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綜合說明 11.1項目簡況 11.2編制依據 61.3設計水平年 71.4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 71.5水土流失防治目標 81.6項目水土保持評價結論 81.7水土流失預測結果 1.8水土保持措施布設成果 1.9水土保持監測方案 1.10水土保持投資及效益分析成果 2項目概況 212.1項目組成及工程布置 212.2施工組織 792.3工程占地 972.4土石方平衡 2.5拆遷(移民)安置與專項設施改(遷)建 2.6施工進度 2.7自然概況 3項目水土保持評價 3.1主體工程選址(線)水土保持評價 3.2建設方案與布局水土保持評價 3.3主體工程設計中水土保持措施界定 4水土流失分析與預測 4.1水土流失現狀 4.2水土流失影響因素分析 4.3土壤流失量預測 4.4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4.5指導性意見 5水土保持措施 20125.1防治區劃分 2015.2措施總體布局 2015.3分區措施布設 2115.4施工要求 2546水土保持監測 2616.1范圍和時段 2616.2內容和方法 2616.3點位布設 2676.4實施條件和成果 2707水土保持投資估算及效益分析 2767.1投資估算 2767.2效益分析 3158水土保持管理 3198.1組織管理 3198.2后續設計 3208.3水土保持監測 3208.4水土保持監理 3208.5水土保持施工 3218.6水土保持設施驗收 322附表、附件、附圖 323附表1防治責任范圍表 323附表2水土流失防治指標值一覽表 326附表3-1江蘇省單價分析表 327附件1項目可行性研究批復 357附件2《江蘇省自然資源廳關于改建鐵路寧蕪鐵路復線工程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用字第320000202100006號)......362附件3《安徽省自然資源廳關于改建鐵路寧蕪鐵路復線工程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自然資委皖預審【2021】24號).364附件4《關于寧蕪鐵路滄波門至古雄段改線工程涉牛首—祖堂風景區線路方案意見的復函》(寧園函[2019]143號)...368附件5《關于寧蕪鐵路外繞工程下穿南京南郊省級森林公園 370附件6《關于寧蕪鐵路復線工程涉及生態空間管控區域相關 3意見的復函》............................................................................371附件7《關于改建寧蕪鐵路擴能工程(含貨場搬遷新建江寧鎮南站貨場工程)經過采石河、慈湖河濕地方案的復函》....373附件8《寧蕪鐵路擴能改造(滄波門至古雄段)項目建設 374附件9《關于寧蕪鐵路復線工程(江蘇段)與生態保護紅線 378附件10取土協議 379附件11余方綜合利用(消納)協議 382附圖1寧蕪鐵路地理位置圖附圖2寧蕪鐵路擴能改造工程線路平縱斷面示意圖附圖3工程水系圖附圖4-1項目區土壤侵蝕強度分布圖附圖4-2線路沿線土地利用類型圖附圖5-1~5-3項目與沿線水土保持兩區位置關系圖附圖6-1~6-5項目總體布置圖附圖7項目分區防治措施總體布局圖(含監測點位)附圖8-1~8-8路基工程分區水土保持措施布設圖附圖9-1~9-3橋梁工程區水土保持措施布設圖附圖10隧道工程區水土保持措施布設圖附圖11-1~11-2站場工程區水土保持措施布設圖附圖12改移工程區水土保持措施布設圖附圖13-1~13-3取土場水土保持措施布設圖附圖14-1~14-3臨時工程典型布設圖 1綜合說明11.1.1項目基本情況(1)項目建設必要性既有寧蕪鐵路位于長江經濟帶的東部地區,是滬蘇地區與長江經濟帶中上游地區聯系的重要貨物運輸通道,既有寧蕪鐵路為內燃機車牽引,其中滄波門至古雄段地處南京市中心區域,對城市環境有較大影響。本次項目對既有寧蕪鐵路進行電化改造,有助于進一步改善沿線地區交通環境,減少內燃機車運營中對環境的影響;也是積極于提高長江經濟帶沿江鐵路貨物運輸能力,對構建寧蕪大能力貨運通道具有重要的意(2)項目位置及設計范圍寧蕪鐵路擴能改造工程位于江蘇省、安徽省兩省,線路東起江蘇省南京市既有寧蕪鐵路南京東站(不含),途經南京市棲霞區、玄武區、秦淮區、雨花臺區、江寧區,安徽省馬鞍山市花山區、雨山區、當涂縣,蕪湖市鳩江區,終至既有寧蕪鐵路蕪湖東線長度102.164km,江蘇省境內60.449km,安徽省境內41.71京滬高鐵及寧安鐵路代建,不納入本工程建設范圍。本工程設計范圍:正線長度99.796km,其中江蘇省境內58.081km,安徽省境內41.715km。(3)建設性質、規模與等級主要技術標準:正線:南京東至門南村及毛耳山至蕪湖東為雙線;門南村至毛耳山為單線;改建專用線:單線;電力牽引;全線設計行車速度120km/h。長99.796km;相關工程:改建專用線長度1.113km,平改立工程10處及門南村線路所至南京站間寧蕪客車聯絡線工程電氣化改造1.30km。計長度41.074km。1綜合說明2②改建既有線工程:古雄(不含蕪湖東(不含)對不滿足百年洪水位及超限坡地部分區段改建既有線5.746km。③利用既有線電氣化改造:南京東(不含滄波門(不含)段既有線擴能改造10.00km;古雄(不含蕪湖東(不含)部分區段既有線擴能改造42.976km;既有線電氣化改造總計長度52.976km。間寧蕪客車聯絡線工程電氣化改造1.30km。表1.1.1-1本方案建設內容與工程可行性研究批復內容對照表序號可行性研究批復本方案內容1①南京樞紐南京東至滄波門段、門南村至南京站客車聯絡線共計11.3km實施③利用既有線擴能工程:南京東(不含滄波門(不含)段既有線擴能改造10.00km。④相關工程:門南村線路所至南京站間寧蕪客車聯絡線工程電氣化改造1.30km。2②滄波門至古雄段既有鐵路實施外遷,新建單線29.7公里,還建江寧鎮貨場。繞段27.317km,新建江寧鎮南站貨場1座。京滬高鐵及寧安鐵路代建2.368km。3③古雄至蕪湖東段62.50km實施電氣化改造和平改立工程,并對不滿足百年洪建設古雄綜合維修車站、軌料基地。對不滿足百年洪水位、通航要求部分區段新建單②改建既有線工程:古雄(不含蕪湖東(不含)對不滿足百年洪水位及超限坡地部分區段改建既有線5.746km。③利用既有線擴能工程:古雄(不含蕪湖東(不含)部分區段既有線擴能改造42.976km。45⑤根據運量增長情況,適時建設蕪湖塔橋物流基地工程,地方政府負責征地拆序另行報批,塔橋站預留物流基地接入 1綜合說明3(4)項目組成新建及改建正線路基總長25.799km,其中站場路基9.295km,線路區間路基改建專用線路基1.113km:古風支線路基0.553km,軍事專用線路基0.560km。②橋梁工程全線共新建橋梁7座8.947km:特大橋2座8.120km,大橋3座0.630km;中橋2座0.197km。全線新建南京南隧道1座,總長度為12.074km,為單洞單線隧道。滄波門站及毛耳山站;新建江寧鎮南站貨場1座。全線改移道路25處7.979km,其中區間改移道路22處,站場改移道路3處;改⑦棄土(渣)場⑧施工生產生活區本工程共設置施工生產生活區22處,臨時占地25.62hm2。包括制梁場1處,鋪梁施工營地4處,另設臨時電力線路29.50km,臨時給水管路15.60km。⑨施工便道(橋)全線共設置通往重點工程便道(橋)47道36.30km(含便橋0.30km改擴建便(5)占地面積工程總占地面積336.21hm2,其中永久占地289.41hm2,臨時占地46.80hm2。(6)土石方量1綜合說明4余方117.44萬m3運至南京市江寧區金榜大和尚莊渣土處置場消納,安徽省境內余方土石方綜合利用率100%。(7)拆遷安置全線共拆遷各類建筑物總計31.0萬m2,采取貨幣補償方式安置,由地方政府組(9)工程投資工程總投資95.61億元,其中土建投資62(10)建設單位本項目建設單位為寧安鐵路有限責任公司。1.1.2項目前期工作進展情況(1)主體設計單位和主體設計的進展情況2020年6月,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工程設計鑒定中2021年9月,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工程設計鑒定中心2021年10~12月,鐵四院編制完成《寧蕪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初步設計鑒修審查(2)方案編制過程 1綜合說明5征詢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及相關單位意見和要求。結合工程設計文件,完成《寧蕪鐵(1)地形地貌(2)氣候類型及主要氣象要素項目區氣候類型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5~16.4℃,年平均降水量1042.1~1264.0mm,年平均蒸發量809.7~1100.6mm,≥10℃積溫4992~5336℃,年平均風速2.3~3.6m/s,無霜期222~322d。項目區50年一遇1小時暴雨特征值為101.3mm/h,5年一遇10分鐘短歷時暴雨強度2.19mm/min。(3)主要土壤類型項目區屬于南方紅壤區,土壤類型主要有潮土、黃棕壤及水稻土等。項目區耕地表層土厚度約40~50cm,園地、林地、草地表層土厚度約15~30cm。(4)主要植被類型及林草覆蓋率項目區植被類型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沿線林草植被覆蓋率約31~40%。(5)水土保持區劃及容許土壤流失量本項目區所屬V南方紅壤區—Ⅴ-1江淮丘陵及下游平原區—Ⅴ-1-2nt江淮丘陵崗地(6)土壤侵蝕類型及強度土壤侵蝕類型以水力侵蝕為主,侵蝕強度以微度侵蝕為主。(7)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根據《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水土保持規劃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涉及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根據《省水利廳關于發布<江蘇省省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的公堯化街道、馬群街道、江寧區江寧街道屬于江蘇省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所經過的南京市江寧區谷里街道屬于江蘇省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本工程線路所經過的南京市棲霞區、玄武區、秦淮區、雨花臺區、江寧區均涉及南京市市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1綜合說明6(8)水土保持敏感區本工程涉及環境敏感區6處,均取得主管部門回函同意。1.2.2部委規章1.2.3規范性文件(1)《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文件編寫和印制格式規(7)《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問題分類和責任追究標準的 1綜合說明7(9)《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強化流域管理機構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通知》(辦水保1.2.4技術標準1.2.5技術資料(3)寧蕪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初步設計線路圖(1:2000、1:1萬(9)沿線水土流失資料、水文資料、飲用水源保護區資料、自然保護區、森林公1.3設計水平年水土保持設計水平年指水土保持措施基本發揮效益后的第一年,一般為工程完工1.4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1綜合說明8本項目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為336.21hm2,其中永久占地289.41hm2,臨時占地46.80hm2。本工程涉及2個省3個市9個區(261.37hm2,包括永久占地235.16hm2,臨時占地26.21hm2;安徽省水土流失防治責任1.5水土流失防治目標1.5.1執行標準等級本工程江蘇境內線位穿越江蘇省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以及南京市市以及位于馬鞍山市及蕪湖市城市區域,綜合考慮全線水土流失防治標準執行南方紅壤(2)水土保持設施應安全有效;(3)水土資源、林草植被應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與恢復;復率、林草覆蓋率六項指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生產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根據《生產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GB/T50434-2018)和《生產建設①對無法避讓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的生產建設項目,林草覆蓋率應提高2%;②土壤流失控制比在輕度侵蝕為主的區域不應小于1.0;③位于城市區的項林草覆蓋率提高3%。最終確定的6項防治指標為:水土流失治理度98%,土壤流失控制比為1.0,渣土防護率為98%蓋率28%,防治標準指標計算詳見附表2。1.6項目水土保持評價結論1.6.1主體工程選址(線)評價 1綜合說明9域水土流失嚴重、生態脆弱區,不涉及河流兩側和水庫周邊的植物保護帶,不涉及全國水土保持監測網絡中的水土保持監測站點、重點試驗區及國家確定定位觀測站,線路沿線涉及南京南郊省級森林公園、牛首—祖堂市級風景名勝區、慈湖河市級濕地公園、采石河市級濕地公園、南京南郊省級森林公園生態紅線及秦淮河(南京市區)洪水調蓄區省級生態管控區域等6處環境敏感區,均取得主管部門回函優化施工工藝,減少地表植被破壞和擾動范圍,加強取土管控和防護,余方優先考慮綜上,受車站站位布置以及線路走向等影響,工程不可避免的涉及部分限制性因素,主體工程設計總體上考慮了水土保持要求,隧道出渣首先考慮作工程填料使用,減少棄渣,工程以橋梁形式跨越沿線多處水體,但不涉及劃定的植被保護帶,對跨越河湖處的橋下區域及時恢復植被,同時提高林草植被恢復率和林草覆蓋率;施工生產生活區優先考慮永臨結合布設,土方臨時堆存與工程占地統籌考慮,減少新增臨時用地,可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選(址)線符合相關規定要求。1.6.2建設方案與布局評價路塹最大挖深9.19m。路堤、路塹在保證邊坡穩定的基礎上,采用骨架內種植灌草的色通道及車站植物措施設計,提高植被建設標準,主體工程區永久占地范圍內綠化執行植被恢復與建設工程一級標準,臨建工程占用的林地執行植被恢復與建設工程二級標準,并注重與周邊環境景觀相協調,配套建設排水等設施。分考慮永臨結合布設,在江寧鎮南站貨場范圍內設置制梁場、鋪軌基地等大臨用地,高及局部地形等影響,不宜采用橋梁替代方案。南京南隧道為下穿城區隧道因施工條件限制(地質條件差、洞頂覆土厚度很小及埋置范圍存在等級公路、城市軌道線路,),1綜合說明位于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與治理區內的臨時工程,方案將截排水工程等級(由3將渣土防護率提高1%,林草覆蓋率提高2%。綜上,在落實以上各項水土保持要求的前提下,工程建設方案符合《生產建設項1.6.3推薦方案的水土保持分析評價(1)工程占地評價工程總占地面積336.21hm2,其中永久占地289.41hm2,臨時占地46.80hm2。根據《新建鐵路工程項目建設用地指標》中表3.2.4中I級單線鐵路綜合建設用中貨運中心建設用地指標161.2000hm2;工程永久占地共計289.41hm2,平均每公里工程永久占地符合鐵路綜合建設用地標準。臨時工程占地優先考慮永臨結合,施工生產生活區、施工便道等大臨用地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對占用耕地的臨時用地后期考慮復耕措施恢復其功能性,通過本工程各區的合理布局,減少了工程占地面積和對地表植被的破壞,能夠有效地減少水土流失。根據設計資料及現場查看,工程大臨工程和施工便道的設置可滿足施工需要。(2)土石方平衡評價經復核,土石方數量計算合理。萬m3運至南京市江寧區金榜大和尚莊渣土處置場消納,安徽省境內余方34.49萬m3用于馬鞍山市向山鎮大王山丁山礦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綜合利用。(3)取土場設置評價(4)棄土(渣)場設置評價本工程未設置棄土(渣)場,余方優先考慮綜合利用(消納)并簽署意向協議明確水土流失防治責任,符合水土保持要求。(5)施工方法與工藝評價 1綜合說明主體工程設計與本方案在滿足工程施工要求的基礎上考慮了永臨結合,避開植被本體及站場場坪填料且要求較高,經調查沿線無其他工程棄方可利用,因此自設1處取土場;主體設計土石方最大化利用自身挖方,填料不足部分進行取土,盡可能的減少廢棄的余方數量,余方均考慮周邊項目綜合利用(主體工程施工按先土建、后安裝調試的順序進行安排,處理好各階段的關系。土宜、運輸方便、易于管理、安全可靠和經濟適用的原則,充分考慮本工程特點進行施工布置,結合工程區地形地貌條件,力求緊湊、統籌規劃。綜上,本工程施工組織基本合理,符合水土保持要求。(6)主體設計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評價主體工程設計中界定為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有:路基邊坡防護、平臺防護、截排截排水溝、栽植灌木、撒播草籽;站場邊坡防護、站場排水溝、站栽植喬木、栽植灌栽植喬、灌木。主體工程設計中界定為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基本滿足水土保持要求,但未考慮施工期表土臨時防護,施工場地臨時排水及順接,以及后期整治和部分植被恢復等措施,方案予以補充完善。1.7水土流失預測結果新增土壤流失量26114t。(2)本項目擾動地表面積共計336.21hm2,損毀植被面積共計33.98hm2。本工程市向山鎮大王山丁山礦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綜合利用。征是以站場工程區、路基工程區和施工便道區為主,上述區域是本項目土壤流失的防治難點和重點,也是水土保持監測的重點區域。1綜合說明1.8水土保持措施布設成果根據工程沿線地貌,本工程屬于平原微丘區。根據工程建設特點和項目組成,將該項目劃分為路基工程區、橋梁工程區、隧道工程區、站場工程區、改移工程區、取土場區、施工生產生活區及施工便道區8個水土流失防治分區。1.8.1路基工程區路基防治區施工前剝離表土,集中堆放在橋梁、站場工程永久占地范圍內設置的表土堆土場采取臨時防護。施工過程中,裸露邊坡采用彩條布臨時覆蓋,路塹頂端布設截水溝,路基兩側設擋水埂和急流槽,路基兩側設臨時排水溝,排水溝末端布設臨時沉沙池,邊坡采取空心磚及拱形截水骨架植灌草。施工結束后,進行表土回填,路(2)主要工程量護9655m3凝土6270m3臨時措施:擋水埂33857m,急流槽10157m,臨時排水溝及順接25957m,臨時1.8.2橋梁工程區橋梁防治區施工前剝離表土,集中堆放在橋梁工程永久占地范圍內設置的表土堆土場并采取臨時防護。施工過程中,橋臺采用了漿砌石護坡,施工場地周圍布設臨時排水溝末端布設臨時沉沙池,施工場地內設泥漿沉淀池。施工結束后橋下進行土地整(2)主要工程量 1綜合說明隧道工程區施工前剝離表土,集中堆放在隧道工程范圍內設置的表土堆土場并采后進行土地整治,表土回填,洞口綠化。(2)主要工程量工程措施:隧道洞口防護(混凝土69m3剝離1.8.4站場工程區站場工程區施工前剝離表土,集中堆放在站場工程永久占地范圍內的表土堆土場并采取臨時防護并采取臨時防護。施工過程中,對站場范圍內土方中轉場采取臨時防護。邊坡采取漿砌石骨架植草和植灌草進行防護,布設臨時排水溝順接和沉沙池,施工結束后進行土地整治,表土回填,園林式綠化。(2)主要工程量砌石200m3排水溝(鋼筋混凝土3355m3房屋排水溝6520m,其他站區排水溝1綜合說明改移道路施工前剝離表土,集中堆放在改移道路永久占地范圍內設置的表土堆土場并采取臨時防護。施工過程中,周邊設臨時排水溝和沉沙池。改移道路兩側布設排水溝,排水溝末端布設臨時沉沙池。施工結束后,對綠化區域進行土地整治、表土回(2)主要工程量1.8.6取土場區取土場區取土前剝離表土,集中堆放在取土場臨時用地范圍內設置的表土堆土場并采取臨時防護。施工過程中,對取土場開采的邊坡進行邊坡防護,周邊設截排水溝和沉沙池并順接至周邊自然溝渠。取土結束后,進行土地整治,表土回填,植喬灌草(2)主要工程量 1綜合說明植物措施:栽植喬木6566株,栽植灌木420174株、撒播草籽5.91hm2。實施時臨時措施:表土臨時防護:裝土編織袋攔擋450m3、密目網苫蓋800m2、臨時撒1.8.7施工生產生活區施工生產生活區施工前剝離表土,集中堆放在施工生產生活區臨時占地范圍內設置的表土堆土場并采取臨時防護。施工過程中,臨時占地范圍內土方中轉場采取臨時防護,場地內部和周圍設置漿砌石排水溝,排水溝末端布設臨時磚砌沉沙池。施工結束后,進行土地整治,表土回填,植灌草恢復植被,對占用耕地部分進行復耕。(2)主要工程量1.8.8施工便道區施工便道區施工前剝離表土,集中堆放在施工生產生活區臨時占地范圍內設置的表土堆土場并采取臨時防護,施工過程中,便道一側布設臨時排水溝。施工結束后,(2)主要工程量2.28hm21綜合說明臨時措施:臨時排水溝及順接61750m、沉沙池206個,1.9水土保持監測方案(1)監測內容測內容應包括水土流失影響因素、水土流失狀況、水土流失危害和水土保持措施等。(2)監測時段本方案水土保持監測時段確定為施工準備期至設計水平年結束。水土保持監測時(3)監測方法本項目主要監測方法包括實地調查法、定位觀測法(徑流小區法、侵蝕溝法、沉沙池法、標準樣方法)及遙感監測法。(4)監測點布設情況本項目共計布設監測點位36處,其中綜合監測點位14處,工程措施監測點位51.10水土保持投資及效益分析成果(1)投資估算基本預備費298.65萬元,水土保持補償費388.48萬元。江蘇省工程水土保持總投資為21679.60萬元(主體已列17823.61萬元,方案新1909.72萬元,獨立費用577.88萬元(水土保持監理費175.00萬元,水土保持監測費安徽省工程水土保持總投資為6047.92萬元(主體已列4239.20萬元,方案新增 1綜合說明(2)效益分析在嚴格執行和落實本方案設計的水土保持措施后,可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33.05hm2、建設林草面積116.13hm2、實際攔擋的永久棄渣、臨時堆土數量209.43萬m3、表土剝離及保護量58.46萬m3,可減少土壤流失量24955t,水土流失治理度達到林草植被恢復率達到99.22%,林草覆蓋率達到34.54%。擬建工程在水土流失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渣土防護率、表土保護率、林草植被恢復率和林草覆蓋率等6項防治目標均能達到方案編制目標。(1)結論①受車站站位布置以及線路走向等影響,工程不可避免的涉及部分限制性因素,主體工程設計充分考慮了水土保持要求,設計施工工藝可減少地表擾動和植被損壞范圍,不足部分經本方案完善后,工程建設的水土流失影響可得到有效控制,選(址)②主體工程建設方案可行,符合《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標準》(GB③主體工程考慮了部分水土保持措施,不足部分經本方案完善后,水土保持措施體系合理、全面,實施水土保持措施后可達到控制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2)下階段的工作要求和建議①主體設計下階段進一步優化工程占地和土石方數量,并按批復的水土保持方案要求,做好水土保持工程后續設計,落實“三同時”制度。②施工前,對征占地范圍內占用的耕地、園地、林地和草地等進行表土剝離,集③施工單位應及時對接方案擬定的綜合利用工程及渣土處置場權屬單位,簽訂綜合利用實施協議,明確水土流失防治責任。④建設單位應加強對施工單位的管理,嚴格控制施工擾動范圍,要與沿線水行政主管部門密切配合,認真聽取當地水行政主管部門對水土保持工作的建議和要求,及時修改、完善設計施工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并按要求開展水土保持監理、水土保持監⑤工程完成后應及時組織開展水土保持設施專項驗收。1綜合說明寧蕪鐵路擴能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項目名稱寧蕪鐵路擴能改造工程流域管理機構長江水利委員會江蘇省、安徽省或個數市、蕪湖市涉及縣或個數項目規模正線99.796km(億元)95.61土建投資(億元)62.732022.102027.3設計水平年2027工程占地(hm2)336.21永久占地(hm2)289.41(hm2)46.80項目組成借方路基工程66.124644.29橋梁工程//站場工程346.71355.2725.0472.3/取土場區0.892.36//施工生產21.87//施工便道區//593.70512.8171.04重點防治區名稱江蘇省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南京市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地貌類型平原微丘區水土保持區劃南方紅壤區土壤侵蝕類型水力侵蝕土壤侵蝕強度微度侵蝕防治責任范圍面積(hm2)336.21容許土壤流失量(t/km228825水土流失防治標準執行等級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防治一級標準土壤流失控制比渣土防護率表土保護率林草覆蓋率(%) 1綜合說明防治措施及工程量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萬m3,土地整治46.54hm2,路基邊堤平臺防護9655m3,路塹:C25混7322m3,路堤平臺防護20009m3兩側排水溝(土方59867m3,C30混凝土6270m3撒播草籽臨時排水溝及順接25957m,臨m2。橋梁橋臺邊坡防護(漿砌石1363m3萬m3,土地整治10.13hm2。橋下撒播草籽骨架內撒播草泥漿沉淀池75個,臨時排水溝及順接13421m,臨時沉沙池27隧道洞口防護(混凝土69m3剝洞口撒播草籽洞口栽植灌木池10個,臨時苫蓋24000m2,時撒播草籽0.80hm2,臨時排水 站場路基邊坡防護(干砌石12119m3,漿砌石36593m3,砌石200m3排水溝(鋼筋混凝土站區排水溝48523m。籽281816m2,栽植喬木7672株,栽植灌木臨時排水溝及順接13447m、沉14040m3、密目網苫蓋24000m2、臨時撒播草籽擋4500m3,彩條布苫蓋475002m。萬m3,土地整治7.44hm2,排水溝綠化(播草籽2340m3、密目網苫蓋26000m2、臨時撒播草籽2.60hm2,臨時排水溝2730m。萬m3,土地整治5.91hm2,截排水栽植喬木6566株,栽植灌木草籽5.91hm2。時撒播草籽0.08hm2,臨時排水1綜合說明措施及工程量 播草籽2.00hm2、臨時排水溝2100m;臨時苫蓋66500m2、臨時排水溝級彩條布苫蓋1000m2。便道區 復耕2.28hm2。撒播草籽5.61hm2。臨時排水溝及順接投資(萬元)22062.812838.75水土保持總投資(萬元)27727.52獨立費用(萬元)957.31(萬元)295.00324.65補償費(萬元)388.48分省措施費(萬元)分省補償費(萬元)方案編制單位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建設單位寧安鐵路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及電話凌漢東法定代表人及電話湖北省武漢市和平大道745號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430063241004聯系人及電話宋楚洋系人及電話汪燁/18365281868027-51155977/908206190@1084088496@ 2項目概況2.1項目組成及工程布置2.1.1項目建設基本情況工程建設內容蕪(蕪湖)段。既有寧蕪鐵路南京東至蕪湖東段全長101.872公里。限坡為6%(局部超限坡13.13%采用內燃HXN5機車牽引,牽引質量4000t。其中南京東至門南村線路所為雙線、毛耳山至塔橋至蕪湖東為雙線,其余為單線。全線共分布車站17個(不含南京東、蕪湖東),其中,南京樞紐內有紫金山、滄波門、光華門、中華門、西善橋、建寧、古雄、江寧鎮等8個車站,門南村線路所1處;區間有銅井、安江、慈湖、馬鞍山、采石、黃梅山、當涂、毛耳山等8個車站;塔橋屬蕪湖樞紐內車站,南京東至塔橋單線區段最大站間距8.24公里(江寧鎮~銅井最小站間距3.79公里既有寧蕪鐵路自南京東門南村線路所起經馬鞍山、蕪湖至八里灣,線路所經地區為平原微丘地形,地勢起伏不大,相對高差較小,線路平面除南京市區光華門至中華門以及蕪湖樞紐內兩段因處于城區線路相對曲折外,其余地段線路平面較順直。既有寧蕪線主要技術標準見下表-1。表-1既有寧蕪線主要技術標準主要技術標準鐵路等級正線數目南京東至門南村:雙線門南村至毛耳山:單線毛耳山至蕪湖東:雙線6%,最大坡度13.13%最小曲線半徑360m機車類型HXN54000t到發線有效長度650m~850m繼電半自動2項目概況2.本次寧蕪鐵路擴能改造工程總體方案本次寧蕪鐵路擴能改造工程總體方案為南京東至門南村線路所及毛耳山至塔橋至蕪湖東維持既有雙線進行擴能電氣化改造,其余路段為單線擴能電氣化改造,部分車站到發線有效長延長至1050m、牽引質量提高到5000t。3.主要工程組成寧蕪鐵路南京東(不含)至蕪湖東(不含)段線路電氣化擴能改造及相關工程,本工程設計范圍:正線線路全長99.796km。主要由以下4部分工程內容組成:)~計長度41.074km。限坡地部分區段改建既有線5.746km。造10.00km;古雄(不含蕪湖東(不含)部分區段既有線擴能改造42.976km;既有線電氣化改造總計長度52.976km。站間寧蕪客車聯絡線工程電氣化改造1.30km。4.地理位置與線路概況寧蕪鐵路擴能改造工程位于江蘇省、安徽省兩省,線路東起江蘇省南京市既有寧蕪鐵路南京東站(不含),途經南京市棲霞區、玄武區、秦淮區、雨花臺區、江寧區,安徽省馬鞍山市花山區、雨山區、當涂縣,蕪湖市鳩江區,終至既有寧蕪鐵路蕪湖東線長度102.164km,江蘇省境內60.449km,安徽省境內41.71京滬高鐵及寧安鐵路代建,不納入本工程建設范圍。本工程設計范圍:正線長度99.796km,其中江蘇省境內58.081km,安徽省境內41.715km。項目行政區劃見表-2。2項目概況2項目概況省市(km)(km)(km)代建0.243)2項目概況(1)南京東—滄波門段(K0+000~K10+00010.000km;①南京東—門南村線路所段(K0+000~K1+5401.540km;本段線路為既有雙線,不新增線路工程,利用既有線進行電氣化改造。②門南村線路所—滄波門段(K1+540~K10+0008.460km;本段線路為既有單線,不新增線路工程,利用既有線進行電氣化改造。(2)滄波門—古雄段(DK10+000~DK39+35027.317km;本段線路全部為外繞新建單線線路。從滄波門站引出,緊靠仙西聯絡線前行,下穿雙麒路,跨運糧河、寧杭高速公路及秦淮河后,沿京滬高鐵北側西行,在雙龍大道實施工程,而后向東南繞避軍事靶場,自靜明寺水庫及安堂凹水庫以西、南京南動車經大石湖生態公園,進入下穿寧安鐵路已實施段落,再并行滬漢蓉鐵路向西前行,在繞城高速東側約150m隧道結束,之后線路下穿繞城高速公路、寧馬高速公路,上跨新湖大道,采用500m小半徑引入古雄車(3)古雄—蕪湖東段(K39+350~K101+87262.479km;本段線路為采用利用既有線、改建既有線、廢棄既有線新建單線繞行等方式對全段按單線進行改建。對于不滿足百年洪水位要求的既有江寧河中橋、牧龍河小橋、銅線地段長度42.976km(其中利用既有雙線10.522km,利用既有單線32.454km改建既有線長度5.746km,廢棄既有單線、新建單線繞行長度13.800km。全線線路改建、利用既有情況一覽表具體如下表-3所示。2項目概況2項目概況2項目概況5.線路組成形式古風支線專用線0.553km,軍事專用線0.560km。利用既有寧蕪線電氣化改造長度52.976km。具體長度分布詳見表-4。新建及改建路基新建橋梁新建隧道站場路基座座正線工程9.29525.79971工程特性表如下表-5。表-5建設單位寧安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建設地點江蘇省南京市蕪湖市設計單位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所在流域長江流域建設期2022.10~2027.3技術Ⅰ級鐵路概況正線長度km99.796正線數目湖東;單線:門南村至毛耳山。估算總投資95.61設計行車速度土建投資62.73最小曲線半徑新建及改建km25.799站場座/hm23/23.88座/hm24/43.17軌道類型有砟軌道維持既有座/hm23/1.06到發線有效長橋梁座/km7/8.947調度指揮方式集中控制座/km座/hm2機車類型處/hm2地范圍內)寧蕪鐵路擴能改造工程位于長江經濟帶的東部地區,是滬蘇地區與長江經濟帶中上游地區聯系的重要貨護要求,實現長江經濟帶更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需要。鋪軌基地處/hm2用地范圍內)材料廠處/hm2用地范圍內) 2項目概況hm2336.21砼拌合站處/hm25/6.68永久占地hm2289.41填料拌合站處/hm23/6.00hm246.80隧道施工場地處/hm25/9.94土石方594.01橋梁施工營地處/hm24/1.20513.12利用442.08施工便道km/hm247.20/15.27借方71.04臨時電力線及供水管線km/hm245.1/1.80主要技術指標3.正線數目:南京東至門南村、毛耳山至蕪湖東雙線,門南村至毛耳山單線;2.1.2項目建設內容本工程新建及改建正線路基總長25.799km,其中站場路基9.295km,線路區間路改建專用線路基1.113km:古風支線路基0.553km,軍事專用線路基0.560km。利用既有線電氣化改造段僅接觸網立桿產生土石方及地表擾動。2.正線路基結構形式(1)路基面形狀路基面形狀為三角形路拱,由路基中心線向兩側設4%的人字排水坡。曲線加寬(2)路基面寬度 2項目概況5.路基排水將水攔截引排至路基范圍以外的自然溝渠或市政污水管網,防止水流沖刷路基。(3)側溝、天溝、排水溝截面尺寸應按流量計算確定。天溝、排水溝一般采用底換填地段側溝深度應不小于0.8m,且靠線路一側,沿線路方向每間隔1.0m設置一處φ0.05m泄水孔并注意路基面排水、邊坡排水和附屬排水系統的銜接。(4)側溝、天溝、排水溝截面尺寸按1/50洪水頻率的流量進行計算,溝頂應高固,底厚0.3m。當溝壁為土層及全風化巖層,靠山側溝壁應適當加厚。(6)平臺截水溝:路塹邊坡平臺截水溝采用0.4m×0.4m的梯形溝,截水緣高0.4m,厚0.2m,平臺封閉層厚0.2m,截水溝及封閉平臺均采用C30混凝土澆筑。(7)改建既有線段路基排水系統按新建路基排水系統設計。6.邊坡防護(1)路堤邊坡防護①全線路堤邊坡均需防護,并優先考慮采用綠色防護。②路堤和一般土質路塹邊坡高度<5m采用植草種灌木或空心磚內客土植草種灌木防護;邊坡高度≥5m時采用拱型截水骨架防護,骨架內撒草籽種灌木。④腳墻至排水溝之間種植適宜當地生長的、易于成活的灌木及矮喬木各一列,縱(2)路塹邊坡防護加固①路塹邊坡高度<5m時,邊坡采用空心磚內撒草籽、種灌木防護,排水槽每隔水的銜接,每隔10~15m設伸縮縫一道,骨架頂部鑲邊斜長0.5m,厚0.4m,下部鑲2項目概況7.路基綠化防護(1)路堤坡腳A.坡腳至排水溝②邊坡高度3m≤h≤6m:沿坡腳長條區域列植1排常綠灌木。常綠灌木選用大葉B.水溝外側邊緣至柵欄葉石楠、大葉黃楊,株距4m,底部撒播植草。②邊坡高度3m≤h≤6m路堤段落:栽植一排單桿女貞,株距4米;間植一排灌(2)路塹綠色防護A.塹頂鑲邊至天溝:栽植兩排灌木,灌木選擇小葉女貞,株距3米,底部撒播B.塹頂天溝外側至柵欄范圍:栽植兩排常綠灌木,常綠灌木選用紅花繼木,株C.塹頂鑲邊至柵欄范圍:栽植兩排常綠灌木,常綠灌木選用小葉女貞,株距3D.各行之間穴位按梅花狀錯位布置。8.路基工點介紹本項目全線無挖深大于30m路塹,路塹最大挖深9.19m(路基5無填高大于20m的路基,最大路基填高9.06m(路基2詳情見下表-2。 2項目概況表-2路基工點一覽表路基工點起點里程終點里程(m)路基總長(m)工程措施設計最大填高(m)1K0+250K1+200950.0001.設槽型擋土墻,下穿既有京滬線橋梁利用既有雙線2DK11+550DK14+3339.064.742616.6521.路堤邊坡采用拱形骨架內撒播草籽+2.路堤平臺邊坡采用漿砌石護坡。3.路塹邊坡采用空心磚內撒草籽、種灌木防護,邊坡坡率1:1.5。4.靠近既有新建單線3DK18+023DK18+3002990.9122.314298.6141.路堤邊坡采用空心磚內撒草籽、種灌木防護,邊坡坡率1:1.5,坡腳設腳墻。2.靠近既有線側采用鋼板樁防護。4DK19+480DK19+6002.581.路塹邊坡采用空心磚內撒草籽、種灌木防護,邊坡坡率1:1.5,坡腳設腳墻。2.靠近既有線側采用鋼板樁防護。5DK33+742DK36+9000.919.1938.0213196.0211.路堤邊坡采用空心磚內撒草籽、種灌木防護,邊坡坡率1:1.5,坡腳設腳墻。2.路塹采用攪拌樁加固處理,邊坡采用6K41+300K42+5001.該段采用布袋注漿樁工藝地基加固。2.路堤邊坡采用空心磚內撒草籽、種灌木防護,邊坡坡率1:1.5,坡腳設腳墻。3.路堤左側臨河地段設擋墻收坡,底部設0.6m厚碎石墊層摻5%水泥,邊坡采近既有設置好隔離防護網。7K44+700K46+0000.421.路堤邊坡采用空心磚內撒草籽、種灌2.路塹邊坡采用空心磚內撒草籽、種灌木防護,邊坡坡率1:1.5。新建單線8K55+400K56+7004000.460.931.該段采用布袋注漿樁工藝地基加固。2.路堤邊坡采用空心磚內撒草籽、種灌木防護,邊坡坡率1:1.5,坡腳設腳墻。3.路塹邊坡采用空心磚內撒草籽、種灌線側設置好隔離防護網。9K61+600K62+75049.431.路堤邊坡采用空心磚內撒草籽、種灌木防護,邊坡坡率1:1.5,坡腳設腳墻。塹邊坡采用空心磚內撒草籽、種灌木防護,邊坡坡率1:1.5。新建單線K75+400K76+1310.642250.586.275738.0951.路堤邊坡采用空心磚內撒草籽、種灌2.路塹邊坡采用空心磚內撒草籽、種灌木防護,邊坡坡率1:1.5。2項目概況路基工點起點里程終點里程(m)路基總長(m)工程措施設計最大填高(m)K76+276K77+100424400823.6201.路堤邊坡采用空心磚內撒草籽、種灌塹邊坡采用空心磚內撒草籽、種灌木防護,邊坡坡率1:1.5。新建單線K81+100K82+6269.091.路堤邊坡采用拱形骨架內撒播草籽+2.路堤平臺邊坡采用漿砌石護坡。3..巖質路塹邊坡右側坡腳設混凝土擋墻漿砌片石骨架撒播草籽+栽種灌木防護。近既有線側設置好隔離防護網。K87+055K89+20021444.372144.2301.路堤邊坡采用空心磚內撒草籽、種灌近既有設置好隔離防護網。古風支線GFDK000+000GFDK000+5533.10553.0002.路塹左、右側采用混凝土擋墻防護,墻高4m。3.路塹邊坡采用空心磚內撒有線側設置好隔離防護網。(單線)軍事專用線JDK000+000JDK000+5602.20560.0001.該段采用布袋注漿樁工藝地基加固。2.路塹邊坡采用空心磚內撒草籽、種灌新建單線路基利用既有線2639.773注:區間線路長度為區間兩端里程差減去短鏈長度加長鏈長度。 2項目概況橋梁全線共新建橋梁7座8.947km,其中,特大橋表-1全線大中橋梁統計表長度(km)座數長度(km)長度(km)特大橋3.69114.429120.17710.45320.63030.1972//0.19724.06544.882372.橋梁主要技術標準3.墩臺常用跨度橋梁墩臺,橋臺采用單線T型橋臺;橋墩采用圓端形實體橋墩。4.基礎類型及防護(1)本線橋梁基礎根據地質情況選用樁基礎。大中橋樁基礎一般采用φ1.0m及以上鉆孔樁,小橋涵樁基礎采用與兩側路基加固同類型地基加固方式處理,對新建橋的基坑采用鋼板樁或鋼筋混凝土圍堰防護;位于既有鐵路附近的基坑一般采用鉆孔樁5.橋梁綠化主要以恢復生態和抑制揚塵為主。A.凈高小于3m:采用散播草籽。B.凈高大于于3m,小于6m:路兩側各依次栽植1排常綠灌木,常綠灌木選擇C.凈高大于于6m:路兩側各依次栽植1排常綠灌木,常綠灌木選擇紅葉石楠,2項目概況6.橋梁泥漿鉆渣處置方案(1)泥漿池設置泥漿循環系統布置根據現場和周圍環境統籌安排,泥漿池設在兩墩之間,征地地界以內,泥漿池深2m,池底滿鋪彩條布隔離泥漿或采用鋼制泥漿箱。在泥漿池和沉淀池四周設置高度1.2m防護欄桿并掛好密目(2)泥漿鉆渣外運本工程泥漿沉淀池鉆渣泥漿經環保固化處理后,采用汽車清運至本方案確定的綜合利用項目場地及渣土處置消納,棄渣采用運輸車封閉運輸,清運前做好輪胎清洗和鉆渣濕化處理,防治運輸過程中廢棄物散溢和道路揚塵。2項目概況2項目概況(樁號)1市單梁2雙//既有橋梁底標高不滿足百年洪水3單//既有橋梁存在病橋梁并抬高0.8m。4單//既有橋梁存在病22項目概況(樁號)5市單既有橋梁存在病橋梁并抬高3.5m。6單既有橋梁存在病橋梁并抬高2.3m。7單既有橋梁洪水位不滿足要求,需新建橋梁滿足洪水位及通航凈空要求,需新建橋 2項目概況7.重點橋梁介紹秦淮河特大橋(1)自然概況及主要控制因素本橋橋位受線路選線控制,橋址位于南京市江寧區境內。橋址處地勢平坦,河流(2)橋孔決定的依據本橋橋位受線路選線控制,橋址位于南京市江寧區境內。橋址處地勢平坦,河流線采用(15+21+21+15)m連續剛架跨越石楊路。石楊路機動車道下約12m為地鐵10線路縱坡和凈空要求,同時不影響地鐵10號線,采用1-80m鋼桁梁上跨石楊路以及地鐵10號線作為推薦橋式方案,城市道路旁相關管線可不遷改。寧蕪鐵路在DK15+016處跨越規劃楊莊路,與寧蕪鐵路交角為79°。規劃楊莊路寬24m,路面規劃標高為12.074m,鐵路橋兩側已實施楊莊路路面標高10.0m左右,道路凈空要求不小于4.5m。現狀寬度8m,道路標高7.4m,規劃寬35m,路面規劃標高為7.574m,道路凈空要求不小于5.0m,左側70m為仙西聯絡線橋梁,預留(32+48+32)m連續梁跨越規劃上高路,本線與仙溪線對孔布置,采用(32+48+32)m連續梁跨越上高路。(48+80+48)連續梁跨越。寧蕪鐵路在DK16+988處跨越規劃天印大道路,城市主干道,規劃路面寬45m。位處河道較順直,兩側河堤植被發育良好。水文資料Q1%=719m3/s,V=1.73m/s,H1%=9.45m。秦淮河通航等級為等外級,規劃Ⅵ級,最高通航水位7.37m。根據地方相關主管部門的意見結合防洪評估以及通航論證的結論,采用(75+136+75)連續梁2項目概況2項目概況(m)(m2)123456DK20+749.925~78922項目概況(m)(m2)(機械開挖)(機械開挖)(機械開挖)22項目概況(m)(m2)2項目概況2項目概況序號長度占地規模1 2————3 4————————56—— 7822項目概況序號長度占地規模9 — 2項目概況③豎向設計及邊坡情況江寧鎮南站貨場占地范圍內原地貌標高介于10.7~41.5m,貨場南北兩側標高10.7~20.5m(占貨場總面積的25.60%場區中央冷鏈作業區靠近山體現狀標高25.3~41.5m(占貨場總面積的2.34%其余區域現狀標高20.8~26.3m(占貨場總面積的72.06%場區范圍內整體地勢為兩端低中間高。貨場場坪設計標高20.4m,貨場裝卸區結合站臺及裝卸線設計標高21.3m,洪水位標高9.64m,南側大門設計標高北側大門設計標高21.3m。貨場場坪整體為平坡式布設,貨場場坪為半挖半填,最大邊坡坡率1:1.5,坡腳設腳墻;貨場東側靠近寧安鐵路區域為挖方邊坡,采用拱形骨架內撒播草籽+栽種灌木護坡,邊坡坡率1:1.5;貨場東北側靠近站前路區域為填方邊坡,采用漿砌石護坡,邊坡坡率1:1.5。④車站及貨場排水、排污情況雨水:車站及貨場范圍內雨水由股道間縱向排水溝排往排涵洞內,排往道路周邊既有市政雨水管網。貨場排水設計標準為50年一遇洪水頻率。污水:車站及貨場范圍內污水通過新建污水管線排入周邊既有污水管網,最終進⑤貨場施工時序及土方中轉場布設情況冷鏈作業區等區域→北側倉儲配套區等區域依次施工;整體施工流程如下:基底處理→場地挖填→基面整修→站房施工→站區相關附屬工程施工→鋪設道碴與軌道。江寧鎮南站貨場南側靠近共和路區域為主要填方區域原地貌標高10.7~18.2m,場坪設計置時間按1.5年考慮,可滿足施工階段移挖作填回填時序,土方中轉場布設詳情見表-2。表-2江寧鎮南站貨場土方中轉場一覽表工區名稱堆土面積(hm2)堆放高度(m)1DK50+5003~4江寧鎮南站貨場2貨場2#土方中轉場DK51+8003~42項目概況(2)馬鞍山站①地理位置馬鞍山站位于馬鞍山市花山區,車站中心里程為K66+437,該站除辦理客、貨列車到發及地區貨運業務外,主要為馬鋼服務。現有13股道。②車站改建方案及土石方情況本次研究建議維持既有站型方案。車站平面布置方案維持既有站型及規模,拆除處維修工區。原基本站臺、中間站臺及天橋等客貨運設施設備維持既有,信號樓拆除還建。正線縱斷面不調整,車站到發線基本不變。馬鞍山站填方均來源于取土場取土。③豎向設計情況及邊坡情況馬鞍山站占地范圍內原地貌標高介于8.0~10.7m,車站內整體地勢較為平緩車站新建維修工區西側為填方邊坡,采用漿砌石護坡,邊坡坡率1:1.5。④車站排水、排污情況雨水:馬鞍山站利用既有排水設施,車站范圍內雨水通過既有股道間縱向排水槽及橫向排水槽,排至路基兩側設置的排水溝內,排水溝銜接站內排水涵排入市政雨水管網;新建維修工區范圍內雨水通過新建排水溝排入市政雨水管網。污水:站內污水通過新建污水管線排入周邊既有污水管網,最終進入馬鞍山市沙2項目概況③車站排水、排污情況污水:站內污水通過新建污水管線排入周邊既有污水管網,最終進入當涂縣第二(1)改移道路原則及標準凡與本線線位發生平行占壓干擾和跨越困難的公道路均進行改移,道路改移應結改移長度,滿足鐵路與公道路的立交要求。B01-2014)及有關意見設計。改移后的道路等級不低于原等級標準。(2)改移道路概況全線改移道路25處7.979km,其中區間改移道路22處,站場改移道路3處,詳細見表-1。(3)改移道路排水溝主體工程設計在改移城市道路及縣道兩側布設排水溝,并順接至周邊市政管網或(4)改移道路邊坡及綠化全線位于平原微丘區,地勢起伏較小,改移道路主要為對既有道路的改移并結合周邊原地貌標高,全線改移道路不涉及邊坡防護,主體工程設計對改移道路兩側植灌2項目概況2項目概況(m)(m)1552343土359969978966967722項目概況(m)(m)2土2337777552項目概況給水和排水工程本工程設給水點13處:其中新建江寧鎮南站貨場、雙龍街站、谷里站、江寧牽引變電所及南京南隧道進、出口消防給水點6處;改擴建馬鞍山既有給水點1處;利用既有車站給水點6處,分別為紫金山站、滄波門站、古雄站、黃梅山站、毛耳山站及塔橋站;給水點均由附近市政給水管網接管。本工程全線不涉及再生水回用設施,工程隧道、車站及牽引變電所范圍內污水通過新建污水管線排入周邊污水市政管網,最終引入污水處理廠,共新建污水管線4893m,供水和排水工程占地及土石方均納入就近的主體工程計列。表2.12.8-1給水管線情況一覽表工點名稱(hm2)土石方量(萬m3)紫金山站0.030.060.05納入站場工程計列黃梅山站0.040.090.080.050.130.12雙龍街站4700.030.050.040.070.120.060.12江寧鎮南站貨場235283.312.81馬鞍山站32530.390.34隧道消防供水25500.150.27納入隧道工程計列谷里站0.030.050.04江寧牽引變電所4000.020.040.04納入路基工程計列349512.094.664.01表2.12.8-2排水(污水)管線情況一覽表工點名稱(hm2)土石方量(萬m3)紫金山站2000.020.080.07納入站場工程計列黃梅山站2000.020.080.070.010.140.12雙龍街站0.020.060.050.040.150.132500.030.080.07江寧鎮南站貨場28930.290.730.64南京南隧道0.080.12納入隧道工程計列江寧牽引變電所0.010.080.07納入路基工程計列48930.52 2項目概況2.2施工組織2.2.1施工布置(1)交通運輸情況本項目所經區域內主要的貨運鐵路有京滬線、寧蕪線、淮南線、寧西線等。本線工程施工時,可通過既有鐵路將主要材料運至既有鄰近的車站,再轉運到工地。線路所經地區是我國主要水網地區,線路走向基本與長江平行。本段跨越的主要河流有:運糧河、秦淮河、秦淮新河、慈湖河、采石河及姑溪河,其中秦淮河、秦淮新河以及姑溪河具備通航條件。經調查在長江沿岸有金順港口、鄭蒲港口等可供本工(2)沿線水源、電源、燃料等資源利用的情況線共設臨時給水管路15.6km,給水管路施工作業帶寬度約1.0m,臨時占地面積1.56hm2,占地及土石方納入施工動面積約5m2,新增臨時占地共計0.24hm2,占地及土石方納入施工生③施工用燃料(3)當地建筑材料的來源、供應及水土流失防治責任2項目概況本線道砟采用一級道砟,從道砟產地、運距等方面考慮,本次設計采用宣城市廣德縣廣佳道砟有限公司生產的道砟。沿線所經南京市江寧區等分布有磚場生產廠家,工程用磚可就地供應,汽車運至南京市境內生產粉煤灰廠家有南京共創防腐保溫公司、南京自來橋新型建材貿易及廠家,可供應本工程的施工需要。責任由供方承擔,相應的水土流失防治費用均計入材料成本單價。2.2.2施工生產生活區(1)概況臨時電力線路29.50km,臨時給水管路15.60km,臨時占地25.62hm2。(2)臨時占地減量化成果(3)布設情況場永久占地內合并布設,未新增臨時占地,詳見下表。 2項目概況表2.2.2-1制梁場設置表序號行政區hm2市區水田1江寧鎮南站K50+900區位于江寧鎮南站貨場永久用地范圍內,不新增臨時用地2)鋪軌基地貨場永久占地內合并布設,未新增臨時占地,詳見下表。表2.2.2-2鋪軌基地設置表行政區hm2市區水田1江寧鎮南站鋪軌基地K49+900左側0.2km市區4.004.00位于江寧鎮南站貨場永久用地范圍內,不新增臨時用地廠均位于既有車站永久占地內,未新增臨時占地,詳見下表。表2.2.2-3材料廠設置表行政區hm2市區1滄波門站材料廠DK11+106右側0.1km位于各車站永久新增臨時用地2江寧鎮站材料廠K45+8813采石站材料廠K73+266全線共設5處砼拌合站新增臨時占地6.68hm2,結合永臨結合原則,其中3#砼拌合站位于古雄站維修工區永久占地內,優化減少臨時占地1.67hm2,詳見下表。表2.2.2-4砼拌合站設置表序號行政區hm2市區1K11+470右側0.1km22#拌合站DK25+40033#拌合站DK36+600位于古雄站維修工區永久占用地范圍內2項目概況行政區hm2市區44#拌合站K62+250馬鞍山市花山區55#拌合站K80+600馬鞍山市注:砼拌合站運輸距離不宜超過15km,結合全線工點情況,工程共設置砼拌合站5座。全線共設3處填料拌合站新增臨時占地6.00h表2.2.2-5填料拌合站設置表行政區hm2市區工業用地1滄波門填料拌合站DK11+1062.002.002江寧鎮貨場填料拌合站K45+8812.002.003黃梅山填料拌合站K79+124右側0.1km馬鞍山市2.002.006)南京南隧道臨時場地結合南京南隧道施工工藝,南京南隧道需布設5處臨時場地,新增臨時占地表2.2.2-6南京南隧道臨時施工場地設置表行政區(hm2)市區坑塘水面其他林地城鎮住宅1DK20+3002.240.462DK21+0003.620.7802.70.143DK23+0002.740.210.434DK27+1000.740.745DK27+5000.600.609.940.994.472.50 2項目概況7)橋梁施工營地全線在特大橋橋梁交通控制性地段設置施工營地,靠近大臨工程的應優先合并布設,經統計,需增設施工營地4處,臨時占地1.20hm2,詳見下表。表2.2.2-7橋梁施工營地布設一覽表名稱行政區(hm2)市區水澆地1秦淮河特大橋施工營地1秦淮區DK15+0002秦淮河特大橋施工營地2秦淮區DK16+7003姑溪河特大橋施工營地1馬鞍山市DK83+2004姑溪河特大橋施工營地2馬鞍山市DK86+7008)臨時電力線及給水管路全線共設臨時電力線路29.50km,每隔60m設一根桿,每處電線桿擾動面積約全線共設臨時給水管路15.6km,給水管路施工作業帶寬度約1.0m,臨時占地面臨時電力線路和給水管路屬臨時線性工程,臨時占地共計1.80hm2,由于占地面積小,并入施工生產生活區統籌考慮,臨時電力線路和臨時給水管路布設方案詳見下表2.2.2-8臨時電力線及臨時給水管線概況表行政區劃臨時電力線臨時給水管路省市縣(hm2)(km)(hm2)秦淮區2.660.02草地、旱地0.14草地、旱地0.06草地、旱地3.800.38草地、旱地7.270.06草地、旱地3.800.38草地、旱地市花山區2.640.02草地、旱地0.14草地、旱地3.930.03草地、旱地2.100.21草地、旱地0.05草地、旱地3.100.31草地、旱地29.500.242項目概況2.2.3施工便道全線共設置通往重點工程便道47.20km,臨時占地15.27hm2。新建便道36.30km加寬度后與新建便道寬度相同,改擴建便道平均增加寬度按2m計列。小,全線施工便道不涉及邊坡防護等措施。2項目概況2項目概況(km)(km)(m)(km)(m)(一)12345678922項目概況(km)(km)(m)(km)(m)22項目概況(km)(km)(m)(km)(m)22項目概況(km)(km)(m)(km)(m)22項目概況(k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案例分析試題集:實戰案例分析策略與技巧應用
- 2025年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模擬試題及備考建議
- 2025年統計學期末考試題庫:統計調查設計與實施數據統計分析試題
- 2025年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口腔類別實踐技能卷(含臨床操作訓練)
- 2025年校園環境衛生管理共創美好校園未來
- 靜脈治療時間標準
- 母嬰店運營能力提升培訓體系
- 前期股東合作協議模板
- 電商工作計劃范文
- 2025年職業指導師專業能力測試卷:職業指導師團隊協作與溝通技巧試題
- GB 19645-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巴氏殺菌乳
- GB 17675-2021汽車轉向系基本要求
- 《國際法學》課件-學生版
-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知識題庫
- 2020年7月遼寧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生物試卷
- 危大工程巡視檢查記錄表施工電梯
- 麥當勞標準化管理手冊 課件
- 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答辯PPT)
- 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案例分析類型
- 《高氮馬氏體不銹鋼》
- 管道注水法試驗記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