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1—一、建設項目基本情況建設項目名稱建甌市迪口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及管網建設項目項目代碼無建設單位聯系人聯系方式建設地點福建省建甌市迪口鎮迪口村水尾地理坐標(118度27分27.268秒,26度45分10.581秒)國民經濟行業類別D4620污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建設項目行業類別95.污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建設性質eq\o\ac(□,√)新建(遷建)□改建□擴建□技術改造建設項目申報情形eq\o\ac(□,√)首次申報項目£不予批準后再次申報項目£超五年重新審核項目£重大變動重新報批項目項目審批(核準/備案)部門(選填)建甌市發展改革和科技局項目審批(核準/備案)文號(選填)甌發科審批〔2019〕24號總投資(萬元)1481.6環保投資(萬元)140環保投資占比(%)9.45施工工期12個月是否開工建設□否eq\o\ac(□,√)是:根據《關于進一步規范適用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指導意見》(環執法〔2019〕42號)中“其他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免予處罰。結合《建設項目“未批先建”違法行為法律適用問題的意見》(環政法函[2018]31號)文,建設單位主動補交環境影響報告表并報送環保部門審查的,有權審批的環保部門應當受理,并根據不同情形分布作出相應處理:符合審批要求的,依法作出批準決定。由于本項目未發生過違法行為,未收到附近居民投訴,現主動履行辦理環境影響評價手續。根據上述規定,建議本項目環評審批受理。2723.08專項評價設置情況地表水,理由:新增廢水直排的污水集中處理廠。規劃情況無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情況無規劃及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符合性分析無其他符合性分析1.1產業政策相符性分析本項目污水廠建設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中“二十二、城鎮基礎設施,9、城鎮供排水管網工程、管網排查、檢測及修復與改造工程、非開挖施工與修復技術,供水管網聽漏檢漏設備、相關技術開發和設備生產。”管網建設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中“四十三、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20、城鎮垃圾、農村生活垃圾、農村生活污水、污泥及其他固體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工程。”本項目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鼓勵類;其生產工藝、設備均不屬于限制類、淘汰類名錄之列;同時本項目已經取得了《建甌市發展改革和科技局關于建甌市迪口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及管網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甌發科審批〔2019〕24號)。因此,本項目符合國家當前的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1.2選址合理性分析(1)本項目于2017年8月10日獲得建甌市規劃建設和旅游局頒發的《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于2018年4月9日獲得建甌市國土資源局頒發的《建甌市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書》,詳見附件4,因此本項目用地合法。(2)擬建的污水廠位于服務區域水體中下游,避開居民區,且與迪口鎮集鎮區隔著山體,因此污水廠惡臭對居民影響較小。現狀地面標高約240m,可以滿足污水處理構筑物高程布置需要,減少土方工程量;盡可能采用污水不經水泵提升而自流進人處理構筑物的方案。有村道通往廠址,且鄰近縣道,交通運輸便利,便于施工和運營后污泥的轉運處置。項目地現狀為農田,工程地質條件較好,不涉及基本農田。因此本項目占地不涉及特殊、重要環境敏感區。(3)本工程不屬于生產型項目,屬于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項目建成后將原有居民生活污水無序排放變為集中收集處置,從而改善區域水環境質量,有利于增強區域經濟實力,從而改善。綜上,本項目用地手續合法、齊全,建設單位在通過采取多方面的工程措施后,可降低工程選址的不利影響,工程的建設有利于保護周邊區域水體水質,項目選址可行。1.3“三線一單”控制要求符合性分析(1)生態保護紅線本項目選址不涉及自然與人文景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重要濕地、生態公益林、水土流失敏感區等生態敏感區,滿足生態保護紅線要求。(2)環境質量底線項目所在區域的環境質量底線為:環境空氣質量目標為《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水環境質量目標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質標準;項目廠界聲環境質量目標為《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經現狀調查及檢測數據可知,本項目環境質量現狀滿足相應的環境質量功能區劃要求,不會突破環境質量底線。(3)資源利用上線項目用地不涉及基本農田,滿足土地承載力要求。項目運營過程中會消耗一定的電源,消耗量相對區域資源利用總量較小。項目運營資源利用不會突破區域的資源利用上線。(4)環境準入負面清單本項目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鼓勵類,未列入《福建省第一批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市)產業準入負面清單(試行)》,未列入《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0年版)》禁止準入類,符合《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通知》(閩政〔2020〕12號)全省生態環境總體準入要求;根據《南平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南政綜〔2021〕129號),對照南平市環境管控單元圖,本項目屬于一般管控單元(南平市環境管控單元圖見附圖8),對照南平市生態環境總體準入要求,本項目符合南平市生態環境總體準入要求(詳見表1.3-1);根據《南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南平市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的通知》(南政辦[2021]33號),本項目不屬于管控要求內的禁止建設項目,符合南平市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要求。因此,本項目不在負面清單內,符合環境準入要求。綜上所述,項目選址和建設符合“三線一單”控制要求。表1.3-1南平市生態環境總體準入要求適用范圍準入要求符合性南平市全市空間布局約束1.禁止新建植物制漿造紙、印染項目,退城入園項目除外;限制發展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產業,禁止有損自然生態系統侵占水面、濕地、林地農業開發活動。不涉及2福建建甌工業園區農產品加工產業禁止屠宰項目;竹木加工行業禁止引進利用闊葉林為原料木材加工等資源消耗型項目;。不涉及3.氟化工產業應在省級認定的化工園區內建設,重點發展邵武市金塘工業園區和福建順昌金山新材料產業園的氟化工產業;園區之外現有氟化工項目不再擴大規模。不涉及4.區域規劃及相關生態環境保護要求調整時,依據合法有效最新要求執行。不涉及表1.3-2南平市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環境管控單元編碼環境管控單位名稱管控單元類別準入要求符合性ZH3507833001建甌市一般管控單元一般管控單元空間布局約束1.一般建設項目不得占用永久基本農田,重大建設項目選址確實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必須通過自然資源部用地預審;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依法依規報國務院批準。嚴禁通過擅自調整縣鄉國土空間規劃,規避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審批。不涉及2.不得將確需退耕還林還草的耕地劃為永久基本農田,不得將已退耕還林還草的土地納入土地整治項目,不得擅自將永久基本農田、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和坡改梯耕地納入退耕范圍。不涉及3.禁止隨意砍伐防風固沙林和農田保護林。不涉及4.禁止在鄰近基本農田區域新建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加工、化工、焦化、電鍍、制革等具有有毒有害物質排放或增加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的項目。不涉及5.嚴格控制新建、擴建石化、化工、焦化、有色等高污染、高風險的涉氣項目。6.限期搬遷或關停單元內布局不合理、裝備水平低、環保設施差的小型污染企業。1.4與《南平市河岸生態地保護規定》符合性根據《南平市河岸生態地保護規定》(2019年1月1日執行),南平市對閩江、建溪、富屯溪、沙溪、崇陽溪、麻陽溪、松溪、金溪、南浦溪、七星溪劃定一定范圍的河岸生態地,對穿越城市、鎮、村莊建成區的河段,應當在河道岸線外側劃定寬度不少于五十米的區域作為河岸生態地保護范圍;其他河段應當在河道岸線外側劃定寬度不少于一百米的區域作為河岸生態地保護范圍。項目距西側建溪最近直線距離為19500m,項目西側毗鄰吉溪,不屬于上述河流。本項目屬于民生工程,對實施鄉鎮生產生活環境的改善具有積極作用。,且本項目已取得《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和《建甌市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書》,用地手續合法。因此,項目的建設與《南平市河岸生態地保護規定》不沖突。1.5與《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重要流域保護管理切實保障水安全的若干意見》符合性《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重要流域保護管理切實保障水安全的若干意見》要求:實施河道岸線和河岸生態保護藍線制度。制定河道岸線規劃,明確河道岸線和河道保護范圍并向社會公布。劃定河岸生態保護藍線,在河岸劃定一定區域作為河流生態空間管制界限,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或穿越設區市城區的河段預留不少于50米的區域;流域面積在200平方公里至1000平方公里之間的河流,或穿越縣城及重要鄉鎮、開發區的河段預留不少于30米的區域;其他河流預留不少于15米的區域。在河岸生態保護藍線內不得擅自建設與防洪、水文、交通、園林景觀、取水、排水、排污管網無關的設施。項目西側毗鄰吉溪,源于建甌和古田交界的石大崗,流經建甌市的迪口鎮、延平區的南山鎮于吉溪村匯入閩江。流域面積591km2,河道長79km,平均坡降6.20‰,流域形狀系數0.09,其中建甌市內面積約407km2,流域兩岸30m的區域屬于河段預留區域。項目涉及吉溪部分預留區域,但由于本項目是生活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項目,主體構筑物均為地埋式,地面可用作花園綠地,對河道岸線和河岸生態保護具有利影響。且項目是屬于民生工程,是屬于《意見》中排水、排污管網有關的設施,非禁止項目,建議辦理相關審批手續。二、建設項目工程分析建設內容2.1編制依據建甌市迪口鎮人民政府建設的建甌市迪口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及管網建設項目位于建甌市迪口鎮迪口村,設計處理農村生活污水1000m3/d。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國務院令第253號《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本項目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對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頒布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版)的有關規定,該項目屬于“四十三、水的生產和供應業:95.污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新建、擴建日處理10萬噸以下500噸及以上城鄉污水處理的”,應編制環評報告表。表2.1-1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目錄(摘錄)環評類別項目類別報告書報告表登記表四十三、水的生產和供應業95.污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新建、擴建日處理10萬噸及以上城鄉污水處理的;新建、擴建工業廢水集中處理的新建、擴建日處理10萬噸以下500噸及以上城鄉污水處理的;新建、擴建其他工業廢水處理的(不含建設單位自建自用僅處理生活污水的;不含出水間接排入地表水體且不排放重金屬的)其他(不含提標改造項目;不含化糞池及化糞池處理后中水處理回用;不含僅建設沉淀池處理的)本項目已于2020年7月投入運營,存在未批先建問題,根據《關于進一步規范適用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指導意見》(環執法〔2019〕42號)中“其他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免予處罰。結合《建設項目“未批先建”違法行為法律適用問題的意見》(環政法函[2018]31號)文,建設單位主動補交環境影響報告表并報送環保部門審查的,有權審批的環保部門應當受理,并根據不同情形分布作出相應處理:符合審批要求的,依法作出批準決定。由于本項目未發生過違法行為,未收到附近居民投訴,現主動履行辦理環境影響評價手續。根據上述規定,建議本項目環評審批受理。因此,建甌市迪口鎮人民政府為了完善項目環評審批手續,建設單位委托本單位編制《建甌市迪口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及管網建設環境影響報告表》。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現場踏勘,在對項目開展環境現狀調查、資料收集和調研的基礎上,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有關技術規范和要求,編制了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供建設單位報環保主管部門審批。2.2項目基本情況2.2.1項目組成(1)項目名稱:建甌市迪口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及管網建設項目(2)建設單位:建甌市迪口鎮人民政府(3)總投資:1481.6萬元(4)建設地點: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迪口鎮迪口村(5)勞動定員:無需人員駐守(6)工作制度:污水處理工程24小時運行,年工作天數365天。(7)工程規模:設計處理規模為1000m3/d。配套污水主管網全長5700m,污水主管網采用DN400、DN300、DN200HDPE雙壁波紋管(SN8);污水接戶管全長2100m,接戶管采用DN160、DN110UPVC管。(8)工藝流程:格柵井+集水池+消能井+沉淀池+厭氧池+調節池+高負荷地下滲濾池+人工濕地+清水池+測流槽。排污口設置在吉溪。(9)主要建設內容:采用“高負荷地下滲濾污水處理復合技術”處理工藝。2.2-1項目組成一覽表序號工程名稱建設內容1主體工程格柵池L×B×H=2.50×1.00×5.80m,1座,鋼筋砼整板基礎。集水池L×B×H=10.00×1.50×4.60m,1座,鋼筋砼整板基礎。消能井L×B×H=3.60×1.50×4.60m,1座,鋼筋砼整板基礎。沉淀池L×B×H=10.00×3.60×4.60m,1座,分兩格,鋼筋砼整板基礎。厭氧池L×B×H=14.70×10.00×4.60m,1座,分三格,鋼筋砼整板基礎。調節池L×B×H=14.7×10.00×4.60m,1座,分三格,鋼筋砼整板基礎。高負荷地下滲濾池L×B×H=32.40×19.40×1.90m,2座,鋼筋砼整板基礎。人工濕地L×B×H=30.15×17.90×1.85m,1座,鋼筋砼整板基礎。清水池L×B×H=7.20×1.00×2.25m,2座,鋼筋砼整板基礎。紫外線消毒池L×B×H=3.00×1.00×2.25m,1座,鋼筋砼整板基礎。測流槽L×B×H=3.00×0.60×0.80m,1座,鋼筋砼整板基礎。控制室L×B×H=5.50×3.48×4.32m,混凝土整板基礎,框架結構。尾水排放口dn300HDPE管SN8,20m。污水主管網全長5700m,采用用DN400、DN300、DN200雙壁波紋管。污水接戶管全長2100m,接戶管采用DN160、DN110UPVC管。2公用工程供電系統就近低壓配電房電纜引入各個污水構筑物配電箱。給水系統市政自來水3環保工程廢氣處理系統產臭構筑物加蓋密閉,廠區綠化,惡臭氣體以無組織形式排放。廢水處理系統實行雨污分流;污泥脫水經廠內污水管道收集后匯入廠內DN200污水管進入調節池與進廠污水一并處理。固廢收集系統①格柵渣、沉砂委托環衛部門清運、處置。②近期運往建陽市(建甌市、武夷山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摻燒(污泥含水率應<80%)或進行無害化處理后外運農用(含水率≤60%),遠期待建甌市垃圾綜合處理廠(含一般工業固廢)建設完成投入運營后,可運往建甌市垃圾綜合處理廠(含一般工業固廢)進行填埋處置(含水率<60%)。在線監測廢試劑及試劑瓶暫存于危廢間后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2.2.2建設內容(1)建設規模本項目服務范圍為建甌市迪口集鎮、迪口村及其周邊村組,服務人口約8000人。依據村鎮居民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生活用水量取100L/(人·d),綜合生活用水定額取200L/(人·d);分析兩種用水量確定鄉鎮人均生活用水定額取150L/(人·d),產污系數取80%。污水收集率取80%。2019年現狀人口約7600人,本項工程設計年限按照遠期2030年設計,根據歷年人口統計資料規劃自然增長率取6‰,機械增長率取15‰,進行人口規模預測,近期2025年人口8609人,遠期2030年9552人。經預測近期迪口鎮污水量826m3/d,遠期迪口鎮污水量917m3/d,本工程規模按遠期考慮,最終確定規模為1000m3/d。(2)進出水水質及處理效率參照全省農村污水進水水質情況并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確定污水廠設計進水水質見下表2.2-2。設計出水水質應執行《城鎮污水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的一級B標準。表2.2-2污水廠設計進出水質項目BOD5CODCrSSNH3-NTPpH進水水質(mg/L)≤250≤350≤200≤40≤46~9(無量綱)出水水質(mg/L)≤20≤60≤20≤8≤16~9(無量綱)去除率(%)≥92.0≥82.9≥90.0≥80.0≥75.0/進水水質設計合理性分析:項目定位為生活污水污水處理廠,主要接納的生活污水大都為農村生活污水,農村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濃度變化大。根據《福建省鄉鎮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指南(試行)》(2015)中推薦的福建省鄉鎮居民生活污水水質參考取值,我省鄉鎮居民生活污水水質可在表2.2-3的基礎上酌情確定。本項目可研中確定的進水水質濃度均高于城鎮化較高區域的污水處理廠(見表2.2-4),項目可研中確定的迪口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合理。表2.2-3福建省鄉鎮居民生活污水水質參考取值項目BOD5CODCrSSNH3-NTP濃度(mg/L)50~300100~450150~20010~502.0~6.5表2.2-4福建省內各縣市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序號名稱BOD5mg/LSSmg/LCODmg/LNH3-Nmg/LTPmg/L排水體制備注收水類型1福州祥板污水處理廠78.4126.6182.420.63分流實測以生活污水為主2福州洋里污水處理分流設計3廈門集美污水處理廠117.5179.9248.429.33.6分流實測4南平市污水處理廠100120250253分流設計5建甌城西污水處理廠150180250353分流設計2.2.3生產設備項目主要的生產設備屬一般常規設備,不屬于國家及地方明令淘汰、限制類設備型號,設備選型符合相關政策要求。表2.2-5主要設備一覽表序號名稱數量規格位置備注1人工格柵網1塊渠寬1.0m,b1=20mm(粗格柵),b2=5mm(細格柵)格柵池/2潛污泵2臺Q=40m3/h,H=7m,N=2.2kW集水池1用1備3潛污泵3臺Q=132m3/h,H=10m,N=5.5kW調節池/4組合填料3套直徑180mm,長度L=2.00厭氧池/5管架3套/厭氧池/6滲濾系統2套中科院專利系統高負荷地下滲濾池/7調溫通風成套裝置2套Q=1530m3/h,全壓=2400Pa,N=2.2kW,加熱器N=5.0kW控制室/8板框壓濾機1臺/控制室/9觸屏式PLC自動控制系統2套800×500×250mm控制室/10百葉窗換氣扇1個400×400mm控制室/11紫外消毒模塊1套消毒水量:41.67m3/h,N=0.55kw,紫外線有效劑量:24mJ/cm2消毒池/2.2.4原輔材料及能源表2.2-6項目主要原輔材料及能源一覽表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備注一、主要原輔材料1滲濾池濾料m3/a2389/2人工濕地濾料m3/a999/3微生物菌劑t/a4/4組合填料(直徑180mm,長度L=2m,厭氧池)m3/a294/5水生植物及其定值株/a8000/二、資源、能源1電kwh/a29828市政供電2.2.5勞動定員及工作制度(1)勞動定員:無需人員駐守。(2)工作制度:污水處理工程24小時運行,年工作天數365天。2.2.6廠區平面布置考慮本工程各處理站規模較小,采用PLC自動控制,無需專人值守,故不設管理區,僅設置生產區。把配電所布置在負荷中心附近,不僅可以減少連接電纜線長度,節約投資,還可以減少沿線消耗,發揮設備效率,節約運行成本。項目污水廠處理規模均為1000m3/d,為埋地式,地塊為較規則矩形,構筑物分兩排建設,從東到依西次為前處理池、高負荷地下滲濾池、人工濕地、消毒池、清水池和排污口等;前處理池從北到南分別為格柵池、沉淀池、厭氧池和調節池。項目設計工藝流程順暢,布置緊湊,最大程度的減少土地的占用,減少對保護區生態破壞,布局合理。主入口設在處理站靠近縣道邊上。廠區道路寬3m,地面硬化。四周除不可覆土建筑物及路面外,均以草地綠化,設計綠化率為95%,滿足《城市污水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規定的新建污水處理廠的綠化覆蓋率不低于30%的要求。項目污水廠總平面布置詳見附圖5,污水管網平面布置詳見附圖6。2.2.7管網工程(1)現狀排水體制本工程服務范圍內,沒有現狀污水管道。污水主要通過道路邊溝、或自然沖溝順地勢與雨水合流排放,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水體。(2)排水體制確定項目區基本采用雨污合流制,或者雨污合流進入溝渠排入附近水系,本工程排水體制采用分流制。(3)污水管材確定本工程污水主管采用HDPE雙壁波紋管、接戶管采用PVC管。(4)工程量統計污水主管管徑為DN200、DN300、DN400的HDPE雙壁波紋管,污水主管網全長5700m。接戶管為DN110、DN160的PVC管,接戶管總長度為2100m。配套管網的鋪設隨著污水廠的建設同步進行,污水干管按照本次設計規模一次性鋪設。根據地勢高低、人口分布進行污水干管布置,管道沿各村道路進行敷設。為了能使各地塊的污水接到污水管中,污水管起點最小覆土一般在1.1~1.8m左右。污水管道覆土一般在2~2.5m之間,以避開雨水及其他管線。污水管道均在檢查井連接,一般采用管頂平接,尤其是較小管徑接入污水干管,均為管頂平接,部分較大管徑的污水管連接采用設計水面平接。在任何情況下進水管底標高不低于出水管底標高。過河倒虹管需比較河床的穩定性、過河施工的難易及工程造價后慎重決定。若某些地段高差懸殊,污水收集采用管沿擋墻引下,設消能井的方式。在較陡的坡地上埋設污水管時,盡量使污水管沿坡降方向埋設,控制管道坡度,避免管道坡度的驟然變化。工藝流程和產排污環節2.3工藝流程及產排污2.3.1工藝流程及說明格柵池+集水井+消能井+沉淀池+厭氧池+調節池+高負荷地下滲濾池+人工濕地+清水池+紫外線消毒池+測流槽。設計出水水質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的一級B標準。圖2.3-1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圖工藝說明本項目處理污水水質特點:BOD5/CODcr=250/350=0.71,可生化性好;進水BOD5濃度250mg/L,TN濃度為70mg/L,則BOD5/TN=3.6,碳源滿足要求,采用生物脫氮時,可保證反硝化的順利進行;BOD5/TP=250/4=62.5,可采用生物除磷。(1)預處理工藝①格柵:作用是去除大尺寸的漂浮物和懸浮物,以保護水泵的正常運轉,并盡量去掉那些不利于后續處理過程的雜物。粗、細格柵截留的柵渣外運出廠。本次格柵設計,采用統一銳邊矩形柵條格柵,人工清渣。格柵之后增設格網,格網選用5目不銹鋼網,格網同格柵同寬。②沉淀池:污水進入生化池之前,需要去除污水中較大的無機顆粒以保護后續生化處理設備的運行安全。因此,需要在生化池前設置沉淀池。污水進入沉淀池中,進行自然沉淀,去除污水中較大的無機顆粒,保證后期生化系統的順利進行。③厭氧池:廢水厭氧生物處理在早期又被稱為厭氧消化、厭氧發酵;是指在厭氧條件下由多種(厭氧或兼性)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使有機物分解并產生CH4和CO2的過程。厭氧消化可分為三階段,分別為水解發酵、產氫產乙酸和產甲烷。根據進水水質,水力停留時間設定為6h,其中充滿立體彈性填料或組合填料,一方面在附著于填料表面的厭氧和兼性細菌作用下使污水中的有機物水解,提高其可生化性,另一方面,污水中的膠體物質在生物膜表面電荷的作用下發生聚沉,使污水中的懸浮顆粒物含量降至50mg/L以下。④調節池:本項目水量和水質在24小時之內都有波動的。這種變化對污水處理設備,特別是生物處理設備正常發揮其凈化功能是不利的,甚至還可能遭到破壞。為保證生物處理單元有一個穩定良好的運行條件,應在污水處理系統之前,設置均化調節池,用以進行水量的調節和水質的均化,以保證廢水處理的正常進行。廢水處理設施中調節作用的目的是:a、對水量和水質的調節;b、調節污水pH值、水溫,有預曝氣作用;c、可用作事故排水。本項目選擇設置一個調節池,采取線內調節方式,進水一般采用重力流,出水用泵提升,池中最高水位不高于進水管的設計水位,最低水位為死水位,有效水深一般為2~3m。運用差流方式調節,使不同時間和不同濃度的污水進行水質自身水力混合,這種方式基本沒運行費用。考慮農村生活污水排放無組織、無污水管網、污水量小、間斷排放的特點,根據規模,本次設計推薦調節池設計停留時間6h。(2)生物處理工藝對于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主要是去除BOD5、CODcr、NH3-N、SS、TP等污染物。具備上述功能并在實踐中證明運行效果較好的工藝主要有A2/O工藝、A2/O型氧化溝工藝、高負荷地下滲濾污水處理復合技術等,這三種工藝比選見表2.3-1。表2.3-1工藝特性比較表序號比選項目方案一A2/O工藝方案二A2/O型氧化溝工藝方案三高負荷地下滲濾污水處理復合技術1除磷脫氮效果構造上有獨立的厭氧、缺氧區,脫氮除磷效果好。構造上有獨立的厭氧、缺氧區,脫氮除磷效果好。與上流式垂直流人工濕地有機結合,大大增加了系統的脫氮(反硝化)和除磷能力。2污泥量少少極少3設備維護核心設備為鼓風機+曝氣系統,維護相對較為簡單。設備數量少,可吊出水面檢修,維護簡單。無復雜設備,幾乎不需要日常管理。4工藝評價工藝成熟,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可滿足出水要求,運行經驗豐富。工藝成熟,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可滿足出水要求,運行經驗豐富。中科院專利技術與后續深度處理流程結合簡便,對深度處理無特殊要求。與后續深度處理流程結合簡便,對深度處理無特殊要求。與上流式垂直流人工濕地有機結合,對后續深處理無特殊要求5能耗高高低6占地比1.001.101.207投資比(以A2/O為基數1比較)1.001.050.808運行成本(以A2/O為基數1比較)1.001.000.109規模適應性特大、大、中、小型大、中型中、小型10綜合評價一般一般好通過以上比較可以看出,三種工藝均能滿足除磷脫氮和去除有機污染物的要求。但由于本項目小城鎮污水處理廠有以下特點:(a)處理規模小,水質水量波動大;(b)區域特點對污水處理要求差異大;(c)運行操作維護水平要求低;(d)單位規模投資運營成本高;(e)出水水質標準高。考慮到本項目后期運維情況,盡可能選擇運營維護簡單的工藝,實現污水處理工藝設計系列化、標準化,便于運行管理。因此,項目選擇高負荷地下滲濾污水處理復合技術更適合。“高負荷地下滲濾污水處理復合技術”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是將污水通過埋在地下的散水管投配到一定面積的濾料中,使污水在人工土填料中橫向運移和向下滲濾,其中的污染物被不同功能結構層的填料攔截、吸附,并最終通過微生物分解轉化而去除。本項目高負荷地下滲濾單元采用間歇性進水、落干時通風供氧的運行模式,以好氧為主。由于礦物和人造材料、生物膜等在pH值>6的情況下均帶負電荷,很容易吸附污水中的NH4+離子及大部分有機化合物等污染物,并在落干期間通過硝化作用將氨轉化為硝酸根,將有機物氧化分解,并通過界面反應形成部分磷酸鹽化合物。滲濾系統之上的土地可用作花園綠地、旱地、停車場等。根據《高負荷地下滲濾污水處理復合技術-潛流人工濕地工藝深度處理農村污水的探索與實踐》(黎川縣環境保護局,2018年),高負荷地下滲濾單元可去除80%~90%的COD、BOD5、氨氮及大部分總磷。此外,在進水和淹水期間,滲濾系統內部處于缺氧甚至厭氧環境,可以通過反硝化反應去除約50%的總氮,在回流比為50%的情況下,總氮去除率可超過85%。(3)深度處理工藝本次深度處理采用人工濕地處理技術,是一種基于自然生態原理,使污水處理達到工程化、實用化的新技術,是一種充分利用地下人工介質中棲息的植物、微生物、植物根系,以及介質所具有的物理、化學特性,將污水凈化的天然與人工處理相結合的復合工藝。將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人工濕地,通過植物吸收、吸附、沉淀、離子交換、微生物同化分解及過濾等方式將廢水中的重金屬、懸浮物、磷、氮和有機物等去除,來達到降解污染、凈化污水的目的,還可以利用水分及營養物質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促進綠色植物生長及增產,從而實現廢水的資源化。人工濕地水力停留時間約8h,水流為平流式。人工濕地處理系統工藝簡單、運轉維護管理方便、工程基建低、運行費用低、對進水負荷的適應性強,能耐受沖擊負荷,凈化出水水質良好、穩定。(4)消毒工藝根據《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建成[2000]124號)7.2條規定,為保證公共衛生安全,防止傳染性疾病傳播,城市污水處理設施應設置消毒設施。目前國內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二氧化氯消毒,紫外線消毒、次氯酸鈉等。上述幾種消毒技術進行對比分析,分析結果可見表2.3-2。表2.3-2消毒技術比選表序號比選項目次氯酸鈉二氧化氯紫外線1消毒原理水解后產生次氯酸再進一步分解形成的新生態氧[O]具有極強氧化性,殺滅污水中的細菌和病原體。二氧化氯只起氧化作用,不起氯化作用,不會生成有機氯化物;殺菌能力強,消毒效力持續時間較長。細菌受紫外光照射后,紫外光譜能量為細菌核酸所吸收,使DNA結構破壞,從而達到消毒的目的。2消毒接觸時間30分鐘20~30分鐘3~5秒鐘3劑量(mg/L)5~1510~20/4消毒副產物無若濃度超過一定值,會干擾人體內分泌系統。無5消毒效果效果好效果較好,但無法殺滅隱氏孢子蟲。效果好,存在光復活現象。6二次污染無無無7外部環境影響受二次出水pH、TSS和溫度影響小。受二次出水、TSS和溫度影響小。受TSS影響較大。8安全性安全性好,需儲備。安全性較低,需運輸次氯酸鈉和鹽酸,配備報警系統。安全性高,消毒在全封閉的水渠內進行,紫外燈管廠家負責回收,不存在安全隱患。9占地需設儲液罐,設備簡單,管理方便,需較大的消毒池,占地面積較大。需建的二氧化氯發生間、存儲間和較大的消毒池,占地面積較大。需單獨設置消毒池,池體較小。10操作管理簡單復雜簡單,需定期換燈管。11處理費用1~2分/噸8~12分/噸1~3分/噸12投資省中等省通過上述分析,紫外線消毒與其他兩種消毒技術相比,具有消毒效果好,操作管理安全、方便,無二次污染、無副產物和投資行費用低等優點,故項目選擇紫外線消毒。(5)污泥處理處置方案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資料,污泥經板框壓濾機脫水干化后運往建陽區垃圾焚燒廠進行焚燒處理。普通板框壓濾機對市政污泥脫水處理后,產生的泥餅含水率再75~80%,如果增加污泥試劑,污泥脫水處理后含水率可達70%。若采用高壓板框壓濾機,污泥含水率在60%以下。焚燒法對污泥減量化和穩定化效果好,但焚燒過程中形成煙霧和灰燼,影響局部環境空氣質量,且增加了污水處理廠的運行費用。(6)處理工藝方案確定①污泥處理要求污泥是污水處理過程的必然產物。污泥屬于固體廢棄物的一種。污水處理設施的治理水平和污水本身的來源、性質決定污泥的類型、數量和質量。污泥一般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豐富的氮、磷、鉀和微量元素,可以有效利用;但是,未處理的污泥中也含有重金屬、病原菌、寄生蟲以及某些難分解的有機毒物,如果處理不當,排放后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因此,妥善、科學地處理污泥作為個亟待解決的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人們也在積極尋求一個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的污泥處置方案。污泥處置采用較多的方法是焚燒、填埋、堆肥等。②污泥處理工藝污水經二級處理后,水中大多數有機物和無機物都轉化為污泥,如果污泥處理不當,將造成二次污染,形成新的公害,使污水處理事倍功半。污泥處理要求如下:A、穩定化:減少有機物,達到穩定化;B、減量化:減少污泥體積,降低污泥后續處置費用,達到減量化;C、無害化:減少污泥中有害物質,達到無害化;D、資源化:回收污泥中可用物質,化害為利,達到資源化。根據本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脫水至含水率小于80%后,最終運往污泥處置場集中處置的要求,本項目污泥處理目的在于降低污泥含水率,減少污泥體積,達到性質穩定,并為進一步處置和綜合利用創造條件,故確定擬建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理工藝為“污泥脫水→污泥處置”。③脫水設備比選常用的污泥脫水設備有離心脫水機、帶式壓濾機、全自動高壓板框(或廂式)壓濾機。A、離心脫水機:采用離心脫水,能耗高,其泥餅含水率一般只能達到80%左右。B、帶式壓濾機:岀泥泥餅含水率一般75%~82%,泥餅含水率不穩定,且設備體積較大,本設計不建議采用;C、板框壓濾機:普通板框壓濾機對市政污泥脫水處理后,產生的泥餅含水率75~80%,如果增加污泥試劑,污泥脫水處理后含水率可達70%。若采用高壓板框壓濾機,污泥含水率在60%以下。本項目推薦采用板框壓濾機作為污泥脫水設備。③污泥暫存本項目處理廢水為農村生活污水,產生的污泥未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由于農村地區污水處理量較小,產生污泥量低,工程實施時可不再設置污泥處理系統。一年清運一次,無需貯存。④污泥最終去向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資料,污泥近期運往建陽市(建甌市、武夷山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摻燒或進行無害化處理后外運農用,遠期待建甌市垃圾綜合處理廠(含一般工業固廢)建設完成投入運營后,運往建甌市垃圾綜合處理廠(含一般工業固廢)進行填埋處置。采用罐式污泥運輸車或其他密閉方式運輸,將污泥集中外運,避免惡臭對沿途環境造成影響。2.3.2污水處理工藝的合理性分析(1)可生化分析BOD5/COD值是判定污水可生化性的重要指標。BOD5/COD>0.4,可生化性較好;BOD5/COD>0.3,可生化性;BOD5/COD<0.3,較難生化;BOD5/COD<0.25,不易生化。本項目處理污水水質特點:BOD5/COD=250/350=0.71,可生化性好,可以采取生化處理工藝。(2)脫氮分析BOD5/TN值是判定能否有效脫氮的重要指標。BOD5/TN≥2.86能進行脫氮,BOD5/TN≥3.5才能進行有效脫氮。本項目處理污水水質特點:進水BOD5濃度250mg/L,TN濃度為70mg/L,則BOD5/TN=3.6,碳源滿足要求,采用生物脫氮時,可保證反硝化的順利進行。(3)除磷分析BOD5/TP值是判定能否采用生物除磷的重要指標。BOD5/TP>20就能進行生物除磷,比值越大,除磷效果越好。本項目處理污水水質特點:BOD5/TP=250/4=62.5,采用生物除磷效果好。根據《高負荷地下滲濾污水處理復合技術》(陳繁榮,中國環保產業,2011年)提供的工程實驗數據,高負荷地下滲濾污水處理復合技術除磷效率可達92.1%。具體工程實驗數據如表2.3-3所示。表2.3-3技術應用檢測情況表(引用文獻)項目pHSS(mg/L)COD(mg/L)BOD5(mg/L)NH3-N(mg/L)TP(mg/L)處理前7.116227033.556.55.19處理后16.9435.53.81.80.20處理后26.9441.64.02.650.61平均值6.9438.553.92.230.41去除率(%)/97.585.788.49692.1(4)實際處理效果分析2020年9月16日委托南平興利環境檢測有限公司對建甌市迪口鎮污水處理廠廢水處理設施進出口進行水質檢測,出水水質符合GB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表1一級B標準,達標排放。由此判定本項目采取污水處理工藝是合理可行的。表2.3-4項目設計去除效果可行性分析表序號項目設計方案去除效率現狀監測實際去除效率出水水質1BOD5≥92.0%82.9%3.8mg/L2CODCr≥82.86%80.2%12mg/L3SS≥90.094.4%8mg/L4NH3-N≥80.090.9%1.38mg/L5TP≥75.087.0%0.324mg/L2.3.3產排污環節(1)廢水:污水廠尾水,主要污染物為COD、BOD5、氨氮、總磷。(2)廢氣:污水廠運行產生惡臭氣體,污染因子為NH3、H2S。(3)噪聲:調溫通風成套裝置、潛污泵等設備運行時的噪聲。(4)固廢:格柵渣、沉砂和污泥。表2.3-5項目產污環節及污染治理措施一覽表類別標識產污環節治理措施及排放去向廢水W1尾水經標準排放口排入吉溪。廢氣G1~G3惡臭加蓋密閉、廠區綠化。惡臭氣體無組織逸散。固廢S1格柵渣委托環衛部門清運、處置S2沉砂委托環衛部門清運、處置S3污泥近期運往建陽市(建甌市、武夷山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摻燒(污泥含水率應<80%)或進行無害化處理后外運農用(含水率≤60%),遠期待建甌市垃圾綜合處理廠(含一般工業固廢)建設完成投入運營后,可運往建甌市垃圾綜合處理廠(含一般工業固廢)進行填埋處置(含水率<60%)噪聲調溫通風成套裝置、潛污泵等設備運行時的噪聲。圖2.3-2產污環節圖與項目有關的原有環境污染問題本項目為新建(補辦)項目,建設前該地塊為空地,不涉及原有污染情況。本項目已正常運營,項目現存的環境問題和整改措施詳見表2.3-6。表2.3-6項目現存的環境問題和整改措施序號存在的環保問題整改措施1根據HJ978-2018《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水處理(試行)》要求污水處理廠進出口應設置在線監測設備。進口配置流量、COD、氨氮的在線監測設備。出口配置pH、水溫、COD、氨氮、總氮、總磷的在線監測設備。2項目剩余污泥未簽訂處置協議,無污泥脫水設備。①近期若采用焚燒法,建議建設單位近期直接與建陽市(建甌市、武夷山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簽署污泥處置協議并將污泥處理達到接納方要求;②近期污泥若外運農用,污泥含水率應≤60%,且相應指標應滿足《農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標準》(GB4284-2018)標準;③遠期待建甌市垃圾綜合處理廠(含一般工業固廢)建設完成投入運營后,可運往建甌市垃圾綜合處理廠(含一般工業固廢)進行填埋處置,污泥含水率應<60%,且相應指標應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混合填埋用泥質》(GBT23485-2009)。3廠內未設置危險廢物暫存間建議建設單位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及修改單規范建設危廢暫存間。三、區域環境質量現狀、環境保護目標及評價標準區域環境質量現狀3.1大氣環境3.1.1大氣環境功能區劃項目所在區域為建甌市迪口鎮,環境空氣功能區劃為二類區,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惡臭氣體NH3、H2S參考執行《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附錄D其他污染物空氣質量濃度參考限值。表3.1-1環境空氣質量執行標準標準名稱適用類別標準限值《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參數名稱濃度限值二氧化硫(SO2)年平均60μg/m3二氧化氮(NO2)年平均40μg/m3一氧化碳(CO)24小時平均4mg/m3臭氧(O3)日最大8小時平均160μg/m3顆粒物(粒徑小于等于10um)年平均70μg/m3顆粒物(粒徑小于等于2.5um)年平均35μg/m3總懸浮顆粒物TSP24小時平均300μg/m3《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附錄D/NH31h平均200μg/m3H2S1h平均10μg/m33.1.2達標區判定了解評價范圍內大氣環境質量現狀,本評價引用建甌市環境保護局公布的《2020年建甌市環境質量狀況分析報告》,建甌市設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自動站點3個,分別為林業技術推廣中心站點(對照點)、建甌生態環境局站點(建甌市財政局樓頂)、建甌市國營水西林場(建甌市信訪局樓頂)。全年有效采樣天數365天,建甌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結果見表3.1-2。綜上,本項目所在區域為達標區。表3.1-22020年度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結果表項目SO2(μg/m3)NO2(μg/m3)PM10(μg/m3)PM2.5(μg/m3)CO-95per(mg/m3)O3_8h-90per(μg/m3)1月61736211.4812月41228161.1793月51728161.2804月71936230.91185月61526150.81146月61533110.8607月71734130.6758月61226100.6749月51029130.89810月8144517110011月92160240.99612月61753221.460質量標準604070354160達標分析達標達標達標達標達標達標3.1.3補充監測本項目特征因子為H2S、NH3,需進行補充監測,本評價委托廈門昱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監測。因此本項目制定監測點位為廠址、迪口村。迪口村位于主導風向下風向5km范圍內,滿足HJ2.2-2018布點要求。監測時間:2021年01月18~24日。具體數據見附件5。根據監測結果,項目所在區域H2S未檢出,NH3濃度能滿足《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附錄D限值要求。本項目特征污染物H2S、NH3環境質量現狀達標。表3.1-3其他污染物環境質量現狀表監測點位監測點坐標污染物平均時間評價標準/(μg/m3)監測濃度范圍/(mg/m3)最大濃度占標率/%超標率/%達標情況G1廠址118°27′26.86783″E26°45′11.75921″NNH31h平均2000.03~0.0945.00達標H2S1h平均10<0.001/0達標G2百安居118°27′25.41662″E26°44′58.84079″NNH31h平均2000.03~0.0945.00達標H2S1h平均10<0.001/0達標3.2地表水環境3.2.1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本項目周邊水體為吉溪(迪口溪)建甌、延平區保留區,根據《南平市水功能區劃》迪口溪源頭至迪口溪口段水質保護目標為III類,應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表1中III類標準。表3.2-1南平市水功能區劃一級功能區名稱所在流域所在河段縣市區級行政區所在鄉鎮級行政區起始斷面終止斷面水質目標區劃主要依據迪口溪建甌保留區閩江吉溪迪口溪/建甌迪口鎮源頭迪口溪口Ⅲ開發利用程度低3.2-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序號項目Ⅲ類1pH6~92高錳酸鹽指數≤6mg/L3≤4mg/L4≤20mg/L5氨氮NH3-N≤1.0mg/L6總磷(以P計)≤0.2mg/L7總氮(以N計)≤1.0mg/L8糞大腸菌群≤10000個/L3.2.2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為了解評價區域的水環境質量現狀,本評價委托廈門昱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監測。監測斷面:W1排污口上游500m、W2排污口下游1000m,共2個斷面。
表3.2-3水質監測結果一覽表采樣點位檢測項目單位檢測日期及檢測結果標準值達標分析2021.1.182021.1.192021.1.20W1排污口上游500mpH無量綱6.926.876.896~9達標五日生化需氧量mg/L2.02.22.34達標氨氮mg/L0.1120.1300.1191.0達標高錳酸鹽指數mg/L2.82.02.26達標總磷mg/L0.020.020.020.2達標總氮mg/L0.230.270.251.0達標糞大腸菌群MPN/L2.2×1031.7×1031.7×10310000達標W2排污口下游1000mpH無量綱7.016.956.926~9達標五日生化需氧量mg/L2.42.62.44達標氨氮mg/L0.2880.2700.3041.0達標高錳酸鹽指數mg/L2.22.52.66達標總磷mg/L0.030.040.040.2達標總氮mg/L0.400.380.451.0達標糞大腸菌群MPN/L2.8×1032.8×1032.8×10310000達標3.2.3排污口達標排放情況本項目已投入運行,根據2021年7月29日現場調查結果,項目生產設施及在線流量計正常運行。2020年9月16日委托南平興利環境檢測有限公司對建甌市迪口鎮污水處理廠廢水處理設施進出口進行水質檢測,出水水質符合《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表1一級B標準,達標排放。表3.2-4排污水質監測結果一覽表采樣點位檢測項目單位檢測結果GB18918-2002表1一級B標準達標分析樣品1樣品2監測結果水質指數監測結果水質指數進口pH無量綱7.66/7.54///化學需氧量(COD)mg/L71/69///生化需氧量(BOD5)mg/L19.8/18.7///總磷(以P計)mg/L2.51/2.47///懸浮物(SS)mg/L143/142///氨氮(以N計)mg/L15.3/15.2///出口pH無量綱7.110.067.200.106~9達標化學需氧量(COD)mg/L130.22120.20≤60達標生化需氧量(BOD5)mg/L4.10.213.50.18≤20達標總磷(以P計)mg/L0.3320.330.3160.32≤1達標懸浮物(SS)mg/L90.4580.40≤20達標氨氮(以N計)mg/L1.250.161.500.19≤8達標3.3聲環境3.3.1聲環境功能區劃項目位于建甌市迪口鎮,所在區域屬于交通、商住、居住混雜區,根據GB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本項目執行GB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中的2類標準。3.3.2聲環境質量現狀本評價委托廈門昱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監測,共設置6個監測點,監測時間:2021年1月18-19日。具體監測結果見表3.3-1。項目區晝間噪聲監測值為46.5~48.6dB(A),夜間噪聲監測值為40.6~43.7dB(A),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2類區標準,周圍區域聲環境現狀良好。表3.3-1聲環境質量現狀檢測結果監測時間點位編號檢測結果Leq[dB(A)]標準限值[dB(A)]達標分析晝間夜間2021年1月18日廠界東側47.342.9晝間60、夜間50達標廠界南側47.643.7達標廠界西側48.643.1達標廠界北側48.542.4達標青蓮禪寺46.541.3達標2021年1月19日廠界東側47.543.5達標廠界南側47.043.3達標廠界西側46.542.9達標廠界北側48.240.6達標青蓮禪寺46.141.0達標3.4地下水環境3.4.1地下水環境功能區劃區域地下水沒有明確的環境功能區劃,本次評價根據實際使用功能,項目所在區域地下水環境質量執行《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III類標準。表3.4-1地下水質標準限值序號監測項目單位III類標準限值1pH無量綱6.5~8.52耗氧量mg/L≤3.03氨氮mg/L≤0.504亞硝酸鹽(以N計)mg/L≤1.005硝酸鹽(以N計)mg/L≤20.06鉛mg/L≤0.017鎘mg/L≤0.0058汞mg/L≤0.0019鉻(六價)mg/L≤0.0510總大腸菌群MPN/100mL≤3.011菌落總數CFU/mL≤1003.4.2地下水質量現狀本評價委托廈門昱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監測,共設置2個監測點,監測時間:2021年1月18日。由表3.4-2可知,地下水環境監測點位各監測因子符合《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中III類標準限值。表3.4-2地下水質量現狀檢測結果序號監測項目單位采樣點位及檢測結果III類標準限值達標分析D1迪口鎮鎮區(118°27′51.45188″E26°44′57.34011″N)D2竹州(118°26′50.72077″E26°45′9.86388″N)1pH無量綱6.836.796.5~8.5達標2耗氧量mg/L2.662.43≤3.0達標3氨氮mg/L0.030.05≤0.50達標4亞硝酸鹽(以N計)mg/L0.0230.028≤1.00達標5硝酸鹽(以N計)mg/L4.74.3≤20.0達標6鉛mg/LNDND≤0.01達標7鎘mg/LNDND≤0.005達標8汞mg/LNDND≤0.001達標9鉻(六價)mg/L0.0100.012≤0.05達標10總大腸菌群MPN/100mLNDND≤3.0達標11菌落總數CFU/mL2527≤100達標備注:未檢出的項目,均以“ND”表示。3.5土壤環境質量現狀本評價委托廈門昱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監測,在紅線范圍內設置3個表層樣點,監測時間:2021年1月18日。監測點位見附圖9,監測報告詳見附件5。由表3-6可知,項目場地土壤監測結果均低于《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GB36600-2018)中表1中第二類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該區域周邊土壤環境質量現狀較好。表3.5-1土壤環境質量現狀檢測結果序號監測項目單位采樣點位篩選值達標分析T1項目場地北側T2項目場地西側T3項目場地南側118°27′27.35545″E26°45′11.50539″N118°27′26.62160″E26°45′10.74257″N118°27′26.51539″E26°45′9.54523″N1砷mg/kg4.978.2010.360達標2鎘mg/kg0.260.070.2065達標3鉻(六價)mg/kgNDNDND5.7達標4銅mg/kg43527518000達標5鉛mg/kg13.811.844.0800達標6汞mg/kg0.1640.9180.16038達標7鎳mg/kg186674900達標8四氯化碳μg/kgNDNDND2.8達標9氯仿μg/kgNDNDND0.9達標10氯甲烷μg/kgNDNDND37達標111,1-二氯乙烷μg/kgNDNDND9達標121,2-二氯乙烷μg/kgNDNDND5達標131,1-二氯乙烯μg/kgNDNDND66達標14順-1,2-二氯乙烯μg/kgNDNDND596達標15反-1,2-二氯乙烯μg/kgNDNDND54達標16二氯甲烷μg/kgNDNDND616達標171,2-二氯丙烷μg/kgNDNDND5達標181,1,1,2-四氯乙烷μg/kgNDNDND10達標191,1,2,2-四氯乙烷μg/kgNDNDND6.8達標20四氯乙烯μg/kgNDNDND53達標211,1,1-三氯乙烷μg/kgNDNDND840達標221,1,2-三氯乙烷μg/kgNDNDND2.8達標23三氯乙烯μg/kgNDNDND2.8達標241,2,3-三氯丙烷μg/kgNDNDND0.5達標25氯乙烯μg/kgNDNDND0.43達標26苯μg/kgNDNDND4達標27氯苯μg/kgNDNDND270達標281,2-二氯苯μg/kgNDNDND560達標291,4-二氯苯μg/kgNDNDND20達標30乙苯μg/kgNDNDND28達標31苯乙烯μg/kgNDNDND1290達標32甲苯μg/kgNDNDND1200達標33間二甲苯+對二甲苯μg/kgNDNDND570達標34鄰二甲苯μg/kgNDNDND640達標35硝基苯mg/kgNDNDND76達標36苯胺mg/kgNDNDND260達標372-氯酚mg/kgNDNDND2256達標38苯并[a]蒽mg/kgNDNDND15達標39苯并[a]芘mg/kgNDNDND1.5達標40苯并[b]熒蒽mg/kgNDNDND15達標41苯并[k]熒蒽mg/kgNDNDND151達標42?mg/kgNDNDND1293達標43二苯并[a,h]蒽mg/kgNDNDND1.5達標44茚并[1,2,3-cd]芘mg/kgNDNDND15達標45萘mg/kgNDNDND70達標備注:未檢出的項目,均以“ND”表示。3.6生態環境經實地調查,項目工程用地原為農田,現項目已完工,現狀為平整后的空地。根據建甌市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書(甌國土資規[2018]預11號),項目所在地土地用途為基礎設施用地,周邊現狀為林地。評價區屬雨量充沛,境內多山,地形復雜;區內森林資源較豐富,以松、杉、竹為主,植物以綠葉針、闊葉林及針闊林混交林為主,農作物以水稻為主,此外還有桔子、山茶等。評價區現有的野生動物大多以適應農田、果園及次生林、人工林、灌草叢生活的種類為主,屬于廣布性物種,主要有普通的獸類(如田鼠和野雞等)、鳥類、昆蟲類和蛙類。調查期間,評價區域內未發現受重點保護的珍稀或瀕危野生動物。環境保護目標3.7環境保護目標3.7.1大氣環境(1)污水廠:廠界外500米范圍內環境保護目標有迪口村。(2)配套管網周邊主要環境敏感目標為迪口村、迪口中學、迪口鎮中心幼兒園、迪口鎮中心小學等。3.7.2聲環境(1)污水廠:廠界外50米范圍內無聲環境保護目標。(2)配套管網周邊主要環境保護目標為迪口村、迪口中學、迪口鎮中心幼兒園、迪口鎮中心小學等。3.7.3地表水環境本項目確定地表水環境保護目標為吉溪。表3.7-1環境保護目標一覽表名稱保護對象保護內容環境功能區相對廠址方位相對污水廠界距離/m吉溪地表水環境中河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II類標準W20青蓮禪寺大氣環境、聲環境非保護單位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GB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2類區標準EN115迪口村大氣環境、聲環境居民581戶,約2277人S320迪口鎮中心幼兒園大氣環境、聲環境師生約258人ES815迪口鎮中心小學大氣環境、聲環境師生約1329人ES640迪口中學大氣環境、聲環境師生約713人ES12603.7.4地下水環境廠界外500米范圍內無地下水環境保護目標。3.7.5生態環境污水處理廠廠區紅線范圍內無生態環境保護目標。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3.8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3.8.1廢水(1)施工期:主要為施工廢水。施工廢水主要污染物為SS,統一收集,經沉淀處理后回用于項目區灑水降塵,不外排。本項目不設置施工營地,施工人員分散租住在沿線的村莊住宅。(2)運營期:項目尾水達《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及其修改單中一級B標準。表3.8-1基本控制項目最高允許排放濃度(日均值)(摘錄)序號基本控制項目GB18918-2002表1一級B標準(mg/L)1化學需氧量(COD)≤602生化需氧量(BOD5)≤203懸浮物(SS)≤204氨氮(以N計)≤85總氮(以N計)≤206總磷(以P計)≤13.8.2廢氣(1)施工期:施工揚塵以無組織方式排放,項目施工期大氣污染物排放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要求。表3.8-2《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摘錄)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監控點濃度(mg/m3)顆粒物周界外濃度最高點1.0(2)運營期:污水廠惡臭污染物排放廠界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表4廠界(防護帶邊緣)廢氣排放最高允許濃度中二級標準,排氣筒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中二級新改擴建標準中的表1、表2。表3.8-3廠界(防護帶邊緣)廢氣排放最高允許濃度(摘錄)序號控制項目GB18918-2002表4二級標準1氨1.5mg/m32硫化氫0.06mg/m33臭氣濃度20(無量綱)
3.8.3噪聲(1)施工期:場界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表3.8-4《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摘錄)晝間dB(A)夜間dB(A)7055(2)運營期:《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表3.8-5《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摘錄)時段聲環境功能區類別晝間dB(A)夜間dB(A)2類60503.8.4固體廢物運營期項目內產生的生活垃圾,其貯存處理應按照《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規劃規范》(GB50337-2003)中的要求進行綜合利用和處置。一般固廢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及其修改單)規定的標準;危險固體廢棄物臨時暫存執行《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及修改單。項目污水處理廠處理的廢水為鎮區生活污水,產生的污泥未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外運污泥按《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4.3污泥控制標準”相關要求執行。本項目近期擬運往建陽市(建甌市、武夷山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摻燒或進行無害化處理后外運農用,遠期待建甌市垃圾綜合處理廠(含一般工業固廢)建設完成投入運營后,運往建甌市垃圾綜合處理廠(含一般工業固廢)進行填埋處置。污泥進入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摻燒,污泥含水率應<80%,且相應指標應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泥質》(GB24188-2009)規定要求;若外運農用,污泥含水率應≤60%,且相應指標滿足《農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標準》(GB4284-2018)標準;若外運填埋,污泥含水率應<60%,且相應指標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混合填埋用泥質》(GBT23485-2009)標準。表3.8-6《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泥質》(GB24188-2009)(摘錄)序號基本控制指標限值1pH5~102含水率/%<803糞大腸菌群菌值>0.014細菌總數(MPN/kg干污泥)<108總量控制指標3.9總量控制根據國家“十三五”總量控制的要求,總量控制因子為COD、SO2、氨氮和NOx。結合本項目的實際情況,確定本項目產生的污染物中總量控制因子為COD、NH3-N。迪口鎮現狀為生活污水以面源形式排放,COD排放量為21.90t/a,NH3-N排放量為2.92t/a。本項目新建污水廠及配套污水管網,將污水收集,并實現污染物排放量削減,有利于改善項目區水環境污染的問題。削減量為COD:105.85t/a,氨氮:11.68t/a。本項目COD控制排放量為21.90t/a,氨氮控制排放量為2.92t/a。根據工程分析,擬建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見表3.9-1。表3.9-1本工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一覽表污水廠規模污染物名稱區域排放量(t/a)允許排放濃度(mg/L)項目排放量(t/a)區域削減量(t/a)1000m3/dCOD127.756021.90105.85NH3-N14.6082.9211.68《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審核及管理暫行辦法》(環發〔2014〕197號)明確,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用于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的審核與管理,不包括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廠總量指標的審核與管理。本項目為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項目,無需設置廢水總量控制指標。
四、主要環境影響和保護措施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4.1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4.1.1施工揚塵(1)污水廠:施工邊界應設2m以上的封閉式圍擋,圍擋底端應設置防溢座,圍擋之間以及圍擋與防溢座之間無縫隙,圍擋加裝噴淋裝置。同時對施工區場地進行灑水抑塵,散裝施工材料加蓋帆布等。(2)管網:分段施工,施工完畢可立即回填。施工場地應進行圍擋,灑水抑塵。4.1.2廢水(1)施工期生產廢水包括土石方填筑和混凝土養護廢水、砼攪拌系統沖洗廢水、機械維修油污水等,主要含SS、石油類等。經沉淀與隔油預處理后回用于施工場地灑水及車輛、機械沖洗。(2)施工期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員洗滌、糞便污水等,主要含COD、BOD5等。不在施工場地設置生活區,生活設施依托周邊鄉村的農民現有的設施,施工生活污水納入當地排污系統。4.1.3噪聲(1)污水廠:施工對周圍聲環境的影響,主要是由施工機械(如挖掘機、裝載機等)噪聲一般為80~99dB。運輸噪聲如自卸汽車、載重汽車、混凝土運輸汽車、農用汽車、拖拉機等噪聲一般為70~115dB,屬流動噪聲源。(2)管網:項目管道多布設在居民房邊及村道,施工過程溝槽開挖使用機械產生的噪聲對居民影響較大。4.1.4固體廢物施工期間,施工現場會產生建筑施工垃圾和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如:石塊、磚頭、廢鋼筋等。(1)建筑垃圾一般均可用作道路建設和房屋建設材料,應盡可能回用,不能回用的運至垃圾填埋場填埋。(2)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環衛部門定期清運。(3)本項目土石方總挖方量2.12萬m3(其中:表土剝離0.13萬m3);土石方總填方量2.12萬m3(其中:表土覆蓋0.13萬m3),內部調配0.50萬m3,無借棄。4.1.5施工期影響回顧性評價項目施工期已結束,根據現場調查結果,無見渣土及建筑垃圾堆放等施工遺留環境問題,目前運營狀況良好。項目在營運期間未與周邊居民發生環境污染糾紛,且無任何環保投訴,未對環境造成較大影響。廠區現已平整,尚未進行綠化,存在水土流失問題,建議及時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運營期環境影響和保護措施4.2運營期環境影響和保護措施本項目為污水廠及污水管網建設項目,運營期在保證污水管道正常運行的情況下,無廢水、廢氣、噪聲及固廢產生,且隨著項目施工結束回復路面、綠化后,不對城市景觀環境產生影響,故項目運營期污水管網建設工程對周邊環境基本無影響,本評價運營期環境影響分析主要重點分析污水廠建設項目。4.2.1廢氣4.2.1.1源強分析本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廢氣為惡臭氣體,主要污染因子為NH3、H2S。由于惡臭物質的逸出和擴散機理比較復雜,廢氣源強難于計算,本次評價臭氣污染源源強評價采用美國EPA對城市污水處理廠惡臭污染物產生情況的研究結果進行估算:每處理1g的BOD5產生0.0031g的NH3和0.00012g的H2S,本項目污水量為365000t/a,其中BOD5進水濃度為250mg/L,BOD5出水濃度20mg/L,由此可計算出NH3和H2S的產生量見表4.2-1。表4.2-1污染物產生量污水排放量BOD5濃度NH3H2S365000t/a250mg/L(進)20mg/L(出)產生系數產生量產生系數產生量0.0031gNH3/1gBOD50.2602t/a(0.0297kg/h)0.00012gH2S/1gBOD50.0101t/a(0.0012kg/h)項目在格柵池、厭氧池、調節池、沉淀池等產生惡臭的地方設置混凝土蓋板,并定期噴灑生物除臭劑,且項目場區內不設置污泥干化池。考慮實際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少量縫隙,同時在項目營運期期間需定期檢視及維修等因素,因此,考慮5%的廢氣逸散,以無組織形式排放,其余95%廢氣經生物除臭劑吸收,則項目最終排放量為NH3為0.0130t/a(0.0015kg/h),H2S排放量為0.0005t/a(0.00006kg/h)。4.2.1.2污染治理設施可行性分析(1)廢氣處理措施可行性分析由于“密閉+生物除臭劑”廢氣處理工藝可行性分析如下:①生物除臭劑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把溶解于水中的惡臭物質吸收于微生物自身體內,通過微生物的代謝活動使其降解的一種過程。被作用物最終被微生物分解為無機酸,形成不利于腐敗微生物生活的酸性環境,并從根本上降解分解時產生惡臭氣體的物質。②污水廠各池體均被密閉、地埋式,以減少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平時應注意加蓋,防止臭氣外逸。③本項目主要產臭構筑物采取密閉處理同時,施加生物除臭劑,盡可能減少了異味產生,從而減輕無組織惡臭對環境空氣的影響,工藝簡單可行。④在廠區空地盡量植樹及種植花草形成多層防護林帶,美化環境,凈化空氣,將惡臭污染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經預測,項目排放H2S和NH3能滿足達標排放要求,對環境空氣影響較小。表4.2-2廢氣污染治理設施可行性分析表排放源污染物HJ978-2018《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水處理(試行)》可行技術項目實際建設情況是否可行預處理段產生惡臭氣體NH3、H2S生物過濾、化學洗滌、活性炭吸附密閉+生物除臭劑可行綜上,“密閉+生物除臭劑”可有效防治項目運營對大氣環境的影響,措施可行。(2)廢氣排放方式可行性分析根據工程設計方案,污水廠各污水處理單元均為地埋式,廠平面為綠化公園,未考慮廢氣收集,惡臭氣體采取無組織形式排放。①根據預測結果,本項目惡臭氣體源強較小,經無組織控制措施處理后,能滿足達標排放。②2021年01月18~24日,迪口鄉污水處理鎮已穩定運行,委托廈門昱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對廠址大氣環境質量現狀進行監測,H2S未檢出,NH3濃度為0.03~0.09mg/m3。根據監測結果,項目所在區域H2S、NH3濃度能滿足《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附錄D限值要求,運行期間未收到環保投訴。由此判定本項目運行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綜合分析,本項目惡臭氣體采取無組織形式排放是可行的。4.2.1.3環境影響分析污水廠主要產生惡臭的為格柵池、沉淀池、厭氧池、調節池。惡臭氣體以低矮面源形式排放,高出地面50cm,屬無組織排放。(1)模型參數輸入①污染源強:本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廢氣主要為NH3和H2S。根據本項目工程分析結果,本次評價選擇NH3和H2S作為主要大氣污染物。本項目無組織排放主要污染物及計算參數見表4.2-3。表4.2-3無組織源強參數表編號名稱X向寬度(m)Y向寬度(m)面源有效高度(m)年排放小時數(h)排放強度(kg/h)NH3H2SM1污水廠廠區//0.587600.00150.00006表4.2-4無組織源強M1邊界參數表邊界12345X116145155118105Y767914315355②估算模型參數:本項目篩選評價因子見表4-7,估算模型參數見表4-8。表4.2-5評價因子和評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廣東理工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財貿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華澳商貿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9-2024歷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體育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歷年(2019-2024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歷年(2019-2024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新發展英語(第二版)綜合教程3 課件 Unit 11 Reading
- 扁平化個性創意模板1
- 貨物運輸合同范本指南
-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2.1折扣應用題含答案
- 中山職業技術學院《醫學思維訓練(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mt696-1997煤礦用高倍數泡沫滅火裝置通用技術條件
- GB/T 11693-2022船用法蘭焊接座板
- WB/T 1019-2002菱鎂制品用輕燒氧化鎂
- JJG 388-2001純音聽力計
- GB/T 1957-2006光滑極限量規技術條件
- GB/T 18926-2008包裝容器木構件
- GB/T 13350-2008絕熱用玻璃棉及其制品
- 2023年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法院書記員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2.6《古代生物的多樣性》教學課件
- AQT3044-2013氨氣檢測報警儀技術規范
- 口才技巧之一交談技巧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