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模塊精練-生物的變異與進化_第1頁
2024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模塊精練-生物的變異與進化_第2頁
2024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模塊精練-生物的變異與進化_第3頁
2024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模塊精練-生物的變異與進化_第4頁
2024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模塊精練-生物的變異與進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八生物的變異與進化——

2024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模塊精練【新教材新高考】

L2-氨基喋吟(2-AP)是一種常見的堿基類似物,一般情況下可與胸腺喀咤配對,也

可與胞喀咤配對。將野生型大腸桿菌培養在含有2-AP的培養基中,得到了精氨酸合成

缺陷型、鏈霉素抗性、乳糖不能利用等多種突變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2-AP誘發大腸桿菌性狀的改變屬于表觀遺傳

B.突變體經2-AP處理后不能得到野生型大腸桿菌

C.2-AP可使DNA分子發生堿基對C—G與T—A之間的替換

D.培養基中多種突變體的出現體現了基因突變具有多方向性

2.研究發現,敲除細胞內UTX、PTIP、ACP5、ACACB和CLU這5個基因中的任意一

個基因,都能夠顯著促進肺部腫瘤的發生;同時臨床相關分析證實,這5個基因在人

肺癌臨床樣本中均呈現低表達并且與肺癌病人不良預后相關。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上述5個基因最可能為原癌基因,表達后能有效阻止細胞不正常增殖

B.癌細胞能持續地分裂與增殖,在人體內不會被清除和凋亡

C.敲除上述5個基因中任一基因可導致腫瘤的發生,說明癌變往往是單一基因突變導

D.提高肺癌患者中UTX等基因的表達水平可能成為治療肺癌的一種思路

3.印度洋中有多個麗魚物種,這些麗魚原本由同一種麗魚進化而來。起初同一種麗魚

之間存在不同的顏色,同種顏色的雌雄麗魚會優先相互選擇作為交配對象,不同麗魚

族群的生態位存在一定的差異,最終進化成不同的物種。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不同麗魚族群的棲息場所和食物來源可能有差異

B.麗魚種群的進化歷程說明沒有地理隔離也可以形成新物種

C.在麗魚種群的進化過程中,種群的基因頻率一定發生了改變

D.不同顏色麗魚變異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重組

4.中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構建出具有一條染色體的活酵母細胞。他們利用基因編輯

工具CRISPR-Cas9切割端粒附近的基因組序列,進而利用修復DNA切口的酶讓兩條

染色體融合在一起。同時,還移除了兩條染色體中的一個著絲粒。下列說法正確的一

項是()

A.人造酵母菌只有一條染色體,無法進行正常的減數分裂,其遺傳信息的表達遵循中

心法則

B.僅保留一個著絲粒可以避免染色體在細胞分裂時發生斷裂,保證染色體的穩定性

C.染色體的切割和拼接過程中發生的可遺傳變異是基因突變及染色體結構變異

D.CRISPR-Cas9可以準確的識別目標序列并進行切割和修復

5.四倍體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下列有關水稻的說法,正確的是()

A.四倍體水稻的配子形成的子代含兩個染色體組,是二倍體

B.二倍體水稻經過秋水仙素加倍后可以得到四倍體植株,表現為早熟、粒多等性狀

C.單倍體水稻是由配子不經過受精直接形成的新個體,是迅速獲得純合體的重要材料

D.三倍體水稻的花粉經離體培養,可得到單倍體水稻,稻穗、米粒變小

6.研究發現,家蠶蠶卵顏色受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的控制,蠶卵黑色對白色為顯

性(B/b)。雄蠶比雌蠶吐絲多且蠶絲質量好。為實現大規模養殖雄蠶并達到優質高產

的目的,科研人員用X射線處理雌蠶甲,最終獲得突變體丁,主要育種流程如下圖。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甲乙丙T

A.過程①的變異類型是基因突變

B.過程②發生的變異為染色體結構變異

C.過程②發生的變異會導致染色體上的基因數目發生改變

D.最終大規模養殖時應選擇黑色蠶卵,去除白色蠶卵

7.“彩色小麥”(872=56)是我國科研人員經過10多年的努力,利用普通小麥通過“三結

合”(即“化學誘變”“物理誘變”和“遠緣雜交”相結合)的育種方法培育而成,其蛋白

質、鋅、鈣等含量均超過普通小麥,且含有普通小麥所沒有的微量元素,種皮呈現出不

同的色彩。隨著育種技術的發展,科研人員將多倍體育種和單倍體育種也運用到“彩色

小麥”新品種的研發中,培育出了更符合人類需求的新品種。后來彩色小麥還搭乘宇宙

飛船進行太空育種,優化出更優質保健的小麥新品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三結合”育種方法的原理是基因突變

B.通過誘導染色體加倍可解決遠緣雜交時子代不育的難題

C.通過單倍體育種最終獲得的彩色小麥植株正常體細胞中含有28條染色體

D.太空育種可定向改變彩色小麥的基因結構而提高變異頻率

8.某二倍體植物(2n=28)的基因型為AaBbCcDd,這4對基因分別位于4對同源染色體

上,且每對等位基因分別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現利用該植物進行以下育種過程,說法

錯誤的是()

A--花粉粒,單倍體幼苗」一個體I

植物------\F人心

「卵細胞E一、受精卵----->個體n

A.過程A產生花粉的基因型有16種,過程B利用了花粉細胞的全能性

B.過程C常用秋水仙素處理,個體I部分體細胞中含有28條染色體

C.個體H中能穩定遺傳的占1/16,重組類型占81/256

D.若要盡快獲得優良純種aaBBCCdd,則應采用圖中A、B、C過程進行育種

9.天竺鼠中控制短毛(E)和長毛(e)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長毛的保暖效果佳,

更適合在低溫環境下生存。某草地天竺鼠全為短毛個體,由于人類活動帶來了一群長

毛天竺鼠,一年后該草地天竺鼠種群基因型頻率為EE70%、Ee20%、eelO%。因氣候

變化,從第二年開始該地區出現連續低溫,第四年后長毛個體增加了10%,短毛個體

減少了10%。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草地上天竺鼠種群所有個體的全部基因構成其基因庫

B.長毛天竺鼠遷入一年后,該種群E的基因頻率為80%

C.在連續幾年低溫的影響下,e的基因頻率約增加了22%

D.人類活動、氣候變化等因素導致該草地天竺鼠發生了進化

10.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是治療重癥感染的一類藥物,下表為2005~2008年該類抗生素在某

醫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房及某種細菌對該類抗生素的耐藥率的變化。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年份2005200620072008

人均使用量/g0.0740.120.140.19

耐藥率/%2.66.1110.925.5

A.2005~2008年該類抗生素人均使用量逐漸增加,由此判斷重癥病人逐年增加

B.細菌耐藥性產生的實質是發生了染色體變異

C.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加對細菌耐藥性的增強有促進作用

D.2005~2008年該細菌種群的基因庫沒有發生變化

1L某些植物在受到動物采食后所表現出的生物量、無性繁殖體或種子產量增加的現

象,稱為植物的超補償反應。植物在食草動物的攝食作用下形成強化針、刺等物理防

衛結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超補償反應彌補了植物因食草動物采食而造成的營養和生殖損失

B.食草動物或踏植物殘體及動物的糞尿可增強植物的超補償反應

C.動物采食不改變植物基因的結構,但可能誘導基因表達形成防衛結構

D.超補償反應和防衛結構直接反映了植物與食草動物之間是協同進化的

12.2022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給了瑞典科學家斯萬特?帕博,以表彰他對已滅絕人種的基

因組和人類進化的發現。他從古骨遺骸中分離DNA并測序,在2010年發表了第一個

已經滅絕的尼安德特古人基因組序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可加入二苯胺試劑分離DNA并進行測序

B.以上結果為人類進化的研究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證據

C.人類基因組測序,需要測定23條染色體上DNA核甘酸序列

D.現代人中沒有已滅絕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13.安第斯山區有數十種蝙蝠以花蜜為食并長期共存,此現象稱為同域生活。其中長舌

蝠的舌長為體長的1.5倍。某長筒花植物的傳粉只能借助長舌蝠在吸食花蜜的過程中

完成。下列敘述符合現代進化理論的是()

A.長舌蝠的細長舌因吸食花蜜而越變越長

B.長舌蝠的細長舌特征決定長筒花植物變異的方向

C.數十種以花蜜為食蝙蝠同域生活加劇種間的競爭

D.長舌蝠和長筒花相互適應是共同(協同)進化結果

14.很多抵抗力低下者極易感染綠膿桿菌。下表為某醫院2018~2020年綠膿桿菌3年的

耐藥率比較表。

抗生素名稱2018年2019年2020年

環丙沙星13.8%19.9%20.2%

頭抱他咤14.8%12.5%10.8%

氯霉素94.1%94.2%97.5%

調查發現,三種抗生素使用量逐年增加。下列相關表述錯誤的是()

A.環丙沙星耐藥率上升是該菌環丙沙星抗性基因頻率上升的結果

B.綠膿桿菌耐藥率與三種抗生素的使用量之間存在正相關

C.氯霉素的使用與綠膿桿菌對其耐藥性增強體現了協同進化

D.綠膿桿菌對頭抱他咤敏感性趨向恢復,臨床上可正常應用

15.研究發現褐家鼠現有的四個亞種,都極不適應低氧環境,故海拔2500米以上就幾

乎沒有褐家鼠分布。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亞種與物種不同,物種指的是-研究發現褐家鼠現有四個亞種而不是四個

物種的根本原因是這四個亞種彼此之間無。

(2)褐家鼠都極不適應低氧環境,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群體中出現和是適

應形成的必要條件。

(3)若褐家鼠的毛黑色(N)對白色(n)為顯性,有尾(R)對無尾(r)為顯性,

且兩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體上。如圖為甲、乙兩品系體細胞中部分染色體及基因情

②若含片段缺失染色體的雄配子致死。取自甲品系的某雄性個體與取自乙品系的某雌

性個體雜交后的Fi隨機交配,F2中出現白毛無尾的概率為。

答案以及解析

L答案:C

解析:A、2-AP誘發大腸桿菌使基因堿基序列發生改變,不屬于表觀遺傳,A錯

誤;

BC、2-AP既可使DNA分子發生堿基對由C—G到T-A的替換,也可使DNA分子發

生堿基對由T—A到C—G的替換,因此大腸桿菌突變體經2-AP處理后,可能會得到

野生型大腸桿菌,B錯誤,C正確;

D、精氨酸合成缺陷型、鏈霉素抗性、乳糖不能利用等多種突變體的出現屬于同一

DNA分子不同部位發生的突變,體現了基因突變具有隨機性,D錯誤。

故選C。

2.答案:D

解析:A、根據題干信息,肺癌病人體內上述5個基因呈現低表達,因此可以推斷其

為抑癌基因,抑癌基因阻止細胞不正常增殖,A錯誤;

B、人體中腫瘤細胞也會被免疫細胞攻擊凋亡,B錯誤;

C、敲除5個基因中的任一基因可促進肺部腫瘤的發生,一是這與基因突變引發細胞

癌變不對應,二是細胞癌變多為多基因突變的結果,C錯誤;

D、根據題干信息,癌癥患者體內Utx基因等低表達,可推測提高肺癌患者UTX等基

因的表達有助于治療肺癌,D正確。

故選D。

3.答案:D

解析:A、不同麗魚族群的生態位存在一定的差異、棲息場所和食物來源等都屬于生

態位的范疇,A正確;

B、從題干信息可知,出現“同種顏色的雌雄麗魚會優先相互選擇作為交配對象”,最終

出現生殖隔離,B正確;

C、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因此在麗魚種群的進化過程中,種群的

基因頻率一定發生了改變,C正確;

D、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基因突變,D錯誤。

故選D。

4.答案:B

解析:A、人造酵母菌只有一條染色體,也能進行正常的有性生殖,但效率比野生型

酵母低,其DNA可以進行轉錄和翻譯,遺傳信息的表達遵循中心法則,A錯誤;B、

僅保留一個著絲粒可以避免染色體在細胞分裂時發生斷裂,保證細胞分裂時染色體的

穩定性,B正確;C、染色體的切割和拼接過程,發生了2條染色體的拼接導致數量上

減少了,這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數目變異,C錯誤;D、根據題干信息,CRISPR-

Cas9只能識別目標序列并進行切割,進行修復的是其他的酶,D錯誤。

5.答案:C

解析:所有配子不經過受精形成的新個體都是單倍體(無論含有幾個染色體組),所

以四倍體水稻的配子形成的子代雖然含有兩個染色體組,但仍是單倍體,A錯誤;二

倍體水稻經過秋水仙素處理,染色體數目加倍,得到四倍體水稻,多倍體植株的特點

是其種籽粒大,籽粒數目減少,但是發育周期延長,表現為晚熟、粒少等性狀,B錯

誤;單倍體水稻是由配子不經過受精直接形成的新個體,通過秋水仙素處理,可以得

到純合體,是迅速獲得純合體的重要材料,C正確;三倍體水稻高度不育,不能形成

正常配子,所以無法形成單倍體水稻,D錯誤。

6.答案:D

解析:A、過程①中的基因B突變成基因b,該變異類型是基因突變,A正確;

B、過程②發生的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B正確;

C、過程②發生變異屬于染色體變異中的易位,會導致染色體上的基因數目發生改

變,C正確;

D、為實現大規模養殖雄蠶并達到優質高產的目的,讓丁蠶與基因型為bbZZ(正常白

色)的雄蠶雜交,去除黑色蠶卵(含W為雌蠶),保留白色蠶卵(不含W,為雄

蠶),D錯誤。

故選D。

7.答案:B

解析:“三結合”育種方法的原理是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A錯誤;二倍體遠緣雜交

產生的子代由于沒有同源染色體,減數分裂時無法正常聯會,所以往往不育,可通過

誘導染色體加倍來解決這一難題,B正確;單倍體育種包括花藥離體培養形成單倍體

和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所以通過單倍體育種最終獲得的彩色小麥植株正常體細

胞中含有56條染色體,C錯誤;太空育種的原理通常是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具有多方

向性,D錯誤。

8.答案:C

解析:A、二倍體植物的體細胞的基因型為AaBbCcDd,且4對基因分別位于4對同源

染色體上,則該植物經減數分裂形成花粉的過程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

律,產生花粉的基因型種類為24=16種,過程B是花藥離體培養,利用了花粉細胞的

全能性,A正確;

B、如果該二倍體植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為28條,則B過程為花藥離體培養,形成

的單倍體植株(染色體數目為14條),C過程一般是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使得染色

體數目加倍,則個體I的部分體細胞(間期、前期和中期)中含有28條染色體,處于

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內含有56條染色體,B正確;

C、基因型為AaBbCcDd的個體自交產生的個體H中能穩定遺傳的、即純合子的概率

為1/2x1/2x1/2x1/2=1/16,親本類型占3/4x3/4x3/4x3/4=81/256,則重組類型占1—

81/256=175/256,C錯誤;

D、圖中的A、B、C表示單倍體育種過程,優點是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故若要盡快

獲得優良純種aaBBCCdd,則應采用圖中的A、B、C過程進行育種,D正確。

故選C。

9答案:C

解析:種群基因庫是指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A正確;長毛天竺鼠

遷入一年后,該種群中E的基因頻率為70%+l/2X20%=80%,B正確;因長毛個體增

加了10%,短毛個體減少了10%,設該種群共有100個個體,則三年后,EE=70—70

X10%=63,Ee=20—20X10%=18,ee=10+10X10%=ll,故e的基因頻率為(18+11X

2)/[(63+18+11)X2]X100%^22%,而不是e的基因頻率約增加了22%,C錯誤;

由題干信息知,由于人類活動及氣候變化的影響,該草地天竺鼠種群基因頻率發生了

變化,即該種群發生了進化,D正確。

10.答案:C

解析:2005~2008年,該類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逐漸增加,因無使用總量,故無法判斷

重癥感染病人的人數,A錯誤;細菌耐藥性產生的實質是發生了基因突變,細菌沒有染色

體,B錯誤;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的使用作為選擇因素使該種細菌的耐藥基因頻率增加,即

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加對細菌耐藥性的增強有促進作用,C正確;2005~2008年該細菌種

群的耐藥基因頻率增加,說明基因庫發生了變化,D錯誤。

1L答案:D

解析:A、超補償反應使植物生物量、無性繁殖體或種子產量增加,彌補了植物因食

草動物采食而造成的營養和生殖損失,A正確;

B、食草動物踐踏植物殘體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機物,動物的糞尿可促進植物生長,

增強植物的超補償反應,B正確;

C、動物采食不改變植物基因的結構,但可能誘導基因表達等化學性強化針、刺、鉤

等物理防衛結構或積累次生代謝物等化學性防衛反應,C正確;

D、協同進化包括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而超補

償反應和防衛反應是植物的進化,未能體現食草動物的進化,所以不能說明植物與食

草動物之間是協同進化的,D錯誤。

故選D。

12.答案:B

解析:A、二苯胺試劑可用于鑒定DNA,但不能對其進行測序,A錯誤;

B、雙鏈DNA分子間的堿基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利用DNA分子測序可以用來比

較不同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的遠近,雜交帶越多說明關系越近,B正確;

C、人類基因組測序,需要測定22條常染色體+X+Y,共24條染色體上DNA的核昔

酸序列,C錯誤;

D、尼安德特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現代人基因中仍可能存在已滅絕的尼

安德特人的基因,D錯誤。

故選B。

13.答案:D

解析:A、長舌蝠的細長舌因吸食花蜜而越變越長,符合用進廢退進化理論,A不符

合題意;

B、長舌蝠的細長舌特征決定長筒花植物變異的方向,但現代進化理論認為變異是不

定向,自然選擇是定向的,長筒花植物是自然選擇定向選擇的結果,不符合現代進化

理論,B不符合題意;

C、生物的過度繁殖,加劇斗爭,生態位發生了分化,數十種以花蜜為食蝙蝠同域生

活,食用不同的花蜜,充分利用空間資源,減少種間的競爭,C不符合題意;

D、長舌蝠和長筒花相互適應是相互選擇,共同(協同)進化結果,符合現代進化理

論,D符合題意。

故選D。

14.答案:B

解析:A、生物進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