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安徽省十校聯盟2023屆高三下學期期中考試文綜歷史試題1.秦漢的皇帝往往在王朝的重要時刻,如更名號、立皇后、封禪、祥瑞及軍事勝利之時,以基層社區“里”為單位,賜“天下民”以“大飲酒”,由此全國的基層社區開展了持續數日的宴飲。這一做法()A.踐行了以民為本治國理念 B.發揮了鄉紳階層的教化功能C.緩和了社會救濟不均的矛盾 D.增進了基層民眾的政權認同【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根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秦漢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可知,秦漢時期的皇帝每逢重大節日活動,以“里”為單位,通過宴飲活動增強基層群眾對新政權的認同,故D項正確。材料并未體現以民為本的治國理念,排除A項;材料的主體在于皇帝,而非鄉紳階層,排除B項;賜酒行為并非社會救濟,排除C項。故選D項。2.貞觀年間,唐太宗及其身邊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主導了詩壇,其中,北方文人受儒家祟古尚質的詩教說影響較大,對南朝宮體詩的綺靡浮艷持批判態度,但沒有因此而否定它的聲辭之美。基于此,在南北文人間一種“各去所短,合其兩長”的文學主張及實踐活動悄然興起。據此可知當時()A.唐太宗注重延攬各方人才 B.南北互鑒推動貞觀詩壇革新C.南方經濟文化影響力上升 D.儒家倫理深刻影響唐詩創作【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朝(中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貞觀詩壇在北方文人的基礎上,對當時的文風進行了揚棄,可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推動了貞觀詩歌創作的發展,B項正確;材料并未提及唐太宗的人才措施,排除A項;材料強調對當時文風的揚棄,并不能說明南方經濟文化影響力的上升,排除C項;材料主旨并非儒家倫理思想對唐代詩歌創作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B項。3.明制規定:“外官布政使,按察使缺員,由三品以上官會舉”,監察官和各省地方大員有舉薦賢能的責任。名臣于謙、巡撫周忱等出任要職,都是通過舉薦而被委以重任的。這表明明朝時期()A.舉薦制發揮了重要的選才功能 B.九品中正制出現死灰復燃跡象C.八股取士導致了科舉制的衰落 D.選官制度出現權力下移的趨勢【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中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明代舉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才的選拔,因此具有一定的合理性,A項正確;材料并未提及九品中正制,排除B項;材料的主旨在于舉薦制度的價值,沒有提及八股取士的弊端,排除C項;明朝選官大權始終掌握在以皇帝為代表的中央手中,并未出現下移趨勢,排除D項。故選A項。4.據記載,“乾隆初,始聞有洋錢通用。至四十年后,洋錢用至蘇、杭。其時我邑(今江蘇無錫)廣用錢票,兼用元絲銀。后銀價稍昂,乃漸用洋錢”,乾隆五十年后“但用佛頭(西班牙銀元)一種”。這反映了乾隆時期()A.清政府的貨幣主權逐漸旁落 B.白銀外流引發了嚴重的錢荒C.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系加深 D.西班牙壟斷了中外貿易通道【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清乾隆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細,乾隆后期,洋錢在市場中流通范圍有所擴大,這說明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系有所加強,C項正確;材料并未提及貨幣主權的旁落,排除A項;B項與史實不符,洋錢的廣泛使用是白銀流入的結果,排除B項;材料無法說明西班牙壟斷中外貿易通道,排除D項。故選C項。5.孫中山在1917—1920年所著的《建國方略》中指出“美十三州既發難抗英而后,乃延華盛頓出而為之指揮;法則革命起后,乃拔拿破侖于偏裨之間。若使二人易地而處,想必結果亦同樣。故華拿之異趣,不關乎個人品德,而在其全國之習尚”。據此可知,孫中山()A反對法國大革命 B.倡導建立美國式共和政體C.接受了唯物史觀 D.意識到民眾意志的重要性【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7—1920年(中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孫中山論述了法美兩國革命的成功并非拿破侖、華盛頓的個人之功,而是民眾集體意志的結果,D項正確;材料并未提及孫中山反對法國大革命,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民眾意志對本國革命的重要性,不能體現其倡導美國式的共和政體,排除B項;孫中山作為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領導人并未接受唯物史觀,且材料的信息也不能說明孫中山接受了唯物史觀,排除C項。故選D項。6.如表為英國報刊關于紅軍報道的統計。據此可知,這些報道()時間數量1934年7月—12月35篇1935年139篇1936年210篇A.體現了紅軍力量的發展 B.說明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擴大C.拓寬了長征研究的視野 D.促進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34至1936年(中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英國報刊關于紅軍的報道,可以為長征研究提供史料,從而拓寬長征研究的視野,C項正確;紅軍報道的增加與紅軍力量發展并無必然的因果關系,因此這一現象并不能體現紅軍力量發展,排除A項;材料無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于1937年,排除B項;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后,與材料所提供時間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7.亞歷山大之前,馬其頓國王不過是一個最高軍事首領而已,與眾多部下平起平坐。君主偶有不慎,輕則被流逐他方,重則命歸西天。這體現出當時的馬其頓()A.原始民主遺風影響政治運行 B.封建君主尚未實現高度集權C.城邦公民內部實行人人平等 D.軍事征伐導致內部治理危機【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上古時期的地中海區域。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馬其頓王國的政治運行特別是王權并未實現高度的集中,甚至出現性命不保的問題,其主要原因在于原始民主傳統的影響,A項正確;馬其頓是奴隸制社會,表述錯誤,排除B項;馬其頓并非城邦國家,排除C項;軍事征伐導致內部治理危機表述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8.在7世紀的《弗萊德加編年史》第二卷及第三卷中出現了法蘭克人起源于特洛伊的傳說,以此來表明法蘭克人的歷史和羅馬人一樣悠久。8世紀中期的《法蘭克人史記》更加頻繁地提及羅馬人歷史上與法蘭克人之間的交往。這說明()A.希臘成為西歐文化起源地 B.羅馬人擁有久遠的歷史文化C.文明交往推動民族國家形成 D.法蘭克人民族意識有所增強【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世紀法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中世紀早期的史學著作明顯帶有法蘭克人的民族色彩,D項正確;材料主旨并非希臘在西歐文化發展中的地位,排除A項;材料的主旨在于法蘭克人的歷史具有久遠的傳統,排除B項;民族國家的形成是近代社會的產物,排除C項。故選D項。9.14—16世紀,英國議會制訂了11部禁奢法令,以鄉紳和城鄉中產階級的消費標準為重點關注對象,其中1336年的飲食禁奢法令最為嚴厲,它規定民眾每餐最多可以享用兩道菜,只有在宗教節日才能增加到三道菜,國王和貴族也不例外。據此可知,英國()A議會主權原則得到貫徹 B.經濟發展影響法律變遷C.基督教會控制社會生活 D.社會等級差異日益縮小【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4—16世紀(英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禁奢法令的背后則是當時社會上出現了奢靡問題,這反映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B項正確;議會主權得到貫徹是在光榮革命后,且材料并未體現出來,排除A項;材料僅涉及英國議會立法并未提及基督教會,排除C項;材料無法說明社會等級的差異縮小,排除D項。故選B項。10.19世紀后半期,第一國際的成立帶動歐洲涌現出國際性的工人運動,但是美國的工人運動卻成為了例外。美國的工人對激進的政治綱領并不感興趣,反而把目光放在了工資水平和工作條件等具體問題上。這表明當時的美國()A.工人階級的斗爭受國情的影響 B.生產力水平低下缺少革命條件C.工人運動缺乏先進政黨的領導 D.社會價值取向鼓勵個人的奮斗【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美國)。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美國工人運動的“例外”說明美國工人的階級覺悟落后于歐洲,這也說明美國的工人更關注個體的利益,這種情況與當時美國盛行個人主義的國情相關,A項正確;隨著兩次工業革命的開展,美國的生產力水平并不低下,排除B項;工人階級本身就是先進的領導階級,排除C項;D項表述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11.1914年戰爭開始時,俄國大臣會議提出了“一切為了戰爭,一切用于戰爭”的口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動員,至1916年底,共有1500萬人被送到前線,其中有46%的適齡男性參軍入伍,數量龐大的婦女則在前線從事后勤工作,另一方面,農村出現了比較嚴重的棄種撂荒現象。這說明()A.一戰加速十月革命爆發 B.沙俄政府社會動員能力強大C.沙皇統治面臨嚴峻挑戰 D.俄國婦女解放事業進展迅速【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4-1916年(世界)。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大量的適齡人口包括婦女都投入到前線,以致農業發展受到打擊,這說明沙俄統治面臨嚴峻挑戰,C項正確;材料強調一戰對俄國的生產力的破壞,并未提到十月革命,排除A項;材料主旨并非大臣會議的動員能力,排除B項;材料只強調婦女從事后勤工作,并未涉及婦女解放事業,排除D項。故選C項。12.當前的法國實行高稅率的個人所得稅制度,但對養育子女的家庭則施以差額稅率,具體執行情況如表所示。當前法國個人所得稅制度的這一安排()法國正常婚姻家庭在四種情形下的年應納稅額計算編號應納稅額計算夫妻生養子女情況未有生養生養一孩生養二孩生養三孩a家庭年應納稅所得額(歐元)100000100000100000100000b家庭計稅份數22.534C戶商值(歐元)c=a÷b5000040000333333325000d通用稅率30%30%30%11%e戶商值按適用稅率計算的年應納稅額(歐元)e=c×d—速算扣除數額9005.866005.864005.861640.86f家庭年應納稅額(歐元)f=e×b18011.7215014.6512017.586563.04注:根據法國個人所得稅戶商計稅法計算整理而得。A.加劇了政府財政危機 B.發揮了生育激勵作用C.減輕了民眾納稅負擔 D.完善了社會保障制度【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法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法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安排很明顯對多子女家庭有利,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鼓勵生育,緩解人口生育壓力,B項正確;減稅與財政赤字并無必然關系,排除A項;對于無子女家庭依然要負擔比較高的個人所得稅,并不能減輕個人的納稅負擔,排除C項;材料與社會保障制度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紀初,中國興起了軍國民教育。梁啟超在著作中強調中國先秦時期就有武勇之精神,但也應借鑒他國的軍國民主義教育,通過舉國皆兵的教育,使國人“把體操練得好好的??”,以造就武勇剛強的“新國民”。1902年,蔡元培在上海組織中國教育會和學社,特別重視軍事訓練。1906年,清廷推行學制改革,強調“體操一科,稍長者,以兵式體操,嚴整其紀律”。辛亥革命后,學堂的體操課,被兵式體操和軍事訓練所代替,對此,茅盾曾說道“湖州中學的體操課,實在是正式的軍事訓練,遠足是急行軍的別名罷了”。新文化運動后不久,軍國民教育為更為科學的新式學校體育所取代,近代中國體育自此脫離“國家化”的單向度,開始步入多元發展的階段——摘編自鄭志林《論軍國民教育與我國近代體育的興起》材料二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先后提出“國民體育”“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等口號,并相繼頒布《準備勞動與衛國體育制度》等政策,明確要求在廠礦、學校、部隊及機關中成立體育協會,切實開展體育運動;農村地區在群眾性體育的廣泛性和經常化上下功夫,有步驟、有計劃及科學地普及因地制宜的體育活動。實施過程上,實行國家體委和體育總會統一領導,各部門相結合的分工合作、高度集中的垂直管理模式,各地群眾體育活動主要以體育協會組織開展。20世紀50年代末,共建立全國性體育協會21個,基層體育協會近4萬個,農村基層體育協會3萬余個,廣播體操、課間操及工間操等“操類”活動空前繁榮。后期,隨著體育學校及體育場館等基建項目落地,以球類、武術、拔河等項目為主的群眾體育活動日漸豐富。——摘編自趙述強等《新中國成立以來群眾體育治理的歷程回顧與新時代瞻望》(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近代軍國民教育興起的背景及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中國成立初期體育建設的特點及其意義。【答案】(1)背景:民族危機的加深;外國教育的影響;近代知識分子的探索;政府的推動等。
影響:有利于近代體育教育的發展;有助于尚武精神的增育;同時也造成了體育教育的簡單化、國家軍事化,不利于體育教育的多元化發展等。(2)特點:以增強體質,促進勞動生產、保衛國家作為宗旨;政府主導、民眾參與相結合;兼顧城鄉;涉及范圍廣,受益群眾多等。
意義:提升身體素質;培養體育精神;提升體育水平:促進勞動生產,強化政權認同等。【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第一小問同的背景:根據時間“20世紀初”可知民族危機的加深;根據材料“應借鑒他國的軍國民主義教育”可知外國教育的影響;根據材料“啟超在著作中強調中國先秦時期就有武勇之精神”可知近代知識分子的探索;根據材料“1906年,清廷推行學制改革”可知政府的推動等。第二小問影響,根據材料“把體操練得好好的??”可知有利于近代體育教育的發展;根據材料“以造就武勇剛強的‘新國民’”可知有助于尚武精神的增育;根據材料“湖州中學的體操課,實在是正式的軍事訓練,遠足是急行軍的別名罷了”可知同時也造成了體育教育的簡單化、國家軍事化,不利于體育教育的多元化發展等。【小問2詳解】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第一小問同的特點,根據材料“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可知以增強體質,促進勞動生產、保衛國家作為宗旨;根據材料“相繼頒布《準備勞動與衛國體育制度》等政策,明確要求在廠礦、學校、部隊及機關中成立體育協會”可知政府主導、民眾參與相結合;根據材料“農村地區在群眾性體育的廣泛性和經常化上下功夫,有步驟、有計劃及科學地普及因地制宜的體育活動”可知兼顧城鄉;根據材料“20世紀50年代末,共建立全國性體育協會21個,基層體育協會近4萬個,農村基層體育協會3萬余個,廣播體操、課間操及工間操等‘操類’活動空前繁榮”可知涉及范圍廣,受益群眾多等。第二小問意義,根據材料“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可知提升身體素質;培養體育精神;根據材料“實行國家體委和體育總會統一領導,各部門相結合的分工合作、高度集中的垂直管理模式,各地群眾體育活動主要以體育協會組織開展”可知提升體育水平;根據材料“明確要求在廠礦、學校、部隊及機關中成立體育協會,切實開展體育運動”可知促進勞動生產,強化政權認同等。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時期內容公元1500年前除亞歐大陸及其非洲大陸的部分地區交往相對頻繁外,其余地區整體上處于封閉狀態。15世紀末到19世紀西方國家主導了人類交往的進程,美洲、大洋洲以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進入歐洲人的視野。西方人通過殖民主義,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空間。文明的交往廣度、深度有所增加,部分文明也湮滅于人類發展的長河之中。20世紀前半期兩次世界大戰以戰爭的方式把全世界納入統一的發展軌道上,使得人類的命運在世界范圍內以聯盟和敵對的狀態緊密聯系在一起。這兩場戰爭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人類命運息息相關。20世紀后半期美蘇為代表的不同政治制度的“文明”開啟了競爭并存的模式,世界文明在動蕩的進程中又有所突破,不同地域的文明比之前任何時期的聯系都有所增強。21世紀以來一方面,世界各國相互聯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和平與發展的大勢不可逆轉;另一方面,世界局勢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依然突出,人類面臨許多共同的挑戰。——摘編自程美東《世界文明進程中的人類命運》從材料中提取信息,結合世界近現代史知識擬定一個論題并加以論述。(要求:論題明確,論述時史論結合,邏輯清晰)【答案】論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文明發展的大同之道。論述:新航路開辟后,世界逐漸連為一個整體。西歐國家通過殖民掠奪等野蠻的手段,積累了大量財富,構建了以西方國家為中心的世界體系,傳播了西方式的文明,客觀上促進了文明的傳播。但這種文明的傳播的代價則是被殖民、奴役的國家的原有文明發展進程被打斷,原有種族的文化變異甚至消失。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都與歐洲國家脫不開關系,西方國家妄圖以戰爭為手段,解決矛盾,反而給自己乃至整個人類文明帶來了浩劫。縱觀16世紀以來的世界文明史,西方主導這一進程中,使得東西方文明最終均付出了極其巨大的代價。因此,在全球化迅速發展,人類面臨諸多挑戰面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合作為主,通過交流、互鑒共同發展,共同享有人類文明發展的成果才是世界文明發展的大同之道。(以上“示例”僅供閱卷參考,不是唯一標準答案。如學生從戰爭與文明、交流與文明發展等角度自擬論題,論述合理亦可賦分)【解析】本題是論述題之探究結論論證題,時空是近現代時期(世界)中國。這一題屬于開放性試題,由于沒有較多基礎知識做依托,需要考生根據題目所創設的情境和提供的圖文信息進行現場學習和思維構建,考查考生再學習的能力。根據材料中近代以來人類文明進程可知論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文明發展的大同之道。然后結合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世界大戰、經濟全球化、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知識展開論述:新航路開辟后,世界逐漸連為一個整體。西歐國家通過殖民掠奪等野蠻的手段,積累了大量財富,構建了以西方國家為中心的世界體系,傳播了西方式的文明,客觀上促進了文明的傳播。但這種文明的傳播的代價則是被殖民、奴役的國家的原有文明發展進程被打斷,原有種族的文化變異甚至消失。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都與歐洲國家脫不開關系,西方國家妄圖以戰爭為手段,解決矛盾,反而給自己乃至整個人類文明帶來了浩劫。縱觀16世紀以來的世界文明史,西方主導這一進程中,使得東西方文明最終均付出了極其巨大的代價。最后進行總結,因此,在全球化迅速發展,人類面臨諸多挑戰面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合作為主,通過交流、互鑒共同發展,共同享有人類文明發展的成果才是世界文明發展的大同之道。1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IEC 11770-3:2021/AMD1:2025 EN Information security - Key management - Part 3: Mechanisms using asymmetric techniques - Amendment 1: TFNS identity-based key agreement
- 2025年圖書館學與信息學基礎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衛生統計學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國際經濟與貿易關系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互聯網金融專業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科學教育專業考試試卷及答案
- 三一重工單招試題及答案
- 秸稈還田合同協議書
- 區委班子五年換屆述職報告
- 2025年公共自行車鎖車器設備項目發展計劃
- GB/T 708-2006冷軋鋼板和鋼帶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 GB/T 14337-2008化學纖維短纖維拉伸性能試驗方法
- L4-《采購與供應策略》-講義課件
- 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培訓課程課件
- 合歡樹史鐵生課件
- 機房工程系統調試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
- 光伏項目試驗報告
- DB37-T 3587-2019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認定
- 汽車電子可靠性測試項目-(全)-16750-1-to-5
- 丁苯橡膠乳液聚合的生產工藝
- JOINT VENTURE AGREEMENT合資企業協議(雙語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