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語文 22古詩三首 芙蓉樓送辛漸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_第1頁
四年級下冊語文 22古詩三首 芙蓉樓送辛漸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_第2頁
四年級下冊語文 22古詩三首 芙蓉樓送辛漸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_第3頁
四年級下冊語文 22古詩三首 芙蓉樓送辛漸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年級下冊語文22古詩三首芙蓉樓送辛漸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芙蓉樓送辛漸》教案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任務群主題為“走進閃光的人",任務群下的三個子任務分別是“知閃光的品格”“品閃光的人"和“做最好的自己”。《古詩三首》一課重在引導學生仔細研讀文本,想象詩句描繪的情景,把握人物形象的同時,受到詩中人物“閃光品格"的感染。

《芙蓉樓送辛漸》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前兩句寫景,用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凄寒孤寂之情;后兩句,詩人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令人自然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全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韻味無窮。

《塞下曲》是唐代詩人盧綸所作。這首詩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本詩情景交融,沒有寫冒雪追敵的過程,也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斗場面,但留給人們豐富的想象,字里行間充溢著英雄的氣概。

《墨梅》是一首題畫詩,詩人表面上是在贊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托物言志,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此詩淺顯易懂,同時又富含哲理,耐人尋味。

設計理念

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應該讓學生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描繪的情景,并且把握人物形象。所以,教學中要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體現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注意讓學生在誦讀、理解的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

教學目標

1.會認“芙、蓉、洛”3個生字,會寫“芙、蓉、洛、壺"4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默寫古詩。

2.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體會朋友間深厚的情誼。

3.感受詩人不因橫遭謗議貶謫而改變志氣的決心。

教學重難點

1.通過不同方式的朗讀,理解體會詩意,感悟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2.結合寫作背景,抓住“冰心”“玉壺"理解詩人不因橫遭謗議貶謫而改變志氣的決心。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教師播放歌曲《相見時難別亦難》,談話導入。學生聽歌曲,談論送別詩。

2.教師引導學生解詩題,知詩人。

預設:

(1)芙蓉樓:原名西北樓,故址在今江蘇鎮江北。登臨可以俯瞰長江,遙望江北。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從題目中你讀出了什么?

明確:這是一首送別詩。題目交代了送別友人的地點(芙蓉樓)和友人的名字(辛漸)。

(2)送別詩:抒發詩人離別之情的詩歌,代表詩人有李白、王維、王昌齡等。一般是按時間、地點來描寫景物,表達離愁別緒,從而體現詩人的思想感情。送別詩中常寫到的景物有長亭、楊柳、夕陽、酒、秋等,詩歌題目通常有“贈、別、送”等字眼。送別內容有夫妻之別、親人之別、友人之別,也有同僚之別,甚至是匆匆過客之別。所用的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其藝術特點,有的格調豪放曠達,有的委婉含蓄,有的詞淺情深。

(3)作者王昌齡(698—756)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其詩多寫邊塞軍旅生活,氣勢雄渾,格調高昂。他擅長七絕,人稱“七絕圣手"。代表作有《從軍行》七首、《出塞》二首等。后人輯有《王昌齡集》。

學習任務一:還原詩中的畫

活動: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教師指導學生自由讀詩,要求:讀通讀順,讀好節奏和停頓。

2.教師指導學生借助注釋,談初讀后的感受,還原詩中的畫。

學習任務二:探尋詩中的心

學習體會“寒”,感悟“孤"。(課件出示古詩的前兩句)

1.自然的“寒”與楚山的“孤"。

2.離別的“寒”與內心的“孤"。

3.對世態心寒,更覺孤立無援。

學習活動一:自然的“寒”與楚山的“孤"

1.學生讀前兩句,抓住關鍵詞“寒”“孤"想象畫面。

2.指名學生說體會,自然的“寒”和楚山的“孤"。

預設:“一場秋雨一場寒”,這場趁著夜色潛入吳地的雨的確帶點寒意,就連那楚山看起來都是那樣孤零零的。

3.學生齊讀,讀出這場雨的寒意與楚山的孤寂——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學習活動二:離別的“寒"與內心的“孤”

1.學生再讀古詩前兩句,繼續談體會:除秋雨自然的寒意之外,還有什么是令詩人感到寒意與孤獨的?

2.指名學生談體會。

預設:那寒意不僅彌漫在滿江煙雨中,也沁透在兩個離人的心頭啊,這場雨使詩人平添了幾分孤獨!學生帶上感受朗讀。

3.學生齊讀,讀中感受詩人離愁和孤獨。

學習活動三:對世態心寒,更覺孤立無援

1.師引導:除此之外,詩人還會為什么感到寒心呢?這個“寒"字,我們還能怎么理解?

預設:王昌齡曾在朝廷做官,為人剛正不阿,為官清廉,卻屢遭奸佞小人詆毀誣陷,兩次貶官。開元二十七年(739),被貶為江寧丞,開元二十九年(741),又被貶到非常偏僻的龍標作縣尉。他始終不肯向惡勢力屈服,頑強斗爭,直到“安史之亂”時被濠州刺史閭丘曉所殺,終年不到六十歲。他一生壯志未酬,這首詩是他第二次遭貶時所作。

2.學生齊讀,讀中感受詩人那種復雜的內心世態的炎涼,朝廷的不公,仕途的坎坷,使他更覺寒心啊,朋友的離去更讓他覺得孤立無援。

學習任務三:走進詩中的人

學習活動一:創設情境,感情朗讀

1.學生聽雨聲的音效結合古詩后兩句補白:面對這蒼茫的煙雨,孤峙的楚山,聆聽著窗外傳來的這淅淅瀝瀝的夜雨聲,詩人思緒萬千,輾轉反側,無法入眠。那個無眠之夜,他在想:“___。"

2.創設情境,感情引讀

(1)在那長亭外,瑟瑟秋風中,我們聽到了這樣兩句話(生):“___”。

(師)那是他對家人如冰心玉壺般一覽無余的愛?。?/p>

(2)在那古道邊,萋萋芳草地上,我們聽到了同樣兩句話(生):“___。"

(師)那是他對朋友如冰心玉壺般純真的情??!

(3)在那一葉小舟上,茫茫滄海邊,我們也聽到了那兩句話(生):“___?!?/p>

(師)那是他對朝廷如冰心玉壺般清澈見底的忠心啊!

(4)沒有了對親人的竹報平安,也沒有了封封家書中字斟句酌的牽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