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2022-2023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卷_第1頁
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2022-2023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卷_第2頁
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2022-2023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卷_第3頁
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2022-2023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卷_第4頁
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2022-2023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2022—2023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卷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2022—2023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學業水平測驗試卷

一、積累運用(30分)

1.(2023六上·樂山期末)下列四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A.慷慨(kǎi)笨拙(chuō)

B.雹(bǎo)子凌(líng)亂

C.頹(tuí)然疙(gē)瘩

D.花蕾(léi)吞沒(mò)

2.(2023六上·樂山期末)下列詞語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斬釘截鐵熱血佛騰熱呼呼

B.居高鄰下排山到海手榴彈

C.威風凜凜技高一酬后腦勺

D.大步流星暴露無遺軟綿綿

3.(2023六上·樂山期末)下列選項中,加點字詞解釋沒有錯誤的一項是()

A.明月別枝驚鵲(別的樹枝)

B.三軍過后盡開顏(三支軍隊)

C.移舟泊煙渚(煙霧里的小塊陸地)

D.金沙水拍云崖暖(高聳入云的山崖)

4.(2023六上·樂山期末)下列搭配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江南春》杜甫唐

B.《過故人莊》孟浩然唐

C.《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蘇軾宋

D.《回鄉偶書》賀知章唐

5.(2023六上·樂山期末)下列成語所形容的藝術與其他三個不一樣的是()

A.行云流水.B.畫龍點睛C.妙筆生花D.天籟之音

6.(2023六上·樂山期末)下列四處加橫線的部分都不用“說”來表述,其中用詞不當的是()

A.“你的作業都交了嗎?”午自習時,兩位同學竊竊私語,“哪有這么快啊!”

B.“我還有事兒,就不去看電影了。謝謝。”我婉言謝絕了他的邀請。

C.媽媽由衷地贊嘆:“文文啊,你也忒機靈了吧?這偷雞摸狗的事也做得出來!”

D.爸爸拿著我打滿紅叉的試卷,又急又怒:“上周,不是剛復習過嗎,怎么還錯?”

7.(2023六上·樂山期末)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是說當時社會黑暗,容易遭到反動派迫害。

B.《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按照接受任務、引上絕路、頂峰殲敵、痛擊敵人、跳下懸崖的順序敘述。

C.《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都有關于月亮的描寫,但表述感情不同。

D.《仃香結》在介紹丁香花的形象時,分別從視覺和嗅覺突出它的顏色、樣子、氣味。

8.(2023六上·樂山期末)下面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夏天里的生長》開篇以“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這一中心句引領全文,以“迅速生長”點明夏天事物成長的特征。

B.閱讀文章時,我們可以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不僅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可以活躍思維,激發創造力。

C.帶著“寫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別人玩玩具”這一任務讀《竹節人》,有關玩竹節人的有趣經歷這部分應該重點閱讀。

D.《少年閏土》《我的戰友邱少云》《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用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作題目。

9.(2023六上·樂山期末)下列句子所運用的描寫手法表述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⑴“天啊,我為什么要這樣做?……如今叫我怎么對他說呢?……“桑娜沉思著,久久地坐在床前。[]描寫

⑵漁夫皺起眉,他的臉變得嚴肅、憂慮。[]描寫

⑶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后邊!”[]描寫

⑷水漸漸躥了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描寫

A.心理神態語言環境

B.環境語言心理神態

C.語言神態心理環境

D.環境心理語言神態

10.(2023六上·樂山期末)你注意過我們樂山的路牌嗎?請你結合地名拼寫規則看看表述正確的是()

A.白燕路BAIYANLUB.柏楊路BAIYANGLU

C.春華路ChunhualuD.龍游路LongyouLu

11.(2023六上·樂山期末)按原文填上空。

(1)多了解一些傳統文化知識,對我們學習古詩很有幫助。當我們讀到“如今直上銀河去,”這句詩時,會想到《》的故事,這樣能更好地理解整首詩表述的意思。

(2)本學期,我們認識了很多英雄。讀完《狼牙山五壯士》你可以把三國時期曹植的名言“,視死忽如歸”送給五位壯士;讀完《燈光》,我們可以引用陸游的名言“位卑”來贊頌郝副營長。

(3)中國的偉大成就讓世界矚目,這是無數中國人努力的結果,正如魯迅所言:“我們從古以來,,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12.(2023六上·樂山期末)回顧毛澤東的《七律·長征》,我知道詩句“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運用了和的修辭手法,表現了紅軍戰士征服高山,不畏艱險的精神品質。

13.(2023六上·樂山期末)文字總能帶給人無限的想象,請你根據范例補充短語,并把想到的寫下來。

例:飽經風霜的臉:他飽經風霜的臉刻滿了皺紋。高高的顴骨像兩座山峰;眼圈深深地陷下去,像兩片洼地;布滿血絲的眼睛,充滿無限的滄桑;干裂的嘴唇裂開一道口子。

的:

二、快樂閱讀(35分)

(2023六上·樂山期末)文言文閱讀

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14.給文加點字注音。

少選之間

湯湯乎

以為世無足復為鼓

15.聯系上下文,寫出文中畫橫線字詞的意思。

若:

少選:

16.請你用“/”為下列句子劃分朗讀節奏。

善哉乎鼓琴,巍巍平若太山。

17.請你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18.這則文言文的標題是,因為伯牙和鍾子期的傳說,人們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比喻知音難覓或音樂高妙。

19.伯牙被世人尊稱為“琴仙”,“終身不復鼓琴”表現出伯牙什么心情和態度?

(2023六上·樂山期末)課內閱讀

夏天里的成長(節選)

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

生物從小到大,本來是天天長的,不過夏天的長是飛快的長,跳躍的長,活生生的看得見的長。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長出幾寸;你到竹子林、高梁地里聽聲音,在叭叭的聲響里,一夜可以多出半節。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鮮花,明天就變成了小果實。一塊白石頭,幾天不見,就長滿了苔蘚;一片黃泥土,幾天不見,就變成了草坪菜畦。鄰家的小貓小狗小雞小鴨,個把月不過來,再見面,它已經有了媽媽的一半大。

20.畫波浪線的句子獨立成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21.快速瀏覽第二自然段,你發現這個自然段是圍繞第句話來寫的。緊扣“、、活生生的看得見的”這幾個關鍵詞展開描寫,突出夏天動、植物生長的特點。

22.根據選文內容,補全下圖。

23.讀畫橫線的句子,完成練習。

①對這句話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中的“昨天”“今天”“明天”指的是現實中的時間。

B.從中能體會到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對生活的熱愛。

C.用“昨天”“今天”“明天”寫植物的狀態變化,體現了植物生長速度快。

D.句式簡短,朗讀中能感受到輕松、喜悅的心情。

②仿照畫橫線的句子寫一寫,要求寫出夏天動物或植物生長的特點。

昨天,今天,明天。

(2023六上·樂山期末)課外閱讀

選自《童年》,略有改動刪減

小茨岡

一天傍晚他來看我。他是個虎背熊腰的家伙,個子不高,腦袋卻特別大,頂著一頭烏黑的卷發。那天,他穿得像過節似的-打著金黃色的絲綢領帶,穿著寬松的絨布褲子,蹬著雙嘎吱嘎吱響的靴子。他的頭發油光锃亮,眼睛里滿是快樂的神采;皓白的牙齒在一撇黑黑的絨毛小胡子的映襯下特別顯眼;他穿的襯衫亮亮的,柔和地反射著長明燈的紅光。

“你看,”他卷起袖子,露出滿是紅色傷疤的手臂,“腫得厲害吧?前些天還要厲害呢,現在好多了。當時你外公氣瘋了,要把你打死,我就用這條胳膊去擋,希望那根樹條會被折斷,這樣,你外公就要去換一根,你媽媽就有機會把你救走了。可是樹條早被浸得很軟,根本不會斷。不過也好,總算你也少挨了幾鞭子——你可以數數少挨了幾下。我還有兩下子吧!”他溫柔地笑了起來。“你真是太可憐了,”他看了看自己的手臂,又說,“你外公一點都不想停手,他不停地抽打你……”他猛抽了一下鼻子,甩了甩頭,又說了幾句關于外公的什么話。他那孩子般單純的樣子立刻贏得了我的好感。

我告訴他,我很喜歡他,他的回答同樣樸實而難忘:“我也喜歡你。所以我才會替你挨那幾鞭子——就是因為我喜歡你。難道我會對每個人都這樣嗎?才不呢!”

選自《童年》,略有改動刪減

外婆

陽光靜靜地酒在伏爾加河上,兩岸的景色時刻都在變化,一切都是新奇的。蒼翠的群山就像是大地錦衣上的褶皺,遠處的城市、鄉村好像一盤盤賞心悅目的甜點,金色的落葉漂游在秋天的河面上。

“你瞧,多美啊!”外婆在甲板上來回踱步,發出陣陣感嘆,她容光煥發,欣喜地睜大了眼睛。她時常站在那里望著對岸發呆,雙手疊放在胸前,嘴角泛著微笑,眼里飽含著淚水,專注得似乎忘記了我的存在。這時候,我便扯扯她的黑色印花裙:“你為啥要哭啊?”

“啊?”她立刻回過神來,說道,“剛才我好像睡著了,還做了個夢!

“那是因為高興,我的小寶貝,歲月不饒人啊,親愛的!我已經是個老太婆了,已經度過了六十多個年頭了……”接下來,她聞一聞鼻煙,便開始給我講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有圣人神仙、動物妖鬼,還有善良的強盜。

講故事的時候,她湊近我的臉,緊盯著我,語氣低沉而神秘,像是要在我的體內注入一股動力。聽外婆講故事是一種享受,就像聆聽歌曲一般,而且越來越流暢自如。每次她講完一個故事,我都會覺得意猶未盡,總是懇求她:.“再講一個吧!”“好吧,那就再講一個:有一個灶神爺,坐在爐灶里,不小心讓面條末兒扎了腳,疼得他翹著腳搖來晃去直叫疼:‘哎喲,小冤家!疼死我了,小冤家!’”外婆講到這里,抬起一只腳,搖來晃去,擺出一副苦相,好像她就是那個受罪的灶神爺。

24.聯系材料,分別概括下列人物特點,在橫線上補充恰當的詞語。

①的小茨岡

②的外婆

25.閱讀材料一,關注小說情節,用自己的話概括這則材料的主要內容。。

26.關于兩則材料刻畫人物的寫法的描述不正確一項是()。

A.材料一中的“猛抽了一下鼻子,甩了甩頭”突顯出小茨岡的驕傲自大。

B.材料二通過外婆賞美景、講故事的情節寫出了“我”對外婆的喜愛。

C.兩則材料主要通過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

D.小茨岡的關心、外婆的愛,讓“我”感受到人世間的美好。

27.閱讀材料二中畫橫線的句子,你認為這個自然段的主要作用是()。

A.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

B.為后面的故事情節發展作鋪墊。

C.烘托外婆熱愛生活的人物形象。

D.渲染當時船上悲傷的氣氛。

28.結合材料一、二回答:

①材料選自蘇聯作家的《童年》。

②材料中的哪些情節讓“我”感受到人世間的美好?

③聯系自己成長經歷,簡單說說令你感受到溫暖和美好的關鍵人物和關鍵事件。

29.閱讀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在省略號處展開想象,外婆此時會想些什么?

三、快樂寫作(35分)

30.(2023六上·樂山期末)你平時的學習生活一定是豐富多彩的,這次作文我們就來聊聊自己參加過的多彩活動。

(1)仔細閱讀下面的選材,你認為最適合本次習作選材的是()。

A.隔壁班舉辦的講故事比賽。

B.下學期我們班將要舉辦的畢業會。

C.這學期我們班參加的足球比賽。

D.我幫老師收作業。

(2)回憶你參加過的活動中,印象最深的是?請你根據提示補全作文提綱。

(3)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地方作為重點來寫;在寫場面的時,既要關注整個場景,也要注意同學們的具體表現(動作、語言、神態);記得把活動體會寫下來;題目自擬。

解析解答部分

1.C

拼音

A.有誤。“笨拙”的“拙”應讀“zhuō”。

B.有誤。“雹子”的“雹”應讀“báo”冰雹的統稱。常在夏季隨暴雨降下,對農作物、人畜等會造成傷害。

C.正確

D.有誤。“花蕾”的“蕾”應讀“lěi”。指含苞未放的花。也稱為“花咕朵”。

故解析為:C

考查字音的辨析,注意平舌音和翹舌音的發音及聲調的不同,字音是和詞義聯系起來的,掌握漢語拼音,音節是中心,聲韻調是基礎,注意平時大量練習,孰能生巧。

2.D

詞形

A.有誤。熱血沸騰:意思是原指血液在身體中快速流動,將內臟產生的熱量帶到全身,比喻激情高漲。故“熱血佛騰”的“佛”錯誤。

B.有誤。居高臨下:占據高處,面向低處。形容所居位置可以控制全局、極為有利。排山倒海:把高山推開,把大海翻倒過來。形容聲勢巨大,不可阻擋。故“居高鄰下”的“鄰”錯誤,“排山到海”的“到”錯誤。

C.有誤。技高一籌:意思是稍強一些,多指技術高人一籌,形容比別人厲害,技藝比別人高一些。故“技高一酬”的“酬”有誤。

D.正確。

故解析為:D

根據平時所學生字及平時的積累,結合具體詞義,對每個詞中的字進行分析完成即可。漢子辨析可根據以下三種方法辨析:義辨法、形辨法、語境辨析法。

3.D

詞義

A.有誤。明月別枝驚鵲翻譯: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故“別枝”指飛離了樹枝。

B.有誤。三軍過后盡開顏翻譯:紅軍翻越過去以后個個笑逐顏開。故“三軍”泛指紅軍隊伍。

C.有誤。移舟泊煙渚意思: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蒙的小洲。故“煙渚”指江中霧氣籠罩的小沙洲。

D.正確。

故解析為:D

考查了學生字詞的理解,學生平時注意多積累多記憶。

4.A

文學文化常識

A.錯誤。《江南春》是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原文為“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B、C、D正確。

故解析為:A

本題考查了對古詩和朝代的掌握,對這些知識,不僅要會背誦,還要會書寫,這都需要平時的積累才能完成。

5.D

成語

A.行云流水:意思是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約束,就像漂浮著的云和流動著的水一樣。

B.畫龍點睛:比喻作文或說話時在關鍵地方加上精辟的語句,使內容更加生動傳神。

C.妙筆生花:比喻杰出的寫作才能。

D.天籟之音:形容聲音十分動聽悅耳。天籟與地籟、人籟相比較,天籟是音樂的最高境界。

故A、B、C都與寫文章有關,D選項與它們不是同一類。

故解析為:D

完成此類題目的前提是要理解所給詞語的意義,因此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注意積累詞語,厚積薄發。

6.C

詞匯運用

A、B、D正確。

C.不當。由衷地贊嘆:意思是不住口地稱贊。與情景不符。

故解析為:C

理解詞語的含義,需聯系詞語所處的具體語言環境。透過詞語的表面義,深刻體味其內涵,平時生活中多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體會,并且多積累,多總結。

7.B

課文內容理解

A、C、D正確。

B有誤。《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是按照接受任務、痛殲敵人、誘敵上山、頂峰殲敵、跳下懸崖的順序敘述的。

故解析為:B

對于課文內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讀懂課文的基礎之上,學生要借助資料等,將課文讀懂,才能進行進一步的理解。

8.C

課文內容理解

A、B、D正確。

C選項錯誤,應為帶著“寫玩具制作指南和玩具給我們帶來的樂趣”這一任務讀《竹節人》,有關玩竹節人的有趣經歷這部分應該重點閱讀。

故解析為:C

考查了實踐作業、作家及其作品、課文理解。所謂實踐作業就是把所學習的理論知識通過實踐的方式表現出來。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通過實踐作業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資料信息的能力,是提升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

9.A

課文內容理解;文學文化常識

⑴本題應用了心理描寫,根據“桑娜沉思著”可以看出是桑娜的心理活動。

⑵本題應用了神態描寫,通過“皺起眉、嚴肅、憂慮”的神態描寫反應出漁夫的內心的難以抉擇。

⑶本題用的是語言描寫,寫出了老漢對大家說的話語。

⑷本題運用的是動作描寫,寫出了水快速上竄的動作。

故解析為:A

本題考查描寫手法的運用。平時課文的學習中要不斷的掌握好這些描寫方法,并在習作中加強應用。

10.B

拼音

A選項錯誤,因為沒有隔開;改為“BAIYANLU”

B選項正確;

C、D選項錯誤,因為沒有都大寫。改為“CHUNHUALU”;“LONGYOULU”

故解析為:B

此題考察路牌的拼寫。路牌的拼寫規則:①所有的字母都要大寫。②不要標調。③遇到省市縣街道等通用名詞是要隔開。

11.(1)同到牽牛織女家;牛郎織女

(2)捐軀赴國難;未敢忘憂國

(3)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

課文內容理解;詩文朗讀、默寫、翻譯;格言、名言

(1)“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出自唐朝詩人劉禹錫的古詩作品《浪淘沙》,意思是到今天我們可以沿著黃河徑直到銀河,我們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講述的事牛郎織女的故事。

(2)“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是三國時期曹植的名言,意思是抱著為國家為正義而死的決心奔赴國難,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樣。表現為國捐軀、視死如歸的愛國精神和崇高思想;“位卑未敢忘國憂”是陸游的名言,意思是即使官位卑微,我也不敢忘記為國為民擔憂。

(3)結合日常學習和積累可知,“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是魯迅的名言。

故解析為:(1)同到牽牛織女家、牛郎織女

(2)捐軀赴國難、未敢忘憂國

(3)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

本題考查了對古詩和名人名言的填上空,對這些知識,不僅要會背誦,還要會書寫,這都需要平時的積累才能完成。

12.比喻;夸張(或夸張比喻)

修辭手法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運用了比喻、夸張修辭手法。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綿延的五嶺比作細浪,磅礴的烏蒙山比作泥丸;同時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紅軍不畏艱險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

故解析為:比喻、夸張

此題考察了對修辭方法的理解和應用,作答此類題要求我們掌握各種修辭手法的基本特點。

13.許久;老屋;村子里有座空了許久的老屋,屋子的泥墻上爬滿了裂紋,屋頂上,有的瓦片已經掉落,露出了黑魃魃的洞。門也松動了,輕輕一推,發出"吱吱"的怪叫聲,還落下了厚厚的塵土。屋內無人打掃,結了許多蜘蛛網。

語言表述

首先,要知道"飽經風霜"比喻經歷了很多艱難困苦的磨煉;然后,想一想除了"臉",還有什么也是"飽經風霜"的,那又會是怎樣的一幅畫面;最后,仿照范例寫出來即可。由范例可以看出,"飽經風霜的臉"是從顴骨、眼圈、眼睛、嘴等部位展開寫的,所以在確定了寫作對象之后,也嘗試仿照范例從幾個方面去寫,寫出那種"經歷了很多艱難困苦的磨煉"的感覺即可。

故解析為:許久;老屋;村子里有座空了許久的老屋,屋子的泥墻上爬滿了裂紋,屋頂上,有的瓦片已經掉落,露出了黑魃魃的洞。門也松動了,輕輕一推,發出"吱吱"的怪叫聲,還落下了厚厚的塵土。屋內無人打掃,結了許多蜘蛛網。

本題考查創意表述的能力。熟悉范例,弄清要點,仿照范例寫成即可。

14.shǎo;shānɡshānɡ;wéi

15.像,好像;一會兒,不久

16.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17.鍾子期死后,伯牙摔斷琴弦,終身不再彈琴,他認為世上再也沒有值得他為之彈琴的人了。

18.伯牙鼓琴;高山流水

19.伯牙失去知音的巨大痛苦,不再彈琴的決絕態度。

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的學習要多讀、多背,多積累文言字詞。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題目也就和現代文的閱讀相同了,所以平時學習中要會背課文,還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14.少:[shǎo]數量小(跟“多”相對)。[shào]1.年紀輕(跟“老”相對)。根據語義應選“shǎo”。湯:[tāng]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shāng]〔湯湯〕水流大而急。根據語義應選“shānɡshānɡ”。為:[wéi]做,行,做事。[wèi]替,給。根據語義應選“wéi”。

故解析為:shǎo、shānɡshānɡ、wéi

15.根據短文內容“若泰山、若流水”可知“若”的意思是像、好像;“少選”的意思是一會兒,不久。

故解析為:像,好像、一會兒,不久

16.考察句子朗讀節奏劃分。根據句子意思理解,可以劃分為: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故解析為: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17.考查翻譯語句。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詞達句順。句子意思是:鐘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斷弦,終生不再彈琴,他認為世上再也沒有值得他為之彈琴的人了。

故解析為:鍾子期死后,伯牙摔斷琴弦,終身不再彈琴,他認為世上再也沒有值得他為之彈琴的人了。

18.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通過閱讀可知,伯牙和子期的故事成為千古佳話流傳至今,只要提到"高山流水"這個成語就會使人聯想到知音難覓或音樂高妙。人們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

故解析為:伯牙鼓琴、高山流水

19.根據短文的內容“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可以看出伯牙對失去朋友的內心的痛苦和悲傷。

故解析為:伯牙失去知音的巨大痛苦,不再彈琴的決絕態度。

20.引領全文,點明中心。

21.一(或1);飛快的;跳躍的;迅速(快、變化大)(寫到一點即可)

22.第一排依次填入:竹子、高粱;苞蕾;白石頭;黃泥土;第二排依次填入:多出半節;長滿苔蘚

23.A;荷塘里還都是荷葉;就長出一些花骨朵;荷花就從碧綠的荷葉間綻放出來。

語段閱讀

語文閱讀理解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找原話所謂"找原話",就是要找到語文閱讀理解上要求的關鍵字、詞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學生在閱讀文字材料時有重點地圈下來,然后再來重點理解與分析。

20.考查了句子的作用。"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總寫了夏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然后具體寫了生物在夏天的生長過程,所以這句話的作用是總領全文,點明中心。

故解析為:引領全文,點明中心。

21.考查了句子篩選和理解的能力,熟讀第二自然段,可知這一個自然段主要寫的是夏天的萬物生長的很快,所以中心句是"生物從小到大,本來是天天長的,不過夏天的長是飛快的長,跳躍的長,活生生的看得見的長。"結合"飛快的長""跳躍的長""活生生的"可知夏天動植物的生長特點是看得見、迅速地生長。

故解析為:一(或1)、飛快的、跳躍的、迅速(快、變化大)(寫到一點即可)

22.根據短文: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長出幾寸;你到竹子林、高梁地里聽聲音,在叭叭的聲響里,一夜可以多出半節。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鮮花,明天就變成了小果實。一塊白石頭,幾天不見,就長滿了苔蘚;一片黃泥土,幾天不見,就變成了草坪菜畦。鄰家的小貓小狗小雞小鴨,個把月不過來,再見面,它已經有了媽媽的一半大。可知解析。

故解析為:第一排依次填入:竹子、高粱;苞蕾;白石頭;黃泥土;第二排依次填入:多出半節;長滿苔蘚

23.考察了對句子的理解。①“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鮮花,明天就變成了小果實”主要是的好處是從中能體會到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對生活的熱愛。用“昨天”“今天”“明天”寫植物的狀態變化,體現了植物生長速度快。句式簡短,朗讀中能感受到輕松、喜悅的心情。②考查了句子仿寫,句子形式為"昨天是什么,今天是什么,明天就變成了什么",結合要求仿寫即可。

故解析為:A、荷塘里還都是荷葉、就長出一些花骨朵、荷花就從碧綠的荷葉間綻放出來。

24.善良(富有同情心);慈祥(內心充滿愛)

25.小茨岡來看望挨打的“我”,我們互訴喜愛(我們成為朋友)。

26.A

27.C

28.高爾基;通過材料一中“外婆在甲板上欣賞美景、對'我'說話的態度那么慈祥親切、生動地給'我'講故事”等情節,我感受到了人世間的美好。;小時候哥哥帶我一起扎起褲腿,在池塘里捉魚,讓我體會到了童年的歡樂。

29.家鄉風貌是否已經發生了變化,親朋好友是否還健在。

記敘文閱讀

本題考查了學生閱讀能力,初步訓練了閱讀分析能力,完成的關鍵是認真閱讀短文的內容,讀懂短文,抓住關鍵段落進行答題。

24.考察了人物的特點,根據短文內容[“我就用這條胳膊去擋,希望那根樹條會被折斷,這樣,你外公就要去換一根,你媽媽就有機會把你救走了。”,可以看出小茨岡的善良、富有同情心,根據材料二內容外婆給我講故事可以看出外婆的慈祥、內心充滿愛。

故解析為:善良(富有同情心)、慈祥(內心充滿愛)

25.根據閱讀材料一的第二自然段的內容“你看,”他卷起袖子,露出滿是紅色傷疤的手臂,“腫得厲害吧?前些天還要厲害呢,現在好多了。當時你外公氣瘋了,要把你打死,我就用這條胳膊去擋,希望那根樹條會被折斷,這樣,你外公就要去換一根,你媽媽就有機會把你救走了。可是樹條早被浸得很軟,根本不會斷。不過也好,總算你也少挨了幾鞭子——你可以數數少挨了幾下。我還有兩下子吧!”他溫柔地笑了起來。“你真是太可憐了,”他看了看自己的手臂,又說,“你外公一點都不想停手,他不停地抽打你……”他猛抽了一下鼻子,甩了甩頭,又說了幾句關于外公的什么話。他那孩子般單純的樣子立刻贏得了我的好感。”可以概括材料一的內容為:小茨岡來看望挨打的“我”,我們互訴喜愛。

故解析為:小茨岡來看望挨打的“我”,我們互訴喜愛(我們成為朋友)。

26.A選項錯誤“猛抽了一下鼻子,甩了甩頭”突顯出小茨岡的掩飾內心的痛苦和裝出一副不在乎的樣子。B、C、D說法正確。

故解析為:A

27.考察了情節和結構,閱讀材料內容“陽光靜靜地酒在伏爾加河上,兩岸的景色時刻都在變化,一切都是新奇的。蒼翠的群山就像是大地錦衣上的褶皺,遠處的城市、鄉村好像一盤盤賞心悅目的甜點,金色的落葉漂游在秋天的河面上。”這是屬于環境描寫,這一環境描寫是美好的,作用是烘托外婆熱愛生活的人物形象。

故解析為:C

28.考查文學文化常識和思維拓展。《童年》是蘇聯作家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分別為《在人間》《我的大學》)。該作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選擇其中二則材料,結合具體情節說說你是如何感受到這種溫暖和美好的即可。如:通過材料一中“外婆在甲板上欣賞美景、對'我'說話的態度那么慈祥親切、生動地給'我'講故事”等情節,我感受到了人世間的美好。

故解析為:高爾基/通過材料一中“外婆在甲板上欣賞美景、對'我'說話的態度那么慈祥親切、生動地給'我'講故事”等情節,我感受到了人世間的美好。/小時候哥哥帶我一起扎起褲腿,在池塘里捉魚,讓我體會到了童年的歡樂。

29.根據劃線內容:她時常站在那里望著對岸發呆,雙手疊放在胸前,嘴角泛著微笑,眼里飽含著淚水,專注得似乎忘記了我的存在。可以想象為外婆思念自己的家鄉、親人等。

故解析為:家鄉風貌是否已經發生了變化,親朋好友是否還健在。

30.(1)C

(2)活動前:分成兩隊,準備活動;活動中:激烈的比賽;活動后:自己的感受;面:比賽這個場面;點:具體的某人。

(3)難忘的一次拔河比賽歲月像湍湍激流,不斷沖刷我的記憶,多彩的校園生活中許多事情已經模糊,但在我心靈深處,有一件事,一直令我難忘。

記得那是去年的秋天,老師為了讓我們鍛煉身體,陶冶情操,培養我們的觀察力,組織了一場拔河比賽。老師把我們分為兩個隊,一個是“猛虎隊”,另一個是“雄鷹隊”。我被分到了“雄鷹隊”。兩隊實力相當,互不相讓,同學們一個個英姿颯爽、昂首挺胸,一場針鋒相對的比賽即將展開了。隨著老師的哨聲,比賽開始了。雙方隊員握緊繩子,他們一個個腳蹬著地,身體向后傾,拼命向自己的方向拽繩子。繩中間的紅綢帶一會兒移向“猛虎隊”,一會兒又移向“雄鷹隊”,互不相讓。雙方啦啦隊的隊員們,也齊聲吶喊,不停地為自己隊擂鼓助威。我的手都拽紅了,可繩子還是不動一下,雙方進入僵持狀態。此時,我方的隊員們一個個都紅了眼,有的人臉憋得通紅,有的人齜著牙、咧著嘴在叫勁,還有的人雙手緊握繩子鉚足了勁向自己方向拉。最后,我們隊使出了全力,隨著啦啦隊的喊聲,紅綢一下子移向了我方,我們“雄鷹隊”勝了。后來兩局我們隊乘勝前進,連續獲勝,最終我們取得了勝利。

這次拔河比賽,使我明白了團結力量大的道理,更激勵我在走向未來的道路上,要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次拔河比賽。

敘事類作文

(1)根據要求分析,A選項是隔壁班的活動,不是自己參加的活動,所以不合適;B選項是下學期的活動,還沒有舉行,不是自己參加過的;C選項適合;D選項不是精彩的活動。

(2)結合提綱要求進行答題,但要注意:①簡要概述;②表述有序,條理分明③突出重點。如活動前:分成兩隊,準備活動;活動中:激烈的比賽;活動后:自己的感受;面:比賽這個場面;點:具體的某人。

(3)本題為自命題的敘事作文,要求你選擇一次印象最深的活動寫下來。要圍繞“活動”選擇難忘

又有意義的內容來寫。要體現集體精神,寫同學們團結互助的友誼。寫活動也要求寫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動的時間、地點、人物和活動開始、經過、結果寫出來。在整個活動當中不是寫一個人,而是寫一群人;不是用一兩件事來寫人物,而是通過寫一個活動場面,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寫活動的記敘文,最大的特點就是必須有活動的基本內容、主要過程和重要場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內容作為重點,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親身經歷的主要部分記敘下來,采用點面結合的方法,既要寫好群體活動,又要把個體代表寫進去;既要寫整個場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本題考查學生的習作能力,要做的選材合理,提綱安排合理,范文選取難忘又有意義的校園拔河活動來寫,重點寫了緊張激烈的場面活動和自己的親身感受,最后總結活動感受:團結力量大的道理,要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

1/1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2022—2023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學業水平測驗試卷

一、積累運用(30分)

1.(2023六上·樂山期末)下列四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A.慷慨(kǎi)笨拙(chuō)

B.雹(bǎo)子凌(líng)亂

C.頹(tuí)然疙(gē)瘩

D.花蕾(léi)吞沒(mò)

C

拼音

A.有誤。“笨拙”的“拙”應讀“zhuō”。

B.有誤。“雹子”的“雹”應讀“báo”冰雹的統稱。常在夏季隨暴雨降下,對農作物、人畜等會造成傷害。

C.正確

D.有誤。“花蕾”的“蕾”應讀“lěi”。指含苞未放的花。也稱為“花咕朵”。

故解析為:C

考查字音的辨析,注意平舌音和翹舌音的發音及聲調的不同,字音是和詞義聯系起來的,掌握漢語拼音,音節是中心,聲韻調是基礎,注意平時大量練習,孰能生巧。

2.(2023六上·樂山期末)下列詞語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斬釘截鐵熱血佛騰熱呼呼

B.居高鄰下排山到海手榴彈

C.威風凜凜技高一酬后腦勺

D.大步流星暴露無遺軟綿綿

D

詞形

A.有誤。熱血沸騰:意思是原指血液在身體中快速流動,將內臟產生的熱量帶到全身,比喻激情高漲。故“熱血佛騰”的“佛”錯誤。

B.有誤。居高臨下:占據高處,面向低處。形容所居位置可以控制全局、極為有利。排山倒海:把高山推開,把大海翻倒過來。形容聲勢巨大,不可阻擋。故“居高鄰下”的“鄰”錯誤,“排山到海”的“到”錯誤。

C.有誤。技高一籌:意思是稍強一些,多指技術高人一籌,形容比別人厲害,技藝比別人高一些。故“技高一酬”的“酬”有誤。

D.正確。

故解析為:D

根據平時所學生字及平時的積累,結合具體詞義,對每個詞中的字進行分析完成即可。漢子辨析可根據以下三種方法辨析:義辨法、形辨法、語境辨析法。

3.(2023六上·樂山期末)下列選項中,加點字詞解釋沒有錯誤的一項是()

A.明月別枝驚鵲(別的樹枝)

B.三軍過后盡開顏(三支軍隊)

C.移舟泊煙渚(煙霧里的小塊陸地)

D.金沙水拍云崖暖(高聳入云的山崖)

D

詞義

A.有誤。明月別枝驚鵲翻譯: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故“別枝”指飛離了樹枝。

B.有誤。三軍過后盡開顏翻譯:紅軍翻越過去以后個個笑逐顏開。故“三軍”泛指紅軍隊伍。

C.有誤。移舟泊煙渚意思: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蒙的小洲。故“煙渚”指江中霧氣籠罩的小沙洲。

D.正確。

故解析為:D

考查了學生字詞的理解,學生平時注意多積累多記憶。

4.(2023六上·樂山期末)下列搭配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江南春》杜甫唐

B.《過故人莊》孟浩然唐

C.《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蘇軾宋

D.《回鄉偶書》賀知章唐

A

文學文化常識

A.錯誤。《江南春》是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原文為“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B、C、D正確。

故解析為:A

本題考查了對古詩和朝代的掌握,對這些知識,不僅要會背誦,還要會書寫,這都需要平時的積累才能完成。

5.(2023六上·樂山期末)下列成語所形容的藝術與其他三個不一樣的是()

A.行云流水.B.畫龍點睛C.妙筆生花D.天籟之音

D

成語

A.行云流水:意思是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約束,就像漂浮著的云和流動著的水一樣。

B.畫龍點睛:比喻作文或說話時在關鍵地方加上精辟的語句,使內容更加生動傳神。

C.妙筆生花:比喻杰出的寫作才能。

D.天籟之音:形容聲音十分動聽悅耳。天籟與地籟、人籟相比較,天籟是音樂的最高境界。

故A、B、C都與寫文章有關,D選項與它們不是同一類。

故解析為:D

完成此類題目的前提是要理解所給詞語的意義,因此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注意積累詞語,厚積薄發。

6.(2023六上·樂山期末)下列四處加橫線的部分都不用“說”來表述,其中用詞不當的是()

A.“你的作業都交了嗎?”午自習時,兩位同學竊竊私語,“哪有這么快啊!”

B.“我還有事兒,就不去看電影了。謝謝。”我婉言謝絕了他的邀請。

C.媽媽由衷地贊嘆:“文文啊,你也忒機靈了吧?這偷雞摸狗的事也做得出來!”

D.爸爸拿著我打滿紅叉的試卷,又急又怒:“上周,不是剛復習過嗎,怎么還錯?”

C

詞匯運用

A、B、D正確。

C.不當。由衷地贊嘆:意思是不住口地稱贊。與情景不符。

故解析為:C

理解詞語的含義,需聯系詞語所處的具體語言環境。透過詞語的表面義,深刻體味其內涵,平時生活中多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體會,并且多積累,多總結。

7.(2023六上·樂山期末)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是說當時社會黑暗,容易遭到反動派迫害。

B.《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按照接受任務、引上絕路、頂峰殲敵、痛擊敵人、跳下懸崖的順序敘述。

C.《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都有關于月亮的描寫,但表述感情不同。

D.《仃香結》在介紹丁香花的形象時,分別從視覺和嗅覺突出它的顏色、樣子、氣味。

B

課文內容理解

A、C、D正確。

B有誤。《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是按照接受任務、痛殲敵人、誘敵上山、頂峰殲敵、跳下懸崖的順序敘述的。

故解析為:B

對于課文內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讀懂課文的基礎之上,學生要借助資料等,將課文讀懂,才能進行進一步的理解。

8.(2023六上·樂山期末)下面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夏天里的生長》開篇以“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這一中心句引領全文,以“迅速生長”點明夏天事物成長的特征。

B.閱讀文章時,我們可以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不僅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可以活躍思維,激發創造力。

C.帶著“寫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別人玩玩具”這一任務讀《竹節人》,有關玩竹節人的有趣經歷這部分應該重點閱讀。

D.《少年閏土》《我的戰友邱少云》《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用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作題目。

C

課文內容理解

A、B、D正確。

C選項錯誤,應為帶著“寫玩具制作指南和玩具給我們帶來的樂趣”這一任務讀《竹節人》,有關玩竹節人的有趣經歷這部分應該重點閱讀。

故解析為:C

考查了實踐作業、作家及其作品、課文理解。所謂實踐作業就是把所學習的理論知識通過實踐的方式表現出來。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通過實踐作業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資料信息的能力,是提升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

9.(2023六上·樂山期末)下列句子所運用的描寫手法表述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⑴“天啊,我為什么要這樣做?……如今叫我怎么對他說呢?……“桑娜沉思著,久久地坐在床前。[]描寫

⑵漁夫皺起眉,他的臉變得嚴肅、憂慮。[]描寫

⑶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后邊!”[]描寫

⑷水漸漸躥了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描寫

A.心理神態語言環境

B.環境語言心理神態

C.語言神態心理環境

D.環境心理語言神態

A

課文內容理解;文學文化常識

⑴本題應用了心理描寫,根據“桑娜沉思著”可以看出是桑娜的心理活動。

⑵本題應用了神態描寫,通過“皺起眉、嚴肅、憂慮”的神態描寫反應出漁夫的內心的難以抉擇。

⑶本題用的是語言描寫,寫出了老漢對大家說的話語。

⑷本題運用的是動作描寫,寫出了水快速上竄的動作。

故解析為:A

本題考查描寫手法的運用。平時課文的學習中要不斷的掌握好這些描寫方法,并在習作中加強應用。

10.(2023六上·樂山期末)你注意過我們樂山的路牌嗎?請你結合地名拼寫規則看看表述正確的是()

A.白燕路BAIYANLUB.柏楊路BAIYANGLU

C.春華路ChunhualuD.龍游路LongyouLu

B

拼音

A選項錯誤,因為沒有隔開;改為“BAIYANLU”

B選項正確;

C、D選項錯誤,因為沒有都大寫。改為“CHUNHUALU”;“LONGYOULU”

故解析為:B

此題考察路牌的拼寫。路牌的拼寫規則:①所有的字母都要大寫。②不要標調。③遇到省市縣街道等通用名詞是要隔開。

11.(2023六上·樂山期末)按原文填上空。

(1)多了解一些傳統文化知識,對我們學習古詩很有幫助。當我們讀到“如今直上銀河去,”這句詩時,會想到《》的故事,這樣能更好地理解整首詩表述的意思。

(2)本學期,我們認識了很多英雄。讀完《狼牙山五壯士》你可以把三國時期曹植的名言“,視死忽如歸”送給五位壯士;讀完《燈光》,我們可以引用陸游的名言“位卑”來贊頌郝副營長。

(3)中國的偉大成就讓世界矚目,這是無數中國人努力的結果,正如魯迅所言:“我們從古以來,,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1)同到牽牛織女家;牛郎織女

(2)捐軀赴國難;未敢忘憂國

(3)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

課文內容理解;詩文朗讀、默寫、翻譯;格言、名言

(1)“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出自唐朝詩人劉禹錫的古詩作品《浪淘沙》,意思是到今天我們可以沿著黃河徑直到銀河,我們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講述的事牛郎織女的故事。

(2)“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是三國時期曹植的名言,意思是抱著為國家為正義而死的決心奔赴國難,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樣。表現為國捐軀、視死如歸的愛國精神和崇高思想;“位卑未敢忘國憂”是陸游的名言,意思是即使官位卑微,我也不敢忘記為國為民擔憂。

(3)結合日常學習和積累可知,“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是魯迅的名言。

故解析為:(1)同到牽牛織女家、牛郎織女

(2)捐軀赴國難、未敢忘憂國

(3)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

本題考查了對古詩和名人名言的填上空,對這些知識,不僅要會背誦,還要會書寫,這都需要平時的積累才能完成。

12.(2023六上·樂山期末)回顧毛澤東的《七律·長征》,我知道詩句“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運用了和的修辭手法,表現了紅軍戰士征服高山,不畏艱險的精神品質。

比喻;夸張(或夸張比喻)

修辭手法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運用了比喻、夸張修辭手法。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綿延的五嶺比作細浪,磅礴的烏蒙山比作泥丸;同時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紅軍不畏艱險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

故解析為:比喻、夸張

此題考察了對修辭方法的理解和應用,作答此類題要求我們掌握各種修辭手法的基本特點。

13.(2023六上·樂山期末)文字總能帶給人無限的想象,請你根據范例補充短語,并把想到的寫下來。

例:飽經風霜的臉:他飽經風霜的臉刻滿了皺紋。高高的顴骨像兩座山峰;眼圈深深地陷下去,像兩片洼地;布滿血絲的眼睛,充滿無限的滄桑;干裂的嘴唇裂開一道口子。

的:

許久;老屋;村子里有座空了許久的老屋,屋子的泥墻上爬滿了裂紋,屋頂上,有的瓦片已經掉落,露出了黑魃魃的洞。門也松動了,輕輕一推,發出"吱吱"的怪叫聲,還落下了厚厚的塵土。屋內無人打掃,結了許多蜘蛛網。

語言表述

首先,要知道"飽經風霜"比喻經歷了很多艱難困苦的磨煉;然后,想一想除了"臉",還有什么也是"飽經風霜"的,那又會是怎樣的一幅畫面;最后,仿照范例寫出來即可。由范例可以看出,"飽經風霜的臉"是從顴骨、眼圈、眼睛、嘴等部位展開寫的,所以在確定了寫作對象之后,也嘗試仿照范例從幾個方面去寫,寫出那種"經歷了很多艱難困苦的磨煉"的感覺即可。

故解析為:許久;老屋;村子里有座空了許久的老屋,屋子的泥墻上爬滿了裂紋,屋頂上,有的瓦片已經掉落,露出了黑魃魃的洞。門也松動了,輕輕一推,發出"吱吱"的怪叫聲,還落下了厚厚的塵土。屋內無人打掃,結了許多蜘蛛網。

本題考查創意表述的能力。熟悉范例,弄清要點,仿照范例寫成即可。

二、快樂閱讀(35分)

(2023六上·樂山期末)文言文閱讀

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14.給文加點字注音。

少選之間

湯湯乎

以為世無足復為鼓

15.聯系上下文,寫出文中畫橫線字詞的意思。

若:

少選:

16.請你用“/”為下列句子劃分朗讀節奏。

善哉乎鼓琴,巍巍平若太山。

17.請你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18.這則文言文的標題是,因為伯牙和鍾子期的傳說,人們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比喻知音難覓或音樂高妙。

19.伯牙被世人尊稱為“琴仙”,“終身不復鼓琴”表現出伯牙什么心情和態度?

14.shǎo;shānɡshānɡ;wéi

15.像,好像;一會兒,不久

16.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17.鍾子期死后,伯牙摔斷琴弦,終身不再彈琴,他認為世上再也沒有值得他為之彈琴的人了。

18.伯牙鼓琴;高山流水

19.伯牙失去知音的巨大痛苦,不再彈琴的決絕態度。

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的學習要多讀、多背,多積累文言字詞。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題目也就和現代文的閱讀相同了,所以平時學習中要會背課文,還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14.少:[shǎo]數量小(跟“多”相對)。[shào]1.年紀輕(跟“老”相對)。根據語義應選“shǎo”。湯:[tāng]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shāng]〔湯湯〕水流大而急。根據語義應選“shānɡshānɡ”。為:[wéi]做,行,做事。[wèi]替,給。根據語義應選“wéi”。

故解析為:shǎo、shānɡshānɡ、wéi

15.根據短文內容“若泰山、若流水”可知“若”的意思是像、好像;“少選”的意思是一會兒,不久。

故解析為:像,好像、一會兒,不久

16.考察句子朗讀節奏劃分。根據句子意思理解,可以劃分為: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故解析為: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17.考查翻譯語句。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詞達句順。句子意思是:鐘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斷弦,終生不再彈琴,他認為世上再也沒有值得他為之彈琴的人了。

故解析為:鍾子期死后,伯牙摔斷琴弦,終身不再彈琴,他認為世上再也沒有值得他為之彈琴的人了。

18.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通過閱讀可知,伯牙和子期的故事成為千古佳話流傳至今,只要提到"高山流水"這個成語就會使人聯想到知音難覓或音樂高妙。人們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

故解析為:伯牙鼓琴、高山流水

19.根據短文的內容“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可以看出伯牙對失去朋友的內心的痛苦和悲傷。

故解析為:伯牙失去知音的巨大痛苦,不再彈琴的決絕態度。

(2023六上·樂山期末)課內閱讀

夏天里的成長(節選)

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

生物從小到大,本來是天天長的,不過夏天的長是飛快的長,跳躍的長,活生生的看得見的長。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長出幾寸;你到竹子林、高梁地里聽聲音,在叭叭的聲響里,一夜可以多出半節。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鮮花,明天就變成了小果實。一塊白石頭,幾天不見,就長滿了苔蘚;一片黃泥土,幾天不見,就變成了草坪菜畦。鄰家的小貓小狗小雞小鴨,個把月不過來,再見面,它已經有了媽媽的一半大。

20.畫波浪線的句子獨立成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21.快速瀏覽第二自然段,你發現這個自然段是圍繞第句話來寫的。緊扣“、、活生生的看得見的”這幾個關鍵詞展開描寫,突出夏天動、植物生長的特點。

22.根據選文內容,補全下圖。

23.讀畫橫線的句子,完成練習。

①對這句話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中的“昨天”“今天”“明天”指的是現實中的時間。

B.從中能體會到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對生活的熱愛。

C.用“昨天”“今天”“明天”寫植物的狀態變化,體現了植物生長速度快。

D.句式簡短,朗讀中能感受到輕松、喜悅的心情。

②仿照畫橫線的句子寫一寫,要求寫出夏天動物或植物生長的特點。

昨天,今天,明天。

20.引領全文,點明中心。

21.一(或1);飛快的;跳躍的;迅速(快、變化大)(寫到一點即可)

22.第一排依次填入:竹子、高粱;苞蕾;白石頭;黃泥土;第二排依次填入:多出半節;長滿苔蘚

23.A;荷塘里還都是荷葉;就長出一些花骨朵;荷花就從碧綠的荷葉間綻放出來。

語段閱讀

語文閱讀理解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找原話所謂"找原話",就是要找到語文閱讀理解上要求的關鍵字、詞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學生在閱讀文字材料時有重點地圈下來,然后再來重點理解與分析。

20.考查了句子的作用。"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總寫了夏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然后具體寫了生物在夏天的生長過程,所以這句話的作用是總領全文,點明中心。

故解析為:引領全文,點明中心。

21.考查了句子篩選和理解的能力,熟讀第二自然段,可知這一個自然段主要寫的是夏天的萬物生長的很快,所以中心句是"生物從小到大,本來是天天長的,不過夏天的長是飛快的長,跳躍的長,活生生的看得見的長。"結合"飛快的長""跳躍的長""活生生的"可知夏天動植物的生長特點是看得見、迅速地生長。

故解析為:一(或1)、飛快的、跳躍的、迅速(快、變化大)(寫到一點即可)

22.根據短文: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長出幾寸;你到竹子林、高梁地里聽聲音,在叭叭的聲響里,一夜可以多出半節。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鮮花,明天就變成了小果實。一塊白石頭,幾天不見,就長滿了苔蘚;一片黃泥土,幾天不見,就變成了草坪菜畦。鄰家的小貓小狗小雞小鴨,個把月不過來,再見面,它已經有了媽媽的一半大。可知解析。

故解析為:第一排依次填入:竹子、高粱;苞蕾;白石頭;黃泥土;第二排依次填入:多出半節;長滿苔蘚

23.考察了對句子的理解。①“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鮮花,明天就變成了小果實”主要是的好處是從中能體會到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對生活的熱愛。用“昨天”“今天”“明天”寫植物的狀態變化,體現了植物生長速度快。句式簡短,朗讀中能感受到輕松、喜悅的心情。②考查了句子仿寫,句子形式為"昨天是什么,今天是什么,明天就變成了什么",結合要求仿寫即可。

故解析為:A、荷塘里還都是荷葉、就長出一些花骨朵、荷花就從碧綠的荷葉間綻放出來。

(2023六上·樂山期末)課外閱讀

選自《童年》,略有改動刪減

小茨岡

一天傍晚他來看我。他是個虎背熊腰的家伙,個子不高,腦袋卻特別大,頂著一頭烏黑的卷發。那天,他穿得像過節似的-打著金黃色的絲綢領帶,穿著寬松的絨布褲子,蹬著雙嘎吱嘎吱響的靴子。他的頭發油光锃亮,眼睛里滿是快樂的神采;皓白的牙齒在一撇黑黑的絨毛小胡子的映襯下特別顯眼;他穿的襯衫亮亮的,柔和地反射著長明燈的紅光。

“你看,”他卷起袖子,露出滿是紅色傷疤的手臂,“腫得厲害吧?前些天還要厲害呢,現在好多了。當時你外公氣瘋了,要把你打死,我就用這條胳膊去擋,希望那根樹條會被折斷,這樣,你外公就要去換一根,你媽媽就有機會把你救走了。可是樹條早被浸得很軟,根本不會斷。不過也好,總算你也少挨了幾鞭子——你可以數數少挨了幾下。我還有兩下子吧!”他溫柔地笑了起來。“你真是太可憐了,”他看了看自己的手臂,又說,“你外公一點都不想停手,他不停地抽打你……”他猛抽了一下鼻子,甩了甩頭,又說了幾句關于外公的什么話。他那孩子般單純的樣子立刻贏得了我的好感。

我告訴他,我很喜歡他,他的回答同樣樸實而難忘:“我也喜歡你。所以我才會替你挨那幾鞭子——就是因為我喜歡你。難道我會對每個人都這樣嗎?才不呢!”

選自《童年》,略有改動刪減

外婆

陽光靜靜地酒在伏爾加河上,兩岸的景色時刻都在變化,一切都是新奇的。蒼翠的群山就像是大地錦衣上的褶皺,遠處的城市、鄉村好像一盤盤賞心悅目的甜點,金色的落葉漂游在秋天的河面上。

“你瞧,多美啊!”外婆在甲板上來回踱步,發出陣陣感嘆,她容光煥發,欣喜地睜大了眼睛。她時常站在那里望著對岸發呆,雙手疊放在胸前,嘴角泛著微笑,眼里飽含著淚水,專注得似乎忘記了我的存在。這時候,我便扯扯她的黑色印花裙:“你為啥要哭啊?”

“啊?”她立刻回過神來,說道,“剛才我好像睡著了,還做了個夢!

“那是因為高興,我的小寶貝,歲月不饒人啊,親愛的!我已經是個老太婆了,已經度過了六十多個年頭了……”接下來,她聞一聞鼻煙,便開始給我講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有圣人神仙、動物妖鬼,還有善良的強盜。

講故事的時候,她湊近我的臉,緊盯著我,語氣低沉而神秘,像是要在我的體內注入一股動力。聽外婆講故事是一種享受,就像聆聽歌曲一般,而且越來越流暢自如。每次她講完一個故事,我都會覺得意猶未盡,總是懇求她:.“再講一個吧!”“好吧,那就再講一個:有一個灶神爺,坐在爐灶里,不小心讓面條末兒扎了腳,疼得他翹著腳搖來晃去直叫疼:‘哎喲,小冤家!疼死我了,小冤家!’”外婆講到這里,抬起一只腳,搖來晃去,擺出一副苦相,好像她就是那個受罪的灶神爺。

24.聯系材料,分別概括下列人物特點,在橫線上補充恰當的詞語。

①的小茨岡

②的外婆

25.閱讀材料一,關注小說情節,用自己的話概括這則材料的主要內容。。

26.關于兩則材料刻畫人物的寫法的描述不正確一項是()。

A.材料一中的“猛抽了一下鼻子,甩了甩頭”突顯出小茨岡的驕傲自大。

B.材料二通過外婆賞美景、講故事的情節寫出了“我”對外婆的喜愛。

C.兩則材料主要通過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

D.小茨岡的關心、外婆的愛,讓“我”感受到人世間的美好。

27.閱讀材料二中畫橫線的句子,你認為這個自然段的主要作用是()。

A.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

B.為后面的故事情節發展作鋪墊。

C.烘托外婆熱愛生活的人物形象。

D.渲染當時船上悲傷的氣氛。

28.結合材料一、二回答:

①材料選自蘇聯作家的《童年》。

②材料中的哪些情節讓“我”感受到人世間的美好?

③聯系自己成長經歷,簡單說說令你感受到溫暖和美好的關鍵人物和關鍵事件。

29.閱讀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在省略號處展開想象,外婆此時會想些什么?

24.善良(富有同情心);慈祥(內心充滿愛)

25.小茨岡來看望挨打的“我”,我們互訴喜愛(我們成為朋友)。

26.A

27.C

28.高爾基;通過材料一中“外婆在甲板上欣賞美景、對'我'說話的態度那么慈祥親切、生動地給'我'講故事”等情節,我感受到了人世間的美好。;小時候哥哥帶我一起扎起褲腿,在池塘里捉魚,讓我體會到了童年的歡樂。

29.家鄉風貌是否已經發生了變化,親朋好友是否還健在。

記敘文閱讀

本題考查了學生閱讀能力,初步訓練了閱讀分析能力,完成的關鍵是認真閱讀短文的內容,讀懂短文,抓住關鍵段落進行答題。

24.考察了人物的特點,根據短文內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