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鐵路路施工說明_第1頁
環鐵路路施工說明_第2頁
環鐵路路施工說明_第3頁
環鐵路路施工說明_第4頁
環鐵路路施工說明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XX鐵路施工圖設計說明一、工程概述本項目XX鐵路工程位于淮南市東部,為城市次干路,路線整體呈東西走向,XX鐵道延伸,西起新園路,東至田大路,路線全長922.87m,控制紅線寬度25m;本次實施25m。該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完善該區域內骨架路網結構,使交通更加便利。二、設計依據(1)設計合同(2)甲方提供的平面地形圖(電子版,帶紅線,1:1000)(3)測量數據及調查資料(地形資料1:1000)三、主要設計規范及技術標準3.1采用的主要設計規范1.《城市道路設計規范》(CJJ37-2012)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范》(JTGD50-2006)3.《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D30-2004)4.《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F10-2006)5.《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D63-2007)6.《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7.《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JTJ004-89)8.《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2004)9.《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034-2000)1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JGJ50-2001)11.《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2004)12.《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44-91)13.《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CJJ1-90)3.2主要技術標準3.2.1設計行車速度及設計年限XX鐵路為城市次干道,設計行車速度為:30km/h水泥路面按路面結構達到臨界狀態設計,設計年限為20年。3.2.2荷載標準路面設計以軸載100KN的雙輪組單軸為標準軸載。3.2.3道路橫坡四、工程設計4.1平面設計XX鐵路市政工程范圍為西起新園路(樁號K0+000),終點接田大路(樁號K0+922.87)全長922.87米,規劃紅線寬25米4.2縱斷面設計擬建道路沿線現狀主要為老住宅區,沿線有小溝渠分布。設計標高以道路中心線上的標高為控制,道路縱斷面設計在滿足設計規范的基礎上,考慮了區域原地面的標高、路面排水、管線布置等各方面因素,同時,4.3橫斷面設計道路橫斷面型式如下:標準橫斷面:5m人行道+15m機動車道+5m人行道=25m道路規劃紅線。路面車行道邊采用側石筑邊,人行道外側采用平石筑邊,平、側石采用C30砼預制。側石高出路面15cm。4.4路面結構本工程按城市次干道標準設計路面,車行道為水泥砼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20年。機動車道采用:24cm水泥混凝土(彎拉強度大于等于5.0Mpa)+25cm5%水泥穩定碎石+30cm石灰土(含灰量10%),總厚度79cm。人行道結構為:20X10X6cm紐西蘭地磚+2cm1:4水泥砂漿+15cm石灰土(含灰量10%),總厚度23cm。路面結構的各層質量控制要求如下:4.4.1水泥砼面層4.4.1.1水泥砼路面表面構造深度要求如下:表面構造深度要求(mm)一般路段特殊路段0.50~0.900.60~1.00注:特殊路段系指急彎、陡坡、交叉口或集鎮附近。4.4.1.2質量控制要求①、水泥可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和道路硅酸鹽水泥。水泥標號不得低于42.5等級。②、水泥進場應有產品合格證、化驗單及出廠日期,水泥的物理性能及化學成分應符合現行的國家標準《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道路硅酸鹽水泥》的規定。③、混合料中的砂應采用潔凈、堅硬、符合規定級配、細度模數在2.5以上的粗、中砂。④、混合料中的碎石應質地堅硬、耐久、潔凈,符合規定級配,最大粒徑不得超過31.50mm,石料的強度等級≥3級。⑤、混凝土最大水灰比不應大于0.5。混凝土的攪拌、運輸和澆筑應按施工規范認真操作。混凝土板要用真空吸水、表面刻槽、機械鋸縫工藝。⑥、混凝土板用草袋濕治養護,常溫下一般養護14~21天。⑦、水泥混凝土板的施工和驗收按國標《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30-2003執行。4.4.2水泥穩定碎石基層4.4.2.1原材料基本要求:(1)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和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均可,但應選用終凝時間較長的水泥。快硬水泥、早強水泥以及已受潮變質的水泥不應使用。宜采用標號較低的水泥。水泥品質必須滿足國家標準規定。(2)碎石:要求其壓碎值不超過30%,最大粒徑不大于30mm.碎石的顆粒組成應符合JTJ034——93中第2.2.1.6中2#級配要求。為了施工方便,宜采用10——30mm的粗集料、5——10mm的中集料,0——5mm的石屑細集料三種粒料配合。其粗集料的壓碎值、各種粒料的篩分(主要檢查所進料的顆粒級配的偏差情況),0.5mm以下細土的塑性指數,小于0.075mm的顆粒含量應符合JTJ034——2000中的要求。4.4.2.2質量控制要求:(2)試件必須在規定的溫度(20±2℃)保濕養生6天,浸水養生1天后進行無側限抗壓強度,并計算試驗結果的平均值、偏差系數,并計算RX(1-1.645Cv)是否大于Rd(本工程設計強度為4.0MPa)。設計劑量要選用滿足強度的最小劑量,并不超過6%.。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壓實度標準:98%。4.4.3石灰土基層4.4.3.1原材料基本要求:石灰土基層所用的石灰、土等原材料均需滿足交通部2000年6月頒發布的《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034—2000中的有關規定。(1)石灰:石灰質量應符合(規范)表4.2.2規定的Ⅲ級消石灰或生石灰的技術指標,并應盡量縮短石灰的存放時間。石灰應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消解后的石灰應保持一定的濕度,但也不能過濕成團,消石灰應過孔徑10mm的篩,并盡快使用。(2)土:宜采用塑性指數15~20的粘性土(亞粘土)。土塊的最大粒徑不應大于15mm。有機質含量超過10%的土不宜選用。4.4.3.2石灰土混合料的配合比及質量控制指標(1)石灰土含灰量為12%。(2)石灰土的七天浸水無側限抗壓強度要求機動車道≥0.8MPa;壓實度≥95%(用重型擊實試驗法)。非機動車道、人行道≥0.6MPa;壓實度≥93%(用重型擊實試驗法)。4.4.4路面設計指標(1)路面結構設計參數路面結構層材料回彈模量(MPa)水泥穩定碎石1800石灰土4504.5路基設計4.5.1路基處理方法(1)因無地質勘察報告,本設計按該地區一般道路情況參照處理,一般路段車行道采用6%的石灰土處理20cm,施工中以現場實際情況為準。填方路段挖除原地面耕植土后,分層回填素土壓實至路床頂面下20cm處,然后鋪筑20cm6%的石灰土;半填半挖及挖方路段,挖至路床頂面后,將原土摻6%石灰拌和碾壓20cm,然后做結構層。(2)在地面自然橫坡陡于1:5的斜坡上(包括縱斷面方向)修筑路堤時,路堤基底應挖臺階,臺階寬度不得小于2m,臺階底應有3%向內傾斜的坡度。挖臺階前應清除草皮及樹根。4.5.2路基挖方路基土方開挖的施工要求除應參照《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2008的有關規定辦理外,尚須符合下列要求:(1)挖方路基有不同的土層次時,應盡可能按土層次分層進行開挖,分開堆放。(2)開挖中的適用材料,在經濟合理的前提下,應盡量利用作為路堤填料等。(3)開挖中挖出的非適用材料以及適用材料中超過合理利用作填方和其他工程的部分,需運至指定地點,并進行坡腳加固處理及排水系統布置,廢方不得棄入或侵占耕地、水渠、河道、現有道路或損壞建筑物。(4)開挖土方地段有水層時,在開挖該層土方前,應采取排水措施后再進行開挖;路塹穿越水田時,應在坡頂用地界處填筑攔水埂。(5)路基開挖的棄方包括:路基開挖未被利用的剩余土石方、清理場地的淤泥、腐植土、垃圾和雜物等,以及不適合作填方的材料。(6)棄土堆應納入新沂市XX保總體管理,不得隨意棄之,當棄土堆較高時,應堆放穩定、有較規則的形狀。(7)棄土堆放時,不得干擾正常交通,并應防止對周圍的灌溉渠道和天然水流的污染和淤塞。4.5.3路基填方(1)凡具有規定強度且能被壓實到規定密實度和能形成穩定填方的材料均為適用填料。通常情況下,下列材料為非適用材料:沼澤土、淤泥、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含有樹根和易腐朽物質的土;有機質含量大于5%的土;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數大于26的土。(2)當清理場地后的地面橫坡不陡于1:10時,可直接填筑路堤;在穩定的斜坡上,橫坡在1:10~1:5時,應將原地表土翻松,再進行填筑;地面橫坡陡于1:5時,應將原地面挖成寬度不小于2m的臺階,臺階頂面作成3%的內傾斜坡,再進行路堤填筑,但砂性土上則可不挖臺階,只需將原地表翻松。(3)施工要求除應參照《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2008的有關規定外,尚須符合下列要求:填筑高度小于0.8m地段,應將清除表土后的地面翻松,并分層碾壓,其壓實度應達到規定的要求。每層填料鋪設的寬度,應超出每層路堤的設計寬度,以保證完工后的路堤邊緣有足夠的壓實度。路堤經過水田、池塘或洼地等不良地基段時,應先行挖溝排水疏干,挖除淤泥及腐植根莖后,才能進行路堤填筑。(4)路基填方應分層平行攤鋪,每層松鋪厚度應根據現場壓實試驗確定。采用機械壓實時分層的最大松鋪厚度不得大于30cm,填筑至路床頂面最后一層的最小壓實厚度不小于10cm。(5)中途長期停工時,路堤表層及邊坡應加以整理,不準有積水的地方。復工時,須使路堤表層含水量接近正常時,方可繼續填筑。(6)填筑土方時,應均勻地把材料攤鋪在路堤的整個寬度上,并大致平整,以保證對路堤的均勻壓實。(7)路堤基底及路堤每層填土未經檢驗合格,不得進行填土及上一層的填土施工。4.5.4排水(1)施工期間,應保持場地始終處于良好的排水狀態,修建一些臨時排水設施,以保證施工場地不積水和不受沖刷損壞。(2)臨時排水設施須與就近的河道相連,特殊情況下可修建部分集水坑,用泵排入鄰近河道。(3)臨時排水設施應盡量與永久性排水設施相結合,在雨水管道系統形成之后,臨時排水溝中的水通過集水坑,用泵就近排入鄰近的窨井口,但排入窨井的水含泥量不能超標。流水不得排入宅基、農田、耕地等處,亦不得污染自然水源和引起淤積或沖刷等。4.5.5路基壓實為保證路基的均勻、密實、穩定,并具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還應采用以下措施來保證路基的質量:(1)路基內的樹根、草根、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必須清除,路基不得用腐殖土、垃圾土或淤泥填筑。填土不得有雜草、樹根等雜質;(2)填土地段的表面不得有積水,并應保持適當干燥,填土層應分層夯實。每層填土厚度不應超過30cm(壓實厚度約為20cm),填筑至路床頂面最后一層的最小壓實厚度不小于10cm。(3)路基開挖中應避免超挖,挖好的土方路塹30cm范圍內的壓實度,應不小于相應的路基壓實度的規定。(4)路基邊坡:填方路段邊坡為1:1.5,挖方路段邊坡為1:1.5。4.5.6路基質量控制指標(1)機動車道土基模量取E0=30MPa,土基壓實度標準采用重型擊實標準,挖方路段車行道路槽下0~30cm深度范圍內壓實度達95%,填方路段車行道路槽下0~80cm深度范圍內壓實度達95%,80~150cm深度范圍以下壓實度達93%,>150cm深度范圍以下壓實度達90%。土路基頂面彎沉值300(1/100mm),彎沉測試標準載軸BZZ-100相當于為黃河JN-150。(2)人行道土基模量取E0=25MPa,土基壓實度標準采用重型擊實標準,壓實度≥90%,土路基頂面彎沉值340(1/100mm)。4.5.7路基內管線、其它附屬構筑物(1)路基內管線、橫向過路管頂面填土厚度,必須大于50cm方能上壓路機。(2)管、涵溝槽及檢查井、雨水口、路燈基座、交通標志基礎等結構物的埋深較淺,回填土壓實度達不到規定的數值時,壓實度采用輕型擊實標準,壓實度應滿足相關管線的施工規范要求。4.6附屬工程設計4.6.1交叉口渠化設計本工程在不考慮交叉口渠化設計。4.6.3無障礙設施無障礙設施根據我國現有國家行業標準《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JGJ50-2001)設計。人行道均設盲道,寬50cm;在交叉口、出入口、以及其它被緣石隔斷處均設置坡道。4.7施工注意事項(1)施工前應完成土地征用工作,將道路工程范圍內的電線桿、原有農用構筑物等構筑物拆除。工程開工前應調查清楚道路范圍內的地下管線情況,確保施工安全。(2)溝、塘路段應按圖紙及國家有關規范要求施工,填方路基要求分層碾壓、檢驗,管線、構筑物周圍土方回填應滿足相關專業要求,若無要求應滿足本圖紙規定。(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驗收必須遵循國家標準“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GBJ97-87)。(4)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應在開工前根據技術標準及所選用的材料通過試驗來確定,并在施工中嚴格控制。(5)施工單位應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