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 控制耐藥菌感染多部門協作方案監測、控制多重耐藥菌是醫院感染控制管理的重點,但是防控工作需要多部門的協作,才能把這項工作做好。統計資料顯示,多重耐藥菌的產生,30-40%是通過醫務人員的手進行傳播;20-25%是抗菌藥物的選擇壓力;20-25%是社區獲得性病原菌;20%來源不明。因此,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控制,需要臨床醫護人員、藥劑科、檢驗科及醫院感染管理科室人員共同協作完成。為了加強我院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的預防管理,根據衛辦醫政發(2021)5號“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試行)”的通知,及二級醫院評審實施細則的要求,制定我院的預防多重耐藥菌感染多部門協作方案。
一、定期召開聯席會議
1、每半年一次,由院感辦負責組織召開由醫務科、護理部、臨床科室、檢驗科及藥劑科的多重耐藥菌管理聯席會議。
2、會議議題主要是將已制定的“多重耐藥菌感染預防與控制措施”及流程情況加以落實,使制度具有可操作性;討論解決相關部門在多重耐藥菌感染監測、預防、控制中的問題,并達到持續改進。
3、通過聯席會議,提高臨床科室的執行能力,已達到多部門協作對耐藥菌聯合干預取得成效。
二、明確分工及職責
(一)、臨床科室
1、加強醫務人員手衛生。嚴格執行《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醫務人員在直接接觸患者前后、進行無菌技術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觸患者使用的物品或處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須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
2、在標準預防的基礎上,嚴格實施隔離措施,預防多重耐藥菌傳播。盡量選擇單間隔離,也可以將同類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隔離房間或床頭應當有隔離標識(藍色),在患者的醫囑中也注明多重耐藥菌,提高醫務人員的警惕性。
3、與患者直接接觸的相關醫療器械、器具及物品如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輸液架等要專人專用,并及時消毒處理。輪椅、擔架、床旁心電圖機等不能專人專用的醫療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4、醫務人員對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操作時,應當將高度疑似或確診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進行。
5、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和標準操作規程,避免污染,有效預防多重耐藥菌感染。
6、加強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診療環境的清潔、消毒工作。
7、嚴格執行抗菌藥物臨床使用的基本原則,切實落實抗菌藥物的分級管理,嚴格執行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使用的相關規定,避免因抗菌藥物使用不當導致細菌耐藥的發生。
8、患者隔離期間要定期監測多重耐藥菌感染情況,直至臨床感染癥狀好轉或治愈方可解除隔離。
9、各科室院感管理小組每月對存在問題或缺陷進行分析討論,制定整改措施,有落實情況記錄,體現持續改進。
(二)藥劑科
1、有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管理組織與制度;有分級管理制度及具體措施。
2、定期向臨床醫師提供最新的抗菌藥物敏感性總結報告和趨勢分析,正確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高抗菌藥物處方水平。
3、有臨床治療性使用抗菌藥物的微生物送檢率年度統計分析(細菌室協助完成)。
4、有臨床治療性使用抗菌藥物種類與微生物檢測種類年度統計分析(細菌室協助完成)。
5、每季度公布各科室使用抗菌藥物情況,并有促進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考核機制。
6、有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使用規定并落實;有i類手術預防性抗菌藥物使用規范。
7、每季度對各科室抗菌藥物使用中存在問題或缺陷進行分析討論,對落實情況體現持續改進。
(三)檢驗科
1、發現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應當在第一時間報告相關臨床科室(并有記錄),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療和感染控制措施。
2、有細菌耐藥監測機制和預警機制,每季度向全院公布一次臨床常見分離細菌菌株及其藥敏情況,包括全院和重點部門多重耐藥菌的檢出變化情況和感染趨勢。
3、每季度對各科室微生物送檢情況及細菌耐藥檢測中存在問題或缺陷進行分析討論,對落實情況體現持續改進。
4、每季度有細菌耐藥監測變化趨勢圖和抗菌藥物敏感性報告。
(四)、醫院感染管理科
1、每天到細菌室獲取準確的各科室患者耐藥菌感染情況(應用院感軟件后將適時監控),并每天隨機到科室督查耐藥菌感染控制制度落實情況。
2、對存在問題及時指出并糾正,對改進情況進行跟蹤、督查,落實,體現持續改進。
3、每季度對各科室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包括圍手術期)、微生物送檢情況及細菌耐藥檢測中存在問題或缺陷進行分析總結,對落實情況體現持續改進。
4、制定培訓計劃,并不定期以各種形式對全院醫護人員和微生物檢驗人員進行預防多重耐藥菌危險因素、流行病學及控制措施進行培訓,并對培訓效果有追蹤總結,通過耐藥菌感染率體現防控的有效性,資料詳實。
第二篇:醫院防控多重耐藥菌感染多部門協作方案醫院防控多重耐藥菌感染多部門協作方案
防控多重耐藥菌感染多部門協作方案監測、控制多重耐藥菌是醫院感染控制管理的重點,但防控工作需要多部門協作,有數據顯示:多重耐藥菌的產生,30%~40%是通過醫院工作人員的手進行傳播,20%~25%是抗菌藥物的選擇壓力,20%~25%是社區獲得性病原菌,20%來源不明。因此,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控制,需要臨床醫護人員、藥劑科、檢驗科及醫院感染管理科人員共同協作完成。根據“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及實施細則”4.19.5.2:有多部門共同參與的多重耐藥菌管理機制要求,特制訂本院防控多重耐藥菌感染多部門協作方案。
一、定期召開聯席會,加強院感部與醫務部、護理部、檢驗科、藥劑科及臨床科室的聯系,避免院感部單槍匹馬,孤軍奮戰,缺乏合作意識。
1.每季度由院感部負責組織召開一次多學科多重耐藥菌管理聯席會議,可在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會議上安排,會議由分管副院長主持。
2.會議主要議題是將已制定的“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措施”及流程執行情況加以落實,使制度具有可操作性;討論并解決相關部門在多重耐藥菌感染監測、防控具體工作環節中的困難。
二、通過聯席會議提高臨床科室的執行力,以期達到由于多部門對細菌耐藥的聯合干預,取得成效。
三、明確分工及職責:
1.臨床科室:
(1)加強醫務人員手衛生。嚴格執行《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醫務人員在直接接觸患者前后、進行無菌技術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觸患者使用的物品或處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須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
(2)在標準預防的基礎上,嚴格實施隔離措施,預防多重耐藥菌傳播。盡量選擇單間隔離,也可以將同類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隔離房間、床頭和病歷夾上應當有隔離標識(藍色),提高醫務人員的警惕性。
(3)與患者直接接觸的相關醫療器械、器具及物品如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等要專人專用,并及時消毒處理。輪椅、擔架、床旁心電圖機等不能專人專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防控多重耐藥菌感染多部門協作方案用的醫療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4)醫務人員對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操作時,應當將高度疑似或確診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進行。
(5)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和標準操作規程,避免污染,有效預防多重耐藥菌感染。
(6)加強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診療環境的清潔、消毒工作。(7)嚴格執行抗菌藥物臨床使用的基本原則,切實落實抗菌藥物的分級管理,嚴格執行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使用的相關規定,避免因抗菌藥物使用不當導致細菌耐藥的發生。
(8)患者隔離期間要定期監測多重耐藥菌感染情況,直至臨床感染癥狀好轉或治愈方可解除隔離。
(9)各科室院感管理小組每月對存在問題或缺陷進行分析討論,制定整改措施,有落實情況記錄,體現持續改進。
2.藥劑科:
(1)有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管理組織與制度;有分級管理制度及具體措施。(2)定期向臨床醫師提供最新的抗菌藥物敏感性總結報告和趨勢分析,正確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高抗菌藥物處方水平。
(3)有臨床治療性使用抗菌藥物的微生物送檢率年度統計分析(細菌室協助完成)。
(4)有臨床治療性使用抗菌藥物種類與微生物檢測種類年度統計分析(細菌室協助完成)。
(5)各種形式的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及分級使用相關知識培訓和考核,記錄詳實。
(6)每季度公布各科室使用抗菌藥物情況,并有促進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考核機制。
(7)有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使用規定并落實;有i類手術預防性抗菌藥物使用規范。
(8)每季度對各科室抗菌藥物使用中存在問題或缺陷進行分析討論,對落實情況體現持續改進。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防控多重耐藥菌感染多部門協作方案
3.檢驗科:
(1)發現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應當在第一時間報告相關臨床科室(并有記錄),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療和感染控制措施。
(2)有細菌耐藥監測機制和預警機制,每季度向全院公布一次臨床常見分離細菌菌株及其藥敏情況,包括全院和重點部門多重耐藥菌的檢出變化情況和感染趨勢。
(3)每季度公布新生兒科、icu、呼吸科、兒科、血液科等重點科室前五位醫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名稱和耐藥率。每季度有細菌耐藥監測變化趨勢圖和抗菌藥物敏感性報告。
(4)每季度對各科室微生物送檢情況及細菌耐藥檢測中存在問題或缺陷進行分析討論,對落實情況體現持續改進。
4.醫院感染管理科:
(1)每天到細菌室獲取準確的各科室患者耐藥菌感染情況(應用院感軟件后將適時監控),并每天隨機到科室督查耐藥菌感染控制制度落實情況。
(2)對存在問題及時指出甚至處罰,對改進情況進行跟蹤、督查,落實,體現持續改進。
(3)制定培訓計劃,不定期以各種形式對全院醫護人員和微生物檢驗人員進行預防多重耐藥菌危險因素、流行病學及控制措施的培訓,并對培訓效果有追蹤總結,通過耐藥菌感染率體現防控的有效性,資料詳實。
第三篇:icu多重耐藥菌感染控制措施icu多重耐藥菌感染控制措施
一、
1、多重耐藥感染的監測與報告
各臨床科室應盡可能、盡早地對感染病人送檢病源菌培養,要求送檢病源菌培養率達到感染病人的70%以上。
2、送檢科細菌室發現耐藥病歷應及時通知臨床科室和院感辦。
3、臨床醫護人員發現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耐萬古霉素腸球菌(vre)、產超廣譜b-內酰胺酶(esbls)的細菌和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等應在院內網上報告醫院感染病例上報卡(或電話報告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并盡早就地隔離管理。
二、多重耐藥菌患者的隔離與預防
1、嚴格實施隔離措施
(1)首選單間隔離,也可以將同類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
(2)氣管切開、氣管插管、深靜脈留置導管、有開放傷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不能與多重耐藥菌感染者安置在同一房間。
(3)醫護人員診療、護理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時,應當戴手套,必要時穿隔離衣。診療、護理操作完成后,應及時脫去手套和隔離衣。
(4)多重耐藥菌感染的患者周圍物品、環境和醫療器械需每日清潔、消毒。
(5)多重耐藥感染的患者到其他科室與部門進行檢查與治療時,所在科室應及時通知相關部門做好預防隔離準備工作。
(6)接受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檢查的其他科室與部門應積極的實施預防隔離措施,對用后的器械設備需清潔消毒。
(7)一般診療器械如聽診器、體溫表、血壓計等固定使用。(8)共用輪椅、推床在每次使用后需及時消毒。
2、加強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
(1)醫務人員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操作前后、應當洗手。(2)接觸患者體液、血液等分泌物以及患者使用過的物品應洗手。(3)脫掉手套與隔離衣后應洗手。
(4)診療、護理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后,無明顯污染時,每診查一個部位應使用快速手消毒劑進行手部消毒。
三、加強抗菌藥物的應用管理
各科室應認真落實《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和衛生部(衛辦醫發(2021)48號)文件精神,正確、合理地使用抗菌藥物,減少多重耐藥菌的產生。
四、加強多重耐藥菌預防與控制的學習和培訓
1、各科室應做好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的交、接班。
2、在診療、護理查房時,應準備多重耐藥菌感染的預防與控制的內容,組織科內學習相關知識,強化醫務人員對多重耐藥菌感染的重視。
3、加強本科室實習生、進修生管理,使之掌握預防多重耐藥菌感染的控制方法,共同保障醫院及患者醫療安全。
五、監督與管理
1、各科室應認真落實多重耐藥菌的隔離預防措施,配齊相應物品,如手套、口罩、隔離衣,快速手消毒劑,院感辦將定期組織檢查多重耐藥隔離預防措施的落實情況,并納入院感綜合質量考評。
icu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預防與控制標準操作規程
一:置管時
1:深靜脈置管時應遵守最大限度的無菌屏障要求。插管部位應鋪大無菌單,操作人員應帶帽子、口罩,穿無菌手術衣;認真執行手消毒程序,戴外科手套,置管過程中手套意外破損應立即更換。2:權衡利弊后選擇合適的穿刺點,成人應首選鎖骨下靜脈,盡量避免使用股靜脈。3:宜采用2%氯已定乙醇制劑消毒穿刺點皮膚。4:宜采用內層含有抗菌成分的導管。
5:還有癤腫、濕疹等皮膚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攜帶有mrs(耐甲氧西林金黃的葡萄球菌)工作人員,在未治愈前不應進行插管工作。二:插管后
1。應用無菌透明專用貼膜或無菌紗布覆蓋穿刺點,但多汗、滲血明顯的患者宜選無菌紗布。
2:應定期更換穿刺點覆蓋的敷料。更換間隔時間:無菌紗布為2天,專用貼膜可至7天,但敷料出現潮濕、松動、玷污時應立即更換。
3:接觸導管接口或更換敷料時,應進行嚴格的手衛生,并戴檢查手套,不能以手套代替手衛生。4:保持三通鎖閉清潔,如有血跡等污染應立即更換。
5。患者洗澡或擦身時應注意對導管的保護,不要把導管浸入水中。
6:輸液管更換不宜過頻,但在輸入血或血制品、脂肪乳劑或停止輸液時應及時更換。7:對無菌操作不嚴的緊急置管,應在48h內更換導管,選擇另一穿刺點。
8:懷疑導管相關感染時,應考慮拔出導管,但不要為預防感染而定期更換導管。9:應每天評價留置導管的必要性,盡早拔出導管。三:培訓與管理
1。置管人員和導管維護人員應持續接受導管相關操作和感染預防相關知識的培訓,并熟練掌握相關操作技能,嚴格遵循無菌造作原則。
2:定期公布導管相關血流感染(cr-bsi)的發生率。四:詢證醫學不推薦的預防措施
1:常規對拔出的導管尖端進行細菌培養。2:在穿刺部位局部涂含抗菌藥物的藥膏。3:常規使用抗菌藥物封管來預防cr-bsi。4:全身用抗菌藥物預防cr-bsi。
5:
為了預防感染而定期更換中心靜脈導管和動脈導管。6。
為了預防感染而常規通過導絲更換非隧道式導管。7。常規在中心靜脈導管內放置過濾器來預防cr-bsi。
導管相關尿路感染預防與控制標準操作規程
一:插管前
1:嚴格掌握留置導尿管的適應癥,應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導尿。2:仔細檢查無菌導尿包,如過期、外包裝破損、潮濕,不應使用。
3:根據年齡、性別、尿道情況選擇合適的導尿管口徑、類型。成年男性宜選16f,女性宜選14f。4:對留置導尿患者,應采用密閉式引流系統。二:插管時
1:使用0.05%~0.1%的聚維酮碘(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圍皮膚粘膜,每一個棉球不能重復使用,程序如下:
(1)男性。自尿道口、龜頭向外旋轉擦拭消毒,注意擦凈包皮及冠狀溝。
(2)女性。先清洗外陰,其原則由上至下,由內向外,然后清洗尿道口、前庭、兩側大小陰唇,最后肛門。
三:插管后
1。懸垂集尿管,不宜剛與膀胱水平,并及時清空尿袋中尿液。
2。保持尿液引流系統通暢和完整,不應輕易打開導尿管與集尿袋的接口。
3:如要留取尿標本,可從集尿袋采集,但此標本不應用于普通細菌和真菌學檢查。4:不應常規使用含消毒劑或抗菌藥物的生理鹽水進行膀胱沖洗或灌注來預防尿路感染。5:疑似導尿管阻塞應更換導管,不得沖洗。
6。保持尿道口清潔,日常用肥皂和水保持清潔即可,但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潔以后應消毒。
7:患者洗澡或擦身時應注意對導管的保護,不應把導管浸入水中。8:導尿管不慎脫落或導尿管密閉系統被破壞時,應更換導尿管。
10:長期留置導尿管患者,沒有充分證據表明定期更換導尿管可以預防導尿管相關感染,不提倡頻繁更換導尿管。建議更換頻率為兩周一次,普通集尿袋2次/周,精密集尿袋1次/周。11:應每天評價留置導尿管的必要性,盡早拔除導尿管。四:其他預防措施1:定期對醫務人員進行宣教。
2。定期公布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cauti)的發生率。
醫院內肺炎預防與控制標準操作流程
醫院內肺炎(hap)是我國最常見的醫院感染類型,呼吸機相關肺炎(vap)是其中的重要類型,預后較差。
1、對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議使用含0.2%氯已定(洗必泰)漱口或空腔沖洗,每2-6小時一次。
2、如無禁忌癥,應將床頭抬高30度。
3、鼓勵手術后患者(尤其是胸部和上腹部手術患者)早期下床活動。
4、指導患者正確咳嗽,必要時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5、提倡積極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在80-110mg/dl。
6、不應常規采用選擇性消化道脫感染(sdd)來預防hap(vap)。
7、對于使用呼吸機的患者,還應考慮以下幾點。
(1)嚴格掌握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適應癥,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的患者應優先考慮無創通氣;(2)如需插管,盡量使用經口的氣管插管;
(3)有建議保存氣管插管氣囊壓力在20厘米水柱以上。
(4)吸痰時應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吸痰前、后,醫務人員應做手衛生;
(5)呼吸機螺紋管和濕化器應每周更換1-2次,有明顯分泌物污染時應及時更換;螺紋管冷凝水應及時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氣道;濕化器添加水應使用無菌用水,每天更換;
(6)每日停用鎮靜劑,評估是否撤機和拔管,減少插管天數。
8、應對醫務人員包括護工,定期進行有關預防措施的教育培訓。
第四篇: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控制制度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控制制度
多重耐藥菌(mdro)已經逐漸成為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主要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耐萬古霉素金黃色葡萄球菌(vrsa)、耐萬古霉素腸球菌(vre)、泛耐藥的鮑氏不動桿菌〔mdr(pdr)-ab〕、銅綠
多重耐藥菌(mdro)已經逐漸成為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主要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耐萬古霉素金黃色葡萄球菌(vrsa)、耐萬古霉素腸球菌(vre)、泛耐藥的鮑氏不動桿菌〔mdr(pdr)-ab〕、銅綠假單胞菌〔mdr(pdr)-pa〕和其他腸桿菌科細菌等,加強對多重耐藥菌的醫院感染管理,能有效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在醫院內的傳播,保障患者安全。有關預防控制制度如下:
一、多重耐藥菌的監測、診斷與報告
1、診斷主要依賴于病原微生物的檢驗結果。臨床科室應及時送檢相應的病原學標本,及時發現、早期診斷。
2、微生物實驗室檢測到多重耐藥菌株,應及時發出書面報告,在報告單上蓋上“多重耐藥菌株,請隔離”的紅章,同時電話通知醫院感染管理科或所在科室。
3、臨床科室接到“多重耐藥菌株”的報告或感染監控專職人員隔離反饋單后,立即報告科主任、護士長,采取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如確診為醫院感染的,必須在24小時內填卡上報醫院感染管理科。
4、醫院感染管理科進行有關流行病學調查,當發現有多重耐藥菌株醫院感染暴發或流行可能時,立即向分管院長報告,進行有關相應處置。
5、微生物實驗室必須加強對多重耐藥菌的監測,每半年向全院公布細菌耐藥性監測分析。
6、醫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對醫院感染多重耐藥菌株分布情況進行分析并向臨床科室反饋。
二、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
(一)嚴格實施消毒隔離措施
1、首選單間隔離(如vrsa),也可同種病原同室隔離,不可與氣管插管、深靜脈留置
導管、有開放傷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一房間。隔離病房確實不足時考慮床邊隔離,當感染較多時,應保護性隔離未感染者。
2、病員一覽表有接觸隔離標識;設置隔離病房時,應在門上掛接觸隔離標識,防止無關人員進入;進行床邊隔離時,在床欄上掛接觸隔離標識;當實施床邊隔離時,應先診療護理其他病人,mdro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進行。
3、減少人員出入,如vrsa應嚴格限制,醫護人員相對固定,專人診療護理,包括護工和保潔工。
4、嚴格遵循手衛生規范,接觸患者前后及周圍環境后、摘脫手套后、應立即洗手和/或衛生手消毒。
5、嚴格執行標準預防。診療護理病人時,除戴帽子、口罩外,有可能接觸患者的傷口、潰爛面、粘膜、血液和體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糞便時,應戴手套;可能污染工作服時穿隔離衣;可能產生氣溶膠的操作時,應戴標準外科口罩和防護鏡或防護面罩。
6、加強診療環境的衛生管理。使用專用物品進行清潔和消毒,患者接觸的物體表面、醫療設備設施表面,每班用1000mg/l含氯消毒劑進行清潔和擦拭消毒,抹布、拖布專用,使用后進行消毒處理;出現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暴發時,應增加清潔和消毒頻次;被患者血液、體液污染之處應立即消毒;不能專用的物品如輪椅、擔架等,在每次使用后必須經過清洗及消毒處理。
7、標本需用防滲漏密閉容器運送。
8、加強醫療廢物管理。銳器置入銳器盒,其余醫療廢物均放置雙層黃色垃圾袋中,置入轉運箱中,規范運送至醫院醫療廢物暫存地。
9、患者轉診之前應通知接診科室,以便采取相應的接觸隔離預防措施。
10、臨床癥狀好轉或治愈,連續兩次培養陰性(每次間隔>24小時)方可解除隔離,病人出院做好終未消毒處理。
11、凡有多重耐藥菌感染的病人進行手術時,手術醫生必須在手術通知單上注明,手術結束后按規定進行嚴格的終未處理。
12、如果采取以上控制措施,但傳播仍然繼續時,該病區應暫停止收治病人,對環境進行徹底清潔消毒與評估。
(二)加強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管理
1、認真落實《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正確、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
2、嚴格按照權限開處方,聯合用藥以及使用萬古霉素、廣譜頭孢菌素、碳青霉烯類等必須嚴格掌握用藥指征。避免由于抗菌藥物的濫用而導致耐藥菌的產生。
三、監督與考核
1、醫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對臨床科室mdro控制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反饋、指導,對mdro的患者進行追蹤,直至解除隔離。
2、科室不執行或沒有認真落實mdro控制措施而造成醫院感染暴發或流行的,由科室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五篇: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控制試題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控制試題
一、多項選擇(5題)
二、多項選擇(7題)
三、填空題(9題)
四、判斷題(6題)
五、簡答題(1題)
一、單項選擇(5題)
1、醫務人員在直接接觸患者前后、對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操作前后、接觸患者體
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觸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后以及從患者的污染
部位轉到清潔部位實施操作時(b)a不用實施手衛生b都應當實施手衛生c沒必要實施手衛生d以上都不對
2、對收治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c)a隨便進行清潔和消毒
b不用使用專用的物品進行清潔和消毒c應當使用專用的物品進行清潔和消毒d沒必要使用專用的物品進行清潔和消毒
3、完成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診療護理操作后,必須做的哪項是錯誤的。(d)
a及時脫去手套b及時脫去隔離衣c及時進行手衛生d以上都無必要
4、加強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以下哪種說法是錯誤的。(a)a不必執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基本原則b正確、合理地實施抗菌藥物給藥方案c加強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的管理d減少或者延緩多重耐藥菌的產生
5、以下多重耐藥菌與代碼不正確的是哪一個(d)
a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b耐萬古霉素腸球菌、(vre))c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d多重耐藥菌(mrsa)
二、多項選擇(7題)
1、醫務人員實施診療護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觸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
患者的哪些時,應當使用手套,必要時使用隔離衣。(abcde)a潰爛面b血液和體液c分泌物d傷口
e正常皮膚
2、對患者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設備設施表面如何處理。(ab)a應當每天進行清潔和擦拭消毒。
b出現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藥菌感染暴發時,應當增加清潔和消毒頻次。c僅用清水擦拭d以上都不用e沒必要處理
3、醫務人員在何種情況下都應當實施手衛生。(abce)a直接接觸患者前后b接觸患者體液或者分泌物后c接觸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后d處理清潔物品后e摘掉手套后
4、醫療機構應當加強對那些細菌實施目標性監測(abcd)a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b耐萬古霉素腸球菌(vre)
c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的細菌d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e表皮葡萄球菌
5、制定并落實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管理的規章制度和有關技術操作規范,從那些部門采取有效措施(abcde)a醫療b護理c檢驗d感染控制e后勤
6、醫療機構應當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證券投資的風險管理與控制考題及答案
- 2024年秘書證考試學習經驗分享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考題及答案
- 2025年家庭理財規劃知識試題及答案
- 寧波實驗室施工方案
- 注冊會計師在投資審計中的作用試題及答案
- 2023年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招聘本科及以上畢業生1043人一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項目管理全面解析試題及答案
- 2024項目管理工作流程優化試題及答案
- 私募基金法律框架試題及答案
- 中考語文名著導讀紅巖復習資料
- 小學生天文知識競賽復習題庫及答案
- 土方填筑碾壓試驗方案(完整版)
- 往日時光(原版)鋼琴雙手簡譜_鋼琴譜_鋼琴簡譜
- RCS-985說明書V300
- Mayo肘關節功能評分
- 2014—2015—2《刑法總論》教學大綱(修正版)
- 《焦慮癥基礎知識》PPT課件.ppt
- 基于鉆石模型的南通紡織產業競爭力分析
- 華銳SL1500風機發電機及水冷系統故障及解決對策
- 發電廠電氣一次部分設計—2×300+2×200MW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