6.2008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世界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戰”。糧食問題引發全球廣泛關注,我國高度重視糧食安全。(1)說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數量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據圖找出我國人均耕地數量不容樂觀的三條理由。6.【答案】(1)植樹造林;保護濕地(保護沼澤);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用養結合)。(2)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農業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3)絕大多數省級行政區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級行政區的人均耕地已經在警戒線以下;人均耕地面積呈下降趨勢?!窘馕觥?.(1)讀圖,a地區包括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植被破壞,濕地破壞,水土流失等。所以治理措施是植樹造林,減少水土流失。保護沼澤等濕地。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用養結合等措施,保持土壤肥力。(2)通過讀圖可知b、c、d分別為浙江、福建、廣東省,主要分布在浙閩丘陵、兩廣丘陵,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位于東南沿海,人口密度大,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改革開放以來到現在,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工業用地增加,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非農業用地比重大,所以人均耕地減少。(3)根據圖例分析,絕大多數省級行政區的人均耕地介于世界平均水平和警戒線之間,也就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級行政區的人均耕地已經在警戒線以下;我國的人均耕地面積呈下降趨勢,所以不容樂觀??挤?1我國的糧食安全1.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產量依靠增加人力、物質和技術投入,從耕地利用率、養分和水熱資源保障能力、作物品種和栽培技術以及田間管理水平等各個環節,挖掘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產量的潛力,主要手段如下:(1)擴大農田灌溉面積與防洪排澇,平整土地。(2)培育推廣糧食高產品種,研發綜合配套栽培技術。(3)大力施用農家有機肥和增施化肥。(4)提高耕地復種指數,發展間作套種。(5)使用農藥防治病蟲害。(6)發展農業機械化。2.調節糧食安全的手段在糧食生產對糧食安全的基本保障基礎上,我國通過跨區域調劑、國際貿易和糧食儲備等手段對糧食安全進行調節,具體表現如下表:【歸納總結】我國“北糧南運”的原因(1)北方生產供給增強。這得益于北方農業綜合開發、商品糧基地建設以及水利設施的改善等因素。(2)南方市場需求增加。南方畜牧業、飼料工業發展,拉動了北方糧食南下。(3)消費結構升級。南方經濟增長拉動消費水平提高,對東北優質大米需求增加。(4)糧食種植區域變化。南方水稻種植面積減少,北方水稻地位越來越高。(5)人口向南方流動。東南沿海一帶匯集了大量農民工,其糧食消費增加了“北糧南運”量?!镜淅?】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馬鈴薯被譽為全營養食物,除了淀粉,蛋白質、維生素、鉀和鈣等含量也很豐富,是全球第四大糧食作物(水稻、小麥、玉米之外),還可做蔬菜及高附加值食品、工業和醫藥制品的原料。馬鈴薯耐寒、耐旱、耐貧瘠,對環境適應性強,最適宜生長在孔隙度大的土壤中,我國種植面積與產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國傳統糧食作物產量雖連續多年增長,未來20年內仍需增產1億噸糧食,才能滿足人口增長的需求。目前我國馬鈴薯作為主糧的存在感低,馬鈴薯“主糧化”勢在必行。下圖示意我國馬鈴薯種植區分布(左圖)及我國馬鈴薯消費構成(右圖)。(1)簡析馬鈴薯作為主糧存在感低的主要原因。(2)與傳統主糧作物相比,分析我國實施馬鈴薯“主糧化”的優勢。(3)簡述馬鈴薯“主糧化”對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意義?!敬鸢浮?.(1)我國的傳統飲食結構中馬鈴薯是蔬菜,把馬鈴薯作為主糧,人們接受意愿低;馬鈴薯易發芽,儲存困難;馬鈴薯價格低,大面積種植收益低;馬鈴薯加工率低等。(2)相對于其他主糧作物,馬鈴薯生長所需的溫度更低,對不利環境的適應性更強;馬鈴薯抗旱性強,對水分利用率比其他糧食作物高;馬鈴薯產業鏈長,產品加工附加值高;適宜種植馬鈴薯的范圍廣,遍及全國;馬鈴薯產量增加潛力大,我國未來糧食缺口較大,開發前景廣闊等。(3)有利于緩解水資源的壓力和減少坡地水土流失;有助于推動我國居民膳食結構的調整與升級;有助于拓寬“糧食安全”和“膳食營養”的內涵;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大,產量高,利于提升我國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等。【分析】1.(1)由材料可知,馬鈴薯作為我國第四大主糧,存在感較低,其原因包括:馬鈴薯在我國的飲食結構中是蔬菜,并且,在傳統意識中,馬鈴薯作為主食是在窮苦年代,人們的主食意愿低;其次,馬鈴薯價格較低,規模種植效益低,農戶種植意愿低;最后,馬鈴薯的保存不易,馬鈴薯易發芽變質。因此,馬鈴薯作為我國第四大主食,存在感低。(2)由材料可知,我國馬鈴薯種植居世界首位,其生長條件要求較低,適應性強,干旱、低溫環境皆可生長,種植起來更為容易,在我國分布范圍廣,增產潛力大;同時,和傳統主糧作物相比,馬鈴薯的生產周期要短得多,與其它作物輪作可以提高耕地的復種殖數;馬鈴薯的產業鏈長,附加值較高,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我國“未來20年內仍需增產1億噸糧”,糧食缺口較大,因此馬鈴薯“主糧化”的前景也較為廣闊。(3)馬鈴薯主糧化,就是要以保證營養為基礎,將馬鈴薯通過多種方式加工成符合居民口味的饅頭、面條、米粉、面包等主食產品,實現目前馬鈴薯由副食消費向主食消費轉變,由溫飽消費向營養消費轉變,使馬鈴薯成為與小麥、玉米、水稻三大主糧互為補充的第四大糧食作物。馬鈴薯是一種耐旱作物,對于光照、熱量、水分等條件的要求較低,有助于緩解資源環境壓力,如緩解水資源的壓力和減少坡地水土流失等;并且馬鈴薯的加工產業鏈延伸空間大,可以開發多種主食產品和其他產品,對于我國食物的安全供給有很大的保障;另外,馬鈴薯主糧化還有助于推動我國居民膳食結構的調整與升級,馬鈴薯含有一些傳統主食中沒有的獨特的營養價值,富含膳食纖維,其營養結構更加有益人類健康。分層提分分層提分題組A過基礎-基礎考點練2022年5月,就在全國小麥即將喜獲豐收之際,一些地方發生極個別農民將未成熟的小麥賣給養殖戶做飼料的事件,引發廣泛關注。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要求各地進一步全面排查毀麥開工、青貯小麥等各類情況,對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處理一起,農民割麥毀糧、青貯小麥的行為,必須嚴加制止。下圖為農民收割青苗場景,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出現“賣青苗”現象的原因是(
)A.減少生產程序,節省勞動時間 B.農民存糧充足,可以改做飼料C.實現耕地休耕,保護耕地資源 D.后期投入多,直接售賣收益高2.要避免“賣青苗”現象再次發生,關鍵是要處理好(
)A.養殖業和種植業的協作問題 B.政府監管和農民自種的關系C.針對農民進行糧食安全教育 D.農民增收和糧食安全的關系【答案】1.D
2.D【解析】1.“賣青苗”現象是部分地區高價收購青苗作飼料引發的,農民把尚未生產出糧食的麥苗作為飼料賣給養殖企業,已經改變了麥苗的用途,最終生產的產品從小麥變成了麥苗,不是減少生產程序,A錯;停止小麥種植并不是農民糧食充足,而是收購價格較高,農民可以出售麥苗后購買糧食,B錯;目的是為了增收,而不是休耕,C錯;從麥苗到收獲還需要持續的資金和人力的投入,直接以較高價格售賣可以快速回籠資金,土地和人力可以投入到其他生產活動,D對。故選D。2.青苗并不是養殖業常規的生產飼料,青苗被出售屬于特殊情況,不需要對行業進行協調,A錯;農民種植作物不需要政府的監管,但可以通過政策引導規范種植行為,B錯;出售青苗是一種經濟行為,不是單純通過教育能夠扭轉的,C錯;要通過經濟、政策等手段增加農民種糧收入,提高種糧積極性同時保障糧食安全,D對。故選D。為確保糧食安全,我國必須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安丶Z于地”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戰略舉措之一。“藏糧于地”強調可持續的糧食生產能力,即在糧食供過于求時,輪作、休耕一部分土地;在糧食緊缺時,再將這部分土地迅速用于糧食生產;這樣通過調整耕地來維持糧食供求平衡。圖示意我國2020年耕地等級構成。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與“藏糧于倉”相比,“藏糧于地”會(
)A.提高糧食生產成本 B.減少糧食浪費 C.減少糧食需求量 D.保障糧食供給4.目前,我國實施“藏糧于地”戰略的關鍵是(
)A.提高農業科技 B.實行精耕細作 C.擴大耕地面積 D.提高耕地質量5.下列各地采取的措施,有助于實現“藏糧于地”的是(
)A.長江中下游區—治酸控污 B.青藏區—防治鹽堿化C.黃淮海區—治理土地沙化 D.蒙新區—防治水土流失【答案】3.B
4.D
5.A【解析】3.與“藏糧于倉”相比,“藏糧于地”是根據糧食供給狀況對土地進行輪作、休耕等,可以保護土壤肥力,減少土地退化,減少農藥化肥使用,可以降低糧食生產成本,A錯誤。糧食倉儲中會出現生蟲、鼠咬及陳化現象,造成糧食浪費,“藏糧于地”可以減少此類糧食浪費,B正確。糧食需求量是由市場決定的,與糧食儲藏方式關系不大,C錯誤。兩種方式都是儲藏,都可以保障糧食供給,D錯誤。故選B。4.目前,我國實施“藏糧于地”是根據糧食供給狀況對土地進行輪作、休耕等,可以保護土壤肥力,減少土地退化,通過提高耕地質量保障可持續的糧食生產能力,所以該戰略的關鍵是提高耕地質量,D正確。提高農業科技和實行精耕細作是“藏糧于技”,AB錯誤。藏糧于地是著眼現有耕地,提高耕地質量,不是通過擴大耕地面積保障糧食產量,C錯誤。故選D。5.長江中下游地區土壤酸化嚴重、污染嚴重,應該治酸控污,A正確。青藏區鹽漬化程度較低,B錯誤。黃淮海地區土壤鹽漬化嚴重,應該治理土壤鹽漬化,C錯誤。蒙新區土壤沙化嚴重,應該防治土地荒漠化,D錯誤。故選A。高標準農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連片、設施完善、農電配套、土壤肥沃、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永久基本農田。2020年我國財政部已安排702.05億元,大力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到2022年要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國家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主要目的是(
)A.擴大耕地面積,增加糧食產量 B.改善農田生產條件,提高農民收入C.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 D.提高土壤肥力,生產綠色農產品7.依據我國氣候特點,推測高標準農田建設中處于優先位置的是(
)A.田間道路交通建設 B.平整土地,集中成片C.農田防護林網建設 D.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8.下列屬于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重點省市的是(
)A.河南 B.上海 C.陜西 D.貴州【答案】6.C
7.D
8.A【解析】6.根據材料可知,建設高標準農田是通過科技手段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強農作物抵御災害的能力(旱澇保收),保證糧食穩產,保障糧食安全,故C選項正確。擴大耕地面積、改善農田生產條件、提高土壤肥力都不是主要目的。C正確,ABD錯誤,所以選C。7.高標準農田要求旱澇保收、高產穩產;題目要求根據我國的氣候特點進行分析,我國大部分地區屬于季風氣候,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雨熱同期,同時也容易造成水旱災害,因此影響農田高產穩產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旱澇災害,因此在高標準農田的建設中,首先要實現的是旱澇保收,也就是通過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來減少旱澇災害對農田的影響,D正確;田間道路交通建設、平整土地、農田防護林網建設也是高標準農田建設中需要進行的項目,但不是從氣候背景下最優先考慮的因素,ABC錯誤。所以選D。8.材料中提到高標準農田的要求是“土地平整、集中連片、土壤肥沃、生態良好”,而四個選項中,上海、陜西、貴州都無法滿足這個要求,只有擁有廣闊平原的河南省能夠達到這個要求,A正確,BCD錯誤,所以選A。題組B抓重點-核心要點鞏固耕地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面起著重要的物質基礎作用。對于農戶來說,增加農用化學品投入仍是保證糧食產出的主要選擇,特別是化肥、農藥、農用柴油以及農用薄膜的投入。我國的糧食耕作面積和農用化學品投入重心遷移(如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我國糧食耕作面積重心向西北遷移的原因有(
)①全球變暖②南方糧食作物的單產高③北方自然災害少④產業結構的調整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在糧食耕作面積重心向西部移動的同時,地膜投入重心向西移動速度更快的主要原因是()A.西部地區農業技術水平更高B.西部地區土地荒漠化嚴重,土壤貧瘠、肥力較差C.地膜產地主要分布在西部D.西部地區熱量不足3.柴油投入重心向西北移動的速度低于糧食耕作面積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地區能源資源豐富,柴油使用少 B.西部農業機械化水平低C.東部柴油豐富,油價低 D.中東部糧食耕作面積減少【答案】1.D
2.B
3.B【解析】1.全球變暖使適宜農作物種植的界限北移,①正確;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南方產業結構調整,使糧食種植面積減少,④正確;北方與南方自然災害相差不大,③錯誤;2005年以后北方糧食作用單產量高于南方,②錯誤。故選D。2.地膜具有良好的保水增溫作用,而西部地區干旱少雨、早晚溫差大,相比中東部地區,地膜技術在西部地區應用十分廣泛,東部地區農業技術水平更高,A錯誤;西部地區土地荒漠化嚴重,土壤貧瘠、肥力較差,會加大更多的化學品投入,地膜可以保水保肥,B正確;地膜產地主要分布在東部,C錯誤;西部地區光照熱量條件充足,D錯誤。故選B。3.西部地區能源資源豐富,農用柴油主要用于農業機械,西部地區農業機械化水平低,未能跟上糧食種植調整速度,B正確,A錯誤;油價不是主要影響重心移動的因素,C錯誤;東部地區的耕地面積減少,而中部、西部地區耕地面積增多,重心逐漸向西部地區轉移,D錯誤。故選B。種質資源是指包含一定遺傳物質,并表現特定性狀、能將性狀遺傳給后代的動植物資源。近年來,我國種質資源不斷萎縮,是種子凈進口國。2020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提出,海南將建成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下圖示意中轉基地主要工作流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近年來,我國種質資源不斷萎縮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變暖,環境惡化 B.種子老化,難以適應C.生物入位,空間壓縮 D.環境失衡,重視不夠5.海南建成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的有利的自然條件是(
)A.位置優越,種子來源多 B.水熱充足,育種周期短C.地形多樣,儲存場地廣 D.海陸兼備,育種種類多6.海南建立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對國家糧食安全的作用(
)①降低運營成本,加快育種進程②改良作物品種,提高糧食單產量③豐富種質資源,保障種質數量④擴大種植規模,提高糧食總產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4.D
5.B
6.C【解析】4.近年來,我國種質資源不斷萎縮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的工業和農業活動導致種質生存環境退化,此外,對于種質資源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導致優質的種質流失和滅絕,D正確;全球氣候變暖是一個緩慢的長期的過程,與近年來不符,A錯誤;種子具有遺傳特性,老種子適應環境的能力更強,B錯誤;生物入侵也不是近年來才出現的現象,C錯誤。故選D。5.中轉基地的主要作用是鑒定、研發和科研,種子的檢測需要在土地中種植,來快速檢測其產量和質量,而海南能快速鑒定的優點在于緯度低,熱量條件好,育種鑒定周期短,可以快速識別種子優劣,B正確;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中轉基地,種子來源于全球,建在他處同樣可以獲取,并非海南的有利自然條件,A錯誤;海南島為島嶼,相比于內陸地區,儲存場地小,C錯誤;海南島的種子來自全球,并非自身育種種類多,D錯誤。故選B。6.從全球選取種子,成本并未降低,擴大種植規模與農業結構調整及相關政策有關,與海南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中轉站建設關系很小,①④錯;從全球引進優質的種質資源,選取、改良優質高產品種,可提高我國的糧食單產量,保障糧食安全,②對;建立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可豐富我國的種質資源,保障我國種質品種數量、質量安全,③對。綜上可知,C正確,ABD錯誤。故選C。題組C抓提升-真題實戰1.(2022湖南)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耕地由種植糧食作物改種非糧食作物的現象,稱為種植結構“非糧化”。山東省種植結構“非糧化”率空間差異明顯,2019年魯中南山地丘陵地區明顯高于魯西北平原地區。下圖示意山東省山脈水系分布。(1)魯中南山地丘陵地區與魯西北平原地區的種植結構“非糧化”率差異大,請從自然條件方面作出解釋。(2)近年來,山東省部分經濟發達地區種植結構“非糧化”類型逐漸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轉變,說明其變化的主要原因。(3)為保障糧食安全,請提出防止耕地種植結構“非糧化”的合理建議?!敬鸢浮?.(1)與魯西北平原地區相比,魯中南山地丘陵地區地形多樣,氣候溫暖濕潤,水、熱、土組合多樣,適宜種植多種農作物。(或與魯中南山地丘陵地區相比,魯西北平原地區地形平坦開闊,水、熱、土組合相對單一,適合糧食作物規模經營。(2)經濟發達地區對蔬菜、瓜果需求量變大;農戶種植蔬菜、瓜果經濟效益更高;農業生產技術經濟條件好。(3)加大糧食種植補貼力度,提高糧食種植的積極性;推進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消防監控室火災應急預案(3篇)
- 行政法學法律法規及試題答案匯編
- 森林火災應急預案培訓(3篇)
- 幼兒園大樹火災應急預案(3篇)
- 行政法在公民社會中的地位試題及答案
- 手術室火災應急預案文本(3篇)
- 廚房火災事件應急預案(3篇)
- 電廠火災應急預案演練(3篇)
- 易燃易爆火災應急預案(3篇)
- 高樓逃生火災應急預案(3篇)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中考數學二診試卷
- 勞動鑄就夢想奮斗開創未來課件-高一下學期五一勞動節勵志主題班會
- 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制度
- 2024年高考真題-地理(河北卷) 含答案
- DB32T 4353-2022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檔案資料管理規程
- 深圳某旅游口岸施工組織設計
- GB∕T 25684.6-2021 土方機械 安全 第6部分:自卸車的要求
- 四川省職工住房補貼實施辦法
- 學生活動場地借用流程
- 遼寧醫院明細.xls
- JYC全自動變頻抗干擾介質損耗測試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